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綜藝新節目《一堂好課》觀後感心得範文5篇精選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7W

央視綜藝頻道的《一堂好課》,秉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創作原則,邀請了12位“學科領路人”爲新一代年輕人傳道、授業和解惑。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一堂好課》觀後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央視綜藝新節目《一堂好課》觀後感心得範文5篇精選

《一堂好課》觀後感

12月8日(週日)20:30,央視綜藝頻道《一堂好課》將邀請到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擔任主講人,爲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以及觀衆帶來一堂“美育課”。此外,“好課班主任”康輝、“課代表”王菊、熊梓淇也將通過趣味的課間討論,與大家一起探究美、學習美。

康輝巧妙解讀科學與藝術

範迪安致力於把美育帶向生活、帶向社會

“專門到理工科的學校講一堂美育課,這是不是有點給理工科的學生補課的意思?”這是一位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向“好課班主任”康輝提出的問題。對此,康輝引用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李政道先生的一段話來解釋,“科學和藝術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它們共同的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同時,康輝也認爲北京理工大學的校訓“德以明理,學以精工”中,蘊涵了一種對道與術高度結合的追求,“當道與術高度結合之後,就可以懷遠博見有諸世人,從而達到一種人生之美的境界。”

當然,發現美、感知美這件事情需要在大家的主觀認識上,通過不斷學習去提升。爲此,《一堂好課》“美育課”特別邀請到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擔任主講人。作爲中國美術界的資深策展人、美術評論家和藝術教育家,範迪安一直致力於促進世界優秀藝術成果交流,提升中國美術的國際影響力,使美術館和美術學院以“親民”的形象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爲社會美育提供寬闊平臺。在他看來,美雖然難以用相同的標準來界定,但卻能給人帶來相似的感受,“美學着重是研究感性學,美術是要創造美的形象,而美育是要用更多的渠道和方法來讓我們每個人認識美、感受美,進而能夠創造美。”

在本堂課上,範迪安將重點圍繞“美的欣賞與美的感知”、“美的想象和美的創造”兩個話題展開,通過列舉優秀的美術作品,探討中國美術的重要特徵,解讀生活美學,爲大家講述美的形象塑造與文化理想,以及美的創造與美的想象力培養之間的關係。他認爲,“其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之心古已有之”。對於加強美的教育,他又說:“一方面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對美的理解上有盲點和誤區;但是另外一方面,大家對美的嚮往又是非常積極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美育的大課堂,或者說把美育帶向生活、帶向社會,的確是十分重要的。”

美育課秒變“手工課”

王菊、熊梓淇教師經歷令人意外

爲了幫助觀衆更好地進入對美育的理解,“好課班主任”康輝請來了兩位不僅“專業對口”,還“各自美麗”的“課代表”:在大學裏學習藝術教育專業,並曾擔任國小音樂和美術老師的王菊;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劇系,又曾給即將要大學聯考的藝術類考生進行過專業培訓的熊梓淇。

其中,王菊曾以自己獨特的美挑戰了很多人的審美,她說:“曾經我剛出道的時候,被很多人質疑過,說我的形象不能夠做一個藝人,但是今天我帶着一個新的問題來到這個課堂——如果一個人一開始對於美的感受已經被大家否定了,那他是否還有繼續追求美的動力和意義呢?”而從學習到工作都一直與美緊密相連的熊梓淇,則希望通過這堂課精進對美的理解。

範迪安院長曾說過,“審美活動的根本價值就在於對於我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喚起。”爲了檢驗大家的聽課成果,本堂課的“課間”不僅將“動口”,還要“動手”。現場,美育課秒變“手工課”,由王菊、熊梓淇,和兩位北京理工大學的同學,通過各自的想象力將一個普通的快遞盒改造成具有某種審美價值的作品。究竟誰將在這場“美的改造”中脫穎而出?在課後提問環節,同學們又將有哪些關於美的疑惑?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說過,“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那麼美究竟是什麼?又存在於哪裏?我們怎麼樣才能夠發現它並真正地感知它?12月8日(週日)20:30,《一堂好課》“美育課”帶你擦亮那雙“發現美的眼睛”。

《一堂好課》觀看心得

在“講堂”上形成年輕文化反哺效應

“《一堂好課》的意義也在於,其實它並不僅是年輕人坐這兒規規矩矩的來聽主講人講。”在“好課班主任”康輝看來,某種程度上節目也通過課堂上的互動和交流,從年輕人身上汲取了新鮮的能量,形成了年輕文化的反哺效應。此次在中國美術學院錄製,康輝便看到了學生們專注和活躍的品質。正如康輝所言:“(同學們)每堂課都會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甚至有的主講人說這個問題還是挺尖銳的。”

第一節“思政課”,不僅“課代表”宋璽、黃景瑜、屈楚蕭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分享了各自的愛國精神,幾位年輕的士兵還道出了他們對維護祖國利益的理解;第二節“文博課”,黃曉明、霍尊、於朦朧帶領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生,進行“文化遺產保護修復研究更有效,還是開發利用更有效”的思想碰撞,讓觀衆感受到了年輕人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喜愛和獨到見解;第三節“時代影像課”,陳曉與儀仗大隊的一中隊二班班長張帥龍,分別挖掘出了電影“歌詠言,詩言志”的時代特性,以及《我和我的祖國》裏七部電影銜接的特殊意義。康輝認爲,新時代年輕人接收信息的豐富程度和知識結構的完整程度遠超上一輩。因此,“面對年輕人,我們要有誠懇的學習態度,同樣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

一期一會、一課一識,《一堂好課》以全方位的文化“透析”,爲新時代的年輕觀衆獻上一場場文化盛宴,也爲文化類節目開闢了一張新版圖。接下來,“好課班主任”康輝還將帶領年輕觀衆解鎖哪些新的知識點?敬請期待每週日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的《一堂好課》。

《一堂好課》觀看感悟

用“好課”助力觀衆延續民族生命力

央視綜藝頻道的《一堂好課》,秉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創作原則,邀請了12位“學科領路人”爲新一代年輕人傳道、授業和解惑。“它確實跟很多的綜藝節目不太一樣,希望能夠通過這個節目把文化領域的信息傳遞給更多的年輕人,我覺得這個事還是挺值得幹的。”

正是被節目的宗旨和初心所吸引,康輝決定挑戰自我,以“好課班主任”的新身份,爲節目營造了一個開放、包容、有意義且有趣的課堂氛圍,通過各個領域主講人的豐富人生,讓更多的年輕人學會以積極開放的心態擁抱未知,從而延續民族的生命力。探班當天,康輝正在中國美術學院進行《一堂好課》“戲曲課”的錄製工作,他表示:“爲什麼年輕人可以來聽戲曲課?這樣能瞭解中國古老的藝術形式。年輕人需要有一種開放的心態,去吸收和接受。”

回顧前幾期節目,國防大學的金一南教授在“思政課”上,就講述了中國百年救亡的苦難鬥爭史和百年復興的輝煌奮鬥史,以親身經歷爲年輕士兵解讀了何爲普通人愛國的責任與義務;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爲年輕人帶來一節有趣的“文博課”,進一步開講文物和社會生活、現代個體的密切關聯;優秀電影人、著名導演陳凱歌則在“時代影像課”,探討起了影像和時代以及時代和人的關係…… “不過就一個多小時的課程,他們把自己畢生的領會和感悟,包括他們在這個行業、領域當中積累的一些經驗濃縮起來,都是一些乾貨。” 聊到這兒,康輝感嘆每堂課的主講人都曾讓他發出“受益匪淺”的力贊。

《一堂好課》觀後有感

康輝以戲曲、音樂調動學生聽課熱情

首次擔任文化類節目主持人,康輝在採訪中屢次提及“焦慮”二字,但從他前幾次“課堂”上的出色表現來看,康輝的確是個十足的“寶藏男孩”。而這次來到中國美術學院、浙江音樂學院參與“戲曲課”和“音樂課”的錄製,他更是向同學們展現了主持功底以外的“寶藏”一面。

戲曲是獨樹一幟的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瑰寶,近年來一直遭遇“傳承難”、“年輕人不關注”等發展難題。從小就熟聽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以及地方小劇種的資深戲迷康輝表示:“今天確實有很多小的劇種很難生存,也有可能在未來劇種會慢慢萎縮甚至消失,當然它有它存在的客觀規律,但是我們確實也特別希望就是這些東西能保留下來。”爲了激發學生們的聽課熱情,他還在現場唱起了人們耳熟能詳的越劇經典唱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音樂永遠是生活的一部分,好的音樂能夠打動人心、撫慰人心,並跨越時空,讓不同時代的人心生共鳴”,相比起戲曲,音樂的傳播力度和受衆範圍則寬泛很多。當天,剛在中國美術學院完成“戲曲課”錄製的康輝,又馬不停蹄前往浙江音樂學院開設“音樂課”。現場,多才多藝的康輝不僅和“音樂詩人”羅大佑速學彈吉他,還與全體師生合唱金曲《光陰的故事》,大氣沉穩的嗓音十分撩耳,令人回味至今。

《一堂好課》觀看體會

白舉綱、費啓鳴領銜唱響青春之歌

當然,本期依舊有三組“課代表”與現場同學和觀衆共同暢遊學海。他們分別是將青春與夢想、生活與家人譜成音符、寫成歌的音樂人白舉綱;用鏡頭記錄生活,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願意用微笑面對的演員費啓鳴;以及好課課堂上首個以組合形式出現的“課代表”——“陳情少年”于斌、宋繼揚、鄭繁星、李泊文。

其中,作爲一名唱作人,白舉綱在課前坦言:“在這些年的歌曲創作經歷當中,我都深刻地體會到了文字創作對於音樂的重要性。文字對於音樂來說,就像一張名片,能夠讓我們更加直觀和清楚地感受到它們所傳達的意義。許多好的歌曲,能夠引起聽衆的共鳴,往往就是它們直抵人心的歌詞。”

正如白舉綱所言,文字與音樂息息相關。也就像康輝所說:“青春值得我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和手段,去記錄它、去表現它、去修辭它。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畫筆、刻刀,同樣也可以是旋律。”本堂課的第一個“課間”,六位課代表將用音樂唱和青春,帶來一場精彩的青春文學歌曲聯唱,喚起大家對青春的記憶。

此外,王蒙還在第二次課間討論中,回答了許多同學的問題:最喜歡的作家是哪位?平時最喜歡讀哪一類的文學作品?在創作當中受誰的影響比較大?會讀一些網絡文學作品嗎?會怎麼看和評價這些網絡作品呢?“作家不是世界的審判官,應該是世界的情人”,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面對這些犀利又富有意思的問題,王蒙將如何解答?

用康輝的話說,青春之於人生是無比珍貴的,那麼文學之於人生又意味着什麼呢?12月15日(週日)20:30,《一堂好課》“青春文學課”帶你走進浩瀚的文學世界,感受青春不老、生命不老、文學不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