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4W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1

繼春節期間央視剛剛播畢的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引爆全國觀衆對於中國詩詞的熱情後,2月18日晚,央視一套三套聯合播出了董卿主特併兼製作人的又一文化綜藝新作《朗讀者》。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0篇)

此間一衆娛樂綜藝節目熱鬧上演之際,《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綜藝均颳起一股清新之風,其中,《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更是一舉奪得實時收視冠軍。此番,董卿以製作人、主持人雙重身份推出的《朗讀者》,在“熱身”階段便引發關注。董卿曾介紹稱,《朗讀者》不是朗誦節目,不是語言節目,而是人生節目和情感節目,這裏不僅有在各領域推動社會進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朗讀者》第一期節目以“遇見”爲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在節目中,濮存昕第一個亮相,他講述了自己鮮爲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感謝了一位醫生,改變了他的命運。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爲何與成爲百裏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讓觀衆深受啓發。=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並分享了爲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

在第一期節目中,還特別邀請了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的著名鋼琴演奏家李雲迪,從頭到尾彈奏《朗讀者》主旋律,成爲一大亮點。中國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經典歌曲《匆匆》,充滿了意境。以朗讀和訪談爲核心的節目內容,加上經典音樂藝術的組合,《朗讀者》首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董卿當製作人的開門紅。

壓軸出場的是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的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董卿在現場與許先生娓娓互動,許淵衝道出了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爲中外文化傳輸做出傑出貢獻的許淵衝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他活到老、學到老,永遠用年輕人的心態努力工作,感動了觀衆。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2

前晚,隨着李雲迪的鋼琴伴奏,董卿首次擔任製作人的節目《朗讀者》在央視一套播出。沒有炫目的舞美,只有6組嘉賓安靜的朗讀聲,節目首播便獲得了豆瓣9.4分的高評。有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衝,有藝術家濮存昕,有企業家柳傳志,也有從四川成都鮮花山谷裏走來的普通夫婦等。圍繞第一期主題“遇見”,嘉賓們唸詩、讀散文,分享家書,讓曾經打動過,甚至改變過自己生命軌跡的文字,隨熒屏潛入千家萬戶。對於節目的首播成功,董卿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真人秀或者純綜藝節目霸屏的今天,這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鼓舞,也讓我看到了文化類節目的風向標。

“我只願意憑着這一點靈感的相通,時時帶給彼此以慰藉,像流星的光輝,照耀我疲憊的夢寐,永遠存一個安慰,縱然在別離的時候。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我們喜歡天南海北地旅遊,後來走的地方多了,她也累了,就想穩定下來。她原本就喜歡花卉植物,聊天的時候她說要是有個自己的花園該多好,我只有一個想法,就算砸鍋賣鐵都要滿足她,我一定要親手爲她種一個花園。”節目中,漢語之雅馴,文化之寬廣,情感之豐厚,全都在節目不疾不徐的節奏中漸次打開。朗讀引起了觀衆很多的共鳴、關注和讚賞,同時也展現出了朗讀者們的可愛和執着。無論是明星還是素人,朗讀者的真誠打動了無數人。也有不少觀衆在觀看時發現很有趣的細節,濮存昕在提到老舍時一直在說老舍(shè),原來不是老舍(shě)是念老舍(shè)。

對於節目首播的成績,董卿坦言:達到了我們(製作團隊)的預期。在被問到爲何採用“星素結合”的方式挑選朗讀者時,董卿也直言不諱地表示:明星已經被過度消費,在他們身上很難或者說比較難捕捉到大開大合的人生故事。“我們發現在普通人或者說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的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能夠給我們帶來驚喜和感動的一些人生的經歷和感悟,像這一期裏面鮮花山谷那對夫婦,就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一種我們都沒有想到的普通夫妻,還能夠有如此真摯、美好、單純的一種生活,給我們大家帶來了無限的想象。”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3

週六晚八點,我準時打開電視,觀看《朗讀者》。

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讀者》的第一次"遇見".就像董卿阿姨在節目開始的時候說的那樣,有時候,就算遇見也沒有什麼印象,有的"遇見"卻會從此改變我們的生命。這改變生命的"遇見",濮存昕就經歷過。他小時候是一個殘疾孩子,被同學們嫌棄,體育課上跑步的時候,也沒人願意和他一組。同學們甚至還給他起了個綽號——"濮瘸子".我想,那時候的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幸運的是,他遇見了榮國威榮大夫,榮大夫爲他做了整形手術,那是他生命中的轉折點,他從此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樣了!可以跑、可以跳了!這對榮大夫來說,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手術,是他做的許許多多手術中的一個,也許他對此毫無印象。但對濮存昕來說,這是他生活中最美的"遇見".他朗誦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師》節選,內容講的是老舍對曾經將自己領進學堂的劉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會對幫助過我的人心存感激。

還有蔣勵,他和他的三個同事都曾擔任過"無國界醫生",在戰亂和災難中救死扶傷,平均每天接受四十個新生嬰兒,在工作中,他們隨時"遇見"生死。《答案在風中飄揚》讓我們明白平靜的生活多麼值得珍惜。柳傳志"遇見"失敗,許淵衝"遇見"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見,是多麼美好,願我們一生中,都擁有無數次美好的"遇見".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4

自從《朗讀者》開播以來,週六晚上收看這個節目成了我最期待的事情。昨天晚上八點,我們一家人鎖定央視一套,靜待《朗讀者》播出。製作人兼主持人董卿依舊一襲白裙,依舊笑容綻放,依舊口吐蓮花……這一期的主題是“選擇”。

每個生命都有不同的華彩,每個人生都面臨多樣的選擇。演員王千源選擇自己熱愛的電影角色,成就影帝夢想;託福滿分的耶魯學霸秦玥飛,選擇回國做“大學生村官”,將青春奉獻基層;著名作家麥家,選擇小心翼翼陪伴兒子度過焦躁的青春期;著名演員徐靜蕾的人生,因爲選擇堅強而更加精彩;“漢字叔叔”理查德選擇爲漢字貢獻所有;曾是醫院院長的郭小平,選擇了做國內唯一一所紅絲帶學校校長,爲艾滋病兒童提供教育。這些選擇使他們走向不同的人生。

愛跟自己較勁的王千源,一次重要的選擇讓他因電影《鋼的琴》獲得影帝殊榮。王千源朗讀的內容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託福滿分的秦玥飛熱愛腳下的泥濘,從耶魯大學畢業後,毅然選擇回國到農村做一名大學生村官,他的舉動影響了一個精英羣體。偉大的民族需要泥濘的磨礪和鍛鍊,它會使人的脊樑永遠不彎,使人在艱難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愛、博大和不可喪失。秦玥飛朗誦的內容是遲子建的《泥濘》。

著有《風聲》《暗算》的作家麥家,一度與叛逆期的兒子關係緊張,兒子曾經對他關了3年的房門。3年,1095天,作爲父親,麥家選擇堅持陪伴,堅持教育,不放棄開導兒子,不放棄對他的培養。麥家朗誦的內容就是他爲兒子寫的一封信,小心翼翼的話語裏是沉甸甸的父愛。

爲什麼徐靜蕾要選擇當演員?是什麼機會使她決定導演一部電影?導演不同類型片子的背後,她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最放不下的是奶奶,這又給她帶來怎樣的影響?徐靜蕾朗誦的是史鐵生的《奶奶的星》。

美國漢學家理查德·西爾斯,一個美國人,自掏腰包研究中國漢字來源演變,爲此常常陷入窮困潦倒的境地,心氣卻一如少年,他被網友親切地叫做漢字叔叔。“如果生命只剩下24小時,我會打電話給朋友說再見;如果生命只剩下1年,365天,毫無疑問我會電腦化《說文解字》。”1994年,漢字叔叔44歲時,一場嚴重的心臟病讓他走到了生命的邊緣,讓他對畢生一定要做的事情有了清晰的判斷。理查德·西爾斯朗誦的是劉禹錫的《陋室銘》。

郭小平是校長,也是父親。臨汾紅絲帶學校,是國內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郭小平目前擔任紅絲帶學校校長,艾滋病感染兒童在這裏接受治療的同時,也能安心接受與正常孩子一樣的教育。這裏的孩子,都叫他爸爸。郭小平朗誦的是英國詩人拉迪亞德·吉卜林的《如果》。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5

20xx年1月8日,籌劃了將近一年的《朗讀者》開始了第一場錄製。當製作人兼主持人董卿站定在舞臺中央,她由衷地感慨:“我當了20xx年主持人,而今彷彿回到了起點。《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們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我對於一檔有着人文精神的電視節目的追求,終於要實現了。”

中國一共有28位無國界醫生,有4位來到了錄製現場。婦產科醫生蔣勵不無激動地分享着令她難忘的經歷。

對錄製追求完美的董卿和節目組,爲了更好地呈現朗讀時的意境,特意讓舞美團隊對現場燈光進行了調試。在調試燈光和音效時,董卿還爲這些非專業的朗讀者們傳授了經驗:“隨着音樂醞釀情緒,不要着急,你們讀得都很好。”她又對觀衆說:“你們的傾聽很重要。如果你們給朗讀者一個聚精會神的眼神,會讓他們更有信心。”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有一個1200畝的鮮花山谷,那裏一年四季花開不敗。更讓人意外的是這個鮮花山谷是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承諾。爲了實現她想擁有一個花園的夢想,丈夫傾盡所有用十年時間打造出了這樣一個浪漫的花海。

《朗讀者》把這對夫妻請到現場,丈夫周小林和妻子殷潔開始講述他們從相識到相愛,結婚20xx年中所發生的浪漫故事。他們用日記記錄下了生活的點點滴滴,隨手翻開十幾本日記,其中的一頁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那是94年情人節,丈夫寫下的一段話:“親愛的,我想送給你最好的禮物。首先是一棟房子。還想送你一輛213越野吉普車,

這句話引起了董卿的注意:213越野吉普車不正是北汽的車嗎?他們20多年前就有這個夢想了!周小林回憶起那時他們經常在祖國西南的橫斷山域考察,北汽的213吉普車最爲合適,每次出行他們都租用這種車。通過那段日記,我們能體會到丈夫對妻子的愛,對北汽的信任和嚮往。而今他們站在北汽集團冠名的《朗讀者》舞臺上,董卿幽默地說到:“你們應該獲得一個北汽頒發的‘最佳夢想獎’。”

正如董卿所說:“這個舞臺屬於每一個人,爲所有人開放。你想說的話,你的情感,都可以從朗讀的篇目中傳遞出來。”她與觀衆互動道:“你們讀過情詩嗎?沒讀過情詩的人生不完整,讀過後你的人生會升華的。”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譽主席柳傳志先生,分享了他第一次“遇見失敗”的經歷。董卿誇讚他氣色好,他說:“這份鼓勵我接受20%。”在柳傳志先生朗讀完一段特殊的獻詞後,董卿說她很受感動。柳傳志先生笑着說:“這話我接受80%!”

舞臺上中西文化藝術的融合,屏幕上出現了一段美麗譯文(原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就這樣,我們遇見了許淵衝先生。

他告訴我們:“生活有不同狀態,要懂得欣賞每一處的美。”十位特別朗讀嘉賓中,有許淵衝先生的學生,和他學生的學生。十個人不同語言的接力朗讀,讓觀衆體會到不同的美。

幾天前董卿採訪了濮存昕先生。這次錄製,他帶着一本書來到了採訪間《老舍散文》。濮存昕先生演繹了很多經典角色,他依然在潛心研究作者創造一個角色的中心思想。在舞臺上朗讀,他彷彿來到了劇場中,用聲音再次塑造了一段鮮活的人生。

鋼琴的聲音空靈且蕩氣迴腸。現場聽着中國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的彈唱,觀衆們乘着歌聲的翅膀,彷彿隨着他唱出的一首千年古詩去到了一個神奇的地方,享受着歲月沉澱的甜美和安寧。此刻的小朗彷彿成了老朗,品味到了時光的智慧和如陳年之酒般香醇的情操。

國際鋼琴家李雲迪獻上了天籟般的鋼琴伴奏,在他琴聲的薰陶下,朗讀者感情更充沛地讀着美麗的篇章,聽起來讓人心曠神怡。李雲迪也朗讀了一段與音樂有關的文字。

在《朗讀者》第一場錄製接近尾聲時,每個人都得到了心靈的慰藉。《朗讀者》的舞臺有一扇門,打開就能通向採訪間。當董卿風趣地說到“芝麻開門”時,相信我們的心靈之門也隨之打開,我們心意相通,期待遇見。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6

文化類綜藝節目的春天到來今年春節什麼節目最火不是明星齊刷臉的各臺春晚,也不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賞等大熱影視劇,而是一檔主打中華詩詞的文化益智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

而繼詩詞大會和見字如面之後,又一檔文化綜藝類節目朗讀者上週末在CCTV1和CCTV3同步播出。

朗讀者是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受到觀衆的熱捧。

詩詞大會主持人董卿此次又擔當朗讀者的製作人。

很多人認爲,在娛樂綜藝氾濫的當下,文化類節目走紅是大勢所趨,可董卿卻表示文化類的節目真的很難做,我並不認爲中國文化類節目真的迎來了一個春天,還需要整個社會大環境有所改善。

濮存昕張梓琳的朗讀帶來清流朗讀者是央視主持人董卿醞釀籌備接近1年的文化情感類節目,節目每期有一個主題詞,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

首期節目以遇見爲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家許淵衝等嘉賓。

首期節目首先出場的是濮存昕,他講述了自己鮮爲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

濮存昕曾患小兒麻痹症,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

直到三年級時,積水潭醫院的大夫榮國威幫他做了整形手術,濮瘸子的命運得以改變。

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榮國威大夫。

在和董卿交流時,濮存昕還感恩了給過自己幫助的很多人,包括父親表演藝術家藍天野導演林兆華等,記住幫助過自己的人,不要認爲一切都理所當然有能力的時候去幫助別人,不要認爲一切都事不關己。

節目播出後備受好評,不少網友表示在娛樂至死的各類綜藝節目中,這是又一股清流董卿用真情扭轉真人秀霸屏20xx年伊始,文化類節目火爆熒屏。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7

2月18日晚,央視綜合頻道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首播,首次擔任製片人的董卿和她的團隊在電視機前一起觀看節目,看到節目受到廣泛好評,她與團隊高興地歡呼起來,並將歡呼聲通過總導演田梅的微信發到了媒體羣裏。之後,董卿在微信羣裏接受了來自全國數十家媒體記者的羣訪,回答大家關注的話題。

是什麼契機,想到要製作這樣一檔文化節目?對於這個問題,董卿回答說:“央視作爲國家電視臺,應該扛起文化大旗,承擔文化傳播的職責和使命,再加上我自己對文學很感興趣,而且對人也感興趣,《朗讀者》其實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結合在一起。”

《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受到好評如潮,是否意味着文化類綜藝節目的春天來了?董卿認爲,這是風向標,讓大家看到在真人秀或純綜藝節目霸屏的今天,還可以有更高的要求。

至於娛樂化氛圍很重的當下,文化類綜藝節目應該怎麼突圍?董卿回答說:“我們期待着整個社會大的環境有所改善。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是盡我們所能去做情感的共鳴,喚起大家對文學的認知和最溫柔的一種記憶。”

《朗讀者》第一期節目播出後,節目組收到了很多反饋,一些觀衆關注到片尾曲是中國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的演唱,感覺這是意外之喜。另外還有觀衆發現了有趣的細節,通過濮存昕的朗讀才知道,原來老舍不念老舍(shě)而是念老舍(shè)。導演婁乃鳴評價說:“用兩個字兒來形容第一觀感‘驚了’。完全沒有套路的一個節目,在不經意間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說:“別具一格!慢下來,用朗讀做電視,真是稀缺而有價值的電視文化。”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8

前晚,隨着李雲迪的鋼琴伴奏,董卿首次擔任製作人的節目《朗讀者》在央視一套播出。沒有炫目的舞美,只有6組嘉賓安靜的朗讀聲,節目首播便獲得了豆瓣9.4分的高評。有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衝,有藝術家濮存昕,有企業家柳傳志,也有從四川成都鮮花山谷裏走來的普通夫婦等。圍繞第一期主題“遇見”,嘉賓們唸詩、讀散文,分享家書,讓曾經打動過,甚至改變過自己生命軌跡的文字,隨熒屏潛入千家萬戶。對於節目的首播成功,董卿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真人秀或者純綜藝節目霸屏的今天,這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鼓舞,也讓我看到了文化類節目的風向標。

“我只願意憑着這一點靈感的相通,時時帶給彼此以慰藉,像流星的光輝,照耀我疲憊的夢寐,永遠存一個安慰,縱然在別離的時候。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我們喜歡天南海北地旅遊,後來走的地方多了,她也累了,就想穩定下來。她原本就喜歡花卉植物,聊天的時候她說要是有個自己的花園該多好,我只有一個想法,就算砸鍋賣鐵都要滿足她,我一定要親手爲她種一個花園。”節目中,漢語之雅馴,文化之寬廣,情感之豐厚,全都在節目不疾不徐的節奏中漸次打開。朗讀引起了觀衆很多的共鳴、關注和讚賞,同時也展現出了朗讀者們的可愛和執着。無論是明星還是素人,朗讀者的真誠打動了無數人。也有不少觀衆在觀看時發現很有趣的細節,濮存昕在提到老舍時一直在說老舍(shè),原來不是老舍(shě)是念老舍(shè)。

對於節目首播的成績,董卿坦言:達到了我們(製作團隊)的預期。在被問到爲何採用“星素結合”的方式挑選朗讀者時,董卿也直言不諱地表示:明星已經被過度消費,在他們身上很難或者說比較難捕捉到大開大合的人生故事。“我們發現在普通人或者說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的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能夠給我們帶來驚喜和感動的一些人生的經歷和感悟,像這一期裏面鮮花山谷那對夫婦,就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一種我們都沒有想到的普通夫妻,還能夠有如此真摯、美好、單純的一種生活,給我們大家帶來了無限的想象。”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9

有人說,閱讀一本書就是同書的作者進行一場精神上的交流,那麼聽一個人朗讀,便是在聽朗讀者訴說過去的故事。

最近,我看了央視大熱的一檔節目《朗讀者》,節目中的嘉賓在朗讀着一篇篇優美的文段,同時也帶來了他們各自的故事。他們來自各行各業,聆聽他們故事的同時也讓我得到了一點啓示。

最讓我深受感動的是許淵衝老先生。許老先生是一位翻譯家。他的成就可以用書銷中外百餘本,詩譯英法唯一人來概括。這句話乍聽起來好像並不稀奇,但真正去了解卻讓人大爲驚歎。他是迄今爲止唯一個將《詩經》翻譯成英文法文的人。他還將《楚辭》、《唐詩三百首》、《牡丹亭》等中國古代詩詞作品翻譯成了法文。20xx年8月2日許老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是首位獲此殊榮亞洲翻譯家。

來到《朗讀者》這個節目的時候,他已經96歲高齡了,滿頭銀髮,看上去精神矍鑠,從他的言談舉止中可以看出他仍然對生活充滿着熱情。雖然快成百歲老人了,但他的心卻是年輕的,感情是充沛的。回憶起70多年前的往事,並朗誦詩歌時,仍激動得熱淚盈眶。我彷彿看見,這個白髮蒼蒼,滿臉皺紋的耄耋身體裏有一個朝氣蓬勃的靈魂正滿懷激情爲我們朗誦。

許老不僅精神上像個年輕人,在他的翻譯事業上也仍然保持着年輕人的拼搏精神。他已經獲得了翻譯界的最高獎項,又是這般高齡,按說早可以頤養天年。但他沒有,許老還正在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並計劃在一百歲之前翻譯完成,也就是四年之內還要翻譯30本書。爲了搶時間,跟時間賽跑,他現在每天工作到凌晨3.4點鐘,這是一般年輕人也很難做到的。用他的話講就是白天不夠用,向夜晚借幾點鐘。他開玩笑地說;我現在是能活一天算一天,不敢奢求。

歌德說: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許老已經爲這個世界創造了一筆巨大的文學財富。但他仍爭分奪秒,永不停息,儘可能多地去翻譯更多的作品,是因爲他無比的熱愛自己的事業。翻譯對他來講是一種別人無法剝奪的精神上的快樂,是他自己喜愛的價值。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許老就是這樣的學者。

由許老我不禁想到了魯迅先生,先生患了肺病。醫生囑咐他要多休息,但他仍不停地努力工作。別人認爲他不在乎自己的身體,他解釋說其實並不是這樣。他知道自己不可能長壽,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爲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在我的腦海裏,魯迅先生和許老的影子重疊了。他們都是高尚的人,是無私奉獻的學者,他們都喜愛自己的價值,並且,用這價值給社會創造出精神的寶藏。我們也會銘記這些閃閃發光的名字。

如果我們想要自己的一生回想起來還有一點價值,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的話,那麼就讓我們現在開始努力學習,完成學業,以便我們長大後能爲社會盡可能多地創造價值。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繼春節期間央視剛剛播畢的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引爆全國觀衆對於中國詩詞的熱情後,2月18日晚,央視一套三套聯合播出了董卿主特併兼製作人的又一文化綜藝新作《朗讀者》。

此間一衆娛樂綜藝節目熱鬧上演之際,《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綜藝均颳起一股清新之風,其中,《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更是一舉奪得實時收視冠軍。此番,董卿以製作人、主持人雙重身份推出的《朗讀者》,在“熱身”階段便引發關注。董卿曾介紹稱,《朗讀者》不是朗誦節目,不是語言節目,而是人生節目和情感節目,這裏不僅有在各領域推動社會進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朗讀者》第一期節目以“遇見”爲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在節目中,濮存昕第一個亮相,他講述了自己鮮爲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感謝了一位醫生,改變了他的命運。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爲何與成爲百裏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讓觀衆深受啓發。=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並分享了爲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

在第一期節目中,還特別邀請了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的著名鋼琴演奏家李雲迪,從頭到尾彈奏《朗讀者》主旋律,成爲一大亮點。中國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經典歌曲《匆匆》,充滿了意境。以朗讀和訪談爲核心的節目內容,加上經典音樂藝術的組合,《朗讀者》首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董卿當製作人的開門紅。

壓軸出場的是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的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董卿在現場與許先生娓娓互動,許淵衝道出了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爲中外文化傳輸做出傑出貢獻的許淵衝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他活到老、學到老,永遠用年輕人的心態努力工作,感動了觀衆。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20xx年1月8日,籌劃了將近一年的《朗讀者》開始了第一場錄製。當製作人兼主持人董卿站定在舞臺中央,她由衷地感慨:“我當了20xx年主持人,而今彷彿回到了起點。《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們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我對於一檔有着人文精神的電視節目的追求,終於要實現了。”

中國一共有28位無國界醫生,有4位來到了錄製現場。婦產科醫生蔣勵不無激動地分享着令她難忘的經歷。

對錄製追求完美的董卿和節目組,爲了更好地呈現朗讀時的意境,特意讓舞美團隊對現場燈光進行了調試。在調試燈光和音效時,董卿還爲這些非專業的朗讀者們傳授了經驗:“隨着音樂醞釀情緒,不要着急,你們讀得都很好。”她又對觀衆說:“你們的傾聽很重要。如果你們給朗讀者一個聚精會神的眼神,會讓他們更有信心。”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有一個1200畝的鮮花山谷,那裏一年四季花開不敗。更讓人意外的是這個鮮花山谷是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承諾。爲了實現她想擁有一個花園的夢想,丈夫傾盡所有用十年時間打造出了這樣一個浪漫的花海。

《朗讀者》把這對夫妻請到現場,丈夫周小林和妻子殷潔開始講述他們從相識到相愛,結婚20xx年中所發生的浪漫故事。他們用日記記錄下了生活的點點滴滴,隨手翻開十幾本日記,其中的一頁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那是94年情人節,丈夫寫下的一段話:“親愛的,我想送給你最好的禮物。首先是一棟房子。還想送你一輛213越野吉普車,

這句話引起了董卿的注意:213越野吉普車不正是北汽的車嗎?他們20多年前就有這個夢想了!周小林回憶起那時他們經常在祖國西南的橫斷山域考察,北汽的213吉普車最爲合適,每次出行他們都租用這種車。通過那段日記,我們能體會到丈夫對妻子的愛,對北汽的信任和嚮往。而今他們站在北汽集團冠名的《朗讀者》舞臺上,董卿幽默地說到:“你們應該獲得一個北汽頒發的‘最佳夢想獎’。”

正如董卿所說:“這個舞臺屬於每一個人,爲所有人開放。你想說的話,你的情感,都可以從朗讀的篇目中傳遞出來。”她與觀衆互動道:“你們讀過情詩嗎?沒讀過情詩的人生不完整,讀過後你的人生會升華的。”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譽主席柳傳志先生,分享了他第一次“遇見失敗”的經歷。董卿誇讚他氣色好,他說:“這份鼓勵我接受20%。”在柳傳志先生朗讀完一段特殊的獻詞後,董卿說她很受感動。柳傳志先生笑着說:“這話我接受80%!”

舞臺上中西文化藝術的融合,屏幕上出現了一段美麗譯文(原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就這樣,我們遇見了許淵衝先生。

他告訴我們:“生活有不同狀態,要懂得欣賞每一處的美。”十位特別朗讀嘉賓中,有許淵衝先生的學生,和他學生的學生。十個人不同語言的接力朗讀,讓觀衆體會到不同的美。

幾天前董卿採訪了濮存昕先生。這次錄製,他帶着一本書來到了採訪間《老舍散文》。濮存昕先生演繹了很多經典角色,他依然在潛心研究作者創造一個角色的中心思想。在舞臺上朗讀,他彷彿來到了劇場中,用聲音再次塑造了一段鮮活的人生。

鋼琴的聲音空靈且蕩氣迴腸。現場聽着中國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的彈唱,觀衆們乘着歌聲的翅膀,彷彿隨着他唱出的一首千年古詩去到了一個神奇的地方,享受着歲月沉澱的甜美和安寧。此刻的小朗彷彿成了老朗,品味到了時光的智慧和如陳年之酒般香醇的情操。

國際鋼琴家李雲迪獻上了天籟般的鋼琴伴奏,在他琴聲的薰陶下,朗讀者感情更充沛地讀着美麗的篇章,聽起來讓人心曠神怡。李雲迪也朗讀了一段與音樂有關的文字。

在《朗讀者》第一場錄製接近尾聲時,每個人都得到了心靈的慰藉。《朗讀者》的舞臺有一扇門,打開就能通向採訪間。當董卿風趣地說到“芝麻開門”時,相信我們的心靈之門也隨之打開,我們心意相通,期待遇見。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從文字中獲得過快樂。與其說朗讀者在傳播文字,不如說也在傳遞文字背後的人生”。董卿的話道出了本次尋找的意義,聲音傳播情感,情感滋養人生,“我就是想好好讀書”,董卿尋找的是朗讀者,更是關於文字、關於閱讀最原始的熱愛,最原始的快樂。

央視作爲國家電視臺,對於創新節目的要求,首先是從社會價值出發。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電視市場中沉得下心的文化節目卻是稀缺資源。大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的出現,正是在喧鬧娛樂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種社會責任的擔當。

央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說:“《朗讀者》的出現絕對不是孤立的,中國的電視節目太需要一檔有文化價值的節目來滋潤我們的心田。《朗讀者》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來朗誦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朗讀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製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

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製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賈平凹《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早聽說央視新增了《朗讀者》節目,很受歡迎,可時間不對,一直沒看過。昨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終於有幸目睹,果真被深深吸引。節目由“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女董卿策劃並主持,一流的創意和製作,飽含文學精髓之美,觀後感想如下:

一、形式新穎。朗讀者名人居多,來自不同崗位,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文章詩歌,讀給自己最愛的人聽。其中濮承熙讀了老舍的一段文字送給曾經幫他做手術的榮醫生,榮醫生是他生命中的恩人。朗讀者自己的故事加上老舍的故事,構成一部心靈上的交響曲,讓聽者無不爲之動情。這樣的形式讓讀書變得生動有趣。

二、內容廣泛。朗讀的內容知識面廣,有小說、詩歌、書信、譯文,同時還面向不同人羣,能引起更多人共鳴。如:有成功者讀給恩人聽的;有父母讀給兒女聽的;有情人讀給情人聽的;有援外醫生讀給有志青年聽的;還有高齡老教授聽學生讀他的翻譯作品.....。聽者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收穫感動,收穫快樂,收穫人生的啓迪。

三、引導觀衆愛上閱讀。朗讀者讀的詩和文都是央視精心挑選的,名人名作居多,聽到好的文章就有找來一讀的衝動,讀書可以養身修性並提高鑑別是非能力。央視這檔節目引導了觀衆多讀書讀好書。

《朗讀者》集娛樂和學習爲一體,是宣傳正能量的好節目,希望她越辦越好,我會持續關注,也希望更多的朋友都來看一看,我們一起吸取知識的營養。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朗讀者》是董卿的一次華麗轉身,有觀衆說:“董卿到底讀過多少書,這張口就來的功力也太可怕了!”

“朗讀”是一部分,“者”是一部分。“朗讀”是和文字有關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而“者”是和人有關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各種人給我們帶來的啓示。這兩部分都是我感興趣的。所以,未來節目一定不僅僅是朗讀,你首先看到的還是人,人生命之中發生的故事、留下的痕跡。所以,《朗讀者》歸根結底,就是一個人和一段文字間的關係。

這些東西不譁衆取寵,被遺忘在角落,我們今天就是要把它們打開,呈現在觀衆面前,看一眼你就知道它們有多好。我覺得好壞大家都有自己的審美。爲什麼“詩詞大會”這麼受歡迎?就是因爲這些東西我們平時忘了,央視提供這個平臺讓我們溫故而知新,大家就覺得特別滿足,因爲好的東西永遠總有需求,好的精神食糧總是供不應求。如果大家能安安靜靜地看完這期節目,覺得這篇文章寫得真不錯,我就特別滿足。如果在節目中這段沒聽夠,再重新翻一翻,回去再看一看,就更好了。其實,這本書可能就在你的書架上,只是你很久沒翻它了。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前晚,隨着李雲迪的鋼琴伴奏,董卿首次擔任製作人的節目《朗讀者》在央視一套播出。沒有炫目的舞美,只有6組嘉賓安靜的朗讀聲,節目首播便獲得了豆瓣9.4分的高評。有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衝,有藝術家濮存昕,有企業家柳傳志,也有從四川成都鮮花山谷裏走來的普通夫婦等。圍繞第一期主題“遇見”,嘉賓們唸詩、讀散文,分享家書,讓曾經打動過,甚至改變過自己生命軌跡的文字,隨熒屏潛入千家萬戶。對於節目的首播成功,董卿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真人秀或者純綜藝節目霸屏的今天,這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鼓舞,也讓我看到了文化類節目的風向標。

“我只願意憑着這一點靈感的相通,時時帶給彼此以慰藉,像流星的光輝,照耀我疲憊的夢寐,永遠存一個安慰,縱然在別離的時候。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我們喜歡天南海北地旅遊,後來走的地方多了,她也累了,就想穩定下來。她原本就喜歡花卉植物,聊天的時候她說要是有個自己的花園該多好,我只有一個想法,就算砸鍋賣鐵都要滿足她,我一定要親手爲她種一個花園。”節目中,漢語之雅馴,文化之寬廣,情感之豐厚,全都在節目不疾不徐的節奏中漸次打開。朗讀引起了觀衆很多的共鳴、關注和讚賞,同時也展現出了朗讀者們的可愛和執着。無論是明星還是素人,朗讀者的真誠打動了無數人。也有不少觀衆在觀看時發現很有趣的細節,濮存昕在提到老舍時一直在說老舍(shè),原來不是老舍(shě)是念老舍(shè)。

對於節目首播的成績,董卿坦言:達到了我們(製作團隊)的預期。在被問到爲何採用“星素結合”的方式挑選朗讀者時,董卿也直言不諱地表示:明星已經被過度消費,在他們身上很難或者說比較難捕捉到大開大合的人生故事。“我們發現在普通人或者說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的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能夠給我們帶來驚喜和感動的一些人生的經歷和感悟,像這一期裏面鮮花山谷那對夫婦,就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一種我們都沒有想到的普通夫妻,還能夠有如此真摯、美好、單純的一種生活,給我們大家帶來了無限的想象。”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朗讀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製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

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製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賈平凹《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著名作家劉震雲也參加了《朗讀者》的錄製,帶有口音的他成爲朗讀者中的“另類”。董卿說她說服劉震雲來參加這個節目,是因爲兩個真誠的人最真誠的交流,“朗讀的技巧、字正腔圓並非這個節目最想展現的,換句話說技巧不是節目的核心,真情實感纔是節目最打動觀衆的地方。”

真情實感是《朗讀者》要傳遞的價值,文字的背後是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情感、真實的表達。所以,也會有平凡人帶着動人的故事來到這個舞臺。四川成都金堂縣有一個1200畝的鮮花山谷,那裏一年四季花開不敗。這個鮮花山谷是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承諾。爲了實現她想擁有一個花園的夢想,丈夫傾盡所有用十年時間打造出了這樣一個浪漫的花海。這對夫妻被邀請參加《朗讀者》的錄製,他們用共同走過的20xx年人生路,詮釋着相濡以沫的浪漫情感。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沒想到會看的淚流滿面。不論是濮存昕花白容顏回憶榮國威大夫救治其改變命運的感恩、國際醫生對戰火中兒童的祝福、柳傳志簡單質樸的婚姻致詞,還是是朱生豪情詩下相戀依舊的愛人、劉瑜真摯的母愛,又或是耄耋老人醉心翻譯事業,每一段真情點滴,都讓人熱淚盈眶。

來不及一一去了解朗讀者本身的故事,但是他們帶來的一段段文字,卻可以細細品讀。

濮存昕帶來的是《老舍散文》中的《星月大師》。大師筆下總是那種淡淡的情懷,平靜的敘事,卻包含真情。“沒有他,我也許一輩子也不會入學讀書。沒有他,我也許永遠想不起幫助別人有什麼樂趣與意義。”在成長的歷程中,誰又沒有遇到過需要感恩的人呢。

《答案在風中飄揚》那一聲聲質問,那一句句“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作者鮑勃·迪倫對戰爭的質疑、無奈和無國界醫生蔣勵面對超出救治範圍的孕婦,感覺到的無力、無助以及快要崩潰都讓我們更加祈盼和平。

柳傳志的《寫個兒子的信》更是一個平凡父親對兒子的真情告白。“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麼行業,你都是我的好孩子”正如當初自己的父親將這句話告訴柳傳志一樣,如今他又把這句話告訴即將邁上人生新起點的兒子,這種減壓式的鼓勵放手讓兒子去闖,和我們走出家門父母的那份殷切關懷毫無二般。

已經太久沒有看到這樣的愛情,二十多年仍處於熱戀中,爲彼此讀情詩。當他們讀着朱生豪的情詩,雙目對望走向彼此,就像董卿說的,我還很少羨慕一種生活,但你們描述的這種生活,真的讓我特別羨慕。一起看花、看星星、看月亮,這樣的日常,確定不是詩人筆下的臆想。“醒來覺得甚是愛你”真實得彷彿可以看到晨光中你熟睡的模樣。“要是世上只有我們兩個人多麼好,我一定要把你欺負得哭不出來。”你捨得麼。“我願意捨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愛而不得,即爲羈絆。朱生豪和宋清如沒有長久的過上這樣的生活,但卻成了鮮花山谷夫婦真真實實的日子。

認識劉瑜是看她的《民主的細節》、《觀念的水位》,在她親和俏皮的文字中是對公共社會的滿滿關懷,而這篇《願你慢慢長大》則是擊中心底的柔軟處。面對百天的小女兒那種深愛、期待,忍不住給她列下來一條條。“這個清單已經太長了是嗎?對品格的寄望也是一種苛刻是嗎?好吧,與其說媽媽希望你成爲那樣的人,不如說媽媽希望你能和媽媽相互勉勵,幫助對方成爲那樣的人。”多麼通達的母親,不以自我意識綁架子女,只希望她快樂成長。“小布谷,願你慢慢長大。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願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最後壓軸出場的是亞洲首位獲得北極光文學翻譯獎的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譯作就來不及讀了,不過這位還精力旺盛的老人確實可愛到我了。在解釋道自己名片上的“書銷中外百餘本,詩譯英法唯一人”,笑着說自己是實事求是,“大家不知道看了沒有,反正是書在那嘛。”講到翻譯林徽因的《別丟掉》是因爲喜歡一個女同學,自己也笑起來了,但是憶及當時的愛而未得,雙目盈淚,充沛的情感不能不引人動容。講到翻譯時,譯文的比別人好,比以前的自己好,這種樂趣無人可以剝奪。在講活着不是活了多少日子,而是有多少可以記憶的日子,一句“還有不知道哪位作家說的了”真的是將可愛的真性情體現的淋漓盡致。

其實我最開始看的時候,看到節目將訪談和朗讀結合起來還是有質疑的,但正如節目最開始董卿語言真摯,包含深情的介紹這檔節目“將值的尊重的生命和值的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朗讀者。”本來還質疑主持人是否應該在訪問別人時表露過多個人情感,卻突然意識到她只是和我們一樣的傾聽者,和我們一起感動其中。

第一期雖然都是好文,遇見這樣寬泛的概念放上去也沒錯,但主題不夠明確。可以想象作爲節目第一期,又想有深度,又要有影響力,還有有收視率,選擇時的糾結。

“總有一段文字影響生命的成長,總有一個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跡。”“朗讀,屬於每一人。”期待下一期節目更多的好文和好故事。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18

我的印象中,電視黃金檔不是播放電視連續劇,就是播放綜藝文藝節目,《朗讀者》是一臺文化情感類節目,怎麼會在央視一臺黃金檔時間播出?我帶着這個疑惑,懷着好奇心,觀看了已經播出的《朗讀者》1-3期,我懷着激動的心情,滿足地看完了,也明白了爲什麼。也明白了爲什麼它還被微信的各個公衆號大肆宣傳!

這檔節目每一期都有一個主題詞:“遇見”、“陪伴”、“選擇”。第一期的“遇見”,既是一個好的開端,也讓我們遇見了《朗讀者》這檔節目;而第二期的“陪伴”讓人感到了各種溫暖;第三期的“選擇”則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是由各種選擇組成的。你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人生軌跡就會把你帶向光明的未來。

來參加節目的人形形色色,有跨國際醫生蔣勵,她遇見了埃博拉病毒,以及那些患病的人們;童話大王鄭淵潔,因爲他的父母改變了一生……

願更多的人看到這檔節目,知道更多的感人故事,瞭解更多的好書!

x月x日,《朗讀者》開播,董卿自己任製作人、導演和主持人。它是一檔由董卿主持的大型朗讀類真人秀節目。節目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節目旨在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

《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最感動人的是那些朗讀者背後的真實情感故事,並感動於他們讓觀衆遇見了大千世界。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19

陪伴,是一種溫暖,因爲它意味着有人把世界最珍貴的時間給了你;陪伴,更是一種力量,因爲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這是我觀看2月25日央視播出的《朗讀者》後,寫下的感觸良多的一段話。而這一期的《朗讀者》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要數鄭淵潔父子了。鄭淵潔被稱爲“中國最有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童話大王”。而他所取得的成就,與他的父親鄭洪昇是密不可分。鄭淵潔上國小時,有一次因改變了老師出的作文題,寫成《早起的蟲子被鳥吃》,被老師羞辱,他則引爆了藏在身上的拉炮,從而被學校開除。父親看了他寫的“檢查”後,則說了一句話,“孩子,沒關係,我在家教你”。父親則開始了對鄭淵潔的“家教”模式。還有一次,父親半夜偷偷給兒子鋼筆灌完鋼筆水,被兒子發現。父子倆聊了許久。最後父親問,“你一個人能把《童話大王》寫多少年?”鄭淵潔回答,“只要你和媽媽活着,我就一直把它寫下去。”而父親則說,“只要你一直寫下去,我和你媽媽就一直活下去。”父親的陪伴和對兒子的鼓勵,由此可見一斑。而父愛之深沉,也令人爲之動容。這不禁讓我感同身受。

我清楚地記得,那是20xx年12月14日的下午5點多,我踏上了去往福建的列車,離開了生活了20xx年的家鄉和父母。殊不知,這一次分別讓我整整兩年再也沒見過我的父母。因爲,這是開往福建的軍列。我要去部隊服役了。我是家裏的獨生子,從小被父母“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而我從小也沒出過遠門,求學之路:國小在村裏,國中在鎮上,高中在縣裏,大學在市裏,我像是“溫室裏的花朵”。而我到部隊後往家裏打的第一個電話,就情不自禁地哭了。這並不是因爲受不了訓練的苦與累,而是十分想家、想父母。

就這樣,時間一晃而過,來到了20xx年11月。當時的我糾結於留隊還是退伍。打電話給家裏,父親說,“敏敏,我知道你不是怕苦,如果想家,就回來吧!”就這樣,20xx年12月,我毅然選擇退伍,回到了一所農村國小當老師。現在,我已參加工作6年。我也非常滿足於這樣“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下班,我都會回家。我知道,不管多晚,總有熱氣騰騰的飯菜在等我;我也知道,不管多晚,總有人在等我回家,那就是我至親的人。

有人說,再多轟轟烈烈的誓言,也比不上平平淡淡的陪伴。因爲,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20

日前,央視推出的《朗讀者》節目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嘉賓們通過朗讀散文、詩歌和家書,把一篇篇美文通過聲音再現出來,讓人們感受到文字的力量、真實的情感和音韻之美,觸動了人們心中高尚的情愫,激活了人們朗讀的心緒。朗讀重回人們的視野,使衆多觀衆躍躍欲試,拿起書本,大聲朗讀起來。

朗讀是欣賞文字的方式,也是學習知識的重要手段。小時候,常見父親手捧一本厚書在大聲誦讀。爲何要讀出聲來呢?父親說,古書沒有標點,只有讀出聲來,才能感受文章的美。古人一向稱看書爲讀書,民間把上學叫唸書,都是說書不光要用眼睛看,而且要大聲讀出來。後來,讀了一些古書,發現古人確實在看書學習上只認“讀”字。《史記》中凡是說到讀書時,司馬遷都用的是讀或習誦。陶淵明自稱是好讀書,不求甚解。朱熹更是強調朗讀的重要,認爲,凡讀書,需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牽強暗記,要逐句玩味、反覆精詳、誦之宜舒緩不迫,字字分明,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可見,在古人眼裏,朗讀是學習書本知識的唯一途徑。富有感情的朗讀,能夠更好地把文字內容準確真實地表達出來,讓人更加深刻地理解,給人更加美好的感受。

今天,儘管獲取知識的渠道和載體更加多樣,但朗讀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閱讀方式。上國小,朗讀是必須完成的一項基本功,對促進孩子智力發育,薰陶美好情操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對成人而言,繁忙的工作、快節奏的生活,使朗讀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成爲一種似曾相識的模糊記憶。《朗讀者》節目以清新淡雅的方式,讓朗讀重新進入人們的生活,迴歸閱讀的視野,還給人們一份久違的閱讀親切感。看了《朗讀者》,我們突然意識到,朗讀是那麼的美好,高雅,充滿了文化氣息,承載着濃厚的情感,可以給我們帶來那麼多的溫馨、感動、美好和喜悅,似的人們情不自禁要拿起書本,大聲地朗讀起來。朗讀讓冷漠的閱讀,變成飽含情感的聲音,讓視覺的單一,變成聲音與視線的交融;讓自我的學習,變成與他人的互動;讓枯燥的文字,成爲有溫度和情感的傾訴。

在今天,信息和知識不斷走向影像化的時代,朗讀仍然是我們心中不能割捨的學習方法,仍然是我們不能離開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大聲朗讀吧,通過朗讀來感受情懷、學習知識、傾聽文化。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21

朗讀因愛而生,爲人而讀

“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很久了吧!因爲很多人都覺得朗讀那是學生時代的事情或者說它只屬於一小部分人。不,朗讀屬於每一個人。”

這段作爲《朗讀者》的開場白,擊在了每位觀衆的心裏。

“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爲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這是這檔節目的自白,也是出彩之處。重點放在挖掘人的百態——每位嘉賓帶來的不是乾巴巴的選取片段,而是自身的真實寫照,自己的人生感悟。

既然名爲“朗讀者”,那讓誰來朗誦就顯得尤爲重要。節目的嘉賓設置沒有一味地追求大牌,而是採用“明星+素人”這樣葷素搭配的巧妙結合。在2月18日第一期節目中,明星陣容包括表演藝術家濮存昕、世界小姐張梓琳、聯想創始人柳傳志、著名翻譯大師許淵衝,還有鮮花夫婦周小林 殷潔,無國界醫生志願者蔣勵這樣的普通人。

在節目設置中,更是看出了節目組的獨具匠心。每一期設置一個主題,配上董卿的闡釋,再選擇相關聯的嘉賓和朗讀的作品。第一期的主題定爲“遇見”,每位嘉賓都結合自己的故事選取最觸動自己的一段文字進行朗讀。還設置了開場曲的演奏和結尾的彈唱。此番用心在綜藝節目中實在是少見。

央視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22

前晚,隨着李雲迪的鋼琴伴奏,董卿首次擔任製作人的節目《朗讀者》在央視一套播出。沒有炫目的舞美,只有6組嘉賓安靜的朗讀聲,節目首播便獲得了豆瓣9.4分的高評。有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衝,有藝術家濮存昕,有企業家柳傳志,也有從四川成都鮮花山谷裏走來的普通夫婦等。圍繞第一期主題“遇見”,嘉賓們唸詩、讀散文,分享家書,讓曾經打動過,甚至改變過自己生命軌跡的文字,隨熒屏潛入千家萬戶。對於節目的首播成功,董卿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真人秀或者純綜藝節目霸屏的今天,這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鼓舞,也讓我看到了文化類節目的風向標。

“我只願意憑着這一點靈感的相通,時時帶給彼此以慰藉,像流星的光輝,照耀我疲憊的夢寐,永遠存一個安慰,縱然在別離的時候。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我們喜歡天南海北地旅遊,後來走的地方多了,她也累了,就想穩定下來。她原本就喜歡花卉植物,聊天的時候她說要是有個自己的花園該多好,我只有一個想法,就算砸鍋賣鐵都要滿足她,我一定要親手爲她種一個花園。”節目中,漢語之雅馴,文化之寬廣,情感之豐厚,全都在節目不疾不徐的節奏中漸次打開。朗讀引起了觀衆很多的共鳴、關注和讚賞,同時也展現出了朗讀者們的可愛和執着。無論是明星還是素人,朗讀者的真誠打動了無數人。也有不少觀衆在觀看時發現很有趣的細節,濮存昕在提到老舍時一直在說老舍(shè),原來不是老舍(shě)是念老舍(shè)。

對於節目首播的成績,董卿坦言:達到了我們(製作團隊)的預期。在被問到爲何採用“星素結合”的方式挑選朗讀者時,董卿也直言不諱地表示:明星已經被過度消費,在他們身上很難或者說比較難捕捉到大開大合的人生故事。“我們發現在普通人或者說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的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能夠給我們帶來驚喜和感動的一些人生的經歷和感悟,像這一期裏面鮮花山谷那對夫婦,就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一種我們都沒有想到的普通夫妻,還能夠有如此真摯、美好、單純的一種生活,給我們大家帶來了無限的想象。”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23

自從《朗讀者》開播以來,週六晚上收看這個節目成了我最期待的事情。昨天晚上八點,我們一家人鎖定央視一套,靜待《朗讀者》播出。製作人兼主持人董卿依舊一襲白裙,依舊笑容綻放,依舊口吐蓮花……這一期的主題是“選擇”。

每個生命都有不同的華彩,每個人生都面臨多樣的選擇。演員王千源選擇自己熱愛的電影角色,成就影帝夢想;託福滿分的耶魯學霸秦玥飛,選擇回國做“大學生村官”,將青春奉獻基層;著名作家麥家,選擇小心翼翼陪伴兒子度過焦躁的青春期;著名演員徐靜蕾的人生,因爲選擇堅強而更加精彩;“漢字叔叔”理查德選擇爲漢字貢獻所有;曾是醫院院長的郭小平,選擇了做國內唯一一所紅絲帶學校校長,爲艾滋病兒童提供教育。這些選擇使他們走向不同的人生。

愛跟自己較勁的王千源,一次重要的選擇讓他因電影《鋼的琴》獲得影帝殊榮。王千源朗讀的內容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託福滿分的秦玥飛熱愛腳下的泥濘,從耶魯大學畢業後,毅然選擇回國到農村做一名大學生村官,他的舉動影響了一個精英羣體。偉大的民族需要泥濘的磨礪和鍛鍊,它會使人的脊樑永遠不彎,使人在艱難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愛、博大和不可喪失。秦玥飛朗誦的內容是遲子建的《泥濘》。

著有《風聲》《暗算》的作家麥家,一度與叛逆期的兒子關係緊張,兒子曾經對他關了3年的房門。3年,1095天,作爲父親,麥家選擇堅持陪伴,堅持教育,不放棄開導兒子,不放棄對他的培養。麥家朗誦的內容就是他爲兒子寫的一封信,小心翼翼的話語裏是沉甸甸的父愛。

爲什麼徐靜蕾要選擇當演員?是什麼機會使她決定導演一部電影?導演不同類型片子的背後,她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最放不下的是奶奶,這又給她帶來怎樣的影響?徐靜蕾朗誦的是史鐵生的《奶奶的星》。

美國漢學家理查德·西爾斯,一個美國人,自掏腰包研究中國漢字來源演變,爲此常常陷入窮困潦倒的境地,心氣卻一如少年,他被網友親切地叫做漢字叔叔。“如果生命只剩下24小時,我會打電話給朋友說再見;如果生命只剩下1年,365天,毫無疑問我會電腦化《說文解字》。”1994年,漢字叔叔44歲時,一場嚴重的心臟病讓他走到了生命的邊緣,讓他對畢生一定要做的事情有了清晰的判斷。理查德·西爾斯朗誦的是劉禹錫的《陋室銘》。

郭小平是校長,也是父親。臨汾紅絲帶學校,是國內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郭小平目前擔任紅絲帶學校校長,艾滋病感染兒童在這裏接受治療的同時,也能安心接受與正常孩子一樣的教育。這裏的孩子,都叫他爸爸。郭小平朗誦的是英國詩人拉迪亞德·吉卜林的《如果》。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24

你上次落淚是什麼時候?你是因爲什麼流淚?你又是爲誰流淚?淚有時候是鹹的,有時候是甜的,你嚐到的是什麼味道?

失戀的人會哭,忍受病痛折磨的人會哭,創業失敗面臨絕望的人會哭,收到家書異常想念的人會哭,歷經大學聯考錘鍊最終金榜題名的人會哭,相愛十年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會哭……眼淚是寶貴的,每一次哭泣都是內心情感的宣泄。希望哭過以後的你,可以一如既往地勇敢和堅定。

1.斯琴高娃在朗讀《寫給母親》時,用情至深,感染力超強,讓人止不住地落淚。母親雖然已經在土地下面了,但她依然能夠聽到她在唱歌,依然能夠感受到母親給予她的精神力量。她很認真很認真地告訴我們:趁父母健在,一定要好好孝敬他們,不然後悔可來不及了。有時間的話,多去陪陪父母吧,他們需要你的愛和擁抱。

2.丁一舟和賴敏的愛情是我所看到的平凡生活中最真摯也最感動的故事。他們相貌凡凡,來自農村,是生活中最普通也最常見的一個。他們沒有傲人的相貌,沒有富人的奢華,但他們擁有一顆最熾熱的心,他們在用心感受着這個世界,用愛溫暖彼此。原來,真的有人會不顧疾病,不顧出身,奮不顧身地愛上一個人賴敏的樂觀與笑容深深地刻在腦海裏,她是那樣的明媚,那樣的歡快,那樣的美麗動人。她需要的從來不是裝飾,她需要的是與他一起感受這個世界的豐富與多彩。

3.我身邊也有一位乳癌患者的親戚,我希望她也可以戰勝病魔,早日康復。其實,癌症並不可怕,只是壓力帶給你太多負擔,生命是脆弱的,同時也是堅強的。每個人對生的渴望都很濃烈,我相信信念和努力可以戰勝一切。

4.一生奉獻給青藏鐵路事業的人是默默無聞而偉大的。雖然我還不曾跨越山水去領略西藏的壯美,但我謝謝這些科學家和工作者爲我們創造了條件,給了我們便利的機會去親眼目睹一望無垠的草原和沙漠。謝謝你們。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25

如果你在視頻網站翻開朗讀者的內頁,標題內容基本被明星的朗讀佔滿了。就拿第3期來說,麥家講述的故事明顯比徐靜蕾更走心、更誠懇,可爲了流量,封面和主打宣傳仍然是話題女王徐靜蕾。

第7期,董卿開頭片花裏就說,這一期最喜歡曹文軒的一句所有的故事都是生死離別,可宣傳的時候,用的還是姚晨。

《朗讀者》更相信名氣,這是粉絲市場,還是董卿的不自信?

要想了解真相,我們不妨先從節目的定位說起。

朗讀者的宣傳語:一個人、一段文。你沒看錯,就是人在文前面。就連節目的名字,也暴露了董卿的野心:突出的是者,而不是朗讀本身。

董卿,知性和智慧的代表,央視一姐,當紅炸子雞,她的人脈和資源絕對一流。於是,利用這些人脈和名人效應,來號召大家讀書,不是順理成章、兩全其美的事嗎?

可事情就是這樣,重點太多,往往容易喧賓奪主,有道是此消彼長,看重了明星的人,就看輕朗讀的文。

看節目時,我很喜歡看起來有點偏執的程何,她翻譯的《我,堂吉訶德》音樂劇中的歌曲《不會成真的夢》,那些語句多美啊!然鵝,我到網上搜歌詞,卻幾乎搜不到。我搜出來的都是程何、劉陽和羅穎珊的故事,最後,我好不容易纔在一個門庭冷落的博客裏找到所需要的內容。

面對這赤裸裸的人比文紅,只有一聲嘆息吧。

不過我仍然相信,董卿的初衷是好的,她希望利用明星或是自己製造的明星的號召力,讓大家把他們當作偶像,來推廣閱讀。但殊不知,真正熱愛閱讀的人,不是爲了誰讀,而是熱愛文字本身,熱愛去書本里體驗自己沒有體驗過的感受。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26

早聽說央視新增了《朗讀者》節目,很受歡迎,可時間不對,一直沒看過。昨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終於有幸目睹,果真被深深吸引。節目由“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女董卿策劃並主持,一流的創意和製作,飽含文學精髓之美,觀後感想如下:

一、形式新穎。朗讀者名人居多,來自不同崗位,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文章詩歌,讀給自己最愛的人聽。其中濮承熙讀了老舍的一段文字送給曾經幫他做手術的榮醫生,榮醫生是他生命中的恩人。朗讀者自己的故事加上老舍的故事,構成一部心靈上的交響曲,讓聽者無不爲之動情。這樣的形式讓讀書變得生動有趣。

二、內容廣泛。朗讀的內容知識面廣,有小說、詩歌、書信、譯文,同時還面向不同人羣,能引起更多人共鳴。如:有成功者讀給恩人聽的;有父母讀給兒女聽的;有情人讀給情人聽的;有援外醫生讀給有志青年聽的;還有高齡老教授聽學生讀他的翻譯作品.....。聽者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收穫感動,收穫快樂,收穫人生的啓迪。

三、引導觀衆愛上閱讀。朗讀者讀的詩和文都是央視精心挑選的,名人名作居多,聽到好的文章就有找來一讀的衝動,讀書可以養身修性並提高鑑別是非能力。央視這檔節目引導了觀衆多讀書讀好書。

《朗讀者》集娛樂和學習爲一體,是宣傳正能量的好節目,希望她越辦越好,我會持續關注,也希望更多的朋友都來看一看,我們一起吸取知識的營養。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27

《朗讀者》更注重“人”,節目不但要塑造立體的人,更是通過情感的紐帶聯繫不同時空的生命。節目中第一個“人”是可見的朗讀嘉賓,針對不同的主題,每一位嘉賓都帶着自己的故事來講述。在來到《朗讀者》之前,每一位嘉賓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而《朗讀者》要呈現出他們作爲“情感人”的一面。

文字的作用是準確地傳遞信息、傳遞情感,文學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爲文學本身就是對共通情感的精準描述。董卿說:“《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爲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從見面會現場播放的節目片段看,《朗讀者》的文字和個人的情感緊密結合,朗讀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後的朗讀內容在情感串聯上完成了統一。

《朗讀者》的朗讀內容包羅萬象,有著名翻譯家許淵衝的弟子們用中英法文爲他朗讀的文學經典,也有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丈夫爲妻子獻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書》詩詞;有賈平凹《寫給母親》這類表達集體記憶和大衆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傳志寫給兒子婚禮講話的個人感受。飽含情感的朗讀形成情緒的磁場,能夠給觀衆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28

中央一套又播出一臺新的節目《朗讀者》,由董卿主持,這一次的主題是"遇見".五位嘉賓的故事都很吸引人,合適的時間遇見合適的人,使故事延續。

遇見對的人 , 就是真愛。

一對夫妻"周小林,殷潔"的生活方式和心態令人神往。

丈夫因妻子的一句話,用了十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個一千兩百畝的鮮花山谷,這就是他們的伊甸園。

其中夫妻倆的一句話道出了令人羨慕的神仙眷侶的生活。

妻子殷潔說:"我們一直都在談戀愛,他就是一個很浪漫的男人,而我是一個特別幸福的小女人。"

丈夫周小林說:"她是我的妻子,也是我的情人,還是我永遠的夢中情人。"

董卿也被他們感動,送給他們一句沈從文的詩:"我們相愛一生,還是太短。"

珍惜眼前人吧!

遇見對的職業,就是一種永不泯滅的熱情。

一位96歲高齡的亞洲第一翻譯人許淵衝,一生執著翻譯,用延續白天的模式來工作(董卿笑侃:就是熬夜),對於走過的日子不記多少,只記得有多美好。而且患有直腸癌數年,在醫生宣佈最後的日子裏,非但沒有停止翻譯工作,還拿到了人生的最高獎項,並延續生命7年。翻譯工作從不停止,還要在百歲之前完成莎士比亞的翻譯。多麼令人欽佩!

我們這些正常的,健康的,但懶惰的,無所追求的人啊!醒醒吧!好好利用有效的時間來學習,工作和生活,讓有限的時間變得的有質有量而精彩吧!

期待下一期的《朗讀者》。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29

《朗讀者》帶給觀衆的感受,無論是企業家、世界小姐、大明星、大學者、醫生和普通人,他們雖各有身份之別、建樹之差,但都有着同樣濃度的性情之真。一對平凡的夫婦上臺念情詩,丈夫爲妻子的願望種下滿谷鮮花,更讓人擊節讚歎的是丈夫遇到妻子後的所有荒唐舉動。妻子說,如果當年我有一萬個結婚對象可以選擇,他也只排在一萬名之外,卻被丈夫先通知了所有親朋好友結婚的消息,收了禮金後再求婚的破釜沉舟之勢反攻,妻子說更打動人的是那一往無前的勇氣。從此一生,丈夫偕着妻子,以開闊的胸襟踐行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古諺。

濮存昕帶來的散文與故事,屬於半個多世紀前那個弱小的、不名一文的孩子。“我小時候有綽號濮瘸子,直到國小三年級還踮着腳走路。”鮮爲人知的往事裏,是一位名叫“榮國威”的大夫,醫好了孩子的腿,也救贖了一顆幼小的、自卑的心。所以,當濮存昕從老舍散文裏遇見那個改變作家的宗月大師,“便如同看見了改變我生命軌跡的榮醫生,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濮存昕”。牆外是炮火隆隆,圍牆內有人生的初啼,這是無國界醫生蔣勵的真實經歷。太多戰爭中降臨的“生”給“死”帶去希望,她朗讀鮑勃·迪倫《答案在風中飄揚》,“一隻白鴿要飛過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丘安眠。炮彈要多少次掠過天空,才能永遠被禁止……”

96歲高齡的翻譯大家許淵衝譯作等身,《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他榮獲過國際翻譯界的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然而舞臺上直指人心的是當念及生平翻譯的第一首詩,林徽因懷念徐志摩的一抔深情,瞬間令這位老人淚盈而泣,在舞臺上抽噎。由此可知,許淵衝先生能夠在翻譯上不止步於“美”,更追求“真”的心性源頭。

2023年CCTV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篇30

“當時的我是何等溫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發間,當你離開,我的心不會變涼,想起你,就如同讀到最心愛的文字,那般歡暢。”

《中國詩詞大會》第六期節目中,一位孩童清脆地唱着《春夜喜雨》,父親輕輕地和着,主持人董卿被這一幕感動,眼裏閃着淚花,隨口唸出了葉賽寧的《我記得》。這樣的董卿讓人動容,也難怪選手王若西誇讚董卿道:“美人當以玉爲骨,雪爲膚,芙蓉爲面,楊柳爲姿,更重要的是以詩詞爲心。”

猶記春晚時,董卿莫名的因爲口紅顏色上了熱搜,都贊她說被這脣色映襯的膚白貌美。緊接着到了《中國詩詞大會》,衆人方知原來脣色所襯不過是外表,真正吸引大家目光的是董卿慧心如蘭,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

董卿出生在上海,父母都是從復旦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爸爸董善祥是報社的總編輯,媽媽金路德是大學物理系教授。

董卿的爸爸出生農村,家境窮困,父親英年早逝,和母親相依爲命。爲了讀書,董爸爸每天上學之前,都要先到池塘裏抓魚、抓蝦,再跟着母親到集市上把魚蝦賣掉,掙些生活費。董爸爸很喜歡文學,高中時老師建議他考復旦大學新聞系。農村少年憑着滿心喜愛和不屈的韌勁,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堅持,考上了這座名牌大學的名牌專業。

董爸爸對董卿心愛至深,卻也嚴厲至極,董卿稍能識字,爸爸就讓她每天抄成語、古詩,大聲朗讀並且背誦。稍大一點,又讓她抄古文。7歲的時候,董爸爸要求董卿必須分擔家務勞動,還不允許她花時間在穿衣打扮上。

正因父親的“魔鬼”教育,董卿自小熟讀詩詞歌賦,浸潤她的精神世界,從小培養的良好品格鑄就她的德性骨骼,歲月的積澱歷久彌香,董卿一步步走來,越發透着知性魅力。曾經讀過一次又一次的文字和真實的生活相交融,成爲精神的引導力,也成爲揮之不去的情結。

20xx年3月,董卿開始醞釀一檔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如果說《朗讀者》和其他文化垂直類,或者讀書類節目有什麼不同,大抵在於這檔節目所飽含着的情感和熨帖人心的溫度。

“朗讀”、“者”、“情感紐帶”是這檔節目三個關鍵內核。節目每期一個主題詞作爲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節目緊抓文字和人的故事之間的情感紐帶,既每期節目中的主題詞。再有主題詞擴展開來,形成情緒的磁場,給觀衆強烈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鳴。目前節目已經邀請到了不少嘉賓,有濮存昕、柳傳志、許淵衝、斯琴高娃、王學圻等。

在這樣的設定下,文字不在只是別人筆下的世界,而是融入朗讀者精神世界的具有生命力的符號,印刻着它的情感、經歷,再度蓬勃而出,引起共鳴。就仿若詩詞之心賦予人們的雋永之美,也仿若董卿脫口而出的“想起你,就如同讀到最心愛的文字,那般歡暢。”

“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董卿希望節目“展現着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

《朗讀者》蘊含着董卿對文學的敬仰,也蘊含着她對爸爸的愛,還蘊含着前來節目的朗讀嘉賓每個人生命中最寶貴的情感體驗。

有時候愛得如此深沉讓我不知怎樣表達,不如讀一段你我都喜愛的文字,讓我們靜靜聆聽它。《朗讀者》讓你站在當下的時光中,回眸來時的路,朗朗讀書聲,讀的是文字的美,傳達的是生命的力量,守望着的是精神家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