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鄉活動心得體會(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5K

送教下鄉活動心得體會 篇1

我有幸參加自治區“國培計劃”開展第三次專家團隊 “送教下鄉”活動。新疆師範大學舉辦的“國培計劃(20xx)爲期1天半的培訓。這次培訓是一種全新的生活和體驗,既讓我們學到了技能與方法,又考慮到了我們每一個人,因此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培訓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專家馬老師爲我們呈現了一節精彩的示範課Cities and Countries內容豐富,精彩紛呈。馬老師流利的口語,紮實的基本功,豐富的教育機制,銜接自然的教學設計,爲我市全體英語教師起到了示範與引領的作用。

送教下鄉活動心得體會(精選3篇)

我們在 4 月 23 號參加了英語聽評課活動, 4 月 23 號上午,我們聽取了來自烏市專家馬豔的講座“如何提高國小英語課堂教學效果”,這次活動讓我進一步瞭解了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 也明白了今後應該 努力的方向,總之,此次活動我收穫頗多,下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此次活動來自烏市專家馬豔老師的示範課讓我感觸很深,她的課堂非常精彩,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借鑑的。她在課堂上採用了全英 教學,運用的非常貼切自然,也富有感情,她在設計活動時考慮了課 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要解決的問題,圍繞學生感興趣的東西, 精心設計了一系列活動,而不是爲活動而活動,營造了一個英語的學 習氛圍,深深吸引了學生,這是我所應該學習的。另外,她能將態勢語很好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使得態勢語成爲課堂的又一亮點。而我 在平時的教學中, 總是怕學生聽不懂英語指令, 多使用漢語進行教學,態勢語使用也很少。聽了孫老師的課後,自己感到很慚愧,今後我應儘量在課堂上使用英語組織教學,適當使用態勢語,讓態勢語服務於課堂。

此外,我應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語文化素養,較高的英語文化素養, 是提高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專家的課堂語言表達能力都非常強,馬老師的課堂語簡潔、準確,卻能很好地引領學生,這些無不 取決於她較高的英語文化素養。

最後,縱觀這節示範課,老師們的常規教學能力都是非常強的, 她們的課堂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落實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興 趣,她們的課堂正如孫老師所說:成績與能力不衝突。另外這幾位老 師都很好地將信息技術應用到了課堂中, 每位老師都根據自己教學需 要使用了現代信息技術,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巧妙運用了多媒體的教學 手段,可以讓學生充分應用所學的英語知識,這些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突出了教學重難點,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課堂上的活動。這次活動使我深刻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要感 謝學校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學習,吃 透教材,吃透學生,努力提升自己的自身素質,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 會, 積澱自己的教學素養, 不斷探索課堂教學, 使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最後馬老師對本次活動做出總結,也爲我們指出了英語教學的方向,堅守疑探教學,抓住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理念,上出學科特點,彰顯教師特色。一次面對面的交流,一次紮實而有效的研磨課。本次國培送教下鄉活動提升了我教教師的業務能力,也讓我們更加明確了以後的方向。相信在國培團隊的指導下,在我校王校長的指導下,我的英語教學會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送教下鄉活動心得體會 篇2

本學期我有幸參加了國培送教下鄉活動。

本次活動首先進行了集體研究,自主備課,評課,同課異構。通過對同樣內容的不同教法和把握,成功地爲參與教師提供了一個面對面學習交流的機會,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驗,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更容易學到同仁的優勢。

我發現同課異構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有很大幫助,它可以促進課堂優勢互補,教師之間互相啓發,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課題便於教師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過同課異構的對比研究開展實質性的討論與反思,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通過同課異構活動也給我們教師“個人自備,分頭施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式和學習範本。

任何一位教師都不可能是一切優點的全面的體現者,每一位都有他的的優點,有別人所不具備的長處,能夠在某一個領域裏比別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現自己。教師之間的這種差異性資源,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在相互的聽課過程中,其他教師的教育機智可以被相互體會。

通過聆聽專家講座,我懂得了,作文教學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入手,讓學生寫真話,訴真情,遠離假話、大話、空話。讓習作成爲學生展示自己的感知才能,與老師進行思想交流、心靈溝通的一種方式,一座橋樑。達到這個境界的前提必須是:把國小生真正當作亟待培育發展的小生命去對待,去負責。

其次,以育人爲本,以培育發展人的真、善、美品格爲導向,鼓勵兒童放飛心靈的感受和想象,自由如實地寫出自己最想表達的見聞、認識、和心聲。只要是吐真言,抒真情,文通句順,表達清楚,寫完後自己也愛讀的習作都應是佳作。

再次,從開發、激活兒童的感覺器官所具有的潛能入手,進而,用規範優美的語言訓練學生的思維繫統,讓兒童在輕鬆的習作實踐中,在師生合作交流,生生合作交流,共同參與習作評價的全過程中,領悟習作規律,遠離假、大、空的虛僞內容,先從心理上走出作文難的誤區,再從質量上走出作文差的困境。

通過學習和反思,我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而不再是“教書匠”。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爲科研型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充電,消除職業倦怠。由於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面對的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同時教師要成爲研究者,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爲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將繼續虛心地學習;兢兢業業的奉獻,踏踏實實的工作理論結合實際,實現自己的教育夢想。

送教下鄉活動心得體會 篇3

11月6日,我們全縣的語文教師在西河中學聽了兩節語文課,第三節課由省教研員帶領進行了評課活動,下午又在五中的報告廳聆聽了國培教育專家的報告。在這次聽課活動中,我的收穫確實是非常大的,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參加講課的老師中有優秀的中年骨幹教師,也有優秀新教師。他們身上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教學特點和方法,在骨幹教師身上有的是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清晰的教學思路,在優秀新教師身上我看到的是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他們朝氣蓬勃、充滿激情,對新事物也非常敏感,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

感受之一:要轉變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簡潔明快,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老師的作用體現在加以組織指導,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課堂上真正讓學生成爲學習的自主者,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授課時,有許多老師的問語都體現了“以學爲主,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體現了一個平等的理念,如“你們班誰樂意讀?”,“大家推薦一位同學來讀吧!”,“大家願意聽誰的評價?”,“你願意聽誰對你的評價?”等等。這種與學生間的正真的平等的交流對話,正真關注學生、與學生共同商榷,極大地增強了課堂的凝聚力,學生們的積極性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下面的執教也就變得更加輕鬆、遊刃有餘了。

感受之二:找準文本的切入點、厚實的底蘊、靈活的應變及較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縱觀兩堂較爲優秀的課,這四點無一缺失。在執教前,他們閱讀文本深挖教材,找準文本的最佳切入點,做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整個課堂生動活躍,井然有序。

感受之三:語文教學要牢抓基礎教學。

重朗讀教學。無論文言詩詞,還是散文戲劇,無一例外的重視朗讀教學,在教授學生朗讀方法中以讀促學,達到賞析詩句、賞析文本的目的。重字詞積累。幾乎每節課不管什麼文本都注重了文中的生字,這一點讓我十分欣慰。語文是和語言文字打交道的一門學科,字組成了詞,詞組成了句,句組成了段,段組成了篇,我們怎能不去關注字詞教學呢?重方法的傳授。這兩節優質課,無論是詩詞、散文的朗讀,還是片段的仿寫,亦還是文言文、古詩詞的背誦,都無一例外的注重了方法的傳授。

感受之四:美麗的尾巴還要嗎?

有的老師下課鈴早已吹響,他卻似乎沒有聽到,還在問着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提問着一個又一個的學生,他們真得沒有聽到下課鈴聲嗎?怎能聽不到!只不過是還沒有完成自己的預設,自己冥思苦想的比較成功的教學環節一定要讓評委老師們一睹風采,豈不知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作爲老師,也許是“旁觀者清”,執教者“當局者迷”,也許是緣於“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吧!希望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感受之五:聽課活動後的評課交流受益大。把發言權交給在座的老師們,讓他們積極的參與評課,並說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與難題是非常有意義的。聽課教師把自己的疑惑和聽課體會反饋給執教者,參賽老師把自己的設計思路講給大家聽,更多的是互相探討些問題和交流些經驗。

在下午專家的專題報告中,我們又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思想和理論。比如,語文教學首先是內容的整體把握,然後再進行字詞句段的逐個擊破,這樣學生學習的時候就不會是一頭霧水了,語文課堂也不再是霧裏看花——模模糊糊一大片了。

他人的身上,總是積存着太多的優點,有時我們看得很清,卻總是做了行動的矮子,這也許就是智者與庸者的區別吧!讓我們永不停止學習的步伐,用他人高大的形象時時激勵自己,不斷趕超,不斷超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