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精選31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6W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1

1999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祖國懷抱,從此,那個《七子之歌》中的“MACAU”,從1887年淪爲外人手中__年的遊子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開始叫“中國澳門”,從此澳門實現了自身騰飛的最關鍵一步。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精選31篇)

20__年12月18日,習近平視察澳門,亦將參加慶祝澳門迴歸__週年大會。值此喜慶時刻,重溫習近平在澳門迴歸__週年講話,欣喜地看到澳門不負__殷殷囑託,給出了美好新時代最新的“澳門答卷”:

一、活力澳門

澳門迴歸後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爲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人均GDP位列世界前茅。澳門經濟的成功,是依託祖國大陸,發揮自身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產業的巨大成功。今天的澳門經濟站在新時代更廣闊的舞臺上,隨着共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持續推進,澳門經濟更加多元化,澳門民衆安居樂業,澳門展現出一副朝氣蓬勃的現實模樣。澳門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在“一國”的全面準確把握下,更加蹄疾步穩、生機盎然。

二、世界澳門

據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和葡語國家雙邊貿易發展迅速,貿易額已從20__年的110多億美元增長至20__年的1473.54億美元。更多葡語國家正搭上中國發展的“便車”,實現自身更大的發展。澳門已逐步成爲中國與世界葡語國家溝通交流的橋樑和紐帶,澳門正逐步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愈來愈關鍵的作用,澳門愈發成爲粵港澳大灣區的澳門、中國的澳門、世界的澳門!

三、幸福澳門

澳門是一座旅遊城市,遊客數量就是澳門經濟的晴雨表。迴歸後,澳門入境旅客總數逐年增加,由1999年的744萬人次增加到20__年的3580萬人次。其中,內地赴澳門旅遊人數從163萬人次增至2526萬人次。血是中國血,人是中國人,澳門熱愛祖國大陸,祖國人民喜歡赴澳門旅遊,澳門旅遊折射出澳門人民已經和祖國人民緊緊融爲一體,澳門已經深深融入祖國發展勢不可擋的洪流之中。經濟發展、民生髮展,澳門人民就業充分,越來越有前途、越來越有盼頭,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在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能夠發揮出澳門力量,對澳門、對祖國而言,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和快樂呢?

面對今日之澳門,歷經“修例”風波的香港需要反思,聲況日下的中國臺灣_應當醒悟,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大義面前,該當如何選擇?這是時代之問也是世界大潮之選,如何把握如何抉擇,考驗着兩岸三方的智慧信心和力量。值此澳門迴歸__週年之際,願澳門明天更美好,願祖國早日實現統一,願偉大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2

澳門迴歸祖國二十年,彈指一揮間。20xx年是特別的一年,皆因同時迎來新中國成立74週年、中葡建交24週年、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及政府換屆之年,《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綱要》亦出臺一段日子,連串大事喜事緊接而至。筆者相信在此關鍵之年,社會各界務必團結一心,繼續弘揚愛國愛澳優良傳統,共同建設我們更美好的家園,推動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進展,助力推進“一國兩制”的實踐行穩致遠。

20xx年是重要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特區政府能積極引領廣大居民,繼續以十九大精神爲指引,堅持整體社會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深耕“一中心”和“一平臺”的定位,感恩中央政府對澳門的厚愛、關愛。

澳門迴歸祖國近二十年,經濟騰飛,城區高速發展,特別是特區的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居民收入中位數等皆有明顯的進步。迴歸多年以來,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和醫療衛生等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很多民生問題亦相繼浮現。行政長官崔世安去年十一月發表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到“加碼”派錢,重申政府持續聚焦民生改善,加大力度完善社保體系、住屋、教育、醫療、人才培養五大長效機制,尤其增強愛國愛澳教育,深化青年工作,強化法治建設,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維護國家安全相關配套立法。並多番強調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對於未來如何更好地融入灣區?筆者提出四點希望。一是希望參考“中國心 · 粵澳情”活動模式,推出灣區情繫列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讓澳門當代青年學生進一步走進灣區,瞭解政策,做好各方準備。“中國心 · 粵澳情”是筆者早年首創的活動,如今已交由相關青年組織策劃,多年來成功地吸引不少青年學子前往廣東各地參訪,啓益良多。在未來的大灣區城市羣中,料必有着良好的合作前景和互補空間,希望廣大青年多參加不同活動,主動走進灣區各市,力促粵港澳青年交流、學習及互動,用好政策和優勢。

二是希望特區政府切實地於灣區各市,尤其澳門人較集中居住的城市設立諮詢機構,方便居民尤其青年瞭解相關政策,做好準備,更積極地參與祖國建設,融入國家大發展的快車道。

三是希望青年人時刻提升個人素養與競爭力,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並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把個人發展與國家命運連繫起來,肩負使命。正如有學者曾言,大灣區建設是泛珠合作以至粵港澳合作的延續和深化版。前期合作屬於優勢互補,各顯所長、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而大灣區建設則是一個新區域共同體的創建。

四是希望澳門青年進一步增強愛國愛澳意識,提升家國情懷。在此前提上,青年人應增強國家安全意識,畢竟國家安全並非空泛的概念,諸如政治、國土、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等具體內容涵蓋其中,青年人必須弄通弄懂。安邦定國,人人有責,青年更是責無旁貸,必須時刻培養和發揚好愛國愛澳的精神,與社會各界一道推進這方面的工作。

總的而言,筆者作爲僑界的一份子,未來將繼續努力以“僑”搭橋,善用僑智與僑力,推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發展,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引領僑界融入大灣區發展大局之中。同時爲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民族夢”,說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灣區故事,作出新的貢獻。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3

1999年12月19日晚,遠在澳門數千公里外的祖國首都北京,“迎接澳門迴歸祖國聯歡晚會”在_廣場澳門迴歸倒計時牌前舉行,約3萬人匯聚廣場歡慶中華民族的這一歷史盛事,與此同時,全國各地各省市都在隆重慶祝澳門迴歸。那一夜,《七子之歌》的旋律響徹神州大地,“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雖然論切身體會,生於千禧年後的我們似乎並不能深切感受到澳門迴歸所帶來的生活變化,但對於祖國收回流失的領土,卻是每個中華兒女心頭最激動的事。

“澳門”迴歸雖已二十二載,很多年輕人也許對此沒有太深的印象,但於歷史、於民族而言,卻是我們中國作爲一個大家庭,家人迴歸重聚的大事,其意義深遠重大。

中國拿回“港澳”兩個地區的主權的過程,其實也是我們中國從過去受盡恥辱到現在重振雄風的一個過程,沒有國家的強大,這一切都不會發生。當然,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是整個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必不可缺的力量,大陸和港澳臺同胞以及海外華僑緊緊牽動在一起的那種情感,是整個中華大家庭的精神支柱。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4

1999年12月20日,在香港迴歸900天后,澳門順利迴歸祖國懷抱。從分離於外的“遊子”到迴歸祖國成立特區,從博彩業“一家獨大”到制定五年規劃、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這個幾百年前的小漁村,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戰略步伐,成長、鉅變,演繹滄海變桑田。

媽港並非我本名,漂泊無改祖國情。

一朝慈母離兒聚,再續堂堂盛世聲。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999年12月20日零時,當五星紅旗在澳門夜空高高飄揚的那一刻,《七子之歌》的旋律響徹神州大地,離散400多年的遊子--澳門,正式跨入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時代。

澳門作爲中國最後一塊外國作爲殖民地的地區,迴歸的意義不言而喻。1999年12月19日下午5時許,葡萄牙國旗最後一次從澳門總督府大樓降落,中國駐澳門部隊,跨過了珠江拱北海關管理線,正式踏入澳門土地;第二天,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何厚鏵臨時辦公室所在地--大豐銀行大樓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特區區旗;《澳門日報》於凌晨1點搶發了第一份迴歸報道號外;街頭的澳門警察,全部佩戴了澳門特區新警徽和新帽徽,取代了原先帶有葡萄牙色彩的舊警徽。

那一天也預示着長達20xx年半的“港澳過渡時期”和西方國家統治亞洲的漫長日子完全終結,絕大部分澳門華人終於享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驕傲身份,無數個澳門人在內地與澳門的史冊中大筆揮墨,在改革開放的紅利中砥礪前行。首家“三來一補”的合資企業、首家合資酒店、首家合作客運汽車公司等項目都能看到澳門人的身影。

在一國兩制的構想下,澳門“滄海”變“桑田”,從中葡文藝小城搖身一變成世界旅遊城市,珠海與澳門也正在朝“同城化”發展趨勢邁進,形成人員跨地居住、生活、學習的交流現狀,成長爲珠三角地區一朵“盛世蓮花”。20xx年來,澳門的成績可圈可點,治安好了、口袋有錢了、生活幸福感提升了。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指出,20xx年是新中國成立74週年,也是澳門迴歸祖國24週年,特區政府要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努力實現“堅持穩定發展大局,優先民生工程,強調經濟社會均衡發展”的施政目標。

20xx年來,內地與澳門的經貿關係的發展是前所未有的,已經形成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密不可分的經貿格局,內地是澳門最大的貿易伙伴,澳門也是內地利用外資和出口的重要管道。“政府惠澳政策包括就業、學習和生活,特別是青年一代,更能把握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中國的改革開放,讓澳門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爲澳門發展擴展了空間,令澳門成爲改革開放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我們相信,面向未來,澳門將積極把握“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機遇,搭乘國家發展的快車,按照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定位,爲國家改革開放再出發繼續貢獻澳門的力量,推動“一國兩制”事業再上新臺階。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5

“迴歸那天起,澳門同胞就既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主人,也是國家的主人。”迴歸以來,良政善治的澳門實踐逐漸成型。澳門依法順利進行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和xx屆立法會選舉,至20xx年底已完成800多部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制定修訂。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約且重在配合,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充分保障澳門居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開創了“澳人治澳”新局面。

這裏,有硬核的數據。迴歸前,澳門宏觀經濟環境惡劣,連續四年出現負增長。如今,澳門各項宏觀經濟指標表現亮眼:本地生產總值從迴歸之初的519億澳門元增加到20__年的4447億澳門元,人均GDP在世界名列前茅,20xx年底,累計財政盈餘達到5088億元,外匯儲備爲1636億元,較1999年分別增長193倍和6.2倍,大大增強了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本地居民充分就業,失業率從迴歸之初的6.3%下降到20__年的1.8%……

這裏,有暖心的溫度。在澳門,每一個普通家庭都能享受到這樣的“民生禮包”:從幼兒園至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看得到“真金白銀”的現金分享計劃,長者、嬰幼兒、中國小生、孕婦納入免費醫療,青年創業獲得免息貸款……迴歸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始終努力改善民生,在社會福利、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公共房屋等民生領域落實“共建共享、惠民利民”理念,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6

*生前對中國臺灣和香港、澳門牽腸掛肚,深深眷戀。1988年9月5日,他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說:“我的願望是活到一九九七年,因爲那時將收回香港,我還想去那裏看看。我也想去中國臺灣看看,不過看來一九九七年以前解決這個問題不容易。”1992年到南方視察時,*曾站在深圳皇崗口岸的過境橋邊深情地眺望香港,久久不願離去。據工作人員介紹,他當時目不轉睛地看着香港的方向,當身邊人一再請他上車時,他說:“讓我再看一回吧。”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當五星紅旗在香港和澳門上空升起時,不少出席政權交接儀式大典的嘉賓將目光轉向現場一位年過八旬的女士——*的夫人卓琳。就在距離香港迴歸幾個月前,*不幸逝世。卓琳帶着他的夙願,來到香港和澳門,她說:“我能夠代表他完成這個遺願,他在九泉之下也會感到高興和欣慰的。”

沒能夠親眼看到香港、澳門的迴歸,是*的遺憾,但由他開創的“一國兩制”方針,不但促成港澳順利迴歸、平穩過渡,而且爲兩個特別行政區的繁榮穩定提供了根本保證,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一言可爲天下法,一語而爲百世師”——*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方針,不僅爲中國的統一大業指明瞭方向,而且成爲國際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成功範例

歷史遺留下來的中國臺灣、香港、澳門問題,深深地縈繞在*的腦海中,他時時擘畫着祖國統一大業的宏圖。深思熟慮後,他對祖國統一問題得出了一個令世界爲之讚歎的結論。他一語千鈞地指出:“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看只有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對“一國兩制”核心與本質進行了精闢的詮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十億人口的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中國臺灣實行資本主義。”這一結論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智慧和創新精神的結晶,是*對當代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科學的解讀和積極實踐。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央提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祖國統一和維護世界和平三大任務。統一大業千頭萬緒。對於如何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國統一,*展現了一個偉大政治家的恢弘氣魄和深邃的戰略眼光。他在構思解決中國臺灣問題的方法時,“一國兩制”構想已具雛形。

1979年1月,*出訪美國前,創建性地提出,中國臺灣作爲一個地方政府*擁有自己的權力,但必須是在一箇中國的條件下,它可以有自己一定的軍隊,……現行的生活方式可以不變,資本主義經濟可以不變。

從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到1981年9月的葉劍英委員長提出中國臺灣迴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9條方針政策,從1982年1月*會見海外朋友時歸納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到1983年6月*進一步提出了實現和平統一的6條具體構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構想不斷清晰着、完善着,成爲解決祖國統一問題的基本方針和方案。而*則以其非凡的膽略和巨大的勇氣,集中了全黨的智慧,成爲這一偉大構想的創造者。

“一國兩制”科學構想,既體現了實現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原則性,又充分考慮到臺、港、澳的歷史和現實,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精神在祖國統一大業中的具體運用。正如*多次講到的“一國兩制”構想“就是實事求是”,“是從中國的實際提出的”。他說:“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這個特色,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對香港、澳門、中國臺灣問題的處理,就是‘一國兩制’。這是個新事物……這就叫做中國特色。”

“一國兩制”構想最早是爲解決中國臺灣問題而提出的,根據實際情況,首先運用於解決香港問題的實踐中。在*的關心下,中共中央確定瞭解決香港問題要堅持兩個原則:一定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不能再晚;二是收回香港以後,一定要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這以後,經過外交談判,1984年12月19日,中英在北京正式簽署了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圓滿解決了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實現了中國人民長久以來收回香港的願望。

香港問題的解決,極大地推進了澳門迴歸的進程。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簽署了聯合聲明,確認中國政府收回澳門。至此,在“一國兩制”構想的指導下,港澳的前途問題得到最終解決。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門分別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中國統一的“三步走”工程踏出了堅實的兩步,也爲中國臺灣問題的解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樹立了光輝典範。香港知名人士撰文讚揚“一國兩制”:“一言可爲天下法,一語而爲百世師。”

“一國兩制”偉大構想,不僅爲中國的和平統一指明瞭方向,也爲國際間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全新思維,是對人類文明和進步事業的偉大貢獻。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由衷地讚歎說:從歷史的觀點看,“一國兩制”是最富天才的創造,這個構想看起來是個簡單的想法,卻是充滿想象力的構想。

“一國兩制”構想作爲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最重要的政治理論和國家理論之一,作爲*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已被寫入了中共xx大報告;作爲中國共產黨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指導思想,已被載入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作爲國家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一項基本國策,已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的名字,永遠光耀在祖國統一的大道上。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7

__年,我們從呱呱墜地的孩子成爲一名英姿勃發的奮鬥青年,__年,我們見證着從風雨飄搖到和諧穩定發展的時代變遷,有這樣一個地方,__年的變化,讓我們驚歎不已,那就是我們的媽港—澳門。

__年,她歷經滄傷,不變的一顆“中國心”。__年前的“蓮花寶地”,經濟蕭條、社會混亂、烏煙瘴氣正是澳門的明信片,人民受着疾苦,幸福感成爲一種“奢侈品”,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人走了,澳門本地人來了,一切正發生着變化,從規模上說,澳門只是個小城市,土地有限、人才有限、發展空間有限……然而,迴歸__年來,在“一國兩制”的方針支撐下,在澳門人民不懈的奮鬥下,在祖國的溫暖懷抱下,我們的澳門,在歷經滄桑後,成爲人民幸福指數的地方,成爲我們嚮往的地方。說起夢想,每個人都有,我們的澳門人民更是有,有着一顆“中國心”,有着迴歸祖國的殷切希望,是的,他們成功了,至現在,仍不變的依舊是“中國心”。

__年,她風華正茂,不改的是“中國情”。在澳門金蓮花廣場中央有一座高6米、重6.5噸的大型鑄銅貼金雕塑——盛世蓮花,每逢國慶和迴歸紀念日這裏都會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這正是澳門與大陸的心連心的見證,正是亙古不變的“中國情”。現在的澳門,橋樑縱橫,連接的大陸的經濟,更連接着大陸的心,迴歸__年來,澳門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澳門__年的故事堪稱典範,“中國情”也成爲了不朽的佳話。

回家__年的遊子,正站在嶄新的起點,以昂揚的姿態,走向明天,走向輝煌。讓我們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的明天。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8

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在澳門文化中心花園館升起,澳門這個與祖國母親失散了百年的孩子終於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那一夜,中國未眠……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20xx年前,這首歌曾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大街小巷。如今再唱起這首歌每個中國人的內心仍然會泛起漣漪!

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自澳門迴歸以來,黨中央十分重視在制度層面推進澳門經濟社會的較快發展,通過規劃明確澳門在國家總體發展格局中的定位,幫助澳門擺脫結構性難題,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宏偉目標。

xx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心繫澳門發展,曾多次表示中央對澳門繁榮穩定的重視以及對澳門發展的肯定。

國家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部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夢想。澳門迴歸以來,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民生改善,實現世人矚目的跨越式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譜寫了“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新篇章。

我們相信,繼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堅定背靠祖國堅強後盾,60多萬澳門民衆的福祉會不斷增進,澳門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9

澳門迴歸不易,澳門迴歸22年能實現持續繁榮穩定更不易。迴歸22年,“一國兩制”之所以能在澳門取得重大成功,歸根結底是因爲與祖國統一是多少年來澳門之人心所向。雖然被殖民者竊據數百年,澳門卻始終與祖國血脈相連。這不僅體現在“澳門”一名即來源於媽祖,更有《七子之歌》的深情吟唱,“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人心思歸,是澳門得以迴歸祖國的動力,同時也是22年來“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基礎。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10

映日蓮花別樣黃,“一國兩制”續新篇。迴歸祖國22年來,澳門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數百載滄桑,22載鉅變。澳門今日的繁榮穩定證明了“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在澳門實踐“一國兩制”不僅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大膽創新,還深深的透徹着共產黨人強烈的愛國情感。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有一顆愛國心,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丟。風雨如晦,愛國的初心不改,愛國情感在爲民服務中得到昇華和凝練。黨員幹部在實際的工作中應腳踏實地,矜矜業業,無論在什麼崗位,都應以愛國爲出發點,盡心盡力爲國家和人民謀福利。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敢於創新,與時俱進,要有靈敏的嗅覺和銳利的目光去觀察,去預見,去發現,去體驗新時代發展變化,及時嗅出變化氣息,從而採取新穎的方式及時應對工作中的困難。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11

澳門迴歸祖國20xx年,“一國兩制”實踐積極推進,發展日新月異,成就舉世矚目。習近平主席去年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24週年訪問團的重要講話,表達了對澳門的殷切希望,爲澳門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擘畫出新的宏偉藍圖。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建設等爲澳門提供了重大的發展機遇。澳門要以變革創新求優勢,以變革創新求機遇,以變革創新求發展。

澳門20xx年的發展彰顯出“一國兩制”的科學性和巨大生命力。一定要先奠定好“一國”的概念。“一國”是前提,不能不講“一國”,只講“兩制”。“一國兩制”是能夠走得遠、做得好的。

澳門有良好政治經濟環境、完善的法律體系、優良的營商環境。但是,要在好的形勢下看到自身發展的短板。澳門目前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產業結構單一,博彩業“一業獨大”。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澳門需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契機,促進經濟多元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爲澳門未來發展帶來的機遇前所未有,大灣區地域廣闊、人力資源豐富,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爲澳門居民帶來更便捷的交通往來、更多元的人文環境、更優質的生活條件,爲澳門適度多元化發展提供更豐富的資源、更廣闊的空間、更持久的動力,爲澳門建設成爲國際先進水平的城市提供了更強大的支撐,爲澳門未來20xx年再創濠江奇蹟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可能。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着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時代使命。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12

22年根深柢固,22年枝榮葉茂。迴歸以來,澳門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團結奮鬥,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維護憲法和基本法,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迴歸後,澳門構建了以愛國愛澳者爲主體的管治團隊,爲澳門發展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澳門特別行政區歷任行政長官和政府主要官員,立法機關、司法機關主要負責人都由愛國愛澳者出任。22年來,澳門同胞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不斷增強,澳門社會各界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實現了長期繁榮穩定,取得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

22年日新月異,22年蓮花綻放。回到祖國懷抱的澳門正以嶄新姿態屹立在南海之濱,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初見成效,旅遊、會展、餐飲各行各業欣欣向榮。戰勝了一個個困難,取得了一項項成就,22年來,澳門用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意義非凡。事實證明,只要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着正確方向前進,就能夠十分有效地保證和推動澳門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一國兩制”符合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是澳門香港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是符合澳門香港整體和長遠利益的制度安排。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風險和挑戰,都不會動搖我們堅定不移走“一國兩制”成功道路的信心、決心,都不會阻止我們不斷前進的堅定步伐。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13

港珠澳大橋通車,奏響時代發展音。美麗的大橋跨越伶仃洋,西接澳門,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這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是連接粵港澳三地的“民心橋”,也是中國橋樑“走出去”的靚麗風景線。港珠澳大橋是中華兒女不怕困難,敢於挑戰的名族精神的重要體現。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正視工作、生活中的種.種艱難險阻,卯足力氣向前拼搏,敢啃“硬骨頭”,要有刻苦專研的“工匠”精神。黨員幹部在從事工作中要鍥而不捨,追求卓越,發揚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在實際工作中精於工,品於行,不斷追求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和完善,切實提高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慶祝澳門迴歸祖國母親24週年之際,真誠祝福澳門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繁榮。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汲取澳門22年的成功發展經驗,做一個有強烈的愛國心,自我創新意識不斷增強,敢於把握機遇,敢擔當,善作爲的新時代“答卷人”,譜寫新時代奮鬥篇章。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14

12月20日,是澳門迴歸__週年的日子,澳門迴歸祖國__年,取得的成就和進步令人震嘆。憶往昔:“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真姓……”七子之歌傳唱甚廣,在這一片祥和之中,卻有另一個孩子“香港”正值亂景,修例風波已持續數月,暴徒猖狂襲警、縱火、打人引天怒人怨。

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香港、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由於香港、澳門自身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很多是與資本主義制度相伴相生的,很難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解決。同時,香港、澳門處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鬥爭的最前沿。__年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持下,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探索走出一條符合澳門實際、具有澳門特色的發展道路,政治安定,經濟快速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祥和穩定,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成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樣板。

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不動搖。從默默無聞的南海小漁村,到享譽世界的現代化大都市,一代代香港同胞努力打拼,創造了無比亮麗的東方傳奇。卻從修例風波開始每況日下,“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現已成爲香港社會各界最廣泛的共識、烈的呼籲。香港各階層、各界別的代表人士和衆多社團、協會紛紛以發表聲明、刊登廣告、發表談話等方式,共同譴責暴力違法行徑,支持警方嚴正執法。但是香港局勢依然複雜嚴峻。暴力、違法活動仍然沒有得到完全遏制,在有些時候、有些地方,少數暴徒變本加厲,用喪失理智的瘋狂行爲製造了一樁樁令人髮指的罪行。這些已經極大的破壞了香港的和平以及人民的幸福感。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香港和澳門迴歸以來,“一國兩制”的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對實踐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要正確看待,理性分析,想辦法解決問題。困難克服了,問題解決了,“一國兩制”實踐就前進了。前進的道路並不平坦,但我們實行“一國兩制”的初心不會改變,決心不會動搖。我們要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信心,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恆心,推動“一國兩制”在實踐中取得更大成就。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15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22年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澳門發展的優勢,也是澳門走向未來的關鍵。習近平強調,繼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必須牢牢把握“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可以肯定,歷經風雨洗禮,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澳門必能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贏得更加廣闊的未來。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16

澳門民衆滿懷着迴歸的自豪感和歸屬感,一路走來;澳門青少年在國歌和品德國情教育的陪伴下,茁壯成長。22年來,澳門社會各界積極培養愛國愛澳精神的傳承者,深入推進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四位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工程,沒有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沒有讓優良愛國傳統蒙塵,爲澳門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後繼人才。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17

澳門迴歸祖國二十二年,經濟騰飛,城區高速發展,特別是特區的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居民收入中位數等皆有明顯的進步。迴歸多年以來,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和醫療衛生等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很多民生問題亦相繼浮現。行政長官崔世安去年十一月發表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到“加碼”派錢,重申政府持續聚焦民生改善,加大力度完善社保體系、住屋、教育、醫療、人才培養五大長效機制,尤其增強愛國愛澳教育,深化青年工作,強化法治建設,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維護國家安全相關配套立法。並多番強調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對於未來如何更好地融入灣區?我提出四點希望。

一是希望參考“中國心·粵澳情”活動模式,推出灣區情繫列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讓澳門當代青年學生進一步走進灣區,瞭解政策,做好各方準備。“中國心·粵澳情”是筆者早年首創的活動,如今已交由相關青年組織策劃,多年來成功地吸引不少青年學子前往廣東各地參訪,啓益良多。在未來的大灣區城市羣中,料必有着良好的合作前景和互補空間,希望廣大青年多參加不同活動,主動走進灣區各市,力促粵港澳青年交流、學習及互動,用好政策和優勢。

二是希望特區政府切實地於灣區各市,尤其澳門人較集中居住的城市設立諮詢機構,方便居民尤其青年瞭解相關政策,做好準備,更積極地參與祖國建設,融入國家大發展的快車道。

三是希望青年人時刻提升個人素養與競爭力,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並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把個人發展與國家命運連繫起來,肩負使命。正如有學者曾言,大灣區建設是泛珠合作以至粵港澳合作的延續和深化版。前期合作屬於優勢互補,各顯所長、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而大灣區建設則是一個新區域共同體的創建。

四是希望澳門青年進一步增強愛國愛澳意識,提升家國情懷。在此前提上,青年人應增強國家安全意識,畢竟國家安全並非空泛的概念,諸如政治、國土、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等具體內容涵蓋其中,青年人必須弄通弄懂。安邦定國,人人有責,青年更是責無旁貸,必須時刻培養和發揚好愛國愛澳的精神,與社會各界一道推進這方面的工作。

總的而言,筆者作爲僑界的一份子,未來將繼續努力以“僑”搭橋,善用僑智與僑力,推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發展,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引領僑界融入大灣區發展大局之中。同時爲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民族夢”,說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灣區故事,作出新的貢獻。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18

今天,在藍天下,迎着初升的太陽,我們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我們仰望着國旗冉冉升起,耳畔迴盪着氣壯山河的國歌,我們爲這一莊嚴的時刻而自豪。同學們,當每一次面對莊嚴的五星紅旗的時候,你的心底是否涌起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豪情壯志?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華民族在世界上是一個卓越和偉大的民族。我們有過繁榮昌盛的唐漢時期,我們更擁有美麗燦爛的唐詩宋詞;但是我們也有過屈辱的歷史,也有過任人宰割、被列強瓜分的時代。歷史不容忘卻,我們應該銘記在心。

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經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建設,我們的祖國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祖國面貌日新月異,綜合國力逐步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我們的祖國正一步一步走向強大,走向繁榮昌盛,我們爲我們的祖國而感到驕傲。

熱愛祖國,體現在熱愛學校、熱愛班級上。熱愛學校,就要維護學校榮譽,遵守學校紀律,保護學校環境,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公物,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食。同學們,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校園!讓文明的氣息洋溢在學校的每一個角落。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19

不可否認,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人類確實是走過以犧牲環境爲代價來獲取高度物質文明的彎路。最初在發展經濟過程中,一般不考慮或者很少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只會一味索取資源;爾後隨着經濟發展和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才意識到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根本;到現代,始而能認識到生態優勢可以變成經濟優勢,只有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纔可以達到人與自然渾然一體、和諧統一的更高境界。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是這一理念的通俗表達,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對環境問題進行反思而做出的理智選擇。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存在着密切的關係,他們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如果人類只着力於發展經濟,而不重視保護環境,這勢必導致環境質量惡化,環境質量的下降又會對經濟發展產生強烈的制約作用;近代的工業文明在帶來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可以說,頻頻發生的自然災害和全球性疾病困擾,始做傭者就是人類在發展經濟的時候忽視了環境保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首選策略。熱力學中著名的熵增原理告訴我們,要恢復在開發中破壞(或污染)了的生態環境,必須付出比當初開發獲得的收益更大的代價。因此,經濟發展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必須糾正人們普遍存在的一個認識誤區:只要經濟發展了,就有足夠的物質手段來解決現在與未來的各種環境問題。在環境保護問題上,我們必須做到強調的“三個轉變”: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重;從環境保護滯後於經濟發展,轉變爲環保與經濟同步發展;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爲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護環境。

如果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爲一種發展理念、一種生態文化貫穿於經濟發展的始終,不只看“經濟”的臉色,更重視“自然”的氣色,把握住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基本原則,努力把生態環境建設與優化生產力佈局、產業升級結合起來,與發展循環經濟、開展資源節約結合起來,與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我們就沒有理由不生活在一個天格外藍、雲格外白、山格外青、水格外秀、陽光格外明媚、空氣格外新鮮的人間樂土。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20

在高中團員似乎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在大學中,終於有機會能夠上一期團課,通過這次認真而又系統的團課培訓和學習,讓我更加明確了作爲一名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使命和責任,讓我對黨和團的認識明確起來。

在我的印象中,團課似乎應該是枯燥無聊的代名詞,但是這期的團課卻並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樣。開幕式上女老師的致辭嚴謹不乏風趣,莊重而不失活潑。深入淺出的讓我們全面的認識了共青團,全方位瞭解了共青團的社會職能,深刻理解共青團現實和長遠的工作任務,從而找準了自我位置,認清責任,積極努力的做一個合格的共青團員。同時老師在理論介紹的同時,還介紹了大量實例來爲我們指引人生的方向,並給我們一個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到了大學之後,課程沒有了高中的繁雜,生活沒有了高三的`如箭在弦,不僅讓人稍有鬆懈。同時我對未來的人生方向一度陷入迷惘,內心的無助導致不定時的空虛。聽了老師的教導,我應該現在就理清頭緒,定好目標併爲之不懈努力,不管將來遇到的是多麼大的困難險阻,只要振作精神,以團員的標準,以入黨積極分子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相信定會有所收穫。很感謝此次講課給我敲響了警鐘,讓我適時的認清自我,重新定位。

不僅系統的闡述了理論知識,團課還給我們安排了素質拓展來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通過小組相互交換物品並設置政府收稅看哪個組先收集完全的遊戲,不僅加深了團校同學之間的認識交流,鍛鍊了人際交往能力和口才,還加深了同學對政府經濟職能的理解。團課的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讓我們德才俱備。未來將是知識青年充分發揮創造力和聰明才智的時代,於是我們應在課前留下我們報效祖國,報效黨和人民的期望刻苦學習的身影,留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精神。

歌德曾說過“人不是靠他生來就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在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任何人或組織都要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而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在成立之初就具有先進性的政黨,一直以來領導着中國的革命走向成功。在成爲執政黨之後,如果還僅僅靠着在革命中得到的那些經驗,顯然是不夠的,世界形勢瞬息萬變,中國共產黨只有不斷學習,保持先進性,才能一如既往地領導中國不斷前進。

而這個先進性並不是一個靜止的標準線,它所表示的是真正把握時代的脈搏,始終站在時代的最前列,先進性教育就是要培養大家與時俱進的意識,意識的形成不是一個短期過程,所以作好對作爲共產黨後備軍的共青團員的意識教育工作顯得尤其重要。我們要摒棄只有黨員纔要保持先進性的錯誤認識,團員更應該不斷學習,打好基礎,準備着爲共產黨注入先進的血液!團課的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可以使我們成爲德才俱備的。

通過對於團史、團知識的學習,我認識到共青團員不只是一個膚淺的稱謂,不只是一種榮譽的象徵;她應是一種內在責任的意識,內在愛國的熱情、誠信意識、創新精神。我深深地領悟到:“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的後備軍,更是中華民族未來的生力軍。”在新世紀裏中國發展面臨新一輪挑戰,更需要一大批青年人才,而我們大學生就是祖國的希望。”正如梁啓超先生說的那樣:“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21

今天我們迎來了我們黨的24週歲華誕,在火紅的七月的美好的第一天,我們一起爲黨祝福,祝福我們黨生日快樂。在100年中,我們黨書寫了中華民族發展進程中光輝燦爛的篇章。面向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爲了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秉持這一初心和使命,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完成社會義革命,確定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來最爲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進行收革開放的偉大變革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我們黨致力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征程在手,使命在肩。走過百年光輝歷程的大黨,今天的歷史任務,就是肩負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使命,不斷創造偉業,鑄就新的輝煌。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22

伴着新世紀的曙光,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100年的風雨歷程。10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與下,炎黃子孫也在黨的陽光雨露哺音下滿懷豪情的走了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24週年。從1921年成立以來黨已經走了100年的艱辛而輝煌的風雨歷程,我們都知道黨是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繁榮和爲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解奮鬥的歷史。對於我們這些青年學生都必須要認真習,正確認識黨的光輝歷史和偉大功績並永遠銘記。黨的歷史不是三言兩話就可以概述的,需要我們在不斷的學習中慢慢去體會和感悟。不忘黨的歷史開創美好未來,明白黨和人民的不容易。懂得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方,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爲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地更如強大而努力奮鬥!我們永遠記得征途上導航的燈塔永遠是火紅飄揚的黨旗。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23

一葉紅船開天地,百年潮涌映初心!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續奮鬥,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強調了我黨堅持站穩人民立場,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這讓我尤爲觸動。作爲一名新時代中國青年,我們要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己任,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作爲新加入黨組織的一員,我必將繼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做好自己的事,爲黨的事業奉獻全部的力量。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24

4年前的今天,也就是北京時間20__年4月14日,湖人在主場迎戰爵士,科比贏來了自己的謝幕演出,並拿下60分給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在之後的謝幕儀式上,科比的那一句“mamba out”已宣告着自己正式告別NBA的賽場,也揮別了許多老球迷們的青春歲月。他退役的這一天也被定爲“曼巴日”,以此來紀念科比對NBA和世界籃球的貢獻。

但科比只出席了三個“曼巴日”,今年一月中的那場墜機以外奪走了他和他二女兒吉安娜的生命,也讓球迷們對於科比的這句“mamba out”又多了幾分懷念和憂愁。如今的科比只能在另一個世界打球和訓練,之後的“曼巴日”也將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科比的遺孀瓦妮莎也在個人的Ins上發表長文來懷念科比和女兒吉安娜。她在文中說道:“我的丈夫辛辛苦苦忙碌了20年,奉獻了他的全部。他在餘生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他的女兒們和妻子在一起,補償過去沒有陪伴我們的時光,他希望能夠見證我們女兒成長過程中每一個特殊時刻,但是他退役後僅僅享受了3年零九個月這樣的時光,在此期間我們又多了兩個可愛的女兒,他也贏得了奧斯卡,創辦了Granity工作室,成爲5本暢銷書的作者,也成爲了Gianna籃球隊的教練。Gianna和她的爸爸一樣,非常努力,一週7天都是在打球訓練。我希望每一天都能回到那天早晨。我希望他們在1月26日那天就像平時一樣,去打一場普通的比賽。生活實在是太不公平了,有時候真是沒有意義。”

遭遇如此重大的變故,瓦妮莎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從悲痛中走出來,上帝雖然帶走了科比的軀體,但曼巴精神和他那美如畫的翻身後仰跳投將永遠封存在球迷們的記憶裏,成爲NBA和世界籃球的象徵。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25

我們入住的酒店位於澳門半島。8月2日下午,當我們在臺風的餘威中有些狼狽地通過珠海通往澳門的關口時,一位佩戴着工作牌、笑容甜美的小姐姐迎住了我們,她就是我們團的專職引導餘小姐。從抵達酒店時起,孩子們的驚呼就沒有停止過了,這份驚喜在當天的歡迎晚宴上達到了高潮。當以崔世安特首爲首的澳門全體政府要員進入宴會廳時,當主持人介紹出席宴會的科學家、企業家名單時,孩子們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表情。在省教育廳的應若平副廳長和省港澳辦張主任的率領下,我們近距離和崔世安特首、傅自應主任等領導交流,同爲湖南人的楊長風總設計師則親切地囑咐同學們:“我們國家以建設科技強國爲目標,真正需要科技創新型人才,你們要好好努力,爲祖國的科技發展努力”。攝影師不失時機地安排我們拍下了大合影,市二中的陳鑫鵬同學被安排和崔特首站在一起,發育良好的他比特首還高了半個頭。這份興奮讓孩子們飽餐了美食回到酒店後仍然無法平靜下來,於是,本已極其疲憊的我又興致勃勃地帶着他們逛起了旁邊的漁人碼頭。夜風習習,燈火闌珊,兩家音樂夜宵廣場上歌聲迴盪,三三兩兩的人羣悠閒地享用各色小食。澳門的夜晚如此多姿多彩。

在活動結束後的體會文章中同學們說:“這次專題會見到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五省學生代表團,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青年代表,以及澳門的各級領導與各界的精英人士。這一切都令我感到驚奇與讚歎,這次澳門之行,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見到了這麼多的大咖之後我也不禁感嘆‘越努力,越優秀。’他們中的所有人都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都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來完成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努力做一個優秀的人。”“這次澳門之行不僅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更是一部跨越空間的愛國詩篇的集體吟唱。我們在歡聲笑語中體味生活的千滋百味,更在心心相惜中明白祖國繁榮統一的不易與重要。我愛你,親愛的祖國!”

8月4日一早,我們啓程離澳,與剛剛啓用的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相比,拱北口岸人流攘攘,卻又井然有序。

三天的澳門之行行程匆匆,卻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澳門同胞對祖國母親的深厚情感和愛國愛澳的光榮傳統。是啊,正如崔世安特首所說的:“澳門迴歸20年來的實踐證明,澳門發展的機遇就是國家的不斷強盛,國家好,澳門就好,國家始終是澳門發展的堅強後盾。”澳門的繁榮穩定不正是“一國兩制”戰略成功的證明嗎?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26

中國共青團跟着黨在前進中不斷髮展壯大,共青團是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在當今時代,也是青年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學校。共青團的全部奮鬥都在實踐着一個真理,也就是務必永遠跟着黨走。

這天,我們正奮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建成富強民主禮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將變成現實。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是中國青年團的光榮使命。擔負起這樣的歷史使命,共青團就要高舉_偉大旗幟,在“_”重要思想指引下,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永遠跟着黨,沿着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昂首闊步,奮勇前進。

開展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是共青團學習“_”重要思想的繼續和深化,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精神的實際行動和具體舉措。“_”重要思想作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我們黨務必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也是共青團建設和工作的根本指針。共青團作爲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黨聯繫青年的橋樑和紐帶,共青團肩負着爲黨源源不斷輸送新鮮血液的重任。

作爲一名共青團員,在思想上則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及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努力提高自我的思想素養,並在行爲上和思想上努力向黨組織靠攏。貫徹黨的思想路線、政策方針,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我的力量。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27

中國共青團是由千千萬萬個團員組成的,團的路線方針政策要靠這千千萬萬個團員去執行,團的主張要靠這千千萬萬個團員去實施,每一個團員的素質關係着團的整體素質,每一個團員的言行影響着團的整體形象,我們的團能不能持續先進性、有無吸引力、凝聚力,就看能否充分發揮團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透過團課的學習,讓我更加明確了作爲一名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使命和職責,讓我對黨和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學習的期間,我堅定了我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

透過學習使我進一步的明確了團組織和黨組織的關係,是我對黨的認識漸漸從朦朧走向清晰,明白了不僅僅要在學習中開創,還要進一步瞭解黨的條件,更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進步,理論聯繫實際,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團員及一名合格的黨員發展對象。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入黨動機,才能具有持久不衰的動力,並將其作爲自我的行動指南,更加自覺的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把對共產黨事業的忠誠同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齊來,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用心作出貢獻,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更加的嚴格要求自我,甘願吃苦,不怕吃苦。

歌德曾說過“人不是靠他生來就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在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我”,任何人或組織都要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而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在成立之初就具有先進性的政黨,一向以來領導着中國的革命走向成功。在成爲執政黨之後,如果還僅僅靠着在革命中得到的那些經驗,顯然是不夠的,世界形勢瞬息萬變,中國共產黨只有不斷學習,持續先進性,才能一如既往地領導中國不斷前進。

團是由每個團員個人組成的,只要我們都能夠作好自身的先進性,中國共青團在此刻的或是將來的歷史時期中,都會以最先進的姿態引領更多的人爲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不斷奮鬥!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28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正如雷鋒所言:“我是祖國的,祖國是我的。”因此,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直接聯繫起來,把自已的人格與祖國的國格直接聯繫起來,這正是愛國主義真諦之所在。每當奧運會頒獎儀式上五星紅旗高高升起,中國的國歌通過現場直播響徹整個世界的時候,不但獲得世界冠軍的中國運動員在爲自己的祖國母親而感到驕傲和自豪,而且,與此同時,祖國母親也在爲自已有這樣優秀兒女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生爲祖國母親爭氣,死爲祖國母親爭光,這纔是一個愛國主義者的人生價值和人生意義之所在。

打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冊,每一頁無不閃爍着愛國主義的燦爛光輝。中華民族的愛國志士,不畏強權壓迫,不畏虎豹柴狼,爲了國家的獨立和昌盛,爲了民族的自由,爲了人民的幸福,譜寫了一曲曲響徹雲霄的愛國主義壯歌,愛國主義是一個民族強大的精神支柱,是不可戰勝的偉大力量!

在歷史長河中,英雄事蹟,層出不窮;愛國人物,羣星燦爛。戰國時期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飛、文天祥,明代的愛國將領戚繼光,焚燒鴉片的抗英將領林則徐,他們忠於祖國、熱愛人民,不畏貶謫,不怕犧牲,忠烈千秋,永垂千史,這正是愛國主義力量的集中表現。

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們祖國開始了新的歷程。讓我們每個有志氣的同學,把對祖國誠摯的熱愛,傾注於緊張的學習中去吧!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29

在這時,聯合國將每年的6月5日定爲世界環境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嚮往和追求。響應今年主題:森林:大自然爲您效勞。我們社區開展了植樹活動,讓每個家庭都出一份力。

我們家發的了鏟子、水桶和幾棵小樹苗,準備去植樹了。我們走到公園時,只見大家都忙開了。我們趕緊找到一塊地開始種樹,我們把樹苗放在一旁,我和爸爸負責剷土,哥哥和媽媽負責提水,就開始了。我使勁地往地上一鏟,沒想到這土這麼硬。但爲了世界的環境,我一定要加把勁,我越想力氣就越大,不一會,腳邊就有了一層厚厚的土,大家都乾熱火朝天,不一會兒就栽好了一棵樹,大夥又忙起來了……

植樹是多麼重要啊!樹林可以有效的抵禦泥石流、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並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美化環境,無時無刻不在保護人類,而人類卻無止境地砍伐樹木,讓樹林大量減少,人類可真是竭澤而漁、焚林而獵呀!不是世界環境日過了就不要愛護環境了,我們應該時刻宣傳、實踐保護環境。我們可以伐木,但要邊伐邊種,不然一旦發生了自然災害,我們就算賺了再多錢,不也買不了性命嗎?

在此我想大家提出幾個意見: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2、多種樹,少砍樹3、設立護林區,派人護林4、對偷伐、偷獵的人處以相關政策5、多宣傳、實踐保護環境6、少開汽車,多用自行車和電動車7、進行垃圾分類,進行回收……

愛護紅花和綠草,保護棵棵小樹苗,讓空氣更加新鮮,讓環境分外美好!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30

進入大學以來,我的確有了許多收穫,從軍訓到感受大學生活的豐富多采,我體會到了許多與以前不一樣的感受,新鮮的事物,新鮮的環境,此刻,我又學到了新的東西,有了新有感受,有幸參加了校團委組織的團校培訓班課程,我從中對共青團有了新的認識。

中國共青團是由千千萬萬個團員組成的,團的路線方針政策要靠這千千萬萬個團員去執行,團的主張要靠這千千萬萬個團員去實施,每一個團員的素質關係着團的整體素質,每一個團員的言行影響着團的整體形象,我們的團能不能持續先進性、有無吸引力、凝聚力,就看能否充分發揮團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透過團課的學習,讓我更加明確了作爲一名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使命和職責,讓我對黨和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學習的期間,我堅定了我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那麼如何成爲一名合格的共青團員,我想就應具備幾個方面。

1、增加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精神,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抵禦腐朽思想的侵蝕,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2、要具有刻苦學習的精神和勤奮工作的態度,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勤學習,勤思考,勇於創新,認真工作,關心同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切實爲同學,爲班級服務。

3、要具有“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作風,要在學習,生活,工作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虛心向他人學習,團結同學,助人爲樂,熱心幫忙他人進步,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勇於改正缺點和錯誤,自覺維護團結,顧全大局,誠實謙虛,在青年中起到表率作用。青年時期是一個可塑性很強的時期,往往有許多潛能,被自我以各種理由忽略或否定。比如在爲人處世方面缺乏自信心等等。但透過團校的學習後,讓我們明白作爲當代大學生,當代的共青團員,應有充分的自信心去完成領導分配下來的任務和使命,團課的學習讓我們明白了就應如何使自我充滿自信心,去迎接和挑戰一切困難。

透過學習使我進一步的明確了團組織和黨組織的關係,是我對黨的認識漸漸從朦朧走向清晰,明白了不僅僅要在學習中開創,還要進一步瞭解黨的條件,更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進步,理論聯繫實際,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團員及一名合格的黨員發展對象。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入黨動機,才能具有持久不衰的動力,並將其作爲自我的行動指南,更加自覺的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把對共產黨事業的忠誠同執行黨的路線統一,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用心作出貢獻,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更加的嚴格要求自我,甘願吃苦,不怕吃苦。

在團課的學習過程中,讓我們全面的認識了共青團,全方位瞭解了共青團的社會職能,深刻理解共青團現實和長遠的工作任務,從而找準了自我位置,認清職責,用心努力的做一個合格的共青團員,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先進性。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所以共青團扮演着重要的主角。在這其中務必努力學習一切團和黨的章程,貫徹和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領我們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祖國的統一,爲振興中華的遠大理想而奮鬥。

歌德曾說過“人不是靠他生來就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在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我”,任何人或組織都要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而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在成立之初就具有先進性的政黨,一向以來領導着中國的革命走向成功。在成爲執政黨之後,如果還僅僅靠着在革命中得到的那些經驗,顯然是不夠的,世界形勢瞬息萬變,中國共產黨只有不斷學習,持續先進性,才能一如既往地領導中國不斷前進。而這個先進性並不是一個靜止的標準線,它所表示的是真正把握時代的脈搏,始終站在時代的最前列,先進性教育就是要培養大家與時俱進的意識,意識的構成不是一個短期過程,所以作好對作爲共產黨後備軍的共青團員的意識教育工作顯得尤其重要。我們要摒棄只有黨員纔要持續先進性的錯誤認識,團員更就應不斷學習,打好基礎,準備着爲共產黨注入先進的血液!團是由每個團員個人組成的,只要我們都能夠作好自身的先進性,中國共青團在此刻的或是將來的歷史時期中,都會以最先進的姿態引領更多的青年人爲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不斷奮鬥!

2023慶祝澳門迴歸24週年心得體會 篇31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歷史的文明古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更是和諧與偉大的祖國。我們首都北京是舉世聞名的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

這裏,既有雄偉的天安門城,巍峨的長城,風景如畫的頤和園,讓世人敬仰的故宮,也有無數高聳人云的現代化大廈,讓人眼花繚亂的立交橋,寬敞的大街的車水馬龍……北京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自豪。我們再來看北京的高科技園區,寬敞明亮的小瓶子,每個瓶子裏都載了手指那麼長,比火柴棍粗不了多少的幼苗,瞧!這個小瓶子裏裝的就是馬蹄蓮,這些纖細的小苗就是馬蹄蓮。我又來到了育苗車間,這裏真是綠色的天地!這裏有一個個大水池,水池裏栽滿了各種蔬菜。那可不是一般的水,而是營養液,裏面有蔬菜需要的各種營養。仔細觀察,我驚奇的發現,在營養液種的蔬菜嫩綠嫩綠的,菜葉油亮油亮的,顯得很乾淨,散發出一股股的清香,比土裏栽培的還要好。

我沉浸在農業帶給我的驚喜和喜悅之中。科學家真有辦法,他們用高科技手段培育出優良的品種,真了不起!我要向他們學習,將來也用自己的知識爲祖國作貢獻,祖國我愛你。

中國的一處景物全球聞名,那是什麼?哦,我想起來啦!那是萬里長城。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它東起渤海灣的山海關,西到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穀關,橫貫河北省,北京,內蒙,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里,約13300裏,在世上有“萬里長城”之譽。

它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與我們偉大的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羣山,穿過茫茫草原,跨國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歷史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國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的約有10萬里以長,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一萬里,現在我國,甘肅,河南,寧夏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蹟,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裏。

這一切的一切,這一奇麗多姿,這高大巍峨,來自我們的祖國。祖國在強大,祖國在進步,創造了一步步輝煌。

這就是我們的祖國,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表示您深深的愛,那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我們的成長,讓我們的意志如鋼鐵一樣堅韌,用我們的智慧和汗水,讓祖國的錦繡山河更加絢麗多彩,讓華夏燦爛的歷史鍛就新的輝煌。

讓我們深情的說一聲,祖國,我愛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