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帶一路意義心得體會(精選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W

2023一帶一路意義心得體會 篇1

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爲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當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2023一帶一路意義心得體會(精選7篇)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爲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爲,絲綢之路既是中國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當代中國文明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自信和復興的有效方法,是大國崛起所依託的時代精神。

“一帶一路”構想與“中國夢”的理念相輔相成。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在思想上,作爲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名普通公民,我時刻通過各種途徑關注國家和國際的動態 在學習上我,認真學習每一科專業課課程和選修課程,取長補短,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率,高質量地完成課業,我還廣泛涉獵其他專業知識,不斷開拓視野,爲日後邁向工作崗位做準備。

在工作上,時刻都不忘本身的職責所在,認真完成領導老師安排的工作。

生活中,我樸素節儉,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尊敬師長,平時積極與老師、同學交流溝通、融洽和睦地相處,儘自己所能來幫助與需要幫助的人。

課餘時間,我積極參加學校、院系組織的社團活動,積極鍛鍊身體,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會注意克服本身的缺點和不足,爭取在思想、工作、學習等方面有更大的進步。 以上是我近期在思想、工作、學習和生活上的情況。

2023一帶一路意義心得體會 篇2

“一帶一路”是根據變化了的國內國際環境,着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提出的經略周邊、聯通世界的戰略構想,反映了我們黨對我國未來發展格局的運籌帷幄和對國際經濟發展形勢的深刻洞察,具有重大的經濟、政治、外交意義。“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爲進一步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提供了寬廣的戰略平臺,對內能夠形成區域合作新格局,對外則能夠構建區域合作新模式,從而爲促進區域合作發展指明瞭方向。

形成區域合作新格局

從國內發展來看,“一帶一路”建設將爲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續發展創造前提條件,在區域合作新格局中尋找未來發展的着力點和突破口,可謂是“一子落而滿盤活”。

首先,能夠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格局。新的合作格局將進一步深化市場融合、豐富市場形式、擴充市場功能、完善市場機制,並顯著提升交易的廣度、深度和規模,進一步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其次,能夠促進我國全方位開放,一方面促進區域貿易發展,從靜態上帶來“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從動態上實現“市場擴張效應”和“促進競爭效應”;另一方面通過改善對外貿易結構,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爲東部地區產業發展“騰籠換鳥”奠定基礎,爲西部地區產業升級做好鋪墊。

最後,能夠引領國內不同區域逐步走向均衡發展狀態,通過“世界上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的有機串聯併發揮作用,通過海上互聯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機制以及海洋經濟合作等途徑,改變中國西部地區一直以來遠離中心市場的局面,進而扭轉發展的區位劣勢,同時也使東部地區在原有發展基礎上更好地優化資源配置,而東西部的整體協同又能夠在國內不同區域形成既有內在驅動力又有外部拉動力的發展狀態。

2023一帶一路意義心得體會 篇3

通過學習瞭解,我對“一帶一路”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在20xx年9月和10月由主席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當今世界正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甦、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爲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當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爲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爲,絲綢之路既是中國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當代中國文明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自信和復興的有效方法,是大國崛起所依託的時代精神。“一帶一路”構想與“中國夢”的理念相輔相成。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在思想上,作爲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名普通公民,我時刻通過各種途徑關注國家和國際的動態在學習上我,認真學習每一科專業課課程和選修課程,取長補短,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率,高質量地完成課業,我還廣泛涉獵其他專業知識,不斷開拓視野,爲日後邁向工作崗位做準備。在工作上,時刻都不忘本身的職責所在,認真完成領導老師安排的工作。生活中,我樸素節儉,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尊敬師長,平時積極與老師、同學交流溝通、融洽和睦地相處,儘自己所能來幫助與需要幫助的人。課餘時間,我積極參加學校、院系組織的社團活動,積極鍛鍊身體,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在今後的日子裏,我會注意克服本身的缺點和不足,爭取在思想、工作、學習等方面有更大的進步。

2023一帶一路意義心得體會 篇4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學者從理論構建、歷史變遷、區域與國別、具體合作方式等多個角度對這一議題展開了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談起從事“一帶一路”相關研究的心得,學者們紛紛提到了“實地考察”在研究中的重要性。記者瞭解到,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等國內城市及阿富汗、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緬甸等國家的許多地區,近年來都有專家學者前往調研。

與當地建立直接聯繫

清華大學教授何茂春已經陸續考察了“一帶一路”沿線的許多國家。他認爲,“‘一帶一路’實踐性非常強,需要田野考察,這種考察應當是走進談判桌,走進國際會議,走進具體的項目,走進工業園區的。”企業、投資者走出國門的每一步都要尋找商機、規避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學者走出去,決策者走出去。另外,社會科學有很強的實踐性,不單純是從理論到理論、從書本到書本、從數據到模型的研究,要和具體的政策、法律、投資環境結合起來。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劉迎勝在1989—1992年間數度參加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綜合考察”,並將其學術研究和考察成果寫入了著作《絲綢之路》之中。他認爲,實地考察與單純依靠文獻資料從事研究有很大的不同。他參加了該考察計劃中的綜合考察與國際學術會議兩項,重走了古代的東西交通線,考察的陸、海兩路與當今的“一帶”和“一路”基本重合。內容包括在有關遺址現場聽主持發掘專家現場講解、提問;在各國參觀重要歷史性建築與博物館、圖書館所藏有關文物與古文卷抄本和檔案;與當地不同專業學者展開當面交流討論。“由此所得到的知識與信息,與僅僅守在書齋裏閉門造車完全不同。”

另外,劉迎勝表示,從連接古今絲綢之路的層面上看,實地考察也有着深遠意義。“到沿線國家實地考察,與當地學者建立直接聯繫,瞭解他們對古代東西往來的想法,重構古老東方各國各民族間的學術共同體是使古老絲路重新輝煌的重要一環,也是當今‘一帶一路’學術研究的應有態度。”

細微調研分不同層次

實地考察該走訪哪些地點,學者們有着不同側重點。劉迎勝參與的“海上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與“遊牧—阿勒泰之路”三次考察,均由政府正式安排,參觀過有關遺址、少數民族社區、博物館、大學等,學術考察佔大部分。何茂春在考察過程中主要接觸當地的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智庫、國際組織、高校學者等。同時,由於“一帶一路”的商業性質,他的考察還包括市場調研、參觀工業園區和農業示範園區;走進社會中介組織開座談會;到碼頭、物流中心、道路施工地點實地察看;拜訪孔子學院等中國在外的示範項目;參加海外華人的聚會等。

何茂春認爲,一般在海外的實地調研目標可以歸納爲五點:瞭解當地產能,探明走出去有多大的市場需求;瞭解中國的產品和服務有哪些優勢;觀察其他國家在“一帶一路”上的做法;探明海外風險及風險規避辦法;調研的過程也是文化交流之旅,詳盡瞭解當地社會、風俗等。

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的旗艦示範項目,存在巨大發展機遇。圍繞中巴經濟走廊的兩個旗艦項目——瓜達爾港區/自由區與卡西姆港燃煤電站,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在彙集實地考察資料的基礎上,寫成了內容翔實的《中巴經濟走廊實地調研報告》。該報告就建設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等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分析及建議。劉英認爲,安保問題、巴內部政局等問題帶來的挑戰也對項目有着重要影響,中巴雙方政府、對口機構等在具體項目落實上都應有專門人員負責,保障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安全。

切實感受“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

劉英表示,“‘一帶一路’給合作國家當地帶來了發展機遇。”《中巴經濟走廊實地調研報告》就提到:中方剛剛參與建設瓜達爾港時,港口機械全部因年久失修而無法使用,儲油罐全部生鏽,垃圾堆滿了港口。如今瓜達爾港口面貌煥然一新,中國在當地援建了一個職業培訓中心,爲將來港口和自由區運營所需要的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基礎培訓。

“通過實地考察,我深感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人民意識到他們曾有過令人自豪的燦爛文化,有過獨立自主與周圍世界交往的歷史,既是絲綢之路的受益者,也對絲綢之路的發展貢獻很大。”劉迎勝說,“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適時的,符合中國實現自身發展的需求,也有利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與中國往來國家的發展。

何茂春表示,在實地調研中,他屢屢敬嘆中國企業的海外生存能力。很多公司與政府、部落組織之間的關係良好,不僅能夠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還能夠拿到國家級的建設項目。他提出,“在‘一帶一路’沿線,企業‘走出去’需要國家政府部門牽線搭橋,更需要國家在對外援助上加大力度,爲企業爭取更多的項目源。”

2023一帶一路意義心得體會 篇5

新的歷史時期,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爲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爲重要保障。我們將本着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於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設施聯通爲優先領域。我們將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交通、能源、信息等國際骨幹通道建設,突出抓好區域間互聯互通,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通達水平,努力爲沿線各國合作交往提供多元優質、便捷暢通、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貿易暢通爲重點內容。我們將與各國一道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努力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促進各經濟體間發展自由貿易關係,形成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資金融通爲重要支撐。我們將與沿線各國深化金融合作,加強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共同發揮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撐作用,積極穩妥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加快組建併發揮絲路基金的作用,推動沿線國家加強金融監管合作,逐步在區域內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構建區域性金融風險預警系統。

2023一帶一路意義心得體會 篇6

20__年2月1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通過學習瞭解,我對“一帶一路”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在20__年9月和10月由主席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當今世界正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爲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堅持對外開放,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爲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堅持引進來戰略。擴大對外資開放領域,允許外資進入相關行業和領域,吸引外資參與設立醫療、教育培訓和數據服務等機構,鼓勵他們更多參與相關行業發展。

堅持打造自主創新品牌。做大做強本土優勢產業品牌。通過大企業示範帶動等方式,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並向集團化集羣化發展模式轉變。注重發展新型商業業態。主動做好宣傳推介和招商引資,打造一批有品牌、有規模、有影響力的外資企業。

2023一帶一路意義心得體會 篇7

“一帶一路”建設是需要所有參與的國家共同來完成的歷史性任務,它不是靠一個國家的規劃能解決的。那麼“一帶一路”的機遇在哪裏?簡單的回答就是:關鍵是要敏銳地發現商機的盈利點,找準“一帶一路”機制建設的突破點。

以務實的經濟項目做支撐。在調研內容'>調研過程中發現,很多城市和企業依然不知道要賣什麼,還在絲綢、茶葉、瓷器等“老三樣”上做文章,或者認爲“新三樣”(高鐵、核電、航天科技)是國家和國有企業的事情,既不是自身的需求,也不是自己的強項,因此對“一帶一路”的關注度不夠、介入性不強。故此,中國城市和企業首先要在“買賣”等務實的經濟項目上做文章。在很大程度上,之所以不知道賣什麼,主要是因爲不知道對方需要什麼。此外,我們要擺脫對稀缺性資源的依賴,擺脫“有什麼就賣什麼”的頑固慣性。例如,一說到東北就賣糧食,一說到內蒙就賣羊肉,一說到新疆就賣能源和棉花,一說到寧夏就賣枸杞,一說到廣西就賣水果、橡膠和黃花梨……另一方面,要擺脫各省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狹隘惰性。例如新疆舉辦亞歐博覽會,僅新疆企業是難以滿足近50個亞歐國家商業需求的;廣西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廣西企業也滿足不了東盟十國的差異性需求;寧夏舉辦中阿博覽會,22個阿拉伯國家到寧夏發現可買的東西實在不多……因此要打破地域限制,在務實的經濟項目上做文章,找到市場的盈利點。

不要過度擡高某些國家或某些項目。不要讓人感到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有求於人”。有企業家對筆者講,中國企業原來到中亞投資,拿一個項目可能只需要10億美元,現在對方知道“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國家戰略,對中國企業來說是必須要做的“政治任務”,而本國又屬於中國必須爭取的“節點國家”,因此開始坐地要價,最後導致我們的企業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去競標一個項目,而且項目本身自然而然會延伸出不必要的政治風險。在經濟上討價還價是好事,但在政治上討價還價,我們往往是隻賠不賺。目前最突出的任務是先把標誌性項目做好,積極去除“一帶一路”過多的政治化色彩,等沿線國家主動來找我們,到那時候,我們提要求、設門檻,沿線國家必然會自願提供相關項目的落地保障。

打造優質和品牌項目。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很多企業“蜂擁”而出,不分企業業績、能力、口碑、背景等,統統喊着“一帶一路”的口號,“攻城略地”,其場面頗爲壯觀。但是,越火熱時越需要冷靜,需要國家對參與“一帶一路”的中國企業進行識別管理,建立優質企業名單(紅榜)和不達標企業名單(黑榜)制度,不好的企業和項目上黑榜,優質的企業和項目上紅榜,國家要支持有能力、有品質的企業做大做強海外業務,鼓勵有意願走出去的企業逐步提升能力、樹立品牌,並在綜合考評的基礎上代表中國去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目前,中國企業已經有一些海外項目出了質量問題,不僅影響其他企業的後續項目,連相關基建項目都受到牽連。試想一下,如果所有中國企業的走出去項目都和“一帶一路”掛鉤,出了問題必然導致惡性的連鎖反應,導致當地政府和民衆對“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滿與排斥。

儘快編制與完善“輕資產”名單。中國企業目前“走出去”的很多是“重資產”項目:港口、運河、高鐵、核電、大壩……這些項目投資大、週期長、風險大,我們再怎麼低調,都會被人以高調看待,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戰略意圖”。現在已經有很多國家開始分析這些重資產項目了,他們認爲這些項目是中國國有企業做的,而且這些企業幾乎都具有軍工背景,所以警惕性上升。例如,瓜達爾港、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尼加拉瓜運河等,總讓人感到這些項目背後的動機“不一般”。因此,我們要打造一批能夠理直氣壯推銷的輕資產項目,如現代農業、中國餐飲、民俗文化、中醫藥等,但前提不是僅賣歷史久遠、獨一無二、價值連城的稀缺資源,而是要通過資源的整合與轉化能夠嚴絲合縫地對接國際需求,在“必需品”上做文章。美國的三片文化、雙H戰略,即美國最賺錢的是“薯片、芯片、影片”以及“以好萊塢爲代表的休閒娛樂+以哈佛大學爲代表的優質教育”,值得我們借鑑。

不要忘記和冷落國內市場和需求。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脈絡是:由沿海向內陸延伸,由東部向西部推進。“一帶一路”也要服務我國廣大西部內陸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在這一過程中,西部內陸地區一方面要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另一方面還需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有效釋放發展潛力和空間,將改革開放的末梢變成新時期對外開放的前沿。常常有人問:“在新疆、西藏建高鐵,是三股恐怖勢力利用的多,還是我們利用的多?”筆者認爲,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命題,而且這種意識的殺傷力絕對不亞於__。不能因爲有一小撮__,就不讓廣大的人民羣衆享受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福利。在西部或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沒有經濟發展一定解決不了問題。因此,要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激勵東部沿海的優質企業和負責任的跨國公司主動到西部去,既把項目和資金帶到西部,也把相互瞭解和彼此欣賞帶到西部。

注重“一帶一路”的細節問題。細節決定成敗,有很多細節問題我們做得還遠不夠理想。例如,“一帶一路”的英文譯法較爲混亂,特別是到目前還沒有一個精準的英文縮寫。首先“一帶一路”的英文翻譯不應和“戰略”掛鉤(theBelt and Road Strategy),而應強調“倡議”(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那麼,問題來了,the Beltand RoadInitiative的縮寫是“BARI”,這個詞容易讓人產生歧義,因爲它已經有特定的指代,即意大利東南部的港口城市“巴里”。如果把Initiative去掉,縮寫變爲“BAR”,又容易讓人聯想到“酒吧”。看來theBelt and Road Initiative雖然表述準確,但縮寫困難。還有一種說法是New Silk RoadInitiative,但這同美國的“新絲路戰略”很類似,而且極易讓人類比成中國的中亞戰略或霸權計劃。筆者建議,用One Belt OneRoad(OBOR),政府用“倡議”,智庫或學者不妨就談OBOR,避免所有的議題都同政府對標,導致很多事物被貼上政治標籤,反而對我們不利。在國際關係舞臺,很多全球議題被人們熟知,往往不是其全稱,而是其縮寫,如WTO、FIFA等。今天,“一帶一路”有了大名,也要有英文名和小名。“一帶一路”纔剛剛上路,要做的事情遠比我們想象得要繁雜、要細緻。

不要過度放大“一帶一路”的風險。從20__年9月至今,同“一帶一路”搭配最多的詞彙可能是“風險”,但諸多的風險分析基本上是泛泛而談,而且僅僅講風險是不夠的,關鍵是要提供具體落地的可操作性建議。其實,中國企業不走出去也有風險,而且風險可能更大。原來問中國企業爲什麼要走出去,很多企業家回答:“要服務國家戰略”。現在的答案往往是:“走出去是要解決生存壓力。”可見,企業家越來越在商言商,這是件好事。因此,“一帶一路”建設中,不要過分誇大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關鍵是自身要準備好、要把項目選好,要真正具有國際視野和品牌意識。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國的企業沒說要做“一帶一路”,但他們實際做的就是“一帶一路”,即用產品和文化“征服”人心。其實,中國企業的最大風險是中國企業性格的內向性,不走出去,中國企業會越來越被動,會越來越受制於人。

把產能合作的基本內涵講清楚。“一帶一路”上的產能合作要從“三個一”入手。具體來說:“一個前提”是中國在諸多領域擁有先進的富餘產能,如鋼鐵、水泥、鋁、平板玻璃等。“一個條件”是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鐵路、公路、核電、電力等領域有競爭優勢。上述富餘產能能夠提升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條件。“一個路徑”是在沿線國家就地取材,並建立相關園區,一方面開展基礎設施建設,以解決中國富餘產能的出路問題,另一方面可以促進沿線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最終實現合作工業化和共同現代化。當然,產能合作的升級版是基於平等與需求層面的產業合作。畢竟同產能相關的詞彙往往是“過剩”“富餘”,這些詞彙首先不準確,是相對的,同時也容易形成“中國中心主義”的錯覺。

把“一帶一路”的文化意義講清楚。“一帶一路”的文化意義:首先,中國希望自身在和平發展的過程中能夠贏得尊重,不希望國際社會把中國人和中國企業僅僅看作是“會走路的錢包”。其次,要強調中國文化具有世界意義。現代化、信息化的負效應就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冷漠和疏離,人內心的孤獨和空虛。即使在西方發達國家,暴力、自殺等極端事件依然是社會頑疾。故此,以“向善關懷”“正心修身”爲內核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許能夠對此做出獨特的貢獻。“一帶一路”就是要通過文明互鑑解決相關國家的治理失敗問題,解決深層次的國際衝突問題。再次,從本質上說,“一帶一路”也是文化交流與人心親近的項目,要讓國際社會既“喜歡中國做什麼”,也“喜歡中國是什麼”。

總之,“一帶一路”,需要我們一路行、一路思,唯有找準關鍵點,才能攻堅克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