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通用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4W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1

思想品德是一個多要素的綜合系統,是人們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導下,在品德行爲中表現出來的較爲穩定的心理特點、思想傾向和行爲習慣的總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思想品德課教學心得體會1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通用15篇)

這學期,本人繼續擔任九年級和六年級兩個班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教學過程中本人能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爲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育教學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深入鑽研教材,認真備課,精心選擇教法。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保證。爲此,本人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堂教學,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在深入鑽研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認真寫出了切實可行的教案,使每一節課都能做到“有備而上”。本學期學校建立了多媒體教室、電腦室,開通本地教學資源,利用這一優勢,本有精心組織和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下載和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課件,使現代教學技術走進課堂,使學生樂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在教學中注重學生活動,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

二、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上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課堂教學中本人儘量講解做到清晰化、條理化;課堂語言力求準確化、情感化和生動化;教學思路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多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些,學生活動儘量多些;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實現思想品德課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課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繫緊密,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與實際緊密聯繫,切實解決學生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學生在日常行爲、思想素質等方面有了較大改變。

三、加強課後輔導,提高教學質量。

課後輔導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鞏固。因此本人針對中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特點,經常通過談心、主題探究等方式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耐心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多與他們談心;從讚美着手,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學生交談時,對他們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改變教師角色,努力使自己成爲學生的朋友,讓他們敢說話,說真話。這樣讓學生感到你與他是平等的,那麼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觀點,從而轉變自己的思想,改變自己的行爲。從而真正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總之,時間飛逝,轉眼間,一個緊張而又充實的學期又過去了,總體來看,這學期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本人的刻苦努力下,在全體同仁的幫助下,在全體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本人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克服缺點,開拓前進,使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思想品德課教學心得體會2

我擔任七年級思想品德的教學任務。一學期來,我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下面是本人的教學經驗及教訓。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爲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爲教好每一節課,我在課堂教學方法的使用上下大功夫和力度,儘量讓每一節課都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在教學方法的採用上,不千篇一律,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課堂導入時我採用了多種形式:如講生命寶貴這一課時,引用汪國真的詩,使學生一開始對生命就有一種感性的認識,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講自我保護這一課時,我採用了圖片導入的形式,給學生出示了幾幅火災場景的圖片,引發了學生的共鳴,使學生都能深深地認真思考假設自己身處火災現場時該怎麼辦這一問題;在講違法犯罪這一課時,我採用了案例導入的方法,讓學生觸目驚心,激起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在課堂小結上同樣用盡心思,才用多種方法,力求有餘音未了的效果。

⑵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1、及時處理好課堂突發事件。我十分清楚七年級學生的特點,他們都是半大小孩,課堂上坐不住,多動這是在所難免的,因此,對於一些違反課堂紀律的同學,我從不在課堂上輕易發脾氣當衆批評他們,而是及時指正提醒,課後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因此,我深受同學的喜歡。我從不怕突發事故,作爲思想品德教師,我能很好地把課堂突發事故當做一種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變被動爲主動,使違反紀律的同學自己感到不好意思,主動承認錯誤,使其他同學又能得到一次思想教育。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國中的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或幫助整理衣服。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思想品德知識的掌握重在運用,因此,我多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經常佈置一些實踐作業,讓學生多觀察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用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思考問題,從而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3、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衆長,提高教學水平。爲使自己的教學義務水平不斷的提高,教學方法更豐富,我不但經常聽同科組老師講課,和同科組老師交流教學經驗,而且還經常聽其他科組的老師講課,瞭解其他科組老師的教學方法,吸取他們先進的東西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上去。

4、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到網絡書店中博覽羣書,不斷擴寬知識面,爲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爲讓自己知識水平不斷的提高,我不滿足於自己現在的知識水平,利用時間自學,不斷地更新和補充自己的專業知識。

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爲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思想品德課教學心得體會3

作爲一名國中思想品德教師,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夠上好這門課程,使師生都能夠在教與學中得到快樂,使學生真正將學到的知識用於生活實踐中。思想政治課是老師在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特別是在國中階段,上思想政治課的老師要教育、啓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爲此,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加強等等,都是與老師的才能與素養的提高分不開的。思想政治課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全面提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想政治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品德課的興趣,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達到教學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爲此淺談點滴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安排恰當的語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國中政治教育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搖籃。作爲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關注時事政治的意識,給學生創造一個表達思想、鍛鍊語言能力的平臺。實踐證明,“說”與“想”是分不開的,學生思辨能力的發展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是有直接聯繫的,發言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詳略得當的學生,往往具有較好的思辨能力。每節課前設置5分鐘語言實踐活動,可有效地使學生放鬆情緒,同時,可培養學生在衆人面前表達自己的膽量和信心,更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在語言實踐環節中,學生要站在講臺上,面對其他同學,講故事,講自己身邊的事情,或者針對網絡、電視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發表觀點,總之,就是要“說”。經過一個學期、一個學年的訓練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明顯增強了,同時對週遭事物的觀察能力和對問題的認識水平明顯上了一個臺階,思辨能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學生所講述的內容包羅萬象,其語言豐富多彩且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其思維活動異常活躍。活動還增強了學生對生活的關注,課程以這樣的形式開始,可以讓學生儘快放鬆心情,避免產生倦怠和抗拒心理,順利進入後面課程的學習。

二、重視案例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政治課程的教育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政治、經濟常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特別注意對案例的分析。案例的作用在於可以將枯燥的理論生動化,有利於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例如,在講授《感受責任》時,筆者運用了毒奶粉的案例,展示了很多受害嬰兒和受害家長的圖片,學生受到很大的震撼。然後,筆者引出責任問題:責任包括哪些有的學生說:等我們長大了,我們有責任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有的說:作爲一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們有責任保護祖國。有的說:當在街上遇到有困難的人們時,我們有責任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

有的說:當好朋友犯了錯誤時,我們有責任去了解和寬容他們。通過啓發式的教學,更容易讓學生從身邊的事例中瞭解什麼是責任。對話式的交流方式,讓學生和教師處於平等的對話地位,使學生願意主動地認識和接受事情的本質。同時,使用案例教學,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社會生活與課本知識緊密結合。國中政治課是德育的園地。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行爲去引導和影響每一個學生,使他們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在德育中,如果單純地用道理向學生灌輸,學生可能會排斥;而案例比理論更直觀和明確,易於被學生接受。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教師要配合教學任務,開展適當的課外實踐活動,以此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同時增強其社會活動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如教授《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時,筆者要求學生分成若干組,回家問父母和親戚在以往的`消費過程中是否有過買到假貨、被商場強制消費、在消費中沒有得到尊重的經歷;然後,調查自己家周圍的商場是否張貼有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相關制度。每一組都要彙報本組的調查情況,並通過ppt向全班同學展示。

這樣的活動設計,使教學內容與現實社會環境及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繫,學生爲解決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就會自覺地思考身邊的事情和問題,就會把政治課學習作爲解決實際問題的必要途徑,政治課學習就會成爲自發和主動的行爲。假期裏,教師還可以安排一些課題,讓學生自由分組、自主選擇,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相應的課題。例如,筆者爲七年級的學生設計了“國中生心理健康調查”、“國中生人際關係對生活學習的影響”、“網絡遊戲對國中生學習的影響”等課題。通過對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提高了學生篩選、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調查的設計、分析和總結,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課外研究性學習,提高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鍛鍊了學生與人合作、與人溝通等綜合能力。

四、聯繫各學科的知識。

政治包羅萬象,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如關於商鞅變法的例子,還可以聯繫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爲信”。數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政治,生物、數學、物理、化學的發展的歷程,是歷史;政治的思維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本身就屬政治的範疇;地理與政治也是息息相關。再次溫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瞭解,但恰恰是這一點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積極性,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的空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與政治現實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繫。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還可以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補充老師講述的不足,便於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由此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學生的有意注意,活潑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並作出判斷的能力,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幫助他們疏理已知知識,而且可以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政治信息。可以激勵他們多渠道的獲取新知識,可以鞏固舊知識;甚至可以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但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作爲老師首先要充分,準備不然有時會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還會控制不了局面。作爲老師更要多渠道的瞭解時代信息。不過不要過多的引用課外知識,要善於引導學生用可能短的時間回答出要點。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總之,政治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每位政治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每位政治教師都要抓住時機,爲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2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不知不覺中我已走過幾年的政治教學,幾年的教學生涯,讓我深感政治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政治教學的樂趣,總有讓我挖掘不完的東西。下面我對國中政治教學作以下反思:

首先,把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一個關鍵性問題,聯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縱向聯繫及橫向聯繫,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實施以前的教學大都是爲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爲主,學生則是聽衆。現在新課程實施以後的內容,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老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要求老師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其實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啓發、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因此,我個人是根據教材,以點撥爲主,讓學生髮揮想象,聯繫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裏盡情暢遊。這種以老師的點撥來啓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我把它叫做聯想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正好適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因爲現在的學生,他們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後,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雜誌、書刊、網絡等,因此獲取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政治知識。他們知道美國布什再次當選總統和這次“海嘯”帶來的災難,知道當今中國“韓流”“肆掠”……他們勤于思考,經常對現實的問題要問個爲什麼,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慾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能力極大的廣闊性,善於獨立思考。

其實我們的政治也是豐富多彩的,經濟、軍事、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政治的影子。政治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麼,政治教學過程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這種聯想式教學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政治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政治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政治時刻在我們身邊,並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聯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溫故知新”。首先溫政治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走“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可以先通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一大業的需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通過溫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可以鞏固舊知識。

其次溫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繫各學科的知識)。政治包羅萬象,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如關於商鞅變法的例子,還可以聯繫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爲信”。數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政治,生物、數學、物理、化學的發展的歷程,是歷史;政治的思維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本身就屬政治的範疇;地理與政治也是息息相關。再次溫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瞭解,但恰恰是這一點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積極性,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的空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與政治現實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繫。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還可以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補充老師講述的不足,便於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由此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學生的有意注意,活潑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並作出判斷的能力,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幫助他們疏理已知知識,而且可以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政治信息。可以激勵他們多渠道的獲取新知識,可以鞏固舊知識;甚至可以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但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作爲老師首先要充分,準備不然有時會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還會控制不了局面。作爲老師更要多渠道的瞭解時代信息。不過不要過多的引用課外知識,要善於引導學生用可能短的時間回答出要點。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總之,政治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每位政治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每位政治教師都要抓住時機,爲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3

20xx年7月,本人從湖南科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到如今已從事教育工作五年時間。在這五年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感觸頗多。

一.政治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水平都很高的課,要想讓學生堅定信念學習,就必須叫學生知道學習政治課的重要意義。大多數人對政治課的學習存在一個誤區,認爲只要能記能背,就可以把政治課學好,考試得了高分,就可以了。其實,這裏存在一個偏差,國中階段,正是青少年的一個關鍵階段,國中政治的開設,一個最關鍵的任務是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他們正確處理自己的關係。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到兩點:

1.學高爲師,身正爲範。老師不僅僅是教學,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重自身的修養,對學生不僅僅要幫其解決學習中的問題,而且要分析每一個學生,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幫助其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這就要注重平時多與學生談心,這是瞭解學生的第一步。與他們談心就是談心,不能帶有目的性,隨便談,可以談家庭、談社會、談他們的同學,在談話中瞭解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學習觀、家庭觀。通過談話瞭解他們最想要的是什麼、通過談心瞭解他如何與家人相處、通過談心瞭解他們對學習的看法與做法。而分析是全面瞭解學生的金鑰匙。通過與同學的談話,瞭解其內心世界,通過家訪瞭解他們在家的表現,通過其他同學的反映瞭解他們的日常行爲,通過對這些的綜合分析,就可以對學生有一個基本情況的大概瞭解。要知道了解學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在每一次的瞭解後都要做好記錄。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去正確認識學生,掌握學生的變化,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

2.我們要明確,國中政治的教學不僅僅是背誦的教育,它也是一種能力的培養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主意加強學生學習的體驗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展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中心,以學生的發展作爲終極目標的教育理念,要擺正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思想品德的綜合知識和學生的親身體驗爲載體,不斷地誘發學生主動探究的動機。

二、教師平時要認真分析教材,認真備學生,堅持新課改。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還課堂於學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掌握教學的重點、難點。

首先,可以通過讓學生根據自學後對文本的把握,教師根據對課程標準的把握,通過師生共同討論來完成,先讓學生預設學習目標,然後,學生在通過自學、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形式初步達成預設的目標,並讓學生找出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其次,讓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爲單位回顧預習情況,進行組內、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這樣通過形式多種多樣的師生、生生的互動學習、感受交流。最後,讓學生對前面的課進行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迴歸性的檢測,本環節尤其突出“弱勢羣體”,讓他們說、談、演、寫,進一步檢查落實情況,能否達到三維目標。這一環節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戰略,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而教師作爲主導,就是要做到及時點評,做好引導和解惑工作。把課堂交給學生,並不是老師就沒有事了,而是工作難度更大了。老師要宏觀調控,這就要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要有對課本知識和現實生活的更深理解。否則,課堂給了學生,就會一放就亂。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要調控學生的學習方向和探討問題的切題性,在上課交流的過程中,注意捕捉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發現和挖掘學生髮展的潛能和性向。學生講得精彩的地方,要給予及時稱讚。對於講的不太好的學生也總是鼓勵。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犯錯誤,也會受社會上不良影響,反映在課堂上,想法有錯誤有偏激,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要有關愛之心、理解之心、寬容之心。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在人格上要充分尊重學生,對他們的缺乏和錯誤要理解、寬容,很難想象一羣互不尊重對方的人能將很好地互相合作的。同時需要教師要具有親和力(包括課內課外),不要居高臨下。

作爲教師,對學生要耐心引導。久而久之,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態度,自然願意和教師親近,課堂上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困惑無保留地和教師同學交流。學生處於一種輕鬆、和諧的氛圍中,他們的思維也處於活躍、流暢的狀態,這樣纔可以使各種觀點自由暢通,可以爲個性的發展提供最爲廣闊的空間。在寬鬆、民主的氛圍中,學生纔可以集中精力思考問題,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教師要拋棄所謂的“師道尊嚴”,要把自己作爲平等活動的主體,學生纔可能在課堂上敞開心扉、暢所欲言,讓課堂洋溢出寬鬆、和諧、愉悅的氣氛,學生纔會把課堂當作吐露自己心聲的場所,這樣才能啓動學生的積極性、自發性,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真情投入,有話說、想說話;真情流露,說真話,說心裏話。教師要無偏頗、無成見、無條件地關注全體學生,爲每一位學生提供平等參與活動的機會。在課上,要讓不管是什麼層次的學生,都願意起來交流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輕鬆和諧的,從而形成融洽、和諧的課堂氛圍,讓教師真正的起到主導作用。

教無定法中,學無定法。在我五年的工作中,我努力去探索教學的真諦,力爭用最先進的理念雲引導學生。但由於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僅將個人的一點體會奉獻給大家,以求共勉。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4

20xx年12月11日至14日,省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學研討會活動在臨沂九中舉行。參加本次活動的有來自全省各國中、高中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老師。

此次研討活動舉辦目的是爲了進一步搞好國中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學,探討新課程理念下國中思品、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課堂的教學模式。研討會以專家講話、觀摩課、評課與交流的形式舉行。

學習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課的意義不僅僅是考試有用,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有利於提高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於個人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行爲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這些都是現代社會中一個優秀的人才所必備的條件。學習這門課的方法並非是同學們所認爲的死記硬背,而是要聯繫自己的實際,靈活掌握知識,並要求學生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用來指導自己的行爲,通過不斷反省來完善自己。

衆所周知政治課是枯燥無味的,這由學科特點所決定的。爲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應以新教學理念爲指導,探索性的嘗試設計種種教學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整個教學以學生爲主,教師只是引導。

(1)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論是空洞的,不容易理解的,但是如果在一個具體的情境中就比較好理解了,同時也培養了分析的能力。

(2)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學生的運用能力。往往學生認爲所學的東西都是假的,沒有用的',所以也就不願意學,爲此應儘量把課本知識和學生的實際聯繫在一起,讓學生們說現象,然後共同找結論上升爲理論,最後再用理論來解決同學們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覺得學有所用,於是學得比較有勁。同時也培養了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給學生一個輕鬆的學生環境,提高學習興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發言,自由討論。這樣可以知道學生的願望,有針對性的改變教學方法。同時也讓學生喜歡上政治課。

要有好的成績還需要抓好複習工作。應嘗試運用新的複習方式,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權,將時間交給學生自己支配,任其自由分配,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個人愛好進行復習,可以默讀、朗讀、相互提問等,將更多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5

在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巧妙融入情感教育,對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具有積極作用,是加強學生道德與法治知識學習的基本條件,也是提高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效率的關鍵點。而當前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情感教育依然存在些許問題,這便要求國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給予其足夠重視,制訂相對應的措施將其優化,保證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質量。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巧妙融入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一、在教學設計環節明確情感教學目標

開展道德與法治課能夠切實影響學生情感與心理,使學生的價值理念、興趣愛好以及思想觀念發生一定轉變,這便是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標。教師每節課的教學都要有一定的計劃與目的,在目標的有效引導下,以教材爲中心,輔以高效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加強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基於此,能夠看出,在實際教學中確立目標十分重要,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在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明確情感教學目標要與學生具體狀況相結合,可以以下述兩點爲切入點:其一,情感目標的層次。一般情況下,情感目標分爲三層,主要包含反應、接受以及態度。其中接受指的是學生通過溝通與觀察,在情感上發生積極變化;反應爲應用特定情境,在道德與知識的方面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對學生心理起到正面影響。其二,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目標。其具體包含人生價值感、道德感、美感以及理智感等[1]。其中,美感指的是人對事物所產生的實際情感體驗,如滿足、開心等;道德感指的是個體對周邊人羣或是社會持有的感情;人生價值感指的是想擁有良好品質與持有積極心態的想法;理智感指的是人在評價過程中創設的情感體驗,如成就感、自豪感等。

二、在課程導入中巧妙滲透情感教育

課堂導入環節爲建構高效課堂的核心部分,所以若想實現巧妙地將情感教育滲透到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在課堂導入環節中融入情感教育就至關重要。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責任與角色同在》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小組合作活動,如你畫我猜、成語接龍、兩人三足等,讓學生充分體會團隊意識以及共同努力的重要性,如此不但能夠有效活躍道德與法治課堂氛圍,還能提高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對該節課的知識點進行全面瞭解,進而加強學生責任意識與團體精神,從而實現道德與法治課程開設的教學目標。在課程導入中巧妙滲透情感教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是當前國中道德與法治課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之一[2]。

三、在實際教學中展現情感教育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需切實把情感教育全面融入課堂之中,讓學生感受到情感教育的效用與價值。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合理利用網絡》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與網絡案例相結合講解這節課的知識,教師可以課前上網蒐集一些素材,並將其製作成課件,在課上爲學生展示,使學生對這節課的知識有觀感受,從而使學生受到深刻影響,爲學生合理利用網絡提供有利條件。再比如,在教授《誠實守信》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爲學生講一段故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老丁頭,他管老王頭借了200元錢,借期爲一週,當一週過後,老丁頭並未將200元錢還給老王頭。這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老丁頭是否守信用?”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當探究結束以後,每組指派一位同學到講臺上綜述小組觀點,當所有小組闡述結束之後,再由教師統一總結歸納[3]。此種教學方式不但能夠吸引學生注意,還能加強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另外還能加深學生對這節課知識的記憶,爲學生成長爲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鋪墊。

四、在課外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

對於國中道德與法治課來講,課外實踐活動爲核心組成部分,是達到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的主要展現流程,在該期間可以全面地把情感教育滲入其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的才藝得到有效展現,使其情感充分地釋放出來。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人人遵守規則》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爲學生播放一段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中提升自身道德素養,成爲一個遵守規則的好公民。

綜上所述,對於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來講,巧妙融入情感教育十分重要,是豐富學生情感意識的基礎,也是加強學生道德素養的關鍵,基於此,國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師需對巧妙融入情感教育給予高度重視,促使其存在的效用在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充分地發揮出來,爲推動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質量提升提供有力依據。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6

20xx年7月,本人從湖南科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到如今已從事教育工作五年時間。在這五年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感觸頗多。

一、政治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水平都很高的課,要想讓學生堅定信念學習,就必須叫學生知道學習政治課的重要意義。大多數人對政治課的學習存在一個誤區,認爲只要能記能背,就可以把政治課學好,考試得了高分,就可以了。其實,這裏存在一個偏差,國中階段,正是青少年的一個關鍵階段,國中政治的開設,一個最關鍵的任務是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他們正確處理自己的關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到兩點:

1、學高爲師,身正爲範。老師不僅僅是教學,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重自身的修養,對學生不僅僅要幫其解決學習中的問題,而且要分析每一個學生,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幫助其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這就要注重平時多與學生談心,這是瞭解學生的第一步。與他們談心就是談心,不能帶有目的性,隨便談,可以談家庭、談社會、談他們的同學,在談話中瞭解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學習觀、家庭觀。通過談話瞭解他們最想要的是什麼、通過談心瞭解他如何與家人相處、通過談心瞭解他們對學習的看法與做法。而分析是全面瞭解學生的金鑰匙。通過與同學的談話,瞭解其內心世界,通過家訪瞭解他們在家的表現,通過其他同學的反映瞭解他們的日常行爲,通過對這些的綜合分析,就可以對學生有一個基本情況的大概瞭解。要知道了解學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在每一次的瞭解後都要做好記錄。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去正確認識學生,掌握學生的變化,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

2、我們要明確,國中政治的教學不僅僅是背誦的教育,它也是一種能力的培養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主意加強學生學習的體驗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展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中心,以學生的發展作爲終極目標的教育理念,要擺正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思想品德的綜合知識和學生的親身體驗爲載體,不斷地誘發學生主動探究的動機。

二、教師平時要認真分析教材,認真備學生,堅持新課改。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還課堂於學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掌握教學的重點、難點。

首先,可以通過讓學生根據自學後對文本的把握,教師根據對課程標準的把握,通過師生共同討論來完成,先讓學生預設學習目標,然後,學生在通過自學、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形式初步達成預設的目標,並讓學生找出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其次,讓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爲單位回顧預習情況,進行組內、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這樣通過形式多種多樣的師生、生生的互動學習、感受交流。最後,讓學生對前面的課進行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迴歸性的檢測,本環節尤其突出“弱勢羣體”,讓他們說、談、演、寫,進一步檢查落實情況,能否達到三維目標。這一環節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戰略,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而教師作爲主導,就是要做到及時點評,做好引導和解惑工作。把課堂交給學生,並不是老師就沒有事了,而是工作難度更大了。老師要宏觀調控,這就要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要有對課本知識和現實生活的.更深理解。否則,課堂給了學生,就會一放就亂。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要調控學生的學習方向和探討問題的切題性,在上課交流的過程中,注意捕捉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發現和挖掘學生髮展的潛能和性向。學生講得精彩的地方,要給予及時稱讚。對於講的不太好的學生也總是鼓勵。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犯錯誤,也會受社會上不良影響,反映在課堂上,想法有錯誤有偏激,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要有關愛之心、理解之心、寬容之心。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在人格上要充分尊重學生,對他們的缺乏和錯誤要理解、寬容,很難想象一羣互不尊重對方的人能將很好地互相合作的。同時需要教師要具有親和力(包括課內課外),不要居高臨下。

作爲教師,對學生要耐心引導。久而久之,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態度,自然願意和教師親近,課堂上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困惑無保留地和教師同學交流。學生處於一種輕鬆、和諧的氛圍中,他們的思維也處於活躍、流暢的狀態,這樣纔可以使各種觀點自由暢通,可以爲個性的發展提供最爲廣闊的空間。在寬鬆、民主的氛圍中,學生纔可以集中精力思考問題,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教師要拋棄所謂的“師道尊嚴”,要把自己作爲平等活動的主體,學生纔可能在課堂上敞開心扉、暢所欲言,讓課堂洋溢出寬鬆、和諧、愉悅的氣氛,學生纔會把課堂當作吐露自己心聲的場所,這樣才能啓動學生的積極性、自發性,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真情投入,有話說、想說話;真情流露,說真話,說心裏話。教師要無偏頗、無成見、無條件地關注全體學生,爲每一位學生提供平等參與活動的機會。在課上,要讓不管是什麼層次的學生,都願意起來交流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輕鬆和諧的,從而形成融洽、和諧的課堂氛圍,讓教師真正的起到主導作用。

教無定法中,學無定法。在我五年的工作中,我努力去探索教學的真諦,力爭用最先進的理念雲引導學生。但由於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僅將個人的一點體會奉獻給大家,以求共勉。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7

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擔任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工作。回顧幾年來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我校許多老教師尤其是我們組教師的指導幫助下,在不斷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粗淺的認識和看法,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幾點:

一、把握時代脈搏,使思想品德課永遠充滿濃郁的時代氣息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時代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脫離時代的思品課除了一味的說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氣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嘗試,我認爲時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時政知識於政治課的基本觀點和原理之中,把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如我在講述"中國的聲音"時,聯繫決定國際關係的主要因素是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在講述"朝鮮半島的和平曙光和印巴之間的核衝突"時,聯繫當今世界的主題之一和平問題。與此同時,還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觀察、聯繫、分析、說明實際問題的能力,輕鬆愉快地形成對書本知識的'綜合、遷移、拓寬和加深,從而達到我們預期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使"理論聯繫實際"的樸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裝飾,而真正成爲我們行動的指南。

二、以學生爲主體,實施開放式教學

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因其呆板、僵滯而早已是明日黃花。必須不斷地探索並採用符合中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強調師生共同活動,克服教師爲中心的傾向,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興致,變封閉型教學爲開放型教學,從而使雙方真正領略愉快教學的美學價值。在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辯論賽。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原理分析實際的能力;辯證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讓學生在辯論中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觀點。步驟:首先選定論題,供全班學生討論正確與否,並闡述理由,認爲正確的一方爲正方,認爲錯誤的一方爲反方,要求雙方學生各推四名代表就各自的觀點加以論證,並對對方可能提出的觀點加以反駁。其次正反雙方代表分列在講臺兩側,正式展開辯論。第一步,先由正反雙方各推一名代表分別在五分鐘內,表明自己的觀點;第二步,雙方自由辯論十分鐘,在第一步基礎上進一步論證自己的觀點並對對方觀點提出質疑;第三步,由其他學生補充正反雙方的觀點,時間爲十分鐘;第四步,由教師根據雙方觀點提出的理由充足與否,論證是否嚴密來裁定哪方獲勝,在總結雙方優缺點的同時,闡明自己的觀點,並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

2、專題討論。活動的目的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基本原理分析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結合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共同探討,發表自己的看法,師生雙方通過平等探討,暢所欲言,溝通思想,從而就某一問題達成正確認識,澄清模糊認識,糾正錯誤認識。

3、社會調查。理論只有和實際相結合才能永葆青春期的魅力,只有讓學生走出書齋、走向社會,才能讓學生體會到理論不只是虛無縹渺的空中樓閣,而是於沸騰的社會生活。調查的第一步是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調查課題,尋求符合實際的調查對象和調查步驟,明確社會調查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步:正式開展調查,掌握大量的和課題有關的數據和材料,並對之進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經過"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加工改造,然後再一次走向社會,加以進一步的充實和提高。第三步:撰寫社會調查報告,一方面使書本知識得到檢驗和完善;另一方面也爲改造社會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

4、開闢"時事論壇"。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基本原理分析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由學生自己準備和主持,要求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同學們關注的社會熱點現象。

三、質疑導思激活思維

思想品德課教材中有許多看似淺顯明白的道理,學生未真正領會。教師可以用恰當的"問題"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使他們於"無疑"處生"疑難",產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維向新的廣度和深度發展。當然,教師的"問題"要提得準確,有一定的難度,又能使學生感興趣。例如當講到"我國經濟建設遇到資金困難的問題"時,引出"能否靠多發行人民幣來解決"的疑問,學生在分析中有分歧,但教師進行引導,便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四、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

多媒體能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信息等衆多信息集於一體,能在視覺、聽覺上產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靜態的知識形象化,無序的內容系統化,使枯燥的哲學理論不再枯燥,也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記憶。

作爲21世紀的新型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素質。我深信,只有在自身不斷地求索和創新中,才能真正找到工作的樂趣與價值,才能在教育這片沃土上繼續奮戰,才能更加勝任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要腳踏實地地學習、工作,把身心繫在教育事業上,不斷開拓、進取,爲教書育人做出更大的貢獻!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8

一、把握新教材的特點與脈絡

20xx年暑假期間,筆者通過參加上級教育部門組織的新教材培訓和個人研讀教材的方式,逐步把握國中《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精神特點與脈絡,爲有效開展教學工作奠定基礎。通過培訓與研讀,筆者認識到,新教材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更好落實了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了思想性和人文性,新教材圖文並茂、生動活潑,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

教材內容注重學生學習生活中問題的解決,注重傳統文化在教材中的滲透,關注現實生活中的道德議題,與學生開展平等對話。每一課以“運用你的經驗”開始,希望將學生的個體生活經驗作爲學習的起點;隨後的“探究與分享”“相關鏈接”“閱讀感悟”“方法與技能”等活動設計,在不同層面促使學生個體生活經驗得以表達、分享、交流,進而引導個體對自身經驗的反思,通過師生經驗、生生經驗的衝突、碰撞、共認等促進學生個體經驗的調整、擴展;最後均以“拓展空間”結束,希望使教學能夠從課堂延伸到學生更廣闊的生活領域。

二、認真備課,爲有效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備課是教師教學中的基本環節和保證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作爲新教材,國中《道德與法治》備課環節更爲重要,備課要做到“四備”即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備課標就是要把握每一課時教學的三維目標。備教材主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難點,理解教材活動設計意圖,理清教材的知識結構,科學設計教學過程,合理取捨課本中的小欄目,利用有代表性的欄目輔助教學,同時要關注熱點問題,將課本與時事熱點緊密結合,充分挖掘教育資源,選取一些具有鮮活價值的生活資源爲教學服務。備學生就是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基礎上,瞭解學生的知識體系,瞭解學生的思想狀況,瞭解學生的學習方法、愛好和對教學的期望,選擇符合學情的教學內容與教法。備教法既要熟練掌握講授法、提問法、案例法等單一的傳統教學方法,更要根據《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特點,實施自主參與、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活動體驗的學習策略,並且在備課中挖掘和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作用,以期優化課堂教學。

三、採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打造生本課堂

(一)採取先學後教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國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教材中“運用你的經驗”欄目,要求學生課前做好個人情況的蒐集,爲新課的學習打好基礎。在先學後教的教學方式上,教師和學生角色的互換,即學生在課前通過教師上傳的教學視頻或佈置的思考題,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案解惑、知識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以“做情緒情感的主人——情緒的管理”爲例,學生通過教師上傳的視頻瞭解到本節的基礎知識,如積極樂觀的情緒會對我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有哪些影響,消極悲觀的情緒又對我們有哪些不利影響,然後針對我們應該怎樣避免不良情緒對我們學習生活的影響,怎樣化消極悲觀的情緒爲積極樂觀的情緒等問題展開討論,通過師生之間的討論,使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等。

(二)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喜歡照本宣科或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來授課,所講的內容沒有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聯繫在一起,導致整節課下來學生覺得比較枯燥,學習興趣不高。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好《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關鍵,新課改下的創設情境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材內容,靈活創設教學情境,改變教學形式,從而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如:創設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教學法都是理想的選擇。

以“走進法治天地———生活需要法律”爲例,在講述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日常學生生活中的案例,通過具體生活中的案例告訴學生要懂法、守法,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等。

(三)開展合作探究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標強調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合作探究學習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環節,合作探究有助於激盪思想的共鳴,提高學習效率。《探究與分享》是國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出現頻率最多的欄目。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學生在討論探究中展示自己的觀點,有話想說、有話能說、有話可說。教師應根據《探究與分享》欄目的主題,有針對性地設計活動問題或要求,明確探究方向,避免偏題,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實效性。教師亦可在此基礎上,細化或延伸問題,讓探究話題更深入、更貼近學情。更好地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

以“憧憬美好集體”爲例,學生在探究爲班集體建設提合理化建議時,有個班的學生不愛學習,不遵守班級紀律,不服從班幹部的管理,甚至還跟班幹部對着幹,經常給班級帶來麻煩。這樣筆者就讓他來當紀律委員,目的是讓他來換位思考,體驗一下身爲紀律委員管理班級的艱辛,體會紀律委員的職責。當時請班主任老師配合讓他來管理班級,一週之後,筆者再來讓他說說當紀律委員的體會時,他終於理解了當紀律委員的不容易。經過反省後,他當着全班同學的面前檢討自己的行爲,表態以後願意服從班幹部的監管。這樣從教材走向學生真實生活,從完成教學任務走向學生問題解決。

(四)開展互動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得激情彭拜、滿腔熱血,而學生則在臺下死氣沉沉,甚至出現打瞌睡的現象,究其原因在於教師僅僅重視自己講的內容,而忽略了學生這個學習主體的專注和接受程度。有效的教學是一個師生、生生良好互動的過程,新課改下的互動教學是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就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溝通,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讓教師明白學生哪個知識點已經學會,還有哪些知識沒有學會需要加強鞏固,從而達到教與學的高度統一。

以“在集體中成長——集體生活成就我”爲例,教師可以針對“集體生活”這個話題和學生展開互動,通過互動,發現學生對集體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得不是很透徹,然後通過“籃球比賽”、評選“學習小組”以及“流動紅旗”等活動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成長離不開集體生活,從而使學生懂得集體生活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集體意識、合作意識以及團結精神等等。

當然,國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去完善和摸索,無論採用哪種教學方法都必須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爲前提,這樣纔有可能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9

怎樣貫徹落實《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精神,使思想品德課教學有一個新的高度呢?在學習領會新課標精神的過程中,教學改革要想真正取得實質性進展,必須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標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首要任務。教學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迎刃而解。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怎樣用新課程理念引領思想品德課教學。

思想品德課,從其學科內容看,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特點使它在學校教育上有重要的地位。畢竟它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一直以來,我們也都可以看到其重要性一再被強調。然而,在應試教育和知識本位的環境和背景下,政治科在實際上卻處於一種十分尷尬的境地:表面的重視和實際的忽視使它不斷地被邊緣化。其教育的內涵、蘊義更得不到真正的貫徹,更談不上效果、目的。從其教學的特點看,所謂知識的“理論性”、課堂的“枯燥性”、學習的“記憶(背誦)性”及學後的“無用性”等幾乎成了人們對這一學科的刻板印象。長期以來思想政治科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這也成爲課程改革的一大障礙。

教育,作爲一種人類社會發展的手段,來自於社會進步發展的需要,也來自於人發展的需要,因爲只有重視作爲個體的人的發展,也纔是真正地重視國家、社會的發展。在中國現代化建設進一步往前推進,在政府更爲重視人的個性發展、全面發展的背景下,課程改革如一江春水給我們的教育注入了一股活力,其教學理念的轉變給原本所謂“空洞乏味”的國中思想政治科指明瞭一條新路。而實踐也開始證明,新課程帶給我們的變化是明顯的,效果也逐漸地顯現出來。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是需要一個過程。而這一過程必然將不斷完善、發展,也會不斷地暴露問題。在新課程的浪潮中,國中思想政治科的教學出現了新的良好的風貌。同時,在貫徹實施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新的問題和誤解。

總體來講,國中思想品德課,基於其本身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到學科知識教育與德育教育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知與行的統一。這也就對國中思想政治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要使其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實施素質教育,結合課程改革,進行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從而防止走回到老路上,這樣,我們的國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纔會既有生機、活力,而又能獲得實質效果,我們的教育目標也才能實現。

摘要: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實施新課程,必須更新觀念,堅持以人爲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淡化倡導合作交流、勤於動手、樂於探究的教學方法。積極構建思想品德學科的綜合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主題詞:新課程理念引領教學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實施,是國中政治教育課程改革和發展中的一件大事。新課標、新教材,既爲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一個很好的支撐點,又對教學本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高的要求。

怎樣貫徹落實《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精神,使思想品德課教學有一個高起點呢?在學習領會新課標精神的過程中,筆者認爲,教學改革要想真正取得實質性進展,首先必須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標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教育觀念對教學起着指導和統率的作用,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髮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自舊的教學觀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鬥爭的.結果。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首要任務。教學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迎刃而解。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怎樣用新課程理念引領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以就教於廣大同仁。新課程的“綜合評價”觀,要使教學不侷限於認知的目的,它還關注學生態度的發展、情感的滋養、信念的形成、人格的完整,關注學生整體生命的健康成長;教師不只是嚴謹地執行寫得詳細、系統而完整的教案,而且根據教學實況隨時改變原來的計劃、調整教學活動和進程;教科書不被當做金科玉律,教師不只是“吃透”教科書、準確無誤地宣講教科書,而是把教科書當做與學生進行交往、對話的部分材料,能夠根據學生的需要來改變教科書中的次序或在內容上有所補充和捨棄;教學過程不只是準確、計劃周密、環環相扣、層次清晰,而是有着一些鬆散、一些隨意、甚至一些雜亂以及在這種鬆散、隨意、雜亂的情景中師生智慧、情感的真切流露;教學氣氛不是刻意營造、而是在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共同合作的活動中自然形成;教師的活動範圍不只是在講臺,而是經常走到學生中間,以朋友的身份給予學生關懷和幫助;教師不只是精心設問、接連發問,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並有時間自由提問;教學不把學生的活動安排得又多又密以顯示教學的形式多、容量大,而是真正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多留些空白讓學生有自主活動的時間;教學不一定每堂課都很完整、都完成了預定的任務,但卻實實在在地解決了臨時遇到的問題;教師對學生的讚揚不是爲了活躍一下氣氛或是鼓勵學生配合教師的教學進展,而是出自內心的熱望與欣賞;教師把眼光放在每個學生身上,對每個學生都充滿着期待,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歡喜;教學更多顯示的不只是教師自己的能力而是學生盡情施展的才華;師生雙方都沉浸於教學活動中忘掉了各自的角色,共同感受到生命力量的涌動和生命質量的提升…。。這樣的教學纔是好的教學,從這樣的角度來評價教和學,纔是真正意義上的綜合發展性評價。總之,素質教育觀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學,是一種完整的育人的教育。它的真正意義不僅是讓學生獲得真知,還要讓學生擁有一種精神、一種立場、一種態度、一種不懈的追求,這就是我們廣大思品課教師的新理念;而一馬當先、與時俱進、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則應是我們廣大思品課教師的新作爲。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10

本人從事國中思想品德教學已經二十餘年,對思想品德教學中的苦楚與樂趣都有深深的體會。在國中各學科的教學中,思想品德教學可以說是非常不容易的,它不像語文課那樣具有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不像數學課那樣具有縝密的邏輯思維,不像歷史課那樣講述娓娓動聽的歷史故事,不像地理課那樣指點名山大川,

不像物理、化學、生物那樣演示變幻莫測的生化實驗,至於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的娛樂性,思想品德課更是望塵莫及。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思想品德教師更應努力鑽研,突破自己的學科侷限,將思品教學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巧妙地融爲一體,真正做到寓教於樂、潤物無聲,增強思想品德學科教學的吸引力,提高學生對思想品德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在學科教學中做到遊刃有餘。下面我將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較高的語言素質

作爲一名出色的思想品德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語言素質。高素質的語言,不僅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正體現了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所追求的綜合性原則,也是新課程下學科整合的必然要求。一些恰當的比喻、形象的引用、高雅的幽默,都會使思想品德的課堂妙趣橫生。對於思想品德課來說,高素質的語言似風姿綽約的智慧之花,令學生賞心悅目;似自然純正的精神味素,使學生感到有滋有味;似快樂的添加劑,使學生笑口常開。語言功底深厚的教師可以將一堂枯燥無味的思想品德課變成一堂高雅的藝術欣賞課。而能夠做到這一點可並非一日之功,只有慧於中才能秀於外。所以,思想品德教師必須把較高的語言素質作爲一項基本功來苦練。要多學習演講技巧,還要學一學播音,電視中像脫口秀之類的語言類節目對我們提高語言素質也是大有裨益的。除專業知識外,我們還要惡補一些諸如古今文學、詩詞、美文,並且要時時充電,形成習慣,這樣日積月累,你就是錦心繡口,課堂語言自然會宛如出水荷花、帶露玫瑰般清麗脫俗。

二、廣博的知識

作爲一名思想品德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這既是豐富課堂教學的關鍵,也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關鍵。思想品德教學,不僅是理論觀點的教學,還涉及天文學、數學、物理學、歷史學、醫學、音樂、體育等方方面面的知識。雖然不要求我們像諸葛孔明那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以上各個方面的知識還真得要廣泛涉獵,至少應是泛泛地瞭解,只有這樣纔能有生動的課堂。例如,《維護國家安全》一節,絕大多數中學生對國家的軍事國防知之甚少,如果教師能掌握一定的軍事國防知識,在課堂上既有助於教學,又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學生注意力。並且這也並不單純是爲了提高課堂效率,完成教學任務,更是爲了引導學生了解現代化國防和軍事,增強學生保家衛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說不定某個未來的軍事家就是我們這堂思想品德課啓蒙的。這也正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下高效課堂全面培養、綜合發展的宗旨。因此,教師如有廣博的知識,就可以自如地圍繞教學主題選擇材料,發揮所長,講起課來得心就手。爲此,我們應只爭朝夕,博覽羣書,使自己成爲一個知識淵博的思想品德教師。

三、新穎的教學設計

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想品德課離不開巧妙新穎的教學設計。爲實現教學目的可以適當引用歷史典故、司法案例、詩詞曲賦、漫畫、實驗、新聞播報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完成複習提問、情境創設、內容過渡、鞏固練習等教學環節,這樣會大大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尊敬教師》一節,可以讓學生來表演尊師題材的詩朗誦來創設情境,或欣賞尊師題材的歌曲如《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導入新課。還可以引領學生收集尊師典故,如“程門立雪”“張良拜師”“毛澤東尊師”等來豐富教學內容。我在這裏也只不過是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以求拋磚引玉而已。事實上,只要我們教師肯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無論是一節課的整體設計,還是一個知識點的教學設計,都會體現出教師的獨具匠心,教學上當然也會事半功倍。那麼,新穎的教學設計怎樣才能在需要的時候浮現於腦海呢?這就要底蘊。這種底蘊就來源於日常的點滴積累和對新課程的努力探索。

四、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手段

作爲一名思想品德教師,我們必須掌握多種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手段,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地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再配有先進的教學手段,這無異於一種活性劑,會給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要想教學方法多樣化,就要多向同行學習,堅持多聽課、多評課,聽評課中,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除此之外,還要博覽相關書籍,正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

我這裏所說的先進的教學手段,主要指的是多媒體課件的製作,這可是塊難啃的硬骨頭。當然了,簡單的PPT目前可能每位教師都信手拈來,但僅僅是PPT是遠遠不夠的,與PPT相比,動畫製作更能表達我們所要交代的問題。因此,儘管這塊骨頭難啃,爲了我們那追尋中的高效課堂,不管千難萬難,我們還是要把這塊硬骨頭啃碎,消化掉。

以上是我在思品教學方面幾點粗淺的體會,不足而道,願我們思品人沐浴新課程的春風,揚帆遠航!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11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德育課程。然而從以往的思品課教學情況看,教師只關注教學內容的講授,教學中缺少實踐環節,學生亦未參加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這種“坐而學道”的教學方式,不僅割斷了道德教育與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聯繫,而且影響了道德行爲能力的培養,造成所謂“開放式教學”,指在教學指導思想上衝破“閉合式”教學的怪圈,衝破課堂約束,參與社會實踐,打破課程侷限,做到各科相互滲透,形成學校、社會、家庭全方位育人網絡。筆者認爲只有從做開放型的現代教師,學開放型的教學內容,建開放型的教學模式等方面入手,才能提高思品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針對性。

更新教育觀念,做開放型的現代教師,扮演欣賞者的角色。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升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參與教學活動的能力也不斷增強。爲了充分調動學生自學、自勵的積極性,我逐漸擴大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我對四、五年級的學生,開展了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課前做足準備,上課做課堂上的小組人,並讓學生做小老師等。在課堂上學生展示自己製作的PPT,給同學們講解。雖然開始的他們,顯得稚嫩和生疏,但很快發現學生們對思品的學習興趣卻大大提高了,並從製作課件、上課講課這兩個方面,更深入得了解到了老師的辛苦工作。

把課堂實踐加入到教學環境中來,不是要更多的教學環節,而是要通過幾個環節來突破重難點,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感悟。國小思想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根據中規定:“思想品德課是學生系統地進行社會主義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課程”。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社會主義建設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老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中,運用“讀、議、講、測”是課堂教學最有效的教學方法。“讀”是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知識的基礎。老師要指導學生讀,提高讀的質量。結合實際把握好重難點,提出讀的提綱。同時要精讀,讀懂,掌握基礎知識;“議”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也是學生互相學習,自我教育的過程,老師要把握好主題,明確議題,開拓思維,適時引導,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激發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

有效地培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講”是老師對關鍵問題的點撥。老師對重點知識給予精講,及時對學生糾偏,解疑。“練”是知識鞏固、培養能力的重要環節。“測”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測試,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覺得在課堂上將所學知識及時鞏固,對教學及時反饋,及時補缺。使學生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形成知識樹。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我們應根據不同課題,結合學生實際,採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如:“探求式、導讀式、討論式”等。總之,要體現老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達到傳授知識,提高學生政治理論知識水平,又發揮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使知與行統一。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12

教蘇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對我來說今年已是第二輪了,我覺得它遵循了青少年身心發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課題既體現了主題,又比較生活化,有的展現了傳統文化;有的具有現代感;有的具有警示作用,讓學生讀一遍就印象深刻,對一生都有教益。下面就如何組織好教學,談一點個人的體會,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學生學會做人

關注學生進入青春期身心發展的特點,在引導學生展現青春活力、體驗成長喜悅的同時,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青春期的矛盾、困惑和煩惱。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用學生樂於接受的形式,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學習與他人相處的品德與技巧,感悟人生的意義,培養愛國情感,做一個自尊自信的人、善於交往的人、學會學習的人、熱愛生活的人、遵紀守法的人、熱愛祖國的人。

(二)用新的教育觀念指導課堂教學

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構建知識體系,建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意識,努力創設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學習的氛圍;突出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打破課堂的“平靜”和“平衡”,發揮學生的個性,呼喚學生“參與”與“合作”的意識,啓發學生勇於提問、質疑、參加討論;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願望,列舉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典型事例,對學生進行生動、具體的教育,引導學生自己教育自己;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時代性。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教學設計要運用問題解決式的思路,並注意把問題情景化,形式活動化,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參與、互助合作、體驗探究、交流共享的學習習慣。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問題,通過調查、討論、訪談等活動,在合作和分享中豐富和擴展自己的經驗,不斷提升學生自我成長的需求;提倡學生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取知識,接納學生的“異口同聲”,給學生髮揮優勢的餘地;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四)強調聯繫生活實際

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出發,在活動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範,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13

今年我們市裏思品這科會考變動很大,聽說會考要開卷考試,還聽說考試分數不計入會考成績,帶着滿腹的疑問我們到沂南三中參加研討會,想在這個研討會上把疑問一一解開,各學校的老師們一見面也是這些疑問,開卷就開卷吧,爲何不計入成績呢?老師和學生爲之三年的努力和奮鬥不都白浪費了嗎?

接下來是各個學校的老師代表說說自己對這次會考改革的看法和感受,一些老師說的真實真切,道出了我們思品老師的迷茫,何去何從成了我們討論的焦點,會考改革變化之大誰也沒想到,總是在想開卷就開卷吧,我們教師任務重就任務重吧,我們會努力陪學生做好會考的準備,雖然這樣的改革形式上解放了學生,但學生真正解放了嗎?我個人認爲一個學生的思品成績不及格,只能說明這個學生的思品理論知識不合格,並不能斷定這個學生的`思品道德有問題,就是個壞人。

總之,路在腳下,就在於你如何走,只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面臨再大的變化也會坐鎮不亂,我們學會適應,順其自然,努力拼搏的腳步不會爲誰而停留,祝願每個學生都考出好成績!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14

本學期我擔任了七年級的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工作,中途又接了八年級的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工作,通過一年的摸索和學習,我認爲上好七八年級思想品德課,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認真鑽研教材,科學設計教學流程

有人認爲,七年級思想品德課,內容簡單,道理淺顯,容易說得清楚,都認爲思想品德好上,鉤鉤畫畫就行。但是要讓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明確道理,規範自己的行爲,教師就要認真地備課,科學地設計教學流程。如何備課?首先要針對七八年級學生的年齡、生理特點,確定每課的教學目標,然後設計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中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薰陶。上學是生活的轉折點,是一件大事。他們頭腦中會產生各種想法,有新奇,有高興,有自豪,也有害怕,甚至帶有疑問。

我們要緊緊抓住學生的不同想法,充分利用掛圖、幻燈、課本中的圖片等直觀教學手段,讓學生回憶開學第一天,校門口“歡迎新同學”的橫標,老師、大哥哥、大姐姐在校門口迎接他們,並把他們領到教室等情景,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溫暖,集體生活的和諧友愛。由此可見,只有認真地鑽研教材、瞭解學生,教師才能確定準確的教學目標,從而制定出最佳的教學方案,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這是上好課的第一步。

二、寓教於樂,形象地講清觀點

形象生動地講清觀點,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念,是思想品德教學的重點,而關鍵是如何做到講清觀點、形象生動,千萬不要連篇累牘。要注意從少年抽象思維不發達的特點出發,並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可以通過活動、遊戲、插圖、幻燈、參觀等,把道理寓於遊戲活動和感性的認識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淺出。

三、加強行爲訓練,促進知行統一

國中教育主要是養成教育思想品德課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而且還必須重視道德行爲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知行統一的目的。七八年級學生是培養和形成道德行爲習慣的最佳時期。我們根據“學一點,懂一點,做一點”的原則,在課堂上堅持行爲規範的指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堅持每節課進行道德行爲的評論,強化道德觀念。引導學生用所學過的內容進行道德行爲的評論,即進行課堂行爲分析。學生的評論雖幼稚簡單,但通過這樣一評,表揚了先進,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學生明白了是與非。根據七八學生分辨能力低的特點,經常向他們講述革命英雄人物故事以及學校中的好人好事,讓他們學有榜樣,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就能加強學生自我行爲訓練,達到了思想品德課動情、曉理、導行的目的。

在思想品德課中,提高學生明理能力的途徑很多,只要我們科學地把握和運用,就能夠使他們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中受到教育,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體會集錦 篇15

“我們都是木頭人,一不能動,而不能說話,三不能露出大門牙。”寒假的國小教室在此想起學生做遊戲的聲音。這不是在補課,而是爲“國培計劃”國小思想品德租的學員們安排的`一場觀摩實踐課。

1月22日下午,思想品德學科組全體學員到甘肅省農業大學附屬中學觀摩實踐交流,來自城關區雁灘國小的石冬梅老師以《遊戲規則》爲題,在農大附屬中學上起了觀摩課,和孩子們一起遊戲,在遊戲中提出問題。她先讓孩子們做“木頭人”遊戲,她將學生分爲兩組,一組爲“逗笑人”,一組爲“木頭人”。規則是,聽老師口令,老師說聽的時候,“木頭人”保持一個動作不能變,“逗笑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木頭人”逗笑算贏,逗笑方式只能用語言,不能有任何身體接觸。遊戲中有學生違反規則,老師藉此機會提出“違反規則遊戲不能進行該怎麼辦”,學生分組討論,最後由學生提出修改意見,老師在對意見點評。

另一個教室是由來自城關區耿家莊國小的張琳軍老師做觀摩實踐課。她的課題以《災難之中的救護》爲內容。在導入中,她引用5.12地震中林浩的故事開題,通過視頻觀看,啓發學生在災難來臨時該怎麼辦。針對這個問題,她用宣傳如何在地震中逃生的動畫片來回答上面的問題。並現場演示,孩子們改如何逃生。課堂中她通過多種方式,啓發了學生的思維,並教會學生在災難來臨時該如何讓保護自己,她的課不僅教會學生,也教會“國培”的學員們在遇到災難時,該如何保護自己、保護的學生、保護孩子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