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心得體會十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52K

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1

五月的瀋陽,春暖花開的季節。在這美好的日子裏,我們終於迎來了盼望已久的慶“五一”迎“五四”參觀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春遊活動。

博物館心得體會十篇

5月1日中午,參觀人員早早吃過午飯,乘坐大面包和指揮車組成的車隊,由瀋陽東站出發,一路穿過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越過車水馬龍的街道,於下午一點抵達瀋陽市望花南街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一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殘歷碑”,用花崗岩築成的“殘歷碑”是一本翻開的檯曆,時間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隨後,我們走進高大宏偉的展廳,通過解說員的講解,我們邊走邊聽邊看,整個展廳共分七個部分,第一部分:“九一八”事變的歷史背景;第二部分:“九一八”事變的爆發與東北淪陷;第三部分:日本在東北的血腥統治;第四部分:東北軍民的抗日鬥爭;第五部分:日本擴大侵略與全國抗日救國運動的高漲;第六步:全國抗戰爆發與日本侵略者的最終下場;第七部分:中日兩國人民以史爲鑑祈盼和平。整個展廳主要以照片和實物爲主。

通過兩個多小時的參觀,使我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思想受到了洗禮,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國家窮了就要被人欺負;國防弱了就要捱打。所以,我們要牢記這段歷史,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學習,加倍工作,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2

18月9日至8月16日,我在開封市博物館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爲一名文科生,一名歷史愛好者,我懷着滿心際中,我毅然地參加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實施及現狀調期待開始了這份義工工作。開封,這座七朝古都,生活學查”赴麻城小分隊。作爲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應當自覺習中便不知不覺浸潤出頗爲廣博的文化視野,我也期待用地給大家起到一定的模範帶頭作用,因此我主動擔任了小我在歷史文化上的一技之長來回報這座生我養我的城市,分隊隊長一職,帶領小分隊一行九人在麻城市圓滿的完成讓我在工作中和奉獻中體會到感恩社會的快樂。

要做一名合格的博物館義務講解員,離不開博物館輔導老師的諄諄教誨和親身實踐,讓我感嘆於家鄉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在短時間內掌握了講解技巧和禮儀規範,9日至11日這三天培訓中,我深切體會到了工作人員的謙和大度和博聞廣識,他們對於觀衆的親善和耐心,對於文物如數家珍的滔滔不絕都讓我由衷敬佩,並立志在這之後的幾天獨立講解中向老師們看齊。8月12日,我迎來了由我獨立接待的第一批觀衆——一批來自市二師附小的小學生。第一次爲觀衆講解,迎來的是十幾雙好奇又友好的眼睛。因爲觀衆是小朋友,在講解時我便挑選輕鬆易懂的內容,用生活化的語言告訴他們,並在其中適時插入一些古代流傳的有關的神話志怪以調動孩子們的好奇心,看到他們爲繁華的盛世圖景而讚歎,爲靡麗的昏庸君王而嘆息,爲英勇的民族英雄而敬仰,我也深深體會到,作爲一個歷史的講述者和文化的傳承者,肩頭肩負着的責任。

8月15日已對講解工作熟悉的我,又迎來了一項挑戰——給外賓講解。這是四個來自荷蘭的留學生,對中國文化頗感興趣,我便針對他們介紹一些功用簡明且流傳較廣的文物,並儘可能用我已知的英文詞彙描述出來。出乎意料的是,他們聽着講解越來越感興趣,不時還有問題,我們交流起來幾乎沒有障礙,當然也有他們包容我漏洞百出的語法的緣故。這次的經歷十分寶貴,不但讓我結識了四個荷蘭朋友,也讓我意識到作爲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肩上擔子的重量。這一個星期時間在忙碌充實的工作中飛快掠過,當捧着博物館輔導老師的評語,當我看到觀衆對我報以感謝的笑容,當我與外國朋友親密合影並對我豎起大拇指時,那份是收穫的喜悅難以言表。經歷了這次博物館難忘的義工經歷,在今後的大學生活中,我也會利用課餘時間多參與義務工作來鍛鍊自己回報社會,也爲四川大學這個精神家園做出我的貢獻!

爲期一週的調查活動,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這短短的一週內,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這一真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從申報工作到活動順利完成這一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在寫申請書時,由於缺乏經驗,實踐活動實施的難度較大,不易得到理想的調查結果,於是,我們虛心的向有經驗的學長學姐們請教,我們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經過多次修改之後終於獲得批准。在實踐開展的過程中,做問卷調查時頻頻受挫,但是,我們沒有放棄,而是攜手互相鼓勵,最終完成任務。在麻城的一個星期,天氣炎熱,我們頂着烈日出行。這一切困難,我們都一一克服。我深深地明白,作爲隊長,作爲一名預備黨員,我一定要做出表率。同時,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實踐的重要性。所謂實踐,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書本上學到的東西,如果不能用來指導實踐就沒有任何意義。馬克思曾經說過:“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的思維的此岸性。”這就非常清楚的告訴我們,一個理論,是否正確的反映了客觀現實,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會實踐來檢驗。如果沒有這次社會實踐,我們就不會遇到這樣的難題,但卻也無法檢驗我們所學的知識是否正確。實踐是把主客觀聯繫起來的橋樑,人們只有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才能把主觀認識和客觀現實緊密結合起來,並加以對照,才能正確的認識客觀世界。因此,堅持把實踐作爲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我們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有着重大的意義。對於我們大學生而言,實踐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在實踐中,我們可以與所學的理論知識結合起來,提高自身的應用能力;我們可以再實踐中磨練自己的意志,鍛鍊自己社會實踐能力;我們可以爲將來進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實踐基礎。總的說來,實踐不僅可以提高個人的動手能力,而且可以增強思維分析能力等。我們大學生應當學會學以致用,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更好地爲國家和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3

基地分會組織我們參觀了首都博物館。首博新館於20xx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正式投入使用。它集北京珍貴文化遺產和當代建築成就於一體,是一座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北京國寶薈萃,首博收藏了一大批極具文化和藝術欣賞價值的歷史文物。在這裏,我們不僅看到了歷代宮廷古瓷,還欣賞了名家翰墨;從溫潤玉器中體會古人對平安生活的嚮往,從古樸的青銅器遙想燕趙悲歌。3000多平方米的展廳,陳列了《古都北京歷史文化與城建》《古都北京藝術精品展》《京劇文化展》《京都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可謂是民族文化遺產的集中展示。

我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每一層的展覽。從戰國時代一直到民國解放時期的歷史文物一一陳列在櫥窗中,貨幣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專用物品。清朝盛世時期的街市微縮景觀圖全部用木頭雕刻,做工精細,工程繁雜,陳列了皇帝身穿的龍袍,每一針每一線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與辛勞。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當考究,筆筒帶勾鳳釵金簪金鏨花飾件紋鐲等全部是純金做的,顯示了皇室生活的奢華,這些是當時的百姓望塵莫及的啊!

四層是藝術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這裏一覽無遺了,彩瓷青花黃釉等種類繁多。五層的民俗文化展最貼近百姓生活,當我們進入這個展廳時,感覺像回到了老北京,親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這裏立刻感覺到了做個北京人的自豪與驕傲。老北京的結婚習俗過年習俗包括生子的習俗讓我們這些生長在70後的人感到新鮮。結婚在老北京有其特有的程式,迎親儀仗隊擡婚轎擡聘禮洞房花燭等一系列的程序,繁複又熱鬧非凡,新娘要穿鳳冠霞披,女孩子一輩子的大事就在這熱鬧非凡的氛圍中完成了。過年是中國的大節日,過去的百姓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這個節了,從臘月二十三一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事情做,送財神買年畫貼對聯祭竈神,充滿了年味,大人孩子各個精神飽滿,迎接春節。老北京的街頭滿是熱鬧的`景象,街頭賣藝人踩高蹺舞扇雜耍,一片太平盛世,體現了老百姓對平安生活的嚮往。

非常感謝工會組織的這次活動,令我們大長見識,對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們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館濃縮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精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4

星期日上午,風和日麗,萬里無雲,我和家人驅車前往自然博物館,進行參觀。

我們參觀了恐龍展,物種起源展和海洋生物展。最令我感興趣的就屬恐龍展了。

當我們進入恐龍展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紅銅色圓球,圓球上凹凸不平,仔細辨認,才發現那原來是遠古時代的地球,上面一大片連在一起的凸起是大陸,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哥白尼的“大陸漂移說”。遠古時代的大陸經過了數億年地殼變動,才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從地球旁邊穿過,放眼望去,正前方是一幅巨大的恐龍骨架,四周是繪有恐龍的圖片和文字說明。巨大的恐龍骨架周圍和下面都是大小各不相同的恐龍骨架化石。那個巨大的恐龍,脖子長長的,在大廳裏盤了起來,最前端有一個小腦袋探了出來,這就是迄今爲止世界上最大的恐龍————馬門溪龍。在馬門溪龍的腳下趴着的有原角龍馳龍等,緊挨着它們的有一隻禽龍,它的兩隻前爪伸出,翹着那鋒利的大拇指,好象在說:“你們如果有誰敢來侵犯我的話,這對大拇指會毫不留情地扎穿你們的脖子。”

從恐龍發展史的介紹上,我知道了恐龍從三疊紀晚期出現,到侏羅紀時期的繁榮昌盛,再到白堊紀晚期的滅絕。它們的滅絕,有的說是因爲行星撞擊地球,有的`說是火山爆發恐龍的食物沒有了,有的說是大陸漂移。恐龍真是一個奇妙的物種。

這個展廳也很奇妙,走着走着,旁邊就會突然出現一個門,門裏總能有一些奇妙的東西。穿過一個小門,裏面露出一個洞口,我們還沒進去,就聽見一陣陣低沉的叫囂聲,進去一看,原來裏邊是一個恐龍公園,有一些仿真的機器恐龍。我最先看到的,是一隻暴龍,嘴裏叼着一隻小恐龍,頭左右晃着,嘴一張一合,彷彿在耀武揚威。在這塊恐龍“戰場”的旁邊,有一隻三角龍,不停地轉着脖子,晃着頭上三個利劍一般的長角,很平靜的觀看着這場爭鬥,雖然仿真的恐龍做得很粗糙,但是仍然很有意思。

參觀結束,在回家的路上,我心裏浮想聯翩,想到了恐龍滅絕是由生存環境變化而造成的。地球已經經歷了六次物種大滅絕,無一不是由於環境的變化造成的,可見環境對地球生物的重要。我們正處在第七次物種大滅絕時期,平均每天有一種生物滅絕,很多都是人類的行爲破壞生態平衡而造成的,所以,我以一名國小生的身份呼籲大家:“保護環境,使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

這次參觀真好,既大飽眼福,又增長了知識,還讓我對人類生存的環境有所感悟,真是一舉三得。

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5

今日參觀的是中國工業博物館,講解員給我們介紹相關信息,中國工業博物館是對現有的瀋陽鐵西鑄造博物館進行改造、擴建而成,其中有工業博物館現建有機牀館、鑄造館、通史館,博物館總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中國工業博物館目前徵集的文物來自上海、北京、內蒙古等20多個省區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包括國家一級文物1件,國家二、三級文物10件,館藏文物器件繁多。中國工業博物館中收藏文物年代從商代至今,包括上世紀30年代初的鐵西規劃地圖、1900年的中東鐵路鋼軌、西周青銅盔、春秋時期盔甲、殷商時期銅鏡都爲如今的館藏。

講解員還給我們講解博物館相關背景。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以來,鐵西區取得了令國人矚目的成就,20xx年國家授予“鐵西老工業基地改造暨裝備製造業發展示範區”稱號、20xx年被命名爲“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並將《瀋陽鐵西裝備製造業聚集區產業發展規劃》上升爲國家戰略、20xx年被命名爲“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據此黨和國家多位領導人親臨鐵西視察指導工作時指出,鐵西區在引領我國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基礎上,更要注重在傳承工業文明、弘揚工業文化方面做出貢獻。原書記聞世震同志也明確提議在鐵西建設“中國工業博物館”,這就是博物館構想的前提。

在參觀過程中講解員還給我們介紹相應意義。

一、衆所周知,鐵西區曾被譽爲“共和國裝備部”並有“中國重型工業的搖籃”之稱,見證了百年中國工業的變遷。

在此基礎上籌建中國工業博物館,對於研究中國工業發展史、保護保存近代工業歷史文物資料,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強區域競爭力,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和重要價值。目前全國尚無此類博物館,鐵西區將填補國內空白。

二、鐵西區承建項目的優勢。

(1)歷史優勢。鐵西區工業歷史悠久,從1905年首家使用現代化機器企業誕生開始,經歷了日本殖民工業、國民黨時期工業和新中國工業等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鐵西曾生產新中國第一枚國徽、第一臺水壓機等幾百個中國工業史上“第一”的新產品,被稱爲“共和國的工業長子”。鐵西區因工業而誕生,爲工業生長,也將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2)人文優勢。工業是鐵西曆史的主脈,工業文化是鐵西的靈魂。鐵西工業文化源遠流長,滄桑厚重,對於幾十萬產業工人和鐵西人來說,無私奉獻、積極進取的“勞模精神”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當代鐵西人文情結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鐵西建設經濟強區,構建和諧新區,走向未來的不竭動力。

在參觀過程中我們見識了博物館的展物含有的多項“工業之最”,如世界最大口徑的鑄管(直徑2.2米)、最大的超高壓斷路器殼體(鋁合金鑄件、重2噸)、最大的立車橫樑鑄件(重115噸)、最薄的鑄件(厚0.38毫米)。中國第一個鑄造用機械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管模、第一根超高壓管的樣管、第一臺萬能鑽牀、第一臺八軸立式機牀、第一臺精密絲槓機牀、第一臺五軸聯動機牀。

參觀通史館過程中,我們瞭解了世界工業的發展歷史和中國工業的發展歷史。相應展出的是各國工業工藝品,如大炮,鐵軌,輪船,汽車等模型。而且還與當時中國的起步工業形成相應對比,給我們真實呈現當時落後的工業歷史。在此館中還展示當時積極名族工業英雄,以及他們所作出的貢獻。其中包括洋務運動的一些代表,張之洞,李鴻章等,還有民族企業家張謇,劉鴻生,榮敬生等。然後就是建國後中國新工業的崛起,掀開中國工業輝煌的序幕。集中展示了當時艱苦條件下中國一系列工業的相應發展。中國開始了自己全新的鐵路,火車,軍工業,機牀等各方面的發展。其次參觀的是機牀館,該館中收藏新中國生產及使用過的當時比較先進的機牀系列。其中包括車牀,磨牀,銑牀,已經初期的老式自動化的機牀,慢慢參觀的就是現代先進的全自動化機牀,還展示了現代機牀加工的一些工藝品。給我們驚訝讚歎的同時也給我們更多的全新知識的概念。參觀的第三個是鑄造館,該館依然保留當時鑄造車間的老式模樣。全新給我們展現當時加工車間的工作流程和相關設備。瞭解了當時的條件艱苦下,老一輩們依然克服艱難爲中國的工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鑄造館依次展覽了當時鑄造的成就,其中包括最大的鑄管,還有各種鑄造工藝品等。

參觀完三個展館,我們也就結束了我們參觀之旅。此次參觀的過程中,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點滴感觸。從瞭解工業背景到工業成就,歷史的痕跡記錄在博物館中。我們瞭解到當時落後歷史背景,那些先輩們奮起爲中國的工業輝煌而拼搏。那一件件陳舊古老的器件,當年曾經被使用的機牀似乎在講述着他們的崢嶸歲月,鏽跡的斑駁也掩蓋不住當年的輝煌。靜靜躺着的舊物,相繼講述着我們近代歷史的屈辱,講述着我們工業的發端和發展的歷程。我們的工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這段艱辛歷程,深深揭示着這樣一個道理。一個國家要強盛,在國際社會更有影響力,離不開國家的工業發展。工業發展的水平直接影響着國家的整體水平,這離不開每一代人的艱苦奮鬥,離不開我們民族工業的創新發展。看着過去機器與現代機器的對比,看着歷史和現在的對比,看着中國和世界的對比,這一切告訴着我們的工業同樣可以輝煌,同樣可以讓國人驕傲。背後每一代人的心血汗水我們都不能忘記,這同樣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積極進取,把握時代潮流,緊跟世界腳步,運用智慧不斷創新,爲現代創新工業作出應有的貢獻。我們當代大學生同樣需要跟上時代腳步,腳踏實地把我們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學好,學牢。不斷學習先進理念知識,樹立不斷創新不斷進取的信念,擺正學習態度,爲中國現代工業的騰飛作出應有的貢獻。

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6

黑龍江省現有115座不同形式的博物館,按創辦的時間排序,大慶博物館是亮相較晚的小兄弟。20xx年6月18日,在大慶市東城區與歌劇院比肩而立的新館舍開門納客,以建築面積18700平方米的現代風格,成爲現代人與遠古的自然和人文對話的場所。

走遍世界五大洲,所有聲名顯赫的城市都有肇始文明的博物館。越是經濟發達的城市,越是博物館居多的城市,因爲博物館最能表現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級。大慶50年的油田30歲的城市,雖說沒有厚土掩埋的秦磚漢瓦,卻不缺乏遠古人類活動的遺蹟。傾心打造一座綜合性的博物館,向前追溯冰河期大量史前生物的滅絕之謎,向後傳遞新石器時代東北先民漁獵生息的足跡。標誌着這座城市度過了單純的青春期,文化的理念開始逐步成熟,今後的大慶不再是石油光焰下的白丁,一部有館藏證明的豐富歷史將從這一刻書寫承前啓後的文字。新時代的大慶人站在石油的節點上,潛心研究鬆嫩草原天文地理演變的軌跡,深度發掘石器、陶器、青銅、鋼鐵標記的苦寒文明。如果說50年來的大慶是以噴涌的石油著稱於世;那麼21世紀以後的大慶將從第一座博物館開始把石油作爲一個標點符號載入史冊。

過去人們總把鬆嫩草原當成荒蠻的代名詞,實際上遠古時期的松花江和嫩江已經孕育了繁茂的植被和大量的動物種羣。開館伊始的大慶博物館已經收藏了一件讓人仰慕的鎮館之寶,在肇源縣境內出土的一具猛獁象骨骼化石,完整的程度名列全國之最,並且還有一塊帶長毛的表皮更顯彌足珍貴。透過這副巨大的骨架,人們就會聯想得有多少食物才能填滿它的胃,還會疑惑大象怎麼會在冰天雪地裏沉睡?另外還有一幅頂着一對大角的王氏水牛骨骼,彷佛也在述說往昔鬆嫩草原的天高地闊。大慶人腳下發現的化石,向世界昭示一個不容置疑的科學命題,遠古的東北雖然氣候寒冷,但是並不缺少生命活躍的身影,這些化石有力的證明了大陸漂移和生物進化的假說,也爲有機物的殘骸經過億萬年的地球化學變化生成石油的理論提供了佐證。無論戴眼鏡的學者還是戴紅領巾的學生,沉浸在歷史長河中的回眸都會有一種同樣的感受,今天的石油精彩僅是這片土地微秒間的靈動。

沒有博物館的城市如同沒有根的浮萍,隨風漂移的新綠不知道自己的種源在哪裏,即便有繁榮的開始,也未必有昌盛的結局。儘管大慶市的主要人口都是石油凝聚的移民,但是石油人的後裔已經沒有了歸鄉的思緒,在這裏同呼吸共命運的繁衍,需要有一種認祖歸宗的文化皈依。相當於城市宗祠的博物館,幫助今天的大慶人理清了上承東胡下達滿清的民族融合族譜。遺憾的是大慶博物館的人文館尚在布展,用不了多久,白金寶等古人類遺址發掘出土的石器、骨器就會面世。順着這條脈絡可以看到肅慎人、扶余人、鮮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輪番縱馬放鷹,彎弓射鵰的箭鏃和刀矛。由於北方少數民族的不斷南遷,他們的血脈分散到了全國各地,甚至完全融入到漢族的龐大中失去了蹤影。今天追逐石油而來的移民,誰敢說自己的基因絕對純正,或許幾百年前某個從這片草原挺進中原的精血,就是自己前十代的祖先。

經濟發達的國家不以人均收入多少美元論高下,而是以擁有多少座博物館看榮辱。目前大慶只有一座尚不完善的綜合性博物館,說明我們這座城市在文化層面上纔剛剛啓步,因爲我們的城市年輕,我們還可以步履從容。博物館是屬於城市的,也是屬於大衆的,孩子們進課堂讀書是學習,讓他們去參觀博物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直觀的學習。相信我們的博物館絕不會是外秀內空的花瓶,肯定會裝滿知識,裝滿誘人,走在黑龍江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7

今天,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我們來自全國各地的國培科學骨幹教師有幸來到了南京國家地質博物館參觀,感受了一次穿越時空的震撼。

據我所知南京國家地質博物館是南京所有博物館中歷史最悠久的一所,有着74年的悠久。首我們來到了恐龍世界。一進入恐龍世界裏的一個放着恐龍骨架的大廳,引入眼簾的是一個炳靈大夏巨龍的骨架。這個骨架整個身體長度約爲26至28米,是目前亞洲發現最大的恐龍骨架。這一個骨架,差不多橫跨整個大廳,它那長12.5米的頸子尤爲顯得特別,讓人感覺好像伸的很遠,令人感到又驚歎又畏懼。接着我們又來到了擺放着各種各樣的恐龍化石,及關於恐龍資料的展廳中間的走廊裏,走廊兩邊分別介紹了恐龍的逐漸進化和不同種類的恐龍化石等,讓我對恐龍的認識變得清晰起來。

除了參觀恐龍世界裏的恐龍化石與骨架,我們穿越了時空,來到35億年前我們的祖先的生活的地方,來到距今110億年前的的宇宙星系和地球。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關於生命演化的。我非常好奇最初的鳥兒是如何開始飛行?我們的祖先是如何生活的?最初的魚兒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嗎?只要進入那隨處可見我從未見過的化石的展廳,那一個個謎團都揭開了。鳥兒是祖先是樹棲的小型恐龍,是恐龍在奔跑跳躍的'過程中逐漸升騰起飛,也有的在樹木之間來回滑翔,如此纔有了振翅翱翔的本領。而我們的祖先從猿猴慢慢演變成人,當我們的祖先每會一項技能就算進化了一次,最初的魚兒與很多最初的昆蟲一樣有這龐大的身軀,可如今它們都不是變小了就是滅絕了。

隨後我們在運動地球區域,參觀了許多關於熔岩岩石地貌和礦物質等一系列的資料。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岩石與礦物質中,每一件都是形態各異,你根本找不到一模一樣的。他們有的像一個迷你型的小山丘,還帶着一些不同的顏色;有的像一個雞蛋似的沉積岩,上面跌這不規則的圖形,條紋型的圖案‘還有的只有像黃豆那麼大的金剛石,它可是所有岩石中最堅固的,而最容易散架的是滑石。這裏還有許多的礦物質,氣宗我最喜歡的是海藍寶石。別看它體形小小的一個,但是湛藍湛藍的發出那種不想鑽石那麼刺眼的光芒。據說,海藍寶石是喲藍的海底住的一羣美人魚來打扮自己,並在關鍵時獲得神祕力量來幫助自己的寶石。因此,海藍寶石又稱“人魚石”。

這次參觀南京國家地質博物館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但是我們的收穫很多,見識了很多,對我們身邊的地球有了更深的瞭解。

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8

去年開始陝博的門票是免費的,任何人都可以在規定的開館時間來參觀。門票免費的政策,不光節省了外地遊客的費用,提高了陝西在遊客心目中的形象,同時更提高了本地居民參觀的熱情,從而使得每一個市民都可以見證三秦大地的輝煌歷史。

辦理好門票,我順着噴泉徑直走入陝博的大門,來到了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展覽館面前。從門口的介紹詞得知,陝博的展覽館展出面積5051.64平方米,展線長1247米,分三個展廳,集中展示了陝西古代文明孕育、產生、發展的過程及其對中華文明的奉獻。

第一單元——《人猿揖別》,以距今115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臨潼姜寨等先民遺存,再現了中華民族生機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

第二單元——《鳳鳴岐山》,以陝西作爲西周王都擁有的豐富遺蹟、遺物,展示了中國早期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形態尤其是倫理精神以及青銅鑄造技術。

第三單元——《東方帝國》,重點展示以兵馬俑爲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氣勢和鮮明的軍事特徵,表現了秦帝國垂範後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積極進取、一統河山的時代精神。

第四單元——《大漢雄風》,以漢都長安、漢家陵闕和典型漢代文物,展示了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第一個高峯——漢代繁榮的經濟、文化、對外開放與交往,彰顯其開放進取、開拓強盛的時代風貌。

第五單元——《衝突融合》,以陝西豐富精美的農業民族與草原民族的文化遺存及宗教文物,表現了民族大融合、佛教東漸以及文化藝術的繁榮與特徵。

第六單元——《盛唐氣象》,通過隋唐時代典型遺存,展示了中國古代最鼎盛時期的文化風貌,當時世界上最爲繁華的國際大都會長安,和溝通東西方交流的絲綢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幷蓄、創新發展而達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七單元——《告別帝都》,展示了唐以後,作爲西部重鎮和西北區域中心的陝西,依然獨具魅力的文化創造和精神傳承。

三個小時轉眼間過去,陝博也快到閉館的時間了。雖然這麼匆匆一轉,沒有來得及仔細欣賞每一件文物,但是我感覺就像時空穿梭一樣,領略到了中華大地幾千年的發展變遷。正如陝博門票上的宣傳語一樣“給我一天時間,還你一萬年曆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西安又作爲十三朝古都,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物遺產。我爲古人們所留下的寶貴遺產而驚歎,驚歎古人們在各個領域裏的智慧和成果,也爲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久負盛名的古城而感到自豪。

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9

今天太陽伯伯依舊很熱情,豔陽高照。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我期待已久的湖北省博物館。來到博物館時門口早已排起了長龍,在排隊等待之餘,媽媽還給我拍照留影。

進入大門便看見一座雄偉的建築物,這就是博物館的主館,整個建築既壯觀又具古典風韻。整個博物館分爲3層,裏面的藏品種類十分豐富,有陶、瓷、青銅器、兵器、古樂器等,還有一些對古代英雄先烈的介紹。首先我們來到了鄖縣人頭骨化石展廳,在這裏我看到了人類從古至今的進化過程,還有各種各樣的化石,形態也很逼真。後來我們又參觀了各個朝代的陶瓷器,有:粉彩九子圖轉頸瓶、紅彩龍紋高足蓋碗和青花四愛圖梅瓶,它們各個都色彩鮮豔繪畫精美。媽媽還給我讀了青花四愛瓶的介紹:“它的瓶身肩部飾鳳穿牡丹,腹部飾青花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足部飾仰腹蓮紋,三層紋樣以卷草紋,綿帶紋爲界,白釉泛青,色彩青翠豔麗。”最後,我們來到了曾候乙墓廳,在裏面最吸引我的就是曾候乙編鐘了,它鑄造於2500年前是由65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整個編鐘分爲三層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架上都刻着精美的花紋。每個編鐘都能發出兩個樂音,能夠敲擊出精美的樂曲,令人陶醉。

此次的博物館之行,不僅讓我瞭解了古代的珍貴文物,古代人民的聰明和智慧,還教給了許多的知識,讓我受益匪淺。臨走前爸爸還給我買了一個博物館的紀念幣讓我留作紀念,我很開心。

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10

今天下午,我們參觀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收穫了知識,得到了成長。 12點半,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坐上了大巴車。經過1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剛一下車,我就被這宏偉的建築深深地震撼了。一踏進大門,我就被它濃厚的文化底蘊所打動了。 中國國家博物館始建於,20xx年開始翻新,20xx年竣工。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總用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築高度42.5米,地上5層,地下2層。我們先到博物館的劇場,聽講解員的講座:如何合理地參觀博物館。然後,我們又去了4層的展廳,參觀了瓷器展廳。瓷器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組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製,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爲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較爲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廣爲世界各地的民衆所使用,是漢文明展示的瑰寶

第一部分是顏色釉,顏色釉始於商代,在元代一度失傳,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重新發揚光大。商代時,人們發明了以鐵爲着色劑的青釉。到了隋朝,人們發明了不使用着色劑的白瓷。隨後,又發明了以銅紅,鐵青,鈷藍,鉻綠和錳棕等着色劑。

這次博物館之行令我難忘,因爲它不僅讓我增長了知識,還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還讓我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