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精選2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31K

學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1

今天是星期六,還有四天就到端午節了。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精選27篇)

我和媽媽一起吃姥姥給我們帶來的糉子。我問媽媽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媽媽告訴我:古時候有一個叫屈原大夫的清官,他非常愛護老百姓,但當時因爲皇帝昏庸,經常受一些大官的迫害,所以跳了汨羅江,自殺了。老百姓爲了不讓屈原大夫的屍體被魚給吃掉,就把糉子往汨羅江裏扔。從那以後,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大夫,就在每年的端午節吃糉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2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在這一天,人們有吃糉子、賽龍舟等民間習俗。

今天,我們全家人來到江邊看龍舟比賽。江邊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纔擠進這擁擠的人羣中,站在這人羣中,我真有一種唐僧師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種炎熱的感覺。當主持人宣佈去年冠軍隊——紅隊出場時,江邊頓時沸騰起來。不一會兒,所有的隊伍都出場了,他們做好了最後的準備,都蓄勢待發。

當裁判員一聲令下,所有的隊伍一起出發。這次比賽共有七支隊伍參加,他們的龍舟按彩虹的顏色順序排列。有的隊伍依照船頭指揮員擂鼓的節奏前進着,拼命地前進着,一下子領先排在了前頭;而有的卻弄得手忙腳亂,落在了最後,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江上的選手們使勁地划着,在江邊觀賽的人們也沒閒着。他們不斷喊着加油助威的口號,助威聲一陣比一陣強大。選手們在觀衆的助威聲中顯得更加賣力,更有衝勁。指揮員擂鼓的聲音震耳欲聾,選手們配合默契,富有節奏,各個隊伍都士氣高漲。

比賽漸漸接近尾聲,對於選手們來說,可以算是已經到了衝刺的階段。觀衆們都屏住氣,全場幾乎沒有呼吸聲,只有船上指揮員的擂鼓聲。紅隊依舊領先着,排在最後一名的紫隊開始奮起直追。這時,有的觀衆忍不住了,高聲地喊着,爲紫隊打氣,這也讓紫隊更加充滿信心。紫隊連續超過了五個隊,一口氣將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這時裁判員鳴哨了,比賽也隨着哨聲結束了。最終,紅隊衛冕冠軍成功,紫隊獲得了第二名,刷新了隊伍的最好成績。觀衆們再次沸騰起來,對紫隊這種奮勇爭先的精神給予鼓勵。

比賽結束了,時間也在飛快地流逝着。今天,我看了一場精彩的比賽,也過了一個歡樂的端午節。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3

今天是端午節。

原來我只知道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關於端午節來歷的傳說很多,主要有四種:一是爲了紀念屈原,二是爲了紀念伍子胥,三是古代百越民族祭祀的節日,四是爲了紀念孝女曹娥。

傳說曹娥的父親被大水淹死後找不到屍體,曹娥就在五月五日跳進江裏去找父親的屍體。五天之後,曹娥抱着父親的屍體浮出水面,她自己也死了。人們爲了紀念這位孝女,就把她投江的這一天定爲端午節。這就是孝女曹娥的故事。

至於還有其他的故事,那就下次再講了。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4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這是爲什麼呢?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裏面扔糉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糉子。所以就有了吃糉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糉子扔進江裏,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因爲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是爲了讓蛇不來咬,就又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糉子。糉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糉葉,裏面就是香噴噴的糉子了!真像一個糉子精靈披着一件綠色的棉襖呢!我要開始吃糉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糉子真好吃啊!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裏,使人陶醉了。我真喜歡糉子呀!可是當我一想起屈原便有一種辛酸。

這個端午節我知道了屈原爲了國家不惜犧牲自己,我也要想像屈原一樣,做一個愛國的人!將來未國家做貢獻的人!真是一個令我難忘的端午節呀!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5

聽爸爸說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艾葉,喝雄黃酒。

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喝雄黃酒,據說是爲了避邪。“中國端午節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南京,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要吃”五紅“,分別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端午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了一桌豐盛的午餐,來看看我們的美食吧!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6

今天是端午節了,媽媽要給我編五絲線,還要包糉子呢!

媽媽拿了五種顏色的絲線,分別是:紅、黃、藍、白、黑。媽媽先把這五種線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後再搓成小繩,還巧妙的打了一個結,五絲繩做好了,媽媽告訴我這叫“長命縷”,戴上它可以免除病患,健康長壽。她又小心翼翼的給我戴在手腕上,還特意囑咐我說:“要愛惜,戴上後下第一場雨的時候,摘下來扔進雨水裏。這樣長命縷就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通過端午習俗的小事,我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接下來要包糉子了,我見媽媽拿了竹葉,包上糯米,中間還放上兩顆大棗。然後又熟練地摺疊竹葉包裹糯米。還用線繩捆紮起來,媽媽一連包了十幾個。

媽媽又把包好的糉子放到了鍋裏,蒸上了十五分鐘。蒸好的糉子放到盤子裏,還沒等吃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圍着盤子聞了又聞,着急的等待着糉子降溫。過了一會兒,終於可以下口吃了。我剝開竹葉,白裏透紅的餡兒玲瓏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真好吃!我們一家人邊吃邊笑,因爲我們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鬍子。

糉子吃完了,我們一家人圍在桌子旁,爸爸又給我講端午節的來歷,還有其它的習俗。聽爸爸講完我知道了愛國詩人屈原,知道了在這個節日裏除了吃糉子,戴長命縷之外,還有插艾草、撒白糖、賽龍舟……等習俗。

這個端午節我不僅吃到了好吃的糉子,還學到了不少知識。我好開心啊!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7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於”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兒童的膀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到現在每當端午節,我們小孩仍然佩戴長命縷。

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爲主聯齊抗秦,遭到了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沅、燈流域。他在流放中 ,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公元前278元,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於五月五日,在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後,投淚羅江而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 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屈原。人們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食物,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一位老醫生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人們在 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習俗。

現在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了吧!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8

放學回到家,就聞到了從廚房裏散發出淡淡的香味,那是媽媽煮的糉子發出的清香,因爲端午節到了。

聽媽媽說,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祖國各地的人們在用各種不同的形式來歡度這個節日。雖然有不同的形式,但有一點卻是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會做的,那就是吃糉子,賽龍舟、掛香包。據說,這樣的習俗是爲了紀念我國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以前的端午節都是在學校裏度過的,而今年卻有了一次大的改變,那就是這些傳統節日都會放假。對我們小孩子來說,能夠有休息的日子當然是最開心的了。可是爸爸卻不這樣的認爲。他覺得這是我們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因爲我們國家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感到自豪和驕傲的。然而,就是一個這樣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傳統節日,卻有別的國家來爭。他們想把端午節作爲他們的傳統節日。這怎麼可以呢?這是我們中國的,所以不可以讓別的國家進行註冊。這纔有了每年的放假。

聽了爸爸的話,什麼叫傳統,什麼叫國家,我的心中才有了真正的認識。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9

我盼望已久的端午節終於到來了。一家人都忙活起來了,我和媽媽去姥姥家包糉子。

我從來沒包過糉子,於是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糉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媽媽說:”行,包糉子挺好學的,但剛開始包有點困難,你得認真學。首先把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一個漏斗的 形狀,注意,卷的時候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最後要用稻草綁起來。“我照着媽媽說的包了一個大大的糉子,儘管看起來不美觀,但這是我用心做的。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媽媽在我的手上繫上了五彩線,還叮囑我不要扯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才能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彩龍,可以帶走一切疾病。

早上忙完這些後,今天的主角——糉子,終於登場了!我首先挑了一個自己包的糉子。白白胖胖的糉子真是又香又軟,好吃極了!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啊!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10

當大地吹起南風,石榴花開照眼明時,端午節,伴着糉子的香氣,悄悄地來到了人間。

早晨,我一睜眼就聞到了一股股竹葉的清香。我馬上跳下牀,飛奔到廚房。只見鍋裏有幾個糉子躺在了沸水之間。那竹葉的清香裹着糯米的香氣,像個淘氣的孩子,一個勁兒地往我的鼻孔裏鑽。他們身上裹了一層碧綠色大竹葉,就好像穿了一件綠色的外衣似的。身上還五花八門地纏着一些線,就好像一個被繩子捆起來的“壞人”。再細看糉子的形狀,就好像一個牛角,像要對我們發起“進攻”,我不禁饞涎欲滴。

終於開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糉子,用剪刀把它身上纏的線剪去,剝開竹葉,一股糯米的清香撲鼻而來,我把糉子最尖的部分沾一點白糖,放在嘴裏輕輕一咬。糯米軟軟的、糯糯的,真好吃!我狼吞虎嚥地吃了四個糉子,準備再去拿,媽媽笑着說:“小饞貓,別貪吃,糯米吃多了不消化,這裏還多着呢!”我一看,桌子上有一個紅盒子,裏面擺滿了糉子。它們圓腦袋、方身體,形態各異,種類繁多:白糖糉、豆沙糉,紅豆糉,火腿糉,蓮子糉、還有鹹肉栗子糉。看到這眼下的美食,終於讓我放下心來。

這時,媽媽拿着一束雜草掛在門上,我好奇地問媽媽:“這是什麼呢?”媽媽耐心地說:“這是艾草,每當迎來端午節時,人們都要掛艾草,既可以淨化空氣,還可以驅趕蚊蠅,蟲蟻。”

晚上,月亮像彎彎的眉毛掛在天空,像屈原微笑着的笑臉。一盞盞街燈默默地照向遠方,一直到達思念的盡頭,城市的靜夜被照得好亮好亮……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11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糉子飄香的端午節。

每逢到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糉子,吃糉子,聽說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爲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爲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把米團扔進江裏,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每到這個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包糉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糉子葉洗得乾乾淨淨,左手託着糉葉,右手舀起糯米往裏放,還可以加些蜜棗葡萄乾等。放在鍋裏,煮出來糉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再煮些茶葉蛋,味道就更濃香四溢了。一切準備好後,我和家人出去踏青,聽說端午節那天早上出去踏青,還可以治病呢!回到家裏我急忙拿出一個大糉子,輕輕的扒開糉葉,裏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裏鑽,好吃極了!時間過得真快呀!

終於到了開飯的時候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糉子,品嚐着美味大餐,說說笑笑!開心極了!尤其是小孩子胸前掛着香荷包,手裏拎着大葫蘆,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啊!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12

端午節快到了,超市購物,糉子成了主角,五花八門的火腿糉、豆沙糉、蠶豆糉、蛋肉糉,長的,圓的,方的,三角的,應有盡有。這些糉子都被擺到入口處和櫃子最顯眼的地方,只是再沒有 人會想起那個在澤畔行吟、投江而盡的三閭大夫屈原。端午節,一個演變爲只用糉子招徠生意的商機。

小時候,端午節好玩啊,雄黃酒,賽龍舟,還有媽媽和外婆掛在嘴上說了不止幾千遍的一個實在不怎麼高明的謎語:“四角四頂槍,掉落河中央,河臀打筋倒,爬起脫棉襖。 端午節的氣氛 是特別濃烈的,——母親忙着買糯米,買糉葉,早在四月七年級就用食鹽拌黃泥醃起鹹蛋。端午節的前一天,門前門後的樹蔭下,幾個與母親一樣的婦女,便龍門陣似的擺着各自的盆啊籃啊,包起了糉 子,嘻嘻哈哈,家長裏短,各種形狀的糉子便小山一樣堆在木盆裏。各家的孩子蝴蝶一樣在旁邊繞啊,跑啊,調皮搗蛋,那挨家挨戶廚房裏飄出來的糉香,十里之外都能散發開來,聞到都讓人流涎。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13

端午節終於到了,大街上有琳琅滿目的包糉子的貨物,人們都趕着着去買糉子的貨物呢……

人們有的去趕着買包糉子的貨物。有的大人趕着帶着孩子們去看精彩的賽龍舟。有的在門前插上艾草。還有的小孩吃着香噴噴的糉子……

說完別人怎麼過端午節,我也得說說自己是怎麼過端午節的了。我早晨早早就爬起來想那香噴噴的糉子了。吃完早飯後,媽媽又帶我去看賽龍舟,賽龍舟十分刺激,讓人的心像選手的心一樣揪了起來。看完賽龍舟,已經是可以吃午飯了,我終於可以吃到我早晨就想吃的糉子了,我先拿來糯米,把餡兒放進糯米里,再用線和葉子把糉子包好,把糉子煮熟就可以吃了,吃着香噴噴的糉子,我心裏十分開心。

吃了糉子,我也得說說它的來歷。傳說有一個人,叫屈原,他是個名人,他跳河自盡了,人們去打撈了許多天還是沒打撈到他的屍體,人們說魚兒們會把他的屍體吃掉,於是發明了糉子。人們把糉子扔進河裏讓魚兒不要吃掉屈原。人們爲了記念屈原,把那一天定成端午節。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14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到這一天,媽媽都會不厭其煩地講端午節的來歷。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國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元而來的。一提到端午節,

人們首先會想到吃棕子,棕子的樣子靈瓏可愛,香甜可口。我最喜歡吃姥姥包的棕子,姥姥包的棕子特別大,裏邊的糯米晶瑩透亮,還有香甜的紅棗,好吃極了。今年的端午節我們沒有回姥姥家,媽媽在超市買了各種各樣的棕子,有豆沙的、紅棗的、蛋黃的、豬肉的,但都沒有姥姥包的好吃。

今天早晨一起牀,媽媽就給我戴上了五彩繩,還給了我一個漂亮的小香包,說是可以驅邪。香包裏裝着硃砂、艾葉,有一股淡淡的草藥味,我把它掛在了書包上。記得姥姥說過五彩繩是不能隨便扔掉的,要在端午節過後下雨的時候纔可以剪下來扔到水裏,但每年我都不捨得扔掉,要戴好長時間。今天爸爸媽媽也都休息,我們一家人一起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15

在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而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有些地方的人們掛菖蒲,艾草,據說可以驅除蚊子等害蟲。端午節必不可缺的就是包糉子,有糯米糉子,赤豆糉子,還有火腿糉子等等。

記得一年端午,我們家自己包糉子,我也參與了一回。可惜技術水平實在不高只好做旁觀者了。看着媽媽熟練的動作,心裏真是有佩服又羨慕。糉子包好了就可以下水煮,隨着開水沸騰而冒出來的水蒸氣飄蕩在房間,房間充滿了竹葉和糯米特有的清香。饞的我直流口水。

糉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拿了,媽媽在一旁直笑我是個小饞貓,但還是幫我把糉子剝開,蘸了白糖給我吃。還告訴我,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原來是古時候人們爲了不讓魚兒吃因爲愛國而投江的屈原的屍體,而把糉子扔進了江中。聽着媽媽的講述,我不知不覺又吃了一個糉子,覺得好甜好甜。

幾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節奏加快了,但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還是沒有改變,只是現在的糉子都是直接從市場上買來的方便並且選擇的品種也多。但是吃着糉子總是懷念那一年滿屋子的清香……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16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糉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糉子呢!你瞧。。。。。。

做糉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糉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

於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糉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糉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糉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着吹着,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糉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着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17

期盼了好久的端午節,終於邁着輕盈的步伐來到我家。

上午八點半,我迫不及待地催着爸爸媽媽帶我去濱江公園看龍舟賽。一陣陣禮花從路中射出,把這個快樂的節日裝扮得更加絢麗多彩。江面一字排開的龍舟做得栩栩如生。一聲哨響,開始劃了,人們臉上表情都很嚴肅,爭先恐後、爭分奪秒地向前划着。

最後,一隻紅色的龍舟勝了。一位叔叔問我:“這條龍舟是怎麼贏的呢?”“一開始,一直是那條黃色的龍舟在前,劃到一半時,敲大鼓的船長哈哈大笑起來,一時忘了指揮,這樣就落後了。而那條紅色龍舟上的人,雖說已經非常累了,但他們咬緊牙關,竭盡全力堅持到了最後,就成功了。”我說。叔叔高興地笑着說到:“好!答得好!取得一點成績不可以驕傲的,堅持到最後,就是勝利!來,這個小禮物送給你。”哇!是一個小的龍舟模型。

我帶着這個精緻的龍舟模型,開開心心地回家了。我問爸爸有什麼事幹,“沒事幹。”爸爸說。我看見爸爸提的包包裏有糉葉,我知道有事幹,可以包糉子了。

到了傍晚,我把手洗乾淨,開始包糉子了。媽媽教我,先把糉葉攤開在手掌上,再抓些糯米放在糉葉上,然後把肉,紅豆夾到是中間,折起糉葉,包成三角型,一定要包緊。最後繫上繩子就OK了。我學着包了,但總是一折糉葉就搞散了,連着幾個都沒有包成功。我氣餒了,扔在桌子說:“我不包了,我去看電視。”但我又一想:我應該要有恆心和信心啊!這麼容易放棄怎麼會做得好。於是,我又重新學着媽媽的樣子認真地包起來了。嘿!我終於包成功了一個。我繼續包了一個又一個,一個比一個漂亮。

開始煮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好激動啊,這是我自己包的糉子呢!終於煮好,媽媽挑出我包一個來咬了一口,“哇!太好吃了,童童,你包的就是不一樣呢!”媽媽興奮地稱讚着,我也開心地笑了。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18

暮春已過,盛夏未至,六月是一年中最溫暖的季節,而六月最古風的日子莫過於每年的端午,《荊楚歲時記》曰:“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古人有在端午浴蘭的雅緻,今人有端午賽龍舟的習俗,但我們如今還記得的恐怕只有不盡東流的汨羅江水和萬古悲風的屈原了。古人留下的東西,經過數千年的變遷,到了我們手裏,或許早已面目全非,但每逢佳節或紀念之日,幾千年民族的情感還是依然涌上心頭不曾變遷的。節日對於我們來說,亦是難得的休憩時光,也只有每年的節假日裏,我們才能從庸庸碌碌的生活裏把自己抽出來,讓時光閒置下來,所以如今的節日除了紀念之外被賦予了新的意義,這意義就在於它把我們對古人的情感和現世的生活連接了起來,這種感覺是非常奇妙的。

如今也有幸和老師同學們在端午的第一縷陽光裏懷古嘆今,出奇的安靜的校園,大學三年極少見的六點鐘的師大,如今也纔有幸得以靜心欣賞它的晨景。越是安靜的時候,我們就越看到真切的自己,三年前來到師大的時候,還是一個初秋的早晨,跋涉千里從國境之南來到這陌生又逐漸熟悉的地方的時候,對着校園除了疲倦沒有一些新鮮感,大概見識過許多的大學也早已司空見慣,放下行李便兩眼一黑癱軟在了宿舍的牀板上,後來除了軍訓也極少在大學裏早起過,相比每天被夢想叫醒的人,在起點上我就比別人落後了很遠,可惜時至今日看到六點鐘的師大也才幡然醒悟何謂“被窩是青春的墳墓”的真理。時光荏苒,三個春夏秋冬悄然流逝,我雖然不愛感慨時光,甚至一度感覺感慨時光這種老梗只是一些失意之人用濫的陳詞濫調。但現在的情況卻是,它就像一個小偷,把我經過的生命變成了一把刀,押在了我的脖子上問我服不服,我卻已經喪失了選擇的餘地。端午的早晨涼風習習,靜湖邊的垂柳招展着它的枝椏,同學們帶着朦朧的睡意和惺忪的.睡眼三五成羣陸續到了靜湖邊的涼亭。這個季節也是萬物復甦之後的興盛之際,柳樹飄起了飛絮,靜湖的春天被柳絮染成了半冬,地上一片雪白,柳樹上的蟲子也開始活動起來,它們下了樹,在涼亭裏慢悠悠的蠕動着,有些還調皮地趴到了女生的衣服上,偶爾迎來膽小女生的一陣陣尖叫,我們的端午懷古就在這尖叫聲中開始了。哲學系的學生們總是有太多的悲天憫人的情懷,女生們大多傾向於柔情的詩句,在詩人的思念之情亦或是閨怨之中暢談自己對愛情的感悟,而作爲我們班極少數的男生,我選擇了關於人的快樂和幸福的詩句,結合社會現實表達了現實的人何以得到快樂的想法,慶幸的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同。由此我也想起自己常常思考一個問題,古人留下的詩句,時過境遷,千百年之後的我們爲何還依然能從他們的一觴一詠之中獲得情感的認同,如今我得到了答案,或許是因爲他們的詩句裏大多表達了關於人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情感,而時過境遷遷走的只是時間和客觀世界,人作爲人內含着自身的理性,對於世界,對於人本身,

我們和古人還是可以得到情感的認同的,也是因爲這樣,我們的端午懷古活動才得以在老師的組織之下獲得了極好的效果,以至於從6點到9點持續了三個小時到最後大家還意猶未盡。伴隨着這次活動的圓滿結束,端午假期也就離去了,大學四年裏能和老師同學們與古人在詩句裏進行對話,是大學之中的一次幸事,也是人生裏的一件幸事,明年的端午,面臨着離別,不知我們還有沒有這樣的深情聚在一起談談人生談談自己,同時也感謝老師給予我們這個機會。

這次端午懷古嘆出了大家的文藝之情,嘆出了大家的心聲,在這樣浮躁喧鬧的社會環境下,校園之中能得到這樣一份寧靜實非易事,不知幾時我們才能再次安靜下來,用對生活的審美的體驗去感悟生活,感悟自己走過的生命,不知何時,我們能停下腳步問問自己,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沿着自己喜歡的腳步去追尋自己的人生,這纔是幸福。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19

轉眼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端午節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這一日,人們都要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在屋檐上插上艾葉,有時還要佩戴香囊,在手腕上纏紅絲線。 據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國古代著名詩人屈原而產生的,這個節日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端午節的早晨,天還矇矇亮,婆婆就已經把包糉子的材料各準備好了。婆婆將糉葉和繩線(水草)放入了鍋中蒸了一會兒,晾乾了水,糯米等餡料放入清水中浸泡,再倒掉水,放入食用鹼,忙活了一會兒,纔開始包糉子。只見婆婆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糉葉,熟練地捲成喇叭狀,再降一些餡料放入“喇叭”裏,最後三下五除二地左一包,右一裹,用繩線繫緊,一個四角的糉子就包好了,讓我看的眼花繚亂,目瞪口呆,我也躍躍欲試,向婆婆那樣包起來,雖然動作很生硬,不是像婆婆那樣得心應手,而且包的還不太像,可還是成功了,那糉子支起“耳朵”,還挺神氣的呢!

一個多小時後,糉子就煮熟了,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忍不住打開糉葉大大的咬上一口,糉葉獨特的香味與糯米的味道混在一起,真好吃。吃着這香甜的糉子,我彷彿感受到屈原的那顆火熱的愛國之心在跳動,在呼喚:“懲治貪官污吏,爲人民除害!”

啊!這小小的糉子,包含着屈原的愛國精神,願這個傳統與屈原的這愛國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20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麼?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爲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糉子投下去餵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這裏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糉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糉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後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裏,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紮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糉子煮好了。我接過糉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21

爲喜迎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論壇特別爲此舉辦了爲期兩天的線上活動,於此同時開放幸運星勳章15枚,幸運樓層獎勵“幸運星”勳章一枚,“我很幸運的在隨機搖獎中獲此殊榮,雖然此前已獲得過此項榮譽,依照本次活動規則要求不能重複發放,但我內心依然激動不已,要問原因請朋友們耐心看我慢慢道來:

幸運星我理解爲是一種摺紙遊戲,其中包含了祝福的寄託,把它摺好送人時會將自己心中的祝福,希望一起送出,象徵了我們的希望、祝福、快樂。希望有象星星一樣多的幸福和好運圍繞在你身旁,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美好祝願。

從元旦之前的聖誕夜活動開始,好運就一直陪伴着我,這次又獲此殊榮,尤其是在今天這樣一個對我、以及對我家人來說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因爲今天是我女兒參加大學聯考的第一天,這也預計着我的女兒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考出好成績。

朋友們送上你們最誠摯的祝福吧!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22

端午到了,大家都忙活了起來,我家也一樣,媽媽剛剛從超市買糉葉回來,媽媽就把我帶到外婆家包糉子去了。

到了外婆家,看到鄰居跟外婆湊在一起已經開始包糉子了,她們把糯米放在大缸裏旁邊放這糉葉,另外的大碗裏都放着餡:有肉餡,豆沙餡,蜜棗餡,板栗餡······很多很多。我和媽媽也加入其中,大家包的糉有4角糉,3角糉,還有大有小,只有我妹妹包的糉最特別是“無角”糉她把糉包的圓圓的像個糯米糰,在用糉葉包起來就什麼也不像了。

我包的都是小糉子大人一口就能吃下,我不知道妹妹是怎麼包圓的糉子的,我根本包不起來,包起來了,等一下又散了,真是太難包了。

後來我問媽媽:“爲什麼要包糉子。”媽媽說:“這是以前的習俗,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所以就有了包糉子的習俗。

這就是端午。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23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而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糉子,而在我的家鄉,最高興的就是自己包糉子了。一個清晨,霧還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朧的,而人們已經開始包糉子了。大人們把些糉葉先洗得乾乾淨淨,然後把紅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間再放一塊甘香可口的豬肉,表面再鋪多一層糯米就已經完成了一半,而最後呢,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包紮這些可愛的金字塔壯的糉子了,如果扎得不好,那麼在煮的時候,糉子就會散掉,那就不好吃了,大人們拿出一條草繩,緊緊地捆綁着裹蒸糉,在最後,也要再緊緊地打上一個死結。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煮糉子了,先往鍋裏倒水,然後糉子放進去開始煮。過了一會,糉子蒸好了,一拉開大鐵鍋的蓋,那種香味真是無法言語,從村頭飄到村尾,整條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這種美味是外面買來的裹蒸糉吃不到的。我喜歡端午節,喜歡吃糉子。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裏面扔糉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糉子。

所以就有了吃糉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糉子扔進江裏,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爲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糉子。糉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糉葉,裏面就是香噴噴的糉子,真像一個糉子精靈披着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糉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裏,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糉子呀!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24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大家應該都知道端午節是包糉子、吃糉子的。有許多家都是自己包糉子吃的,我們家也不例外,也是包糉子吃的。

舅舅早早的起牀去超市買糉葉和糯米,而媽媽和姨媽把我、妹妹和弟弟叫起來,讓我們仨去洗漱好等舅舅,我們剛洗漱好舅舅就回來了,看着琳琅滿目的餡料,這該怎麼包呀?我徹底迷糊了 。只有請教姨媽了。姨媽說:“來,跟着我做,先把糉葉捲成漏斗形,填進少許的糯米,放兩粒花生,一棵大棗,一個桂圓乾撒些黑芝麻,把這個口封上就好咯!”我們照着姨媽那樣,捲來捲去葉子卷 完了,然後用線把整個糉子繫好。成功了,雖然看起來不是太好看,但是心裏還是很高興。大家齊動手,不一會兒就都包完了。然後爺爺開始煮糉子,糉子煮好了。我們吃着自己做的糉子,別提多好吃 了。

我喜歡過端午,快樂的端午。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25

端一盤糉子,呈一枝艾葉,與你一起過——端午。

自多了端午節假日,端午的“節”氣立時濃了起來。這也讓現時代的人們,體味到了舊時中國的傳統意味。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在中國,流傳至今的節日“四大名旦”,當屬春節、中秋、清明和端午。而這四者中,端午名氣相對最小,但它又是內容最爲豐富的一個。自然,它的“中國味”也是最濃的。端午的習俗來源,最廣的說法當屬屈原投江忌日。人們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在這一日,划龍舟,包糉子……而從歷史淵源上講,正是紀念屈原這一點,讓端午變得豐富和更有價值。

農曆五月五,本不是一個“好日子”。在國人的傳統上,5月及5日,屬“惡”月與“惡”日。因此,5月5日之端午,辟邪驅惡,成爲端午的重要內容。

爲什麼選擇5月5日作爲“端午”?在時間上,5月初,正是“五毒”從冬日復甦,開始活躍,容易對人造成傷害的時節;而5月,則是氣候多變,各種瘟疫最爲流行的季節。這也是認爲5月是“惡”月的一個原因吧。

是日,家家門前掛上菖蒲、艾草;孩子的額上,用雄黃畫一個“王”字或一個點;或在孩子的手上,圈一個五色線。這都是在辟邪驅惡呢。

大約在50年前,如此習俗,無論是窮人還是富家,都會這樣做。後來,明顯少了許多。近些年,雖然傳統越來越有迴歸的意思。但人們,大概很少想起要靠這些方式驅毒。它只是一個象徵,是人們寄託美好的願望的方式。

端午,最是憶江南。採一把蘆葉,以長江的江草作線,嚴嚴地裹實糉米;深夜了,母親升一臺竈,火融融的;第二天清晨,孩兒醒來,整個屋充盈着蘆葉的清香;鏡前的自己已是一隻虎——額上有一隻大“王”;門前掛着長長的菖蒲、艾草,手腕繞一串五色彩線。而這個時節,正是啖黃魚的好時機,再窮的人家,也會買一條兩斤左右的大黃魚。可惜,這樣的大黃魚,在市面上,已經有20年不可見了……

畢竟,那一代人還有端午之“憶”。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爲,中國的許多傳統,包括傳統節日與習俗,不能丟。那是滲入中國人骨髓的根。

就讓我們以這樣的心境,度我們的端午。而這枝艾葉,算是百度人寄予各位的小小心願:甲型流感來了,艾葉會給所有華人辟邪消災。祝大家安康……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2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要到了。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是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清晨,我起牀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和精緻的新鞋子,一蹦一跳地來到廚房。這時外婆已經在廚房準備了許多的美食,排滿了一桌。其中最多的就是糉子,有方形的糉子,有長條形的糉子。這種長條形的糉子是畲族人民特有的糉子。糉子裏面的餡也是豐富多樣,有豆沙的,有豆子的,有肉餡的,真是饞得我直流口水。突然我又看見桌上有兩把草,於是我指着這兩束草問:“外婆,這兩束草做什麼用呀?”外婆笑着回答我說:“這種草叫茱萸,端午節的時候我們把它們貼在門外就可以辟邪驅蟲。”說着外婆又拿出了一小包黃色的粉末,外婆告訴我,這是雄黃,等一會兒到中午的時候我們把雄黃調在酒裏,然後把雄黃酒灑在門外也可以驅趕蛇蟲。

吃過午飯,外婆說:“我們去看龍舟賽吧。”“還有龍舟賽。”我都快跳起來了。我們來到河邊,那裏已經有非常多人了,河面上有5艘龍舟,哨聲一響,他們就像離弦的箭一樣向終點衝去。岸上的人們歡呼着,叫喊着,真是太熱鬧了!

這真是個讓人難忘的端午節呀!

國小生有關端午節的心得體會 篇27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它起源於屈原跳河的故事。端午節包糉子和划龍舟成了必不可少的項目。

記得那一年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在包糉子,我看了羨慕不已,連忙叫外婆教我。先把糯米放進一個大盆子裏,加上紅棗桂圓和肉,再攪拌一下,餡就調好了。我把糉葉捲成三角形,邊放餡邊用筷子捅,但不可太用力。最後用繩子綁結實,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據說這是爲了紀念屈原,老百姓包好了糉子後投入江河,用糯米黏住魚嘴巴,魚就吃不了屈原的屍體了。這也是爲了祈願一年裏風調雨順。划龍舟也很好玩。幾個人坐入江中的船裏,幾條船比賽誰先到達終點。這既強健了身體,又培養了團隊精神。不過,你可得謹慎點,灌水的滋味兒可不好受。

除了吃糉子和划龍舟以外,還有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活動:放河燈。一盞盞蓮花燈,映着清波盪漾的小河,在那兒飄蕩,真好看!我連忙做出各形各色的燈,還欣賞着河裏的燈,真美好呀!

端午節這個傳統的節日,將會不斷地傳承下去。它帶給了人們無限歡樂。我也親身體驗了一把,你們也來過這個快樂的節日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