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的思考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9W

[摘 要]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推進中國現代化和全面建設和諧小康社會的需要。新農村重在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是要抓住其主題主線和主旨。

新農村建設的思考

[關鍵詞] 社會主義新農村 主題 主線 主旨

根據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中央明確提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目標。20字指導方針言簡意賅,高度概括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新農村重在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是要抓住其主題、主線和主旨。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題是提高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

新農村建設將生產發展列爲首位,發展生產力仍是新農村建設中首要的、迫切的、根本的任務。而在生產力體系中,人始終是最活躍、最積極、最關鍵的要素,因此,新農村建設必須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農村發展之所以一直停滯不前,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體制和結構抑制了廣大農民羣衆的生產積極性,從而窒息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其突出表現是在以市場經濟爲取向的體制改革中,農民市場主體地位“殘食”現象嚴重。

(1)作爲經營者不具有完全自主經營權。市場經濟中,經營者具有獨立的自主經營權,即經營者有權決定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如何生產等。經營者的自主經營權是建立在對生產資料的完全佔有和自由支配的基礎之上的,而我國廣大農民作爲農業經營者並不對其生產資料——土地,具有完全意義上的所有權和支配權。在我國現行的土地制度中,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集體所有,農民不擁有土地的所有權。

(2)作爲投資者不能獲取對等收益。對農民而言,土地是最重要財產。儘管在現行的土地制度中,農民不具有以土地進行投資的主體資格,但現行土地制度中同時也規定了農民對土地具有絕對的使用權。如果剝奪或是佔用了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就必須對其進行對等的支付,這是市場經濟公平原則最基本的要求。

(3)作爲勞動者不能獲取對等的權益。在我國,農民作爲勞動者,通常可分爲三種類型:一是農業勞動者;二是進城務工人員,即農民工;三是農村剩餘勞動力。在現行的二元經濟結構中,農民作爲勞動者,與城市勞動者相比,不具有平等的競爭地位。首先,作爲農業勞動者,一直飽受到“剪刀差”的掠奪;其次,從進城務工人員來看,農民工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係雖然受勞動法調整,但其勞動權利的實際享有水平明顯低於城鎮職工,尤其是很少被納入城鎮社會保險的覆蓋範圍,即使被納入城鎮社會保險覆蓋範圍的少量農民工,其社會保險待遇也低於城鎮職工;最後,從農村剩餘勞動力來看,雖然具備成爲勞動法意義上勞動者的資格,但無資格享有失業保險待遇,其就業權的內容和實現條件與城鎮失業人員不處於平等地位,在勞動力市場上受到源於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多種歧視。

(4)作爲居民不能平等地享有公共產品。市場經濟中,納稅人平等地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這是市場經濟的法則。農民作爲納稅人也應當享有這一基本權利。然而,由於制度因素,我國農民的這一基本權利長期被抑制,作爲居民,不能平等地享有社會公共產品。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線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農業效益低、農村發展慢、農民收入少,是“三農”問題的癥結,而釀成新時期“三農”問題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城鄉差別發展戰略和由此形成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1)城鄉二元結構的客觀性。城鄉二元結構是我國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階段,其形成有其客觀必然性。在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我國始終是以改革、發展、穩定構建目標函數,將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接受的程度統籌起來的,只是不同的時期目標的側重點不一樣。改革初期,擺脫貧困,追求發展是第一要務,但如何發展,是當時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對現代化建設道路的探索實踐表明:全面的、同步的、同時的發展不具有可行性。因此,對比各國的發展經驗,我國選擇了城市偏好非均衡的發展戰略,優先發展城市工業,以工農產品“剪刀差”的形式大量提取農業剩餘發展城市工業。

(2)統籌城鄉發展的迫切性。發展是以穩定爲前提的,離開穩定的發展是不健康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發展。勿庸置疑,非均衡的發展戰略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爲我國羸得了一個較長的發展時期。但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瓶頸”日益凸顯:連續多年內需不足,工農差別、城鄉差別日益擴大;由城鄉差別所引發的一系列矛盾和社會問題,已經成爲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大的不穩定性因素。如果不妥善處理,將會破壞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3)統籌城鄉發展的可行性。縱觀一些工業化國家發展的歷程,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農業爲工業提供積累帶有普遍性。但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後,工業要反哺農業、城市要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建設新農村並不改變國家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的基本進程,更不意味着國民經濟發展重點發生了轉移。新農村建設戰略的實現離不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作用,這就需要在發展的進程中,堅持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來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與新農村建設。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旨是讓廣大農民羣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儘管改革發展的20多年是我國民生問題持續獲得改善的20多年,但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中最突出的仍然是民生問題。特別是廣大農村,大多數的農民並沒有分享到改革發展的成果。中國社科院收入分配課題組的研究顯示,從198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只有三年低於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其餘13個年份的增長都高於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農村居民收入總量占城鄉居民收入總量的比重呈大幅度下降趨勢,從1978年的64.1%降低到的29.1%,下降了35%;城鄉差距擴大引發的一系列農村發展的現實困境更是令人堪憂,與城市廣泛發生的大拆大建相比,約一半的行政村未通自來水,3.6億人口喝不上符合安全標準的飲用水,60%以上的農戶沒有衛生廁所,13%以上的行政村沒有通公路,2%的村莊沒有通電,而且電壓不穩,電費又高於城鎮。農村中國小校舍危房率達到6.6%,佔全國中國小校舍危房率的81%,西部地區尚有100多萬中國小因爲校舍短缺不能入學。

顯然,改革帶來的經濟增長並沒有帶來全體國民福利的改善。在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農村經濟改革和發展呈現出相對遞減的趨勢,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成果沒有被農民普遍分享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最爲明顯的表現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沒有較快富裕起來,有的農民甚至陷入絕對貧困的地步,據統計,截止到底,全國農村尚有年收入不足668元的絕對貧困人口2610萬人。

貧富懸殊的城鄉收入分配機制,會造成處於低位的社會階層的不公平、觸發社會的不穩定。當前我國改革正處於攻堅階段,社會矛盾凸顯,但各種社會矛盾的背後都能找到經濟根源,體現出社會各階層對經濟發展成果公平分享的訴求。如何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於民尤其是廣大的農民羣衆,這不僅是個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它直接關係到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在國民經濟總量增加、結構改善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斷上升但城鄉差距擴大且單純依靠市場力量難以削弱城鄉差距的情況下,站在以民爲本、維護社會公平、協調城鄉發展的高度,政府提出兩個趨向的新農村建設戰略,是政府執政爲民、執政富民的體現;強調在新農村建設中,大力推進工業帶動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的發展思路,在繼續給農業、農村“輸血”“造血”的同時,更注重農民收入增長機制、農村全面進步機制的建立,其目的就是要讓農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

縮小城鄉差距,不是縮小城鄉經濟總量的差距,而是逐步縮小城鄉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務和生活水平的過大差距。共享不等於平均主義,不等於大鍋飯,這裏講的共享是要維護生存發展的底線,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落實就業公平,對現社會分配中的正義,以及建立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新農村建設立足農村發展、着眼統籌城鄉關係,注重農民收入增長機制、農村全面進步機制的建立,其目的是爲了確保農民共享經濟成果,這是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由此可見,讓廣大農民羣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