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家庭教育心得體會2000字(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2W

幼兒家庭教育心得體會2000字 篇1

通過一段時間的網上家庭教育培訓,我瞭解了很多關於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家庭是學生生活的第一個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學生接受時間最長,內容最廣泛、影響最大的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在學生健康成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做好家校聯繫工作,可以更有利於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產生合力,避免走入教育誤區,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更有針對性,實效性。

幼兒家庭教育心得體會2000字(精選3篇)

我認爲幼兒園可以在人際關係方面,多下些工夫,引導孩子們互相溝通,讓孩子們多做集體活動,發展孩子們的人際關係技能,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讓一個孩子當所謂的領導,而是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都發展領導氣質爲好。或者讓孩子們做一些小組的活動,這樣可以給每個孩子,發展領導才能的機會。

人際關係的能力,這是每個家庭,單獨都做不到的,只有幼兒園可以很方便地做到。因此,幼兒園一定要想方設法通過各種辦法,讓孩子們之間互動起來,讓他們互相之間知道,小朋友和他一樣,也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也需要得到尊重。在計劃生育以前,家裏的孩子多,大孩子可以帶小孩子玩耍,雙方都可以發展出人際關係的技能來,而現代的獨生子女沒有這個條件,幼兒園就成了第一選擇。

高爾基說;“誰最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纔可以教育孩子。”也就是說老師要在熱愛學生上,要讓學生感到像他們父母一樣關愛他們,學生也就親近老師,同時家長才能信任老師。這時學生、家長老師才能形成共同的目標,學校、老師、家庭才能建立三位一體教育平臺。現在父母趨向年輕化,他們中的大多數工作都比較忙,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來照管。他們對孩子的管教不外有兩種現象,一是用疼愛來代替教育,很少問孩子的學習和表現。二是關心學生的學習,但對學生的不良行爲缺少方法,管教不起作用。

因此老師也要對家長適當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指導,本人認爲可從下面三個方面與家長來共同研究。

1、感恩教育:家長同志要經常對孩子談論父母生養兒女的艱辛,孩子的表現的好壞不僅關係到自己的前程,還牽制着父母、親戚們的心情及工作。同時也要向他們講明老師們的工作的辛苦、要尊重老師的人格和勞動成果,還要學會感恩所有幫助過你的人。

2、指導家長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

大部分爺奶、外公、外婆很少看孩子的行爲習慣、和志向。因此老師要指導家長對學生的人生觀,理 想、行爲習慣的教育和指導是必要的。如家長經常給孩子多舉某某孩子由於努力學習考上名牌大學,某某人在單位、工廠認真工作,愛護公務、得到單位領導的重用等方面的現身教育,使孩子經常不斷地陶冶一種高尚的志向和理想。

3、指導家長對學生進行交友教育:

家長們經常教育孩子不要給那些不愛學習的學生交往,更不能異性交往。他們不理解現在學生的心理,更沒有去思考孩子是活潑好動的一個羣體,他們的交往範圍廣,對象更喜歡異性,這些正常的交往對學生多方面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老師指導家長如何教育學生與同伴交往,如何把握好度。當孩子碰上一兩個行爲習慣差的學生時,如何擺託他,又不能傷害對方這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指導。

交往是孩子們的大問題,它關係到學生在羣體中第位及能否融入集體的關鍵,要注意與家長溝通的技巧:

1、瞭解學生家庭狀況是溝通的前提:

古人云:“知己知比,才能百戰百勝”瞭解學生家庭經濟狀況,父母的職業愛好,文化程度,素質修養,對子女的要求和希望都要清楚,才能很好的根據不同的情況家庭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溝通,才能較和皆的進行交流,話題才能達成一致,對學生和教育才能形成合力。

2、尊重家長是溝通的原則:

在學生犯錯誤時需要家長來共同進行教育的時候,要顧及到家長的面子,尊重家長的感受,有利於老師和家長形成合力,另外隨社會的進步,現在很多學生家長有較高的學歷,有很高的認識水平,如果經常徵求並尊重家長的意見會讓家長覺得我們老師比較民主、誠實可信,更有利於老師與家長的聯繫和溝通。

3、以誠相待架起溝通的橋樑:

對待學生家長要象對待同事和朋友一樣,平等友好,和家長談話要客氣,有素養,更要注意禮節,做到不發火,要有包容心,以平常心對待家長的冒失和錯誤。老師真誠的態度會感化學生、並能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總而言之,老師是連接協作家校關係的紐帶,同家長交往是老師工作中不能輕視的問題,只有正確處理好與家長的關係,同家長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才能贏得家長的尊重、理解、和合作,發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學校和家庭問題上建立和諧密切的聯繫,使教育形成“合力、和向心力”,雙方互通情報,互遞信息,相互啓發、相互補充,共同完成好教育、培養學生的任務,要先把目標想好,你想你家孩子成爲一個什麼樣子的人,然後首先從家庭教育入手,言傳身教,其次是易子而教,最後是利用幼兒園。是當今教育重要方式。

幼兒家庭教育心得體會2000字 篇2

我的孩子是大大班的謝辰東,他今年5歲半,已經是活潑的一個小男子漢了。他能認識漢字和詞彙有3000多個,能從1數到100,會計算10以內的加減,能認識26個英文字母,會唱20多首英文歌曲。他製作了自我的小畫冊(裏面有30多幅主題畫)。他興趣愛好廣泛,已經是跆拳道的黃綠帶了。他會滑冰、會游泳、會打乒乓球、會騎自行車、會講故事、會玩電腦。

我爲自我有一個這麼健康活潑、好學明理的兒子而感到滿足和幸福。同時也很感激一切給予我們幫忙的人。東東的出生給我們家帶來了許多歡樂,初爲人母的我激動、開心後,又有些忐忑不安,不停的思考關於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時也會因爲遇到育兒困惑而苦惱,可是我會經常反思自我的教育方式,堅持看書學習最新的育兒理念,向有經驗的家長、教師請教育兒方法。以下是我這五年多和兒子相處時的一些心得,我願意和大家一齊交流分享。

一、爲孩子選擇適宜的幼兒園,讓他喜歡上學。

我認爲選擇適宜的幼兒園真的十分重要。常常看見有些孩子是恐懼上學,害怕學習的。東東在上幼兒園之前對上學也是有相同的感覺。我經過對幼兒園的比較考察,最終選定聚隆雙語幼兒園。此刻看來是十分正確的。東東自從上了聚隆雙語幼兒園後,每一天他上學時,看到的都是他開心的笑臉。國慶放假快結束時,他對媽媽說悄悄話:媽媽我告訴你,我最開心的事就是明天能夠上學了。隨着與幼兒園交流活動的越密切,我越來越感受到自我對東東的教育充滿期望。對此,我真心感激大大班的全體教師。

二、幫孩子培養興趣愛好,讓他熱愛生活。

若孩子有自我的愛好,孩子的人生會變得豐富多彩。在興趣愛好方面,我的態度是合理引導,尊重孩子。東東小時候經常感冒,我看到其他小朋友跑跑跳跳就很羨慕,於是我決心引導他喜歡跆拳道。他還未到達學跆拳道年齡時,我就帶他去看大哥哥們練拳。他玩電腦裏的拳擊遊戲時,我就趁機說,那個打得很棒的就是學了跆拳道的。經過我的耐心引導,他最終主動纏着我,說“媽媽,我想學跆拳道,帶我去學跆拳道好嗎?”。經過學習以後,他身體一天天健壯,幾乎很少感冒發燒,偶有感冒喝多點開水就好了。有健康的體魄做基礎,東東的興趣愛好很廣泛,他喜歡學習跆拳道、畫畫、滑冰、游泳等等。

三、教孩子早點學會認字,讓他熱愛學習。

我在東東1歲多的時候,發現他對字很感興趣,就買了一套識字的書回來,讓他自我隨意翻看,有空就教一兩個字。他記憶力很好,幾乎教過幾遍就記熟了。出門看見路標上、廣告牌上認識的字都會指出來讀給我聽。此刻東東認識的漢字和詞彙有3000多個,他讀起小人書來,毫不費力,能夠給媽媽講故事了,講到精彩之處也會讓人感動。東東認識字的好處,此刻慢慢能夠體會到了,他變得很愛看書學習。甚至玩電腦遊戲時,也會找出遊戲攻略來學習。

四、給孩子自我動手做事,讓他獨立自主。

我很注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常常告訴東東:自我的事情自我做。早晨起牀,東東自已刷牙、洗臉、穿鞋襪、穿衣服褲子,自我收拾書包文具。給他固定的桌椅和位置,讓他自已吃飯、自已完成作業。在做完自我的事情後,還要適當幫忙分擔家務,如幫忙擦桌子、倒垃圾。當東東發現一些現象很好奇時,我會鼓勵他自我動手去做試驗,如用肥皂製作吹泡泡液。若是買東東的相關用品,如衣服鞋子等,我們都會徵求他的意見,看他是否喜歡,讓他自我選擇決定。

五、對孩子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他品質優良

我認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爲孩子效仿對象。一向以來,我們家就努力建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教給他知識還重要。東東才幾個月大的時候,我就教他:玩具從哪裏拿的,玩過了就要放回哪裏去。平時我自我也是這麼做,不管什麼物品都要物歸原位。東東從小就養成愛整潔的好習慣,並且他還很愛惜他的玩具。我們經常當着東東的面互相表達家人之間的關心。此刻東東已經很會體貼關心家人了,每次爸爸媽媽要去上班的時候,不管在幹什麼,都會跑過來跟爸爸媽媽說再見,叮囑爸爸媽媽路上細心!有好東西就想要和家人分享。

六、做孩子的知心好朋友,讓他心理健康。

我和東東相處時,更多是當他的知心好朋友。我常常和孩子聊天,聽他說話唱歌表演,當他最忠實的觀衆。每一天放學回來我都會問問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情景。東東就會很開心的講述他在幼兒園所發生的一切,有他的小同學、他的教師、有他學到的東西、有他的想法。這能讓我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思想,有助於配合教師對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也鍛鍊了東東的語言表達本事。我和每位父母一樣都很疼愛自我的孩子,但疼愛絕不是溺愛,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我必須拒絕,並且告訴他拒絕的理由。當孩子表現不好時,我的做法是多鼓勵,少訓斥,幫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相信孩子能做到並且能夠做的很好!

幼兒家庭教育心得體會2000字 篇3

下面結合在家長學校聽課後的感受和所受到的啓發談幾點自己教育孩子的體會,同時也與各位老師和家長共同交流與探討:

一、賞識教育

關於賞識教育,我還特地買過碟子來看過,後來也在家長學校的講座裏聽老師提起。我們發現並賞識孩子的進步,不僅影響到孩子學習和做事的效果,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對學習和做事的態度。

如果我們對孩子的進步不聽、不看、不肯定、不讚揚,孩子的學習態度肯定會受到打擊。所以我們不要吝嗇我們的微笑和表揚,常給他們鼓勵:“你很棒!我真替你感到驕傲!”當然,賞識教育並不意味道着拒絕批評,只是別忘了在批評他們過後仍記得給他們一個擁抱,讓他們知道我們有多愛他們!

二、學會寬容,拒絕自私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裏的小皇帝,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我相信衆多的家長對此都深有體會。獨生子女的家庭往往以孩子爲中心,從小到大,習慣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事都無須其操心,因爲父母會把一切安排的妥妥貼貼,有什麼好東西都是一個人擁有獨享。

做錯了事,打不得,說不得,由此一來就養成孩子自私的性格,不懂寬容。所以我們就要培訓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們懂得與別人分享快樂,懂得謙讓、懂得尊重、懂得團隊精神,更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我常常告訴兒子,在班上多交朋友,要時常幫助別人。或者在接受了同學的幫助時,要懂得謝謝和感恩!

都說獨生子女是自私的一代,象他們這樣從小缺少必要的磨練和經歷,顯然是人生一大缺憾和危機,而這很容易造成其個人性格思想上的缺陷和不足,確實很難想象將來步入社會會有怎樣的表現和姿態。

三、接受挫折和失敗

對於自己的兒子,我知道在這一點上我做得非常差。從他出生到現在,幾乎沒受過挫折,也沒經歷過失敗。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兒子在學校由於不小心把同學撞倒了,從沒被老師批評過的他由於太緊張而臉色大變,反倒把老師嚇倒。由此可見,過於的呵護備至讓他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時沒有承受能力,所以適當的讓孩子出溫室見風雨是有必要的。

有一天兒子回來後告訴我說他今天被老師罰站了,我問爲什麼?他說因爲上課講話,在我還沒來得及發表評論時他說:“媽媽,你不是說要讓我接受挫折教育嗎?被老師罰站了算是接受挫折了吧!當時我就笑了,是啊,也許偶爾犯一下錯誤被老師批評未必不是好事。

四、承受委屈

承受委屈是堅強、勇敢的表現,是更爲成熟更爲深沉的勇敢。而這種承受或者這種承受力正是我們孩子身上所缺少的。也許將來我們不會爲他們的學習擔心,不會爲他們的成績擔心,但卻會爲他們如何走向社會?如何在社會中找到自己?又如何迅速融入和適應這個複雜而多變的社會而擔心?!

那麼孩子在學校或是其他地方受了委屈,就告訴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相處就要互相謙讓,這種謙讓與委屈不會讓他失去什麼。而我們更要教育他在勇敢地承受委屈的同時更要勇敢地站立起來,保持健康的心態和高尚的人格。

五、養成良好的習慣

能改變我們一生的,也許就是一些良好的習慣!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種習慣;對孩子而言,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受用終生。父母的言傳教也會潛移默化的改變和影響着孩子。所以在我們要求孩子別這樣別那樣,要這樣要那樣時請問問自己是否這樣做了。而良好的習慣都是在一些瑣碎和細微的小事中培養和形成的。都說行爲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那麼希望通過努力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讓他們將來在尋找成功時不至於兩手空空。

六、一分付出一分收穫

有朋友跟我說國小的孩子應該是在玩耍中度過,不應該整天學習。也許這話不錯。能讓孩子在他的童年想多快樂就多快樂,在他還是無憂少年時盡情享受快樂時光。可是,現實的教育卻讓我們不能這樣。面對如此竟爭激烈的社會,真恨不得教會孩子七十二變的本領,所以爲了不輸在起跑線,爲了幫助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更成功的地尋找幸福,作家長的只能是讓他們學會更多的東西。當然,撥苗助長也不好,孩子的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而那些對孩子的學習放任自流,實施“開放式”管理的家長,你只有付出了,纔有可能獲得你想要的結果。

記得有這樣一段話: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長爲參天大樹,那就讓他做一棵默默無聞的小草吧,他一樣可以給你帶來春天的美麗;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爲一片汪洋,那就讓他做一朵最小的浪花吧,他同樣可以帶給你跳動的喜悅;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爲一位名人,那就讓他做一個平凡的人,無論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或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也無論是一名軍人還是一位商人,只要他誠實、正直、善良、上進,爲父母者都應感到驕傲,只要他是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足夠了。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家長要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孩子,理解孩子,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同時作爲家長也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在溫馨、快樂的環境裏健康成長、輕鬆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