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結果導向思維後的心得體會(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6W

學習結果導向思維後的心得體會 篇1

看了《拆掉思維裏的牆》,覺得介紹這本書不過分。確實是一本“人生啓蒙之書”。書裏有心理學,職業規劃,人生哲學。每一章的主題也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例子,生動可見,觸手可及,說服力強。

學習結果導向思維後的心得體會(通用3篇)

個人要想有所作爲,爲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重要的因素是要有良好的自我素質。這種良好的自我品質包括很多內容,比如:品德、文化知識、爲人處事、爲人處事等等。其次是對生活的態度。面對生活,你是積極的還是憤世嫉俗的?是開朗還是悲觀?你的人生好壞,你的成就大小,都是由你的心態決定的。

你以積極的思維方式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即使你默默無聞,一輩子沒有成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爲你享受過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幸福是付出和奮鬥的過程。相反,如果你用消極的思維去面對一切,生活能回饋給你的,只會是消極的。你的生活會很灰暗,不開心的時候只能等待生命的終結。

在當今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裏,我們最大的危險不是外在的壓力和競爭,而是我們內心的模式,它決定了我們看到什麼,感受什麼,如何思考,最終會成爲什麼樣的人。

有沒有不安全感?經常感覺累嗎?結婚一定要買房子嗎?堅持會成功嗎?努力一定要有結果?只有有錢人才能幸福?老闆能控制嗎?小人不能打抱不平嗎?你是不是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卻因爲父母老婆孩子而不得不這樣生活?我每天都在混日子,但我想象着有一天,當我找到一份自己真正喜歡的職業,我會全身心地投入?這本書以簡單的方式講述了這一點。也許,甚至我們都沒有意識到,那些困惑的背後,往往是我們思維中的高牆,阻礙着我們,把我們和美好的生活隔開。拆掉腦海中的高牆,你會成功,會快樂,會自信,會快樂。讀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優秀的人都有一套優化得很好的後臺程序,清晰乾淨,不佔用內存,指向目標。正是因爲這個思維過程,他們總是有着不同的思維模式,在壓力下完全不同的心態,對事物的看法完全不同,對同一事物的結論也完全不同。人們總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其實優秀是一套心智模型。這種心智模型,或者說潛意識認知,得到你想要的,自動過濾掉你不想要的。然後,這些信息就形成了最新的認知,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獲取方式。書中的黃金理論讓我感觸良多。的確,我只知道‘只要是金子,總會發光’。原來地殼中所含的金是最多的。黃金存在於礦物中。如果你是金子,你的常態不是發光,而是不發光!只有達到一定的黃金量,纔會變成閃耀的黃金。當你被挖掘時,你必須經歷痛苦的打磨、沖刷和浸泡,這樣你身上的雜質、惡習和污漬才能被融化掉。然後將它塑造,打磨,打磨,最後成爲有價值的閃金!其實我們都是金子,發光有一個複雜的過程。還有努力論:選擇錯了,努力就白費,錯的努力比不努力更可怕。每個人都需要爲自己的未來設定一個大方向。如果你從天安門廣場往西走,希望去頤和園,你能去嗎?即使你堅持繞地球一週,因爲頤和園在天安門廣場的西北部。多麼簡潔深刻的例子。書中讓我震驚的一章是《等待死亡模式》。等待死亡的模式是指當等待和拖延的成本遠遠高於實際開始行動的成本時,他會慢慢陷入更多等待、更少行爲的怪圈。簡單來說,越不想動,越不動,付出的代價越大。

學習結果導向思維後的心得體會 篇2

“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課堂教學中合理的提問可以使學生不斷地進行思維,啓發學生的心智,引導學生獲得知識。因此研究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技能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此就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提問談談自己的體會和做法:

一、課前準備階段

提問技能綜合性強,也較複雜。它既與教師個人的先天素質有關,也與後天的綜合能力如語言表達能力、交際能力等有關,而且與教師對課程內容的熟悉程度也有直接關係。因此上課前,教師要充分了解所授內容的重點、難點、疑點,積極找出合理的對策。要準備好適當的教具,增強課堂的生動性,要讓學生自己找出疑點,帶着問題學知識。這樣做,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養成學生自學的習慣,爲課堂提問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二、課堂提問形式

⒈曲問。所謂“曲問”,是運用“迂迴戰術”,變換提問的角度,讓思維拐個彎,它問在此而意在彼,使學生開動腦筋,通過一番思索才能回答,如學習了異面直線的概念後,提問學生“分別在兩個平面內的沒有公共點的兩條直線是異面直線嗎?”學習了雙曲線的定義後,提問學生:“平面內與兩定點距離之差的絕對值是常數的軌跡會不會是一條直線?”這種拐彎的提問方法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⒉懸問。所謂“懸問”,即通過提出懸而未解決的問題,引出懸念,給學生造成一種躍躍欲試和急於求知的緊迫情境,如在研究平面的基本性質,引出公理和推論之前,可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把一根直尺邊緣上的任意兩點放在平的桌面上,可以看到直尺邊緣就落在桌面上,爲什麼?”“爲什麼有的自行車的後輪旁只安裝一隻腳?”對兩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例,要追根究底查原因時,學生卻感到茫然,因而產生了懸念,使學生處於一種急迫地希望知道結果的狀態,激發了聽課興趣。

又如在“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係”的數學教學中,可先問學生:“直線與圓、橢圓只有一個公共點時,分別能作幾條直線?”待學生回答後,教師又問:“直線與雙曲線只有一個公共點時,能作幾條線?也是兩條線嗎?激起懸念,叫學生欲答不能,欲罷不忍。

3.逆問。所謂“逆問”,即有意從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設,以製造矛盾,引發學生展開思維交鋒。促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如在學習函數概念時,可提問:“有同學認爲,因爲y=c中只有一個變量y,與定義中‘有兩個變量x和y’的條件不相符,所以y=c不是函數,這個觀點正確嗎?”又如在“反函數”的教學中,學習了“原函數與它的反函數圖像關於直線y=x對稱”這一定理後,可問學生“原函數與它的反函數圖像的公共點一定在直線y=x上嗎?”這樣設問,將學生引入矛盾的漩渦,引發學生辯論,最後經過教師的點化,統一認識,由此學生對這些概念的印象會十分深刻。

⒋梯問。所謂“梯問”,即圍繞主題,設計一個個有層次、有節奏,由淺入深、前後銜接、相互呼應的問題,誘使學生步步深入,拾級而上,如學習奇偶函數的概念後,可設計以下系列問題:“函數y=x2和y=2x分別是奇函數還是偶函數?”“函數y=x2,x∈[-1,1]是偶函數嗎?”“函數y=2x(x+1)/x+1是奇函數嗎?”若函數y=x2+a,x∈(2a,2a+1)是偶函數,則a=?”這樣設問,由易到難,體現教學的思路順序,學生的認知順序,誘導學生循“序“漸進,把函數是奇函數或偶函數的必要條件:“函數的定義域關於數軸原點對稱”揭示了出來。

三、課堂提問需要注意的問題

⒈瞭解提問對象。根據學生能力的差異,提出相應的問題。不可使差生因多次答不出問題而產生失敗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

⒉注意語氣語調。不要以急促的語調,嚴厲的語氣向學生髮問,使學生產生緊張不安的情緒,要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問時儘量只叫名字,不帶姓,用“請坐下”代替“快坐下”。

⒊避免時間過長。不要用過長的時間發問某一位學生,以使其他學生失去興趣,或使被提問的學生回答不出問題而受太大壓力。

⒋不可急於求成。對於一時不能圓滿回答問題的學生,要再給他一個機會。不要急於改叫另外的學生,要問中帶誘,講中帶問,拉近師生距離,消除學生的自卑、畏懼心理。

⒌留足思考時間。不間斷地提出高層次的問題,問題與問題之間要注意停頓,學生能說的教師別“搶”,學生能做的教師別“代”。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參與意識。

總之,課堂提問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種藝術。不論採用任何形式提問,教師都應遵循“教師對教材相當瞭解;問題與學生的智力和知識發展水平相適應;問題能激發學生的思考熱情和求知慾望;問題能有助於實現各項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師提出的問題均應有明確的答案。這樣就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

學習結果導向思維後的心得體會 篇3

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說:“優秀的學生並不在於優秀的成績,而在於優秀的思維方式” 。當我學習了《思維能力培養的理論與實踐》後,感觸頗深。聯想十餘年來自己的教育細節,雖說教學水平在不斷提高,但不盡人意的地方也很多,尤其是在思維訓練方面,做得還很不夠。

課堂教學是實現教育目標的主陣地,也是實施創新教育的主渠道。創新教育要逐步增強課堂教學的選擇性和開放性,構建以學習爲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爲基礎的新型教育過程,大力推進教學活動由教向學轉變,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這樣,就需要努力創設一個讓學生能更積極主動地思維和參與教學活動,並樂於、勇於表現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新型教學氛圍,以利於師生共同進行知識的發現、創造和成果分享

1、給學生以充分的思維空間,不把學生的思維侷限在設置好的教案框架裏面,讓學生始終處於獨立探索、主動積極地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狀態中,使學生不斷地處在熱情、活躍、關注等積極的情緒體驗中。

2、善於捕捉新的或突發信息,及時判斷其價值,並創造性地將其轉化爲新的教學情景,不斷爲學生提供新的學習良機。尤其是要敏銳地發現學生中閃耀的具有獨特性和新穎性的思想,並努力促進、及時鼓勵那些“標新立異”、“異想天開”的行爲,儘可能給以全體同學表現的機會。

3、要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教學,自己制定方案計劃,自行探索和研討問題,使學生真正處在自主學習、創造學習和積極交流與合作中。同時教師要花大力氣研究如何提出問題和提什麼問題,在關鍵時刻不斷地提出具有爭論價值的問題,以維持學生學習的適當難度,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欲,並努力引導到更高水平。任何教學活動,都是在特定的心理氛圍中進行的,開展創新教育,就要形成促進創新的心理氛圍。只有在這樣的背景下,纔有真正的創新教育。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重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學生成爲更善於思維,更有理想追求,更爲成熟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