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精選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3W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1

今年是我參加工作的第7個年頭,回顧這7年的教育教學,感覺自己很平淡,平平淡淡做人,平平淡淡生活,平平淡淡工作。真正體會到了“平平淡淡纔是真”的深刻。當然在平淡中我也收穫了很多,我收穫了自己的進步與成長,我收穫了學生的愛戴與牢記,我收穫了很多,我感謝生活、感謝工作、感謝曾經給予我幫助的人。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精選15篇)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我茫然、我效仿甚至照搬教案上課,到現在我可有自己的思考和教學模式風格。我很幸運,一來上班就有幸跟朱治國老師、李建新老師一個組,在教學上他們給了我們很多幫助,不厭其煩的解決我教學上的問題,雖然那些問題我現在想來好簡單好幼稚啊,但他們從來沒表現出不屑。生活上也對我們很關照,還記得來後中的第一頓午餐是李老師請的,雖然是一個飯票,但足以銘刻於心。我很幸運,幾次開設市級公開課得到了曹校、盧金霞老師的親自指導,受益良多。我很幸運,可以不出校門就能聆聽大師的教學,曹校的理性睿智,房老師的才情厚重,李老師的文氣激情,每次聽課對自己的心靈教學都是一次洗禮。我感謝他們,感謝他們的無私,感謝他們的大度,特別是曹校對我們青年教師寄予很大的厚望,隨時都可以走進他的課堂,隨時都能給我們指點迷津。如果說我有進步,那是因爲我生活在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如果說我有進步,那是因爲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說我有進步,那是因爲我有高度的責任心、進取心和愛心。在心靈的指引下踏踏實實、銳意進取、樂此不疲的作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在教育教學中,也有那麼一點小小的體會,純屬一家之言,有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批評。學生都比較聽我的話,可能大家會覺得那是因爲我對學生特別嚴厲學生怕我,其實不然。如果是因爲怕你而學習,效果一定不會好,只有發自內心的爲自己而學,纔會收到成效。只有喜歡你佩服你纔會真心真意的對你,從而認真學習你的科目。如果是想通過威嚴而讓他學習,學生肯定不會學。現在的學生叛逆心理很強,唐朝的魏徵就說過“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心不服”,所以說體罰、震懾根本不能使人心服口服,也是不符合教育時代要求的。魏徵還說“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也就是要以德服人。幾千年的教育經驗告訴我們“嚴師出高徒”,這個嚴不應是“嚴厲”“嚴肅”而應該是“嚴格”對自己、對學生在知識和品行上嚴格要求,而且要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否則就會背道而馳。以自己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教藝、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學生。我始終認爲教育比教學重要,教心比教學重要。這就是“忽悠”的藝術。

何謂“教心”孟子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是什麼就是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唐太宗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舟是什麼就是人心,失人心者失天下,教學中亦如此。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成績,就必須先抓住學生的心。怎麼“教心”呢?那就是要與學生心心相印、心有靈犀、心照不宣、心平氣和。

心心相印:就是心心相通。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這樣學生纔會想老師所想,急老師所急。師生纔會很好的溝通,纔會配合默契。現在做學生不容易,做老師更難,所以我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設身處地去爲學生想一想。比如說每天的作業佈置,我都是仔細斟酌的,主要考慮學生能否在規定的時間做完,偶爾佈置多了,我也會在上課時問一下,然後安慰一下,或者我會狡辯,前幾天的作業量不是很少嗎,就當你把時間還回來了等等。週末的回家做業,我從來都沒有的,因爲我知道即使你留了他也是回來做,或者是隨便做作的,所以我就做順水人情,但週日晚上有作業,其實是一樣的效果,這樣學生就會覺得老師很體諒他們。作業效果也非常好。

心照不宣:就是心領神會。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達成師生共同遵守的規範、原則。一切按規矩辦事。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個法不需要老師聲色俱厲的執行,因爲人人心中有數,老師無需贅言。比如說默寫不通過必須要在明天上課之前完成,作業也如此,拖欠的債務不能過夜,訂正怎麼訂正,訂正幾遍,作業什麼要求等等都是心照不宣的,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行爲、學習習慣就慢慢養成了。在執行過程中,有時難免會生氣,怕默寫、怕測試,怕受刺激,邊批邊嘀咕,怎麼會這樣。那我們不如反過來想一想,怎麼能不生氣,讓學生重視,爭取不重默,或者很少的人重默,那就要激勵,哄騙。有時也很感動,我6:35要默寫,記得有老師跟我講,我二班學習成績最差的那個學生一手拿着拖把拖地、一手拿着書在背,雖然他成績不好,但精神可嘉,上課時我也開玩笑的跟他說“你是不是在炒做啊”,當着全班學生的面大表揚特表揚。給他掙足了面子。比如我第五節一班的課,第三節下課從1班經過去上2班的課,一班全班學生都坐在那裏背書,起先我還很震驚,一看是在背語文,好開心,纔想起來我昨晚佈置作業2上課要默寫。所以在學生面前一定要言而有信,說過的話一定要做到,說一是一,執行起來纔有力度。

心平氣和:就是平心靜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學生犯點小錯,是可以原諒的“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可是就是有些學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樣的錯誤,上課早去幾分鐘,與之溝通。談話不需要多長,但一定要抓住他的弱點和要害,這就要平時對他多觀察、瞭解,對他說服教育。當然有時難免很惱火,但需要冷靜,學生只能說服教育,不能言辭過激。教育的方法也要與時俱進。再比如語文的學科特點就是要經常默寫,可能有人會覺得語文就是背背這麼簡單,其實不然,背誦也是多方面能力的綜合體現,最重要的是理解能力,如果預習好、聽課效率高,背誦就是非常簡單的事情。經常看到我學生早讀課學生背的熱火朝天,一遍一遍的讀,我經常是把他們叫停,不理解就別背了,背了也會忘更談不上運用了。所以我寧願不厭其煩心平氣和的再給他們講一遍,雖然你已經講了幾遍了。

這樣,學生就會對你的人心悅誠服,對你的課心馳神往,而不是一聽到你的人就心驚肉跳、上你的課就心猿意馬。如果能抓住大多數學生的心,上課就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了,課堂效率也能提高。但一定是一開始接班就把學生弄好,大概需要兩個月的瞭解磨合期,這個過程老師很累,每一個細節都要作好,否則前功盡棄,一開始就要不拋棄、不放棄,否則以後天天管都收效甚微。當一切都步入正軌教師就輕鬆多了,當然還是需要不間斷監管學生的動向與態度,及時糾正。

至於上課,我就不多贅言了。但我覺得要想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必須要學習、要反思、要平易、要幽默、要淵博、要有方法並輔之以恰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樂於接受、願意接受。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喜歡你,愛上你的課,“親其師,信其道”教與學相輔相長,共同進步。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2

爲了響應學校的號召——多讀書,讀好書,全員積極行動起來,建立書香校園,我於本期認認真真閱讀了蘇聯的著名教育家贊可夫的經典論著《教學與發展》。衆所周知,贊可夫偉大的成就就是,他打破了教學實踐中只傳授知識、技能和技巧相聯繫的陳舊模式,把教學同發展聯繫起來,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治的較新的教學體系,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掌握知識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學推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這是教學論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爲此,我讀了他的這本經典著作,受益匪淺,感受頗多,現在略談幾點體會。

在原蘇聯,凱洛夫傳統教學理論體系受到了嚴峻挑戰,隨着教學改革實踐的深入發展,涌現出衆多的教學論流派。其中,以贊可夫對發展性教學問題的探討最有成效。早在二十世紀初,就有位教育家提出了“只有當教學走在發展前面的時候,這纔是好的教學,教育學不僅應當以兒童發展的昨天,而應當以兒童發展的明天作爲方向”這一論斷。贊科夫認爲關鍵問題在於“在什麼樣的教學論體系下,才能在學生的發展上達到理想的效果”,他引入並闡明瞭“一般發展”的概念。贊可夫強調,教學與發展區是互爲條件、互相推進的,因而教學不能消極地等待兒童生理的、心理的自然發展,跟着發展走,而應積極地去依靠“正在成熟的機能”,創造“最近發展區”。

首先,根據贊可夫的教育理念,來探究一下發展性教學的真正內涵。

1.現代教學觀念是發展性教學的核心內容。這裏所說的教學觀念是指按照一定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會羣體的意願,對教學功能、目標、對象、結構、過程及形成方法等根本問題的認識。正確、先進的教學觀念對教學改革及教學活動的進行發揮着重要的導向、調控作用。而保守、落後的教學觀卻嚴重阻礙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發展性教學的核心是現代教學觀念,區別於傳統的教學觀。現代教學觀是在本世紀50年代後,隨着科技革命的到來及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在重大的歷史變革時期所產生的具有生命力的現代教育意識,現代教學觀念的形成發展是與本世紀我國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分不開的。

2.發展性教學目標是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這是由未來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決定的。爲了實現我國趕上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的宏偉目標,我們培養的人必須具有良好的品格,有強的適應社會的能力,有高的文化素養。他們不僅會學習,會生活,而且會創造,會做人。這種人集中表現在主體性的高度發展方面。

3.發展性教學是對傳統教學的揚棄

“發展性教學”這一概念是否具科學性,還表現在理論的批判性。原因在於,任何一個新的理論框架的建構,必須涉及對舊的、不合理的教育教學思想觀點、原則、方法的批判,或者是進一步的完善、補充,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這裏提到的“揚棄”、“弘揚”和“拋棄”,指的是經過分析做出判斷和評價。“發展性教學”,正是針對傳統教學中嚴重忽視人的發展這一問題而提出的。

接下來談談發展性教學呈何特點。發展性教學,作爲主體性教學是一種以培養和發展學生主體性爲主要目標的教學,它體現主體教育思想,追求的是一種境界。總體分析,這種教學,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培養學生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在掌握人類優秀文化基礎上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在教學中,它將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

發展性教學,體現了教學過程中科學實踐觀和主體能動性的統一。教學認識過程,實際上是認識主體通過教學活動,在教師指導下憑藉自己原有的認識結構對來自客體的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處理的過程,是在教學活動的基礎上,對客體信息的選擇和重組。教學中主體和客體的關係正是通過主體自身的對象性活動自覺地建立起來的。正是立足於教學實踐活動基礎上,才能培養學生主體參與的意識和主體參與的能力。學生的學習只有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和主體參與才能是有效的。學生是活生生的發展中的人,如果將學生看作工具也就不需要什麼主體參與的活動了。

作爲主體參與的理論依據,發展性教學體現的是科學的活動觀,而不是粗陋的實踐主義,是以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發展學說作爲基點。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認識的重要命題是:“活動是人的特性,自由自在的活動是全面發展的人的根本特徵”,“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需要,即人的本性”。說明了具體的、現實的、自由自覺的活動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的活動具有對象性、社會性、主體性,而需要則是活動的動力。教學活動,作爲學生髮展的重要基礎,首先,是學生的參與,其目的是促進個體發展,所研究的是通過什麼樣的活動才能最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變化。第二,發展性教學不是一般地強調教學實踐活動是學生認識發展的基礎和源泉,而是將實踐活動定位於學生主體,突出個體活動的主體性。第三,發展性教學的活動,是一種有教育性的、創造性的實踐活動,是學生在實踐活動基礎上,主體用現有的認識結構去“同化”外部世界的過程。學生正是在擺弄、操作活動的過程中,發展和掌握客體的特徵和關係,並藉助詞語把它們加以區分和概括,從而獲得理性認識。正是通過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爲每個學生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機會、創造的機會,並獲得成功的體驗。正是在參與中培養學生強的自主性、選擇性和創造性。

發展性教學的主體參與,核心問題是學生主體參與狀態、參與度問題。學生是積極參與還是被動參與?據有的學者進行的有關研究,認爲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表現出不同的層次水平:聽、等、看、不參與,注意力不集中;消極模仿,或進行重複性行爲;被動地回答老師問題;主動向老師發問,積極尋求問題的答案。

教學活動是一種社會交往活動,具有鮮明的社會性。在這種特殊的認識活動中,教學過程成爲師生間、學生間信息傳遞的互動過程,也是師生間、學生間情感交流的人際交往過程。無論是個體間交往,還是個體與客觀物質的交往,各種交往關係的處理是能否爲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和諧發展的教育環境的關鍵問題。兒童是在相互合作與交往中得到發展的,而交往不當、不足,則是兒童個性社會化發展的主要障礙。因此,通過交往,在學習者個性特徵與學習環境之間努力達成一種平衡。

發展性教學正是體現了師生間、學生間合作、民主、平等和諧的人際關係。不僅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氣氛和條件,更重要的是,承認教學認識的社會性,將主體間的社會交往納入認識活動過程,成爲學生認識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除此之外,發展性教學還有尊重差異,體驗成功兩大特點,這裏就不再做詳細介紹,希望站在教育戰線的朋友都去讀讀《教學與發展》這本好書。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3

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課堂行爲的變化與效果有非常緊密的聯繫。教師與學生有意識與目的的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如果“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步調和諧統一,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就會發揮地相當好,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

音樂課堂;位移;手段;條件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讓他們死記硬背的,是讓他們象鴨子一樣被動地“吃”,不少教師課堂都是“滿堂灌”,喋喋不休地給學生講的面面俱到,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因此,學習興趣不高,感到是爲學習而學習,也有睏倦的表現,感到了學習負擔的沉重。筆者感覺到:

音樂課堂的改革應該迫不及待了。我們教師也要挑戰自我,挑戰傳統的教學方法,充分把學生的獨立性、能動性、主體性調動出來。通過音樂專業知識和德育滲透的融合,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陶冶他們的思想情操,敦促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那麼,課堂行爲的互動和轉變,就是希望有成功的前奏。

一、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實現重結果與過程的位移

“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法忽略了讓學生弄懂知識的來龍去脈,只讓他們死記憶現成的答案,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沒有被調動,因此,屬於吃“自來食”的省力方法。如果這樣,就會滋長學生的惰性,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去動腦筋思考問題。而“重過程輕結果”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感知,到概括,到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發現真理和規律。在自我探討的過程中,發展了能力,掌握了知識,增長了才幹,而目的的達到是水到渠成,而不是刻意死記的。在進行音樂實踐的活動中,學生的情感隨音樂的發展產生共鳴與起伏,在不斷的體驗中感受、領悟、發掘音樂的。情感內容,得到美的薰陶與精神的昇華。一般傳統的教學只片面的讓教師將知識的結論直接傳給學生,從而忽略了知識的結論產生的過程。經過用自己身體親身體驗,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後所學到的知識,在學生腦中留下的痕跡是不一樣的。因爲,學生經過了自已的體驗後產生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鐘都是有效的。“給”是給永遠死的知識,而只有通過恰倒好處的“導”,去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由感而發”,這樣掌握的知識才最牢靠和頗具意義。如我在給學生上《快樂的音樂會》一課時,曲中出現了胡琴、喇叭、銅鼓的字眼,以及這三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孩子們由於年齡小,平時的積累有限,所以我找來了二胡的錄音磁帶,一隻小喇叭、一面小鼓,讓他們自己吹、自己聽、自己出,通過親身的體驗感受,對這三種樂器有了一個直觀的瞭解,在後來的教學過程中,孩子們都能順暢並且較清晰的將這三種樂器的名稱和各自發出的聲音唱出來。直觀教學遠比抽象教學來的快與直接。過程遠比結果重要!感受與鑑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鑑賞的形成,對於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教學中應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鑑賞音樂的經驗。應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幫助學生建立起音樂與人生的密切關係,爲終身學習和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二、和諧課堂氛圍,豐富教學手段

教學實踐中發現,教學手段與教學工具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後,就會有新的發現和收穫的,因爲它爲教學的活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豐富與昇華了教學的效果。因此,我們要不斷優化教學手段,讓現代化信息技術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是時代發展的歸宿,與我們教學的改革有着重大的意義。鑑於此,凡是審美活動,都必須通過生動鮮明的形象來感染人,使人產生美感,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作爲審美活動的實踐環境,應具有美的感染力。吸引力。良好的實踐環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對音樂實踐的興趣,產生學習的動力。隨着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單一的媒體已無法再適應當前的教育。所以,教師在講授一節課時,應該校仔細的分析教材,針對教材的特點,有效並充分地運用一切有效媒體,讓聽覺形象和視覺形象有機的結合,高質量的上好每一節課,結束過去“一架鋼琴、一本書”的授課歷史。如我在教《大鹿》課時,我在課前做了大量而充足的準備工作。課一開始,我播放了錄音帶,用投影打出了圖片,在音樂和畫面創設的情景之下,我繪聲繪色地講了《大鹿》的故事。孩子們即刻被吸引住了。在濃厚的興趣下,很快地,孩子們學會了這首歌。歌曲學會後,我又出示了一些漂亮的頭飾,鼓勵孩子們自發的來表演曲中的角色,孩子們都爭先恐後地上前來表演,那場面簡直就像一出小型的歌舞劇。可見,只有彙集了一切有效媒體,讓一節課富有了生命力,孩子們才能真正地得到美的感受。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4

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學生髮展爲本,學生在教育教學中必須處於主體地位。這才符合教育的本義和宗旨,才符合現代社會對學校教育的最根本的要求。素質教育提出這許多年來,在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上改進不少,有些已基本扭轉了“應試教育”的局面。但在一些“副科”中,尤其是體育教學中,卻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如教學方法不夠現代化、對體育課的重視不足。這主要是因爲部分教育工作者對素質教育還未真正理解深,理解透。素質教育的本質是要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所謂“全面發展”包括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體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次全教會通過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爲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鍛鍊身體的良好習慣。”如何實現這一決定,我們認爲,關鍵一點就是要在體育教育中貫徹素質教育的思想,保證以學生爲主體。

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學生主體性,是我們接受《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課題主要研究的問題。《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課題的實驗目的是:在現行的學校教學作息制度下,保證全體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使學生的體質得以增強。在實驗過程中既能提高學生能水平,又能有助於掌握《大綱》規定的技術內容,從而確保《兩類體育課程整體改革方案》貫徹實施。要實現這一目的,勢必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學生養成主動地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爲此,我們作了以下實驗研究工作:

一、提高認識,加深理解

教學是師生雙邊的共同活動,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通過自己的教指導學生學,使學生不但學會,還要會學。它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自學性、主動性。要教給學生學習的具體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鍛鍊習慣,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教育家陶行之說過:“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授之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對於居住在深圳特區城市的學生,生活條件相對比較優越,但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卻反而較差,這主要是因爲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尚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還不會玩。現代都市裏的孩子課餘娛樂主要是玩電腦、看電視、聽音樂、逛街等,能在玩中使體魄同時得到鍛鍊的遊戲幾乎是零,這就造成身體素質下降的趨勢。另一方面,現代都市裏的孩子娛樂項目,有很多是趨向現代化、高科技的東西,基本上可以獨立進行,或者由家長指導,羣體性的娛樂很少,這就造成孩子之間溝通、合作較少,有部分學生較內向、甚至有少部分學生的性格較爲孤僻、憂鬱。而家長們的過分保護、順從、溺愛,也使現在的學生變得敏感、脆弱。爲使學生健康、活潑地成長,我們有必要通過系列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增強體魄、發展身心。

我們以《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課題爲契機,使科研促教,貫徹學生主體性原則,滲透到課題研究的每一個環節,讓研究成果推動、促進學校素質教育的發展。

二、121健力操實驗

121健力操是《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一項重要實驗內容。接到任務以後,我校馬上成立了專門課題小組,集中力量,多方科研、實驗,制定課題實施方案,各課題組成員分工合作。先選取幾個班爲試點,經過一學期實驗,測試數據表明,121健力操對於增強學生體質有明顯效果。目前已在全校推廣普及。1999年8月,我校8人組健力操隊赴京參加第一屆全國部分地區121健力操“永林杯”比賽,獲得國小組一等獎。1999年11月我校由600人組成的121健力操隊參加運會開幕式表演,贏得同行學校及上級領導的好評。

1.實驗時間、對象與方法

1.1時間: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

1.2對象:三(1)、(4)班、五(1)、(4)、(3)班。其中男150人,女150人。

1.3方法:

1.3.1 文獻資料法:《國小體育教學大綱》、教材和《學校體育》有關資料。

1.3.2問卷調查法:採用課題組的統一問卷,根據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調整,由體育教師向學生髮放問卷共計300份,回收率100%。

1.3.3 數據測驗法:數據測驗由體育教師、校醫等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質測試得出結果。

1.3.4 數據統計法:通過電腦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處理,體育教師根據統計數據作出實驗評價。

2.實驗討論與分析

2.1前、中、後期三次數據相比較,身體各項指標明顯升高。(圖示1)

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不單表現在各項數據指標的升高上,而且還表現在:以前每次早上集會時,總會有四、五個學生會頭暈不適的現象,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很少出現了。在今年的校運會開幕式上,歷時一個多小時,頂着烈日,卻沒有一個學生暈倒。由此可見學生在121健力操的作用下,體質得到明顯提高。

2.2前、中、後期三次數據與同期一個非試驗班相比較,試驗班的各項指標明顯比沒有試驗的班高得多。兩班測試數據相比較,得出結果是:

2.2.1在肺活量方面,試驗班的增長率(以三年級男女生平均率爲例,下同)爲6.73%,非試驗班(以三(3)班學生爲例,下同)的增長率爲2.34%。由於在做121健力操的過程中運動量增加消耗養料(能量)和氧氣,排出大量的廢氣(主要是co2),使心肺(呼吸系統)機能得到增強,心肺功能的增強,使呼吸肌增強。因而使胸圍增大。同時,呼吸肌增強也自然使肺活量增大。所以試驗班肺活量6.73%的增長率和非試驗班肺活量2.34%的增長率,是實驗的必然結果。(圖示2)

2.2.2在做121健力操過程中,上身活動較多,四肢、腰部、腹部平衡用力,健力器的伸縮、擴長力量由小到大,上肢力量的增加比徒手操鍛鍊效果更明顯。在斜向引體測試中,試驗班一年中增長率爲14.46%,非試驗班的增長率爲7.83%。(圖示3)

2.2.3在立定跳遠項目上,試驗班的增長率爲7.06%,非試驗班的增長率爲6.82%。(圖示4)

說明121健力操下肢克服各種力量彎曲較容易,消耗較少的能量,對下肢力量增長不太

明顯。希望能針對此問題加強研究,克服這一矛盾,使學生身體各機能平衡發展。

2.3三年級試驗班後期數據與五年級試驗班前期數據相比較:(圖示5)

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到,三年級後期數據除肺活量與五年級前期數據非常接近外,其餘均超過五年級前期數據。這有力說明了121健力操是學生身體素質全面提高的關鍵所在:參加了121健力操訓練的三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明顯要好於未經訓練的五年級學生。

淺談素質教育中的體育教學

2.4存在問題:121健力操對柔韌素質提高不太明顯。柔韌素質主要決定於運動幅度的大小,而從測試情況來看,不管是三年級還是五年級,在經過121健力操的訓練後,柔韌度的變化不大。說明121健力操的運動幅度不大,有待進一步研究改進。

3.實驗結論:

實驗證明:學校實行121健力操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較大提高,精神面貌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對121健力操鍛鍊身體的方法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推廣。但現行這套操仍存在不足,如對下肢及柔韌度的鍛鍊不足,應進一步研究加以改進,以期使學生身體各部分機能均能得到均衡發展。

三、“421”學校體育模式

學校體育模式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學生“體”、“心”全面發展,而不是單純追求某一方面。“421學校體育模式“就是根據深圳特區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設計出來的學校體育模式。具體來說是保證每週三節體育課、一節形體課,廣播操和健力操,以及一節以年級爲單位的活動課。

1.體育教學課與特色教學在體育教學課上,對於傳統教學中好的東西既要繼承下來,又要努力濃度創新;既要注重上好每週三節最基本的教學課,又要以《教學大綱》爲指導,改革教法。我們根據《大綱》和實驗規定的內容,結合此次模式的實驗方案,對課堂教學作了新的調整嘗試。改變以往較陳舊的教學方式,實行技能訓練和體能訓練相結合的原則,課堂教學以技能教學爲主,體能訓練和快樂體育爲輔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和方法豐富起來,在課堂教學中穿插快樂體育(如呼拉圈、踢毽球、顛羽毛球等一些簡單的遊戲)和一些衛生與健康基本常識。我們儘可能地創造條件,完善各項設備、設施建設,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如音像教育、利用幻燈分解動作進行技術指導等)進行教學。以些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並可藉助多媒體教學適當地給予品德教育,讓學生們感受到體育精神、崇高的道德風尚和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這樣體育課越來越受學生歡迎,學生越來越願意上體育課。問卷調查顯示:喜歡上體育課的人數由原來的83%,上升到現在的92%;每週喜歡上三節體育課的人數由原來的77%,上升到現在的88%。學生的課外活動主要內容也由原來的看電視、打遊戲機、聽音樂爲主,增加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繩、游泳等。

我們還留意到國小生中普遍存在寫姿、坐姿、站姿 、走姿不正確的問題,雖經校醫、班主任教師一再糾正、強調,或是穿戴糾正體形的“背背佳”,效果仍不明顯。爲此,我們在一至三年級中每週開設了一節形體課,由學校體育老師自編一套形體教材。在40分鐘的體育課時間裏,設置一個體育舞臺,配上柔婉的音樂,編排一些以柔韌度訓練爲主、力度訓練爲輔的動作,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既糾正了學生的不良習慣,使學生儀態翩翩,又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教育,同時也達到了強身健體、增強體質的效果,成爲我校體育教學的一大特色。

2.廣播操和健力操兩操指早晨的廣播操和121健力操。課題組爲了抓好早操,用了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參觀了兄弟學校的早操情況,根據本校實際制定了嚴格的廣播操管理細則。以“快靜齊準”四字爲要領,從出隊的時間、路線到準備動作、早操、歸隊時間、線路都有詳盡、嚴格的規定。這一工作得到校領導和各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常抓不懈,真正實現了課題組“使廣播操成爲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的承諾。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在全校推廣普及了121健力操,並在做完廣播操後加做一套121健力操。這樣加大了早上的體育鍛煉量,學生的身體素質明顯得到提高,學生在一天的學習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從任課老師、家長、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說明,兩操的實行是個非常好的發展方向。

3.自由活動課針對我校實際情況,我們設計別開生面的,以年級爲單位的每週一節自由活動課,以保證學生平均每天有一小時的活動時間。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是體現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雙主體性”爲主,但在自由活動課中,我們更多的是體現學生的學、玩“單主體性”。在活動中,我們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以讓學生學會玩爲主,學生在課堂上所學會的遊戲都可以分組或獨立玩個痛快,秩序由班幹部維持,教師只作安全指導和看護。這樣學生放得開,玩得歡,結果在活動中不僅鍛鍊了身體,放鬆了精神,還在活動中逐漸學生了“五自能力”,即自我鍛鍊、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評價的能力,從而與終身體育接軌。學生在自由活動中嚐到了甜頭,大大提高了積極性,還經常啓動腦筋,開發思維,爲教師出謀劃策,想出許多有趣的遊戲。目前,我校活動課的遊戲主要有:一、二年級的乒乓球、顛球、投準、頭頂物跑、雙人跑;三、四年級的呼拉圈、乒乓球、投準;五、六年級的呼拉圈、投籃、踢毽球、顛羽毛球等。有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我們的體育活動課已經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我們決定在現有的秋季田徑運動會上增設春季快樂體育運動會,並在學生中徵集比賽項目,學生反應非常踊躍,已設計了諸多項目。

我校試驗統計數據表明,學生今年的發病率比去年降低了2.1%,學生體育合格標準考覈合格率也增長了2%,優秀率增長 0。9%。這些都證明了只有在體育教學上大大改善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使體育教學朝着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讓學生不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心理素質都得到全面發展。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5

《桃花源記》是國中的重點篇目,每個上過學的人都會有印象。我教這篇文章之前,對文本的認識還停留在國中上學時的階段,這次教這篇文言文,又感覺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瞭,寫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

昨天,我上完課後,跟着學生一起出去,一個學生說,老師,我在國小的時候就聽說過這個故事,不過,裏面有一個細節不太一樣,我看到的故事是漁人進去之後,發現桃花源的人衣着都是秦朝時的樣子,而我們課本上說和漁人所處的時代的人穿着是一樣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孩子比較細心,我一開始沒有注意到,今天,課堂上跟孩子們聊起了這個疑問,孩子們說,他們更傾向於穿着是秦代的,理由就是他們完全避世這麼多年了,近六百年的時間過去了,“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怎麼還能保持穿着的一致?還有,不同時代的穿衣風格是不一樣的,這種風格既受當時人的審美眼光的限制,也受當時的製衣工藝的限制,六百年的時間和外界沒有溝通,審美和製衣工藝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外人是不可能的。

陶淵明犯了低級錯誤?

這個結論顯然是不可能的,這樣的話,“外人”並不是指課本上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應該是“衣着像另一個世界的人”,唯有這樣,見到漁人之後,他們纔會表現出吃驚,因爲彼此都看着像見到外星人似的。

我查閱了一下資料,也有人認爲,不可太過於認真,如果衣着發生了改變?語言呢?六百年的時間,穿越過去,溝通也會是大的障礙,今人讀古人,不可太求甚解!

“處處志之”的翻譯。大多數人都認同,“志”這個詞在這裏名詞做動詞,做標記。“之”在許多選本里都沒有註解,人教版課本也沒有註解。20xx年的《常州師專學報》中有一篇文章,認爲“之”是代詞,指代漁人。我認爲很不妥,因爲這裏句子的主語是漁人,這裏的“之”不可能再是漁人。這裏的“之”只能按照音節助詞沒有實際意義來處理。

一篇文章,如果仔細閱讀,總能讀出點疑問,教學的過程也是解決這些疑問的過程,我期待更加努力的自己!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6

國小《品德與社會》學科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深化階段,通過近幾年來的培訓、實踐、探索、教研,我們對國小品社課在關注學生素質發展和如何實現培養目標方面取得了共識。但是,在涉及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內容、組織形式、實施步驟、評價方式等課堂教學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的一線教師卻不斷遇到各種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戰,矛盾的焦點主要表現爲——新課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轉化爲具體生動的課堂教學實踐。

根據我們對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實踐,新課程背景下的品德課教學整體上進步顯著,成績突出,但局部問題逐漸顯露,特別是大多數的兼職教師,在精力和時間上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如何深化新課程改革,怎樣改進自己的教學,提高德育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在此,本文就教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現象進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來主義”,課堂教學死搬硬套

新的《品德與社會》課給德育課程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帶來了新氣象,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是,隨着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深入,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隨之出現,比較典型的是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現如下:

1、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倡導活動化教學,注重相互溝通、與生活的聯繫以及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種他人田,荒自家園”的現象卻屢見不鮮。在探討某一個話題時,把很多時間花在唱歌、跳舞、表演、遊戲上,一節課下來,學生興奮過度,課堂倒是熱熱鬧鬧,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和體會方面的收穫卻令人懷疑。課堂活動不等於課堂活力,學生參與活動的多少並不是活動化教學的精髓,品德與社會課也不應是完全的“唱遊”課、“遊戲”課、“美術”課、“表演”課。我國新課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學科的課程設置,就在於學科之間有相對的獨立性,每一門學科有自己的教學任務。

2、通過培訓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種示範,個別教師“照葫蘆畫瓢”,原封不動地搬到自己的課堂上,失去了原來特定環境下的幽默與風趣。品德課十分強調回歸兒童的生活,教學一定要結合不同環境、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學生實際。教學的活力來自於每位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和依據自己的真實體驗對課堂教學的重構與創新。

二、刻意追求“師生民主”,主體主導主次不分

新課程強調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體現師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師爲了展示師生民主氣氛,走向了極端,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視。

1、課堂上教師主導作用不突出。教師該講的不敢多講,甚至對學生違反課堂紀律視而不見,惟恐侵犯了屬於學生的自由空間。有的學生上課自由過了頭,坐沒坐相,站沒站相,想看就看,想讀就讀,想說就說,必要的課堂紀律維護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被忽視了。

2、課堂上教師以問代講,“雙向交流”太多太濫。有的教師整節課上反反覆覆用一些類似“是這樣的嗎”?“是不是”、“對不對”的簡單問題發問不止,缺少信息溝通,學生翻翻教材就能異口同聲、準確地響亮回答。課堂上一問一答,學生似乎忙得不亦樂乎,但思維卻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機械重複,心靈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師生互動頻繁,實則教師用提問方式滿堂灌,牽着學生的鼻子走,直到學生認同教師事先預設好的答案,師生並沒有真正互動起來。新課程強調“以人爲本”,“以生爲本”。課堂上學生不應當是客人,惟師獨尊不可取,惟生獨尊同樣不可取,兩者都是畸形的師生關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必要的課堂紀律作保證,那麼學生尊重他人、尊重集體的素養如何培養?缺少自我約束力的學生,難以養成刻苦認真、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難以成大器。教師在轉變教育觀念的同時,不應當步入“精講少講”的誤區。該講的就理直氣壯地講。課堂上,教師不敢講、泛泛講、過多講,都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學習”,形式多於內容。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但不能簡單形式化。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爲了體現新課程標準精神,把合作學習變成了一種機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適,每節課都採用分組討論方式,打上“合作學習”旗號。

合作學習無疑有助於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視自我的團隊精神的培養。但是,教學中如果合作學習目的不明確,過程設計簡單,時機把握不好,無論什麼問題都採用分組討論的合作學習方式,導致學生能獨立完成時也合作,能夠自主時卻不讓學生獨立,有探究慾望時卻讓小組優秀者代替其他成員的意見,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覺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協作,合作學習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這種形式多於內容的合作學習究竟對學生有益還是有害?因此,並非所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都要用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不分青紅皁白地搞合作學習,必然有害無益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7

__月,透藍的天空,懸着火球般的太陽,雲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管天氣怎樣,也無法阻止我們學習的腳步。

我院爲了提高臨牀實習帶教水平,於__月22日下午舉辦了護理教學組長能力提升培訓,授課的四位老師都精心準備了自己的課件,其中還專門邀請了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__學華副主任護師爲我們授課。她從自己大學時的夢想、心態,以及對學醫的看法和到現在愛上自己的職>本站-中國最強免費!總結資料無從下手,所以自學任務一直拖到現在,任務下來了,不得不做。

於是結合杭州會議的精神,在網上狂搜,收穫還真不小,真是感謝我的研究生導師對我的教誨,“查資料”,在資料中學習,當然自己有基本的理論基礎、學習習慣、教學經驗、平時對教學改革的思考、以及對教學事業的熱愛,綜合以上幾方面的因素,使我能夠做得更好,我相信自己會做得更好,先給自己加加油!

今天查的資料較多,從不同的角度對高職高專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

首先要明確的問題是什麼事高職高專教育?高職高專教育是一種什麼層次什麼類型的教育?爲什麼現階段提出高職技術教育?

再就是高職技術教育的特點等等。

國際上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定義

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佈了《國際教育標準分類》已經被國際社會普遍接受。該“標準分類”將教育分爲七個等級:學前教育爲0級、國小教育爲1級、國中教育爲2級、高中階段教育爲3級、高中階段與大學階段之間有一段補習期教育爲4級、大學階段教育爲5級、研究生階段教育爲6級。其中將大學教育(5級)分爲學術性爲主的教育(5A)和技術性爲主的教育(5B)。“標準分類”對技術性爲主的高等教育(5B)定義爲:“課程內容是面向實際的,是分具體職業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獲得從事某個職業或行業或某類職業或行業所需的實際技能和知識,完成這一級學業的學生一般具備進入勞務市場所需的能力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資格。”可以看出,5B就是我國所謂的高等職業教育。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8

“教者父母心”,“學生事,無小事”,參加老師工作一年以來,嚐遍酸甜苦辣,驀然回首,發現收穫頗豐,尤以上面兩點爲重。

成爲一名人民教師的第一天起,我也成爲一名班主任,剛從大學校園走出,儘管一切都是陌生的,但我卻是躊躇滿志,正是憑着這種熱情以及跟學生亦師亦友的優勢,我的工作逐漸上手,慢慢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可是,慢慢的……,生活就像學生的週記,在平淡中一頁頁翻過。每次批改週記,都像在無邊的沙漠中艱難跋涉,我非常渴望眼前突然出現一杯清水或是一片綠葉,給疲倦的眼球和麻木的神經注入一絲激情與活力。

突然,一位學生的週記讓我緊張了起來。

“老師,你不是一個關心學生的老師,我對你挺有意見的。”

我心咯噔跳了幾下,沒看錯吧,揉揉眼睛,沒錯,一直以來,我挺自豪的,自問能將班管理得不錯。原來那個打架,曠課現象時有,第一次連續幾次考試“穩坐”倒數第一的班級,現已井然有序,好不容易丟掉了“差”帽子,沒想到同學對我卻頗有微詞了。

“你根本就沒把學生事當自己事,這次期會考,我這麼努力考,成績終於有了很大進步,本以爲可以向家人報喜的,可是我的政治成績加少了20分,政治老師都知道,可排名時爲什麼沒加上?還有考完試後,我上課走神,成績又退步了,你都沒發現,你一點都不關心學生。”

我愕然。這位學生政治加少20分,這我知道,也明明跟政治老師一起改過,重新輸進電腦了,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腦子裏填滿了憤怒和不屑,瞬間變成了一個充足了氣的氫氣球,一個針或一粒火苗就足以讓我眨眼間爆炸,氣沖沖地找來這位學生了解情況,語氣非常地不友善,把學生嚇得小聲嘀咕:“你們就是沒加嘛。”我氣不打一處來,聲音提高到八十分貝:“沒理由!”

她膽驚心跳地拿出全級排名單給我看,我傻了眼,真的沒加!怎麼會這樣?與政治老師慢慢回想,猛然醒悟,原來改了以後忘記在電腦存盤了!這真的是我的疏忽。解釋爲時已晚,對學生的傷害已造成。學生一臉的無辜“老師,排名沒出來之前,你爲什麼沒看看呢?你應該再仔細複檢一遍啊,這次我這麼拼搏,又不能向家報喜,很沮喪。”儘管我一再保證會親自打電話與她家長解釋,可是學生還是開心不起來。

終於明白,高中生是很敏感的,不論用哪種方法,她都很容易感到老師是在運用技巧而缺乏真誠和尊重,一旦學生認爲老師有錯,缺乏尊重的時候,就可能心中有陰影,產生不再信任的心理,以致產生對抗心理和牴觸情緒。所以,老師一定要細心,真心的對待學生的每一件事。學生事,無小事,事事關心,事事在心,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9

有效教學要求英語教師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具有較廣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識;同時,教師須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夠自如地駕馭教材和課堂教學過程,瞭解新教材特點,恰當地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以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並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絕不能閉關自守、滿足於現有的成績而寸步不前,要多接觸專家,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理念,並付諸實施。在提高自己業務水平的同時,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對待學生必須循循善誘,樹立“一切爲了學生、一切服務於學生”的意識,努力創建平等、民主、和諧、教學相長的新型師生關係,實現人的個性的充分自由發展。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10

對於有效教學,談不上有什麼經驗,要說感受可能會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數學課的有效教學就是讓學生聽懂,學會,做對。

一節課是否有效,老師的一頭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後備好一節課。上課前的教具學具的準備,對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課的時候,老師良好的教學素質,對課堂的掌握,教學中練習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有沒有考慮到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練習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從而達到鞏固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無不關係到教學的效果。

所以,我覺得備課這一個環節,是上課有效的前提。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但生成並不意味着不需要預設、不需要備課。相反,有效的教學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預設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爲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保證;能爲師生在教學過程當中發揮創造性提供條件;能促使課堂多向、多種類型信息交流的產生並及時反饋。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讓“預設”真正服務於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爲“預設”打好基礎。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每一位教師都要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瞭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生活動的科學內涵,這樣才能體會新教材蘊含的教學理念,備出高質量的教學預案。

其次,要改變備課模式,變“教案”爲“學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知識經驗的獲得都依賴於學生的自主建構、自我內化。離開了“學”,再精心的“設計”也沒有意義,教師要充分考慮,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採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一種有準備、有意識的預設。

第二,重課堂動態生成,着眼學生髮展

教學過程是動態生成的,儘管教師在備課時已經對課堂上可能發生的情況做了充分的預設,但是在課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面對信息多變、資源多彩的課堂,教師要扮好傾聽者、重組者、等待者、提升者這幾種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於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裏生成的各種各類信息,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

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應該採取積極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留到課餘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再研究,而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全程參與和關注,不要簡單的佈置學生下課之後再研究,然後就不了了之,學生由於受到年齡、心理方面的影響,不可能會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一次機會也就這樣消失了。而在課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則必須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來,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來的而且是有價值的,老師都會很重視,而且會和我一起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會培養出來。

第三、“設計科學合理的練習”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有效的數學教學,不僅在於成功的講解,而且更取決於科學、高效率的練習。科學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新課程下的數學練習應成爲一種生活,一種活動,應着眼於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複。好的練習能主動地把學生學習的疑難問題、困惑之處誘發出來,及時予以糾正。從而實現數學知識的鞏固和應用,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得以薰陶,學習習慣、思維品質得以培養,思維方法得以訓練,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最後,我覺得撇開教師這頭,學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保證。

我這幾年一直教低中年級,有一個深切的感受就是,學生的計算能力也是影響教學進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班級裏學生的計算能力相對低,或者水平參差不齊、差距太大。都將影響上課的效率。課堂要有效,老師一般都想在短時間內進行必要的練習。而低中年級的數學課,計算是貫穿全過程的。如果計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練習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談了。有時候,還只能放慢上課速度來照顧全體。所以,我覺得在低年級,抓好口算教學,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教育教學心得體會3

從開學到現在,工作已經兩個多月了,其中的辛苦和幸福交替充斥在我的內心。作爲一名新教師,我告訴自己:要儘可能去發現學生的優點、多鼓勵和表揚他們,對於他們犯的錯誤多去理解,儘量做到以引導來感化他們。然而現實就是雖然我與每一位學生都相處融洽,但在他們眼裏,我沒有具備教師的威信,因此對很多調皮搗蛋的學生管理不善,讓我有些頭疼,也請教過一些老教師,都告訴我:開頭就要樹立自己的威信,把紀律、要求明確地告訴學生,如果做不到就嚴厲懲罰,只要把頭開好了,後面的教學和管理也就容易了。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11

有人說,教師是辛勤的園丁,培育美麗的花朵;也有人說,教師是春蠻,勞作到死吐絲方盡;還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塑造着學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說,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去照亮別人。

我說教師更應該是同學生互相依賴的生命,是與學生共同成長的夥伴。學生的進步與成長,使教師深感幸福,與此同時也使自己能充實與成長,難通這不是最大的幸福嗎?

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有諸多說不完的故事。在我眼裏,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作爲班主任,我們有責任讓他們都絢麗的綻放,特別是那些“帶刺的花蕾”我們更應多一些關愛和呵護。作爲一名班主任,應用自己的和顏悅色,用自己的責任心,用真誠的心,用親切的目光,用慈愛的雙手給每一個學生以自尊、自信、關愛和鼓勵,只有這樣,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

語文課需要淚光閃爍、需要感動、需要震撼、需要心靈獨白。正像乾涸的荒野需要甘霖、冰凍的雪原需要暖流、寂寞的空山需要鳥鳴、平靜的大海需要浪花。這種感動是師生之間的心靈交融,是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心靈碰撞,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學生之情、教師之情匯流而成的生命潤澤。作爲語文教師要努力做到善於思考,勤奮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

根據學部提出的“有效集體備課”要求,結合語文組教師和學生的實際,積極開展“有效集體備課”實踐研究,不斷豐富和發展校本培修的工作內涵,努力提高集體備課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集體備課活動,主要解決教學計劃、課程進度、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手段及方法、作業分層練習等常規教學基本問題,以達到我們語文學科組內集體的智慧和個人的特長有機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集體備課包含以下六個環節,且是這六個環節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過程。個人初備,主備人主備,集體研討,個人復備,授課時間,備課反思。每個團隊成員在這個循環過程中實現了自我提高,進而推動團隊的整體提高。

我們在理思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快樂地耕耘,身爲班主任和語文老師的我,要學會不斷的研究,合作,創新,分享並服務學生,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學習的幸福和成長的快樂!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12

我讀了《課堂教學的智慧與創新》,深有感觸。透露着教者的智慧和創新,傳遞着課改的精神。爲我們開啓一扇明窗的同時,讓我們從一個個生動的課例中去尋求啓示,一覽其間的風采。 精彩的課例,充分展示了教者的教學智慧。在我們的課堂上學生要能達到厚積知識,破難解疑,能力提高,高效學習的境界,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學得舒暢。那如何在我們的課堂中真正做到智慧與創新呢?

我認爲,作爲教師,首先“課堂教學的智慧與創新”是一種教學理想,即教師要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要從本學科的教學特點和規律入手,努力上好每堂課,使學生能從中學得到更多的東西,至於用何種方法和手段,則需要我們教師充分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課堂”只有更高,永遠沒有最高,課堂教學雖然有“法”,但永無定“法”,這正是教師的發展之道,是教學科研的魅力所在。

其次,“課堂”是一種教育責任。即要求我們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高質量、高標準地培養人、發展人、成就人。因此,高效課堂應是努力通過課堂教學活動這一手段,高水平地達成培養人的目的,高效課堂應是教學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結合。 有人把教師比作園丁,把教育看作是塑造人的靈魂的工作,這說明教育教學工作是一種極富挑戰性和創造性的工作,同樣四十或四十五分鐘,同樣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有的課堂則可能使學生如浴春風、心存期盼,課堂是教師施展才華的舞臺,學生的學習狀態某種程度上折射着教師的職業素養和教育藝術水平。 課堂,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沃土,構建高效課堂,是教育永恆的追求。課堂教學,是每位教師要形成教學反思的行動和習慣,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以一種執著、堅韌,經歷脫蛹化蝶的痛苦,生成個性化的.教學智慧,使課堂教學從有效走向高效。 《課堂教學的智慧與創新》就是爲了讓教師在最短的時間掌握實現有效課堂的方法。從而恢復課堂的活力,讓激情在課堂的上空飛揚。願我們這偉大的園丁,偉大的心靈播種者能夠從書中攝取到自己所需的養分,到達成功的彼岸。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13

我的教育教學心得體會與反思我作爲一個年輕教師,參加工作一年來,在領導和老教師的關心和幫助下,不斷地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教訓,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都有了進步和提高。工作這些年以來,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有一些心得體會,現總結如下:

一、以身作則,樹立威信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對待,

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係。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這樣,學生才能信服,才能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威信,才能給學生以榜樣的示範作用。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在工作中,我以真誠、平等的心態與學生相處,我的真心換得了學生對我的誠意。在孩子心中,我不僅是老師,更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大朋友。他們願意把心裏話對我講,學習和生活上有了困難願意向我尋求幫助;課堂上在對知識的探索中,課堂氣氛既嚴肅又輕鬆,大家積極思考,踊躍發言。甚至已經下課了他們也經常圍着我問這問那,從孩子們的神情和言談中流露出他們對知識的喜愛與渴求。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可激發學生產生自信、自強、奮進向上的決心。重中之重:教師要學會傾聽教師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傾聽本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對方、尊重、理解對方的具體體現。你能耐心聽別人傾訴,就等於告訴對方你的態度,無形之中會提高對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爲傾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心靈、瞭解學生內心需要。在傾聽中師生理解溝通,最終實現教學相長,課堂教學就有了靈性。

具體的做法:

一、注重“以人爲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過去的教學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爲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把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着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於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 “以人爲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爲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爲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能力。

二、建立新型師生關係,重視師生情感交流。

因爲之前就一直聽說老師如果與學生太過親近,會讓學生產生與老師是同輩的錯覺,從而不利於老師威信的建立。師生關係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爲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認爲,人的天性是懶惰的,不思進取的,需要嚴格教誨才能啓迪良知,那麼權威型的師生關係應該是最爲有效的。傳統的師道尊嚴,便是權威型的師生關係的體現。現代教育觀則認爲人的本性是積極的、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展,而權威型的師生關係無疑會扼殺兒童的創造力與稟賦。在教學過程中,耐心是至關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師良好行爲的體現。教師的工作是解決學生不同程度上的問題,其中除了教學上的,還有心靈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對待形形色色的問題,不計其數的學生,都要用一顆熱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差生”,學習的毅力和耐心都較差,聽課時的心情也常處於一種抑制狀態,覺得學習無聊。因此,在課堂上除了多給他們參與活動和發言的機會外,特別是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質疑,哪怕再淺顯也應耐心回答,並予以支持和表揚,這樣對消除他們心頭的恐懼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

三、教學形式要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老採用一種教學形式,這樣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在上課時,爲了激發學生興趣,我將全班分爲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教學經驗表明:經常變換教學形式,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充分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於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於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爲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這樣才能真正把學習及教材大綱中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以上就是我個人任教一年以來的心得體會。前路漫漫,學生的多樣性和潛在性像是一個寶庫有待我們去挖掘,發現和雕琢。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不僅要授以魚,更要教授學生捕魚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也是成爲一名合格的成功的教師的一個方面,而距離這一步,我還有很多路要走。不過我相信,我會盡全力作一個學生喜愛的老師。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14

通過兩天緊張而充實的學習,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對教育教學理論有了較爲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進一步增強了自己戰勝困難,抓好教育教學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信心和決心。下面我談幾點體會:

一、通過學習,我首先是對自身有了正確的認識:對教師來說,學習、反思、成長、發展是同義詞,通過學習,我對自己有了全面的認識,我要努力擺脫“已成的我”,努力研究自己,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促進自身教學素質的提高。回憶二十年來的教學工作,在對教材的把握方面,教學方法的運用方面及對學生能力培養方面,基本上是沿着別人的路走下來的,很少有自己的東西。通過學習擴大了自己的視野,對教材的分析有了自己的觀點。教了幾年高三,也只注重了對知識方法的挖掘、歸類、整理。如何教會學生思考,如何培養學生能力也一直是個未知數。通過學習,理清了知識與能力的關係及其培養途徑。認識到了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及調動其它非智力因素對教學的重大意義。瞭解到了課堂教學改革的總體方向及落實的具體原則,並打算在以後的工作中去逐步落實。

二、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學生觀,轉變了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學生一定能成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應立足於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這種期望不僅是教師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學生髮展的重要因素。是實現“人人成才”的一個重要基礎,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教師眼中就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差異的教育,就會有差異的發展。

教會學生思考、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做人,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是現代教育思想的主流。以前也經常聽到這方面的報告,但對如何教會學生思考,如何教會學生學習也只能停留在膚淺的認識上,通過這次理論學習,才加深了對上述教育思想的認識。

三、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瞭解了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理解了如何把先進的教學方式和理念貫穿於學科教學的全過程,完善了教學能力,明確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行爲,教育行爲是在教師自我臨近下的一種有選擇的技術,是根據在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有關教學的經驗,知識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們只有善於設計教學,善於研究教材,選擇合理的教法,學法,靈活地運用講解、提問、練習、複習、談話,編制試卷等技術,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才能表現出高水平的教學行爲和教學技術,而且這種教學技術與行爲的發展組合,便會產生一種寓於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甚至學術能達到準確、鮮明、生動的境界。使學生不僅生動的理解了學習內容,而且給人以藝術的享受。

總而言之,這次理論學習對我來說可謂收穫多多,今後我將立足課堂,服務教學,繼續努力,力爭使自己成爲一名具有先進教育理念、良好職業道德和堅強堅實業務基礎的高素質的新時代教師,爲教育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育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篇15

尊敬的各位老師、領導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xx中學的,今天很榮幸來到這裏與大家一起討論、交流國中化學的教學經驗與反思。我只是一位踏入九年級教學才一年的菜鳥,能取得化學全縣第三的佳績,這還要有賴與學校領導對我的大力支持和帶我一起奮鬥在九年級教學前線的前輩王老師的不遺餘力的幫助。在從教第一年裏,我很幸運的到了一個溫暖大家庭的懷抱,讓我從一個站在講臺上會臉紅、腿會發軟的青澀老師成長爲現在這樣,借今天這個分享教學經驗的機會,我想真誠地對他們說謝謝您們!別的話我也不多說了,就說一下去年我們是怎麼完成化學教學任務的吧。

一、親其師,信其道

在這一學期上課之前我每天都在想怎樣才能讓學生親近我喜歡我呢人說對一個人的好惡在彼此見面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人無完人,怎麼樣才能讓大部分的學生喜歡上我呢上課精神飽滿、面帶微笑,課下輔導一視同仁循循善誘,發現學生的過錯耐心傾聽、循心分析走進學生內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這樣學生就喜歡你這個人。由於喜歡你這個人,他們就會喜歡你所教的學科,你的教學水平就會得到促進和提高;由於喜歡你這個人,他們就會相信你所講的道理或規範,當然也就會遵從你的管理。

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能僅僅注重言傳身教、優化教學方法,更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消極情感、因人施教,要融入學生,與他們榮辱與共、苦樂共享。當學生真切感受到老師的確值得信賴時,他們纔會“親其師,信其道”,始終與你保持情感的共鳴。記得我在三班上第一單元第二課時《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時,課上了一半,擴音器沒電了,班裏將近七十個學生,在做蠟燭熄滅的實驗時,班裏有些亂,我放高聲音要班裏學生安靜一下,但孩子們的聲音蓋過了我的聲音,我很着急,這時,我身邊的一個男生站起來說,聲音小點,老師嗓子都啞了,聽老師講。我當時真的很感動,後半節課上的很順利,孩子們也沒有再失控過。下課後我走在走廊上險些掉下眼淚,心裏滿滿的都是感動,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在我們相識不到兩週的時間內對我的維護之情,我可能只有通過不斷不斷的努力教學才能以償萬一。

二、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

對我們老師說,臺下的幾多心血只是爲了臺上的那四十五鐘的極致絢麗綻放。只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選題備好每一節你才能在上課時胸有成竹,才能在課堂上花費最少的時間讓學生理解知識並加以應用。咱們化學老師每個學校都比較少,有的學校可能只有一個,但即使這樣,也要好好備課。作爲兩個剛剛教化學的老師,我和王老師可以說是瞎子過河,瞎摸。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我們就集兩人所長,一起備課,兩個人交流,看這些內容按照怎樣的順序,怎麼的說法講解更好,看哪些內容是可以精簡,哪些內容卻要增加的,用哪些習題來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更好,哪一節不好理解,學生做題情況會不理想,需要補充習題加以鞏固提高等等,這在我們上課之前都會準備好。雖然工作量很大,但沒什麼比看到練習冊上的perfecet更鼓舞人心的了。三、四十五分鐘的音樂會

教育生活是師生共同編織的主題曲,教師與孩子的成長都編進了那長長的教育學習音樂中。至於這首主題曲是否好聽,就要看你這位音樂指揮的了。對於一節課來講,你就是這個班的靈魂人物,你要做的就是在這四十五分鐘的音樂會裏,激發孩子們最大的潛能,完成這節課的任務。記得剛上班時,我校到楊店中學校際教研,安排我講課,在聽完老師們的優質課後,我深切的認識到我講的課是多少的糟糕,多麼的稚嫩。痛定思痛之後我才意識到教學並不僅僅是一味的灌輸知識,只有利用課堂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孩子們學習纔是王道。經過不斷的反思和磨練,我終於確定了自己的講課風格:節奏快而不亂,內容多而不雜,聲音柔而不弱,學生活而不燥。而我本身是個愛笑愛鬧的女生,所以我的課堂要讓學生感覺親和卻不親暱。現在的學生課堂自制力差,不可能在四十五分鐘裏時刻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我們聽報告時還會跑會兒神,何況是這些正值豆蔻年華,有着無限活力的少年們。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基本上每一節你都可以做一個小小的實驗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在上第一節物質的變化時,我就做了三個小實驗,膽礬的研磨,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石灰石與稀鹽酸的反應,實驗很小,只要準備充分,就不會耗費太多的時間,而且少年們好奇心比較強,學習的興趣比較容易調動。在做試驗時,還能順便讓他們記得膽礬、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石灰石、稀鹽酸是什麼顏色的,學生們看過纔會更有印象,雖然視頻也能讓學生學習到這些知識,但總是會讓他們感覺太虛幻、不真實,爲掌握這些需要背誦的東西,我們每個班選了兩個化學課代表,其中一個只管課前的五分鐘背誦,別小看這五分鐘,積少成多,這個時間段背誦,效率很高的。學校也爲我們化學安排了晚間輔導,每星期三的晚飯後有二十分鐘的時間可以讓孩子們集中背誦上一個星期學習過的內容,以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在講《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時,我提前要求每個學習小組準備一截蠟燭,一盒火柴,參照課本上蠟燭的有關探究,先讓它們小組討論,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比如說,蠟燭的物理性質、一些化學性質、蠟燭點燃時的現象、火焰分幾層、哪層溫度最高、蠟燭熄滅時有什麼現象等這些問題同學們都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得到答案的,並不需要老師來講。四、激情後的孤寂

課堂上不管我們指揮的多麼好,氛圍多麼的和諧熱烈,沒有時間的沉澱還是不行。這種沉澱不僅僅只是指學生,還有我們自己。每次講完兩節課我都感覺到一種盛世繁華後的孤寂,坐在辦公桌前,什麼都不想說,腦袋亂遭遭,很多的想法一閃而現而後又很快消失不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我聽到盧校長的“教育隨筆”這個詞之後才慢慢好轉,我不在單純的去傻等激情的平寂,而是趁着這股餘韻將我的所得所失所想記錄下來,作爲反省,作爲以後上課的參考,作爲自己查漏補缺的利器,在這份成績裏,教育隨筆對我影響甚深。五、一個人的戰爭當然,只是我們的反省還是不夠的,孩子們也要對自己亡羊補牢。九年級時間相當緊,作業如果佈置的太多孩子們做不完消極怠工是一,還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所以資料不必多,練習冊就足夠了,當然,必須讓學生吃透這一本資料,在改完每一課時後,如果情況實在不理想,可在讓學生看過練習冊的批改情況,並講解後,補發卷子,這樣孩子們就不會覺得你作業多了,而且還會主動找時間去做你的作業呢。佈置的作業必須要批改,儘量全批全改,孩子們是很敏感的,你的作業有時批改一半,他們就會感覺你喜歡那些你改作業的學生,而對他們不重視,從而對你有意見,不願意學化學。對於後進生作業做的不好,也不要去批評,可以利用課間的十分鐘叫到辦公室去幫他補習,這是和他們拉近關係的好機會,不要求他們全會,只需要掌握最基礎的知識並能簡單應用就可以。這時,儘量找個凳子給他們坐,你們是平等的,你在上班的時間工作,而他們則是犧牲休息的時間學習,你應該保證他們有個座位,不是嗎對於學優生可以針對練習冊的難度以及做題情況適當的增加一些拔高題,中午的輔導時間如果有練習冊的講解或者試卷的講解,可以由這些學優生來共同完成,讓他們體驗一把當老師的感覺,對於一些難度較大的習題,在由老師講解,這樣,既能減輕老師的教學任務,還能對學優生進行鍛鍊,對知識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能增加化學課堂的凝聚力。對於中等生則要求要嚴格一些,不會做的習題由其師傅(優等生)來講解,以一帶二或帶三的形式進行,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某些學生習題不會又不好意思問老師,以至於錯題睡大覺的問題,可以提高中等生學習的自主性。每次大考後的數據統計分析也要重視,針對每道題的錯誤情況可以進行專項訓練,以更好的培優轉差。這些都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分配的每一箇中午輔導、晚間輔導和夜自習來完成。六、我們的二重唱

作爲初任教的化學老師,任務很重,壓力也很大。爲了教好這門學科,我和王老師我們兩個會相互聽彼此的課,再在課下討論彼此的課程優劣,學習彼此的長處,磨練自己的教語教態,力求將課上得如行雲流水酣暢淋漓,如詩歌般優雅動人。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幸得與大家共勉,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