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通用1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W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 篇1

三月份是一年級下學期開學的第一個月,孩子們從假期悠閒快樂的生活過度到了學習的忙碌狀態。開學第一週,孩子們明顯還處於“假期狀態”字寫的沒有上學期工整,讀書出現錯字、漏字,上課是隨意說“小話”,甚至出現了上課叫喚媽媽的情況。針對這樣的情況,我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上、中、下旬分別用了多種方法和進度來契合學生,讓孩子們快樂的從“閒適”過渡到“忙碌”。教學中針對三月份出現的識字課和閱讀課,我採用不同的方法來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習。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通用14篇)

識字教學課上,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課程:一是引導學生髮現識字方法、識字規律。對於要認的、特別是要寫的字,對於已學過的字,要引導學生在聯繫中、在比較中找到漢字的共同點,不斷髮現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點點滴滴的發現積累起來,就會形成比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比方說換偏旁,加一加,猜一猜的識字方法,有趣而又高效。比方說,學“商”字時,我先猜一個謎語:一點一橫長,點撇在中央,大口張着口,小口戴帽裏面藏。我一邊書寫一邊說,學生們很快就記住這個難字了!二是引導學生在課外、在生活中主動識字。在校內,在家裏,在街道,在社區,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看商標字、招牌字、廣告字……只要見到漢字,就有識字的慾望,就自覺地識記。教師要經常給學生展示課外識字的機會、舞臺,讓學生不斷地交流自主識字的成果。堅持這樣引導,學生不僅增識許多漢字(課外識的字甚至比課內識的還要多),而且在學習興趣、方法、習慣等方面收效良多。三是引導學生在閱讀、在運用中鞏固識字:兒童識字,認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斷復現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識的字放到語言環境中,鞏固的效果最好。教師一方面可以把需要識的字編成句子、兒歌、短文,讓學生閱讀,鼓勵學生組詞、寫句子,在讀和用中鞏固識字。

在閱讀課中一個問題非常明顯:很多學生不會讀書。這個問題表現在:朗讀時拖腔,讀字而不是讀書,句子讀得不連貫,語氣沒有抑揚頓挫之感,找不到人物的對話,不能從文本中找到問題的答案。以上種種讀書現象,使得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完不成教學任務,達不到某些教學效果。課外之餘我也常常思考這些問題,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呢?通過觀察發現,學生朗讀不流暢原因一:沒有牢固掌握課文中的生字,也就是識字量根本不夠。一年級學生剛剛接觸課文,每課的生字數量增多,難記,特別是這學期,識字任務更大,字行復雜,有些很難找到好的識記方法,沒有識字經驗,只能死記,所以處理這個問題,除了多給學生提供識字方法外,再就是讓學生多讀,我要求學生每天回家給家長讀數,讓家長給孩子讀童話故事,提高孩子的閱讀慾望,遍數不限,讀完後家長簽名。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學生不理解文章感情,讀起句子來不會斷句,不會停頓,不會換語氣,我想這和學生的理解有關,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教學中化大力氣教孩子有感情讀書。怎樣讀出美的語氣,在學生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給學生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進入角色,在對話較多的課文使用,效果不錯。閱讀教學就是教孩子學會有感情讀書,學生能夠繪聲繪色的讀出課文,這也就達到教學要求了。

在一年級寫字教學中,教師的示範對學生有着重要的作用,針對一年級的孩子善於模仿的特點,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言傳與身教相結合。教師示範的內容包括坐姿、握筆、書寫動作、筆畫和結構等。最重要的是課堂示範,這是一種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在學生進行練習之前,教師首先當衆進行講解示範,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視覺形象,然後讓學生模仿書空筆順,然後描紅練習。對於有些難的生字要個別示範,在當衆示範以後,有些學生還是掌握不好正確的書寫要領,教師就得個別輔導,由於是面對面,學生對老師的示範,往往觀察的比較清楚,能較快地糾正自己的錯誤之處。當然對於一些孩子還得手把手示範,這種方法是針對初步寫字的國小生,通過手把手,教師直接牽動學生手指,使其能較快地形成正確的書寫動作。儘管教師在課堂上採用了多種不同的示範方法,但學生們在作業中還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在原字的旁邊給以示範或修改,並要及時地總結,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我有幸聆聽了x老師執教的一節聲母教學課,x老師精彩而獨特的教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年齡小,注意時間短的特點,努力創設活動情境,使孩子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拼音,激發了孩子學習拼音的興趣。她精彩生動的課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談談我的感受: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年級孩子更喜歡在互動中學、童趣中學,x老師運用比較豐富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通過用眼看、動腦想、藉助插圖等形式,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如,在學習bpmf的讀音時,老師用形象的圖片導入每個聲母的學習,讓學生看有關於聲母字形的圖片,說說從中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通過反覆示範讓學生認識發音方法。多種形式練習讓學生體會發音的要領。x老師編兒歌幫助學生記憶“b、p”的形,“山坡山坡ppp,爬上山坡唱山歌”;老師做動作,學生跟着邊做動作邊讀,從而識記“b、p”的形;“一尊大佛fff,一根柺棍fff”,老師用活潑的遊戲方式寓教於樂,孩子們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x老師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聯繫,學生感知bp的發音時,讓學生聯繫生活中事物,從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深對新聲母的體會。識字教學是從感知開始的,然後強調學生記憶,聯繫生活豐富詞語。

二、少教多學,精講多練

x老師在講幾個聲母的發音規則時字正腔圓。x老師指導學生學習音節的拼讀方法時,示範拼讀音節,同桌練習;例如:老師不發聲說字母,讓學生看口型、猜聲母、展示卡片讓學生加深鞏固,考查學生字母發音的同時鍛鍊學生的專注力。多種形式的讀“自由讀,開火車讀,同桌挑戰讀”,這些方法很實用也很有效。老師將這些不同形式的讀進行不同的組合開展,實實在在提高了課堂效率。這節課的這些小環節很樸實有效。

三、及時肯定,形式多樣。

拼音是很枯燥的符號,而一年級的學生好玩好動,難以保持注意力,在x老師的教學中,融入小故事、順口溜、兒歌,讓學生邊學邊玩,這樣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x老師抓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設計豐富,寓教於樂

一年級孩子比較好動,課堂注意力不集中。x老師爲了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有趣地學習掌握聲母、聲調,她採用遊戲、圖畫、講故事、利用道具記憶字形,x老師在這堂課自編兒歌、口訣等教學方法。利用實物、自制圖片、課件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漢語拼音教學,使拼音的教學內容更加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着力於激發起孩子對漢語拼音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獲得能力。

總之,在這堂課讓我學習和回味的地方的確很多,x老師寓教於樂,學生享受到掌握知識、學習本領的快樂,教學難點在相互學習中不知不覺得以突破。x老師是一位充滿智慧、積極思考、認真鑽研的老師,是我學習的榜樣。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 篇3

12月10日,在我校進行了識字寫字教學研討交流,我受益匪淺。首先我們聆聽了焦君霞和鄭彩霞兩位老師的課,從她們的課堂教學中,我深深地感到識字寫字教學的無窮魅力。她們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大大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寫字習慣的指導,更是讓學生終身受益。鄭老師在課堂上改變了以往的枯燥識字法,課堂上,她從創設情境入手,讓學生感受到中國漢子的博大精深,讓學生輕鬆識字,快樂學習。在學生寫字時,她注重讓孩子去觀察,自己去發現漢子的書寫規律,從而更準確地去書寫。無論是學生的書寫筆畫還是書寫習慣,都有所提示,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課後,教研室張江霞老師的點評,更是爲我們教師指明瞭方向,我深深地感受到識字寫字教學任重而道遠,認識到識字寫字教學在我們國小課堂中的重要。

首先,我們要把識字寫字教學貫穿於我們的每一節課,每節課都應有不少於十分鐘的寫字教學,對學生的教育要不分學科,不分場合。

其次,我們教師要做好垂範,要用自己的行爲去影響學生,自己的書寫就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我們教師在每節課前,要認真地練好自己的板書,讓學生無形中受到影響。

再次,對學生的書寫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在寫字時,姿勢非常重要,要注意讓學生練出良好的坐姿和握筆姿勢。課堂上的指導更要規範,要分環節對學生進行知道,環環相扣,讓他們從讀帖開始,注意觀察每個字的筆畫、筆形、筆順、筆位,再到教師的講解、範寫,學生的模仿,讓後採用不同形式進行展示評議,到最後學生的修改、重寫。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

一、以身爲榜樣,潛移默化影響學生。

平時的板書,批改作業,都要嚴格規範,展示給學生的是端端正正的漢字。對學生進行輔導,也要注意自身的寫字姿勢。平時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寫字水平,用自己的實際潛移默化地去引導學生。

二、以趣味爲動力,持之以恆。

識字寫字能力並非一朝一夕能練成的,關鍵在於持之以恆。要讓學生喜歡識字寫字,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我們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手段,變枯燥的識字寫字教學爲生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主動積極地去識字,去寫字。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在廣闊的範圍中識字,豐富多彩的識字活動,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重視寫字的指導和良好習慣的養成。

良好的寫字姿勢和寫字習慣的培養對於國小生身心發展很重要,我們要在有意無意間注意孩子習慣的養成。從生字的結構字形入手,教師要做好師範。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不斷提高鑽研教材的能力,抓住集中識字的特點,強調音、形、義的結合,把識字寫字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 篇4

拼音是國小語文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最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之一。是一年級學生入學後首先學習的學習內容,拼音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後的學習生活。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巧妙合理的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力求做到有情有趣,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爲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輕輕鬆鬆學好拼音,邁好學習語文的第一步。下面是我在拼音教學中的幾點感受:

1、充分利用插圖和語境歌

應該將字母的形和發音與插圖結合起來,生動形象的畫面,朗朗上口的兒歌是小朋友喜歡的,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漢語拼音的教材圖文並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圖畫,並精心設計兒歌,千方百計地給孩子們提供“情境圖”與“語境歌”。

如教單韻母“o、o、e”,可以先出示圖畫:這是一幅美麗的鄉村圖,一位阿姨帶着小姑娘來到小河邊,看到了大公雞和水裏的大白鵝。這裏有這樣的兒歌:“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aa,太陽出來公雞叫,圓圓嘴巴000,清清池塘一隻鵝,扁扁嘴巴eee。”兒歌是一種將所學內容本身轉化爲富有音樂感的便捷直觀的形式,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說唱,在流動的節奏感中快快樂樂地學習,對於愛唱愛說的一年級小朋友來說,尤爲喜歡。

再如第三課“b、p、m”的情境圖爲:許多人爬上山坡(po)去看大佛(fo),一個小朋友用手摸(mo)大佛,爸爸告訴他:“你聽,大喇叭里正廣播(bo),大佛是文物,不要用手摸。”與之相配的語境歌是:“爸爸帶我爬山坡(po),爬上山坡看大佛(fo),大喇叭里正廣播(bo),愛護大佛不要摸(mo)。”教學時情境圖用以指導學生觀察,並相機出示字母,語境歌則用以鞏固所學的字母。小朋友在圖與歌的情境中學習,知道了字母並不是神祕的東西,而是存在於日常的語言之中,從而縮短了學生與漢語拼音的距離。另外,藉助形象的圖畫和琅琅上口的兒歌幫助學生認識、熟悉字母,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與審美教育。教字母發音和教字母形態時,都可利用“圖與歌”來創設趣味情境。

2、充分利用順口溜輔助記憶。

“一個門洞n,兩個門洞m,小棍趕豬l l l。”當學生們揹着這些琅琅上口的口訣時,字母的音和形已被他們牢牢掌握。在教學中,應根據低年級孩子喜愛誦讀的特點,儘量設計一些口訣讓他們背誦。同時,還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喚起學生的創編激情,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啓發學生自編口訣。學生們對這種提議積極性很高,還能夠自已編出一些兒歌助記,如:學生對比b的兒歌“右下半圓bbb”編兒歌:“右上半圓ppp。”學生看圖後編到:小山坡,ppp;潑水潑水ppp。一根棍兒有個小米粒i;一個1上面有個小水滴i;小圓圈o o o等生動形象的順口溜。這樣一來,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枯燥的拼音課變得有趣味性,還能發展學生的語言,而且因爲是自己編的,記憶也很深刻。

3、充分利用各種形式比較形近字母

漢語拼音是符號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筆畫組成,包括左半圓、右半圓、長豎、短豎等等。 b、d、p、q是學生最容易混淆的一組聲母,在區別這一組時,可以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辨形記憶。我在教學過程中,分別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讓學生記音、辨形,在學生初次接觸時,我採用了寫的方法加強記憶,漢語拼音字母的書寫規則一般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i、j除外)。在教學d時,因爲我們已經學習過了b,於是我就讓學生邊說邊寫b,即先寫一豎再寫右半圓讀作b;再把d和b進行比較,並讓學生說一說,你認爲應該怎樣寫d,先寫左半圓再寫一豎讀d,最後再讓學生同桌互說互寫。如此一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在說與寫的過程中記住了b和d的音和形。p、q的教學也可採用此法。而在複習時,我採用了實物記形法,引導學生想:b—p都是右半圓,聽廣播(b)天線往上拉,潑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圓,馬蹄(d)向上帶土,氣球(q)下邊拉繩。還可同時加上手勢和口訣:右下半圓b,左下半圓d,右上半圓p,左上半圓q。此時也可以利用動作演示法,可讓學生伸出左拳,拇指向上,演示b的字形,再伸出右拳演示d的字形,然後讓學生將兩拳相對後向下翻,便演示出p q的字形。邊演示邊教學生說:“左拳b來右拳d,兩拳相對念b d;左豎朝上就念b,右豎朝上就念d;左豎朝下就念p,右豎朝下就念q”。另外還可以用學具拼形法來記憶,準備了一個半圓,染成紅色,還有一染成藍色的條形硬紙片,然後讓學生自己動手拼出並讀出b、d、p、q;也可讓一個學生讀b、d、p、q的音,另一個學生拼它的形。

通過這樣的幾種形式,使本來顯得很沉悶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而且也幫助學生區分了易混淆的字母。

4、充分講解,揭示規則,突破難點。

在拼音教學中,j、q、x和ü相拼的規則是學習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如:在教學j、q、x與ü相拼時,去掉兩點的規則是學生最難掌握的內容。這個規則的講解可以用故事的形式來敘述。有一天j、q、x帶着小i出去玩,小ü也要去,急得哭了。j、q、x說:“你先擦掉眼淚,我們再帶你去。”小ü連忙擦掉眼淚,拉着j、q、x的手出去玩了。學生聽完故事,知道了j、q、x與ü相拼時,ü上兩點要去掉。另外,教師還要強調,j、q、x從不和u相拼,j、q、x與ü相拼時ü上兩點要去掉但仍然讀ü,千萬不能讀成u。此處的教學,還可以充分利用插圖進行教學的。小熊ü很懂禮貌,與好朋友j、q、x見面摘下眼鏡,將ü上兩點拿去,讓學生知道ju、qu、xu的韻母實際上是ü,但讀寫時要把兩點省略;可以還採用順口溜來記:“小ü碰到j、q、x,去掉兩點還讀ü”、“j、q、x真淘氣,從不和u在一起,他們和ü來相拼,見了魚眼就挖去”。另外,不止ü遇到j、q、x要把兩點去掉,以ü開頭的韻母ün、üe、üan遇到j、q、x時也要將兩點省去。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讓學生記憶。記規則的目的是讓學生會讀j、q、x與帶ü韻母組成的音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讓學生學以致用。

5、充分利用遊戲,在遊戲中學拼音。

剛入學的兒童注意力短暫,要使他們掌握拼音知識,就必須採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教的方法要科學,形式要多種多樣。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可以將枯燥無味的複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摘花、摘蘋果,送信、爬山比賽、摘星星等遊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如複習23個聲母,可以做聲母排隊遊戲,這個遊戲不但能鞏固所學知識,而且訓練了學生的注意力、一舉兩得。還有就是“找朋友”遊戲。可以在複韻母中找朋友(如:an一個學生拿a,另一個學生拿n);可以在整體認讀音節中找朋友,也可以兩拼、三拼音節中找朋友,還可以圖文找朋友(如:“轉筆刀”:一人拿圖片,另一人拿相對的拼音詞語名稱)。形式多樣,靈活實用。

以上即是我在拼音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的總結。綜上所述,我認爲:國小的拼音教學雖然枯燥乏味,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教材的特點和實際進行教學,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儘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樂學、愛學拼音;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教師要不斷的總結經驗,上好每一節課。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 篇5

一個學期很快就要過去了,不知不覺中我又和49個孩子度過了120個日日夜夜。看着孩子們一天天成長,一天天進步,我心裏很高興。孩子們從不會做題到嘗試獨立完成作業,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在這一個學期裏,我和孩子們同進步共成長,也收穫不少。在此我想談談幾點感受:

一、建立平等信任的師生關係最重要

孩子們對老師非常信任。教師面對的是極易受到傷害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眼裏應該公平的對待他們,沒有好壞之分。學生做好事的時候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學生做不好的時候,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作爲教師要時刻給他們啓發和鼓勵,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中要善於鼓勵學生和激發興趣

大家知道。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講,他們對國小生活既新鮮、又習慣,因而一時難以適應,好奇、好動、喜歡模仿,很難做到專心聽講,刻苦學習,但特別信任老師。要讓孩子以適應爲主,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整個課堂應始終保持師生親近、平等關係,不斷鼓勵與讚賞孩子。教學過程中鼓勵他們專心聽講,作業做得好就給他們一枚小印章作爲鼓勵,課堂上多激發學生的興趣,儘量營造溫馨幽默的課堂,這樣堅持下來,很多孩子都能做到專心聽講,一節課端正坐好。

三、以良好的人格形象去影響每一個學生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可見教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是極爲深遠的,從成長到成才,每一步受教師的影響都不言而喻。作爲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從教育教學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更要愛崗敬業,爲人師表。要做好教育事業,成就我們的教育理想,就必須腳踏實地,朝着既定的工作目標,一步一步地前行,以自身的行爲去影響學生,真正成爲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我們身上懂得什麼應爲之,什麼不可爲。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爲舉止,舉手投足都要做到認真、穩重、得體。

四、用愛心呵護學生健康成長

作爲教師,要愛護着學生,在與孩子們接觸的過程中,要和諧相處,瞭解學生,循循善誘,要做一個和氣、嚴謹,值得尊敬,堪爲師表的人,批評學生是要恰當的維護學生的自尊心。

我們作爲一年級的教師,我應該時時處處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對待學生要有愛心、細心和耐心,以飽滿的熱情和和藹的工作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時刻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爲人師表,讓每一個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 篇6

課堂教學中採用多樣的識字方法。課堂上常用的識字方法如下:

1、加一加。比如:蟲+牙——蚜;

2、減一減。比如:跑-足——包

3、對比識字。比如做——作

4、藉助實物,比如學習“毛筆”時,讓學生看實物,聯想記字形;

5、學一字帶一串。比如學習“奶”,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女字旁的字,由此引出了一串認識的、見過的女字旁的字。另外“青”加不同的偏旁,組成不同的生字:“請”“情”“清”“晴”“睛”等;

6、利用形聲字原理識字。形聲字佔漢字的83℅,利用這個特點識字絕對有效可行。學生對“遠”“近”“進”“運”這幾個字容易混淆,運用形聲字原理,通過聯繫部件和生字的讀音辨析,正確識別生字。

7、編字謎也是學生喜歡的一種識字方法。比如“坐”,學生就通過“兩個人肩並肩坐在土堆上”很形象地記住了這個字。

這些識字方法經過我們課堂上的反覆總結、強化,學生頭腦中形成了比較清楚明晰的概念。比如“加一加”“減一減”,他們基本能在生字一出示就說出來。形聲字也成了學生頭腦中一個相對清晰的概念。看着他們在課堂上分析識字方法時頭頭是道的表述,真的讓老師很欣慰。

除了以上常用的識字方法,我們還引入了字理識字。所謂字理,就是漢字的構字依據和組成規律,,運用漢字的音、形、義的關係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即通過對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專注等造字方法的分析,運用直觀、聯想等手段識記字形,達到識字的目的。這種識字方法的核心是揭示和解析字理,以使學生牢固建立字的音形意之間的聯繫。啓發學生想象和聯想,是基本的方法。這種識字方法要求老師要提前進行大量的準備,而沒有增加學生的負擔,強化學生對漢字音形義的記憶,有效地調動起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減少錯別字的產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但是這種識字方法只是針對於一部分有歷史發展的漢字,所以在教學中也是選擇使用。

課堂上無論哪種方法識字,都要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要把漢字的音、形、義緊密結合,使學生建立起漢字音形義之間的聯繫,以減少和杜絕錯別字的出現,達到有效識字。

一篇課文有十幾個生字要認,要記,這些生字是全部一次呈現出來學習呢,還是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隨着文章內容的呈現依次學習每一個生字,這就是我們在平常教學中常說的集中識字和隨文識字。

我在教學中採用的方法主要是集中識字。學生充分讀課文之後,先用課件出示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並在生字上注音讓學生認讀,然後去掉拼音認讀,再單字認讀,交流識字方法。最後將本課生字集中組合成一段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字,讓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鞏固生字的識記。這種方法最大的特點是集中呈現,可以引導學生將同類的識字方法進行歸納,比如一個學生提到這個生字是形聲字,那麼就可以適時提問,還有哪一個字也是形聲字?通過這個提問讓學生髮現形聲字。其它方法,比如“加一加” “減一減”也是一樣的處理。這樣能對生字按照識字方法進行分類的識記,提高效率,又體現了規律性。識字環節之後,再進行到課文的學習、朗讀中,會發現很多學生基本已經朗朗上口。可見這種方法效果是相當明顯的。

隨文識字是一種分散識字方法,它注重漢字音、義聯繫,義“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爲主要特徵的識字方法,它與集中識字義字形爲核心不同,強調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把生字詞放在特點的語言環境中來感知、理解和掌握。我在教學中也用過這樣的方式。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課堂上,線讓學生自主讀課文,將課文讀順之後,以自然段爲序,邊讀課文邊識字。比如在《司馬光》一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隨文識字。隨着每一個自然段的朗讀學習,我利用生字卡片,將文中出現的生字依次貼在黑板上。在全文學習完之後,我讓學生合上書本,眼睛看着黑板,自己講述這個故事,講得時候,用上黑板上生字卡的生字。在練習、講述,補充再講述的過程中,這個環節比較順利地進行完了。我又讓學生練習用生字卡片上的生字口頭組詞,我隨手寫下他們說的比較常用的詞語,最後再齊讀生字和詞語。 其實採用這種方法,我還是有顧慮的。

分散識字的方法是斯霞老師提出來的,先教授漢語拼音,採用看圖識字等方法教學一些獨體字,打好識字基礎。而後採用多讀課文多識字的方法隨課文識字。這種方法從改革識字與閱讀的關係入手,寓識字於閱讀之中,在識字的同時通過閱讀發展兒童的語言。基於這種理念,斯老師兩年學習課文180篇,識字20__多個。我們的語文課本按照編排的體系,兩年下來也有200多字要認識,課文算下來也有160多篇,數字上也不亞於斯老師。可是,作爲一線教師,我還是很有顧慮:每一篇課文都有很多生字,這一篇課文是這十幾個字,下一篇又是另外十幾個,這些剛學過的字就幾乎很難再見面,這樣一直學下去,會不會是猴子搬包穀呢?到考試的時候豈不是早就忘完了。所以,像《司馬光》這樣的熟悉的內容纔敢讓學生隨文識字,就這樣依然不放心,還讓學生自己組詞,齊讀這這詞語,心裏才稍稍有一點底了。

通過比較,我覺得隨文識字可以使教學環節更流暢,更節省時間,內容也更爲緊湊。因此我有了以下的思考:

在更注重學生閱讀能力和體驗的當下,隨文識字是順應這種需要的。

隨文識字有利於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大量的閱讀一定會促進生字的識記和認讀。

在課堂中採用隨文識字有利於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學生已經有了一年的識字體驗,並積累了一定基礎的前提下,可以在教學中採用隨文識字的方法。

採取有效措施,鼓勵和引導學生課外閱讀,從根本上鞏固生字識記的效果。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低年級要注重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逐步形成識字能力,爲自主識字,大量閱讀打好基礎。“可見識字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爲大量閱讀打基礎。學生一旦有了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加上閱讀的快樂體驗,我們的識字教學纔會順風順水,揚帆前行。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 篇7

畢業以來,從事的主要是國小體育教育,感覺對於國小生的體育教育的較好方式是融運動與體育遊戲中去。讓學生在玩中能有所收穫,這是我想看到的結果,但是由於經驗和知識等各方面欠缺,總是會出現點問題,下面做一下總結。

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國小生的喜愛,也爲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傾向性的使學生了解體育遊戲的作用與意義。但是學生很少能認識到這一點,以爲體育遊戲就僅僅是遊戲,就只是玩,有的紀律就很差,在玩面前沒有一定的自控性。組織遊戲時,有太多的地方要注意和改進,紀律的強調和學生按照規則要求去做非常重要。不然,一節課就是一團糟。愛玩也是孩子們的天性,就是要在發展天性的時候學點必要的體育知識。國小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於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願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或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羣,或是因爲體育成績不理想,而沒有人願意與他們一組。針對這一情況,我就親自上陣,帶領不合羣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並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

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羣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羣體。這時,體育遊戲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組織學生進行合作遊戲,讓這類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與同伴打成一片。這樣日積月累,持這以恆,就能幫助學生培養起良好的性格。

教學中爲了鍛鍊同學們的自我組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爲了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教學,滿足所有同學的興趣和需要,有時我把教學內容科學地、嚴謹地設計成多種小組活動,讓同學們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體育運動,每個小組選出一位小組長,小組長帶領同學們完成教學內容。他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組織方法和學習方法,這樣充分發揮了同學們的聰明才智,發揮了同學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調動了,課堂教學一片生機盎然。當然,作爲組織者,也是他們的參與者與技術支持。會爲每一組提供技術動作講解。

通過體育遊戲的教學方法,以開發學生的潛能和完善人格,培養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並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同時爲學生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競爭力。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 篇8

20xx年4月15日,市優質課評選在我縣一完小進行,我真的非常感謝團領導,感謝領導給我們這麼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有幸聆聽了幾位優秀教師的講課,收穫頗多,感受頗多。下面我對菏澤附小老師上的一年級語文課《放小鳥》談談體會。

老師上課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在課堂教學中,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或淺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更讓聽課的教師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爲?這樣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是一大亮點,她握着學生的手,摸着的學生的頭,扶着學生的肩,親切的呼喚、表揚、鼓勵學生,引領學生在書海中暢遊,愉快的學習,一節課在老師的精心設計下,一曲千轉百回。

她那紮實的語文功底,廣博的語文知識,遊刃有餘的課堂駕馭能力,無不讓聽課的老師歎服。

讚歎、稱頌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爲什麼會有如此的魅力?爲什麼學生樂此不疲?①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這是老師的語文功底非常紮實,語文素養很高,深入研讀教材,瞭解國小語文一年級識字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②駕馭課堂教學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備課是必不可少的。她都根據自身特點,根據教材設計教法,學法,形成自已穩定的教學風格。③活潑的課堂氣氛。傳統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說”,這樣導致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是昏昏欲睡,而在塗老師的課上,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衆,而是整節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上的內容。塗老師的課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爲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 篇9

一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新課標在識字、寫字方面,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對於書本上的字提出“會認、會寫”兩種要求,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義。但是,低年級學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呢?下面我來說說我的幾點淺見:

一、教學生掌握構字規律

過去的教學一般是老師教讀、教寫,學生跟着讀、跟着寫。現在的新課標充分體現了讓學生自學、思考、記憶、分析字形的思想,使學生摸索體會漢字的構字規律。

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讓他們產生識字的慾望,在反覆朗讀中掌握生字讀音、認識字形。接着我就問學生:“今天我們又學習了幾個生字,看誰最先學會?自己動腦筋想想方法,並把你的方法告訴大家。”這樣一問,同學們興趣盎然,馬上就開始在大腦中尋找答案,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記憶方法:“熟字加筆畫”、“形近字對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減筆畫”……如學習“大”字,有的說“人”字加一橫就是大;有的說“天”字去一橫就是大。學習“園”字時,有的說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圍牆“口”就是“園”,從而明白“花園、果園”是有圍牆的,以區別“元、園”的用法。學習“六”字,學生把它拆成“一點、一橫、兩點”,我配上兒歌“一點,一橫,兩點提蹦”。這樣學生很快就記住了生字。

二、教學生突破字形難點

剛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產生視覺疲勞。《新課標》提出:培養學生對漢字以及漢字學習的態度和情感,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所以,教學時要採用多種方式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在興趣盎然中邊玩邊學。這樣,在充分調動學生無意注意的同時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發展。下面我介紹幾種趣味識字方法:

1.編字謎。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發現“編字謎”能幫助孩子們輕鬆地掌握一些難教的生字,經過引導,孩子們經常動腦筋編字謎在課堂上交流,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比如:走:十下人。呂:兩個口。休:一個人靠在木頭上。夕:多字少了一半。禾:一棵小樹苗,頭上戴草帽。……孩子們不僅能編出書上出現的生字,還把這種識字方法擴展到課外,並講給家長聽,這樣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識字興趣,同時也鞏固了生字。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組字遊戲。老師把一個字或幾個字的構字部件打亂順序寫在卡片上,發給每個小組一份,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儘可能多的組字,然後小組派代表到講臺前來展示合作的效果,讓全體學生認讀,評出冠軍組。這樣,學生們不僅能組出課本上出現的字,有些學生還能組出許多課外認識的字。

3.搶卡片。老師把許多卡片放在黑板槽裏,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師讀的字音,找出有關的卡片組成字,讀後組詞或說一句話,誰搶得多誰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

4.加一筆變新字。選出一些簡單的字讓學生加一兩筆變成新字。如“日”,孩子們變出了:電、甲、由、申、田、白、目、旦等,“木”,變出了:本、禾、術、未、等,課堂上,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學習,在交流中鞏固。

三、教學生閱讀課外書

一年級新生在入學5—7周左右,便可熟練掌握漢語拼音,並利用音節讀一些淺顯的兒歌和兒童故事。此時,教師一邊教生字,一邊引導學生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既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也有效地鞏固了漢語拼音,更重要的是學生初學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這些字在書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重溫所學過的字,是一種知識的遷移,是興趣盎然中的再學習,獲得的是“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教學生鞏固字形

漢語是母語,學生在生活環境中,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電視、同學、親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廣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裝物等,可以說,漢字無處不在。所以,教材編排識字二中的三篇課文就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隨時隨地識字,如:發作業本時,讓學生輪流發,從而認識同學的名字;星期天,讓爸爸媽媽帶着到大街上去“找漢字”,收穫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裝物上,漢字就更多了。諸如“紅蜻蜓”皮鞋、“小熊”餅乾、“伊利”牛奶、“汰漬”洗衣粉……當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讀出生活環境中的字時,他是多麼興奮啊!因此,學生樂此不疲,此時再引導他們將收集到的商標、廣告等彙集起來,裝訂成冊,便成了一本生動形象、圖文並茂的“識字讀本”。我們每星期評出十幾個“識字大王”的作品進行展覽,下課時,互相考一考,真是“樂在其中”!

在識字教學中,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使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識字的快樂,變“要我學”爲“我要學”。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還能在他們不斷的“新發現”中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一年級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識字不僅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而且識字還有利於開發兒童的智力。

“教無定法,但貴在有法。”教給學生識字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更可以使學生能夠主動去獲取和運用漢字的規律性知識,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

1、利用象形字的特點記憶識字。

課本中的“日、月、田、土”這一類象形字與實物都有許多相似處,通過字與畫對應,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圖片後再識記,輕而易舉。

2、利用基本字帶字識字。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數量的獨體字,把這些簡單易記的獨體字當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減筆畫或加換部首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例如:“大”加一筆是“太”或“犬”。“根據部首的意義還可以大致瞭解生字的意思。

3、利用猜謎語識字。

低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一些淺顯有趣的謎語對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記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個人他姓王,兜裏揣着兩塊糖就是金字。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就是廣字。

4、聯繫生活識字。

語言文字來源於生活,最終還是應該回歸於生活。聯繫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識記效果,而且對於生字的實際應用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教學教科版第二冊《春雨的顏色》一文中,有個要識記的生字“顏”,由於學生還不認識“彥”和“頁”,在識記時,遇到了困難。這時,我適時引導“在生活中你看見過它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舉着一雙雙小手,這個說:“我知道,這個‘顏’是顏老師的‘顏’”。對呀,我們班的數學老師正是姓顏。那個說:“我也知道,這個‘顏’是水彩顏料的‘顏’”。學生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來,生活的資源果然是無窮的,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對於識字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語文教學中強調理解要聯繫語言環境,要“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我覺得識字教學也可以聯繫課文進行識字。

5、利用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識字。

有一些字,老師可以抓住字形特點,編成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腦中。例如:教“遊”字時,可以告訴學生,游泳必須有水(三點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間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

總之,識字教學的方法很多,如何從衆多的方法中找到適合每個學生個體、個性的方法呢?還需要教師不懈努力,還需要爲全面、快速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展開更多、更好的嘗試。但不管探索和嘗試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特點,就能切實地搞好識字教學。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 篇11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一學期過去了,我已經和孩子們一起走過了一年級。看着孩子們一天天的成長,一天天的進步,我心裏很高興。孩子們從不會讀題、不會做作業到孩子們嘗試自己讀題、獨立完成作業的確需要一個過程,但只要堅持下來,孩子們會進步非常快的。

在這一年裏,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口算訓練必須堅持。自去年9月份至今,我的孩子們口算訓練一直未曾間斷過,每每感到家長有些鬆懈時,我就會及時溝通、督促。一年的堅持,孩子們的口算速度和準確率越來越高。我們做數學老師的都知道每次考試最讓人心痛的就是原本會做的題孩子們算錯了,而且還常常不是少數學生,我們也常常會埋怨孩子馬虎,做題不細心,實際上這都是因爲口算基礎沒打好的緣故。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會繼續堅持。

2、教會學生自己讀題越早越好。早在一年級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就開始教學生自己讀題,我覺得孩子們自己讀題做題的效率要比老師讀題好的多,孩子們自己讀題時,在讀的過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儘管一開始很困難,畢竟剛剛入學的孩子識字量大都比較小,但我沒有氣餒,大概堅持到一個月多一點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的孩子們基本上都能自己讀題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認真讀題的孩子,學習成績提高的非常快。

3、深入解讀教材,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繫。每一個數學知識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間都是緊密相連的。數學教師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識彼此間的溝通,那教給孩子們知識必定也是一個個割裂的知識點,前後聯繫不起來。所以,一年來,我在教學中不只是就知識教知識,而是溝通各知識的內在聯繫,梳理各類知識的教學結構,然後用結構來教。比如在學習10以內數的認識和20以內數的認識之後,有關數的認識的教學結構就逐漸形成,那麼在100以內數的認識中,孩子們就不教就會了,因爲他們已經掌握了方法。

一年來的一年級教學真的很累,但收穫很大,在一年來的教學之中,讓我逐漸學會了怎樣思考問題,學會了站在孩子角度來認識數學,學會了怎樣解讀教材。在教孩子們的同時,我自己也成長了許多,現在回頭想想,我感覺認真讀教材、教參真的很重要!

這一年是快樂、充實的一年!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 篇12

我們學校開展“學案式教學”也已經快一個學期了,太谷參觀學習後,我們努力摸索學習,對“學案式教學”也有了一個初步瞭解和認識。作爲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深知學案教學要堅持“放手”原則:新知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本放手讓學生主動閱讀,重點難點讓學生議論,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與規律讓學生概括,知識體系讓學生構建。充分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可在實施運用過程中逐漸發現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是“自主”易變成自由”,學生輕視教師的引導作用,學生探究過程中,易說話,易做小動作。

二是“合作”流於形式,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一個學生真能代表四個人的真正想法嗎?

三是“探究”的隨意性,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帶着這些問題,通過這段時間的開放周活動和片區教研活動,我聽了幾節課,從中我學到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感受頗深。

感受一:課堂很樸實

有些老師的課堂就像平時我們上課一樣,幾乎沒有刻意爲聽課而準備的痕跡。在課堂中教師合理利用多媒體、學案授課。有複習提問,有導課、新授,有鞏固練習等,紮紮實實地完成了課堂目標,及時地利用學案鞏固了所學知識。就好像走入自己的課堂一樣。兩位教師在整個課堂中運用學案,做到了三講——講重點、難點、易錯點;三不講——學生自己會的不講、通過討論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沒講。

感受二:對學案導學有了更深的認識

有些老師的學案導學課中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始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但在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並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有順序、有方法、有目標的學習,真正體現了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了“異步學習、異步指導”。真正做到了“低負高效”。

學案導學,將教學的重心前移,工作做在課前,主要精力集中在課上。“教是爲了不教”。學案導學的基本思路是:提出問題——指導方法——學習探究——展示反饋——點撥釋疑(以問題啓發問題)——訓練鞏固。如此引導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

學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集中學習精力。學案將學習的重點前移,規定了預習的內容、方法及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慾,課上學習採用問題式教學、探究式學習,極大的激發了學生求疑解惑的慾望,學習的興趣及積極性得到了很大調動,“主動參與”是學生學習的一大特徵。

通過這次活動我計劃在今後的數學中合理利用學案進行教學,首先做到知識導學,先學後教;在學生進行自學檢測、合作交流獲得新知的同時適時對他們進行點撥,把完整的概念清晰地呈現給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增強團隊意識,使課堂真正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 篇13

“學案導學”是指以學案爲載體,導學爲方法,教師的指導爲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爲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體現了預習、上課、複習三者有機的統一,轉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通過課前自學,課堂提高,課後固學等環節的調控,有助於以學定教,開展分層教學,降低數學學習難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學案導學”是師生共建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

“學案導學”這種教學模式,被實踐證明是提高學生能力,提高教學成績,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這種教學模式,爲學生創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學生通過教師鼓勵,可以異想天開,大膽提出不同的見解;無論什麼問題,都不是把現成的答案捧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讓學生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和鍛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求異思維品質,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這種教學模式,能使學生清晰地掌握老師的教學思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案各種環節設計科學,並配有適當的課堂練習,教師在講解時注重學法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達到 “先學後教、以問題承載知識,導學導練、當堂達標”的預期目的。

這種教學模式,能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積極探索新知識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通過學案的情境素材呈現和探究問題,引導學生學會帶着問題去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這無疑是教育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良好途徑。

美國的布魯巴克說過:“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覺學習。”在新課程標準中也提出“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爲本”的理念,可見讓學生學會自覺地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因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想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應利用學案導學,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下面我談談自己的學案導學心得。

1 、在學案設計中體現和保障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

以學生爲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應是教學活動中心,教師、教材、一切教學手段,都應爲學生的“學”服務,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爲主動參與。

語文教學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一旦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讓學生愉快有效地學習語文,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

2、學案導學中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有“法”可依。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充分說明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它是獲取知識的金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方法,就能自己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因此,改進課堂教學,不但要幫助學生“學會”,更要指導他們“會學第一,教學生“讀一讀”。學案開始爲學生編好閱讀課文,並指導學生預習方法,逐步學會歸納整理,善於抓住重點以及圍繞重點思考問題的方法。

第二,讓學生“講一講”。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對於那些難以掌握的內容,應積極引導學生去議,鼓勵學生去講。在講的過程中,對於學生出現的差錯、漏洞,教師要特別耐心引導,幫助他們逐步正確地表述。讓學生學會合作與交流,讓學生大膽的表達。第三,引導學生“用一用”。

養成學以致用的習慣。第四,引導學生學會“複習”。俗話說:“溫故而知新”,這就是說,對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要經常複習。

3、學案導學中發展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有創見。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不但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更要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要注意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還要引導學生廣開思路,重視發散思維。教師要精選一些典型問題,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猜想、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4、學案導學中注重因人施教,讓學生有個性。

教學本身就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個性差異,也是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一個重要方面。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可根據不同氣質的學生因人施教,對“興奮型”學生可採用“以忙制動”、“以動制動”等方法。

根據他們反應快,願意表達自己看法的特點,多提問,多讓他們發表意見。讓善於思考又不愛發言的“抑鬱型”學生髮表不同看法;讓機靈沉着又穩重內向的“安靜型”學生說一說別人講得對不對,並加以補充等等。這樣圍繞教學內容和要求,根據學生氣質差異因人施教,既有統一要求,又能發展學生的個性,使他們的長處得到充分發揮。

5、學案導學中應運用“最近發展區”理論,實施分層遞進教學

教學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級教學中學生間獲得同樣知識所需的時間存在較大差異,要在同一時空中按劃一目標發展,部分學生學習時間的浪費十分明顯。

在實踐中,如能按照“最近發展區”理論把獲得某種知識所需時間和認知發展水平大體相當的學生進行歸類分層,並確定與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可能性相協調的分層遞進教學目標,實施分層遞進教學,教學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這裏,“分層”是爲了確保教學與各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相適應,“遞進”則是不斷地把最近發展區變爲現有發展水平,從而使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教學活動不斷向前推進。分層遞進教學是班級授課制中實施個別化教學的新探索,是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深化和具體應用,對提高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要讓學生主動地學習語文,教師必須轉變角色,接受“教師應當作爲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而並非知識的傳授者”的觀點,利用學案導學致力於爲學生的學習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習過程和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共同體”,從而正確地發揮教師在教育體制和教育對象之間的“中介”作用,這樣才能把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落到實處。

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 篇14

一晃小孩入學已一年了,自己也做了一年的學生家長。回想過去的一年時光,有許多經驗和體會,經整理有如下心得,願與大家共享,也請各位老師和其他家長指正。

一、要領會和堅決地執行學校和老師的要求

既然選擇了學校教育,就要充分地相信學校。因爲學校作爲教育機構,其教育模式和方法都是經過有關部門地論證和測評。它對老師、學生和家長的要求,應當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實踐性。

舉例說明:每學期學校都會根據不同年級要求閱讀課外書籍。起初不得其解,剛上一年級就要求閱讀七、八本課外書籍,是否過多、過早?小孩未必能讀、能懂?後與老師溝通才得知其目的有二,一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養成對孩子一生至關重要,因爲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途徑,如果讓孩子養成每天閱讀10—20分鐘的習慣,其將受益終身。二是通過閱讀課外書籍,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字、詞。因爲課本上的文字畢竟有限,而且在老師的授課過程中,孩子都能掌握。那麼通過閱讀課外書籍,會讓他們認識更多的生字,提高識字量。通過閱讀好的短文和散文,也能讓孩子積累詞彙。豐富其詞彙量,爲日後的寫作打下好的基礎。

又如,學校要求孩子背誦《弟子規》,並要求在課前朗讀。起先也很不能理解,認爲有跟風之嫌。事後通過自己的閱讀,發現其作用顯著。它不僅讓孩子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讓自己對做人有了重新地領悟,可以說是多益之舉。

因此,對學校和老師的要求,首先要領,然後要堅決地執行。

二、積極主動與老師和孩子溝通

各科老師都會在第一時間與家長見面作自我介紹,並將溝通方式告知家長,建立起溝通平臺。那麼家長就應當利用好這一平臺,積極主動與老師溝通。所謂要積極主動,是因爲各科老師都擔任幾個班的教學工作,確實很忙也很辛苦。做了一年的學生家長,這點深有體會。在家輔導一個小孩有時都身心疲憊,就可以想像老師要管理幾十個學生的辛苦程度。因此,老師難免有忽視或遺忘的角落,這就要家長針對自己孩子的情況主動與老師溝通,可以利用電話、短信、網絡和見面等諸多方式,但個人認爲利用接送孩子以見面溝通的方式爲最好。因爲這樣老師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與你溝通。還有就是當着孩子的面是更佳,因爲老師的表揚對他們是巨大的鼓舞,老師的批評對他們也是有力的鞭策。

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也很重要。現在孩子正處在成長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和知識的學習纔剛剛開始,家長就應當隨時隨地知曉孩子的動向。可以利用吃飯的時候、睡覺之前,多與他們溝通。問一問學校組織了什麼活動沒有啊?班上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沒有啊?可以從他們的言談中,發現一些問題,有必要時也便與老師交流意見。同樣與孩子的溝通也要積極主動,有時孩子是你不問他不說,有時甚至你問他都不說。因爲孩子一般是不太會主動與家長溝通,這就需要家長積極主動地與孩子溝通。

三、要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學習好的法寶,因此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就顯得尤爲重要了。個人以爲要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從做作業開始。建議:在孩子做作業之前,先讓他們做好準備工作,如文具、書籍,包括入廁、喝水等。總之,在開始做作業以後,凡是與學習無關的事一律不允許。其次,是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不要讓他們養成拖拉的習慣。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作業,必須讓他們收“攤子”。由於沒有完成作業,老師第二天自然會“收拾”他們,有過幾次,他們自然就曉得“利害”。請相信老師的批評比家長的催促和“咆哮”作用大N倍!另外,在檢查作業和簽字方面,家長只需檢查其是否完成就OK了!“對”與“錯”讓老師去批改,因爲這樣老師才能真正知道孩子哪些已經掌握,哪些掌握的不好,纔能有的放矢發地指正。家長簽字也一定要按老師的要求“把關”,沒有讀就籤“未讀”,要求讀三遍的只讀了兩遍,就只能籤兩遍,這樣下次他們就不敢“偷工減料”或“短斤少兩”了,這也是培養孩子講誠信的一種方式。同時,建議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能儘量地陪陪他們,一是一年級時題目中有些字他們還不認識,老師的作業要求他們也不清楚,可以講給他們聽一下。二是爲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氣氛。試想孩子在做作業,家長們在看電視和聊天,他們怎麼可能安心學習?不如家長也拿起一本書或一份報紙,在旁邊學習一下,也是提高自己的一種方式。

總之,好的學習習慣靠培養,好的學習氛圍靠營造。

以上是自己一年來當學生家長的一些心得。

在一年的經歷中,有辛勞、有痛苦、有喜悅、有快樂,套用一句“名言”——痛並快樂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