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上好國小品德課的心得體會(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49K

怎樣上好國小品德課的心得體會 篇1

我國的教育方針把德育放在各學科之首,從中體現了德育的重要性。筆者認爲學校要以德爲首,班級要以德爲本,學科教育要以德爲重,課堂教學要以德爲先。

怎樣上好國小品德課的心得體會(通用3篇)

學校的工作千頭萬緒,必須要以德爲首。學校的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複雜、系統的工作。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時,首先學校領導必須以身作則,建立德育教育的領導機構。制訂各種規章制度,具體落實,領導做到身正,不令則行,做師生的表率,再對教師進行德育教育。使學校形成高尚品德的氛圍,努力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有一羣師德高尚的教師,必定能帶出高尚品德的學生。古語云:“有其師,必有其徒。”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是相當大的,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師生共同營造整個校區的文明禮貌的氛圍,讓學生生活在一個祥和文明的環境中,使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良好品德的薰陶。使他們更能安居樂學。

在整個年級中要以德育爲本,我與同事們都有同感。同一年級中,思想品德好的班級,學習成績各方面也好,究其原因是,思品好的班級,班風、班紀就好。學習目的更明確,能團結友愛,互相交流學習方法,更能自覺學習,成績就會更好。

在年級教研活動中要以研究學生的思品教育爲本,在同年級中根據學生年齡特徵,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品德教育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外出參觀學習,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英雄模範事蹟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前途理想教育。使學生在活動中激發感情,陶冶情操。

各學科教育要以德爲重。上好品德課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怎樣上好品德課呢?一是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首先教師要對整個活動做好周密的安排,其次佈置好學生所必須準備的材料、圖片……二是課前給學生創設情境。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課件激發學生的品德情感。三是整個活動過程中要讓學生全員參加,充分展示自我,使學生在活動中瞭解自我。從活動中找出問題的答案,自己在某些事情中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四是總結激勵學生,延伸導航。五是課後檢查,瞭解反饋情況,讓學生持之以恆。學生品德教育不是單純的上好品德課。其他學科也要寓品德教育於學科教學之中,例如在教學三年級《科學》第三部分“動物”時,不是單純地教學認識幾種動物,而是要教育學生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愛護小動物。又例如在教學四年級語文《陶罐和鐵罐》時就要教育學生認識到: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在各學科的教學中,品德教育無處不在,無處不存,教師要善於抓住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時機,有時教師一個細微的動作,或一句正面引導的話語,將會使學生受益終身。

總之,學生的品德教育教學,是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教師要充分理解德育與智育的辨證關係。學生的品德教育教學關係到社會的安定,民族的存亡,國家前途命運的問題。更應引起學校、家庭、社會的高度重視。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爲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

怎樣上好國小品德課的心得體會 篇2

以前在我們農村學校,國小品德與社會課一直被視爲豆芽科學。老師不重視,經常用來上語文、數學課;學生不喜歡,認爲反正不參加統考,學好學壞無所謂。近幾年在國家教育教學改革和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指導下,各級各類學校開始重視國小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質量。本學期我被學校選派參加了“國培計劃”國小品德與社會的培訓與學習。通過近一學期的培訓與學習,我對上好國小品德與社會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瞭解和認識。我認爲要上好國小品德與社會課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首先我們教師應該從思想上重視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徹底轉變觀念,把品德與社會課應語文、數學課同等對待,不輕視,不擠佔,認認真真地上好課,讓孩子們獲得應該學得的知識。 2.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鑽研教材,突出思品課的生活性,注重活動教學,因爲貼近生活的品德課是最親切的,同時也是最真實的。 3.在教學中採用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採用他們喜歡的方式組織教學,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4.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與教師的主導性。隨着課程改革的深人,課堂教學越來越關注學生的參與,品德與社會課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爲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正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因此,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着力點是如何關注學生的參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5.採用各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絕不是用一些形式上的東西吸引學生,更不是搞花架子取悅學生,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關鍵是要激發學生做一個積極的.生活者,讓他們能夠體會到用文明健康的方式過更好的生活的樂趣,引導他們明白“其實生活可以更好的”。這樣,學習者就會從自身內部產生更持久的興趣。我們要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回報、誠信的價值、人格的魅力,這樣學生才願意講誠信、重人格、求合作,纔會有參與的興趣。總之,品德與社會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它對學生了解社會、形成美好的品格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爲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我們還須適當適時地將多媒體引入課堂,生動的圖片和課件的展示都會對學生的思維品質產生深刻地影響。

怎樣上好國小品德課的心得體會 篇3

“從教越久的教師越認爲自己非常瞭解學生,其實,有時我們離孩子很遠,提倡做課前調查,意義正在於此。”近日,在20xx浙江省品德與生活(社會)新課程新教材“疑難問題解決”專題培訓會上,開課老師之一、溫州瓦市國小教師黃又綠在課後分析時,強調了充分研究、瞭解學生對於國小品德教學的重要意義。

據瞭解,我省國小從20xx年開始進入新課改,至今7年,已完成了國小六年新課程新教材的第一輪培訓,也就是教師的上崗培訓。針對新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很多問題,從今年開始,省教育廳開始舉辦各學科新課程新教材“疑難問題解決”專題培訓,計劃以三年爲一個週期,開展第二輪培訓,解疑答惑,引領教師更好地把握新課改精神,落實新課改目標。

作爲三人小組的代表,黃又綠老師介紹了三節課的教學設計的經過和感悟。她認爲,要上好品德課,首先要研讀教材,通過教材設置讀出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難點。其次,教學的目標定位不僅包括目標是什麼,還包括目標把握在哪個層級。也就是需要研究學生,研究每堂課的教學對學生而言已知什麼,未知什麼,應該知道什麼,怎麼讓孩子知道。通過這次開課,黃老師說:我們進一步體會到了“讀懂學生”對教學是多麼重要。只有讀懂了學生,我們採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才能貼近學生生活,反映學生需要,才能讓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這樣的教學纔會有針對性,有實效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