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5W

高一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

其實歷史與理科不同,數理化可能在臨考之前是很難突擊的,但是像史地政這樣的文科在考試前抱一下佛腳然後拿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分數應該不是很難的事情,下面一點點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高一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2篇)

首先在課上儘量保證聽課的效率(當然對於想學文科以及歷史想拿高分的同學是肯定的啦)。如果實在做不到,也應該做到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至少對老師說過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印象,不要連這節課講的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都不知道,這樣在最後總複習時纔不至於一頭霧水。

練習題也要跟上進度,選擇題最好要自己全部認真地做,因爲選擇題是對書上一些細碎的知識的歸納總結,我們看書的時候可能會很容易忽略的東西。三新上的大題我個人認爲複習時可一帶而過,主要以複習提綱上的爲主。

我在歷史考試之前的大約兩個星期就已經開始複習了,第一遍的複習要特別仔細的看書,要細到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甚至不是正文的內容也要看,如“歷史縱橫”,邊看邊記,然後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清晰的架構和知識的輪廓。當然,看一遍書就把所有的點都記下來幾乎不大可能,所以我一般還會進行第二遍的閱讀,鞏固記憶。

以上的任務在考試前兩天就應該完成,那麼考試前幾個小時複習什麼呢?應側重在對大題的梳理上,每一個問題的條理都要很清晰明瞭,能一二三四地列出來,在答題時也要注意表達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以上是我學習及複習歷史的方法。

高一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2

從適應與發展兩大任務出發,樹立自主型的學習觀,自覺地、能動地、有目的地從事學習活動,“懂學”、“會學”,已成爲時代對人的迫切要求。 對於歷史教材學生一般都能看懂。在歷史領域裏,“知”與“不知”的矛盾並不突出,更多的是“知”的多與少、深與淺的差異。對於歷史學習而言,學生完全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藉助參考書(《辭海》、教師教學參考書、教輔書籍等),學會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創造性地學習,提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選擇信息的能力和質疑問難的能力,進而達到認知目標、技能目標與情感目標的和諧統一呢?首先,要把握一個根本點:準確、完整、系統、牢固地掌握和靈活地運用歷史基礎知識。

其次,要抓住兩個觀點: ①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地歸納整理,構成完整系統的學科知識體系;②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科學地認識歷史,包括科學地評述歷史事件、歷史現象,評價歷史人物,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認識歷史發展規律等。

在國中時,歷史對於我來說只是一門副科,只要考及格就行,當時我的歷史學習幾乎沒有什麼方法,只要死記硬背就可以得高分,但這隻適用於國中的歷史,並非是我今天要講的歷史的正確學習方法。所以,我強調一點:歷史決不是可以靠記憶就能攻克的簡單課程,它同樣要求掌握特殊有效又科學的學習方法。

我是從高二開始將歷史作爲一門主科來學的,這是由於我本人特定的情況所決定,因爲我很晚才決定選擇文科,在此之前我從未給予歷史足夠的重視,這可以作爲一個反面的例子。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在我的同學中,越早重視它的人越輕鬆,而我對此認識比較晚,所以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時間在它上面。我建議那些早已決定選擇文科的人,一定要從國中,最晚高一時就開始注意積累歷史方面的知識。它有一個知識沉澱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絕對不可以存有“臨陣磨刀快三分”的僥倖心理。如果時間充裕,就能夠詳細地瞭解歷史的整個過程,而不是將歷史分成若干獨立的部分,因爲這會使你看不清完整的歷史發展脈絡,且容易犯以偏概全、以點概面的錯誤,而造成不能掌握歷史的真正內涵,也許在個別的細節題上能得分,但一遇到綜合論述性的題,就只會出現將凌亂的材料堆砌在一起的情況,留給改卷老師的不好印象,會大大影響你的得分。

高一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3

在現代社會中,學習已成爲人生的重要需求。從適應與發展兩大任務出發,樹立自主型的學習觀,自覺地、能動地、有目的地從事學習活動,“懂學”、“會學”,已成爲時代對人的迫切要求。

對於歷史教材學生一般都能看懂。在歷史領域裏,“知”與“不知”的矛盾並不突出,更多的是“知”的多與少、深與淺的差異。對於歷史學習而言,學生完全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藉助參考書(《辭海》、教師教學參考書、教輔書籍等),學會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創造性地學習,提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選擇信息的能力和質疑問難的能力,進而達到認知目標、技能目標與情感目標的和諧統一呢?首先,要把握一個根本點:準確、完整、系統、牢固地掌握和靈活地運用歷史基礎知識

其次,要抓住兩個觀點:①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地歸納整理,構成完整系統的學科知識體系;②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科學地認識歷史,包括科學地評述歷史事件、歷史現象,評價歷史人物,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認識歷史發展規律等。在國中時,歷史對於我來說只是一門副科,只要考及格就行,當時我的歷史學習幾乎沒有什麼方法,只要死記硬背就可以得高分,但這隻適用於國中的歷史,並非是我今天要講的歷史的正確學習方法。所以,我強調一點:歷史決不是可以靠記憶就能攻克的簡單課程,它同樣要求掌握特殊有效又科學的學習方法

我是從高二開始將歷史作爲一門主科來學的,這是由於我本人特定的情況所決定,因爲我很晚才決定選擇文科,在此之前我從未給予歷史足夠的重視,這可以作爲一個反面的例子。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在我的同學中,越早重視它的人越輕鬆,而我對此認識比較晚,所以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時間在它上面。我建議那些早已決定選擇文科的人,一定要從國中,最晚高一時就開始注意積累歷史方面的知識。它有一個知識沉澱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絕對不可以存有“臨陣磨刀快三分”的僥倖心理。如果時間充裕,就能夠詳細地瞭解歷史的整個過程,而不是將歷史分成若干獨立的部分,因爲這會使你看不清完整的歷史發展脈絡,且容易犯以偏概全、以點概面的錯誤,而造成不能掌握歷史的真正內涵,也許在個別的細節題上能得分,但一遇到綜合論述性的題,就只會出現將凌亂的材料堆砌在一起的情況,留給改卷老師的不好印象,會大大影響你的得分。?

歷史是記憶量最大的課程之一,厚厚幾本書,內容多,頭緒繁雜,如果沒有科學的記憶方法,就很難把握好。我認爲學歷史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系列的對比:古今對比、中外對比、背景對比、特徵對比……要善於將不同的歷史事件聯繫在一起,在對比中掌握這些事件的實質。此外,課本非常重要。高三那一年,我把整套教材看了三四遍,根據老師的複習進度(但比老師的速度快一本書左右),在這樣一遍遍的複習中,我的收穫每一次都不一樣。認爲看得越多,我所理解的層次就越深入,所以並非無效率的重複,而掌握越多,我所用在一本書上的時間就越少,進度就越快。同時輔之以習題,這樣,到了大學聯考前,我雖未達到“在腦子裏翻書”的境界,但也對教材相當熟悉,最基本的史實記得很牢固。歷史對文字組織的能力要求很高,平時一定要多加鍛鍊,多做些文字題,不要圖省事而只做選擇題,不願練習問答題、材料解析題。而且這對語文的寫作能力也有較高要求,不能只重答案,而不考慮組織語言。歷史和政治在我的腦海中形成了鮮明對比:歷史是在整篇灰色的史實中,偶爾穿插幾行結綸、規律之類的亮點,用以串起那些事件、因果;政治則是在通篇明亮的理論敘述中點綴若干事例,有的是從正面加以強調,有的從側面給予反證。在歷史的年代和政治的“理論體系”這兩條主軸兩側,分佈着各式各樣經過細心挑選、適當排列的客觀事實。歸根到底,學生要做的“就是一一對應”。知道哪個年代發生了何等史實及前後因果叫縱比;不同年代、不同國家發生了類似史實的分析叫橫比。政治中哪一個提法由哪些論據支持或這一論據是針對哪個提法而產生的,必須區別清楚。於是在無數單選、解析、問答的磨練中,你日漸熟悉的知識點終於織成了一張網,將每一道考題牢牢地攬在其中,而不放過一條“漏網之魚”。?總之,歷史是需要不斷積累的一門課程,只有持之以恆纔會有所收穫,學好了歷史,不但可以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而且可以爲明天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偉大祖國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正等着我們去探索追求!

高一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4

該課程標準強調人文精神和歷史感,力圖以綜合的視野突破原有的學科界限,聯繫國內外不斷變化的現實,整合歷史、經濟、政治、社會等多領域的知識,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辯證地觀察和分析社會問題,爲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間。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對新課標的理解談談自己的些許體會。

通過學習我清楚的認識了歷史教學內容的增減與知識分佈;怎樣把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即,專家們提醒把握給學生講解時的尺度。要在新課改下備好課上好課,首先必須要不停地爲自己充電。要不斷更新知識,對考綱上的增減,重難點要做到心中有數。要建立各個章節的聯繫,吃透教材,選取有效的教學手段。研究新課標與新教材必須和比照舊大綱舊教材同時進行,這樣才能在實施新課程的時候心中有數,知道哪些地方是更新的,哪些地方是保留的,哪些地方是捨棄的,才能更好地把握新課程的實施方向。我認爲在聆聽專家進行新課程新教材的解析之後,最好是能組織教師將本學科新舊課標與教材中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列出,進行比較研究。

通過學習,使我明確了教師不再是課程的執行者,而是課程的建設者、調適者,是課程實施中問題的協商者、解決者。因此,新課程對教師在決策、開發、研究能力上提出了許多要求。教師在新課程中的最大變化是角色的變化:1、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爲學生髮展的促進者。教師作爲促進者,其角色行爲表現爲: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和發展能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爲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爲學生服務;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寬容的課堂氣氛;與學生一起分享他們的情感體驗和成功的喜悅;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能夠承認過失和錯誤。2、由學生的管理者轉化爲學生髮展的引導者。作爲引導者,教師要記住自己的職責是教育所有的學生,因而要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潛能。在課堂教學中,要儘量地給每位學生同等的參與討論得機會。要經常仔細地檢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對待不同學生上有差別。要常常瞭解學生得意見,看看他們是否察覺到了教師在期望上的偏差,隨時審查,隨時修正。3、教師在課堂的位置,將不再是知識傳授着的固定位置——講臺,而在教室裏流動起來,將參與道學生活動之中,與學生分享知識並獲得情感體驗。

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基本技能、知識的掌握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充分利用多種地圖、圖表、歷史年表、文物模型等傳統的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更要適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積極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網絡資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知識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爲將來進入社會打下紮實的基礎;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社會、人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總的感受,新“課標”充分體現了與時俱進、科學簡明、清晰客觀的特點。它給我們的歷史教學改革指明瞭方向,它給我們的基礎教育改革注入了活力,它值得我們細心領會,精心貫徹。

高一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5

一:“帝王將相寧有種乎?”——陳勝。(語見《史記》。)

這句話雖然有時候也是革命性的,但更多的時候卻是破壞性的。因此,這句話也就成爲後來中國歷史上一切社會暴力的發動機。它是爆炸中國社會縱向基礎的炸藥,一次次破壞了中國社會整體結構的穩定。

在同一個時代,有三個人說過類似的話。項羽說的“彼可取而代之”,體現了一個貴族子弟的自信。劉邦說:“大丈夫當如此耳”,體現了一個小官僚對豪華奢侈的嚮往。陳勝說:“帝王將相寧有種乎?”體現了一個生活在低層的農民的悲憤。

二:“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劉備、關羽、張飛。

雖然這句話不見於史書,但歷史就是這麼傳說的。所以也就幾乎成爲歷史了。

這句話雖然很樸素,很平凡,但卻是最真實的反應了橫向貫穿中國社會的“義”的哲學。這句話不僅僅可以用來說明友誼,也經常可以被用來描述愛情。雖然也經常成爲幫派或者黑社會的信仰,但更多的時候還是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和友誼。包含在這句話裏的“義氣”哲學,就是中國歷史上人與人之間維繫橫向關係的紐帶。

排列在前兩位的這二句話,一縱一橫地刻畫了中國社會的特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李世民。

這句話講述了一個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辯正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因果關係,也就是中國歷史變換的契機。

中國歷史之所以能夠穩定的原因,就在於人民大衆能夠和諧地“載舟”;而中國歷史之所以動盪的原因,則因爲人民大衆風起雲涌的“覆舟”。

中國歷史上每一次的朝代更迭,都是對這句話的再次註解。

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這句話見於諸葛亮的《後出師表》。雖然《後出師表》有可能是後人僞託的,但這句話卻真實地寫照了諸葛亮的一生。也因此而成爲中國文人官僚的精神追求。

這句話是“只求過程,不計結果”的這種心態的自然流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對這句話的自嘲。

五:“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寧可遺臭萬年。”——桓溫。

這句話濃縮了中國歷史上的所有醜惡,也是中國官場文化最卑鄙行爲的能源。它成爲了滋生社會邪惡的恆溫土壤。不管是任何方式的對這句話的贊同,都應該成爲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上的理由。

這句話的原文是:“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復遺臭萬載耶?”最初說出這句話的人雖然是晉朝的一個將軍,但後來卻被讀書人廣泛引用。

第四第五這二句話,都是後來在中國的知識分子中流傳相當廣泛的名言,這二句話分別從兩個終端描述了中國古代活躍在上層領域的精英們的思想追求。

諸葛亮是歷史上著名的首相,以賢著稱,而恆溫是一個手握實權的將軍,頗有功名。說這二句話的人雖然文武不同,但它們卻剛好代表了古代的精英分子的不同追求,要麼是“鞠躬盡瘁”,要麼是“遺臭萬年”。不過雖然是“遺臭萬年”,有人的卻自以爲“縱做鬼,也幸福。”

六:“精忠報國。”——岳飛。

其實這句話和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一個意思。但因爲這句話是武將說的,所以聽上去更直爽一些。

文臣的“鞠躬盡瘁”,武將的“精忠報國”,支撐了中國歷史的沉重脊樑。

七:“匈奴未滅,何以家爲?”——霍去病。

這句話雖然說的是個人行爲,但聽上去比“精忠報國”大丈夫氣概還要更濃一些。所以也顯得更豪邁。

說自己而不說國家大事,卻只讓人見其英氣勃勃。但由於說得比較委婉一些,所以不如岳飛的“精忠報國”爲大衆熟知。

八:“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曹操。(語見《三國演義》。)

這句話是曹操成功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自私自利的人的真實心態。曹操雖然是個十分有才能的人,卻也是一個性格十分惡劣的人。

所以歷朝歷代爲曹操翻案的人基本上也是這樣的一羣人:他們雖然富有才能,但人格卻很卑鄙。他們希望通過爲曹操正名的機會,爲自己的種種醜惡行爲辯護。曹操也就因此而成爲中國上自私自利者的教主。

九:“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和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同,和岳飛的“精忠報國”也不同;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爲。是一種爲名譽而個人奮鬥的意識流露。

這句話和前面的那一句“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寧可遺臭萬年”是二個極端。“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寧可遺臭萬年”是對歷史的反動;“人生自古誰無死,流取丹心照汗青”則是對歷史的正動。

十:“莫須有。”——秦檜。

這句話濃縮了中國歷史上官場的一切黑暗,也使得法律的神聖成爲一句空話。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載舟覆舟的過程,就是因爲有這“莫須有”三個字在作怪。所以這三個字,就成爲歷史上所有的皇朝走向腐敗的催化劑。作爲皇帝的李世民,只知道水能“載舟”、“覆舟”,卻不知道水從“載舟”到“覆舟”的過程的轉變是因爲什麼原因。

其實,歷朝歷代的官場政治鬥爭的起因就是因爲這個“莫須有”,結果也是由於這個“莫須有”。這個“莫須有”,就成爲歷史行船的航道上的一塊巨大礁石,當一塊塊的巨大礁石佈滿了航道時,翻船是免不了的了。

秦檜到底是個宰相,聰明人,只一句話就概括了官場的特徵。作爲這三個字的正確實踐者,秦檜的人品官品也可想而知,就憑這一句話,任何爲秦檜翻案的徒勞就顯得多餘。

有了這個“莫須有”,躲躲老貓可以死,喝喝開水可以死,睡睡覺也照樣可以死。

講了這十句話的人中間,有二個皇帝(劉備、李世民),四個王(陳勝、曹操、劉備、李世民)、四個宰相(曹操、諸葛亮、秦檜、文天祥),五個將軍(霍去病、岳飛、關羽、張飛、桓溫),二個狀元(秦檜、文天祥),一個農民(陳勝)——其中一部分人的身份有重複。總結一下這十句話的標籤就是:帝王將相,狀元農民,(異族入侵),成者爲王。

不要看中國歷史洋洋灑灑,長達五千年;據說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翻起”。然而幾千年的歷史翻滾變化,基本上也沒有超出這十句話的範圍。理解了這十句話,你就理解了中國的全部歷史。

高一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6

歷史是門嚴肅的學問,嚴肅得甚至近乎枯燥,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去學。但是我對歷史卻似乎有着無窮的興趣,從來不會把它當作負擔或累贅,反而越學越想學,許多別人很頭疼的知識點,對我而言,都是在不經意之間就掌握了。其實我的“訣竅”,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歷史趣味化。

首先,我總樂意把自己“代入”歷史。歷史是人的歷史,是我們先輩的生活。我會把自己想象成當時的一位著名的歷史人物,來理解歷史事件的發展經過與結果。

比如,有時,我把自己變成一方諸侯,在亂世中求生存,在面臨亂世紛爭時,儘自己的才能來使自己強大;有時,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位雄才偉略的君主,想辦法在當時的背景下如何使自己在治世上大放異彩。

我習慣在每天散步或出行的時候,一邊走一邊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治世”方針中,就彷彿在腦海裏自編自演了一部《三國演義》。這樣,歷史成了我的“工具”,我自然就越用越熟了。

現實與歷史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聯繫現實來學習可以更深入地瞭解歷史事件的影響與意義。因此,我經常從現實出發,採用假設法來學習歷史。我常常想:“如果沒有發生這件事,我們現在會怎樣?”比如,“如果沒有鴉片戰爭會怎麼樣?”也許,沒有鴉片戰爭,我們就不會流失那麼多金銀,淪喪那麼多領土,也就不會遭受那麼多苦難;可同樣,也許我們就不會有轎車,不會有樓房,沒有民主的共和國。有時候隨着知識的進一步深化,我會不斷髮現自己以前的假設存在缺陷,或是這個假設就不應該存在。比如,我當時的這個鴉片戰爭假設,現在想來,問題就很多。但在剛接觸一個新知識時,正反面都考慮進去,有益於我把歷史學得更全面更透徹。

對於那些無法按照邏輯記憶的,如時間、地點之類的知識點,我習慣把它們寫成一張張紙條,貼在鏡子上,桌子上或者杯子上,這樣就不需死記硬背,每天早晨起來就有意無意的看一眼,幾天之後,不知不覺中就已經記得很牢固了。

以上就是我學習歷史的三點心得,學無止境,我相信大家一定會發現出許多比我好的學習方法。

高一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7

一.教育理念的不同。

1.精英教育發展成爲全人發展的大衆化教育。

在課程標準中,明確講到其總體思路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要求”。反映到教材的編寫上,則拋棄了過去的“難、繁、偏、舊”的內容和專業化、成人化的內容,真正體現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的特點。

2.從注重內容的完整性、系統性、科學性的科學主義傾向轉爲更加註重人文主義,人文精神,注重科學和人文的整和。

在新的課標的課程目標設置上,更加強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求“培養對祖國曆史文化的認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培養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等等。要求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學會理解、寬容和尊重”、“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

3.從重視傳授知識爲主到重視培養創新人才,強調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

過去那種重知識輕能力的做法帶來的弊端越來越爲人門所認識到,在新的課改中就強調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勇於反思並作出獨立、獨特的判斷。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

4.從讓學生掌握知識到留住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我們是系統的學系統的忘”。學完就忘,這是不止一人告訴我的尷尬事。可喜的是,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特別關注這個問題,要求課程的內容、教材的選擇、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學生的評價等都要有利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的培養,有利於他們的終身學習。

5.讓歷史更貼近生活,讓歷史更貼近自我,強調學生的社會實踐

“把握時代的脈搏”是這次歷史課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將知識的構建和學生的個體世界緊密相連,將歷史知識和社會實際相連,提倡生活即課程、自我即課程。

二. 教學方法和觀念的改變

1.有“傳授型”向“導向型”的轉換

以前課堂上的情況是:45分鐘老師一個人講完,滔滔不絕、一氣呵成,還生怕學生沒聽夠,生怕知識點沒講透,生怕考點沒講到。老師挺喜歡講的一句話是:“只要你們跟着老師的上課、複習的步伐,你們一定能考一個好成績”。學生則一個個無精打采,小話不斷,呵欠連天。課改之後,“三段式教學”模式中老師的角色更多的象一個導演,在教學過程中起的是組織、引導、示範和協調的作用。我們要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引導學生學習,教會他們如何學習。將他們從被動接受知識和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知識,讓他們改變"學歷史只要背就行"的觀念。

2.變結論式教學爲過程教學,寓“學法指導”於教學過程之中

歷史課本中有許多現成的結論,如“……的歷史意義”“對……的評價”等,學生有的並不贊同,有的不明所然。這就要求教師將得出結論的過程、自己的思維過程儘量的暴露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分析、討論中來,引導他們主動發現和探究知識。

3.利用課本中的活動課和學習與探究內容,有計劃的開展歷史課的研究性學習。

4.由“專業課”向“綜合課”轉變

作爲歷史教師在從事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努力尋求歷史與其他學科,如語文、政治和地理等的交叉點,突破學科的封閉,使個學科相互滲透,以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用多學科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三. 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

1.自主學習:各種各樣的調查表明,歷史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但歷史課卻是學生不喜歡上的。究其原因就是:學生的學是被動的、消極的,不是通過自己的活動和實踐而是通過老師的灌輸被動的來獲得知識。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大部分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新的課改要求這種學習方式,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

2.合作學習: 新的課改中特別提現了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在新的課改目標中有一點是(讓學生)“樂於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交流學習心得,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事實上增設的學習與探究課說明了這一點。

3.探究性學習:在新的課改中,特別強調用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去感悟。爲此,新的課標提出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建議",鼓勵學生勇於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學習通過多種途徑探索解決歷史問題。在評價方案的制定上,也要求是有利於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的。

高一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8

當前的大學聯考,歷史學科主要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論證能力、合理的邏輯思維組織能力、簡潔通暢的文字表達能力,這種表達既要符合題目考察目的之要求,又不能限定取決於某種教材。因此,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必須改變,一要設法培養提高學生的思維、理解、表達能力;二要源於教材、高於教材。

一、工夫要下在備課上。課堂教學效率如何,關鍵在於備課。因爲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礎,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上課時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備課時一是備學生,即瞭解學生的知識底細;二是備目標,即明確教學目標;三是備教材,即明確課文的重點、難點內容;四是備教法,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和課程類型,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只有選擇好正確適當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首先,讓學生明確教學目的。教學應將大學聯考考情、考綱要求融進各單元、章、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應瞭解每一章、節知識點。這樣學生在學習時能夠有的放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其次,應用“導讀法”實施課堂教學。變“教”爲“導”,變聽講、記筆記爲思考理解和書面語言表達的過程,引導培養、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對知識的綜合歸納能力和對知識的系統化、條理化能力,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快速反應能力。

三、注重習題課,精選練習,讓學生體驗成功。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對於學校教育所持的基本觀點是“知識是死的,而學校卻要爲活人服務 ”。說到底,我們學校的教育,就是幫助學生成功,教會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是核心。通過教師的幫助和引導,學生獲得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學生也學着教師的做法,自己獨立評析題目,運用有關原理來解析問題。這樣就內化了學生學習的動力,使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這種成功感會激勵他們更加主動地學習,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關於高中歷史課教法的研究與探索 1、目前考綱在能力要求方面,具體提出的要求是:歷史學科的思維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論證能力、合理的邏輯思維組織能力、簡潔通暢的文字表達能力,這種表達既要符合題目考察目的之要求,又不能限定取決於某種教材。

根據上述這些要求,教學方法必須改變,一要設法培養提高學生的思維、理解、表達能力,二是源於教材、高於教材。具體做法:①高一、高二應用"導讀法"教學。所謂導讀法,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課文的方法,儘量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分析歸納能力、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這種方法共分四步。第一步,凡講各章、節課文,具體講每一個目時,均一一列出子目,然後分析引導學生理解、記憶並記錄,每一子目的內容。第二步,只提示每一個具體目應列幾個子目,讓學生在限定時期內自己看書,作出筆記,然後分析、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修改筆記。第三步,凡講各目,不再提示,讓學生自己看書後分析決定應列哪些子目,並在規定時間內做完課堂筆記,教師與學生討論,藉以引導學生向正確方向靠攏,同時也使學生修正了各自的筆記。第四步,每一節課各目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做好讀書筆記,然後讓學生自己來講,講的正確即予肯定,不正確則讓另外的學生來補充,內容一旦完善便予肯定。實際上到這一階段,90%的學生都可做對。②高三年級應安排三遍教學過程。原因有三:一是大學聯考題覆蓋面廣,知識點分佈較合理,重點突出,命題角度新穎,難度體現了大學聯考的意圖,經得起推敲;二是閱讀、分析它尚可瞭解命題的規律;三是一切能力要求分別融會在各個具體試題之中,讀、思歷年大學聯考題便可在不知不覺中達到適應大學聯考的水平,從而提高應試能力。否則,要具體講這些能力要求,是很抽象和有些枯燥的。③應努力在教學中與其他學科橫向進行聯繫,促使學生知識的融會貫通,也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具體說,歷史科教學,可以、並且應該:與地理學科聯繫;與語文學科聯繫;與政治學科聯繫;也可以與外語學科聯繫。

高一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9

學習歷史其實很簡單,並不需要死記硬背,絞盡腦汁,“學習有法,學無定法,貴在得法”。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要掌握好方法,但是這僅僅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用心學習,開動腦筋,積極發言,這樣你就會發現,原來學習歷史並不難。 同時,應當注意閱讀每個單元的前言,瞭解每個單元的歷史線索,主要問題和重要學習提示,這些都十分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理解。 其次,必須注意課文的學習導言,雖然短,但內容卻是課文學習中最重要的,還必須認真思考課文的問題,思考的問題越多,越會引發我們思考更多問題,有利於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因爲我們畢竟要面對考試,所以我們在談論學好歷史的過程中也絕不迴避考試技巧的問題。

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 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儘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儘可能地多想一些。最忌諱的是認爲自己不會,就什麼都不寫。最後,答題的時候,字跡一定要清楚。要答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每點內容不要羅嗦,但一定要把要點概括地講出。每點都要用序號標明,這樣才能清晰明瞭。 最後,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對學習歷史也很有幫助。一個人無論怎樣細心都會有疏忽的地方,通過與同學交流筆記、與老師探討習題,休息或者自習的時候可以和同學一起拿着卷子、書、資料什麼的互相問答,往往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是我的親身體會。

高一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開篇先要說句實話,雖然都說“文史哲不分家”,然而我作爲一個根正苗紅的文科生,歷史卻是相當的不好,甚至常常會被工科的孩子爸爸嘲笑。各種朝代亂入,年代不清,人物混淆,事件矇昧,甚至連一條歷史線都捋不清楚,一到亂世的時候就糊塗掉了,貽笑大方。那麼,到底爲何開始讀,讀了四個月到底感覺怎麼樣,我今天動動筆,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一、讀史的引子

想着孩子還小,接觸歷史實在有點過早,腦袋裏形成一條時間線?感覺有點像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直都沒真的動心思搞歷史。此前用了一年的時間給孩子讀完了《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這套書呢,主要是由中國最傳統的神話故事、寓言故事、民間傳說、少數民族故事、名著故事等組成,還有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歷史故事。孩子對歷史故事異乎尋常的興趣令我驚訝。《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裏提到的七八個“三國故事”竟然成了她們的大愛,於是找來《三國演義》又補着講了一些,她們說比《西遊記》還好聽,真讓我這個從小不讀《三國》的人醉了。隨着《最美》的展開,孩子們漸漸瞭解到了李世民、朱元璋、岳飛、張騫、班超、秦始皇等歷史人物的經典故事,對歷史朝代問得越來越多,我就開始琢磨着要用一套歷史書來接《最美》的班了。由此開始了歷史故事的講讀。

二、市面上若干兒童歷史讀物的簡單介紹

1、《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一開始對這套還是抱有很大期望的,畢竟是步印大社出品的名牌,但也許是孩子小了點,這套在應用起來不能說很理想,至少不適合做啓蒙讀物。

先來說說《寫給》的優點:一是圖片精美,紙張高級。大社出品的質量是沒說的,值得一提的是,裏面有很多不錯的圖片,特別是一些文物、古蹟的照片,在講到具體朝代時看看,非常有現場感。二是屬於主題式串講,圍繞一個時代,突出幾個觀點,把多個故事串在一起,引發思考,結尾還會有思考題。三是篇幅短,適合孩子自己看。

再來說說《寫給》不適合啓蒙的問題,主要是不以故事切入,太過於像“教材”,趣味性不強,每一件事都是浮光掠影,很多著名的故事,比如“荊軻刺秦”、“霸王別姬”之類的,也都是蜻蜓點水地介紹一下,缺少故事的前後鋪墊和渲染性,所以也難以有一個非常深刻的感情化的理解。此書配套的臺版“小魯講歷史”我沒有聽過,不好評價,但看目錄來說,無疑是太粗了,一個朝代三兩個故事,是根本無法領略到什麼的。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起我上學時學歷史的痛苦回憶,乾巴巴的教材、人物、事件,一個年代表,背吧!那年代表後其實有多少精彩的故事,有多少鮮活的人物,有多少經典的典故,有多少雋永的哲理,都沒有印象。當然《寫給》如果用好了,還是很不錯的,最好是對歷史有了一定印象之後,再用來串講串讀。

2、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系列。經過反覆比對,以及各種版本的書最終都買來看了以後,基本可以確定,著名歷史學家林漢達編寫的系列中國歷史故事書,是目前國內最好的,幾乎也是唯一靠譜的原創歷史故事書。如果你在噹噹或京東上搜索,基本上可以說,你搜到的絕大多數其實都是林漢達的作品,林林總總,然而不離其宗。《東周列國故事新編》、《前後漢故事新編》、《三國故事》是其主體,對,很遺憾,林先生只寫到三國,就像紅樓未完、海棠無香一樣令人遺憾。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幾個套系:《中國歷史故事集》(大厚本,壓縮版,到三國)、《中國歷史故事經典》(6本,只到三國,故事多,內容全)、《中國歷史故事集》(10冊,修訂版,雪嵐續寫,有壓縮,到清朝)、《上下五千年》(多種包裝,與曹餘章合著,到清朝)、《中國歷史故事漫畫版》(10冊,到三國,嚴格按照歷史故事集脈絡畫成)。其它歷史普及書籍不是沒有,但水平、原創性無一能與林先生作品相提並論,部分粗製濫造,畫風低劣。

大家看上面這一大堆書肯定暈頭了,我個人來說,推薦用10冊裝的《中國歷史故事集》來給孩子做第一套正式的歷史入門書。原因一是稍稍精略,但不失原貌,重要的脈絡、人物、事件都算比較充分。因篇幅精幹,大人孩子讀起來不至於失去耐心。將來對某一個朝代感興趣,可以找別的再補充。二是這套故事集朝代全,林先生只寫到三國,後面雖然是續寫,總歸是盡力保持統一風格,孩子接受起來比較容易,而第一次捋歷史脈絡無疑還是一擼到底比較好。三是與寫給比,故事性更強;與上下五千年比,朝代性更完整。四是一些成語、典故,往往被提煉出來作爲題目和重要內容,非常有利於孩子學到歷史故事的副產品。

再次感嘆老一輩歷史學家兢兢業業治學著書的偉大精神,多少孩子因此受益,多少人對中國歷史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是拜林老先生所賜。把歷史講成孩子能聽、愛聽的故事有多不容易,又有多重要!看到書後老先生的手稿,真心佩服林漢達的勤勤勉勉,更加佩服他的驚才絕豔、學士無雙!再次鞠躬!

3、《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應該說,這麼多年來,中國大陸地區沒有再出什麼像樣的歷史普及書讀本,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無法跳出林漢達先生的圈子。而中國臺灣地區,倒是另闢蹊徑,可以不受林先生影響,搞了一個教材式的《寫給》,還有這麼一個著名的故事性的歷史讀本。作者吳涵碧女士,中國臺灣著名學者、作家,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以《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爲題,在中國臺灣《中華日報》、《國語日報》開闢專欄,連載歷史故事,每週一篇,20xx年從未間斷,本書即由這些專欄文章結集而成。吳姐姐的歷史講到明朝中葉,我雖然沒有買過,但從網上看到的片段來判斷的話,吳姐姐應該是比林漢達系列更注重故事性的,着力突出的是歷史上一些有趣鮮活的片段、人物,描寫似乎更加細膩更加女性視角。但與此同時,在時間脈絡走向上就弱化一點,有些故事在時間上的先後順序甚至是亂的,比如戰國時孟子的故事,卻放在春秋時伍子胥、勾踐夫差的前頭說,這也體現了專欄連載想到哪兒寫到哪兒的特點。雖然沒那麼多所謂,但對於第一次接觸歷史的孩子來說,時間軸上卻有可能發生混亂。這是一個小小的缺點。這套書目前網上也有音頻。

三、關於孩子讀史的好處、年齡段及方法問題

歷史概念其實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不到一定年齡是很難理解的,如果低齡讀史,那麼除非是和鮮活的歷史故事相結合,否則是不大容易推進的。那麼,孩子到底有沒有必要讀史?說句實話,我曾經也很猶豫,也是在跟孩子讀《最美》的過程中彼此推動的結果。因爲我雖然是文史哲出身的學生,卻希望孩子能學理科,學科學、學技術,學一些人類社會未來發展趨勢的前端學科。歷史這種學科,吃飽了飯掙夠了錢,玩玩可以,萬一孩子學得太投入,將來非得搞這個,實非我所願。然而,經過這四個月來天天晚上固定的講歷史故事活動,我也覺得自己是想多了,這個只是歷史普及,孩子也並未因爲天天聽這個,就減少對自然、科學等的興趣,除了聽故事、瞭解歷史線,對未來的歷史學習考試有幫助外,還收穫了這些意外的好處:

第一:大量成語、典故的透徹講解。作爲中國語言精粹的成語、典故,其實都是來自各種歷史故事,還有比前因後果鋪墊十足地講解這些故事更有助於瞭解這些語言的嗎?一鳴驚人、老馬識途、脣亡齒寒、病入膏肓、圍魏救趙、四面楚歌、千金一笑、退避三舍、一鼓作氣、臥薪嚐膽、懸樑刺股、百家爭鳴……孩子對這些語言的理解自然而然就上了一個臺階。牛媽家兒子“牛少”聽完了鄭莊公的故事,再跟媽媽吵架的時候“不到黃泉,永不相見”脫口而出,有沒有感到那文化撲哧撲哧地往上飆啊!?

第二:掌握到多種多樣的人生套路。我有時候問閨女們“歷史故事好聽,還是童話故事好聽”,答曰“歷史故事好聽,因爲童話故事太無聊了,就是公主王子過上了幸福生活,要不就是沒兒沒女老夫妻有了個神娃!”我的乖,原來是嫌童話故事套路化,不新鮮。然而,“一切都是套路”,歷史也一樣是有套路的。破釜沉舟的套路玩過好幾次,忍辱負重的套路玩過更多次,“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開國皇帝都在玩啊!韓信哭着說“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的時候不會想到,後面還有前仆後繼的功臣被殺掉。歷史總是驚人的重複,孩子們聽到東漢,已經知道在信不過的人面前永遠不要流露真實情感,在敵人說“來呀來呀”的時候一定不要追上去。因爲這是歷史,是真實的,不是被大灰狼吃了以後還能剖出來的故事,所以纔是真正可以借鑑的。都說“讀史可以明智”,等以後來到職場上遭人算計,可以在心裏微微一笑“小賊,你這些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啦!”

第三:感受千樣人生。人這輩子,只能活一次,但在書中,卻可以活千百次。我們自然不願意讓孩子去經歷亂世,那麼也就失去了體會英雄輩出快意江湖年代的機會;我們終其一生可能都是平凡普通人,那麼也就沒有感受王侯將相英雄美人情感的可能。幸好我們還有書,有真的來過這個世界,真的拼過、愛過、哭過、笑過的人的故事可看。我家老大聽故事的時候一定要站在勝利者的立場上,先問最後誰贏了,然後選擇一個“她向着”的人,爲的是最後不爲角色傷心。然而隨着故事的展開,人的情感往往自己說了不算,孩子會跟着故事情節走,跟着喜怒哀樂、患得患失,或得意忘形,或懊惱後悔,或意氣風發,或傷心落淚。項羽霸王別姬,烏江自刎,在渲染了半個多小時的悲壯氣氛下,早早就說要向着劉邦的大寶最終忍不住哽咽流淚。有這一滴五歲孩童的純真眼淚,這本書也算沒白買。

第四:正三觀,練思考。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就是說,呈現在後人眼中的史,往往是經過主觀修飾加工的。雖然值得商榷,但歷史的主觀性,無論是記載的主觀性,還是解讀的主觀性都是毫無疑問的,關鍵在於每個人自己的取向。我個人認爲林先生的三觀基本上是很端正的,既不腐朽過時,也不矯枉過正。如果說讀史讀史,讀讀熱鬧過去了,未免可惜。讀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加以妥善的引導發揮和提問討論,孩子們便可以藉助歷史故事,奠定非常端正積極的三觀基礎。

那麼,究竟多大開始讀史合適呢。我家五歲半開始讀歷史故事,我個人認爲,這稍稍還是早了點,但以故事爲切入呢,只要孩子不抗拒,也不是不可以接受。通過聽我講歷史故事的小讀者們的情況反饋,我覺得7-12歲的孩子似乎聽得特別好,對裏面一些隱含的更深的道理會有更深刻的理解,最早也不能早於5歲了。讀完可以買一套漫畫集讓孩子自己讀,比較有趣。

我家的講法也說出來供大家參考一下:一天一個故事,以林漢達的中國歷史故事集爲藍本,提前會做一些功課,對裏面提到的成語、典故、名古文、後世詩詞、人物評價、人物軼事做適當的拓展。其中一些節點要問孩子們的觀點、意見和選擇,一個朝代結束,進行一個總體的測試,以考察吸收理解的程度,再適時推進。對於一些過細的戰役情節,以及過於紛繁的人物姓名,我有的時候會故意省略掉了,一切以保持孩子聽故事的興趣爲前提,該惡搞的時候要惡搞,該穿越的時候要穿越。經過這一遍的串講,我自己的收穫也是無比巨大的,甚至超過自己在上學時學到的、感受到的。我想我一定會堅持下去。

關於最近讀史的感謝,也就是上面這麼多了,只是一家之言,畢竟歷史真的真的是很主觀的東西。然而說到底,中國的孩子,我真心認爲確實還是要讀一讀中國的歷史,功利點說,讀史對學習語文的幫助極大,不光是典故知識方面,更加是作文思想方面。宏觀點說,因爲我們中華文化的根在這裏,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高一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如果把高中歷史的學習比作高樓大廈的話,那麼對教材的熟悉掌握則猶如根基。在課堂上歷史老師經常對我們說,要學好歷史,一定得把課本看“厚”。當時不懂,後來方纔明白:書看得多了,自然就厚了。

或許有人不以爲然:把課本掌握了就能把歷史學好了?當然不是,但要學好歷史,課本是非得熟悉掌握不可的,這樣方能融會貫通,爲我所用。如何看課本呢,會看的和不會看的不一樣,結果也就相差甚遠。我想在看書時一定要多思考,多比較,多總結,這樣就會多收穫。基於此,我在學習歷史時總結了幾點方法,供大家參考一下。

一、“座標式”與具體事件

這是針對某一具體事件或專題而使用的方法。以座標原點爲一歷史事件,以座標縱軸來表示此事件發生的前因與後果,以座標橫軸來表示此事件發生過程中所涉及的各色人物之態度觀點及行爲等,以這樣的直觀方式把某一歷史事件的方方面面全都考慮進來,有助於我們對此事件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比如我們在學習“洋務運動”這一節中,分析洋務運動出現的原因以及它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在這場運動中,洋務派、頑固派最高當權者各持何態度又各自採取了什麼行動。採取這樣的方法來學習,有利於我們理清思路,把握重點。

二、“提綱式”與總體複習

我在臨近考試複習歷史時往往採用這種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複習方法。這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教材的前提下,以列提綱的形式把教材知識內容重現出來,實際上說白了就是能把教材目錄默寫出來。可不要小看這一點,它可以幫你以快速的時間把課本從頭到尾複習一遍,當然在畫這種知識結構圖時要儘量多地回想具體的細節和思考前後之間的內在聯繫。大家在學習累的時候,不妨這樣在紙上畫一畫,憶一憶,既休息了大腦,有複習了知識。

三、“點線面結合”與人物評價

學習歷史,免不了涉及對歷史人物評價的問題。我認爲作爲高中生,對歷史人物評價問題把握以下基本的三點即可:“點”即出發點,立場,是歷史人物言論行爲的初衷;“線”即歷史人物的活動是否符合社會歷史發展趨勢這條“總線”;“面”是指結合其功過得失綜合對其作出的全面評價。比如評價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曾國藩,既要看到他作爲封建官員所持的立場,從而理解其鎮壓起義軍時的殘酷兇狠,又要看到他作爲洋務派所具有的求強禦侮的進取精神以及對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綜合這兩方面我們再對其做出客觀總體的評價。

四、“先同後異,同中再求異”與事件比較

比較題也是在學習歷史中經常遇到的,無外乎二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但我想這裏有一個細節問題,就是應該先看其相同點,因爲不相干的兩事物是無法做出比較的,相同點往往是較明顯的,這樣在作題時就會容易些。比如,比較一下兩次鴉片戰爭的異同。既然同稱鴉片戰爭,我們很自然想到二者的關係,後者應是前者的繼續和擴大,進而想到二者發動的目的和當時的國際背景都是相同的。再如,中日戰爭和中法戰爭的異同,同樣在字面上我們可看到兩次戰爭都是與外國列強進行的,對他們來說都是侵略性的,都是對中國的掠奪。所以對那些碰到比較題無從下手的同學,應該學會合理的方法,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五、“擴展+關鍵詞”與材料分析題

材料題是我們在考試中必然會遇到的,也是感到比較棘手的。如何做,我想最基本的要抓住這兩點。“擴展”是說在看材料時不應僅僅侷限在材料本身,而應把思維進行延伸,把這段材料放到它所處的歷史背景當中,考察與之相關聯的歷史事件,這樣就會給我們一個完整的輪廓,便於在更大範圍來搜索我們需要的信息。“關鍵詞”是指材料中不起眼的容易爲我們所忽視的信息,看似無用的往往卻是重要的,比如材料的出處,時間或者某個人物等,這些都是我們解題的關鍵。所以說,難的不是題目,而是我們的眼睛能否看到這些細節。

古人說,讀書,更要讀好書。同樣我們讀歷史,更要學會如何讀歷史。尋找學習的方法,讓歷史的學習變得有趣而簡單。同樣地,歷史不是簡單地機械地讓我們記住所發生的事情,我們學的時候也要“思”,從中吸取更爲深刻的東西,這纔是歷史真正的吸引人之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惟有勤于思考,方能明智。

高一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歷史新課改,使我深深的感悟到:一切盡在參與,過程纔是最重要的,若爲學習也,成敗皆可拋。

歷史的改革中,我覺得自己的聯想空間開始逐步的“升級”。擡頭仰望天空,一隻鳥兒掠過,不由得想起一句名言:“天空沒有鳥兒掠過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無數個疑問盤旋在頭上:爲什麼鳥兒能飛,而人卻不行呢?不由得想起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魏源的《海國圖志》、林則徐、晚清資本主義的產生、19世紀末的發展、20世紀初的短暫的春天……要想得內容真的太多太多了,思維轉動起來了,學什麼都開心,不是嗎?又如,當老師說到清政府統治黑暗時,我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黑洞”。黑洞並不黑,這我也知道,可是仍在聯繫,想起了“黑洞”一詞的最早發明才,美科約翰?惠勒,想到了光的微粒說和光的波動說兩種光理論,腦海中呈現宇宙、大量的氣體緊緊地吸引到 ,聚成恆星。原子裼 猛烈碰撞,氣體升溫,……我也有點不相信自己了,這麼小的腦袋怎麼會能裝下“宇宙”呢?真是“智慧是無窮的,宇宙萬物悉在此也。

在歷史改革中,我覺得我學會了總結(只是皮毛而已),“前事不忘,後世之師“。一部完整的歷史,也就是一個完美的總結。牛頓也曾說過:“要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確是: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雖然吾資不聰也,但是隻要我留心地總結,那麼道路雖是曲折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我覺得“學習”的學問很深,它是由一個鎖鏈環環相扣,然後向四面八方輻射,四周的向中間聚攏,環環相輔,好比“天網恢恢”中的“天網”,越來越大,無邊無際,牽一動全,仰望茫茫大地,我乃如此渺小也。吾欲強,必學也。

分組合作,同學們相互溝通,團結一致,生活在這樣的班集體中,我覺得自己地幸福的,同學們精彩的講解,流利的辯答,不覺發現自己身邊有如此多的人才。當自己站在講臺上,八十雙眼睛望着自己,心開始慌了,但隨着講課的投入,又慢慢沉着了,一節課下來,我覺得自己勝利了,自己進步了,“人應該學會戰勝自我”,敢於超越,敢於創新。

我學習,我快樂。我在歷史考試之前的大約兩個星期就已經開始複習了,第一遍的複習要特別仔細的看書,要細到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甚至不是正文的內容也要看,如“歷史縱橫”,邊看邊記,然後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清晰的架構和知識的輪廓。當然,看一遍書就把所有的點都記下來幾乎不大可能,所以我一般還會進行第二遍的閱讀,鞏固記憶。

以上的任務在考試前兩天就應該完成,那麼考試前幾個小時複習什麼呢?應側重在對大題的梳理上,每一個問題的條理都要很清晰明瞭,能一二三四地列出來,在答題時也要注意表達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