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嚴以修身學習心得體會範文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15K

踐行嚴以修身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一:

踐行嚴以修身學習心得體會範文3篇

習總“三嚴三實”要求,“嚴以修身”排在第一個,下面就如何“嚴以修身”談幾點體會。

修身,是指修養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儒墨道也都講過修身,最出名是儒家《禮記•大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過:靜以修身。《論語•子路》,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爲什麼要修身?正所謂“其身不正,何以正人?”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最後才能守得住繁華。

怎麼樣才能做到嚴以修身?我覺得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修人格。人格是人生成敗的第一根源。卡爾•波普爾(當代西方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他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很推崇——如果我們過於爽快地承認失敗,就可能使自己發覺不了我們非常接近於正確。如果想要擁有從未有過的東西,那麼必須要去做從未做過的事。以前看《山海經》的時候,十分喜歡戰神刑天的故事和形象,男人就應該屹立不屈,永不言敗,勇往直前與命運抗爭。只有在拼搏失敗之後,才能用所謂“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來安慰自己。

二是修性格。太史公曰: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蘇洵亦有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處變不慌,遇事不驚,工作中,事業中,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對已經發生的錯誤不必後悔遺憾自責不斷,應該沉着應對,及時採取補救辦法,取得成績也不必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應該平和心態等閒視之。曾經看到一段話感觸很深——1.01的365次方=37.8,0.99的365次方=0.03,積跬步以致千里,積怠惰以致深淵;1.02的365次方=1377.4,0.98的365次方=0.0006,只比你努力一點的人,其實已經甩你很遠。

三是修涵養。《無常經》有言:世事無相,相由心生。應遠離淺薄、低俗、下流,平常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多傾聽批評。對事不對人,不戴有色眼鏡看人,不盲目跟風,不以成敗論英雄。每天花點時間看看國學、哲學、人文、自然,多瞭解一些時事大事,看有意義的新聞和精彩的微電影,多看有深度的雜誌,鑑賞些戲劇和音樂,瞭解人間百態。

四是修生活。人無禮而何爲,財非義而不取。——〔明〕施耐庵。古人亦有云:人非善不交,物非義不取。惡語傷人,非財害己。熱愛生命的人,必定也熱愛生活,沒有生活追求,美好便失去了吸引力。生活中,不必如事業般轟轟烈烈精彩紛呈,淡泊名利,不爲名所累,不爲利受罪,平平淡淡就好,淡泊,才能追求到真正的自由。

踐行嚴以修身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二:

日前,單位組織開展“三嚴三實”學習,要求每一位黨員幹部都要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學後,個人覺得這不僅應該是每一位黨員幹部都應該踐行的行爲準則,更應該是所有人都應踐行的行爲準則。起點在“嚴”字,是保證;落點在“實”字,是根本。現結合學習和實踐分別說來。

“嚴以修身”

這裏的修身,通常指個人所應具備的思想道德修養,它對人一生行爲的指引都具有方向性的決定作用,來不得大意,它應是一個人一輩子都要努力做的事,而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現實中,一個人的思想是積極的、是消極的,都直接影響着他的行爲取向。一個人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應永遠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進取心。這顆進取心,是你和家人生活與工作上最大的無價財富,是真正的護身符,一旦擁有了,是別人永遠奪不去的。當然,在前行的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風順的,但陽光的心態會隨時隨地幫你驅散前行路上心的霧霾。

在擁有進取心的同時,人還應擁有一個良好的道德取向,而根本的就在於懂得感恩。時刻以一顆感恩的心對待人與事,融入人與事,學會包容與珍惜,就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更多平臺。人生中最可怕的觀念就在於:一切都來得及的觀念。總以爲趕趟兒、不要緊、一切都還有機會,結果往往事過境遷追悔莫及。一定要記住,人生中感謝你的親朋好友隨時隨地責無旁貸,感謝你的敵人亦是隨時隨地責無旁貸。人生正因有了對立面,你纔有了改正和努力的方向,因此要滿懷感恩,以海納百川的心態容人容事、處人處事,你纔有了一次次厚積薄發的機會。

那麼如何在現實中,真正地做到嚴以修身呢?我想,學習是最佳也是最根本的途徑。人生中最可寶貴的,就是讓學習成爲自己生活中的常態,不間斷地向書本學習、向生活學習、向他人學習、向實踐學習,以內在的不斷充實與更新,迎接到來的每一刻。而一旦學習成了常態,你就會不斷地發現自己的所長所短,你就會不斷地修正自己前行的方向,你就會不間斷地鑄就着自己生命的厚度。並且人生中的學習是無堅不摧的,人一旦擁有了學習,就擁有了可把握的機遇,更會擁有展現自己的舞臺。舞臺中,自己是真正的舞者,只因命運在你一次再次的學習中改變着推進着。還等什麼?學習從每個今天開始。

踐行嚴以修身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三:

作爲一名普通中共黨員的我,在平凡的崗位上幹着極其平凡的工作,常常自以爲是,總認爲有錯是他人的,與己無關。可曾經發生的一件事情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靈。電大開放教育本專科註冊工作已經結束後,對照這一工作進行自查,感覺的有點複雜,也是一種前所未有的五味心態。

也許在每個人在心靈裏存在的“我對你錯”的潛意識,促使人人把別人的過失如同用放大鏡觀察一樣,看得大而又大,在把別人看得一無是處的時候,在把別人評價得一文不值的時候,我們自己身上有沒有過失呢?是否反思過?境由心轉啊,在把別人看成佛的時候內心是什麼?在把別人看成糞土的時候自己的內心又是什麼?在指責別人是一團漆黑的時候,先想想自己的內心是不是冰清玉潔呢!

大多數人在遇到問題時總會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而不是反省自己、考慮自己是否有錯。我也是大多數人中的一員,但我反省過自己,同時也換位思考過別人,總覺得各自都有自己的理由。退縮也不是最終的辦法,忍讓也只能緩解一時,什麼纔是真正的辦法?我覺得“修德思己過 責人先責己”是個好方法,所以,在遇到問題時,要有一副好德行保持鎮靜,不要過早下定論;而是應該首先考慮一下自己有沒有錯。

本來,在這之前我的個人辦公用計算機系統有故障,不能使用,重裝後的系統Microsoft Office很不好使用,做課程註冊表時不知何故鼠標反應太慢,很是令人頭痛! 後來請來專家才知未裝鼠標硬件驅動程序,加之自己馬虎疏忽大意,沒有發現刪除多餘信息時電子表格會錯位,以及複製粘貼課程代碼敲錯數字鍵,另外,還自以爲是,以爲節約紙張,故意別出心裁地取消了紙質件每頁的表頭,終於造成教務老師無法及時錄機的後果。

當初,教務老師提出我的註冊表有問題,心裏還不以爲然,我就去查看,逐一對原表中數據進行復核,反覆看,都沒有看出什麼問題,暗自以爲是她在給我找茬呢!當她把我交的原件拿出來覈對,纔看真的有誤啊!事實勝過雄辯!我無言以對!只好立馬修正重新打印一套交給了她!心中的自責之感和對同事的歉意無以言表。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聆聽過的一個哲理故事:《老太婆的悲哀》。聽說有一個老太太坐在馬路邊望着不遠處的一堵高牆,總覺得它馬上就會倒塌,見有人向那裏走過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牆就要倒塌了,遠着點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樣地順着牆根走了過去,那堵高牆沒有倒。老太太很生氣:“怎麼不聽我的話呢?!”又有人走來,老太太又予以勸告。三天過去了,許多的人在牆邊走過去,並沒有遇上危險。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牆根下仔細觀看,然而就在此時,牆終於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塵磚石中,氣絕身亡。

一個人提醒別人時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時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卻很難。這就如責備別人輕而易舉,責備自己難以開口一樣。所以說, 許多危險來源於自身。

“照鏡子、日三省”。 每一個共產黨員及幹部若能做到平常堅持修德思過,敬業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責人先責己,就可防患於未然,就會少許多的失誤,少犯許多錯誤,少許多的埋怨、猜疑與爭執。人總是能看到別人的短處而忽略自己的短處,因此責人之時多,責己之時少。其實人應當像看別人的短處一樣找自己的短處,並加以改進,纔可以使自己有所進步,從而提高自己的修養。

古人云:“不知其非,安能去非?不知其過,安能改過?”,假如我們每一個黨員同志尤其是黨員幹部,無論在什麼崗位上,也無論地位高低,都要經常思考自己的過錯,以修正人生軌跡。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只有常思己過、警鐘長鳴,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才能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不爲金錢所動,不爲美色所誘,真正做到穩得住神、管得住身、抗得住誘惑、經得住考驗,牢牢守住黨性原則、思想道德和法紀法規的防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