《美麗的顏色》教學心得:讓自讀真正發生

來源:瑞文範文網 8.67K

本站:《美麗的顏色》是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文章,作爲一篇自讀文章,教師要怎樣教學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美麗的顏色》教學心得。

《美麗的顏色》教學心得:讓自讀真正發生

《美麗的顏色》是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文章,節選自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的傳記著作《居里夫人傳》第二卷。文章記述了居里夫婦在棚屋中用四年時間提取鐳的過程,不做任何渲染、鋪陳,只用娓娓道來的方式,深情、舒緩地展示一個個鏡頭,令讀者彷彿見證了殘破的棚屋下,居里夫婦工作的無比艱辛,對科學發現的熱切期盼,以及最終成功的巨大幸福,油然而生敬仰之情。編者選進這篇文章,使之與其他三篇文章共同建構成回憶性散文、傳記單元,是因爲“它們是過往時代生活的記錄,又可成爲未來人生旅途中的寶貴財富”,“有助於我們瞭解別樣的人生,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 [1]。那麼,作爲一篇自讀文章,怎樣教學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們可以用標題“美麗的顏色”去串聯教學內容,架構教學環節,讓自讀真正發生。

一、猜問題,整體感知傳記內容

實錄一

師:都讀過這篇《美麗的顏色》了,老師想問的問題是,猜猜老師會問什麼問題?(學生驚訝)

生:這篇文章寫了什麼?

師:哦,是這個問題?哪個同學能回答他的問題?

生:文章寫的是居里夫人和她的先生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科學研究,終於發現了神奇的鐳。

師:說得很好。這個問題看來同學們是會回答的,再猜猜看老師要問的問題。

生:是不是作者爲什麼要寫這篇文章?(老師笑着請其他同學回答)

生:文章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的次女,寫這篇文章,是爲了表達對母親的愛和懷念。

生:還有讓全世界的人都能記住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感受科學家的偉大與崇高。

師:借用文章最後一句話來說,也是讓我們永遠記得看熒光的一晚,永遠記得科學家給我們帶來的科學奇觀和心靈震撼。

生:老師,我覺得你要問我們,居里夫人是一位怎麼樣的人?

師:哦,那你覺得居里夫人是怎麼樣的人呢?

生:她不怕艱辛,不怕苦累,敢於奉獻,對科學研究孜孜不倦。

生:她對科學事業無比熱愛,不畏艱難,全身心地投入到鐳的提取工作中去。

生:他們很幸福,過着自己要的生活,很專注很堅定。

師:這些你們都是怎麼讀出來的?

生:文章當中有很多地方都寫出了他們工作的場景。

生:老師,我覺得你會問,標題中“美麗的顏色”是什麼?

師:你說說看。

生:應該是鐳的顏色。

生:我覺得還有科學家的美麗精神偉大品格。(教師點頭)

師:你們都說得很好,也回答得很好,說明大家讀書是很用心的。我想問的是什麼呢?我想問你們,這篇文章是什麼文體。(學生回答“傳記”)我們應該怎麼樣讀名人傳記?或者說,讀名人傳記,我們要讀出什麼?(學生回答後,先得出“故事”和“思想”。教師板書:美麗的顏色故事 思想)

適切的教學內容是學習發生的前提,是學習質量的保障。王榮生先生說:“我們的語文課程,很大程度上一直是語文教師‘我認爲’‘我喜歡’甚至‘我就是這樣’的課程。”“個體的教師憑自己的語文知識(亞里士多德稱爲‘臆斷’)在從事教學;學生在學的,完全是由不同語文教師隨意擇取或者任意製造的不同的東西。” [2]《美麗的顏色》一文教學,很多老師會聚焦在居里夫人研究工作的艱辛和科學探索的精神上,也就是引領學生走進“殘破的小屋裏”,品讀“最簡陋的佈景”,提煉出科學家品德精神。課堂教學會很細膩地反覆去品析艱苦的工作環境,“婁蒙路的棚屋,可以說是不舒服的典型”,“室外的嚴寒”,“煉製瀝青鈾礦的設備極其簡陋”等等。其實通過實錄一,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本文在內容理解上難度不大,八年級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內容和人物精神品德基本能讀懂,甚至對“美麗的顏色”這一標題的內涵也能做出較爲準確的理解,所以說,再把文本教學引向故事內容和科學家的科研精神,其實也就是在教學生自己已經懂得或能夠掌握的東西,忽視了學生已經對課文進行了預習、掌握了一定知識內容的學習事實。孫紹振先生說:“在語文課堂上重複學生一望而知的東西,我從中學生時代對之就十分厭惡。從那時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當語文老師一定要講出學生感覺到又講不出來,或者認爲是一望而知,其實是一無所知的東西來。”[3]猜問題式地導入,把學生當作真正的“學習者”來對待,讓學生自主質疑,提出問題,又自行回答,解決問題,既能讓學生重溫文本內容,整體把握傳主的主要事蹟和品德精神,又能摸清學情,確定自讀課的學習內容,很巧妙地達到了一石二鳥之效。而教師提出的問題,則是引領學生關注文本的文體特徵,思考傳記閱讀需要注意的內容。名人傳記,承載着歷史記憶、教育激勵、文學欣賞及其他學術等功能。在需要確定自己人生座標的青少年時期,中學生必須要從傳記文學閱讀中尋求榜樣、汲取動力。被譽爲“歷史上最優秀的傳記作家”的奧地利作家茨威格說過:“讀偉人的傳記吧,與勇敢的心靈作伴!”借學生的話來說,我們讀傳記,首先讀的就是美麗的故事和美麗的思想。《美麗的顏色》這篇文章,寫的是居里夫婦提煉鐳、發現鐳的美麗顏色的過程,展示的是偉大科學家的人格魅力,即品德精神上的美麗顏色,所以,“美麗的顏色”勾連了人物故事和人物思想境界。這樣,給出方法,做出指導,學生自讀的時候,就可以順此思考文本的美麗,教學簡潔又突出重點。

二、讀對話,深度品味“美麗的顏色”

實錄二

師:默讀文章,看看文章是怎樣從故事和思想兩方面閃耀出“美麗的顏色”的,同時畫出文章中出現“美麗的顏色”這一短語的句子。

(學生自讀,充足的閱讀後發現三次出現“美麗的顏色”的句子都在文章的後半部分,即寫居里夫婦提煉出鐳看到鐳的藍色熒光的那個夜晚的文段。)

男女生分角色讀:有一天,瑪麗像期盼別人已經答應給的玩具的小孩一樣,懷着熱切的好奇心說:“我真想知道‘它’會是什麼樣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爾,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麼形狀?”這個物理學家和顏悅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麗的顏色。”

師:你覺得居里夫人會是怎樣說這句話的?

生:要讀出熱切的好奇心。

生:要把“真想知道”讀出感情來,內心深處對鐳充滿了憧憬與期待。

生:我覺得加引號的它特別要讀出味道來,像是期待已久的一個孩子就要降生的感覺。

生:我覺得居里夫人叫先生的名字,那個“比埃爾”要讀出信任與愛來。

師:熱切的好奇心,你們覺得聲音上要讀得高還是?

(學生思考,自讀)

生:我覺得聲音還是不能高,居里夫人很熱切,但還是要平靜,沉穩的,溫婉,平和一點,感覺更像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生:她熱愛科學事業,很寧靜,很從容,不是那種高調的人。

……

師:當鐳的藍光終於閃耀的時候,居里夫人是怎麼說的,誰來讀讀?

生讀:“看哪……看哪!”這位年輕婦人低聲說着。(讀得很響亮很急切)

師:你自己覺得讀出居里夫人的感覺來了嗎?

生:應該是“低聲說着”,我讀得太高了。

一學生舉手:老師,他把第一個“看哪”讀成了感嘆號,省略號的慢沒讀出來。

師:如果是你,那個晚上發現了鐳,你會怎樣說話?

生:我肯定會大叫,驚喜地喊起來。(學生讀“看哪!看哪!”)

師:居里夫人爲什麼就會低聲地說?

(學生思考,漸漸體悟到居里夫婦的幸福溫馨、寧靜淡泊、優雅專注,對科學研究的無私熱愛以及夫妻之間的溫情。)

用“美麗的顏色”來形容居里夫婦的人格魅力,學生通過閱讀,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堅韌頑強、忘我工作、樂觀堅定等容易讀出的科研精神,也就是說,對文章第一段裏的“艱苦而且微妙的快樂”中的“艱苦”感受頗深,但“微妙的快樂”、居里夫婦二人的情感世界以及恬淡、樸素、寧靜的精神境界就不一定都能洞察體會出來。語文教學要讓學生游到最深處去尋找珍奇。居里夫婦發現鐳的場景,作者記錄了居里夫婦那個夜晚的典型語言和關鍵行動,發揮想象,以填補事實的空隙,生動傳神地表現人物。這樣,本課的教學在完成整體感知的檢測後,聚焦文章後半段,是根據學生的自讀情況(學情),獲得學生大量的學習信息,再對學生的學情進行梳理,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這樣的自讀教學是基於“學”的起點和需求來開展的,教師的引導是爲學生的“學”服務的,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引領學生更深地走進人物的心靈世界,觸摸科學家真實真誠的靈魂。這個場景感人至深,“這個在科學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夜晚,不過是居里夫婦研究過程中的一個尋常的夜晚。這個場景是寧靜的,沒有狂喜的吶喊沒有激動的淚水,只有熱切的凝望。這個場景是浪漫的……夫妻之間的溫情與科學家對事業的熱情融爲一體,把棚屋真的變成了‘夢境’”[4]。這樣的表達效果,都是源於作者細緻入微的描摹,尤其居里夫婦的語言,更是傳神生動,必須指導學生細品慢嚼。王榮生說:“在感受課堂教學的活躍氣氛之後,更要關心學生是不是駐留了與教學內容相應的語文體驗。” [5]語言描寫,必須通過朗讀來體驗品析,採用分角色朗讀、情境朗讀等,關注關鍵詞甚至標點符號裏的語氣、語調、語速,讓學生體會居里夫婦對鐳如對孩子般的深切情感,並對傳記語言生動性的特點有了切身體驗,也爲後面理解傳記寫法做好鋪墊。故事與思想上的“美麗的顏色”也因此更富內涵,更見深刻。

三、探寫法,理解傳記寫作的特點

實錄三

師:至此,居里夫婦對科學的執着追求不屈的信念,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科學家的美麗顏色深深地打動着我們。有沒有想過,作者是藉助怎樣的寫法使得文章熠熠生輝的?文章在寫法上的美麗的顏色是什麼?

(學生思考)

生:運用了一些描寫,很生動地寫出了。

生:很多地方都寫得很細緻。

師:對,“作者像一個攝影師,充滿深情地將一個個鏡頭展示出來”,比如我們剛剛讀過的那個夜晚的場景。我們再來讀讀最後部分的動作描寫,感受一下那個美麗的夜晚。

……

師:除了描寫以外,你還能讀出這一篇傳記很獨特的地方嗎?

生:文章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傳記的話。

(探討文本中引用資料的作用,理解傳記的真實性。)

師:既然引用居里夫人的話,可以增強文章的真實性,爲什麼文章最後寫發現鐳的部分都沒有引用任何一句居里夫人的話呢?

(更爲深入地討論描寫和引用的合理性。)

能夠永久流傳於世的,除了偉大的人性,就是思想的光輝。但語文教學,還要從形式和語言上去探究文本的閱讀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教學就是一種文體思維。傳記具有真實性和生動性的特點,這是所有傳記的特點,是共性。落實到《美麗的顏色》“這一篇”,這種“真實性和生動性”又是如何體現的呢?這就需要把握這篇傳記的個性。教材後的閱讀提示說:“在敘事中,文章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傳記的話,補充了歷史細節,展示出傳主的心理感受,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同時變換了文章的敘述節奏,使行文更加生動。”[6]讓傳主自己站出來說話,這種真實的感染力在其他傳記中是不多見的,這就是這篇傳記的獨特個性。細讀文章,我們又能發現,“這種引用在文章的後半部分卻消失了,代之於生動的描寫、敘述和抒情,這又是屬於這篇傳記的個性特點”[7]。閱讀教學的文本處理,應該考慮到內容、形式、語言三個層面,教讀課與自讀課都不例外。本單元的單元提示也很清楚地告訴我們:“學習本單元,要了解回憶性散文、傳記的特點。”“還可以從中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品味風格多樣的語言,提高文學鑑賞能力。” [8]學生課前的問答,可以看出,學生在閱讀傳記文學作品的時候,都是直奔內容,少有思考語言風格和傳記寫法的。自讀課,也要從課程目標、文本特徵、學生需要和教學需要等四個因素去確定教學內容,而不是做放任自流的閱讀。在引導學生讀懂傳記寫法(尤其是引用資料)的過程中,教師不能用貼標籤的形式敷衍過場,而是要採用朗讀、比較、刪換等方法,鼓勵學生品析、討論,落實教學目標,切實讓學生理解、把握《美麗的顏色》這篇文章的“美麗的顏色”。

“真正的學習至少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徵:學習者能較爲透徹地理解所學知識,學習者能在直接或間接情境中體驗所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習者能在新情境中遷移運用所學知識。”[9]讀傳記,有助於我們提高觀察、識別、判斷、省思的能力。教學《美麗的顏色》,從故事、思想、寫法上去探究“美麗的顏色”,既讀懂了傳記,汲取了精神力量,也建構了讀懂這類文章的程序性知識,這樣的教學,朝向的是學生真正有價值的自讀學習。

參考文獻:

[1] [6] [8]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19--44.

[2]鍾啓泉,王榮生.語文教學的內容與目標的達成[J].語文學習,20xx,(第1期).

[3]孫紹振著.名作細讀:微觀分析個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xx:1.

[4]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108.

[5]王榮生,聽王榮生教授評課[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4.

[7]賈龍弟,共性與個性齊飛 內容共形式一色[J].語文教學通訊,20xx(7-8):78.

[9]戚成林,內容適切:學習真正發生的前提[J].江蘇教育,20xx(7-8):154.

公衆號:我就想淺淺地教語文

作者:肖培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