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的心得體會(通用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W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

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新課程實驗的深入實施,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課堂,創造和問題都推陳出新、層出無窮。必然教研活動的方式也跟隨着發生變化。爲了合作與交流、協作與共享,網絡教研應運而生。網絡教研依託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和利用網上教育資源,建立開放、交互動態的網絡教研平臺,實現資源的交流與共享,以教育消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如今,利用網絡上博客做教研成爲教研的必然趨勢。

教研的心得體會(通用17篇)

一、傳統的教研活動,由於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教研員與一線教師各自爲政,交流少,開展教研活動特別困難,即使有有些零星的新課程培訓,但有些學校由於受各種情況的束縛,往往只有少數人蔘加,並且由於培訓時間短,很難達到教研爲教育教學行爲服務的效果和目的。而網絡教研,充分利用了網絡速度快,信息發佈及時,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透明度、參與面和交流面都較大等優點,能及時有效地爲基層服務。通過網絡博客,還可以進行區域內或跨區域的教研活動,利用博客論壇、發貼等方式還能夠解決衆多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時間不一致問題。

二、網絡教研專家在線,民主討論。傳統的教研活動,往往由聽課、評課、主題研討等環節組成,由專家、領導或同行主講,其他教師參與討論,這種交流是面對面進行的,不少人往往礙於面子,不提、少提或婉轉地提反面意見,這樣的形式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虛假教研,而網絡教研一般由專家或同行在線,因其隱蔽性,使大家不再有這些顧忌,肯定什麼、不同意什麼,都能真正做到有什麼說什麼,即使持基本否定的態度也會直說。這更有利於引起對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思考,無論是教師,還是專家、教研員,都有更大的收穫,真正起到民主研討的作用。從幾個新課程網站的網絡教研情況來看,的確能形成專家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甚至教育行政領導與教師、學生之間在線接觸,開展更加民主化、真實化的教研活動,這對新課程的健康發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三、網絡教研延續研究,空間無限。傳統的教研活動,一旦活動結束,研討也就隨之結束,即使活動中所滲透的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要再通過參加活動的教師轉達,其效果往往也會大打折扣,如時間遠久還可能會遺忘。而網絡教研,可以把活動的內容或活動中所需體現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思想通過網絡傳遞給每一位所需的教師,教師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隨時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學習、分析和研究,發表評論,甚至還可以把繼續學習的心得體會通過網絡發貼與同行交流,即使彼此不在同一地方。通過網絡教研,技術教師還可以將自己遇到的問題或自己認爲成功的教案、案例、課件、經驗等發貼到論壇與專家、同行一起共同思考、討論、吸收、分享,使教研活動能夠介入教學全過程,貫穿在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反思等環節。

四、網絡教研促人反思,催人上進。網絡教研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和發展,改變了教師的學習狀態、工作狀態,極大增強了教師參與教研的自主性,創生出嶄新的學校博客教研文化。通過教育博客,教師發表自己的教育實踐的教學感想、教案、案例等與同行交流,大家羣策羣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從而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另外,在發貼、回貼的過程中好的貼子會吸引更多人讀貼跟進,教師有了“受重視”感,便會自覺地產生髮表的慾望,積極發表話題。而要發表話題,便會更加關注教學現象,對教學現象進行分析,進而使教師養成了觀察與思考的習慣,催人上進。也實現了網絡教研的同伴互助。在教育博客聚合的環境中,大家以共鳴的方式相互促進與提高,一起構建和諧的抒發、表達、辨析、質疑、批評、總結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規律的網絡環境,一起夠成豐富多彩的“社會大研討”。在充分展示自我,參與交流,質疑和批評的過程中,促進教師學習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習慣的形成,也促進了教研行爲的變革,更是一種創新的思維。

網絡教研的好處

通過網絡教研活動,我覺得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確實帶來了新的教育教學觀念。同樣帶來了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學習方式的轉變。這種新的觀念對我們是一大震撼,也是動力。促使我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嘗試應用信息技術實施新課程的方法。網絡確實給師生搭起了一座平臺。爲我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爲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提供了一種可以交流的途徑。在網絡教研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例如:通過培訓我可以通過網絡登錄到與課程相關的網站,參與某個問題的討論。確實體驗到了網絡世界的精彩。網絡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方便。也爲學生提供了自主創新、探索平臺。相信只要我們勇於探究,合理、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我們的課堂一定會“亮”起來。

網絡教研讓我體會到以下:

1、促進教師反思能力的提高。

隨着新課程的推進,教師產生了很多的不理解、建議、意見等。在教研活動中,由於受多方面原因的制約,不可能人人的個性都能發揮出來。來到論壇,網友自由發表心聲。由於在網上,大家彼此神祕,因此消除了發言的戒心,教師的教學苦惱、問題、體會,都可以通過“發貼”的形式自由地發表在論壇上。教師發表的帖子中,有好多自己認爲是得意之作。但是,在網上,人們會不留情面,對任何帖子提出自己的質疑、批評。在質疑與批評的討論中,促進發貼的教師和批評的教師反思。同時,對別人帖子的質疑和思考,也是促進自己對教學的思考。

2、促進了同伴互助。

現實教研中,因爲學校同年級同學科老師礙於面子,又加上人員少,水平有限度,即便在研究中又話可說,也只是在同一水平循環往復,很難得到及時性的同伴互助。而論壇裏,對同類問題有過經歷、有過研究的老師都會對帖子有針對性地幫助。同一個話題,未必全校的每一個老師都感興趣,都有過思考。但是,在網絡上就有很多人感興趣而且有過深入地思考,討論能夠持續下去,對問題持有者解決問題很有幫助。

3、促進了教師和“高手下棋”。

論壇上,有很多在教學方面有獨到見解、理論和實踐水平都非常高的專業人員。他們把幫助網友提高理論水平,提高實踐能力作爲自己的責任。或指點技巧,或講授觀點,或提出修改建議,或指出問題,獲推薦相關文章,或組織相關的研討。教師將自己的教學案例、設計、反思等文稿發上去以後,經常能夠得到熱心的專業人員的悉心指點,使教師能夠做到和“高手下棋”,受益匪淺。

4、網絡教研改變了教師的學習、工作狀態。

就我自身講,在學校教研活動中,就有了很大變化。在微機操作、課件製作等方面有了進步,這改變了我以往的教學方法、模式。網絡資源的共享,給我的備課提供了更豐富的資源,在學習的同時,取長補短,使課堂有了生機,有了趣味,學生興趣盎然,學習效率得以提高。在與專業人士的互動中,提高了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水平,並且走了捷徑,何樂而不爲。“網絡教研”下的學習,使得我增長了好多網絡知識,掌握了一些網絡技巧。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網絡教研既是我們的良師又是我們的益友。在這裏首先感謝學校領導對我們教師的關心,同時我們會繼續努力,提高業務水平。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4月27日和28日,我參加了爲期兩天的開昆明市校本教研培訓學習。在之前我感覺自己對校本教研的概念非常模糊,感覺校本教研就是教研室的領導召開的學習會議等方面的內容。去了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我們的認知偏頗。這次的校本培訓從中受益頗多,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感受。

一、參加培訓的情況

這次兩位老師培訓的重點是教育科研課題的相關內容,龍林老師主要講的是貴陽市市級教育科研課題三種報表的填寫,通過學習,我明白,要做好一項課題是非常難的,必須從始至終都要付出很多心血,不僅如此,而且要做好資料的收集和相關報表的填寫,否則很多事情都會顯得沒意義。張宇敏老師主要是從教育科研課題的選題、設計及過程管理方面作了講述。通過聽張老師的講座,我明白了,其實教育科研並不是高高在上,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注意細節,把一些感悟、想法寫下來,並在今後的教學中去改正或發揚,這也是教育科研的一個方面。

二、認清了開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轉變了觀念。

曾經,我和大多數一線教師一樣,也非常害怕做課題。覺得教育科研與我無關,覺得這是專業的教育科研人員的事。雖然也嘗試着在做一些課題,但更多時候是爲了完成一些“任務”、爲了評職稱,有些“被逼無奈”。其實,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會歷史時期對教師素質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進教師教師專業水平發展的有效途徑,是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線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隨着教育本身的發展,社會各界對教育的期望越來越高,日益頻繁的教育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因此,教師要擁有完善的專業特性,要理解自己的課堂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要成爲批判地、系統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者。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的去開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學理論爲武器的,有目的、有計劃地用科學的態度認識教育現象提煉教育經驗,探索教育規律,讓教育科研來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使教育科研真正做到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

三、想通了教育科研的課題就在我們的身邊,明確了定位。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教師怕做課題,是因爲感到教育科研無從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該幹些什麼,找不到課題的切入點在哪裏。通過這次學習,讓我看到了,其實課題就在我們身邊。這方面培訓的老師都有一些事例介紹,很多地方都是通過課題研究找出了一些操作的模式,在實踐中一一進行科學的驗證,使得他們成爲了一些學校的教學特色,也成爲了這一研究領域的權威。

三、梳理了開展教育科研的過程、內容與方法,找到了門路。

完成了選題,明確了研究的方向,那麼接下來該怎樣制訂課題實施計劃、撰寫開題報告?怎樣實施課題,進行過程管理哪?這些疑惑,兩位老師的報告都有講述,使我們對如何開展“教育科研”的認識逐步清晰,明白了在開展課題時我們該做些什麼、怎麼做,找到了做課題的門路,爲我們今後開展教育科研指明瞭方向。

通過參加這次培訓,我明白了要做好教師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走出去,多聽多學多想,注意教學細節,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3

“連片教研”作爲我校與兄弟校之間溝通的有效方式以開展了數次,本週,我校又一次組織了以“搞好常態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爲主題的連片教研活動,這次活動不同於以往任何一次課堂觀摩,而是一次課堂後的反思,反思我們的教學常規,反思我們的教學理念,反思我們的教學基本功,骨幹教師進行了經驗傳授,給了教師們直接的資源共享,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因此聽完後,我寫下了自己的感受,以勉勵自己。

一、把握常規,注重實效。

我們都追求一個目標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並運用知識,感受學習的樂趣,不能只搞花樣活動,而沒有實效。現在的課堂,老師們增大了語言的輸入量,藉助了各種媒體,豐富了教學資源。給學生創造了許多的機會說話。幾年的語文教學課改實施,我們很多教師也會用新穎的,獨創的教學方法來教授新知識,但在教學的課堂上還是出現低效的現象,教研組長從備課,上課,反思,作業,考查幾方面着手作了如何加強課堂教學的常規給我們指明瞭中學教師的教學要求以及如何更準確把握課堂,在平時活動中也提出備課中要非常的明確每節課的技能目標,課堂中要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課後要進行積極的反思,作業要落實到位,要少而精,真正提高45分鐘的效率,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從校長的講話中讓我感受到作爲一節實效課,課堂的結尾部分學生的輸出信息(學生會做什麼,會說什麼,會演什麼)的多少完全在於課堂中每個環節是否落實到位。

二、創設氛圍,效果明顯。

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着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投入情感,激發興趣

在教學研討中,至今認爲教學費時費力、效果差的觀點仍然普遍。很多教師都有一個疑惑?我專心的投入爲何我的課堂收益不大,有的老師從學生的情感出發,告訴我們教學作爲語言教學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接着從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起,以自身情感投入,賞識關愛學生,如何正確把握情感教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三個帶進”來優化教學氛圍。

1、把激情帶進課堂。總是以飽滿、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上好每一堂課,寓教於樂。不管個人、家裏有多大難以處理的事,都不把個人的情緒帶到課堂。

2.把微笑帶進課堂。在課堂上,我常常以自己的眼神、語調來表達對學生的愛,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課堂社會氛圍。

3.把歡樂帶進課堂。常常用幽默風趣的話語來撥動學生的心絃,使學生在樂學中漸漸做到會學、善學。總之黃老師是用平等的師生關係溝通情感教育,用細微的身教體現情感教育,用無私的愛心表露情感教學,在教學之外擴展情感教育來收穫自己的教學成果的。

從上述的中我們不難看出,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中學教師,以下幾點是必備的.:

1、教師大方得體,要有感染力。

2、教師語言基本功要紮實,語音語調要純正,口語要恰當流利。

3、教學設計上,要圍繞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如何讓學生動腦子學習等方面,設計出靈活,得當,有效的教學步驟。這證明我校教育教學走的路子是正確的,這次活動我想這樣的收穫一定會讓我們一線教師信心倍增!

希望自己能多參加這樣的活動,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4

作爲一名年輕的老師,網絡離我們很近。而網絡教研的學習與參與,讓我感覺到網絡教研的作用正在愈來愈不斷增強,它對於我們教研工作方式變革、教育教學改革的影響意義深遠。

以前我的學習總只是閱讀有關教育理論,卻不能很好地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閱讀其他教師的博客,我看到了發生在別人課堂上的事件及他們的思考,進而開始以一種審視的目光來看待自己的教學,去思考其中的問題與困惑。於是我有了關於理論的思考,也有了對實踐的反思。久而久之我就養成了勤于思考的習慣。爲了提高我的教學水平,我經常訪問別人的博客主頁,並且認真閱讀同行們的文章,領會了他們獨到的見解,同時也留言說出自己的看法。經過閱讀、分析、思考,我的教學思想不時地與各地的朋友得以碰撞,教學研究的興趣和習慣也慢慢的養成了。在這裏,我吸收着豐富的營養;在這裏,我獲得一個個的靈感,使課堂充滿機智,充滿活力。

自從有了自己的博客,我覺得很新鮮,就把自己的文章儲存,把自己每天的心得體會、收藏自己的圖片,我建立了自己的個人博客,將自己在平時教育教學中的反思、心得體會,教學設計等放在自己的博客中,與同行們對一些文章進行評論或者留言。在自己的博客中記下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將自己的培訓心得發表在博客中,和其他老師進行交流。

我在我們學校帶的是語文學科,一個人備課,一個人上課。知識有限,方法有限,我通過網絡將我的教學設計以及課件等發表在博客裏,由其他老師對我這節課的教學設計討論,相當於過去的集體備課,探討好的教學方法,從中選擇最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思路。上完課再進行反思也可以發表在網絡中,大家集思廣益,通過這麼一節課,提高了我們的課堂教學水平。除此以外,我還將平時教學中的好的做法和教學困惑、案例隨時發表在博客裏,徵求他人的意見,時間越長所積累的資料越多,經驗也就越多。回頭看看過去所留下的教學痕跡,重新認識了自己,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網絡教研的優勢,教學思想雖說提高的不是太大,但是畢竟長了很多的見識,使用網絡我與其他老師進行交流。收穫非淺。

在教研活動中,我從沒有間斷過學習,我們學校教師都加入了鬆源國小教研的羣,加入了他們的的UC房間,只要UC房間裏有課我就與同行們一起聽課、評課,並記錄學習內容,及時發表自己的想法,與各位老師交流經驗。再結合自身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授課,以此來提高自已的教學水平。每一輪的聽課、評課,主講老師要教學設計,對這節課進行網上評論,再這個交流的過程中大家相互交流,取長補短,起初只感覺比以前上起課來輕鬆了許多,後來我發現網上教研從老師自己來講,教學思想改變了,從思想上重視每一節課。我認爲UC網絡教研是我們普通教師再次學習的一個平臺,我覺得作爲一線教師的我們應該及時抓住這種免費學習的機會,不斷提高自我素質,不斷充實自我,爭取天天有變化!時時有進步!

尋找生活中的樂趣是人生的必然,有些人喜歡玩牌,有些人喜歡搓麻將,而有些人卻沉迷於上網聊天或玩網絡遊戲……“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對於他們的興趣我沒有什麼非議,只覺得我們在成長博客中穿梭遨遊,在網絡教研中自娛,其樂趣更爲高雅,無與倫比!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

我想,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會更加利用業餘時間到網上學習,瞭解最新的教研教改信息,欣賞名家的教學風采,利用時間撰寫反思、隨筆。這樣就能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專業水平,取得教育教學工作的更大成績,在網絡教研這個快樂的家園裏幸福地成長!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5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教師,只有教師切實改變教育教學行爲,進一步提高自身業務水平,課程改革這一宏偉工程才能得以順利實施。而教師業務提高的首要途徑就是校本教研。

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全體語文教師的努力下,我們語文教研組抓住課程改革的契機,以新課改理念爲指導,以“三疑三探”課堂模式的探索爲着力點,以打造“有效課堂”爲目的,以促進教師、學生髮展爲宗旨,開展了踏實有效地校本教研,取得了一定得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紮實學習,實行教育理想。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要想教給學生一瓢水,教師首先應該是一條長流常新的小溪。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爲“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爲了提高語文教師的文化素養、專業技能,我們在深入學習研究《語文新課程標準》、《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的同時、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學習培訓,並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了教研工作計劃。通過紮實有效地學習,教師不僅理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而且通過讀書,教師的心靜了,能發現教育的快樂、發現自我價值了。我們學習的效果也體現在教育局舉辦的骨幹教師考試中,我們學校入選的三位語文教師全部過關,並且取得了優異成績。

二、創新常規,營造和諧氛圍。

1、集體備課“高效”。

爲了能充分挖掘每位語文教師的潛能,發揮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我們非常注重集體備課。每週兩次的集體備課時間,做到有內容、有中心發言人。同一學年教師共同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共同研討教學策略。大家一起學習、研究、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同時,學校爲了讓教案不再成爲教師的負擔,在寒假我們就開始籌劃教案改革。本學期我們採用“三七補充式”教案,即:“三的部分”是課型、三維目標、教學策略、課外引入的課程資源由教研組共同研究制定,(確定方式:利用假期時間,每位教師把自己認領的單元內容備完,開學後組內教研確定)並上傳到學校網站語文備課文件夾中,大家對這一部分內容可以自由選擇(可以打印,也可以直接複製到自己文件夾裏);“七”的部分要體現個人的教學特色,主要是課堂設計(情境創設、課堂流程、拓展運用、作業等),這一部分也要上傳到自己的文件夾裏,同時也可以採用活頁夾的形式打印下來保存。

第一輪迴是不省力的,甚至有些費力。但我們下一個循環的時候,或者下個學年升級上來的時候,就可以自由採用已經上傳的教案,特色部分自己可以增添修改,平時所用的資料就可以蒐集到活頁夾裏反覆使用,我們查教案重點查課後反思。這樣一年下來,我們就把三年的教案都寫完了。通過語文組的團結協作,我們的教案具有時效性、創新性和適用性等特點。教案改革既符合教學實際又減輕了教師的負擔,給教師更多的思考問題的空間。更重要的是達到了網上交流,資源共享的目的,更好的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2、課堂模式“奇效”。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把教學活動變成一種發展人、創造人的活動,纔是教育的本質和精髓。爲此,我們採用了“三疑三探”的教學模式。按照“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拓展運用”這四個教學環節安排我們的授課流程。

“設疑”是課堂教學的主線,學生有疑而發,不斷地設疑解疑。“探究”是學生學習的方法,通過自探、合探、再探,學生的學習變被動接受爲主動參與。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通過方法的引導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在這種課堂模式當中,我們強調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自主探究,化被動爲主動;通過交流展示,爲學生搭建展示自我風采的平臺;通過小組合作,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遵循着“三講三不講”的原則(“三講”即講學生自學和討論後還不理解的問題、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的問題、講學生質疑後其他學生仍解決不了的問題;“三不講”即學生不探究不講、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講之前不講。),教師已經把課堂還給了學生。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發現這種課堂模式讓新課改理念看得到、摸得着、想得清。這種課堂模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同時養成敢於質疑、善於表達、認真傾聽、勇於評價和不斷反思的良好品質和習慣。

現在的語文課堂已經大變樣,真是笑聲、吵聲、讀書聲、聲聲悅耳;哭臉、怒臉、氣臉,臉臉動情。學生也敢大聲的喊出:“老師我愛死你了”的豪言壯語。通過課堂模式的改革,融洽了師生關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能力。

3、教學研討“實效”。

“推門課”“研討課”“展示課”“彙報課”等形式,使教學研討更有時效性。

“推門課”早上上班後由校長點課,通知組內成員,針對課堂模式實施情況、授課當中遇到的問題開展探討。這種常態課的檢查,使每位教師都能認真的對待每一節課。在研討中,大家都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經常爭得面紅耳赤。通過這種碰撞,教育的智慧不斷閃現。出現的問題不再是授課者個人的事,而是組內成員的共同責任。

心得體會就是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文字。讀書心得同學習禮記相近;實踐體會同經驗總結相類。學習的方法每個人都有,並且每個人都需要認真地去考慮和研究它。心得體會這種學習方法對於一個人來說也許是優秀的,但沒有被推廣普及的必要。因爲學習的方法因人而異,方法的奏效是它與這個人相適應的結果。方法,也是個性化的。借鑑他人的學習方法並不是不可以,但找尋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法纔是最重要的。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6

學習了《高效課堂離不開這幾樣》後,我發現我們學校所倡導的“一學二導三練”的課堂教學模式竟然如此不謀而合。

《高效課堂離不開這幾樣》強調高效課堂的幾個關鍵詞:學、展、點、練,我們課“一學二導三練”的課堂模式不也是如此麼?

首先是學。自主學習就是學生在當堂非常明確的“自主學習目標”的要求下,在學案導學的幫助下,通過自我調控的自主學習活動過程。這個活動過程的外在顯象--可獨學、對學、羣學。我們課堂模式也是強調首先要有學生的自學,自學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

其次是展:“展”即“展示交流,分享共贏”。課堂交流就是讓學生大膽“說話”,主體參與、合作探究,儘可能給學生表達的機會。同時通過展示交流可以讓學生表達不同的多樣化的思維,並相互啓發、相互溝通,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能力,達到在分享中實現共贏的目的。我們一學二導三練的課堂模式的第二步中的導,就是生生引導,先學會的引導後學會的,這個引導就可以當做是先學會的學生的一個展示,通過展示引導後學會的。

再次是點:“點”即“精講點撥,點評昇華”。精講的精,不只包含着數量,更包含着質量。所謂精講,主要應該體現爲教師抓住知識的關節點、關鍵點、易錯點、疑惑點等講出知識的精華,講得精彩。我們的“二導”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教師的引導。高效課堂沒有教師的引導是不行的。教師必須有針對性的進行有效引導。我們的課堂模式也沒有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

最後是練:“練”即“有效訓練知識落實”。課堂內訓練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習的重難點以及疑惑點,選擇有代表性、梯度性、量力性、發散性的題目,要求學生限時限量完成訓練題組,並通過教師抽檢、小組長批閱、對子互批、小組展示等方式瞭解學生答題情況,及時對錯題進行講評點撥,確保訓練的有效性。我們教學模式最後一個步驟也是煉,而且我們對練有更深入的理解,有基礎練、提升練等,而且我們不僅要在學和導後留足夠的練的時間,我們還強調練要貫穿課堂始終。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練的緊張學習狀態。

由此說明,我們倡導的一學二導三練的教學模式就是一種高效的`課堂模式,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是要繼續深入理解和熟練運用,使這種教學模式能夠爲課堂服務,達到高效課堂的狀態。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7

20xx年4月27日和28日,我參加了爲期兩天的開昆明市校本教研培訓學習。在之前我感覺自己對校本教研的概念非常模糊,感覺校本教研就是教研室的領導召開的學習會議等方面的內容。去了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我們的認知偏頗。這次的校本培訓從中受益頗多,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感受。

一、參加培訓的情況

這次兩位老師培訓的重點是教育科研課題的相關內容,龍林老師主要講的是貴陽市市級教育科研課題三種報表的填寫,通過學習,我明白,要做好一項課題是非常難的,必須從始至終都要付出很多心血,不僅如此,而且要做好資料的收集和相關報表的填寫,否則很多事情都會顯得沒意義。張宇敏老師主要是從教育科研課題的選題、設計及過程管理方面作了講述。通過聽張老師的講座,我明白了,其實教育科研並不是高高在上,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注意細節,把一些感悟、想法寫下來,並在今後的教學中去改正或發揚,這也是教育科研的一個方面。

二、認清了開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轉變了觀念。

曾經,我和大多數一線教師一樣,也非常害怕做課題。覺得教育科研與我無關,覺得這是專業的教育科研人員的事。雖然也嘗試着在做一些課題,但更多時候是爲了完成一些“任務”、爲了評職稱,有些“被逼無奈”。其實,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會歷史時期對教師素質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進教師教師專業水平發展的有效途徑,是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線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隨着教育本身的發展,社會各界對教育的期望越來越高,日益頻繁的教育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教師要擁有完善的專業特性,要理解自己的課堂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要成爲批判地、系統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者。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的去開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學理論爲武器的,有目的、有計劃地用科學的態度認識教育現象提煉教育經驗,探索教育規律,讓教育科研來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使教育科研真正做到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

三、想通了教育科研的課題就在我們的身邊,明確了定位。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教師怕做課題,是因爲感到教育科研無從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該幹些什麼,找不到課題的切入點在哪裏。通過這次學習,讓我看到了,其實課題就在我們身邊。這方面培訓的老師都有一些事例介紹,很多地方都是通過課題研究找出了一些操作的模式,在實踐中一一進行科學的驗證,使得他們成爲了一些學校的教學特色,也成爲了這一研究領域的權威。

三、梳理了開展教育科研的過程、內容與方法,找到了門路。

完成了選題,明確了研究的方向,那麼接下來該怎樣制訂課題實施計劃、撰寫開題報告?怎樣實施課題,進行過程管理哪?這些疑惑,兩位老師的報告都有講述,使我們對如何開展“教育科研”的認識逐步清晰,明白了在開展課題時我們該做些什麼、怎麼做,找到了做課題的門路,爲我們今後開展教育科研指明瞭方向。

通過參加這次培訓,我明白了要做好教師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走出去,多聽多學多想,注意教學細節,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8

一、建立活動區規則,引導幼兒自主進行區域活動。

活動區是幼兒自由活動的場所,但自由不等於放任,爲所欲爲。而應該是掌握規則之後的一種自主遊戲,在創設活動前就必須考慮規則問題。而制定區角活動的主體應該是教師和幼兒,偏向某一方都是不妥的。

1、在活動前提出規則

有些活動規則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要求幼兒在活動中務必要遵守,對於這類規則,我們可以在活動前就向幼兒提出來,比如:使用玩具時需注意的衛生、安全問題,遊戲結束後的整理、歸放。活動中遇到問題應開動腦筋想辦法等等。區角活動規則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逐步完善、逐步到位的。

2、在自然活動中形成規則。

有些孩子經常會帶一些自己的玩具到幼兒園,當區角活動時,他們就在一起玩玩具,有時是玩自己的,有時和別的小朋友交換着玩。過了一段時間,通過老師和孩子一起討論,班上就逐漸有了一個全體認定的規則:無論是誰,不一定要將自己的玩具給別人玩,但是在玩別人的玩具時,一定要事先徵求別人的同意。

3、在解決問題中建立規則。

幼兒在活動中遇到問題時,教師不要急着幫忙解決問題,而應當引導幼兒自主的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並建立起相應的活動規則。比如:在建構遊戲中,孩子們玩的很盡興,可到最後卻沒有多少作品展示,這是爲什麼呢?當我把問題拋給幼兒後,得到了多種答案。有的說:“我搭了一間漂亮的房子,但被別人搗亂推倒了”,有的說:“收玩具時我們自己拆掉了”還有的說:“我快搭完時,自己倒下來了”等等。“那怎麼才能讓老師看到你們的作品呢?下次玩的時候你來告訴我好嗎?”經過多次玩後,孩子們把發現告訴了我:“玩的時候搭牢一點,建房子時在旁邊建一條路,別人就不會不小心踩壞了。不要有太多人擠在一起,以免撞壞。”在大家的建議下,孩子們掌握了保護作品的方法,同時玩遊戲的規則也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

二、根據近期的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發展需要,提供適宜的環境和材料

首先,要利用有限的空間使每一個區域都有相對寬鬆的活動範圍,同時也有利於材料的擺放與收整。某些內容相近區域的合併有利於材料最大限度的被利用。比如:益智區、語言區、美工區、計算區等放在小籮筐中合併爲一個區,可以讓孩子資源共享,也便於老師在材料的投放上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和浪費。

其次,材料的投放要爲教育目標服務。另外,材料的選擇要考慮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幼兒總是喜歡在一個區活動,而對別的區角卻沒有興趣,但我們又不能強迫那個幼兒一定要離開那個區,或是一定要去某個區活動。此刻,我們就要對照目標看一下,所選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再看材料是否具有遊戲性。只有材料是玩具,幼兒才愛玩。

三、參與孩子的活動,成爲孩子的合作者、引導者。

首先,在活動中,我們要相信孩子。通過觀察,我們看到孩子並不是無知和無能的,而是一羣非常能幹和富有創造力的小主人。因此,在遊戲活動中,我們要成爲孩子的好朋友、好夥伴,與他們平等相待,將角色轉向幼兒的合作者及引導者。

其次,在幼兒的活動中,我們要關注他們的活動,瞭解他們當前已有的經驗,觀察他們對什麼感興趣,是否應在哪方面給予幫助。不能急於用自己心目中的遊戲水平做標準來要求孩子。當出現突發情況時,進行隨機教育。

四、注重幼兒能力差異,安排適當內容

每一個孩子總會在某一方面表現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許多人眼裏的乖孩子可能在動手能力方面卻差強人意,而一個平時不惹人注意的孩子在建構區可能會有突出的表現。因此,我們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設立榜樣,組織幼兒“說第一”活動,讓幼兒說說自己哪方面最棒。並在區角設立成果展示臺,隨時放上幼兒的得意之作,展示自己的“絕技”。此外,我們還開展區角內的手拉手活動,鼓勵幼兒互相指教,體驗同伴間互動學習的快樂。

在區角活動的實踐和探索中,我們都在不斷的積累經驗,只有做到從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尊重孩子的想法,纔是開展區角活動的真正意義所在。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9

班級管理活動是每個一線教師帶班中必要的常規工作,良好的班級常規管理,能看出一位教師能否帶好一個班,活動中是否井然有序等等。班級常規可是一門大學問,裏面包括了半日活動的方方面面,看似簡單,真正做到的可是需要下功夫和自身經驗的積累。

這是我參與工作的第三個年頭,對於班級管理這一塊,還是欠缺教學經驗,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匱乏的,需要多跟班資深教師,多看,多學,多借鑑,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我參與了這一次的主題沙龍教研活動,向資深老師學習關於班級常規方面的知識,希望能豐富自己,提高自身的班級管理能力。

我的“專家”老師是中八班的葉秀維老師,我們2個班都是區域實驗班,對於在班級場地安排和過渡環節安排上,我特別請教了一下葉老師,想聽聽她在這方面有什麼好的經驗沒有,從而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運用到自己的班級中去。原來有的'時候她們班上課的時候是坐在桌子旁邊上課的,避免出現椅子搬來搬去很混亂的現象,比如美術課的時候,幼兒繪畫時需要用到桌子,那麼在講解示範的時候就不把桌子搬到旁邊去了,直接坐在桌子旁邊先聽,等一下幼兒操作時就可以直接在桌子旁邊畫畫了,不需要再把椅子搬來搬去了,節省了活動的時間,避免出現消極等待的情況。

另外我還請教了一個關於戶外活動中幼兒常規的管理問題,就是經常我們在午後散步的時候,總會出現大聲喧譁、喜歡走走停停、隨意跑來跑去的幼兒,總是讓老師特別頭疼。葉老師告訴我,首先,我們去參加戶外活動之前,應該先對幼兒提出要求,比如出去外面遊戲時要一個緊跟一個,慢慢走,不能大喊大叫,不能推人,不能打來打去等等,明確幼兒對於戶外活動的常規要求,幼兒的忘性比較大,需要事先的提醒才能牢記於心,從而避免出現戶外活動中混亂的場景。其次,如果在戶外中發現不遵守紀律的幼兒時,應該當場指出來,嚴厲批評,“殺雞儆猴”,不可揚長了不良風氣,不然其他幼兒也會更風效仿的。最後,我們在戶外結束後要進行小結,針對幼兒戶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談話活動,還有晨間談話也可以進行開導,幫助幼兒多渠道多方式地鞏固印象,這樣一來相信肯定能幫助幼兒改善戶外活動中不良的紀律作風。

活動結束了,事後我把學到的優秀的教學經驗進行整理、反思,積極地運用到自己班級的實踐中去,從而能真正促進班級管理能力的提升。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0

本學期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喜好和情感。努力做到經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啓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喜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和律動)中,主動地去發覺、去探索,去感覺音樂、理解音樂、表示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發明音樂。

一、課堂教學:

在教學中,仔細備課的基礎上,運用範唱方式於音樂藝術形象感染學生啓示學生的藝術形象思維,使他們做到有感情地唱歌,經過藝術形象的感染來完成思想教育。

在歌唱教學中,一方面引導學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勢,正確的呼吸準確的發音,清楚的咬字,吐詞,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學生做到自然音色圓潤,別時提高歌唱的藝術技巧,在知道得音準的和節奏的基礎上提高對音樂形象的理解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覺和造就音樂的“耳樂”。本學期,在教學上我偏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略微忽略了對學生樂理知識的傳授。在未來的教學中要重視樂理知識地傳授,終究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覺、理解音樂。

二、課堂治理:

爲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舞的方式使學生表示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關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爲也進行了善意的批判與糾正。但可能關於學生的一些擾亂課堂的行爲批判力度還別夠,總以爲學生別是惡意,不過別稚嫩的表示,因此給他們的環境較爲寬鬆,致使他們別能真正認識到自身的錯誤而有恃無恐。

三、成績方面:

本學期,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項競賽活動。在三獨競賽中,獲一具無錫市三等獎,一具__市一等獎,兩個__市百強獎,另外,還有兩個二等獎和一具三等獎;在__市的中學生文娛匯演中,也獲得了三等獎;此外,教師論文在競賽中獲江蘇省三等獎。

四、努力方向:

1、將來應特別注意賞罰分明、掌握尺度。

2、介紹樂理小常識。在歌曲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標誌,如:反覆記號、升落記號、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

3、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4、課堂教學中靈便運用教學辦法,引導學生學習,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教學理念。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1

都說江蘇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海門,此次爲期五天的跟崗培訓,全方位學習,零距離接觸,果不其然……

我們組跟崗學習的是海門市少年宮幼兒園,是“江蘇省示範性實驗幼兒園”。該園注重以優良師德顯教師形象,以互助合作顯團隊精神,以專業發展顯卓越品質,立足“情境教育”、“興趣課堂”,堅持“科研引領發展”的管理理念,讓每一位師生都能綻放自信的笑臉。少年宮幼兒園的園標上大手拉小手,造型簡潔、色彩清新、相互融合、滲透,意味着作爲教育者的大手牽引着孩子的小手一路前行。

我們常常抱怨園所活動面積不夠,海門少年宮幼兒園面積並不大,但是他們能以“科學、藝術”爲特色,巧妙設計園所環境,特別是戶外活動場地所有圍牆均能被巧妙利用,塗鴉、攀巖、牆面戶外音樂區、科學探索聲音區,均是利用牆面開展的活動;室內遊戲館區的建設,大廳、走廊就是建構的好場所,科藝館、美術館、運動館以及生態長廊,每一個活動區都讓孩子們流連忘返,樂在其中。

這次培訓收穫頗豐,閒暇之餘與另外兩組學員交流最多的就是海門各幼兒園倡導的“完美教室”生命敘事,這樣的敘事能讓每一位年輕的教師獲得成長,教師每週撰寫生命敘事。真實記錄了教師的所行、所思、所感,真實記錄了她們的困惑與求索、成長與收穫,讓我們深深感動併爲之觸動。

每一天的學習,我們都在觀摩着、聆聽着、比較着、收穫着;每一個細節都會觸動着我的心靈,並時常反思自己的管理行爲、教師的教學行爲,我們真的需要“停下來”,反思一下,調整一下,這一次的跟崗培訓,也正爲我們“停下來”,思考,調整、改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這一站地停靠,會引領我們今後的幼教之路走得更寬、更遠!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2

12月11日對於我們豐登塢國小語文教師來說真是不平凡的一天,因爲我們豐潤區語文教育界的三位知名領導親自來到我鎮,對我們這些青年教師進行了深入透徹地指導。我非常感謝教育局領導對我們的關心與培養。昔日我們只是在uc或呱呱視頻中與他們進行交流,雖能聞其聲見其貌但總覺得彼此間距離太遙遠。今天能如此近距離的接觸那些仰慕已久的名人,我們每一位教師都異常興奮。他們今天的到來,猶如一場春雨,浸潤了大家乾涸許久的求知的心田。通過一天的聽課評課,我覺得自己收穫頗多。下面將我感受深的一點:國小中高年級語文課前預習指導述說幾點。

一、課前不預習的原因:

一是教師有佈置,無檢查;

二是教師只佈置,無指導。

二、課前預習的意義:

1、學生要掌握好教師所教的知識,就必須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有些學生,教師在講臺上講得繪聲繪色,生動感人,他們在臺下卻不知所云。這些學生,因爲沒有做好課前的預習,因此聽課效果極差。相反,有些學生課前預習做得好,在課堂上就能質疑問難,大膽發言,積極參與。這樣,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聽課效果就能達到最佳狀態。

2、做好課前預習不僅能提高聽課效果,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在預習中不僅要動口、動腦,還要動手。他們要通過默讀或朗讀來了解課文內容,要自己動腦筋完成預習提示或教師所提出的具體要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培養。由此可見,課前預習非常重要。那麼,高年級學生如何自己預習課文呢?

(一)教給學生預習方法。

一讀課文,遇到生字詞查字典,把它學懂;二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講了什麼,練習用簡練的語言敘述出來;三讀課文,聯繫課後練習中有關內容的問題,看看文中的重點,想想自己會不會回答;把內容初步弄清以後,再考慮根據什麼理由分段(難度大的也可先不分段);然後看看有什麼問題;這樣的學習步驟要變成學生的自覺行動,養成有步驟的閱讀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必須堅持。

(二)懂得使用工具書。

預習課文時,往往會遇到沒有學過的生字、新詞,或以前學過現已回生的字詞。要了解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或用法,就要運用字典、詞典這些無聲的老師。現在國小生最常用的工具書有《現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學生預習課文時通過自己查閱工具書,就能掃除語言文字的障礙,較牢固地掌握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和用法。

(三)做好預習筆記。

預習課文不只是讀讀、想想,同樣要注意多動筆。預習時,在課文一些重點地方寫寫畫畫,圈圈點點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給不懂讀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註釋,含義深的句子畫上線,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做上這些記號,等到上課的時候,再特別加以注意,把自己覺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同時把重點的字、多音字,重點詞以及詞義可記錄在預習筆記上,把主要內容可歸納在本子上,甚至可以摘抄重點語段和自己的感悟、體會等。

(四)及時檢查預習情況。

有佈置就要及時檢查、督促、評價學生的預習情況,不斷的促進優等生預習的更紮實,監督指導學困生認真進行課前預習。預習課文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的重視。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預習各種體裁課文的方法,讓學生在預習中培養自學能力,使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最後我祝願我們豐潤區的教研活動越辦越好!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3

4月24到26日,我們一行三十幾人參加了在深圳市舉行的“名思教研”活動。活動匯聚了全國各地的中小英語教師,大家齊聚在羅湖體育館,共同聆聽這一教育盛會。同樣的講臺,不同的風采,魅力無限,精彩紛呈。三天的時間,日程安排緊湊,讓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受益匪淺。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林麗老師的課。她的課給我們帶來了破繭成蝶的美麗震撼。她選的是題爲The hungry caterpillar的繪本閱讀課。一開始,她採用了一個名爲“30’Not Stop Talking”的warming up,這一教學環節伴隨着有節奏的音樂,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一個個與colour,food,insect有關的詞彙被迅速的從學生的大腦中取出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這時進行free talk,然後請出課本的主角caterpillar很自然,很適宜。呈現故事主人公---小毛毛蟲。在呈現caterpillar時,出現很多形容詞讓學生討論Do you like the caterpillarWhy or why not學生的回答很積極,想法也很多,他們的思維已經被激活。有的學生說:”I don’t like the caterpillar. Because it is ugly. 但有一個同學想法很特別,他說:“I like caterpillar. Because it is a life.” 這樣出彩的回答,這樣充滿愛心的想法,得到了老師及時的反饋,並給與掌聲和贊同,給學生情感教育。當時在場的老師也爲這個學生的回答鼓掌。這樣精彩的火花,在公開課中並不多見,讓人印象深刻。之後,林老師讓學生試着給圖書起個名字,e.g. The very sad caterpillar, The very happy caterpillar, The very lazy caterpillar, 這樣讓學生自主猜測,不僅留下了懸念,也啓發了學生的發散思維。這種類似的環節在這堂課中運用很多。學生在課堂上被解放出來,思維是自由的,他們的想法,輸出的語言不再被教師所挾持的,這樣的課堂活起來了,動起來了。猜中書名後,林老師又讓學生說說看到書名後會想到什麼問題,並且把學生所提的問題一一板書,充分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故事,讀後嘗試自己解決問題。緊接着林老師用課件展示優美的圖畫故事,可是展開一半又戛然而止,讓學生猜測中間發生了什麼事,再一次留下了懸念,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此時的學生學習興趣已被充分點燃,就像圖畫書中的毛毛蟲,吃開了胃,又沒有吃飽。於是在林老師的指引下,如飢似渴的尋找更多的知識,啃下文中的生詞難句,享受圖畫,享受故事,享受英語學習帶來的樂趣。

無論是名師的課堂,還是專家的報告,都讓我們深深感悟到:課堂上一定要以學生爲主體,大力培養學生運用語言、創設情境的能力;教學時能把一切複雜的內容簡單明瞭化就是最大的成功。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取決於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這就給教師提出了一大艱鉅任務,也是教師自我的一種挑戰。這次活動爲我們提供的僅僅是一個教育教學交流的平臺,更多的思考和行動還在於我們自己。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4

參加了教研組的活動,我學會了挺多的教育教學方法,對國小語文低年段教學理念有了一定的認識。語文組教研聽課活動,能夠領略到別的教師課堂上的精彩教學,對於自身的教學起到了取長補短的作用。開展語文教師優秀備課展示,讓我得到了展示的平臺。得到了相互學習的機會。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互相啓發、共同探究,使學生有所發現、學有所得,培養他們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教師要切實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自主學習是基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是教學之本。我們教師要保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願學,樂學,越學越愛學。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主導作用絕對不應該因爲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削弱。我們教師要儘可能多地尊重學生,儘可能多地要求學生。一方面教師要實行教學民主,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使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夥伴的權利;一方面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的學習給予有力的指導、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成爲有效的學習、高效的學習。

其重點:

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學習的平臺,也就是創造氛圍、空間,提供學習、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時時、人人都有提問、發表、交流、展示的機會。

二是精心組織學習活動,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組織好合作學習,既做到在互動中把學習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調控,以全面實現教學目標。

總之,教師要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使學生不斷進行自我組織、自我建構,在這種組織、建構中,逐漸提高語文素養,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今後,我要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理論聯繫實際,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5

在這寒意猶存,春天臨近的日子裏,爲了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推動核心素養的落實,我有幸參加了互聯網+基於實踐情景下的“研訓教”一體化線上線下混合式國培活動。本次線下開班典禮教育專家學者和我區骨幹教師,教研員和教學領導在復興路國小報告廳齊聚一堂,聆聽國培各位專家學者們爲學員們帶來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的盛宴,他們將最前沿的教育教學理論和信息化時代最新教學技術深入淺出地呈現給了各位國培學員。對一線教師和教學領導幹部今後的課堂教育工作實踐等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可謂一場春日裏的及時雨。我們在忙碌中快樂着,在學習中收穫着,在交流中感動着,培訓不僅全面而且細緻,形式多樣,感謝專家的講座使我的頭腦增添了不少的教育理論,促進了我對教學的反思,回顧自己20年的教學生涯,感觸頗多,現把我的一些體會總結如下:

一、思想靈魂、教育理念得到了洗禮。

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熱愛教育、懂得教育,還要善於實施教育,善於將崇高的教育信仰與教育理想滿懷深情地落實到堅實平易的教育實踐之中,善於將教育規律教育原則的遵循與把握體現在細緻入微潤物無聲的教育生活之中。所謂“善教”,無疑應當追求上乘的教學境界。教師的教學過程,是一個以文化人的過程,是一個以人育人的過程,是一個引導個體生命覺醒並邁上自我成長之路的過程。在這讓人“成爲一個人”的過程中,一位善教的教師,無疑是一位富有教育機智的教師,是一位以身立教爲人師表的教師,是一位嚮往和追尋教育終極價值的教師。

二、重新認識教師的角色地位。

經過專家精闢的講解和同仁的討論,我不僅從理論的高度瞭解到了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也得以從感性上了解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無論從形式還是從內容上都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也有一些感悟。國小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整體把握,又要分段瞭解、分析、探究。“國培”專家各從自己擅長的研究領域談起,理論結合實例,既注重“言傳”,又注重“身教”;讓我們很好地把握了不同學段、內容的特徵;爲我們在信息快迅速交替的今天,走在時代前沿,接受最新理論和技術手段,對深入文本探究,科學“備課”,有效施教指明瞭方向。同時,在有效教學方面,我也學習到了一些技巧和策略,比如教學目標的確立問題,課堂問題的的設計、教學過程的設計、對學生的評價等。當然,有效教學還必須懂得如何規範教學行爲,比如懂得如何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如何進行課堂拓展、如何總結課堂所學等等。

三、目標與方向。

一個人對待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大致會有三種基本態度:一爲憎然,一爲漠然,一爲欣然。顯然,第三種情形是一種最佳的生命狀態,培訓只是一個手段,一個開端。對於培訓給我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國培”給我補了元氣、添了靈氣、去了嬌氣,煥發出無限生機。如果說專家教授們的講座爲參訓教師打開了學習之門,幫助老師們認識教育的本質和規律,提升了老師們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對教育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讓老師們“學然後知不足”,那麼接下來的課堂實踐環節就是促使參訓教師在真正的教學實踐中“思而得遠慮”。讓老師們在真實的教學活動中踐行理論,在行動中思考,在思考中進步。一線教學思考背後,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是壓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

培訓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獲得了很大的提高。衷心的感謝此次培訓中的專家們,他們給予我們這些教學一線的教師孜孜不倦的教誨。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努力學習,做到理論結合實際,在實踐和學習中不斷進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爲國小英語教育教學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6

12月22日,下午在董雪恩老師帶領下,全體老師們一起學習瞭如何解讀幼兒園體育課,我們知道所謂體育課是注重兒童身體全面鍛鍊和發展,是以身體動作的練習爲主要內容,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的教育過程。

體育課是建立在教師瞭解兒童,掌握課程的基礎之上,對兒童施加影響的過程;是把兒童納入社會期望的重要手段。強調的是科學性、目的性、系統性、邏輯性、集體性及可控性等方面。

體育課的.內容衆多,其中幼兒園體育課的傳統創新還是比較吸引我的,裏面兒歌式的教學,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從整隊→隊形練習→走步練習→跑的練習→跳躍練習→投擲練習→攀、鑽、爬的練習→球類練習→其它練習等等……一系列的練習我們學習過後就可以把它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

學習中我們認識到體育課與課外活動也有區別,戶外活動時允許多個兒童在不同水平上進行學習教育活動目標漸趨泛化體育課中則是要求全體兒童在同一時間完成同一任務教育活動目標漸趨細化、特化。

上體育課時,我們教師要足夠重視,適合各年齡段幼兒,體育課的原則是要強調情景及情境的在教學中創設,練習方式是由個體練習到人與物之間的練習到兩人間練習到羣體練習。

體育課是教師有目的的給予兒童運動的方法和手段;是良好環境的創設;是提供給兒童有效空間和時間的保障;是幫助兒童形成身體發展的最佳形式;是表現教師智慧的平臺;是一種高質量的互動。

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7

今天教研室趙xx老師來校進行教學指導,新調入教師張賀新上了一節對話課。作爲包學科人員,我和所有英語老師一起學習着收穫着。

通過課堂觀摩、英語教師的評課交流和趙老師的培訓指導,使我對英語教學有如下思考:

1、國小英語教學的一級目標是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作爲一種語言,是交流表達的工具,與其他學科有很大不同。英語課堂應該成爲交流的課堂,表達的課堂,活動的課堂。教師要創設豐富的情境,多樣的方式,引領帶動學生走進英語王國,使他們參與其中,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2、英語教學要紮實,盯住每一個教學環節。低年級聽說讀,高年級的聽說讀寫要落到實處,使學生會聽,會說,會讀,會寫。教師授課不僅要備教材,更要拓展教材,特別是對話課要和舊知有機整合形成一個整體,不能脫節,教師要創設現實的對話情境讓學生交流表達,自然將新舊知識有機融合。

3、英語老師要動腦筋採取措施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我校英語教師專業素質較高,但大容量教學給質量的提升增加了難度。面對現實,趙老師給了很好的建議,例如給學生分組,分大組,分小組,老師考大組長,大組長考小組長,小組長考組員,這樣層層把關,各負其責,形成考評激勵機制。再如採取組長輪換制,讓不同學生都得到均衡發展。總之要提升教學質量,關鍵要激勵調動學生,以生爲本,自主學習,光靠教師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4、加強教師間的交流協作。同組教師日常要加強集體備課,常態研究,年輕教師主動向老教師請教,老教師熱情引領青年教師,實現共同提高,和諧發展的目標。把每節課都當成研究課去上,向備課要質量,向課堂要質量。

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紮實上好每一堂課,及時做好每一次輔導,英語教學質量才能穩步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