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澳門迴歸23週年感想與體會(精選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3W

慶祝澳門迴歸23週年感想與體會 篇1

20年前,一首《七子之歌》唱出了澳門同胞盼迴歸的心情。說起澳門迴歸20年來,大家一個顯著的感受,就是經過不斷的努力,澳門和內地的交往越來越密切,越來越深入,從制度銜接到設施相通,從人員交流到經貿協作,各行各業深度融合,不僅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也給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慶祝澳門迴歸23週年感想與體會(精選8篇)

拱北口岸是珠海與澳門陸路連接的口岸,隨着澳門迴歸,兩地交往越來越密切,從拱北口岸過境的人數不斷刷新。

兩地頻繁交往的背後,是速度的不斷升級。20年間,珠海各口岸不斷延長開閉關時間,模式也在不斷創新。

20xx年10月24日,隨着港珠澳大橋的開通運營,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在全國率先啓用了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型模式。這種模式爲過境旅客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這個看似簡單的創新從提出設想到實施,用了近6年的時間才得以實現。

新型的邊檢查驗模式需要內地與澳門合作。20xx年,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現爲移民管理局)有了合作查驗的設想,他們找到澳方時,對方表示讚賞,但也提出了現實的難題——法律和制度的差異。

經過多輪的論證、評估和協商,雙方總算跨越了制度的差異,達成共識,但技術上還面臨要解決的難題。

20xx年提出設想,雙方達成共識開始研發已經是20xx年,期間克服種種困難,這次兩地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的全新探索隨着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最終得以落地。

如果說制度的創新便利了兩地的交往,那麼港珠澳大橋的通車則極大縮短了香港、澳門、珠海三地間的時空距離,使港珠澳之間一小時通達成爲現實。

通車一年來,港珠澳大橋日均客流量約爲6.69萬人次,總車流突破150萬車次。作爲連接粵港澳大灣區的黃金通道,港珠澳大橋對澳門旅遊的拉動效應已經凸顯。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這項世紀工程本身也成爲的景點,它拉近了粵港澳的距離,給澳門未來的旅遊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探索空間。

千萬人流和滾滾車流的背後,是不斷深化的粵港澳三地跨境協作。20xx年,在珠海橫琴自貿區,誕生了全國第一家內地、香港、澳門三地聯營的律師事務所。

隨着跨境案件的增多,相關法律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聯營前跨境案件處理起來費時費力,律所成立後,聯營的優勢很快顯現出來。

三方聯營,提供一站式服務,爲客戶提供了便利,減少了損失,也提高了辦案效率。因爲各地所屬的法系不一樣,在遇到不同的跨境案件時,可以第一時間發揮所長。

三個地區,三種法律制度,事務所如何運營,需要三方商量磨合,但正是這磨合的過程,讓三地律師彼此加深了了解,也開闊了視野。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印發,讓這個三地聯營的律所看到了未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港澳的律師希望香港、澳門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儘快融入到大灣區的建設中來。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讓空間有限的澳門有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在澳門,一些青年社團一直致力於推動澳門青年瞭解融入祖國發展。現在,他們的活動不再侷限於緊鄰澳門的珠海,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深入到大灣區的其他城市,瞭解當地的生活和發展狀況。

這個週末,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又組織了大灣區城市的訪問活動,目的地是中山。

這次到中山參觀的澳門青年有公務員、金融行業從業人員以及大企業的高級主管,對於行程中的深中通道,很多人期待已久。深中通道位於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區域,連接深圳和中山,全長24公里,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交通樞紐工程。深中通道通車後,將打破區域界線,打通珠江東西兩岸的經濟動脈。通道的開通,將直接影響到中山的經濟發展。

從澳門出發,一個小時後,就到達了行程中的第一站——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在展廳裏,團員們詳細瞭解了深中通道的建設情況,這項了不起的工程得到了團員們的掌聲。之後,當地政府安排澳門青年參觀深中通道的施工現場

離開深中通道,青年協會參觀了中山住宿的配套設施。中山市自然資源局的工作人員和團員們分享了中山市的總體規劃。

最後一站,團員們來到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的廣東辦事處。澳門街坊總會在澳門是小有名氣的社區服務組織,這幾年,隨着越來越多的澳門人到內地發展,澳門街坊總會也開始在內地設辦事處,爲當地的澳門人提供服務。

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對於中山這個城市的交通、住宿、城市發展、社區服務,這些澳門的青年人都有了新的印象,這些刷新的觀念和認知,將有助於這些澳門青年尋找在大灣區舒展志向的新機會。

1999年澳門迴歸時,澳門入境遊客數約爲700萬;20xx年,澳門入境旅客數3500多萬,其中內地遊客數2500多萬。越來越多的澳門居民到內地生活工作,大灣區建設讓澳門更好融入祖國發展。

慶祝澳門迴歸23週年感想與體會 篇2

“迴歸以來的20年,是澳門歷發展最快的時期,各項宏觀經濟指標表現亮眼。”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如是說。

從昔日的小漁村逐漸成長爲國際大都市,迴歸20年,是澳門開埠四五百年來最輝煌時期。“如同南海之濱的璀璨明珠,綻放着令世界矚目的耀眼光芒。”

迴歸前,澳門連續4年經濟負增長。澳葡政府轉移到澳門特區首屆政府手上的財政僅20多億澳門元。經過迴歸初期的迎難而上,澳門經濟同祖國一起快速發展。如今,澳門財政儲備與外匯儲備加起來已逾7000億。迴歸後的澳門,經濟增長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地區之一,人均GDP也是全世界的地區之一。

近年來,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以“一中心、一平臺”建設爲主軸,以積極發展休閒產業爲主導,兼顧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與穩定發展主體產業雙軌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取得階段性成果,積累了抵禦風險的韌性和強勁的發展後勁。

積極發展休閒產業,綜合旅遊大業態逐步形成

20xx年1月10日,在澳門考察訪問的習近平登上澳門建築物——旅遊塔,俯瞰澳門全貌,並聽取有關“澳門空間發展規劃思路”的彙報。習近平表示,要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係、舊城改造與新城開發的關係,要把濃郁的歷史特色和現代氣息融合在一起。如今,澳門致力於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積極支持綜合旅遊以及相關產業發展,有效地推動了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真正成爲名副其實的旅遊休閒城市、宜居城市、安全城市、健康城市、智慧城市、文化城市、善治城市,是澳門未來發展的願景。20xx年,特區政府成立“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委員會”,編制首個《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20xx-20xx年)》,確立了“旅遊休閒大業態逐步形成”的目標要求。在爲遊客提供更佳旅遊體驗的同時,也確保了本地居民生活不受影響。

1999年迴歸前,每年訪澳旅客爲700萬到800萬人次。20xx年,訪澳旅客人次達3580萬人次,較1999年大增381%。大三巴牌坊、東望洋燈塔、媽閣廟、聖保羅炮臺、龍環葡韻、澳門觀光塔……20年來,澳門旅遊業憑藉其獨特的歷史和地理條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地位不斷提升,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爲澳門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編制《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制定《酒店業場所業務法》,持續完善旅遊業專門法律法規;發掘澳門歷史文化底蘊和城市特色,推動“社區旅遊發展計劃”、“文化旅遊計劃”,引導遊客進行深度旅遊;通過跨部門合作,加強旅遊領域與文化、體育領域的協同效應,以嶄新形式呈現澳門特色風貌;開發多元化的住宿選擇和適合家庭客羣的旅遊項目,延長遊客的逗留時間;舉辦澳門光影節、幻彩大巡遊等多項盛典,增加遊客旅遊與休閒生活的體驗;持續投入,把澳門打造成爲“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多年來,在特區政府與業界的共同努力下,澳門綜合性旅遊項目建設成效顯著,旅遊休閒大業態逐步形成。

全力推進經濟適度多元,培育新興產業邁出新步伐

近年來,澳門特區政府不斷加大力度培育會展、文化創意、中醫藥、特色金融等行業的成長。20xx年澳門會展業、金融業、中醫藥產業及文創產業的增加值總額已達320.8億澳門元,比20xx年上升23.61%。

培育以“會議爲先”的會展業成效顯著。特區政府成立“會展業發展委員會”和專責部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與市場需求訂定行業發展策略,先後推出“國際性會議及專業展覽支持計劃”、“會展活動激勵計劃”、“會議及展覽資助計劃”等一系列支持會展發展的政策措施。20xx年會展業增加值總額爲35.48億澳門元,較20xx年的14.39億澳門元增加了1.47倍。20xx年會展活動有1427項,較20xx年的1195項增長了19.4%。20xx年會展場地面積爲19.7萬平方米,較20xx年的17.4萬平方米增加了13.2%。澳門會展業界、會展場館以及各類酒店均積累了舉辦大型會議的豐富經驗。

培育中醫藥業成長初見成效。20xx年4月,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正式落地橫琴。截至20xx年9月,產業園累計註冊企業155家,涵蓋中醫藥、保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生物藥業等領域,其中,通過產業園平臺培育的澳門企業38家。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建設,橫琴的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已初具規模。

培育文化產業有所成長。特區政府積極促進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先後設立文化創意產業專責部門和文化產業基金,推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輔助和支援措施。近年來,澳門文化產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文化產業基金自20xx年起接受項目申請。截至20xx年9月,共收到819個申請,經評審及覈准程序,支持252個項目。

培育特色金融成長邁出新的一步。特區政府推進建設“中葡人民幣清算中心”。20xx年,“澳門人民幣及時支付結算系統”上線。到20xx年8月,澳門特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累計總額10543億元人民幣。截至20xx年9月,共有包括葡資銀行在內的30間銀行金融機構參與。20xx年7月,國家財政部首次在澳門發行20億元人民幣國債,加快了澳門債券市場基礎設施的構建,也是澳門人民幣市場發展的里程碑。特區政府積極完善有關法規制度,持續發展融資租賃及財富管理。截至20xx年6月,融資租賃相關貸款及待售租金合共168億澳門元。此外,特區政府還完善金融監管工作,特別針對金融新產品、新業務及金融科技應用,要求金融機構進行有關風險評估及採取適當的監管措施,爲澳門發展特色金融提供安全穩定的環境。

持續拓展區域合作,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20xx年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第四次視察橫琴時指出,“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橫琴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要加強政策扶持,豐富合作內涵,拓展合作空間,發展新興產業,促進澳門經濟發展更具活力。”

今天,橫琴新區澳資企業總數已超過20xx家。今年新增澳資企業651家,澳資企業數比20xx年底增長46.1%,澳資企業新增數比20xx年增長115.56%。落戶橫琴的澳資企業中,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行業的企業超過400家,佔橫琴澳資企業總數的約1/5,藉助橫琴新區的發展平臺,澳門科技創新產業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迴歸20年,是澳門跨越式發展的20年,也是持續拓展區域合作的20年。澳門堅持以“國家所需、我們所長”爲原則,發揮自身優勢,深化區域合作,用好用足國家給與的惠澳政策,致力優勢互補,搭乘國家發展的快車,全面增強了自身核心競爭力,爲澳門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根據《粵澳合作框架協議》,重點加強粵澳合作;設立“‘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委員會”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工作委員會”,統籌澳門參與“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短、中、長期總體設計和工作部署;不斷加強與內地兄弟省區的合作交流……澳門積極融入到國家發展大局當中,逐步突破固有的侷限和瓶頸,找到新的定位和方向,正在煥發全新的活力。

20xx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進一步明確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定位。澳門被列爲4箇中心城市之一,要發揮核心引擎的作用,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澳門的定位很清晰,就是“一箇中心、一個平臺、一個基地”。

回眸看,憑着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澳門特區政府與廣大居民齊心協力、風雨同路,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成功應對經濟走低的困境,澳門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看今朝,澳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首個“澳門特區五年規劃”實施效果良好,年均執行相關工作完成率爲九成。望未來,走進新時代,承擔新使命。“一箇中心、一個平臺、一個基地”的定位,必將有力地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跨越式發展。

慶祝澳門迴歸23週年感想與體會 篇3

20年前,伴隨着《七子之歌》的感人旋律,歷盡風雨的澳門終於回到祖國懷抱。澳門從此走上了同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祖國統一大業進程鑄就又一個歷史豐碑。今天,濠江流彩,蓮花盛放,一個生機勃勃、安定祥和的澳門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祖國的南海之濱。

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也是最客觀的見證者。迴歸20年來,澳門滄海桑田、翻天覆地,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本地生產總值從1999年的518.7億澳門元增加至20xx年的4446.7億澳門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已排在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從幼兒園至高中實現15年免費教育,長者、嬰幼兒、中小學生、孕婦納入免費醫療,“蓮花寶地”開創了歷的發展局面。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

習近平主席指出:“‘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迴歸20年來,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正確認識並妥善處理“一國”與“兩制”的關係,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真正實現了與祖國內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實踐充分表明,只有在全社會形成廣泛的國家認同,才能全面準確地實施基本法;只有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才能保持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只有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才能使澳門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實踐雄辯地證明,“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的澳門問題的方案,也是澳門迴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制度,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

“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這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概括的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個顯著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着“一國兩制”事業也進入了新時代。繼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必須牢牢把握“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必須堅持依法治港、依法治澳,依法保障“一國兩制”實踐;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特別行政區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唯其如此,“一國兩制”實踐才能沿着正確方向走穩、走實、走遠,香港、澳門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天,澳門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有“一國兩制”的制度保障,有偉大祖國作堅強後盾,有愛國愛澳的價值支撐,有澳門同胞的齊心協力,澳門這朵美麗蓮花必將綻放出更加絢麗、更加迷人的色彩。

慶祝澳門迴歸23週年感想與體會 篇4

20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驚鴻一瞥,卻也能折射出滄海桑田。

迴歸20年來,澳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本地生產總值從1999年的519億澳門元大幅增至20xx年的4447億澳門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人均GDP也由1999年的12萬澳門元躍升至20xx年的67萬澳門元,位列世界前茅;人類發展指數0.909,屬於極高範疇;20xx年居民平均壽命達到83.23歲,處於世界前列;至20xx年底,累計財政盈餘達5056億澳門元,較1999年增長193倍;本地居民充分就業,失業率從迴歸之初的6.3%下降到20xx年的1.8%……

從迴歸前夕連年治安混亂、經濟低迷、民生欠賬,到今日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和諧,20年的澳門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

澳門的成功,得益於祖國源源不斷的支持

澳門迴歸20年來,中央政府始終堅持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不干預特區政府自治範圍內的事務;堅決支持澳門特區政府嚴格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依法行政;堅決支持澳門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爲特區政府有效施政提供了根本保證。

中央政府出臺一系列支持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加強與內地交流合作、加大對外合作的政策措施。從20xx年《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將內地龐大的商品、服務和旅遊客源市場向澳門開放;到幫助澳門應對金融危機,宣佈支持澳門經濟穩定發展的9項具體措施;到20xx年中央政府同意澳門大學遷建珠海橫琴島,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實施管轄;到20xx年《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和國家“十三五”規劃公佈實施,明確澳門建設“一中心、一平臺”的發展地位;到20xx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草案)》明確澳門特別行政區管理海域從澳門陸地向東、南方向劃定,面積爲85平方公里;到20xx年8月,駐澳門部隊出動官兵約千人,協助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救助颱風“天鴿”帶來的重大災害;到20xx年10月港珠澳大橋通車、20xx年2月頒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再到20xx年11月出臺15項惠澳政策、《〈內地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安排〉第四議定書》簽訂,中央政府的支持爲特區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幫助澳門擴大國際“朋友圈”。澳門迴歸後依然保持獨立關稅區和自由港地位,澳門加入的國際組織從50多個增至100多個,參加的國際公約從150多個增至600多個,以“中國澳門”名義簽署的國際協議分佈在經濟、貿易、金融、司法協助、民航等領域。澳門自然資源有限,這種特殊的國際地位對其社會經濟發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益處。

20年來,內地各省市紛紛加大與澳門特區的合作。資料顯示,維持澳門正常運轉的90%以上的淡水、60%左右的電力、80%的糧食和幾乎全部的活禽蔬菜,均由內地省市常年不斷地供應。

事實證明,背靠祖國,澳門才能一次次從容應對危機和考驗,劈波斬浪,不斷前行。

澳門的成功,得益於愛國愛澳的主流價值

澳門人歷來有愛國愛澳、反抗侵略的優良傳統。從1849年葡萄牙人侵奪澳門的管理主權以來,澳門居民一直不屈從殖民統治,堅持不懈地與殖民者進行鬥爭。

迴歸祖國後,澳門特區政府始終把愛國愛澳作爲社會核心價值加以倡導培育,持續廣泛宣傳推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增強廣大居民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弘揚澳門同胞愛祖國、愛澳門的優良光榮傳統,提升了澳門同胞的國家歸屬感與民族自豪感。

20年來,澳門特區政府從法律、政策等方面持續推進愛國主義教育。20xx年提出“愛國主義和公民意識應在整個教育領域內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切實的推行”;20xx年10月1日,金蓮花廣場首次舉行升旗儀式,此後金蓮花廣場每日都會舉行升降旗儀式;20xx年提出“要進一步發展公民教育,特別是有關國家民族觀念的教育”;20xx年制定了《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明確規定“培養及促進受教育者愛國愛澳、厚德盡善、遵紀守法的品格,尤其應培養其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制定實施《非高等教育階段“愛國愛澳”教育實施綱要》《非高等教育範疇德育政策》等一系列法規和政策;修訂《國旗、國徽、國歌及區旗、區徽的懸掛及展示》。特區政府建立健全愛國主義教育相關法律和政策,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奠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20xx年2月25日,澳門立法會高票通過了《維護國家安全法》。爲基本法23條立法,是澳門特區全面落實基本法的必然要求及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有利於強化澳門居民對國家的認同,有利於更好地維護澳門與國家的共同利益。

歲月流轉,人事代謝。城市在變,世界在變,但澳門人的愛國愛澳情懷始終不變。廣大市民對國家的認同感日益提高,愛國愛澳已從民間的個人情懷成爲全社會的核心價值。這是澳門“人心迴歸”的重要標誌,是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條件,是澳門社會得以團結發展、推進“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的民意基礎。

澳門的成功,得益於特區政府民生優先的施政理念

迴歸以前,澳門社會治安問題重重:本地生產總值連續4年負增長,失業率高企,導致治安嚴重惡化,各種社會弊病如搶劫、謀殺、自殺、吸毒等問題日益嚴重。

迴歸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依法施政,始終以廣大居民爲重。無論面臨自然災害襲擊還是國際金融危機波及,特區政府都堅持把居民的安全保障作爲優先議題。澳門警隊不斷提升執法效率和能力,加強打擊犯罪力度,嚴密防範各種罪案發生,總體治安穩定良好,贏得澳門居民的充分肯定。

20年來,特區政府堅持把“發展爲民、民生優先”的理念貫穿施政的全過程。特區政府不斷深化民生工程建設,並把建設民生長效機制上升到頂層設計,統籌規劃的戰略層面。在民生重點領域,先後建立六大長效機制,包括社會保障體系、住屋、醫療、教育、人才培養、防災減災等方面。推出現金分享和“醫療補貼計劃”,不斷加大教育及醫療資源的投入,提升職業稅豁免額及退稅……澳門居民享受着特區政府提供的各種福利和保障,分享着經濟發展成果。

20年來,特區政府始終秉持“以人爲本”的理念,積極響應社會和居民的民生要求,採取一系列具體解決辦法和應對措施,施政爲民,紓解民困,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和民生權益。

澳門的成功,得益於社會治理體系的務實創新

迴歸20年來,澳門特區政府緊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貫徹以人爲本,加強法治建設,有序推進民主政治,加強施政宏觀戰略研究,重視科學決策,構建了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格局。

特區政府持續加強制度建設,通過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公共行政改革,優化公共決策系統,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公共行政服務水平,努力建設一支廉政愛民、敢於承擔、勇於創新的公務人員隊伍;不斷推動行政改革,在電子政務、架構重組、社會治理、區域合作以及教育文化等方面均取得明顯的進步,提升了公共服務質量,創新社會治理理念,不斷走向“社會善治”。

特區政府從廣大居民切身利益出發,深入推進澳門城市安全建設,確保國家安全和區域穩定;本着“科技強澳”的理念,通過明確科技發展的方向、路徑和重點領域,實現以科技創新爲引領,加速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高度重視解決交通問題,結合多種方式,努力構建高效、便捷、綠色的出行環境;深化綠色教育、倡導綠色生活,加強居民環保意識,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特區政府還充分發揮澳門獨特的文化優勢,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在施政中求同存異,通過不同社會文化的融合,維持和諧的氛圍。

20xx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澳門特區候任行政長官賀一誠時指出,澳門“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歲月爲證。20年的歷史已經證明,澳門迴歸祖國後取得了巨大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積累了豐富治理經驗。歷史還將繼續證明,澳門一定會創造讓世人更爲驚奇的新的更大成就。

慶祝澳門迴歸23週年感想與體會 篇5

自迴歸以來,澳門逐漸發展成爲中國和葡萄牙、中國和葡語國家間加強經濟、商貿和文化交流合作的橋樑與平臺。20xx年,中國政府發起並主辦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簡稱中葡論壇)。據官方數據顯示,自中葡論壇成立以來,中國和葡語國家雙邊貿易發展迅速,貿易額已經從20xx年的110多億美元增長至20xx年的1473.54億美元。

葡萄牙—大灣區交流協會負責人米蓋爾·勒莫斯·羅德里格斯表示,“中葡論壇等機制的建立顯示出中國中央政府對澳門的關懷與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於澳門來說是重要的發展機遇,將爲澳門的發展帶來新動力。我們希望以澳門爲平臺,加強與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聯繫,參與大灣區合作建設,爲澳門及葡語國家間的合作拓展更多空間,實現共贏。”

葡萄牙新絲路協進會主席易曼暉表示,澳門是連接中國和葡語國家的經貿、服務、人文交流平臺。“中葡論壇的創立加強了中國和葡語國家間的政策溝通、貿易暢通。‘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推動這一平臺變得更加廣闊,使葡語國家可以接觸更大市場,參與更多項目,共享中國發展機遇。這也將推動澳門爲中國與葡語國家交流合作發揮更大作用,爲其自身發展創造新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爲澳門多元化發展提供更多機會、更廣闊市場和空間。融入大灣區建設將爲澳門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將推動地區整體發展。”克魯茲表示,“隨着澳門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澳門的經貿、旅遊等行業都將從中受益,進一步夯實澳門作爲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地位,相信澳門的未來將更加美好。”

慶祝澳門迴歸23週年感想與體會 篇6

20年來,澳門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一是善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實現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按照中央對澳門發展的定位要求,紮實推進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設。立足澳門經濟發展的實際,推動澳門由“博彩”走向“多彩”。在保持博彩業穩定發展的同時,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會展、中醫藥、特色金融等多元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二是社會福利水平不斷提高,民生得到持續改善。迴歸以來,澳門特別行政區全力建設社會保障體系、住房、教育、醫療、人才培養、防災減災六大民生長效機制,讓社會各階層尤其是弱勢羣體能夠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慶祝澳門迴歸23週年感想與體會 篇7

今年是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中央層面和澳門特區政府都將舉行一系列的活動,以隆重慶祝這件盛事、喜事。澳門當地的慶祝活動由特區政府和社會團體來主辦,將陸續舉辦。中央層面的活動現在正在積極籌備和組織過程中。

也高度評價了澳門的發展情況,他說,澳門迴歸祖國20年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在澳門得到了全面的貫徹和落實,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區政府、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澳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居民安居樂業,多元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澳門積極拓展對外交往,着力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臺。近年來,在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中,澳門不僅成爲中葡友好的一個合作橋樑,也爲中國和葡語國家開展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

慶祝澳門迴歸23週年感想與體會 篇8

每當內地遭遇災難時,澳門同胞總是自發伸出援手,給予災區力所能及的幫助。20xx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澳門同胞有的捐款捐物,有的親赴災區進行醫療、教育等方面工作,希望能幫助同胞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澳門是微型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給澳門提供了廣闊的發展腹地。而澳門在社區服務、養老看護等方面有着豐富經驗,將成功之處推廣到大灣區可謂正當其時。

20xx年11月,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中山辦事處升格爲“廣東辦事處”,服務範圍進一步擴大,服務內容進一步擴容,將重點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社會服務和社會治理領域合作交流,爲大灣區的澳門居民和內地居民提供更具針對性、專業化、精細化的服務。

同月,澳門街坊總會廣東辦事處橫琴綜合服務中心啓用,成爲澳門社團與珠海市合辦的首個社會服務機構。吳小麗說,橫琴中心將有13名澳門街坊總會的資深員工常駐,並直接引入澳門的社工人才、服務項目和服務理念,爲在橫琴的澳門居民及橫琴本地居民提供專業服務。

“粵港澳大灣區有助於澳門多元經濟發展,我也希望澳門的社會服務經驗可以帶到大灣區,不僅服務在內地的澳門居民,也爲內地居民帶去關懷。”吳小麗說。

“澳門同胞與內地同胞的同呼吸、共命運,不是短期行爲,而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崔世安指出,澳門堅定配合中央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重大戰略部署,爲“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貢獻澳門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