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通用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2W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

上學期我校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兩輪賽課,通過賽課我進一步對我校“三先三後”課堂教學模式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體會。下面就上學期我在課堂上的親身體會和實踐談談我對“三先三後”的一點淺淺的心得體會。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通用20篇)

上個學期我擔任八年級地理教學工作,在繁忙而充實的會考複習衝刺過程中進行了一輪賽課摩課,雖然只進行了一輪但是對我來說受益匪淺。通過本輪賽課,我更加確信:我校所提倡的“三先三後”的課堂教學模式是符合當前新課程改革標準、是走在當前課堂教育改革前列的,更是符合我校當前課堂教育發展的,切合我校實際的一個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

以下我會結合上學期我參加薛城區八年級地理複習課優秀模式展示會上所講的一節公開課,談談我對“三先三後”以及我校複習課“學---考---改---考”模式的理解,今年5月下旬在我校了進行了八年級地理複習課模式的展示會,我很榮幸代表我們奚仲中學像全區八年級地理教師展示和推薦了我校以“三先三後”爲主線的“學---考---改---考”的複習模式。下面我先介紹一下我這一堂課的主要環節。第一,我展示了複習目標,讓學生瞭解本堂課複習的重點內容,這就如同點亮了黑暗中的燈塔,爲學生自主複習指明瞭方向;第二,提出涉及到重點的一些問題,用大屏幕展示,並給出自主複習要求和方法及時間,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出所提問題的答案並記憶;以上兩個環節即“三先三後”的第一個環節:“先明標後自學”也是“學—考—改—考”模式的第一個“學”的環節;第三,拿出助學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知識建構的內容;第四,師友互換批改並給出答案,找出疑難問題,教師進行精講;這兩個環節就是“三先三後”的第二環節先合作後展示,由師友互助批改發現問題,糾正問題並展示答案。最後對一些疑難問題由教師牽頭全班討論解決。同時也是“學--考--改--考”模式的“考”和“改”的兩個環節;第五,加強記憶五分鐘,之後師友互相提問;第六,完成當堂達標,最後繼續記憶背誦。最後設計的這兩個環節正是“三先三後”課堂教學模式的最後一個環節“先歸納記憶,後鞏固練習”,同時也體現了“學--考--改--考”模式的最後一個“考”的過程。整堂課我的總結和講解時間不足十分鐘,重點就是兩個字“落實”,最後通過檢測學生對本堂課的知識點掌握較好充分體現了我校的以學生爲本的高效的生本課堂。講課結束以後得到了區教研員和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這更加證明了我校的三先三後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創新的是經過實踐驗證的走在課改前列的優秀的課堂教學模式。上完這堂課之後進一步對我校的課改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和體會。作爲一個年輕教師沒有多少課堂經驗和老教師相比課堂駕馭能力和專業知識的積累以及講課水平的能力都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我們更應該掌握像“三先三後”這樣先進的課堂模式,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能讓我們快速的成長,能跟的上我校新課改的步伐!讓我能夠信心滿滿的站在全區八年級地理教師面前的展示我校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展示我校風采。

在上學期的賽課過程中我們八年級地理組集思廣益,嚴格按照學校課改要求,認真備好每一堂課上好每一堂課。在組長吳濤老師的帶領下根據地理課程知識的特點找到了符合“三先三後”又有地理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邁出了推進我校地理課堂教學新模式的堅實的步伐。新的學期我繼續跟上學校課改的步伐,將更加熟練的運用“三先三後”的課堂教學模式。對我來說每堂課都是經驗的積累也是成長的過程。

最後我相信新的學年,在侯校長的帶領下在奚仲中學全體教師共同努力下奚仲中學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從“素質教育”到“課程改革”,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三尺講臺”到“師生間親密的合作者”,這一步步的課堂教學模式無不體現着新課程改革的結晶。下面我將高效課堂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理念的轉變和角色的定位

“改改改,學生不斷在考試;變變變,內容再變也要老師教”這種思想在教師心中已經根深蒂固,導致很多教師認爲以自己現有的知識量來教學生綽綽有餘,自己已過了學習的年齡。這不就驗證了一個信息:中國小老師仍90%以上的人不再讀書,沒有課題,不會寫文章,沒文章可發表。這是個多麼令人深思的數字呀!因此教師必須開展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與時俱進結合自身實際學習課改前沿理論,同時還要加強職業道德學習,做一個有個性的教師。

二、反思課堂教學過程

新一輪課程改革已實施十餘年了,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課堂應該是學生成長體驗的超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用趙立平老師的話來說學習即體驗,那麼學習就必須是自己親身經歷的過程,這也是高效課堂要教會我們做的,讓課堂成爲學生體驗和展示的舞臺,教師不再唱主角戲,要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去填充,給學生一段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給學生一個機遇讓他們自己去把握,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探索。此時我們也生搬硬套地講究高效,必須要結合本地本校本班的實際情況在掌握高效課堂必備流程的.同時,能靈活運用其它流程,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實踐、反思,讓高效真正融入到自己的課堂中,還學生一個快樂健康、樂於學習的課堂。

三、課堂中師生的高效學習

要想使課堂教學達到一個理想的效果,就需要處理好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因爲和諧的師生關係和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學生學習的前提保障。首先,就要給學生分組。其次,我們既然給學生分了組,那麼教師該做些什麼尼?和以往一樣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嗎?不是的,當發現問題時小組就會交流,這時教師應該悄悄地不作聲,邊聽邊看,確定自己要講哪個問題或者由哪位學生替自己來講,如果講不清再進適時地點播。最後就是要建立相應的小組評價方式。分組後我們的學生就成了“兵教兵,兵練兵”的學習方式,所以評價自然要以組爲單位,不能單一地對哪位同學進行表揚,而是要把小組成員捆綁在一起,這樣做既帶動了組員的上進心,組長的責任心,還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教師何樂而不爲呢?

總之,我相信只要我們用新的理念武裝自己,敢於創新,勇於實踐,認真反思,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一定會迎來教育的美好春天!

爲進一步深入國中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我區開展了國中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作爲該活動決賽的一名參賽者,懷着既激動又忐忑的心情積極投入其中。我的參賽教學內容爲蘇科版物理八年級第2章第三節熔化和凝固(第1課時)。冰熔化的實驗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感到壓力較大。

五、教師素質

我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力求講解生動,使學生願意聽並喜歡聽,在輕鬆愉悅的狀態下樂於接受知識、增加技能。同時苦練基本功,板書字跡工整、書寫規範,實驗操作規範、熟練,把學生意料之外的反應當作重要教學資源,應變處理能力較強。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3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那你就勇敢的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爲自己的`職業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創造的喜悅。”基於此我踏上了平凡的三尺講臺,積極的探索着教育教學規律,讓數學課成爲學生嚮往的學習樂園。

一、用愛撐起一片晴空

(1)教育是一項充滿感情的事業,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塊土壤上”。上課時我把學生當作生命的主體給予尊重,和學生建立了民主和諧的關係,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感情,既當他們的良師又做他們的朋友,關心他們的進步,使課堂得到愛的滋潤,和學生打成一片,學生都樂於和我接近,樂於聽我的課,樂於解決問題,有時爲了要弄懂一個問題,學生會和我爭辯的面紅耳赤,直到他們認爲有了滿意的答案。。在這種氛圍中學生都能放開手腳,快樂的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課後我常常和學生談心,爲他們保守小祕密,課下他們就喜歡和我親近,傾吐他們的心裏話,把我當成了他們的知心姐姐,讓我和他們一起分享歡樂和煩惱。我曾經教過二年級二個月,由於工作需要,我調到其他年級,孩子們聽到這個消息都難過的哭了,拉着我的手不讓我走。、直到現在孩子們還常常到我現在的年級去看望我,和我說說他們的心裏話。一想到孩子們我心裏就美滋滋的。

(2)在教學中我把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的話作爲座右銘:“不要讓任何一個學生感到他在努力發展上是不行的,在學習上是落伍的。”我總是力求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敢於表現自己;善於寬容學生,允許挫折和失敗的產生,及時評價學生失敗的創造過程中所體現的創造精神,給予肯定,培養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的永遠是高興,永遠是成功,永遠是信心。膽小的學生我耐心的等他說完每一句話,粗心的學生我用心的讓他再想一想,學困生我會耐心的爲他一次次講解疑難,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所收穫,有所進步,逐漸的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二、用創新點燃希望之火

新課標註重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研究,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種主體參與意識,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1)讓生活融入數學教學中,激活課堂,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樂學。新課標下的數學和生活聯繫密切,我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中積極營造生活實際的氛圍,讓課堂成爲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樂園,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加減法”時,我設計了運動會上的小裁判、小小服務員等一系列角色,通過情境設置,讓學生自己提出問提,不知不覺的參與到教學當中來,提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使整個課堂活起來。平時注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數學知識,在課堂中說一說,讓學生學用結合,即激發了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中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在實際的情景中,自己體驗、探究,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感受,教給學生思維以方法,給思維以動力,讓學生的思路越來越寬,學習方法越來越靈活,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2)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我認識中,使學習的主動性得到有效的張揚。在教學中,我常注意思索和總結,注意因材施教,基礎知識常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說思路,講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有難度的問題常鼓勵學生採用小組討論形式,使學生在爭辯中取長補短,把不清晰的變清晰,不嚴謹的變嚴謹,增強學習的興趣。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同時,也關注學生學會了什麼,獲得了什麼,又有了什麼能力,使學生的智慧和能力在學習中提高,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會學習。

對於教材,我把它作爲指引燈,結合實際靈活運用,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學習內容,做遊戲,動手做,講故事,看動畫……讓學生在學習中快樂,在快樂中學習。抱着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拿出自己的愛心,在課堂這片樂園中,我仍將執着的耕耘着,細心的栽培着……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4

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一節成功的好課,與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是密不可分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能掌握、發揮好課堂教學的各種教學藝術,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對學習《中學課堂教學藝術》心得體會:

一、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課堂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掌握了學生的心理特徵,教師就能運用自如地把備課中豐富的教學在課堂這個藝術舞臺上傳授給學生,儘管學生的個性千差萬別,但他們總有共性的東西,掌握了共性,也就掌握了規律。在規律指導下進行教學,問題就容易解決。

二、教師的語言藝術。教師的語言藝術在課堂教學中點有重要地位。優美、流暢、動聽的語言能夠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整個課堂教學處於一種張馳有致、輕重適度、緩急合理的良性狀態。這種優美的語言藝術應表現爲:聲音宏亮、抑揚頓挫、語速適中、生動準確、娓娓動聽。在教學中若能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恰到好處地運用語言藝術。靈活多變的設置各種不同的教學情境誘導學生“入境“。必然有助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師教學的情境藝術。在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排除一切雜念,全身心的以一種飽滿的、愉快的、積極的教學激情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保持良好的情緒。這樣不僅可以爲學生創造一種氣氛熱烈、趣味盎然的學習情境,而且還能使學生由於受到教師教學激情的感染而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這樣輕鬆愉快的教學氣氛中,教師既能保持清晰流暢,又促使語言生動活潑,還能使學生的學習情緒飽滿、思維活躍。

四、調動學生興趣的教學藝術。興趣作爲一種行爲的動力,它將推動學生積極主動、自覺的學習。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親,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由於教師聲情並茂的講解,使師生間的情感也能得到充分的交流,使課堂氣氛始終

處於教師預定的效果。

五、良好的教學方法是教學藝術卓有成效的主要條件。教學藝術不同於其它藝術類型的獨特處,在於教學藝術是以培養人爲主要目的的,要求教學通過創造性的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所以,在教學中必須從學生和教師本人的實際出發,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方法。一般說來,幾乎每個教師都有一套自己的絕技。如上海嘉賓縣中學語文教師錢夢龍的“三主四式”導讀法;魏書生老師的“六步教學法”;李傳成老師的討論式教學法,還有情境教學法、點撥式、階梯式、研究式教學法及洪鎮濤的“拈、講、點、拔、逗、引、會、讀”八字教學法。

六、教學藝術的理想境界在於形成鮮明而獨特的個人教學風格。有經驗的老教師總有他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同樣的教材內容,有的可以這樣講授,有的可以那樣講解,形成自己的風格。如激情型的老師,注意以自己的激情誘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反應快的老師習慣於對話式教學和變式教學,將個體思維與羣體思維辨證地結合起來,加快學生的思維節奏,提高思維的靈敏度。也有的老師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課堂上,緊張、活潑、高效率,課堂下,獨立、自由、減負擔,他們教學也形成了獨特而鮮明的個人風格。

教學藝術植根於對學生深厚的愛,是情感和情感的共鳴,心靈和心靈的呼應,個性對個性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不僅對學生的.個性發展起着積極的影響,還可以使他們從自己所感受的愛護中陶冶良好的情感,使他們從中學會應怎樣用高尚的情感去對待別人,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上海特級教師於漪深有體會地說:“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師生就缺乏共同語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難以成效。”

學以致用,讀了此書,並靈活的運用於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中,在課堂上爲學生創造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創造適時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迅速理解老師的意圖,激起學生強力的求知慾望,使師生雙方愉快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啓發引導學生的思維進入積極的狀態,主動去求索知識的真諦。在我能夠靈活運用書中所述的各種教學方法的同時,我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根據學科的特點,實施的調整教學方案和方法,使之更加人本化、人性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優化我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5

xx月xx日這天,我有幸參加了調兵山市國小課程改革——“六環”“三步”教學模式展示和總結活動,受益匪淺。

李秀琴老師執教的《搭石》和鍾亞靜老師執教的《老人與海鷗》,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老人與海鷗》一課的教學,鍾老師緊緊抓住了“情”字,充分挖掘了文本的情感,讓情滿溢課堂。這節課上,鍾老師把着眼點放在品詞析句上,讓學生從字裏行間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親情,同時,學習如何把這種真情實感具體地表達出來。在教學中,她抓住一條主線,“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貫穿全過程。一箇中心詞:親人。使聽者動容。在整節課的教學中,鍾老師適時的穿插了老人的故事,通過一些細節讓學生體會老人對海鷗的愛。如: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歐羣呼喚。每月308元工資,近一半花給了海鷗。步行二十餘里,三個小時,只爲看海鷗。隨着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再加上引入了這些資料,老人的形象自然就在學生心目中逐漸清晰、高大、豐滿起來。課堂上,學生從海鷗的角度,發自內心的訴說,雖然語言不是最美,但情感卻是最真。

聽課後,我深深地體會到我的語文教學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是備課,不只是把課文內容琢磨透,還要對寫作背景、課文中涉及到的一些資料進行了解,做足課前的功夫。精彩的課堂效果離不開優秀的教學設計。不只是環環相扣的教學步驟,還要有精彩的導語、過渡語以及總結。只有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才能隨機應變,靈活處理預設不到的問題,真正起到教師的主導作用,遊刃有餘。其次,語文教師還要有豐富的內涵,這就需要我們平時要多讀書,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拓寬視野。

活動結束後,我仍在思考,課堂上在學生的小組學習後爲什麼還有比較多的問題(其中有些問題比較淺顯)不能解決呢?怎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小組學習的效果?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4月21~23日我有幸參加了Z市農村國小數學“關注常態,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收穫頗多,感受頗深。

參加工作7年多來,從事語文教學五年之久,從事數學教學剛剛兩年,也算剛剛起步吧!雖工作了兩年,但對於數學教學的相關知識掌握的還不夠深入。近三天學習了這些老師的課,茅塞頓開。無論是骨幹教師的精彩課堂還是各位領導幽默風趣而又飽含哲理的總結,都深深觸動了我。

像讀書一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人都有自己的觀點。都能從不同角度發現每一位老師的閃光點,正如呂主任說的“用欣賞的眼光去看每一堂課,每一堂課都有許多值得思考的東西”。學會了欣賞,學會了思考,我們又何愁上不好每節課呢?在這十幾節課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呂老師的課,她的語言始終如一,無論孩子們怎麼表現,她總有獨到的評價,聲音那麼甜,那麼美,聽得讓人陶醉;還有尤梅老師的充滿着陽剛之氣,語言剛勁有力又不乏和藹親切的生動課堂,從孩子們的.表現中我們能感受到什麼是真正的數學課堂,該怎樣組織進行數學教育教學;再有王永勝老師的課,極富幽默感。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步步爲營,題題滲透,每一個環節都能激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參與的信心。

這些老師不僅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極具特色的課,也爲我們在座的各位老師展現了一節最原生態的生動課堂。但在大會即將結束的一刻,有一位老師的講話深深觸動了我,那就是張偉老師。年輕漂亮而又不乏青春的激情。她流淚的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那是20xx年的4月,我參加了我們縣(z縣)組織的作文講評課比賽,我讓孩子們寫的是《那一次,我···》,在講評的過程中,我原本的預設只用到了開頭,整個過程我順着學生的思路走了,還好的是老師吹哨時,我順利的結束了這一課。但縣教研室李老師在評課時,先肯定了我的閃光點,開頭極具特色,能結合學生的實際導入作文的講評。在接下來的評課中,我真的想找個縫鑽進去,我當時的心裏真的是這樣。但我沒有流淚,我只是默默地低着頭在那裏靜靜地聽着······回來的路上我的眼前始終浮現着當時的畫面,到了學校,回到宿舍,我哭了,很傷心。不是因爲老師的評課流淚,而是在那裏自責,爲什麼沒有講好呢?這件事深深影響着我,那也是我第一次

走出去,第一次到一個大地方去講課,至今那次講課我仍記憶猶新,現在想來失敗怕什麼,不是有句話說嗎,與其晚失敗,不如早失敗;與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但願我們還有機會走出去,展示自己的精彩。但願這樣的活動能像花兒一樣常開,給我們搭建一個同臺競技的舞臺。

最後,願我們能從今天的活動中收穫未來,共創數學教學新時代。

以上是我本次學習活動的小小體會,不當之處,敬請領導老師們批評指正。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7

一節成功的好課,與教師的教學藝術是密不可分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能掌握、發揮好課堂教學的各種教學藝術,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教師的語言藝術教師的語言藝術在課堂教學中點有重要地位。優美、流暢、動聽的語言能夠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使整個課堂教學處於一種張馳有致、輕重適度、緩急合理的良性狀態。這種優美的語言藝術應表現爲:聲音宏亮、抑揚頓挫、語速適中、生動準確、娓娓動聽。在教學中若能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恰到好處地運用語言藝術。靈活多變的設置各種不同的教學情境誘導學生“入境“。必然有助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師教學的情境藝術在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排除一切雜念,全身心的以一種飽滿的、愉快的、積極的教學激情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保持良好的情緒。

這樣不僅可以爲學生創造一種氣氛熱烈、趣味盎然的學習情境,而且還能使學生由於受到教師教學激情的感染而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這樣輕鬆愉快的教學氣氛中,教師既能保持清晰流暢,又促使語言生動活潑,還能使學生的學習情緒飽滿、思維活躍。而一節好課還與教師良好的教態有着內在的聯繫,是不可分開來捍的,教態是教師教學素質和能力的結合體。所以教師必須保持良好的教態。做這一點,教師首先要熱愛教育啞,熱愛自己所教師的學生。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油然而生責任感。自豪感,教會表現出和藹可親、嚴中有愛、微笑始終的`良好教態。

三、調動學生興趣的教學藝術興趣作爲一種行爲的動力,它將推動學生積極主動、自覺的學習。

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親,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由於教師聲情並茂的講解,使師生間的情感也能得到充分的交流,使課堂氣氛始終處於教師預定的效果。四、教學中教師隨機應變的藝術一位合格的教師還應具備課堂教學中各種突發事件的

應變能力,這種應變能力的高低也直接體現出教師的自身素質問題。比如:在課堂上,有的學生淘氣,把一隻剛會飛的小鳥或一隻大青蛙帶來不小心發出的鳴叫聲,因而影響到了學生的注意力。這時,作爲教師就要適應這種突發事件,掌握好隨機應變的教學藝術,迅速穩定學生的學習情緒,控制好課堂秩序,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情緒藝術與教態藝術,調動學生興趣的藝術、隨機應變的教學藝術是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也是上好堂好課的重要保障。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8

5月14,我有幸參加了吉林省思想品德中國小教研員省級培訓班。此次培訓的主要內容就是關於課堂觀察的理論與實踐。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理論。感覺很新奇,也很有收穫。

5月16日下午,吉林省教育學院副院長楊玉寶教授,給我們做了《課堂觀察的理論與基本技術》的專題講座。爲我瞭解課堂觀察這一新事物提供了理論依據。接下來,師大附中思想品德學科郝主任,給學員講解了《思品學科課堂觀察記錄的內容與方法》。讓課堂觀察由理論走向了實踐。5月17日在師大附中我們又聽了兩節課,親身實踐了一下課堂觀察的幾個環節。雖然還有些茫然和忙亂,但是這一新的理論卻讓我有了很多新感受。

一、課堂觀察體現以學生爲本

課堂觀察作爲一種新的研究方式,最早源於西方的科學主義思潮。它的基本理念是服務:服務教師,服務學生。它轉變了以往聽課的理念,由對講課人挑剔到對聽課人指導服務。 以往聽課,我們更多的是關注老師的教學情況,如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情況、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等,而在這次聽課我們把視角更多地投向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投入越多產出也就越多,即使老師講得再精彩,學生如果沒有認真的聽講,對於這樣的學生課堂效率就相當低。當我們把視線轉向學生時,可以更好的瞭解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好的或者壞的,以後再自己的課堂上可以在這方面做一些調整或者採取一些特別的措施。

二、課堂觀察爲了“有效教學”。

追求有效是教學的永恆主題,但是“有效教學”的追求究竟落實在哪裏?我們認爲最終應落實到“課堂”。那麼,有效的課堂教學又從何而來?通過課堂觀察,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是課堂觀察最直接的目的追求,也是落實有效教學的基礎工程。

傳統的教研方式逐漸顯露出三個嚴重的不足,一是離散化,缺少基於主題的研究,所謂的研究沒有聚焦的內容,呈現出“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是哪裏的”現象;二是粗放化,缺少精細化的描述與分析,因此,“好象”、“感覺”、“似乎”這類的模糊詞彙充塞在課堂教學研究的過程中,不痛不癢,沒有“衝擊性”;三是範式化,以種.種先驗性的評課套路與話語詮釋千變萬化的課堂,這種教研方式在生動的教學現象情境中常常會捉襟見肘,無法取得實質性的、針對性的效果。課堂觀察有利於這三個問題的解決。

課堂觀察試圖在實踐層面解決教學理念的問題。事實上,教學理念的更新最終必須依靠“自覺的實踐”,而不是“書面的言說”。課堂觀察中呈現的現象與細節,常常會給人以“刺痛感”,以“震動感”。“怎麼會這樣的?”“真的是這樣啊!”之類的感嘆常常會出現在教師們的感言中,在這樣的感言中,真正深層次的理念就會發生革命性的變化。課堂觀察就似一面鏡子,可以照亮被我們遺忘或者沒有引起重視的教學環節。

我通過學習課堂觀察,產生了不少的困惑:我們進行課堂觀察時,我的觀察對象是學生,由於時間和精力的原因,會疏忽了課堂的其他細節,對於教學環節會記錄不太詳細,對於課堂的整體性沒有很好的把握。同時觀察點的選定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量表的設計在實際操作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我想存在這種問題一個是對課堂觀察的認識、理解還不夠全面、深入,教學思想還沒轉化過來吧,以後還要深入學習,在課堂觀察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得失。

課堂觀察是一朵盛開的“奇葩”,它改變了我們以往聽課時對課堂教學缺乏反省意識、對很多問題視而不見的狀況。課堂觀察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我們願意以它爲鏡,它就會使我們從提高課堂效率的迷茫中解脫出來;只要我們願意走進它,它就會成爲我們教師專業發展最有效的輔助手段。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9

國小語文教師培訓感想20xx年8月2日至4日,我縣組織了國小語文骨幹教師暑期培訓,我幸運地參加了這次培訓活動。培訓內容全面而細緻,深刻而生動。從縣教研室x老師的《如何搞好網絡大集體備課》到x老師的《依託集體備課》;從x老師的《國小語文課標的目的和認識》到x老師的外出學習彙報《關於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優質課堂觀摩《給予樹》到《揠苗助長》、《“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通過這次培訓讓我瞭解了很多,學到了很多,不但開闊了眼界,真是受益匪淺。雖然學習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在朱建淑老師的合理安排和精心指導下,我們每位教師都感覺收穫不少,下面將我這幾天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系統學習網絡大集體備課,促進教研網絡化、現代代。

縣教研室朱老師教我們如何加入網絡教研平臺,協作組等,讓我們學到了一手好活,並對集體備課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我認爲網絡教研是新時期教育發展的趨勢,教師要想跟上時代的潮流與時俱進,必然要與網絡進行親密接觸。而教師要想在專業方面有所提高,必然要參加教研活動。網絡教研是一種以網絡爲手段開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網絡能給予我們無窮的信息和資源,網絡能使我們的教育資源得到共享。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保障是課堂教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備課是否充分,是否有效。網絡大集體備課是把備課的方式由機械重複備課向積累優化式備課轉變,個人封閉式備課向合作開放式備課轉變,文本式向電子式備課轉變,爲教師減負增效。

二、學會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成長進步。

在培訓期間,我們觀摩了優質課堂《給予樹》、《揠苗助長》和蔣軍晶老師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使我們能夠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特別是蔣老師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到現在還記憶猶新,蔣老師對於《紅樓夢》的深刻解讀,對人物王熙鳳的性格把握是那樣準確。教學中,他耐心引導學生通過鳳辣子的衣着、言行來理解人物的內心,他適時點撥,語言風趣,課堂上不時發出陣陣笑聲。在愉快的學習中,學生最終明白了鳳辣子的真正目的不是關心林黛玉,而是討好賈母、炫耀自己的地位。從中可見蔣老師的教學功底之深厚,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通過本次培訓,豐富了我的教育思想,開闊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專家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很多。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聽了曹化根副區長的講座,我明白了閱讀的真正意義,從大處說是爲了國家的發展,而從小處說則是爲了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的成長和生活。所以,閱讀不應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應該具體地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那麼這桶水從哪裏來,從書中來,歷史、哲學的、自然的、科學的……我們都應有所涉獵。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於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並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而不是爲應付讀書而讀書。

二、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新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一句話: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課程中也說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 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直接培養能力。”可事實上,有多少人真正領悟到新課改的真諦呢?所以我對毛運方老師的講座深有同感。

此外,孫友紅老師的講座,在言談之中透露着充滿哲理的思考也無不告訴我們:我們教師必須發現學生的優勢智能,發展他的優勢智能,爲他們的“成才”提供方向,讓每一個人都能爲社會發展盡競所能。

三、把主動權還給學生不應是一句空談

只有把學習的選擇權真正歸還給學生,學生纔有了獲得主動發展的前提。

作爲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麼?關注未來,放飛希望。首要的是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於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於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棄繁就簡,走簡單之路,返樸歸真。直至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人”。

這也是我在閱讀教學方面最大的感悟。語文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形態,有特定的目標和任務,有獨特的個性,這就是語文的本。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本,從關注內容到關注語言,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傳統教學中可取的東西。在“以讀代講,以讀促悟”中,更要好好地體現教師的引導、點撥作用,在“尊重體驗、個性解讀、預設與生成”中要有清醒的理念,儘量避免走向“脫離文本、無效合作、表面自主、縱容個性”等極端。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閱讀面,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結合起來,努力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無愧於“人類的靈魂工程師”這一稱號。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我們有幸到曆元學校聆聽來自上海中學金輝校長的報告,他主要談及關注課堂,抓住教學常規。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師生活動的舞臺。課堂效率的高低取決於老師和學生的良好互動,課堂上的每分每秒都重要。課堂常規有助於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過每一件事,每一項活動,每一節課,長期訓練才能形成。金輝校長強調一定要用思維質量來指導課堂,主要從以下方面談及如何抓好教學常規。

第一、關注認知的三個水平

認知的三個水平分爲識記、理解和應用。課堂上的講解、練習和討論任務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逐步進行,適當反饋,儘量使學生有所收穫,體驗到成就感。

第二、關注三大教學策略

教學內容處理的方法與策略;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與策略;講練結合的方法與策略。金校長根據自己的經驗談及有效做法。聯繫我的課堂,我認爲我有很多地方做得很不到位,在處理教學內容時,方法單一、練習做得不到位。這些技巧,確實很有效,我計劃在今後的課堂上逐步適當採用。

第三、三種基本課型

以知識和答案爲中心組織的課堂;以問題爲中心組織的課堂;以訓練爲中心組織的課堂。

第四、微笑是一種教學資源

微笑是一種人格魅力的展現,是與人、與社會相處、溝通的橋樑。微笑可以轉變一件事情的結果,可以影響到對方的心情,更能夠代表着一個人的基本素質。

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如果我們教師能以微笑迎人,而不是用生硬的語言去訓斥人,也許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師的情緒,教師的臉色,最能直接地在學生身上起到影響作用。教師同學生交談中親切的微笑會給學生無限的理解和信任,讓學生感到巨大的熱情和愉悅;課堂上,教師的微笑,將給這節課增添浪漫的感情色彩、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第五、有效教學的五個環節

金輝校長分步談及各個環節,各種有效的辦法,如何有效做到堂堂清,週週清。堂堂清,週週清這種做法,八年前我曾摸索過,實踐證明,方法有效。

第六、爭取做到既育分又育人。

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與習慣。這個如果做到位,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爲他們的終身學習鋪路。

2、教會學生在處理夥伴關係時,學會尊重、合作、傾聽與悅納,同時要會獨立思考。這屬於社會品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要和社會中的人打交道,這些品質必定對他們有所幫助。

3、學會問題探究。

金輝校長談及的有效做法,我計劃在今後的課堂上嘗試,爭取在本學期的教學課堂上有所體現、有所成效。同時,要注意儘管會考迫在眉睫,但要顧及到育分與育人同時進行。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1

從快樂無憂的幼兒園小朋友到真正意義上的一年級國小生,也許他們還未意識到自己的求學之路已經開始。坐到教室裏眼睛不停的張望,打量着老師,撫摸着嶄新的書包,我強烈的感受到孩子天生就是來學習的。在這片淨土,擺在孩子面前的這幅巨畫,我該怎樣引導他們來填充纔會變得五彩斑斕呢?我猛然一驚——國小老師的工作不要那麼複雜,可做要做的是如何讓孩子快樂學習。在不斷的反思與實踐中,我悟出了一些頭緒。

一、讓趣味進駐課堂

課改後,已經擺脫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我講你聽;我說你記;我問你答”,在新課標下孩子已經成了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如何讓課堂生動、活潑、趣味,已經成了我們當前教育模式下必不可少的環節。而一年級孩子語文學習的第一張通行證就是漢語拼音。由於孩子的年齡特徵,爲了使孩子加深印象就必須反覆練習,從而就會變得枯燥無味。因此在課堂中我將遊戲和童話故事或人物貫穿其中。如在拼音複習的時候我就採用大家熟悉的《西遊記》人物孫悟空,孫悟空保護完師傅西天取經後,來到我們教室,給小朋友們送禮物,孫悟空可是有火眼金睛誰表現好孫悟空就會送給他禮物,這樣大家都認真了。在讀的時候,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如我想讀給豬八戒聽、唐僧聽、如來佛主聽等等。這樣使原本枯燥毫無關聯的拼音字母組成一個整體,使整個課堂成爲一個故事,師生共同表演這個故事,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二、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

和一年級的孩子呆在一起,我重新認識了什麼是天真、活潑。他們那沒有修飾,沒有掩飾過的情感不由自主的言溢於表。對於國小老師來說,更應該尊重和善待孩子的天真。如我在教象形字“禾”時,孩子問“爲什麼禾苗的穗是往下垂的,我們這個字卻不那樣寫呢?爲什麼會發明象形字呢?”這樣一問下面的孩子都鬨動了。對於孩子的這些問題我首先給予肯定,表揚了他善於思考,並給他們講了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鼓勵他們以後自己去發現探索。如果這個時候老師因爲趕進度生氣或者直接不答的話,或許以後孩子的探索精神就從此夭折了。在孩子的世界裏,一切都是那麼簡單、質樸。因此在課堂中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對學生循循善誘,對學生對老師都有益處,作爲教師應給孩子一個美好的形象!

下面是我在一年級識字教學中的體會:

第一,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我根據孩子喜歡做遊戲的特點,在教學中穿插各種小遊戲。如在教孩子學習了一些生字以後,爲了鞏固孩子的記憶我經常採用開火車,摘果子,找朋友,猜謎語等方法。特別是摘果子游戲學生歡迎,我在黑板上畫上一棵大樹,樹上結滿了果子,果子上都是孩子熟悉的字,請學生扮成小白兔提着籃子去摘果子,當孩子們摘下自己認識的字時非常高興摘了滿滿的一籃子果子很

有成就感。因此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孩子處在一種快樂的環境中主動學習,喜歡學習增加孩子識字的記憶非常必要。

第二,低年級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記憶爲主,我們的漢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課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鳥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的,這些字都和實物有相似之處,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圖片後再識記,就輕鬆多了。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抽象思維能力要強得多,所以識字教學與具體的事物和形象相結合,有利於學生識記。如:學習“禾”這個字,首先要想到木,但是比木還要多一撇,這一撇就想到稻穗的頭是彎彎的,這樣一想這個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

第三,利用豐富多彩的插圖來進行識字教學,我們低年級的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豔,生動有趣,孩子們也非常喜歡,能幫助孩子們識記。如在學習《在家裏》這一課,沙發,茶几,電視,電話,檯燈、書架、掛鐘、報紙都是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接觸的實物,每個家庭都有,學生很感興趣。通過漢字與實物的對照,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漢字,這些圖片對學生記憶識字起到橋樑的作用,使每個漢字都賦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了學生的記憶。

第四,做動作學漢字。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動作的詞語,可以用肢體來進行表演的。如在學習《操場上》這一課,動作的詞語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這些詞語都和動作有關,在學習過程中我讓學生先做一做動作。第一組的詞語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組的詞語都是用腳的,所以都有足字旁。通過動作表演,學生不但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義,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興致極高,學生學起來也省力。

第五,利用日常生活來識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漢字,如商標,日用品,廣告,路牌,超市購物等等,無處不在。如:我讓學生蒐集衣服上的商標和包裝盒,找一找上面的字自己是否認識,孩子的興趣很濃,從中孩子們學到了很多漢字。而且孩子們之間還進行了交流,我讓學生抓住一切機會學習漢字,平時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識字量。

另外,我還佈置學生課外讀拼音讀物,交代每個家長給孩子買兒童故事書,現在我班很多的孩子識字量大大的提高了。

當然,識字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只要我們不斷的反思總結,不斷的探索發現,不斷的尋找更適合學生記憶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的更輕鬆,更快樂。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一學期過去了,我已經和孩子們一起走過了一年級。看着孩子們一天天的成長,一天天的進步,我心裏很高興。孩子們從不會讀題、不會做作業到孩子們嘗試自己讀題、獨立完成作業的確需要一個過程,但只要堅持下來,孩子們會進步非常快的。

在這一年裏,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口算訓練必須堅持。自去年9月份至今,我的孩子們口算訓練一直未曾間斷過,每每感到家長有些鬆懈時,我就會及時溝通、督促。一年的堅持,孩子們的口算速度和準確率越來越高。我們做數學老師的都知道每次考試最讓人心痛的就是原本會做的題孩子們算錯了,而且還常常不是少數學生,我們也常常會埋怨孩子馬虎,做題不細心,實際上這都是因爲口算基礎沒打好的緣故。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會繼續堅持。

2、教會學生自己讀題越早越好。早在一年級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就開始教學生自己讀題,我覺得孩子們自己讀題做題的效率要比老師讀題好的多,孩子們自己讀題時,在讀的過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儘管一開始很困難,畢竟剛剛入學的孩子識字量大都比較小,但我沒有氣餒,大概堅持到一個月多一點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的孩子們基本上都能自己讀題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認真讀題的孩子,學習成績提高的非常快。

3、深入解讀教材,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繫。每一個數學知識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間都是緊密相連的。數學教師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識彼此間的溝通,那教給孩子們知識必定也是一個個割裂的知識點,前後聯繫不起來。所以,一年來,我在教學中不只是就知識教知識,而是溝通各知識的內在聯繫,梳理各類知識的教學結構,然後用結構來教。比如在學習10以內數的認識和20以內數的認識之後,有關數的認識的教學結構就逐漸形成,那麼在100以內數的認識中,孩子們就不教就會了,因爲他們已經掌握了方法。

一年來的一年級教學真的很累,但收穫很大,在一年來的教學之中,讓我逐漸學會了怎樣思考問題,學會了站在孩子角度來認識數學,學會了怎樣解讀教材。在教孩子們的同時,我自己也成長了許多,現在回頭想想,我感覺認真讀教材、教參真的很重要!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2

統計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通過這些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本課教材與上一冊的教材比,最大的變化就是隨着統計數據的增大,條形統計圖的每格代表2個單位或多個單位。

教學一開始,以小朋友非常感興趣的《喜羊羊與灰太郎》引入,新穎、有趣,使學生在開課階段情緒就處於十分活躍的狀態。要想知道四個卡通人物中,喜歡哪一個的人數最多,用什麼方法能知道?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調動了學生的內在知道衝突,誘發了學生探索熱情,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必要性,統計與生活密不可分。

接着進行實踐活動,具體活動步驟是:

1、全班參與收集過程,強調語言完善。2、學習如何記錄調查得到的數據?學生就記錄的符號有打“√”、畫“○”、畫“△”、畫“正”字等等,學生一致認爲用畫“正”字的方法比較簡便,全班一起用這種方法記錄。引出統計圖後,發現“一格表示1”格子不夠的問題,共同探討出“一格表示2”的方法,從而解決了這一課時的重點。

從備課到上課,我收穫頗多,同時也認識到自身在課堂教學方面的諸多不足:1、讓每個孩子經歷收集過程中,我忽視了督促在黑板上記錄的孩子,導致統計的總人數和班上的總人數不吻合。

2、在學生畫統計圖的時候,花的時間太長,導致拖堂。

3、分析統計圖之後,應對孩子加以追問。例如:統計全班喜歡的體育運動,最後問“看到這幅統計圖,你想對學校提什麼建議?”有的孩子可能會說,或都引導他說:“喜歡遊戲的小朋友這麼多,我想建議學校開設一個遊戲興趣班,使這些小朋友的興趣得到更好的發展。”這樣一問,又可以給這節課增添一點點色彩了。

總之,在國小階段就要重視對學生統計觀念的培養。引導他們真正投入到統計的全過程,體會到數學爲生活服務,從而實現“人人學有用的數學”。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3

星期一,孩子們還是一如既往興高采烈的走進校園,大部分孩子甚至帶着激動的心情走進課堂,這時的課堂顯得異常的熱鬧,但是作爲數學老師,好像缺少了數學課堂該有的那一絲嚴肅和緊張。今天,同樣是星期一,我變了,孩子們似乎也變了……

雖然我一直努力創造民主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儘量多的給孩子們說的機會和權力,但是又覺得高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重,每天每個孩子僅有這麼一節數學課40分鐘,除了處理前天晚上的家庭作業,還要學習新課,腳步一刻都不能慢下,孩子們大多時候都跟着我的頻率走,有部分孩子似乎明顯的跟着跟着就懈怠了。反思自己,似乎真的做的很不到位,沒有大膽的放手,沒有讓孩子們真正的成爲課堂的主人。今天一反常態,而是開始的時候就總的告訴孩子們本節課的大致任務和目標,隨機依次請了三個孩子走上講臺進行百分數的應用一第二課時的學習和練習,結果卻真的出乎我的意料。

百分數的應用一的第二課時是在孩子們有了第一課時的引導、並且學習了百分數的有關知識和分數應用之後的應用部分,略有拔高,但旨在鍛鍊孩子分析和應用百分數的意識和能力,藉助畫圖等策略分析問題,擔心走上講臺的他們會膽怯,會緊張,會不自信,可是課代表帶了一個好頭,表現的異常出色,有條有理,不慌不忙,有理有據,每個同學講完都會得到同伴們的掌聲和表揚,爲了讓孩子們講的更好,提高其它同學的聽課效率,我一開始就讓同伴做好點評的準備,其它同學只有認真聽講才能客觀的給予評價。

這樣的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雖然只有三個孩子走上了講臺,但是私下裏問了幾個孩子,上臺的孩子覺得這樣的模式很好,即新穎又刺激,鍛鍊了自己的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自信,還有傾聽的孩子說自己的同學講的聽的更仔細了,還敢於提出自己不同與小老師的看法,自己的老師跟我們是同學,一點都不緊張,原來老師也有那麼多“問題”呵呵,我喜歡站在孩子們中間的感覺,做他們的朋友,喜歡下課他們三三兩兩的找我問問題,這纔是作爲老師的價值。我將繼續推進,慢慢的放手多一點,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膽小的、不自信的孩子們,別害怕,一定要加油哦!相信你們都是最棒的`!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4

這次在解放區校本教研成果展示活動中,我執教的《背影》這節課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和好評。這首先要感謝我們二十中語文組這個強有力的團隊。

我們語文組在集體備課過程中,對教學方案的立意、課型的設計、教學內容的選取提煉、教學活動的設置安排等方面均進行了較有質量的理性思考和較深入的研究探討。

一、教學設想

《背影》是一篇經典散文,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引導學生感受父子親情,品味樸實而動情的語言,體會抓住最爲動情的瞬間進行寫作的好處。

基於此,我們的教學設計注重精心設置主問題,組織有序高效的活動,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並進行體驗,以達到教學目的。並將其課型設計爲閱讀品味課。

二、教學思路

全課的教學有五個板塊構成:引入:喚起親情體驗;朗讀:感知親情故事;尋讀:感受親情瞬間;品讀:體味親情涌動;拓展:表達親情感悟。課堂結構呈板塊推進,教學層次力求科學而嚴謹、生動而自然。

其中間的三個板塊體現了教學的重點所在。

1、朗讀:感知親情故事。

這一板塊設計遵循閱讀規律,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事件,概括內容,把握主題。學生通過這些思維活動既對文章進行了整體把握,也有了情感體驗方面的`獨特會意,還有效訓練了學生獲取關鍵信息以及歸納、概括信息的能力。

2、尋讀:感受親情瞬間。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尋讀課文,圈點勾畫出文章寫背影的文字,說說作者寫得最動情的是哪一處?作者是怎樣描寫的?通過指導學生賞析一個精段、品味一組奇字、體會一種妙思,訓練學生語言品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並在訓練學生語言感受能力的同時,注意強化他們的情感體驗。

3、品讀:體味親情涌動。

這一板塊緊承前一板塊設計了兩個環節:

(一)默讀課文,探究是什麼原因促使作者對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印象深刻,從而着力進行描寫?並提示:結合以下方面思考:

1父子離別時的家庭境況。

2父親送行時說的幾句話。

3父親的身體狀況。

(二)動情朗讀其他三處寫背影的文字,體會其中所流露出的情感。

這一板塊兩個環節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情境與作者對話。細緻體味不平常的背景下、不平靜的心境下的“背影”所蘊藏的深情,品味樸實簡短的話語所包含的感情,深刻理解作者對親情的感念並進行體驗。這兩個環節中學生或自主探究、或合作研討、或與教師平等對話,品味體驗不斷向縱深發展,探究問題的能力得以訓練。

以上三個板塊的設計,體現了《背影》教學內容萃取、整合的角度,教學重難點落實突破的策略,以及整個教學設計的多方位的立體思考。

總之,本課五個板塊的課堂建構力求體現出一種彼此承接、拾級而上的層次之美,課堂活動力求表現出一種自然有序、漸入佳境的動態之美。

不足之處:

這一設計儘管各個板塊中的教學活動都經過精心地安排且比較充分的表現出各自的作用,其教學的細節也經過細心地設置和認真地琢磨,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仍然顯露出它的粗糙之處。特別是那些活動的細節則缺乏一種圓潤、細膩和文氣之美。而問題在於有的細節處理的不夠細,比如引導學生品味父親的話語並體會其中的情感就做得不是很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思想的開放、靈動,學生活動的充分、主動。這是值得反思、完善和改進的地方。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5

作爲一名普通的國小語文教師,平時我思考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爲什麼我們平時花了那麼大氣力去準備的一堂課,在課堂上,學生學習的熱情卻並不是很高,課堂也沒有達到我們所預想的效果,而名師的課堂教學都有一種內隱的魔力,能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造就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最後得出結論:其實形成這種魔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精彩的課堂評價語言。是精彩的評價語言,讓課堂變得更精彩。

課堂上教師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理解的眼神,一句激勵的話語,都能讓學生感到溫馨,感到信任,會使每一個學生都在這樣平等的氛圍中傾吐心靈的聲音,無拘無束的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喜悅。一次語文課上,教學《掌聲》,學生在課上表現積極,對文本的理解到位。看到學生們的精彩表現,我驚歎道:”你們真是一個個小天才,爲自己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吧!“這樣的全班性的評價,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老師是關注他的,他們的表現令老師滿意,今後自己會更加努力,在課堂上的表現會更加出色。學生在課堂上能暢談自己的想法,無拘無束的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就是一份快樂,一份成長的快樂。學生的快樂就源於教師那一句句激勵性的評價,雖簡單,但意味深長。

教師的評價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揚,這樣會使學生分不出是與非,長此下去會養成學生自高自大,惟我獨尊的思想。因此,對學生錯誤的回答,教師要委婉的指出:”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想想你會說得更棒!“學生的回答不夠完善時,應引導一下:”想一想還需要補充嗎?你的回答有一點不完美。“教師的評價要表揚與批評相結合,鼓勵優秀,激勵後進,指出不足,讓評價用到實處,恰到好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由此可見,無論什麼樣的評價必須動情。古人云:”感人先乎情。“ 當學生寫出工整又美觀的一頁作業,我除了給他一個”優“,再寫上一句”老師真喜歡看你的字呀!“當一個平日膽怯的孩子能上臺發言,我除了給他一個燦爛的笑臉還摸摸他的頭,說:”老師爲你高興!“在平時的教學中,對於學生的精彩之處,通過老師的語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隨時給予學生評價,傳達教師對學生的愛。

著名教育評價專家斯塔佛爾姆強調:評價”不在於證明,而在於改進“。在語文教學的每個環節,充分發揮教師評價的魅力,欣賞學生自主與互評的精彩,滲透教師的關愛、包容和鼓勵,這樣就能爲課堂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使課堂成爲學生流連忘返的殿堂,獲得更大價值的生命超越和個性的發展。

”教師充滿魅力的課堂評價語言,雖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學生;雖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學生。“ 如果想讓語文課堂激情飛揚,那就恰當運用評價語吧!讓評價在語文課堂上伴隨學生快樂成長!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6

通過這次研討活動,我有以下幾點收穫與啓示:

一。名師觀摩示範課幫助我進一步規範了課堂教學的行爲,提高了自己對課堂教學的駕馭水平;

二。注重實驗教學。三節課中,名師們都注意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或自己改進的儀器加強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給學生以非常直觀的物理情景,利於學生儘快理解、掌握有關物理問題;

三。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同學間的互助學習。三節課都採用了分組模式,組內同學互相幫助,合作探究;

四。注重知識點間的銜接。名師們大都精心設計教學中各點間的銜接方式,有的用語言、有的用問題、有的用實驗等把一節課銜接的如行雲流水,自然天成。

五。注重問題的科學探究過程。對課堂的重點或難點,老師都不惜花大力氣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假設、討論、驗證等,最後得出結論。

六。注重多種教學資源的使用。三節課都採用多媒體技術,注重圖片、視頻、生活實例等多種教學資源的'整合。

三節示範課都體現一個共同的理念:“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把課堂教學融入校本教研之中,把“研究性學習”引進課堂,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教學的每個環節都能爲學生搭建不同的發展平臺。教師倡導學生積極的課堂體驗、參與、實踐、合作、互動、交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次鼓勵都體現着深刻的教育內涵,學生表現出來的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的學習情趣以及高超的知識素養均蘊含着教師豐厚的課堂教育成果,尤其是葉繼輝老師(贛州文清實驗中學教師,獲20xx年全國創新教學大賽一等獎)和丁慶平老師(於都實驗中學教師,獲20xx年全省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的兩堂課《物體的浮與沉》和《電磁感應》,表現的淋漓盡致。

這樣的課不正體現了“書讓學生讀,疑問讓學生提,問題讓學生想,方法讓學生說,道理讓學生講,結論讓學生下,好壞讓學生評”這一課改的思想。

給我的啓示:

1.高效課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幾位名師的授課,都在追求一個目標:課堂的高效性。我認爲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多一點學生的參與,少一點老師的替代;多一點交流合作,少一點個別指導;多一點開放,少一點固定;多一點幽默,少一點呆板;多一點思考,少一點囫圇吞棗;多一點精心設計,少一點隨心所欲。

2.要樹立與時俱進,終身學習的個人理想。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迅猛,新科學、新技術日新月異,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稍一疏忽,就可能趕不上時代的步伐。 這些示範課和講座,有的充實從容;有的自然瀟灑;有的幽默風趣;有的激情飛揚。雖風格迥異,各具特色,但令人耳目一新,回味無窮。他們全新的課堂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高超的專業素質,崇高的敬業精神和強烈的創新意識,無一不深深震撼着我。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與觀摩,使我更新了觀念,提高了認識,明確了方向,爲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不斷提高自己。要加強學習,活到老,學到老,要用現代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指導自己的實踐,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好每一個學生,爲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7

作者闡述的主要問題、闡明的主要觀點

此書提供了大量有關班級管理的技巧,並告訴教師如何營造適宜的教學外部環境。此外,關於如何通過高質量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活動來養成學生良好課堂行爲的問題,本書也有所涉及。書中的想法和建議源於日常課堂觀察以及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技巧(這些技巧是作者通過觀察經驗豐富的教師獲得的,並將其應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證明它們極爲有效)。這本書既可以幫助新手教師順利起步,也可以提醒有經驗的教師不斷更新其課堂管理的理念。

課堂管理是備受學校和教師關注的話題。課堂管理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率。在現代教育中,學生在課堂中度過的時間在其生活中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課堂管理的質量關係到孩子心身的健康發展。因此,有效的課堂管理方法和技巧是值得每位教師不斷探索的領域

蘇.考利的《學生行爲課堂管理》,其實用性的策略與技巧無疑給我提供了可借鑑的實踐操作。仔細閱讀該書,我始終懷着一種感動和欣喜的心情。所謂感動,是該書作者在字裏行間透露出的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和認真細緻的工作風;所謂欣喜,是爲我能從書中獲得切實可行的課堂管理策略和技巧而高興。讀這本書,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手把手地教授課堂管理技巧。

涉及國小課堂管理的`方方面面,着眼於課堂管理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如合作學習,問題學生的行爲管理,設計和管理教學,交流技巧和教學等等……多次反覆閱讀該書,不時能感覺到外來文化的真實和鮮活。這本書確實是一本值得老師共享的精神財富。書中提供了與課堂生活密切相關的指導性方針,幫助我們實事求是,積極進取地思考應當採用怎樣的方法處理全班事務。但是,教師和學生各有個性,適用於某一種情況的策略未必適用於另一種情況。因此,我們教師要有應對新挑戰的心理準備,在選用各種策略和方法的時候融入自己的感情和智慧。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中,提倡多樣化的課堂以及更具個性的教學。激發出無窮的創造力,靈活地調用各種管理策略,甚至想出新方法,來應付各式各樣的課堂管理問題,切實取得課堂教學的質效。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8

初次接觸“生本”一詞,我是歡欣的,從聽週一貫先生的講座《語文課堂的求本之道》開始,我就渴望用生本的理念來指導我的教育生涯。我也以爲這樣的一陣改革風是抓住了根本的,聽到生本倡導者郭思樂教授在鳳台的講座,我覺得教育的春天已經來臨了。

學校成了生本教育的基地,我成了一名“生本”老師,有了一個不一樣的稱呼。在對待學生上,我當然要“一切爲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了。當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時候,我享受到了他們學習的快樂。在學習第一課《山中訪友》時,孩子們暢所欲言,在對課題進行解讀時,有孩子拋出了一個問題,他說:“既然作者訪問的這些朋友都是山中的一些景物,爲什麼不給‘訪友’加上引號,表示特殊含義呢?”孩子們思考着,爭論着,最後終於明白了作者已經把這山中的一切當做了自己的好友、知己,他和這些景物已經融爲一體,因而不用打引號。看來,孩子們特別喜歡提問題,有時提出的問題也正是課文的關鍵點呢!問題即學習,這是我一向的主張。但是,孩子們的問題太多了,我經常用一節課也沒能解決他們的問題,只能帶着遺憾下課。這樣我的課常常上不走。有老師提醒我,六年級了,還是要抓住關鍵期,他們是要迎接考試的。是啊,面對我的這一羣學生,我有幾多無奈在心頭。我還是驚喜地看到了生本課堂發生的變化,有許多孩子樂意展示自己,小芳是個文靜的孩子,在我以往的課堂上總是默默不語,現在,她也經常來談自己的觀點;小鐘是個調皮的孩子,課堂上經常管不住自己,現在的他,常常拿着自己的小發現找到我,告訴我他發現的樂趣;林是個表達能力比較差的孩子,但是現在,我們常常聽到他的質疑,多麼會思考的孩子啊!這樣改變着的孩子還有很多很多……那天上《草叢的村落》,在寫字環節,我請上了青桐,平時愛龍飛鳳舞的他,黑板上居然能工工整整的寫字。當他寫完“烘烤”這個詞後,同學們進行檢查,發現了他的火字旁的點寫成了捺,青桐自己改正過來了。我也認爲沒有錯誤了,這時,有孩子的聲音傳來,老師,“烤”字的右下邊寫錯了。“錯了?哪裏錯了?”我驚奇不已,我請那個孩子上臺板書,其餘的孩子和我一樣認真地看着,當這個孩子寫完後,一陣爭論聲傳來,有認爲寫對的,有認爲寫錯的,我讓孩子們打開書進行對照,原來,那個孩子真的寫對了。我也一陣汗顏,告訴同學們:原來,馬老師這麼多年來也是在錯誤地書寫“考”字,今天這位同學可是我的“一字之師”啊。寫對的孩子們可得意了。回到辦公室,我告訴我的同事,讓他們也來寫寫這個字,六個人中,只有一個人寫對,看來,很多時候,孩子們也會成爲我們最好的老師呢!

在我的課堂上,我有時會感到自己的多餘。學生之間探討一個問題,我常常隱身在後面,我能做的就是給這些上臺的孩子鼓勵並提供一個方向性的指導。再不見我那精心的引導,再不見我動情的演說,再不見我精彩的設計……我有時感到自己再沒有精彩而言,而學生是不是就是如此的精彩呢?或許我的期望高了一些,作爲兒童,他們總是探討着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有時會跑到另一個方向去,我常常會費力地往這個正道上拉一拉,可效果卻不甚理想。我又想是不是可以讓孩子們就海闊天空地說,無限地發展他們的語言,當我再次細查時,發現課堂並不是所有孩子的課堂,十多個小組中,有的孩子想上臺,可還有的孩子不想上來,互相責備之聲傳來;有的小組孩子們合作好,每節課他們都舉着小手,可是這樣的組也是屈指可數的。依然有許許多多沉默的面孔,那麼照這樣發展,也就只鍛鍊了一部分學生的能力了,我感到很是迷茫。我聽到的課中,看到的是孩子們的表達,那麼,生本教案該如何寫呢?是不是我只需要設計前置小研究就行了呢?看了“生本教育網”後,我依葫蘆畫瓢,寫了一節課的設計,一點兒也不滿意。成立小組後,每個孩子都有了一份責任在裏邊,可主人翁的意識他們還沒有,每個人不盡責,該如何落實呢?相關的評價機制、激勵機制,有的孩子在乎,有的學生無所謂: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什麼時候,我才能看到林立的小手,聽着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說:“我來,我來。”不是資料的堆積,不是自我的表述,應該有思維碰撞的火花飛舞。讓我歡喜讓我憂的生本課堂,我該如何走近你?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9

“345”的含義從狹義上的理解爲;三個階段;指課前延伸——課內探究——課後提升;四個環節;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拓展;五課型;指新授課——複習課——講評課——閱讀寫作課——實驗探究課;包括特殊課型,如英語課,音樂,體育,美術,微機課,還有如安全,環境,傳統文化,人生規劃等地方課程。

“345”從廣義上分析,(一)它符合新課程的標準和要求,如新課程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二)符合新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三)基於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理念,(四)突出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思想,(五)變“勉強”教育,爲主動學習,(六)更加符合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合作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理論,“有效教學”理論,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等理論。

正因如此,現在大家都在推行“345”課堂教學,但校與校之間,教師之間,教研員之間,對“345”含義的理解有很大的差異,甚至有些出版的關於“345”解讀方面的書,很多觀點,本人不敢苟同,如,有的把“三個階段”理解爲“三步驟”,不管什麼課型,全部要按照課前延伸,課中探究,課後提升來進行教學設計,再在課中探究部分滲透四個環節,這是大錯而特錯的,課的課型不同,特點不同,要有不同的流程,要靈活運用流程中的各環節,課堂是動態的,你固定不變,勢必把教師框在模式裏面,課堂更加呆板,更加機械,我也多次講過;“今天的教學,是讓孩子學會自己走路,當學生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或交叉路口的時候,教師要正確引領,不是老師設計好了,牽着學生走,學生總是跟着老師的思維走,圍着教師轉”;“我們不能再把孩子教到教材裏面去。。。。。”;“我們再也不能讓學生的脖子上再長上老師的腦袋”,“老師要做一個趕海的人,把學生引領到知識的海洋,讓孩子做大海中的一條小魚,他要去尋找海洋中的微生物作爲食物,使自己茁長成長,他要去迎擊風浪,在大風大浪中鍛鍊,他要去躲避大魚吃小魚的殘酷現實,學會生存;他要做大海上空中的一隻海燕,搏擊長空,自由在的翱翔藍天。。。。。”等等。試想如果這樣固定教學模式,我說的這些老師怎樣在課堂上完成?

另外,課前延伸是指什麼?教學設計,老師侯課,課前預習,課前演講,課前蒐集資料,課前討論,課前準備算不算課前?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學模式”是指大容量,快節奏,立體式——預習課,展示課反饋課——六個環節,如果說我們把課前延伸只看作是課前預習的話,杜郎口的預習課將怎沒上?

再說課中探究環節,我想不管上什麼課,都離不開探究,但不能把它作爲步驟來死板硬套,要靈活運用,首先要弄清這個問題有沒有探究的價值,現在許多老師的授課,總是把課中探究作爲步驟再滲透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拓展四個環節,我的理解是這四個環節要根據不同的課型來靈活運用,如新授課的教學流程,學(自學)——研(合作交流)——展(展示反饋)——教(精講點撥)——達(當堂達成);複習課教學流程;知識梳理——反饋整合——鞏固拓展,只需要這三個環節就夠了,並不是說非要把這四個環節不管什麼課都要按照步驟來授課,還有講評課,閱讀寫作課,實驗操作課,不同特點的課等,都需要設計不同的教學流程,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再例如說英語課作爲特殊課型,它分語法課,詞彙課,聽說課,讀寫課,聽說課的流程是;聽後說——說後做——做後查——查後共享,我們能否把四個環節作爲步驟必須滲透在課中探究這個階段嗎?如果說必須的話,那還研究不同的課型幹什麼?

什麼是課後提升?只是課後嗎?講完課要求當堂生成算不算課後?課的結尾算不算課後?現在規範辦學行爲,控制學生的在校時間,假如每門學科,都在所謂的課後佈置提升的作業的話,學生的負擔怎麼減下來?還有四個環節中的第四個環節“鞏固檢測”,我就很不同意這個提法,這個提法說明這個人的觀點還沒有跳出那種“口耳相傳”“手把手進行教學”以教爲主的教學思想,原先課堂以教師爲主體,老師講,學生聽,開始教師導入新課,最後進行達標檢測,現在學習方式變了,有自主學習部分,合作探究部分,精講點撥部分,我們要求及時反饋,堂堂清,試想,自主學習環節後是否應有跟蹤練習,合作探究環節後是否也應有一個檢測練習,精講完以後是否也應及時跟蹤一個檢測練習,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每個環節都要有鞏固練習,問題是可以不可以?所以,我想應該把“鞏固檢測”改爲“鞏固拓展”。一堂好課有三個標準;主動性,生動性,生成性。所以我們是不是要正確,寬泛,靈活理解“課後提升”這個名詞。

總之,“345”是課堂教學的一個總體構架,應正確進行闡釋理解和運用,切不可死板硬套,我們要不斷的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努力改變現行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有問題不可怕,關鍵是如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着力構建自主,高效,優質的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新突破!

最新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20

和諧的學校教育作爲構建和諧教育的一部分,那麼珍課堂教學的和諧就是構建學校教育和諧的主體。如何給學生營造認知與情感和諧統一的氛圍,使其情感因素得以培養,並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充滿激情,充滿活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與學的境界,使學生的基本素質制和個性品質得到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我認爲有以下幾條有效途徑:

一、努力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和諧的學習氣氛。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係,要重視師生之間的那種積極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這種情感交流中,學生表現對教師充滿期望、有信任感,學生就較容易把這種潛在的情感意識轉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內容上去,從而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情緒。

二、在教學中,注意挖掘教學內容的和諧因素。如數學史、人物傳記、故事、趣事等的引用,可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學習、社會實踐,挖掘實際生活素材,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把實際問題的解決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從而使其產生自覺的主動性,激發求知慾,感受到數學內容的趣味性,努力去探索數學王國的無窮奧妙。

三、在教學中注意學習內容與情緒的和諧。把某些不含情感因素的數學內容添上和諧情感色彩,加上適當的渲染,以情激性,影響感化學生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情緒。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性,對學生的情緒、態度、優缺點及時調節、引導,利用口頭表揚、圖片(如動 物圖片)獎勵、學生掌聲鼓勵,激勵學生形成好的學習風氣、習慣,以達到情緒上的和諧。同時教師的體態、手勢、語言、語調、表情等對教學都起着積極的情緒渲染作用。

四、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達到全身心的和諧。注意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動口、動手、動腦,在羣體活動中讓學生進行積極合作交流,尋找時機讓學生進行自我表現,在學生的表現中,教師創造一個充滿活躍、愉快的教學氛圍,發揮好情感教育的活躍性、愉快性的作用。

五、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教學手段從而達到與教學內容的和諧。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投影儀、錄音機、電視、幻燈機、實物、圖表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對圖像 、圖表、音響內容的瞭解,同時在教學中適當運用色彩進行烘托,以達到更爲形象的去探求知識的學習動力與時代的和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