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衆紀念焦裕祿逝世50週年 學習焦裕祿精神心得

來源:瑞文範文網 8.81K

50年,一個猝然遠去的身影,沒有被時間淹沒,仍一次次浮現在我們眼前。42歲,他本應風華正茂,卻匆匆而去,以一個時代的象徵讓億萬人敬仰。1964年5月14日,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因患肝癌與世長辭。昨日,是焦裕祿逝世50週年紀念日,民衆自發形成了一波波拜謁潮。

羣衆紀念焦裕祿逝世50週年 學習焦裕祿精神心得

一桶海河水 澆灌泡桐樹

昨天凌晨3點,64歲的王先林從老家安陽縣銅冶鎮出發,天亮時,他正好趕到目的地——蘭考縣焦裕祿紀念園。

出發前,他用食用油桶裝了滿滿一桶海河水,並帶到焦裕祿墓前。對着焦陵三鞠躬後,他用這桶水澆灌了紀念園裏的泡桐樹,用這種方式表達對焦裕祿的敬仰。

昨天,是焦裕祿逝世50週年紀念日。去世後的焦裕祿,先葬於鄭州烈士陵園,後遵其遺囑,於1966年遷葬蘭考。現在,焦裕祿烈士墓成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0週年,在國人心裏,意味着隆重、盛大。但昨日的蘭考,一切從簡,沒有官方追思活動,亦沒有鞭炮齊鳴、聲樂震天。但是,民衆自發形成的一波波拜謁潮,讓焦裕祿紀念園被思念包圍。

焦裕祿紀念園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孔留根說,昨日凌晨5點,就有周邊鄉鎮的羣衆來祭拜。紀念園幾乎推了所有之前預約要在昨天參觀的團隊,來的都是社會各界的散客。可即便如此,還是有數十個來自全國各地的機關單位參觀團來到焦裕祿紀念園。

昨天最大的“儀式”,是焦裕祿主題郵票《焦裕祿精神生生不息》首發。據開封市郵政公司有關人士介紹,郵冊一本198元,昨天一天賣了近3萬元。

最好的紀念是實實在在改進作風

作爲焦裕祿紀念園管理處副主任的張繼焦,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焦家“老七”。這位被焦裕祿救活的孩子,像兒子一樣照顧焦裕祿妻子徐俊雅20多年,直至徐俊雅XX年去世。

昨天,他凌晨4點就起牀了,對於這個特殊的日子,他感慨頗多。

“給老爺子(焦裕祿)燒燒紙,說說話,每到週年,心裏就特別沉重。”張繼焦說,“焦裕祿離開我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發生了很大變化,在當前的環境下,我們呼喚更多的焦裕祿式好幹部爲民多吃苦、多造福、多服務,把羣衆的冷暖放在心上。”

張繼焦也感覺到,現在,來祭拜的大多數還是中老年人,幹部隊伍中年輕人越來越多,其實這些未來的國之棟樑更應該學習焦裕祿精神,傳承焦裕祿精神。

怎麼紀念焦裕祿?在蘭考縣委書記王新軍看來,“最好的紀念、最好的傳承,就是用行動實實在在地改進作風。”

焦裕祿事蹟報道者後代談焦裕祿精神

瘦高個,清雅的外表,人羣中有一位特殊的祭拜者,他就是穆青最小的兒子穆也平,也被評價爲“長得最像穆青”。

當年,穆青在蘭考採訪焦裕祿事蹟的時候,穆也平只有5歲,並不知道很少回家的父親在忙些什麼。

10歲時,父親曾把他和哥哥送到蘭考住了半個月。“條件特別艱苦,吃的和北京沒法比,每天就是雜麪饃。”他長大後,才理解了父親的深意。

“蘭考留有父親最重要的足跡。”穆也平說,父親曾多次提起,焦裕祿是他新聞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位人物,此次,能追尋父親的足跡來到蘭考,感覺特別有意義。

如今,穆也平再回到蘭考,這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更讓我明白弘揚焦裕祿精神的意義所在,明白父親當年工作的意義所在。”他說。

昨日,和穆也平一起趕來的還有國家一級美術師、我國著名畫家於成鬆。XX年,於成鬆選取中國百年來100位人物創作了“百年百幅肖像”,手叉腰、站在泡桐下笑着的焦裕祿就在其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