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創新管理學習心得體會(精選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8W

企業創新管理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潘誠老師在同學們暴雨般的掌聲中走出了課室,目送着老師的離開,很多同學都有種依依不捨的感覺,有的甚至還在自言自語:潘老師講了兩天,聲音一直都是那麼響亮,一點都不疲倦,真是難得!而我卻在想:老師們這麼用心地爲我們授課,我們一定要對得起老師的一片苦心,要認真聽課,儘量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企業創新管理學習心得體會(精選4篇)

中國企業一路高歌三十年,在收穫成長的同時,也面臨諸多全新挑戰,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運營應該有怎樣的思維?在中國特色的社會環境裏企業戰略應該有怎樣的創新?變革轉型的後危機時代,企業生存如何實現基業常青?比問題本身更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問題在哪裏!主動變革、突破瓶頸、實現重生,已成爲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潘誠老師結合20xx年企業研究實踐心得,用兩天的時間,向我們深度解析了企業運營的內在規律,理性反思中國企業成長曆程,從宏觀、中觀到微觀,剖析當前企業面臨困局,系統探討了中國企業變革創新之道,從戰略到執行,爲企業對“成長的麻煩”提供了實戰解決方案。

首先,我們要探討的問題是:後危機時代,企業運營應該有怎樣的思維?

第一、未來綜合競爭力的重點在於企業的軟實力,軟實力就是價值觀念、管理模式、知識創造等等,素質決定未來、能力決定成敗。企業經營將由“機會導向”轉爲“能力導向”;從“規模至上”轉爲“效益至上”;從“穩態經營”走向“轉折經營”;從“企業價值”延升向“社會價值”。

第二、就是標杆學習,標杆學習首先要尋找標杆,再界定差距,跟最好的比我在哪;與行業的世界最高與平均水平接軌對標或者與類似企業經營的他業借鑑;找出企業能力的時空標準,知道最好的,做到平均的。然後實行變革創新,最後是最佳實踐。

第三、就是差異優勢,要明白我們的使命宗旨、終極追求是什麼?我們的核心優勢是什麼?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超出客戶期望的服務才能讓客戶滿意,優質服務的前提是對客戶需求的準確把握,客戶的滿意不是在於你做了什麼,而是客戶感知到了什麼,要讓服務標準化、流程化、常態化,而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力量,最好的服務是真情、用心。還要明白我們的動力來源於哪裏?我們的能力與對手有什麼區別?我們能爲客戶提供的獨到價值有哪些?人們對我們的品牌聯想到的是什麼?

第四、系統競爭,過程好結果纔會好,慎防顧此失彼,防止短板效應;學習華爲集團鼓勵人人當雷鋒,但決不讓一個雷鋒吃虧的企業文化。核心劣勢,防止乘零效應;系統優化,防止摩擦效應。

第五、知行合一,想的與做的一樣好。一個企業有了發展的戰略,只是說明定出了做正確的事情的方向,而要把事情做好就要靠執行。執行力等於職責的理解力、管理的操作力、方法的創新力、高層的理念、中層的技能與基層的習慣之和。執行力是組織的系統工程,那麼,靠什麼來提高執行力呢?靠的是信念和信仰、培訓和工具。“工具”包括目標科學、職責清晰、制度、流程、考覈、激勵、能力的提高等等。

第六、持續發展,永續經營的能力,笑到最後剩者爲王。例如:價值觀共識,講誠信是關鍵;再如:機制的保證,民營企業上市的目的就是將一個民營企業家族化的公司轉型爲規範化的公司。持續發展另外的關鍵點在於學習與適應,要與時俱進。

第七、研究過往企業失敗的原因,研究失敗更有價值。現代企業失敗的原因可以歸納爲以下幾種:

1、現金斷流式;

2、自然衰老式(無疾而終);

3、信譽毀壞式(如三鹿、雙匯、味千和達芬奇等);

4、四面楚歌式(盲目多元化、小有成就就盲目自大,如春蘭空調、春都火腿腸)

5、環境突變式(如“小靈通”);

6、揮刀自宮式(自身犯錯而導致公司滅亡)。

第八、運營之道,也就是企業戰勝危機之法。

首先,要“正”,即合法、合德;然後要“實”,實實在在、低調務實;

再要“強”,要有核心競爭力,有獨門絕技;

最後要“久”,基業長青,學會堅持、忍耐,剩者爲王,鄧小平曾說“發展是硬道理”,潘老師說:我們做企業不死纔是硬道理。

第二點,我們要探討的是:在中國特色的社會環境裏企業戰略應該有怎樣的創新?企業的變革轉型有被動和主動兩種,例如:競爭對手推出新產品;政府的新政策;客戶的潛在需求變化等促使企業在危機中變革轉型,稱爲“被動轉型”。無論是主動轉型還是被動轉型,我們堅決要系統規劃、結構思考出變革的方式,過程是關鍵。要避免兩大誤區:

1、盲目多元化;

2、輕易去核化。

企業轉型有三種選擇:

1、整容:局部調整,優化組合,在原有的基礎上優化和改良,實現效益提升;

2、變性:基因改造,脫胎換骨,從原來的業態跨越到新興產業,實現產業升級;

3、自殺:壯士斷臂,另起爐竈,大破大立,用休克療法在戰略方向上實現大轉移。

往往在變革過程中都會遇到一系列的麻煩而阻礙變革,我們要分析出原因,讓變革順利進行。首先,領導的心態堅決不能急躁,不能期望一蹴而就;更不能狂躁,不能以爲“老子天下第一”;還不能煩躁,不能疏於組織管理;再就是不能焦躁,遇事要沉得住氣;最後就是不能暴躁,犯錯就要反省。變革過程中企業的領導者還不能有“三分鐘熱情”、“懷疑印證”、“灰色|情緒”、“看客心理”、“賭博心理”這些文化方面的原因;還不能出現管理方面的原因,比如計劃太大,資源分散、變革目的不清晰、沒有專門組織的規劃、變革和經營不相關、舊利益團體的影響、變革的方式太迅猛缺乏節奏、無法容忍混亂期等等。

企業持久變革需要行動、方向、帶頭人、歸屬感、解決方案和結果。沒有行動,就沒有變革的需要;沒有方向,就沒有清晰的願景共識;沒有帶頭人,就沒有決策層的支持和行動;沒有歸屬感就不會有員工的參與;沒有解決方案就沒有相應的組織和流程;沒有結果就沒有績效評估,那麼持久的變革就不能成功。一個領導者要具備科學、藝術、宗教這三種要素,科學能讓人辯別真假,他是人的理性所在;藝術能讓人辯別美醜,是人的感性所在;宗教能讓人辯別善惡,是人的靈性所在。

最後,我們要探討的問題是:變革轉型的後危機時代,企業生存如何實現基業常青?

無論哪一種轉型方式,都離不開戰略、資本、產業、人力、管理這五個環節的合理匹配和良性循環。我們也可以讓自己的企業實施利基戰略走向強大,利基戰略就是企業選擇一個較小的產品或服務領域,集中力量進入併成爲第一,從當地市場到全國再到全球,同時建立各種進入壁壘,逐漸形成穩定、持久的地位和競爭優勢。

我們常問:什麼行業最能賺錢?而我們真正要思考的卻是:我們能賺什麼行業的錢?首先,我們來談談戰略,戰略就是“想好”、“能做”、“敢做”、“可做”、“該做”這五個要素的集合點。戰略能幫我們解決什麼問題呢?戰略不是去決定“明天做什麼”?而是去決定“今天必須爲不確定的明天做什麼”?戰略不是去消除風險,而是提高承擔更大風險的能力。計劃必須量化,而戰略則不一定,戰略更是思想,分析和判斷。戰略制定前必須先做戰略分析,分析內外部環境,分析利益相關者,資源與能力分析;接着作戰略選擇,作出可能戰略方案的擬定,可選戰略方案的評估,戰略方案的選擇確定。

戰略制定必須遵循三大核心。

1、特色,就是以獨特性贏得顧客,提供特殊產品服務、滿足特殊消費羣體、特殊途徑滿足顧客,如“王老吉”,提供的是有特色的涼茶。

2、取捨,就是權衡利弊作出選擇,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魚和熊掌難兼得,和諧共生留餘地,如萬科,專攻居住式房產而成爲中國當今房地產業的龍頭老大,這就是“取捨”。

3、組合,就是環節配合整體最優,產業組合協同效應、市場網絡協同效應、資源競合協同效應。最後,進行戰略實施,進行資源計劃的分配,組織結構的設計,戰略跟蹤調整。

創新變革戰略的實施離不開人力資源隊伍的建設,我們常說要“以人爲本“,其實 “以人爲本”的真實含義是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高度統一。企業人事管理不當,強力的約束人只會造成人員流失、員工缺乏敬業精神和對職業的忠誠,激勵失效、績效低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等等。人力資源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培育人、用對人、激勵人,每一個在崗位上有造詣有貢獻的都是人才,用好你身邊的人比什麼都重要。建設一支良好的能給企業帶來超值績效的員工隊伍有七個步驟:

1、搭平臺,制度留人比感情留人更長久;

2、給掌聲,物質激勵與非物質激勵結合,正激勵與負激勵結合;

3、分錢財,錢聚人散,錢散人聚;

4、另眼看,有用的就是人才,英雄不問出處;

5、造風景,營造獨特的文化氛圍感動員工;

6、抓培訓,不怕慢就怕站,找到路就不怕路遠;

7、找外援,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不爲其有,只爲其用”。

後危機時代企業變革創新還要遵循六個管理原則,那就是經驗管理、科學管理、行爲管理、精益管理、文化管理和自主管理。要清晰的給自己企業的轉型戰略定位。

1、產業價值定位,也就是產業鏈中的地位,中國目前的產業價值一共有七種角色:加工商、製造商、銷售商、服務商、運營商、開發商和集成商;

2、商業模式定位,即盈利模式的定位,能不用自己的錢投資就不用自己的錢投資,常規理論: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優質客戶,不常規理論:80%的利潤來自於無數小客戶;

3、競爭地位的定位,儘量避免做行業“老大”;

4、發展空間的定位,不要急於擴張。

爲什麼中國的企業都偏好多元化呢?那是因爲中國的市場變化速度太快,多元化有時可以抵禦風險,中國的企業缺少核心技術優勢,沒有專業化運營的能力,國內市場寬廣遼闊,多元化更容易發展,再就是體制和政治、經濟環境的影響。實行多元化也不是不可行,實行多元化經營要考慮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首先要考慮“基礎穩”,要清楚在當前市場上,您比對手做得更好的是什麼?然後要考慮“進得去”,您爲在新市場取得成功,必須具備什麼優勢?第三要“站得住”,進入新業務能否迅速超越其中現有的競爭者?第四要“無衝突”,多元化是否會破壞公司現有整體戰略優勢?第五要考慮“能取勝”,在新業務領域公司是否有可能成爲優勝者?第六個要考慮的問題是“有發展”,多元化是否能爲公司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

最後,在後危機時代,針對企業現有的實際問題,我們要遵循變革創新的十大思路:

1、變新,新的商業模式;

2、變精,精益思想;

3、變綠,綠色經營;

4、變快,敏捷服務;

5、變柔,柔性管理;

6、變尖,尋找尖端技術;

7、變仁,承擔社會責任;

8、變輕,超輕資產;

9、變高,高附加值;

10、變長,永續發展。

在中國現有的國情下企業的生存規則是:一定要樹立自己的信譽,要懂得取錢之道比取錢之術更重要,要慎重選擇合作伙伴,一個人要飛得更高、更遠,取決於身邊與你同行之人,要合理避稅而不是拙劣偷稅,要經常上網,記得看《新聞聯播》,別把錢看得太重,要善於總結別人的成敗得失,不要用黑白道的規矩去解決商業衝突,不要追求事必躬親,要懂得離場,要給自己留條後路,預防衆叛親離。

企業創新管理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實踐充分證明,加強社會管理的關鍵在基層,而基層工作的意義,在於堅持黨的羣衆路線,最廣泛、最深入地發動羣衆、依靠羣衆,夯實維護社會穩定的根基,形成萬衆一心、共同奮鬥的大好局面。

近年來,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城鄉統籌的生動實踐中,鄂爾多斯下大力氣抓基層基礎工作,爲構建和諧鄂爾多斯、建設平安鄂爾多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基層組織形式多樣,基層工作千頭萬緒,水平參差不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心仍然在蘇木鄉鎮、嘎查村和社區。我們要切實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努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做到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場所議事,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加強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重要作用。

基層工作要抓實。黨的方針政策再好,要靠基層去落實;百姓的期盼再小,也要靠基層去發現。“爲政之道在於安民,安民之要在於察其疾苦。”基層工作一定要從羣衆生產生活需要入手,從羣衆的利益出發,關注細節、抓住要害,以紮紮實實的努力、真真切切的實效贏得人心、凝聚力量。要大力加強蘇木鄉鎮建設,結合蘇木鄉鎮黨委換屆,切實選好配強黨政領導班子,轉變工作職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務羣衆、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上。要傾聽羣衆訴求,細之又細地幫助羣衆出主意、想辦法,實之又實地幫助羣衆解決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和困難。

基層工作要做細。社會管理創新的落腳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基層工作面廣、點多,因此,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基層工作的研究和指導,加大經費保障、裝備配備、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基層工作人員工作和生活條件,爲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提供保證;要充分發揮嘎查村組織在基層社會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使嘎查村黨組織成爲農村牧區社會建設管理的堅強戰鬥堡壘;要在城市發展中統籌抓好街道社區管理建設,提高街道社區服務城市居民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強“兩新”組織的培育、引導和監管,推動“兩新”組織在社會管理和服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任重而道遠。因此,相關部門必須進一步銳意進取、求實創新,積極協調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階段的利益訴求和社會矛盾,既要“左顧右盼”,又要“瞻前顧後”,不斷開創基層工作新局面,使我市的社會管理既能體現維護公平正義的“剛性”,又能凸顯協調各方利益的“柔性”和應對新情況新問題的“彈性”,助推鄂爾多斯在“”的宏偉藍圖上凝神聚氣,揮毫潑墨,再創佳作。

企業創新管理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通過這一期的企業戰略管理及經營創新課程的學習,對管理的定義、組織形式、企業戰略管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人才及經營創新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對優秀企業經營成功的典型案例、管理故事、管理定律的學習,使我對管理和創新有了從理到感性的認識,得到了很多的啓發。這些都對我以後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今後,還應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學習,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理論實踐水平。

戰略對於企業的發展成敗至關重要,企業戰略管理是企業的高層決策者根據企業的特點和對內外部環境的分析,確定企業的總體目標和發展方向,制定和實施企業發展總體規劃的動態過程。近幾年來,全球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環境也越來越複雜,競爭異常激烈,不僅對大企業提出了挑戰,更對衆多的中小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擁有自己的一席之位,必須要走規模化道路、要有品牌優勢和產品、技術優勢,否則就很有可能被淘汰,但是即使具備了這些優勢,也不一定就不會被淘汰,關鍵還需要有正確的戰略和決策,要運用戰略的眼光和思維,正確地分析內外部環境的優劣勢,正確把握市場發展的動向,合理佈局自己的優勢資源和產品,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充分發揮優勢、規避弱項,取得階段性的勝利。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企業戰略已成爲企業家所關心的首要問題,制定戰略和實施戰略已成爲企業核心的管理職能,強有力地執行一個科學、縝密的戰略已是企業競爭制勝、經營成功的重要保證。觀念產生於企業以往的歷史與經驗,這此觀念就是企業的經營風格,它一旦形成,就會根植於企業成員的思想之中,成爲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戰略也是企業文化的一種反映,有什麼樣的企業文化就會形成什麼樣的戰略。如果制定的戰略與企業文化不相兼容,則要麼戰略不能成功,要麼需要對企業文化進行變革,可見企業文化也是關鍵所在,可以說它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戰略實施的成敗。

另一方面通過一系列的課程學習對管理的認識上升了一個層次,現在經濟全球化、知識化、信息化,學習無論對於個人還是企業都至關重要,也是非常迫切的,企業和個人都必須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觀念,不斷創新,增強競爭能力。最先進的組織是學習型的組織,只有不斷學習,做到與時俱進,全面普及管理及專業知識,掌握最前沿的知識、技能和管理方法,才能爲企業提供全面的加強管理和提高效益的解決方案,只有自身素質的提高和綜合競爭能力的加強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形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企業要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這是企業獨特的競爭優勢,企業的執行能力也是的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企業的活動大致可分爲經營與管理兩大部分,經營活動主要在“市場機會”與“內部能力”間求取最大的平衡與發展, 戰略制定好後,主要是在管理上貫徹執行,當然也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管理活動是爲了支持和確保經營活動的決策能正確執行。我們很多企業不是沒有決策、戰略及制度,而是決策、制度不能很好的貫徹執行,各企業、企業各職能部門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職能,而且制度在落實過程中隨着層面的增加偏離程度越遠,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企業的戰略思想和經營決策沒有被組織內所有成員所瞭解和支持,存在溝通渠道不暢通與溝通方式、方法不合理,企業戰略決策與發展目標不光是決策層與管理層的事,企業所有成員都應該要有所瞭解,否則將導致組織成員不明確企業戰略發展方向,對企業前景不瞭解,無法形成合力,影響企業決策的執行力度與效果。

企業創新管理學習心得體會 篇4

中國企業一路高歌三十年,在收穫成長的同時,也面臨諸多全新挑戰,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運營應該有怎樣的思維?在中國特色的社會環境裏企業戰略應該有怎樣的創新?變革轉型的後危機時代,企業生存如何實現基業常青?比問題本身更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問題在哪裏!主動變革、突破瓶頸、實現重生,已成爲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潘誠老師結合20xx年企業研究實踐心得,用兩天的時間,向我們深度解析了企業運營的內在規律,理性反思中國企業成長曆程,從宏觀、中觀到微觀,剖析當前企業面臨困局,系統探討了中國企業變革創新之道,從戰略到執行,爲企業對“成長的麻煩”提供了實戰解決方案。

首先,我們要探討的問題是:後危機時代,企業運營應該有怎樣的思維?

第一、未來綜合競爭力的重點在於企業的軟實力,軟實力就是價值觀念、管理模式、知識創造等等,素質決定未來、能力決定成敗。企業經營將由“機會導向”轉爲“能力導向”;從“規模至上”轉爲“效益至上”;從“穩態經營”走向“轉折經營”;從“企業價值”延升向“社會價值”。

第二、就是標杆學習,標杆學習首先要尋找標杆,再界定差距,跟最好的比我在哪;與行業的世界最高與平均水平接軌對標或者與類似企業經營的他業借鑑;找出企業能力的時空標準,知道最好的,做到平均的。然後實行變革創新,最後是最佳實踐。

第三、就是差異優勢,要明白我們的使命宗旨、終極追求是什麼?我們的核心優勢是什麼?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超出客戶期望的服務才能讓客戶滿意,優質服務的前提是對客戶需求的準確把握,客戶的滿意不是在於你做了什麼,而是客戶感知到了什麼,要讓服務標準化、流程化、常態化,而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力量,最好的服務是真情、用心。還要明白我們的動力來源於哪裏?我們的能力與對手有什麼區別?我們能爲客戶提供的獨到價值有哪些?人們對我們的品牌聯想到的是什麼?

第四、系統競爭,過程好結果纔會好,慎防顧此失彼,防止短板效應;學習華爲集團鼓勵人人當雷鋒,但決不讓一個雷鋒吃虧的企業文化。核心劣勢,防止乘零效應;系統優化,防止摩擦效應。

第五、知行合一,想的與做的一樣好。一個企業有了發展的戰略,只是說明定出了做正確的事情的方向,而要把事情做好就要靠執行。執行力等於職責的理解力、管理的操作力、方法的創新力、高層的理念、中層的技能與基層的習慣之和。執行力是組織的系統工程,那麼,靠什麼來提高執行力呢?靠的是信念和信仰、培訓和工具。“工具”包括目標科學、職責清晰、制度、流程、考覈、激勵、能力的提高等等。

第六、持續發展,永續經營的能力,笑到最後剩者爲王。例如:價值觀共識,講誠信是關鍵;再如:機制的保證,民營企業上市的目的就是將一個民營企業家族化的公司轉型爲規範化的公司。持續發展另外的關鍵點在於學習與適應,要與時俱進。

第七、研究過往企業失敗的原因,研究失敗更有價值。現代企業失敗的原因可以歸納爲以下幾種:

1、現金斷流式;

2、自然衰老式(無疾而終);

3、信譽毀壞式(如三鹿、雙匯、味千和達芬奇等);

4、四面楚歌式(盲目多元化、小有成就就盲目自大,如春蘭空調、春都火腿腸)

5、環境突變式(如“小靈通”);

6、揮刀自宮式(自身犯錯而導致公司滅亡)。

第八、運營之道,也就是企業戰勝危機之法。

首先,要“正”,即合法、合德;然後要“實”,實實在在、低調務實;

再要“強”,要有核心競爭力,有獨門絕技;

最後要“久”,基業長青,學會堅持、忍耐,剩者爲王,鄧小平曾說“發展是硬道理”,潘老師說:我們做企業不死纔是硬道理。

第二點,我們要探討的是:在中國特色的社會環境裏企業戰略應該有怎樣的創新?企業的變革轉型有被動和主動兩種,例如:競爭對手推出新產品;政府的新政策;客戶的潛在需求變化等促使企業在危機中變革轉型,稱爲“被動轉型”。無論是主動轉型還是被動轉型,我們堅決要系統規劃、結構思考出變革的方式,過程是關鍵。要避免兩大誤區:

1、盲目多元化;

2、輕易去核化。

企業轉型有三種選擇:

1、整容:局部調整,優化組合,在原有的基礎上優化和改良,實現效益提升;

2、變性:基因改造,脫胎換骨,從原來的業態跨越到新興產業,實現產業升級;

3、自殺:壯士斷臂,另起爐竈,大破大立,用休克療法在戰略方向上實現大轉移。

往往在變革過程中都會遇到一系列的麻煩而阻礙變革,我們要分析出原因,讓變革順利進行。首先,領導的心態堅決不能急躁,不能期望一蹴而就;更不能狂躁,不能以爲“老子天下第一”;還不能煩躁,不能疏於組織管理;再就是不能焦躁,遇事要沉得住氣;最後就是不能暴躁,犯錯就要反省。變革過程中企業的領導者還不能有“三分鐘熱情”、“懷疑印證”、“灰色|情緒”、“看客心理”、“賭博心理”這些文化方面的原因;還不能出現管理方面的原因,比如計劃太大,資源分散、變革目的不清晰、沒有專門組織的規劃、變革和經營不相關、舊利益團體的影響、變革的方式太迅猛缺乏節奏、無法容忍混亂期等等。

企業持久變革需要行動、方向、帶頭人、歸屬感、解決方案和結果。沒有行動,就沒有變革的需要;沒有方向,就沒有清晰的願景共識;沒有帶頭人,就沒有決策層的支持和行動;沒有歸屬感就不會有員工的參與;沒有解決方案就沒有相應的組織和流程;沒有結果就沒有績效評估,那麼持久的變革就不能成功。一個領導者要具備科學、藝術、宗教這三種要素,科學能讓人辯別真假,他是人的理性所在;藝術能讓人辯別美醜,是人的感性所在;宗教能讓人辯別善惡,是人的靈性所在。

最後,我們要探討的問題是:變革轉型的後危機時代,企業生存如何實現基業常青?

無論哪一種轉型方式,都離不開戰略、資本、產業、人力、管理這五個環節的合理匹配和良性循環。我們也可以讓自己的企業實施利基戰略走向強大,利基戰略就是企業選擇一個較小的產品或服務領域,集中力量進入併成爲第一,從當地市場到全國再到全球,同時建立各種進入壁壘,逐漸形成穩定、持久的地位和競爭優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