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最美的端午情作文(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4W

那最美的端午情作文 篇1

又是一年端午到,糉子飄香麥兒黃。端午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踏着小巷,迎着夏日的和風,且讓我們徜徉於端午文化之中,感受那一份文化的馥郁的芳香。

那最美的端午情作文(通用3篇)

巷子中蜿蜒的石板路上,一羣脖子上戴着鴨蛋絡子的兒童在飛跑,家家戶戶的大門上貼着火紅色的鐘馗像,門前插着一捧鬱鬱蔥蔥的艾葉。從散發着糉葉清香的大鍋中拿出熱乎乎的糉子,也不怕燙手,便迫不及待地拆開絲繩,剝開墨綠的糉葉,一股濃郁的糯米香讓人食慾大開,潔白的糯米,粒粒都是那樣飽滿且富有光澤,糯米中鑲嵌着幾顆如瑪瑙般鮮豔的蜜棗,蘸上白糖,咬上一小口糉子,軟軟的糯米與香甜的滋味在味蕾柔和地打轉,脣齒留香。吃完甜而不膩的.甜糉子,還有那風味更佳的肉糉,糯米中裹着醬油、五花肉、和金燦燦的鹹蛋黃,讓人回味無窮。

古樸典雅的八仙桌上擺上了象徵紅紅火火的十二道菜餚——“十二紅”。每一盤菜中都有喜慶的紅色。品嚐着佳餚,欣賞着戲臺上身着繡花旗袍的女子,輕撥琵琶,或奏起管絃,櫻桃小口中哼出清新悅耳的揚州清調。清脆的嗓音彷彿映着霞光的晶瑩露珠,在墨綠色的荷葉上滾動,又忽而墜入水中,濺起一聲脆響。曼妙且柔和的清調融進風中,留下優美的絲竹之聲久久迴盪。

說道端午佳節就不可忽略了屈原。屈大夫憂國憂民,創作下一篇篇不朽之作。他不是隻會舞文弄墨的文人,他愛國,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說服國君採納一系列政策強國,與強大的秦國抗衡到底。但楚王昏庸,聽信小人讒言,將屈原放逐。屈原在悲憤至極的情況下創作出千古絕唱《離騷》。楚國將亡,他空有一身抱負,卻報國無門,他不忍看到祖國的江山淪陷爲他國的領土,便抱石縱身跳入汨羅江。楚國早已亡,但屈原的崇高氣節與愛國情懷永垂不朽!

數千年後,封建社會已被推翻,進入了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大舉侵華,中國軍民萬衆一心,殊死抵抗。有一位大文學家,身爲清華大學的教授,爲了抗議美國扶日政策,即使身患胃病,家中一貧如洗,也斷然拒領美國救濟糧,最終在疾病纏身的情況下病逝。他,就是朱自清。時至如今,回眸細看兩段歷史。這兩位不同時代的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氣節與愛國情懷卻如此相似。這種精神到如今也在感動並激勵着我們。

賽龍舟這項歷史悠久的競技活動,正是中華民族披荊斬棘,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待到端午那天,古樸的龍舟上停泊在平靜江面上。待到比賽開始,鼓手便擂起鼓來,槳手們緊緊執着槳,使出全身力氣划着槳。氣勢磅礴的擂鼓聲伴着被船槳激起的水花,更是激動人心。待到比賽結束,不管勝負如何,人們都會興高采烈地歡呼雀躍,更添加了幾分節日的喜慶與歡樂的氣氛。

那京杭大運河何不也是凝聚着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偉大創造呢?她就像一條美麗的玉帶,輕輕系在祖國母親的胸前。粼粼的波光裏映出鬱鬱蔥蔥的煙花三月,婆娑起舞。這條運河,承載着中華兒女辛勤的汗水與智慧的結晶,流走了貧窮,灌溉的是繁榮。她的源頭是創造,讚頌了功德無量。京杭大運河,是華夏兒女開拓進取,奮勇向前,生生不息的戰歌!

悠悠端午情,凝結着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最深的內涵。我相信,我們偉大遼闊的祖國,一定會像端午節中的那份充滿魅力的文化,散發着燦爛奪目的光芒!

那最美的端午情作文 篇2

是那個星期天早晨,我們一起來到了屈原故里。

看過一個個景點,我們來到了“端午習俗館”。剛進門,就看見四周擺放着各種各樣的紀念品:美麗的“三寸金蓮”鞋,是我感受到古人的心靈手巧;性烈的雄黃酒,使我感受到古人的豪放;精美的糉子,使我感受到古人對屈原的敬佩;清香的艾蒿,使我感受到古老的醇香氣息……

再往裏走會兒,便見有人在包糉子。聲聲的叫賣讓我們感受到這間小屋的寂靜。但這種寂靜並沒有維持很久,便被同學們的驚歎聲打破了。同學們躍躍欲試,都想包包糉子。平日裏見奶奶一輩兒的人包得糉子又好看又好吃,卻不知道包糉子這麼難。看,他們開始包了。只見他們拿起一片糉葉,捲成像沙漏一樣的形狀,再往裏面佳餡兒料,這時有些同學便慌了手腳,有些下面漏了,有些上面鼓起了小包,有些裹時散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我不禁回身望了望現代的端午節。轉眼間,那些熟悉的場景又呈現在我的眼前,我彷彿作了一場端午夢,又感受了濃濃的端午情。超市裏出售大包大包的手工糉子,還有包裝精美的鹹鴨蛋皮蛋,大街上到處張燈結綵,洋溢着濃濃的節日喜悅之情;小區裏,掛條幅準備包糉子大賽,選出小區裏的“糉王”,送一份糉子到家,傳遞着喜悅心情;全家團圓,在一起拉拉家常,敘敘往事,家家門口掛着新鮮的艾蒿,不到一個月,葉子就開始變得乾脆枯黃,枯黃的艾葉承載了人們對屈原的思念。

“五月端午,心隨龍舟把詩魂追趕”。四周濃濃端午情,濃濃地,濃濃地縈繞在心頭……走出了“端午習俗館”,那份濃濃端午情卻永遠地留在了心頭!

那最美的端午情作文 篇3

《端午糉》這篇課文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糉,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糉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文中用“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來形容箬竹葉、糯米、棗,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積累這樣的詞,同時注重朗讀指導,讓學生感受句子的韻味和節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對閱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教時旨在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引導學生從讀入手,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與生活實際相融合。

上課伊始課件播放“豐富多彩的端午節習俗活動”的情境導入,再走入情境揭示課題後讓學生初讀課文,認讀生字詞。

創設濃厚的節日氣氛,引導學生從實際的生活體驗中出發,談自己對端午糉的瞭解,採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導入法,更能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學生初讀後同桌相互檢查生字詞,當小老師糾正對方讀得不準確的字音,再指名學生說說自己是怎麼記憶這些生字的,用“加一加、作比較、擴詞,分析字形結構、想象”等方法,特別有意思的一個“豆”字,有學生說“豆”的想象記憶法:“中間的口就是豆子,上面一橫是蓋子,下面點撇是火苗,一橫是竈臺,就是鍋裏在在煮豆子。”多好的方法呀!

接着採用遊戲環節:我是讀詞王。以小組爲單位讀生詞,讀對一個本小組得一顆星,得星最多的小組獲勝,每人可在班級考覈表中加個星,還可指名學生讀生詞,讀正確了就當小老師領讀,然後把生字送回文中指名比賽讀文。

這樣設計是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本環節通過初讀課文,感受課文大意,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讀通順每一句話,增強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設計遊戲環節,巧妙地將學生帶到主動學習的氛圍中,培養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