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納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2W

學會包容、學會接納、學會尊重。——“全納教育”。以下本站小編爲你帶來全納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範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全納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全納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篇1

堅持把試點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認真學習全納教育基本理念,積極吸收區內外既有經驗,大膽探索,銳意實踐,通過努力,目前取得了初步的基礎性成績,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就本學期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 學生基本情況:

我班有一名殘疾學生,××,左手手掌全無。今年13歲,男孩,爲人較樂觀,由於父母都是農民,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現許多教育上的問題:家長忙於生計,無暇管理孩子的學習和品行,自覺性不強就容易成爲學習或者品行落後的根源。而對這些學生的轉變工作,自然而言的落到了班主任的肩上。針對這些情況,我作出了以下嘗試:

一、建立平等和諧的班級管理機制。 1、開展以全納教育“攜手互助,愛心滿園”爲主題的班隊會,利用升國旗儀式、紅領巾廣播站、手抄報、黑板報、宣傳欄、以及關心、關愛、關注殘障學生的互助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全體學生進行全納思想的教育。引導全體學生樹立平等互愛的價值觀念,建立和諧共榮的校園文化。

並加大心理健康的教育力度,本着“爲了學生的終身發展和一生幸福”奠基這一理念,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干預,以培養學生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爲目的,開設了“心育”課,制訂了“心育”課活動方案,讓學生在“心育”活動中體驗着告別煩惱的輕鬆,享受着合作的愉快,感受着同學間的真情。

3、建立平等和諧的班級管理機制。堅決弱化普通學生與殘障學生的區分,在座位安排等多方面提供人性化關懷,儘可能爲這些特殊學生提供最好的服務和教育。

二、針對殘障生的輔導工作。

1、結合實際,在教務處、教研組、年級組等多層面開展研究,集思廣益,羣策羣智,針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具體的研究,運用研究的成果指導和推動工作。特別是學校在實施“同課異構”主題教研活動中,就普通學生和殘障學生的異同特點,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2、針對殘障生的輔導工作。作爲全納教育試點學校,做好殘障生的學習輔導工作就成了義不容辭的責任。除了做好殘障生隨班就讀的工作以外,學校定期開放全納資源室,爲殘障生提供各學科的課外輔導。主要目的在於爲殘疾孩子未來的生存與發展培養健康人格和力所能及的勞動技能作出積極的努力,保障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把學生的品行、養成習慣、作業、學習成績全部列爲檢查範圍內。

三、在班級開展“一幫一”的活動,發揮榜樣作用、監督作用、同化作用。

組織學習優秀的學生幫助殘障生和學習基礎差的學生,進行互助互學。在座位安排儘量讓差生與優生穿插起來,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他們的實際水平出發,先幫助他們到達近期可以達到的目標,一步一步地逐漸接近全班學生的目標。 四、定期進行家訪

及時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和思想狀況,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教育行列,努力形成學校、家庭教育的合力,紮實的做好殘疾兒童的教育工作。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做到教育上不鬆勁,行動上不懈氣。

以上是我全納教育工作的基本嘗試,不足不全之處請予指導指正。全納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長期工作,今後我們還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此項工作:一是承前啓後,抓好規劃。二是深化學習、狠抓培訓。三是健全制度、規範管理。四是堅持宗旨,強化服務。五是注重科研、拓寬思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精神,以實際的行動進一步深化全納教育工作,努力做到多出經驗、多出成績,力爭讓殘疾兒童學習快樂,健康成長。

全納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篇2

“全納教育”是1994年在西班牙薩拉曼卡召開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會上通過的一種教育理念,該理念倡導:所有兒童都有平等的接受優質教育的權利,接納所有學生,反對歧視與排斥,特別是對殘疾兒童而言,比方說:肢體殘疾、智力殘疾、聽力殘疾、視力殘疾等這些孩子。全納教育致力於推進這些殘疾兒童進入普通學校,促進積極參與,注重集體合作,滿足不同需求,接受更加適合他們的教育。它是世界新的教育思潮和理念。

做爲一名國小教師,在沒有接受全納教育培訓以前,我一直以來認爲 殘疾兒童:如肢體殘疾、智力殘疾、聽力殘疾、視力殘疾等這些孩子理所當然就該上特教學校,雖然對這些孩子心懷同情,也知道“人生來是不平等,但人人有權利去爭取平等。”但所帶班級曾經有過特殊兒童(聽力殘疾、肢體殘疾、視力殘疾)的我 ,一想到班裏要有這麼一個孩子存在時,還是會感到心理上的不適應。記得上一屆所帶的(3)班有一個女孩子,聽力障礙,但孩子又不願戴助聽器,於是乎上她們班的課,我講課的聲音要比上別的班的課要大、語速要慢、還要面對着這個孩子,好讓她看到我的嘴形,稍一不注意,就會看到她一臉茫然的表情,一堂課下來我也累,她也累,就這,還得常常給她補課,每學期都費很大的勁,但她的成績卻總是不很盡人意。她們班還有一個男孩,肢體殘疾,視力也不好,由於握筆吃力,所以批改他的作業特別費勁,似乎是在看天書,上課講過的題,別的孩子都記下了,下課還要專門在給他單獨講一遍、寫一遍,雖然付出了很多,但每次考試他的成績卻總是墊底。我現在帶的班裏有一個小姑娘也是一側肢體殘疾,很漂亮的一個小姑娘,卻沒有一雙正常人的手,孩子敏感而多疑,一時考慮不周就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在她面前,我總是小心翼翼,卻又不能讓她看出。正因爲有這樣的經歷,加之現行考試、考覈制度的約束所以我的心裏對這樣的孩子總是同情大於接納。但在學習了全納教育,接受了全納教育的思想後,我對全納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它最基本的理想就是容納所有學生,反對歧視排斥,促進積極參與,注重集體合作,滿足不同需求,也就是說:人生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境遇,雖然每時每刻都這些孩子都會經歷這樣或那樣不公平的過程,但我們現在所提出的全納教育就是努力去實現公平、平等,就是要實現一種沒有排斥、沒有歧視、沒有分類的教育。我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的課堂,能實現嗎?能爲了一個接受能力慢的學生停下教學的進度嗎?能爲了一個調皮搗蛋的學生放下課堂去等待嗎?能爲了一個特殊的學生拋開其他去改變嗎?我想對於絕對的公平也許我做不到,但我相信自己在沒有接觸全納教育的時候,雖然有過埋怨,但我都能爲他們等半拍,更何況現在全納教育已經全面鋪開,我又有什麼理由不接納他們,不去保護他們柔弱的心靈呢?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享受燦爛的陽光、擁有燦爛的笑容。我想我們身爲一線的教師,只有真正把全納的理念放在考慮問題的前提,才能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滲透全納教育的核心,使特殊兒童 ,體驗到做“人”的尊嚴 ,並激勵 ,培養其自強的意識其堅韌不拔的個性品質 。

全納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篇3

一、 全納教育的提出

因爲隨着經濟、文化的全球化,信息交流的全球化促使教育的全球化時代也已經到來。這種主張教育民主、平等的“全納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成爲了國際上最流行的教育詞彙,不僅成爲21世紀全球教育研究的新課題,而且逐漸成爲世界各國的教育實踐。

自199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我國的哈爾濱召開了“亞太地區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青少年教育政策、規劃和組織研討會”。會議通過的《哈爾濱宣言》指出:要達到全民教育這一目標,所有的國家教育應對滿足一切兒童的基本需要予以關注。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西班牙薩拉曼卡召開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會”並發表了《薩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了全納教育的思想並號召世界各國開展全納教育。

第48界國際教育大會對全納教育的界定:全納教育是一種轉變學校及其他學習中心,讓所有兒童,包括男童和女童、少數民族學生、受艾滋病毒和艾滋病毒感染的兒童以及殘疾兒童和有學習障礙的兒童,都有機會接受教育的過程。 這對傳統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不但要改革目前的教育體制,還要改革教育的課程和教學的方式、方法等。因此,全納教育的實施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全納教育的實施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 全納教育的解讀

此次培訓中,從一些普校教師那裏瞭解到,一少部分學生已經在普校開展了隨便就讀,初步展現出全納教育思想的萌芽。但這只是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形式上的融合,全納教育還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從隨班就讀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着眼,從促進隨班就讀學生有效參與學習過程着手,才能逐漸實現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實質上的融合。要考慮到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才能落實和實現全納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全納教育需要正確教育觀念來指導和支持,基於培訓中各地教師所提到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我認爲有必要提出樹立滿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觀,作爲在實施全納教育時指導促進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有效參與課堂學習的理論支撐。所謂滿足特殊需要的教育,是指在我國現實的經濟、社會背景下,與實施全民素質教育相適應的,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相融合的,根據學生的特殊情況在受教育過程而需要滿足的需要。所謂滿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觀,就是用此種觀念促進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改革朝着融合的方向一步步深化,保證“一個都不能少”的全納教育的實現。

全納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1、 人人享有受教育權,受教育權是每個人最基本的權利之一。20xx年,經國務院批准由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教育平等即提供相對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還應該包括學習條件的均等,教育成功機會和教育效果的相對均等,最終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實現其自身的全面發展。

2、 全納教育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它同社會的發展、人的發展有着密切的聯繫。我國是人口大國,殘疾人的數量在世界上也是最多的,如何開發這部分人才資源與提倡滿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觀有着直接關係。我們應該尊重差異,提倡“有教無類”,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研究他們、培養好他們,把滿足特殊需要看作是教育以人爲本的起點,看作是在中國高質量地普及義務教育的一項偉大實踐。

3、 全納性教育目前是一種全新的特殊教育概念,它體現着先進的教育哲學思想。全納教育對新的特殊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從關注部分學生到關注所有學生,特別強調在學校教育中形成人人蔘與、合作學習、共同生活(children that learn together ,learn to live together )的氛圍。“全納”意味着全部納入並學會如何和他人共同生活,“全納”意味着與“他人共存”,“全納”更意味着聯繫、聯合、合作、包容、圍繞、捲入、環繞,“全納”意味着反對排斥、歧視、貼標籤的現象。

三、 全納教育的實施要求

1、 教師自身要具備崇高的職業道德和全納態度

在我國傳統的課堂裏,幾乎每個班級都存在着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但他們的特殊需要並不一定都能得到滿足,很多教師根本就沒有接納特殊兒童的意識和態度,教師很少讓這些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也很少與他們交流溝通。全納教師要有更爲強烈的奉獻精神和愛心,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心。

2、 教師要形成全納的教育觀和學生評價觀

全納教育要求教師關注所有學生的學習與參與,減少學生被排斥的情況,從而促成所有學生在不同領域取得成功。不要用單一的、絕對的方式來評價學生,要力求將發展性評價法引進學生評價中,評價方式要多樣化,評價標準要靈活。通過教育、教學評價能激起學生的主體參與性,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發現學生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

3、 學校及社會應該普及全納教育思想

全納教育反對任何學生被排斥在教學過程以及學校生活之外,學校應組織師生學習全納教育,普及全納教育思想,進所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形成良好的校園氛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倡導和指導、幫助學生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班級氛圍。

全納教育實施過程中,往往需要家庭、社區及社會人員的參與,需要調動學生周邊一切可使用的教育資源,這需要社會普及全納教育思想,減少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不理解和阻礙。

4、 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保障其實施力度

全納型教師應該同時具備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能力,即除了具備普通教育的組織課堂教學、教學評估、管理班級等各項能力外,還必須具備發現和教育超常兒童以及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能力。因此相關教育部門及師範院校應該組織教師進行全納培訓,制定政策激勵教師積極參與全納學習和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知識和能力。

爲保障全納教育的有效實施,還需要國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文件對其進行監督和執行,保障在實施過程中不會因爲某些原因而阻礙了其實施,有利於宣傳和保障實施力度。教育立法的頒佈實施會給全納教育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推動全納教育的全面發展。

四、 結合實際的幾點建議

此次培訓中,從各位教師那裏瞭解到,在新疆全納教育的理念已經逐漸被一些人所意識和了解,但很多人對此還比較陌生,與特殊教育做的較好的地區如江蘇、浙江、北京、上海等地相比,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有着一定的差距。結合新疆的教育實際情況,對實施全納教育從宏觀角度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師資力量的培訓

從全納教育實施的要求中可發現,全納教育對教師的知識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需要加大全納型教師的培訓,主要從全納教育基本理念培訓及針對各類特殊教育需要的處理知識普及進行培訓,並加強教師羣體的交流合作。

2、 加大宣傳力度

通過政府宣傳、殘聯宣傳、學校宣傳及教師宣傳,爲消除社會和師生對殘疾人的排斥,應發動一切力量傳播全納教育理念。宣傳人人都有受教育權,宣傳殘疾人獲得的巨大成就,讓大家知道殘疾人一樣可以獲得成功,和正常人一樣享有受教育權。

3、 制定實施全納教育的政策

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呼籲各國政府爲全納教育立法或制定政策,我國應儘快制定各項法律,通過立法的手段使全納教育思想深入人心,爲大衆所接受,並建立系統的教育體制與之相配合,確保全納教育的實施。

4、 加大教育投入

本次培訓中來自克拉瑪依的教師就表示,在他們那裏已經開始出現隨便就讀,普通學校已經開始接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體現全納教育已經開始萌芽,並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原因是該地區經濟發達,教育投入大,學校有能力爲去滿足這些學生的特殊教育需求。而其他地區雖然也有出現隨班就讀的現象,但比較少,且對於隨班就讀的學生的教育基本處於忽視,不夠重視,教師也表示“心有餘而力不足”。可見,教育投入的多少直接關係到全納教育實施的力度和進度,爲保障學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應該加大對這些學生的投入,增加特殊教育教師的薪資,保障全納教育實施過程能順利進行。

從微觀角度出發,特殊學校可增加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多組織和普通學校的聯誼;普通學校教師要組織對全納教育的培訓,並加強自身知識和能力的學習,消除教師和學生對殘疾兒童的歧視或質疑;各地區特殊學校與普通學校之間多交流合作,共同搭建全納教育的平臺,爲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提供特殊教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