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4.45K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1

教育,是一個競爭的關係。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精選16篇)

無論過去和現在還是未來,能力強的人,智慧的人,都會讓孩子處於競爭的前列,脫穎而出。反之,孩子依然落後。外部因素的改變,比如雙減,對教育競爭的影響微乎其微。因爲,大家都知道這個信息,智慧的人,會及時調整,做出優化。反之,缺乏教育思維的家長,過去也無力做出正確的選擇,現在也同樣如此。因此,我們要談的是,如何智慧的人,從不懂教育到懂教育,纔是關鍵。

根本點,教育思路,從沒有改變,畢竟是語文,數學,英語的分數擺在哪裏。誰能讓孩子輕鬆優秀,誰就是智慧的家長。過去,能讓孩子輕鬆學習的家長,他們現在也能做到。過去做不到的,現在也做不到。和減負並沒有太大關係。

首先,教育決定因素在於國小一年級,二年級的學習能力培養有關

太多太多父母糾結在錢上面。想省錢,在國中的時候再花錢。其實,學習能力只能在國小一年級,二年級才能擁有。(比如數學的計算能力,思維能力,語文英語的記憶能力,背誦能力,都是一年級,二年級締造)。三年級後,孩子心性定了下來,貪玩,偷懶將定性,很難改變。同時學習成績不好,將讓孩子認爲自己不是讀書的料,不管怎麼努力都沒有別人好。不自信,不認真學習的心態就形成,後期很難改變。拿着錢,準備投資國中,是何等的不智慧。

上述教育理念,並不是雙減導致,和雙減無關。卻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其次,教育和家庭政治有關

往往家庭中,大多聽到的就是錢。用錢來綁架教育智慧。這個家庭的教育,就會是最差的。

但,能談錢的人,都是家庭政治地位高的人。

教育的方向盤,到底掌握在有錢,有地位的人手中,還是要掌握在每天研究教育的人手中呢?往往現實是掌握在談錢的人手中。不談教育的人,不面對教育的人,是教育不合格的人。

所以,家庭地位高的人,要好好想一下,談錢對教育沒有什麼幫助的。別因爲家庭地位,而用錢去綁架,對孩子來說是毀滅性的。

教育的成功,是家庭政治地位所決定。因爲,那是掌握方向盤的人,很輕鬆的就可以控制一個家的走向。其中包括教育。放棄錢,就是放棄地位,極少人能真正走出來。

如果能瞭解以上兩點,並努力追求。家庭教育,雖然不能百分百成功,但也能鶴立雞羣。

雙減,依然對智慧的父母,沒有什麼關係。

但,雙減,卻對很多不懂教育的真諦的父母,是一場災難。會讓孩子更差。

因爲,上述說的,決定一切的,就在一年級和二年級。是培養能力的最後兩年。

因爲,能力培養,隨着孩子長大,是越來越難。那些不自信,貪玩,不認真的孩子將在三年級後,越來越問題大,能力培養越來越難了。

能力決定未來。如果你真的明白。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2

作爲一個國小五年級學生與九年級學生的媽媽,我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校外培訓機構和一對一輔導都無法實現對孩子的優質教育了。我大女兒九年級了,會考即將到來,課程多作業多,百分之五十的普高錄取率讓家長焦慮,學校是很負責的,安排了免費的晚自習和週末輔導,原本打算周未請人查漏補缺輔導一下的,也因爲沒有時間只好放棄。

小女兒也是國小五年級了,在“雙減”政策落地後,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孩子在家學習、做作業的時間少了,娛樂休閒的時間多了,更多的時間資源還給了孩子。作爲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寶貴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父母要明白,“雙減”是爲了減輕孩子過重的學業負擔,而不是減輕做家長的責任。在陪伴孩子成長這條路上,作爲家長,我們始終應該是一名學習者。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3

無意中在一個貼吧裏看到現在有許多沒上過學的家長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而一些有知識、有文化、有高學歷的家長卻把孩子管出諸多毛病。的確,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知識不等於智慧,所以,做個有智慧的家長吧!

其實教育孩子並沒有那麼難,我們要想把孩子培養出自己心目中的孩子,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有時候,我們教育孩子,心太急切了,孩子的教育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定的,我們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一些,對孩子的要求不要太苛刻了。每個人都想得到別人的表揚,小孩子更是如此。所以,有時給孩子適當的表揚或獎勵遠比做錯事了給予批評效果好的多。

當然,有時候孩子考試不錯,我們就會誇孩子很聰明,考試考得真棒!我覺得說孩子很努力是不是會更好呢。我的弟弟,每次考試成績都不怎麼樣,可是他每次都有理由:“我又不那麼聰明,我們班聰明的學生太多了。”他把結果歸根於別人聰明,而不是自己不努力,這其實與平時父母的說話方式有很大關係。我相信,如果在父母的正確指引下,他能把失敗歸因於自己的努力程度,一定會大大提高學習動機。

有智慧的家長會這樣教育孩子:“無論做什麼,都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而不會對孩子講:“孩子,你只需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其他的就讓父母來做。”有時候,有條件的愛,並不是真愛。

教育需要智慧,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如此。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4

看了《如何做新時代父母》的主題講座後,學會了讓孩子從小懂得修身養性,融入孩子的生活,學會傾聽,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在哪裏,加強孩子愛國主義教育,用“仁”愛人,讓孩子更理解人,關心人。

學校是知識的海洋,家庭是成功的保障。——題記

3月30日晚上,一堂《如何做新時代智慧型父母》的網絡直播猶如久旱逢甘霖般滋潤我的心田,爲我的育兒之路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能量。

我發現在董老師長達兩小時的直播課中主要講了三個問題:

一:如何培養自律的孩子。

二:如何培養有責任有夢想的孩子。

三:如何培養懂得感恩自信的孩子。

通過這堂直播課,我受益匪淺:首先感謝學校給了我們家長這次學習的好機會,讓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如:老是抱怨孩子,放大孩子的缺點),並告訴我以後要怎麼做(如讚美孩子,理解孩子)。從中我還了解到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是每個人心靈的港灣,作爲孩子的父母,我們要用自己良好的心態營造一個安靜祥和的港灣,讓孩子從這裏起步,揚帆遠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作爲家長,我們始終應該是一名學習者,陪伴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教育從來都不是孩子的功課,而是父母的修行。讓我們爲成爲一名合格的新時代智慧型父母而努力,爲孩子有一個幸福、健康、快樂、自信的童年而努力!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5

爲人父母的,相信我們都當之無愧地可以說對於孩子會給予全部的愛。但是這個所謂的愛卻並非只是一個簡單的動詞。真正所謂的好父母之愛,作爲家長的你我其實更需要的是講求技巧,運用智慧地給予孩子。

一味的寵愛不是愛;一味的棍棒相加不是愛;一味的縱容不是愛;一味的偏袒不是愛;一味的斥責不是愛;一味的表揚不是愛-----正是因爲孩子有自己的獨立的性格和選擇,家長需要妥善地處理好自己的這份對於子女的關愛。正是因爲父母之愛的學問如此深奧,家長需要發揮自己的智慧營造真正合適的愛給來養育自己的子女。畢竟,愛是相互的。所以家長更應該時刻提高警惕地關注於《好父母有愛,更要有智慧》這類話題。

在這本家長育兒經驗談的書籍中,每位希望正確引導自己孩子的父母都值得來一讀此書。一如此書的推薦般,這本書的一大特色便是作者本身就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心理專家媽媽。以專業的角度;以過來人的經驗,以實戰經驗的講解,以心理學的科學角度分析。這便是此書的可讀可點之處。正可謂此書集結了養育孩子的相關愛的方法和技巧,引領父母幫孩子成長爲最好的自我。畢竟青春期決定孩子未來的生活態度,孩子成長的每一步腳印都至關重要。書中涉及的內容其實包括了現在社會中很多處於青春叛逆期孩子們的問題而展開,類似於網絡問題,類似於偷竊問題,類似於不合羣問題,類似於溫室裏的花朵問題,類似於沒有主見問題,類似於孩子的情緒問題等等。看似問題嚴峻,其實只要父母點點滴滴地關愛和靈活運用的

讀完此書,身爲家長的我同時也在有感而發的激發出某些感言。的確,做人難,而做好父母更難。在教育孩子的方面上,家長如果可以深入研究和學習下這些相關的專家級講解絕對可以有種豁然開朗般的感悟。愛孩子的確是需要從心裏面去愛。如何從心出發呢?那就是需要家長時刻地注意智慧的運用。所謂的智慧之愛首先需要做的大前提便是去了解孩子。我們給予孩子的愛不是盲目的。其次,愛的呵護下需要的更多的是機會的給予,尊重的設立,信任的前提。尤其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們,他們處於叛逆時期。假如父母一味的強求,勢必會帶來一種惡性循環般的不良效果。唯一解決的辦法其實就是尊重和信任。再次,青春期的孩子個性已經向獨立的方向過渡。他們更渴望的是父母對於他們的順應自然般的鼓舞和推動。家長在這個時刻需要做的是有如朋友般的適時點撥和指導。假如父母連自己都對孩子喪失了期望,那孩子又怎能在遇到問題時自我去努力找尋辦法和客服呢。所以,這個飢餓頓的父母同樣需要的是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地開發他們的潛能等等。

《好父母有愛,更要有智慧》作爲一本智慧育兒經的書籍出現在我們家長面前。作爲一本家長育兒教育書籍,它所起到的作用更大程度上是啓發家長們如何更好地發揮自我智慧來養育好兒女。雖然它的內容並不可能包羅萬象地進行相關的育兒講解,但是我們家長卻可以在讀書的過程中觸類旁通地找尋適合自己孩子的教養經。這也纔是此書的重中之重。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6

我們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尤爲重要。如何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放下手機用心陪伴

有些家長感覺陪伴孩子沒有時間,或者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不知道做些什麼。其實孩子是很好滿足的,你只要和他一起散散步,或者一起午睡,孩子都會覺得很美好。父母一定要注意,陪伴孩子的時候,放下手機和工作,用心的陪伴,纔是最重要的。

巧用陪伴的“三個”黃金時間

陪伴有三個黃金時間分別是早上起牀時、吃早飯和晚飯時以及晚上入睡時。早上起牀時,如果父母和孩子道一聲“早上好”,一起做幾個俯臥撐,孩子會很開心,美好的一天開始啦!吃早飯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自己一天的安排,也可以讓孩子說說他一天的安排,因爲有了父母的“鋪墊”,孩子會感覺到尊重,也會很樂意與您出自己“一天的安排”。吃晚飯時,父母可以彙報自己一天的工作情況,孩子也會很樂意彙報他一天的學習生活情況。入睡時,父母再與孩子道一聲“晚安”,孩子就會帶着祝福進入甜蜜的夢鄉。

藉助玩具發揮孩子的創造力

玩具對孩子的動手能力、精細動作的提升有很明顯的效果。此外,益智類的玩具有助於提升和拓展孩子的智力水平,可以給孩子多玩。玩的過程中,父母可以先參與進去,跟孩子一起玩,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協助,讓孩子獲得成功的成就感,孩子在創造方面也會更加大膽。

一起做家務

陪伴孩子並不是讓家長啥事都不幹,只是簡單的陪着孩子。家長可以讓孩子選擇和自己一起做擦桌子、擇菜、掃地等家務活動。這些活動都是家長陪伴孩子的機會,既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有助於孩子熱愛勞動,又能增進親子感情。

親子閱讀

給孩子講一個睡前故事,是高質量陪伴的重要機會。每次講故事時,家長應用眼神和孩子交流,有時是一個小小的微笑、有時是鼓勵的目光,當孩子感受到這種交流和互動時,他們更容易接受你,也是更容易融入到故事的情境當中。

戶外運動

父母需要經常帶孩子出去玩耍,和孩子做一些戶外親子活動。讓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世界,接觸大量的新鮮事物,帶着孩子走進大自然,讓孩子去看、去聽、去聞、去觸摸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跟孩子一起分享感受,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多的幫助,而且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作爲父母,努力讓孩子沐浴在愛的環境中成長很重要。期望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家長的高效陪伴!健康成長!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7

今天線上家長會跟着心理輔導師學習這節課程,讓我們知道,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只會習慣去說教,卻很少願意去真正傾聽孩子的心聲,甚至會無情的打斷或敷衍了事。其實,不是每個時刻都適合教育孩子,我們做父母首先要觀察孩子是否愛學習,是否喜歡學習帶來的感覺,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責,批評,只會讓孩子痛苦,逃避。幫孩子找到學習的美好感覺最重要。父母需要採用合適的方法與孩子溝通。如果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只會讓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不居高臨下,不以指責教育的口吻,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方式與孩子探討溝通。

在這過程中會遇到挫折和困難,父母應該學會對孩子,給予更多的耐心陪伴、寬容、理解、尊重、信任與關愛。多看到孩子的付出和努力,做到多鼓勵少批評,纔可以讓孩子更有自信和勇氣。

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與自我反省,對孩子多關心人,少關心事。把目光放在人身上,以人爲本,不能只看結果。要知道我們愛的是孩子,不是成績。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也要不斷的學習和成長,提升自己的認知,才能跟上孩子成長的步伐。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8

遊戲,是孩子的語言,是他們與他人建立聯結的方式,是情感療愈並建立自信的手段。遊戲,也是成人進入孩子世界的通行證。當我們學會用孩子的語言和孩子溝通,親子關係自然更加親密、和諧。育兒,關係大於技巧!

學會對孩子“放手”,實現孩子的自主“遊戲權”

育兒不是家長使用絕對權威,不是刻板說教,不是在咬牙發力中勇往無前,而是要走近孩子,蹲下來,真正看到他,使用孩子王國的語言溝通,與他深深聯結,不刻板、不主觀、充滿接納、關愛和意趣。孩子會因家長的深深接納和關心而在遊戲中暢然大笑,進而更爲主動地配合家長,進行自我調適。

選擇適宜的遊戲,做孩子游戲的參與者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不同的遊戲有着不同的興趣與熱情。有些遊戲,雖然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喜歡玩,但他們玩的深度和廣度是截然不同的。作爲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儘可能玩出適合他們的遊戲,這樣才能使他們感興趣,也纔有助於發揮孩子的智力和想象力。例如,3-4歲的幼兒,形象思維能力形成和發展,獨立性和運動能力也進一步發展,一些形象性和運動性較強的遊戲也許更適合他們;5-6歲的幼兒,抽象思維能力開始發展,運動機能也更加成熟,家長可以與其開展一些活動性強且智力活動成分較多的遊戲。

及時而到位的“出手”,讓孩子游戲玩的更精彩

當孩子在遊戲過程中確實出現無法解決或可能對他產生不良影響的問題時,家長才有必要介入,給予孩子及時的幫助與指導,使遊戲深入開展下去。有些家長是急性子,看到孩子笨手笨腳,便急於幫忙,比如穿珠子時,家長看到孩子好長時間也穿不進一顆珠子,便着急起來,一把奪過孩子手中的珠子,說:“這樣不就穿進去了嘛!”要知道,孩子堅持不懈地做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正是他毅力與耐性的體現。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學會了思考,體驗了生活,家長不必急着去打擾他。

適時適當的學會“懶惰”,促幼兒自我成長

每次遊戲結束後針對低齡幼兒家長可以用暗示性的動作暗示和孩子一起收玩具,久而久之培養孩子自己收玩具的習慣;針對大齡幼兒不僅要求孩子游戲過後收自己的玩具,而且要要求孩子按照類別收拾玩具,在收拾玩具的過程中學習物品的分類,體驗自我服務的價值。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9

掙錢、體面、發展前景、"詩和遠方",支撐起上述幾項標準的,必須是生存技能和才華,而讀書是練就生存技能和才華的唯一手段。有一所理想的大學去讀,得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享受浪漫的青春,人生髮展有廣闊的前景,這纔是理想的人生旅途。

21歲的乞丐,年級輕輕掙了186萬,有什麼可羨慕的呢?10多年的乞討生涯中,他又遭受了多少人的唾棄和不屑呢?賣煎餅果子月入3萬元的大媽,又有什麼可羨慕的呢?即便她確實年入30多萬,又有幾個年輕人會去攤煎餅果子?有幾個青春韶華的年輕人,願意讓自己的年華與風吹日曬爲伴?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當某些家長把掙錢視爲培養孩子前途的唯一標準時,顯然忽視了一個人生活在世上的體面、發展前景和詩意。

讓我們不要做這樣短視的家長,讓我們的孩子把眼光放長遠些。請記住,詩歌和遠方的種子,都埋於手下的書籍中,讀書,是青春時代無盡美好的享受。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10

一、對新鮮事感興趣

我們馬上就要迎來傳統節日春節,這期間有趣的事情會有很多很多,孩子有了更多學習和探索的機會,家長朋友們可以藉此培養孩子的興趣,幫助孩子瞭解春節習俗,用圖畫和照片的形式記錄新年裏有趣的事情,開學後讓孩子分享給大家。

二、做力所能及的事

假期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爲習慣的好時機,除了堅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家長朋友們還可以培養孩子做掃地、洗碗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鼓勵孩子餐餐光盤,養成節約糧食、避免浪費的飲食習慣。

三、與人交往有禮貌

春節期間的走親訪友,也是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的好時機,家長朋友們可以提前教孩子“您好、謝謝、請”等基本禮貌用語,培養孩子不在別人家隨意走動、亂翻東西,與小夥伴玩耍時守規矩,不爭不搶等良好做客禮儀。

一、注意疫情防控

請家長朋友們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減少走親訪友、減少外出就餐,堅持不聚餐、不聚會、不聚集,同時提醒孩子保持良好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風,要做好防護,如果出現發熱等相關症狀,及時去發熱門診就診、及時通報,疫情防控期間要減少不必要外出,原則上以本地活動爲主,不長途旅行、不參加聚集性活動。

二、注意防火安全

每年的春節,都是用火、用電、燃放煙花爆竹的高峯期,所以,孩子的防火安全意識一定要提高,以免造成意外,發生火災。對孩子的監護管理更不能放鬆,不將孩子獨自留在家中,注意各類取暖設備的使用安全,嚴禁使用易引發事故的各類電器。

三、注意人身安全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寒假到來,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告知孩子一些防盜、防騙和防拐知識,外出不能離開家長的視線範圍,讓孩子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四、注意出行安全

寒假來臨,孩子的交通安全不放假,家長朋友們一定要確保孩子在假期中遵守交通規則,以免發生意外。

五、注意飲食安全

放假期間,孩子的生活作息習慣難免和幼兒園不一樣,如果孩子亂吃東西很容易就會生病,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只有合理規劃飲食與營養攝入才能保證孩子身體健康,以及正常的生長髮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希望家長朋友們抓住生活中的各種教育契機,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11

《好父母有愛更要有智慧》一書的作者是一名高級心理諮詢師。這本寫給青春期孩子家長的書是由作者親歷的十五個真實的事例勾串而成的。每個故事都很具代表性。作者詳述了自己接待的這些所謂的“問題”少年並對其展開心理輔導的全過程。不僅提示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徵和思維方式,更重要的是爲我們提供了很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手段和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方法。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身體的成長,心理的成熟,使他們的自我意識高漲。他們追求獨立,強調自尊,張揚個性,排斥束縛,他們渴望得到尊重,期待獲得理解,盼望展現自我的價值。面對這一系列的改變和渴求,青春期的憂愁和煩惱接踵而來。厭學、沉迷網絡、暴力、自殺、早戀……可以算得上是問題百出,狀況不斷。而家庭關係也常常被搞得危機四伏,矛盾重重。青春期是孩子自我塑造的關鍵時期。青春期如此關鍵,父母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拋卻剪不斷、理還亂的千愁萬緒,順利走過這段成長歲月呢?

很喜歡作者對本書的命題,好父母有愛更要有智慧。高爾基的那句名言“愛孩子,那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則是一件大事。”天下父母誰對孩子不是充滿了愛?但能夠做到有智慧就要另當別論了。從書中的事例來說,每個家庭,無論貧富,無論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低,對孩子的愛都是百分之百。如果有哪個父母被加之不愛孩子的評判,一定會十分委屈。有多少父母會自省自己給孩子的愛是否得當,愛的是否夠智慧?甚至當孩子出現了心理或行爲問題的時候,當親子關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灼期的時候,父母們似乎也還沒能適時的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沒能意識到眼前這個叛逆的不服管教的孩子已經不再是昨日自己懷中需要百倍呵護的“小天使”。當父母們爲家有“問題孩子”而焦頭爛額之時,也似乎並不能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做重新的調整,更無法形成一種有深度的認識,去反省自己的教育態度。

而本書的作者以一件件鮮活的事例自然而恰當地在提醒着父母們,不但要有愛更要有智慧。智慧的愛對於孩子是溫暖的陽光,不當的愛對於孩子卻像是灼人的炙烤;智慧的愛是滋潤孩子心田的雨露,不當的愛卻會讓孩子在暴雨中煎熬。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而家庭對於孩子的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有着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孩子今天的種種問題都是家庭中的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面對問題父母首先應該做的不是責備孩子,管教孩子甚至粗暴的對待孩子。而是應該反省自己的教養態度,反省是不是家庭給孩子營造了錯誤的動力環境。青春期孩子有脫離父母的需要,父母的榜樣力量已經在他們心中淡去,他們有思想,渴望獨立,渴望被尊重。父母的要充分的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和成長需要,在基礎上改變自己,調節自己的教育方式。

本書的作者沒有過多的理論論述,而是全部採用實例,而這些實例在我看來更有說服力。十五個故事裏,都是由正文、小貼士和給家長的話三部份組成。正文的實例觸動了父母的心,小貼士裏是專業的解釋,給家長的話是對父母的諄諄提醒。書中提到了一些心理輔導的方法像角色扮演、森田療法,作文指導、正性強化法等,日常中也可以一試。感覺本書最值得稱讚的地方就是在潛移默化中點撥父母們要不斷反省和思考自身,這一點對父母們來說太重要了。希望作者能達成所願,天下的父母都能用智慧的愛伴孩子順利走過青春期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12

嚴寒冬日,溫情暖暖,一場精神盛宴正在上演。20xx年12月5日在市藝術中心三樓道德講堂大廳,有幸聆聽了全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心理學專家王紀瓊老師的講座,他的講座詼諧幽默、通俗易懂,而又意義深刻,讓人回味無窮。

王紀瓊老師以生動的事例、直白的語言、清晰的講解,讓我瞬間明白了心理學中的許多概念:比如人的心理現象包括共性心理和個性心理,每一個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現;比如情緒是可以遮蔽記憶的,讓我進一步明白了看人要客觀,而不要讓情緒左右了自己;王老師還告訴我們,要靠智慧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靠情緒。在這裏,王老師出示了兩張圖片:

通過第一張“馬桶玩水”的圖片,告訴我們0-3歲幼兒行爲背後的思維特點是動作思維爲主,而“手抓飯”圖片則告訴我們:正是一個個錯誤才促成了孩子的成長,要珍惜孩子每一次犯錯的機會。普通的事例經過專家的解讀讓我不由得感嘆:懂得孩子的心理是多麼重要!

接下來王老師講了“幸福人生四大核心詞彙”——定位、方向、專注、潛能,觸動了我的心靈,也引發了我(既是一名家長同時又是一位老師)對自己職業的深思。教師要對自己的職業給予正確的定位,這樣就能轉變我們的心態,我們既然選擇教師這個行業就要接受清貧,耐得住平淡。教師正確定位自己,可以讓我們正確看待學生,現在的學生個性差異明顯,個性又特別強,我們不可能用一個標準去衡量學生。再說我們每個人就是在犯錯和糾錯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何況是學生呢?我們不能強求學生適應自己,而是要順應學生因材施教,我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學會享受與學生共同成長,作爲教師,帶給學生幸福,其實自己也幸福,這樣你會享受學生成長中進步的樂趣。

在講座中,王紀瓊老師多次提到經營好家庭關係對於一個人獲取幸福感的重要性。一個不和諧的家庭,是無法創造出幸福的感覺。“家庭生活,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難免會有爭吵和矛盾,一個人要想獲取幸福感,就必須學會經營家庭。”要帶着智慧去解決家庭問題,巧妙溝通是打開家庭和諧的一把“金鑰匙”。特別是說到婆媳關係時,講到如果婆婆吩咐什麼事,智慧的媳婦一定要先答應下來,“好的,我和你兒子商量一下”,這時全場掌聲雷動。“有時候一些小的溝通技巧,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談得興起的王紀瓊老師現場傳授巧妙溝通簡單易行的方法:點頭、微笑、傾聽、迴應。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王老師的講座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他對教育的的理解,對人生的思考會時刻指導我平靜的對待孩子的成長,智慧的營造幸福家庭,理智的面對自己的工作!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13

淡化相貌心理對於那些長相特別醜或特別美的孩子,家長有時會當着他們的面發表些議論。在被他們提示後,這些“相貌異常”的孩子對自己的相貌會產生“自己與衆不同”的自卑或自傲異常心理。這種過早的自我淺層表面的關注,是不利於孩子心理全面健康發育的。因此,對於特美、特醜的孩子,家長都應努力去淡化他們的“與衆不同感”。

淡化優勢心理有時,孩子的特長、優勢也需適當的淡化。在“望子成龍”的心理態勢中,許多家長對孩子從小表現出來的天資、天份往往是給以充分肯定、讚揚、鼓勵和宣傳。這種強化孩子“異於常人能力”的行爲,易導致孩子過早地“專業化”,從而影響心身的全面發展。在孩子的少兒時期,讓他們廣泛接觸、涉足生活與事物的方方面面,廣泛汲取知識營養,也是在爲將來的“專一”打下堅實的基礎。

淡化情感心理別讓他們發現自己是家長的“心頭肉”。如今獨生子女們的家長大多對孩子有“過度關懷”的傾向。許多家長儘量滿足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久而久之,在嬌慣中,孩子便有了那種“我在父母心目中地位絕對不一般”、“我比其他孩子優越得多”的異常心理。這種心理情感往往導致他們任性、不負責和不願吃苦等表現的發生。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淡化一下孩子的“獨特心理”,讓他們在平凡中體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更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14

感謝縣婦聯舉辦的讀書會,讓我有幸認識了秦桂芳老師。說實話平時很少聽到專家上課。

縣婦聯唐秀峯主席臺上簡要講解讀書會內容,接着就這次讀書會講師秦桂芳作了簡單介紹,就這樣讀書會開始了。

秦老師說:“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的很大,小的很小。這是我對自己的定位。”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帶入今天讀書會的主題。瞬間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一種久違感油然而生。做了“大風吹”的遊戲,沒想到她連做調查都這麼有意思。第一次聽她上課,我感覺輕鬆、愉快。整個讀書會下來,我都被她深深吸引,那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美。

縣婦聯領導們也沒閒着,時不時提醒我們積極回答問題,參與課間互動。有的記積分,有的拍照,有時一句點評就讓整個上課氣氛活躍起來。謝謝她們的付出!能夠和這麼多有緣的夥伴們一起學習成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其實,我這次來參加讀書會是有私心的,就是想讓自己喜歡上讀書。通過這期讀書會,收穫遠大於此。課堂互動讓我體會到:以前經常遇到的情況,自己處理方式不對,關鍵點在於沒有意識到孩子感受,更談不上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要有所改變。總結如下:

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孩子需要他們的感受被接納和尊重,我們可以這麼做:

1、安靜專心地傾聽。

2、用簡單的詞語迴應他們的感受。

3、說出他們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納的,但某些行爲必須受到限制。爲了能流利地說出這種接納人的“新語言”,掌握這些技巧,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操練。

我後來通讀了《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的第1章“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寫下這期讀書會心得體會。如有不恰當的地方,希望姐妹們批評指正!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15

當我作爲一名教師首次站在講臺上的時候,自己的學生就是一幫青春期的孩子們。他們很可愛、很純真、很向上,但也很叛逆。

我作爲一個成年人,作爲一個孩子的父親,本以爲自己曾從這個叛逆的時代走過,便自以對這班叛逆的學生相當瞭解。可是實際上,由於與時俱盡的因素存在,自己的那些經歷,自己的那一套全都過了時,這班孩子的叛逆與自己當年的叛逆已經是截然不同,叛逆也在與時俱盡了。

在沒有讀本書之前,我一直爲此感到困惑。有學生告訴我,我已經OUT了。的確,我雖然長得面嫩,但是思想保守,的確很容易OUT。再加上三年一道溝,我早已與這些學生們相隔萬水千山,自然是互相不能理解。OUT的現實我承認,代溝的存在我也清楚,但是這些爲何發生,緣何而起,卻是我不得而知了。不過讀了本書,我大受啓迪,雖然仍舊無法洞透其中原委,但也明白了大多數。

拿到本書,第一眼就看到了“吳斯達”三字。我並不知道吳斯達是誰,之所以對其敏感,是因爲自己看成了“吳孟達”。這僅是個玩笑,拿起吳老師的書翻閱之後,這才明白,自己的這個同行真的是不簡單,不愧爲人大代表的稱號,真的是有水平。

與時俱盡的第一個要素恐怕就是網絡了。自己叛逆的時候別說網絡,就連電腦也不常見。我國中的學校是市裏的重點校,開設有微機課。但那時候的電腦還不如小霸王遊戲機好玩,別說顏色,就連聲音都沒有。那時候的電腦不像現在,對我們沒有半點兒的吸引力。雖然曾幾何時我還對BASIC語言相當精通,但那卻是比英語還要痛苦的一種存在。現在的叛逆者可幸福了,他們可以找到的娛樂要遠比學習多。除了看電視、電影、課外書之外,還有電腦、手機、MP4、IPAD等各種NB的存在。與他們相比,曾經叛逆期的我們就是土包子,我們那會兒找到的最好消遣無非是跑到街上的遊戲機廳花掉一個大錢,痛快地玩上半天。可是對於他們,街機已經成爲一種小遊戲,若不是我們這夥兒老八零後們還需要用它們來尋找失去的回憶,恐怕街機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網絡是好東西。我第一次上網是在兩千年。當時我很不理解,爲什麼要花和玩遊戲同樣的錢來幹這麼沒有意義的事情。後來上了大學,上網才變得普遍起來,自己也有了第N個Q號。再後來則是聯網遊戲(不是網絡遊戲),我甚至成爲了CS的職業玩家,若不是找到了教師的工作,恐怕我早已成爲遊戲界的一個名星了(小小YY一把)。對於我,網絡遊戲沒有什麼吸引力,但是這類玩物的確吸引到了更多人的注意,使更多的人墜落。這裏不說網絡遊戲,只說咱們的叛逆者。與成年人相比,這羣叛逆者的控制力要弱得多,他們更容易被網遊吸引,更容易走上歪路,更容易墜落。網遊雖然爲國家提供了很多稅收,但是也毀了相當一部分人,其中有很多都是青春期的孩子們。這個東西怎麼辦,怎麼讓孩子處理,書中給了詳細的講解。雖然不見得對每個孩子都有用處,但至少可以值得借鑑,可以讓父母、老師們不再束手無策。畢竟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

網遊只是書中的一個例子,書裏還有很多很多種叛逆者的“疾病”,吳老師也爲我們提供了治病的方法,絕大多數都相當地實用。

正如吳老師所說,好父母有愛,更要有智慧。我也想說一句,好教師不僅僅要有愛,也要有智慧。雖然這本書是寫給父母看的,但爲人師者亦同爲人母,也應該好好讀一讀,從中吸收有用的部分,用來教育自己的學生。

這是本好書,讓我這名教師受益匪淺。但是讀這本書也相當地沉重。如果孩子們無法安全地渡過青春期,對他們來講,這個損失也太巨大了。

學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 篇16

聽了教育講座,才認識到家庭教育如此重要,才進一步明白孩子的成功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成功,才認識到對孩子的投入,不單純是金錢和時間,家長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現擇其扼要結合自己反思如下:

一、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保持情緒良好,不要把在單位的工作情緒帶到家裏,甚至轉移給孩子,要“制怒”,怒則失去正常理智,萬事皆失去準線。父母之間即便真有矛盾爭吵也要避開些,減少對孩子的影響。

二、要真愛自己的孩子

人際交往的原則,理解、尊重、平等,多看優點,少看缺點,何況自己的骨肉至親,不要吝嗇我們的愛,多表揚他,增加自信,有自信纔有志向,有志向纔會成功。不要光看分數而看不到孩子的進步,“愛屋及烏”捆綁式的愛是要不得的,和孩子相處、和老師溝通都要講“和諧”,和則興,學習纔會進步,纔會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對孩子要放手,培養其獨立能力

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要勇敢放手,沒有錯何來對,讓孩子自己領悟,“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方能進步。

四、學習要走直線

衆人皆知一個數學觀點:“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所以從學習到有成,要堅持走直線,中間彎曲將事倍功半,家長負責時刻矯正。避免“小貓釣魚”的故事再發生。

家庭教育也是一項工作,我們要堅持做下去纔會有效果,曾國藩說過“但須有志有恆,乃有成就耳”“事斷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長,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必要日積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終久必有豁然貫通之侯”。

總之,聽完王教授的講座深有愧意,父母的做法,言傳身教直接影響着孩子未來的成功與否,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感謝學校和趙老師給了我們做父母的一個學習的機會,給了孩子一個成功的可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