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返回心得體會(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5.6K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返回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10月17日7時30分,點火,起飛,脫離大氣層……一切都那麼順利。這次神舟十一號的任務是和天宮二號對接,它一定能完成祖國交給它的任務的!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返回心得體會(精選5篇)

神舟十一號飛船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它是中國第六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升空後再和目標飛行器天宮二號對接,並對其進行短暫的有人照管試驗。對接完成之後的任務將是打造太空實驗室。任務將是對“神九”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的“拾遺補缺”。飛船搭載兩位航天員飛向太空, 將在軌飛行30天,並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中國,上個世紀初還是一個落後的國家,經常被其他國家欺負,被別人搶了屬於自己的東西。但是我們的國家卻有一羣頂天立地不屈不饒的人,他們有着梅花一樣堅強的精神。哦,是他們創造出了現在的中國;是他們決定了中國的未來;也是他們幫助中國一步步走向成功!中國原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國家,但現在,神舟十一號發射了,神舟十一號空間成功交會對接,接下來還有神舟十二號……中國發射了那麼多次火箭,每一次都創造出完美的奇蹟!作爲中國人,我深深地爲自己的祖國感到自豪!

讓我們中小學生瞭解了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瞭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神舟十一號空間交會對接,預示着我國爲來空間站的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象徵着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體現了我國科技的發達,國家的繁榮昌盛。祝願遠在太空的宇航員叔叔們能夠凱旋歸來!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返回心得體會 篇2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於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這不僅是航天工業領域的一項壯舉,更開啓了我國航天軍工領域的資本新篇章。

我國航天運載器年發射次數已經進入世界前三,但累計發射次數與俄美差距顯著。

根據人民日報披露,截至20xx 年9 月1 日,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飛行235 次,成功率達到95.32%。 “”期間,主管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共計成功發射火箭86 枚,發射成功率高達97.7%,五年間我國的發射次數、發射頻率和發射成功率均排位世界前列。其中,僅20xx 年一年我國就完成火箭發射19 枚,並且全獲成功。經過60 年發展,目前我國火箭已具備可靠性高、發射密度高、入軌精度高的優點。

從全球航天發射情況來看,目前全球航天發射主要由俄羅斯、美國、中國和歐洲國家組成的歐洲太空局主導。第一梯隊的俄美髮射累計次數遠遠高於我國,我國與歐空局共列第二梯隊。據統計,20xx~20xx年進行的159 次航天發射中,俄羅斯、美國、中國和歐盟的發射量佔到了全部發射的86.8%。從整體發射總數來看,由於起步較晚,我國與俄、美髮達國家發射次數仍然差距不小。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返回心得體會 篇3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將首次實現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開展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標誌着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航天攻關任重道遠。希望同志們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後續各項工作,確保實現既定任務目標,不斷開創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新局面,使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大更遠,爲建設航天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17日凌晨4時15分許,航天員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舉行。範長龍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代表,親切看望了執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

航天員們鄭重表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沉着冷靜,精心操作,圓滿完成任務,請祖國和人民放心。在送行人羣的鼓掌歡呼聲中航天員們乘車前往發射場,進入飛船作發射前的準備。

發射場上,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巍然矗立、整裝待發。

7時20分許,、等來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觀看飛船發射實況。

7時30分,隨着一聲“點火”口令,承載着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沖天而起,飛向茫茫太空。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大廳現場的電子屏幕上,顯示出火箭和飛船運行的軌跡和參數,工作人員密切監視各項數據,不時發出一道道指令。揚聲器裏不斷報告火箭和飛船的運行狀態:逃逸塔分離,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船箭分離,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帆板展開,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態良好……

7時49分,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宣佈: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大廳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裏一片歡騰。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返回心得體會 篇4

坐飛機,坐真正的飛機!多美的事啊!暑假的7月25日讓我第一次給碰上了,媽媽帶我從大連坐飛機到北京去。

在候機廳裏,我在沙發上手舞足蹈,樂不可支。我問媽媽:“坐飛機是什麼滋味兒?”

媽媽說:“這種小型飛機抵不住強大氣流的干擾,時常大起大落,心像被掏空了似的。”

聽了這話,我有點侷促不安了,但還是想盡早坐上飛機。“嗡嗡”聲近了,飛機要來了!我俯在窗邊看,飛機降落下來了,螺旋槳越轉越慢,終於停了。檢查了行李後,我們走出候機廳,依次登上了飛機。

我們鑽進機艙,我坐5號。嘿!真運氣,位子靠窗。我盯着窗外,窗子是密封的,但外面還是看得很清清楚楚。

過了一會兒,螺旋槳轉起來,從三片到無數片,最後只見一團銀光,伴着“呼呼”聲。接着,龐大的輪子動起來,飛機開得很快。突然,抖了一下,飛機離地了。大約過了一分鐘,飛機輪子收進了“翅膀”裏,我的耳朵裏像有一隻蜜蜂在叫,耳根也很發痛。

乘務員送來了桔子水,我吸了一口,嘴裏清爽極了,耳朵也舒服了點兒。我看下面,大地上綠的、黃的、紅的……拼成一塊漂亮的花布。房子像童話裏的一樣,又像用積木搭成的。公路像根白綢帶,人像白綢帶上的斑點。飛機越升越高,下面全是雲。雲層閃着白光,異常刺眼。藍天的顏色比地上看到的深多了,太陽的光芒也更加強烈。

猛的,飛機一個下降,我心一緊,肚子像挖空了一樣,但我覺得這樣纔好玩呢!現在我看見了白雲中露出的山頭。如果說白雲向茫茫的大海,那這些山頭真像一座座白色、青色的島嶼呢!

飛機開始降落,地面的景物已能看清楚了。“嗡嗡”聲重新出現,飛機輪子又從“翅膀”裏伸出來,經過長距離滑行,飛機終於穩穩地停在停機坪上。下了飛機,我問媽媽坐了多久?媽媽說:“只坐了一個多小時,坐特快火車要坐個通宵呢!”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返回心得體會 篇5

“鳥巢”“水立方”等20_年夏季奧運會的標誌性體育場館陸續“超級變身”,滿足冬奧會賽事的需求,重新煥發光彩。冬奧會滑雪大跳臺所在的首鋼園區短短兩年內實現“完美轉身”:鍊鐵原料區變成北京冬奧組委駐地,精煤車間改造成國家冬季運動隊場地;金安橋片區則化身爲“科幻之城”。

在位於延慶賽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工程建設中,建設方對雪道設計、山地建築優化選址,大量減少了樹木移伐和土方開挖回填量,這不但減弱對自然生態的影響,也節約大量人力物力。“簡約”“綠色”的辦奧理念巧妙地落地開花,成爲現實。

在全球新冠疫情仍有反彈的嚴峻形勢下,“安全辦奧”成爲籌備工作的艱鉅挑戰。北京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世界衛生組織等成立疫情防控專項工作組,還協同國家衛健委等組建國內疫情防控專班和專家組,共同推進冬奧會疫情防控工作。

防疫措施“一館一策、一場一策”精細化落地、AI機器人協助工作人員進行場館消殺、多語種機器人代替嘉賓頒獎、創可貼體溫計實時檢測體溫變化……無數細節既體現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周密細緻,也體現了人性關懷。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倒計時100天之際,《北京20__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防疫手冊》第一版正式發佈,這本“參會說明書”詳盡、細緻,將爲所有參賽運動員和冬奧會相關人員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

濃郁的“中國元素”在北京冬奧上將熠熠生輝。冬奧會火種燈設計借鑑吸收了西漢時期的長信宮燈;火種臺的創意靈感源自傳統青銅尊;冬奧獎牌採用中國古代同心圓形象,蘊含了“天地和·人心同”的深刻內涵。

北京冬奧組委採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啓動“冬奧大腦”,實時統籌場館聯絡、餐飲服務、醫療防疫、交通運行、天氣情況等幾乎所有信息,爲參賽各方提供強大保障。媒體工作人員還可以依託VR、AR、5G雲轉播技術,給全球觀衆帶來前所未有的參與感和體驗感。中國古代文化和現代科技交相輝映,北京冬奧會註定是一場非常精彩的盛會。

“一起向未來”,冬奧會的口號凝結着人類共同面對挑戰、奔向美好前程的希冀。北京準備好了,中國也準備好了!在冬奧精神的感召下,我們期待每一個人,無論是普通民衆,還是參與籌備的工作人員、參與報道的各國記者,都能共同攜手,心懷暖意,驅散嚴寒,向着美好未來前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