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觀摩活動心得體會(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7W

教師觀摩活動心得體會 篇1

我縣在xx幼兒園舉行了爲期三天的學前教育優質課評選活動。在園領導的關心組織下,x日、x日,我有幸得到了這兩天寶貴觀摩學習的機會。在這兩天裏,共聽了15節活動,每位參賽教師的教學方法、構思等都各有所長,教學活動有如行雲流水,教師教得輕鬆,孩子學得輕鬆,對於聽課的老師們來說更是一種享受。通過這次聽課觀摩學習,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教師觀摩活動心得體會(通用3篇)

一、授課教師有着高度的理論。

每節課的開始都是由授課教師簡單介紹本節活動的設計意圖、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等,老師們在介紹的時候從理論到實踐、由淺到深、層層剖析,我不禁驚歎老師們的理論高度。我在想這些課的設計實際上並不是有多難,主要是每個環節老師都能從理論的角度出發,由理論作爲指導和依託來完成自己的教學。而我們平時在上課的時候雖然環節也與這大同小異,但就是缺少理論的指導,致使一節課不是看起來太花哨就是太空洞。這正是自己以後需要改進和加強的地方。

二、授課教師的個人魅力

面對評委和幾百個聽課的老師,每位授課老師都是那麼的自如和放鬆,用自身的獨特魅力來感染孩子和我們。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實驗園的xx老師執教的一節大班語言活動《醒來後的驚喜》,她的教態非常自然,語言精煉,具有啓發性,聲音優美動聽,親和力較強,從開始的入場就與衆不同,每個環節都會給孩子與在場教師留下一個懸念,一步一步把我們融入其中,在活動過程中,她注重每個小細節,每句話都是那麼經典,特別是最後給孩子帶來的驚喜,在優美的音樂聲中,不僅感染了孩子們,也把我們帶入到了愛的海洋中,令全場教師及評委爲之震撼,並送出陣陣掌聲,陳老師的大膽、自信,充分展示出了她較高的文化素養及專業素質。整個活動設計嚴謹,獨特,環環相扣,面向全體幼兒,她以獨特授課的個人魅力贏得了在場參評教師的深度讚揚。

三、教學設計創意新穎,教具豐富多彩

所有參賽教師教具準備充分,尤其是教具的製作豐富多樣,每一種形式都深深把幼兒吸引,高度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如:xx幼兒園的卞笑老師指教的《快樂擁抱》,她根據活動情節設計了一本大型故事圖書,把主人公‘馬克把卡’對小樹的擁抱,小花、太陽、玩具等的擁抱全記載在畫面裏,讓幼兒一目瞭然,深深感受到了‘馬克把卡’對它們的愛,然後延伸到了對同伴的愛,老師的愛,用擁抱的形式表達出來。整個活動利用大型教具,多媒體教學,影像資料等形式,配以優美的音樂、極富感染力的語言吸引幼兒。教師富有啓發性的提問、教師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都讓孩子們深受感染。把與同伴之間的愛、老師之間的愛等不同方式的愛很自然的讓幼兒體會到自己親人對自己不同方式的愛。

參加這次優質課評選活動的還有我園的xx老師,她是一位年輕教師,但她憑着初生牛犢不畏虎的精神,大膽創新,認真準備,精心設計,在展示活動過程中,面向全體幼兒,較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以較好的精神面貌展示出了她自身較高的素質,贏得了在場評委及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在這裏,我想說,年輕就是資本,年輕就是財富,希望年輕教師大膽釋放自己的能量,只要你努力了,成功就一定會屬於你們的。

這次現場觀摩的教學活動,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執教老師的教育智慧與教學水平,更是她們成熟的教育理念和正確育兒觀的體現,讓我切實感感受到了差距所在。“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沒有任何捷徑可言,需要經過不斷的學習、提高和歷練。就讓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刻苦鑽研,汲取經驗,提高自身素質,讓我們從事幼教工作永遠都充實而快樂!

教師觀摩活動心得體會 篇2

這次,欣賞了兩位老師的課,給我的總體感覺是:兩位新教師在活動中很有激情,對活動很投入,敢於嘗試大師的活動,富有挑戰。

首先說說第一節活動,小班繪本《一步一步走啊走》是一節數學活動,活動中老師結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利用PPT課件設計了本次活動,並利用羊村展開教學活動。

活動一開始圍繞孩子們喜歡的熱點話題喜洋洋與灰太狼展開討論,你喜歡誰,爲什麼?幼兒討論熱烈,各抒己見。老師則傾聽幼兒的個性化的回答,並準確地把握好時間,做到收放自如。

在活動的第二環節,老師帶幼兒閱讀繪本,鼓勵幼兒模仿動物做動作,並滲透數學活動:如小弟弟走呀走,遇到誰?結合PPT課件讓幼兒觀察花園裏有什麼,幾個?聽指令學小白鵝叫,都很巧妙地整合了相關的數學內容。

在活動的第三個環節,讓幼兒給三隻動物重新排隊。如去羊村的路上第一個是誰?烏龜也想排第一怎麼辦?把問題拋給幼兒,讓幼兒思考後進行操作。最後老師進行歸納:小烏龜排第一個,後面兩個隨便怎麼排都行,只要一個接一個就可以了。這一環節讓孩子們嘗試了有序地排序,積累相應的數學經驗。

在活動的最後環節。幼兒聽完故事,讓幼兒再次回憶。小路上的朋友一共來了幾個,第一個是誰,最後一個是誰?對小班孩子要求5個動物的記憶,有效發展幼兒記憶和思維能力。在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本次活動十分感興趣,孩子和老師之間的互動也十分地好。

整個活動運用去羊村的路上這樣的遊戲情境貫穿活動的始終。活動中通過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示範,讓幼兒模仿角色和操作相結合,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幼兒的情緒一直處於興奮狀態。在這次的繪本教學中,看似一個故事課,可是卻整合了藝術、科學、健康、語言、社會各個領域的知識,讓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教師觀摩活動心得體會 篇3

今天日本教師林身江子來到我園,我有幸觀摩了她組織的一次公開活動“集體生日會”。這個活動共分爲三個環節:情景表演“蛋糕店的一天”;模擬情景,幫助“圓形蛋糕”:祝福當月過生日的小朋友,互贈自制的生日蛋糕。隨着活動環節的一步步推進,我的思想也在一步步的推進,促使我重新思考幼兒教育的理念。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在林身老師組織的集體生日會活動中,幼兒通過看老師直觀具體的操作,運用自己已有的計數經驗,伴隨蛋糕數量的增加和減少,他們自然而輕鬆地習得了簡單的加法和減法運算;通過創設的場景和老師的巧妙引導,幼兒動手將自己見過的水果畫出來,並在一步一步裝飾“圓形蛋糕”的過程中,親身感受了生日蛋糕的制,作流程,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裝飾物體的藝術表現能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日本的教育重點不是在活動中灌輸知識,而是更強調啓發幼兒對知識和經驗的運用。只有這種方法,幼兒的學習纔是主動的,他們學到的纔不是死知識,而是一種舉一反三不斷學習新知的能力。

“花哨的物質準備”不如“實實在在的教育” 每一次活動,我們都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但我們不應把力氣過多地花在如何準備花哨複雜的教具上,而應把重心放在對教育活動的研究和對教育對象的具體分析和把握上。就像林身老師組織的這次生日活動那樣,並不提供真正的生日蛋糕,只是巧妙地運用了生日蛋糕的道具,來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引領他們進行計算、科學、美工方面的認知,充分促進了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教孩子學會知識”不如“先教孩子學會做人”

我們在活動中往往重視對幼兒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忽略對孩子生活能力和習慣、健全人格及良好個性的培養。但林身老師卻恰恰相反,從要求幼兒有序地拿放水彩筆,如何使用和整理水彩筆,到桌上垃圾籃的使用等,都是非常注重和培養幼兒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習慣的:從激勵幼兒主動幫助弱者到操作活動中對每個幼兒的肯定,和結束時鼓勵幼兒互贈自制的“蛋糕”祝福別人,無不表現出教育應着重培養每個孩子良好的個性和情感。

“我要孩子去看”不如“先讓我從孩子眼中去看” 一位美國教育家提到他們教育孩子有十二個法則,其中一項名爲聲音法則,即要傾聽孩子的聲音;另一項是求同存異法則,即尊重孩子對世界的看法,並儘量理解他們。就像孩子們在爲“蛋糕”進行裝飾時,他們把自己塗得紅紅的一個圓形物體稱爲“獼猴桃”,把一個塗得又綠又紅的三角形說成“西瓜”,把一個有點像氣球的物體解釋爲“生日蠟燭”……林身老師並沒有去糾正。爲什麼呢?我們從她活動後給我們展示的一組名爲“孩子在看什麼”的短片中找到了答案。我是帶着感動、愧疚、沉思看完它的,我看到了老師對幼兒的理解和尊重,他們能真正用心地“彎腰”下去看孩子眼中的世界,理解孩子的發現和表現方式;同時,他們也是非常尊重孩子的,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尊重他們個性化的發展。我想這正是我們的教育所缺乏的,儘管我們也試圖讓自己蹲下來,看孩子所看、想孩子所想,可我們有時就會基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不能接受他們所看到的,不能理解他們所想到的。所以,孩子們畫袋中的作品跟老師畫的幾乎都一樣,孩子們的自畫像一眼望去全都是同一張面孔……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不光把“腰”彎下去,更重要的是把“心”也彎下去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