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總書記“五四”講話心得體會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6W

5月4日,xx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用中國夢打牢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礎,用中國夢激發青少年的歷史責任感,爲廣大青年健康成長成才進一步指明瞭方向,對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學習習總書記“五四”講話心得體會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高校面臨的一個重大時代課題。當前,隨着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社會思想文化越來越多元多樣多變,給大學生健康成長帶來了深刻影響。一方面,當代大學生精神世界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接觸新事物多、信息面廣,思想活躍、興趣廣泛,主體意識、獨立意識強。另一方面,受社會環境大變革影響,部分大學生缺乏社會磨礪,社會責任意識不強,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利益淡漠,缺乏社會責任擔當。“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大學生作爲當代青年的先進代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他們社會責任感的強弱,不僅直接影響個人成長成才,也必將影響到社會和諧、國家強盛和中國夢的實現。所以,培育和增強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具有很強的時代緊迫性和現實針對性。

堅持立德樹人,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增強社會責任感。xx指出,青年是引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一個民族的文明素養很大程度上體現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準和精神風貌上。歐美很多發達國家將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作爲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作爲創新型人才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個人需求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係,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祖國的需要結合起來,把社會責任作爲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要堅持德育爲先,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鼓勵學生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頭倡導良好社會風氣。要遵循教育規律、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道德認知規律,根據時代特點和學生特點,合理確定德育目標、內容要求,科學設置由低到高、由淺入深、整體一貫的國小、中學、大學德育課程體系,把責任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要加強人文素質教育,重視隱性教育,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對人類命運的關愛、對國家民族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注重知行合一,在實踐中增強社會責任感。xx強調,人類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離不開篳路藍縷、手胼足胝的艱苦奮鬥。實踐是提高本領的途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既是高尚品德和健康人格的重要標誌,也是創新行爲和實踐能力的動力之源,僅在課堂上、在書本中難以體會和感受到責任的份量。要使責任感真正成爲學生的內在心理品質,必須強化實踐環節,在實踐中培養責任感。要創新體制機制,使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和社會服務制度化。要把社會實踐作爲一項重要教育課程,制定實踐教學標準,改革實踐教學內容和機制,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科學規範的評價及監督體系,建立社會實踐檔案。要加強校內外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加強綜合實踐課指導教師隊伍建設。近年來,北京師範大學積極整合資源,深入實施“百千萬”社會實踐育人工程,即“每年暑期至少組織一百支社會實踐團隊,每年至少有一千名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每年至少一萬名學生參加志願服務”,通過專業實習、社會調查、支教扶貧、科普宣傳、生態保護、決策諮詢等,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接觸瞭解社會,在利用自己所長服務社會、服務他人的實踐中,培育和增強社會責任感,爲實現中國夢作貢獻。

完善制度建設,在責任文化中增強社會責任感。xx強調,要爲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豐富的機會,爲青年建功立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只有每個人都爲美好夢想而奮鬥,爲實現中國夢承擔應盡的責任,才能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責任感的培育根本在於責任制度的建設和完善。要推動社會責任體系建設,把責任心和責任制統一起來,把履責和問責結合起來,在全社會確立一種良性的責任導向。要把培育責任文化作爲基礎工程,推進社會環境育人,努力營造一個以盡責爲榮的責任文化氛圍和信用體系,促進責任意識發展和責任精神形成。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網絡陣地建設,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媒介素養,增強公共理性,提高信息辨識能力、批判能力和創新能力。要加強輿論環境育人,通過對身邊典型人物、先進事蹟的正面宣傳,傳遞榜樣力量,凝聚正能量。北京師範大學堅持把責任教育融入大學文化建設和日常思想教育之中,開展“追尋中國夢·共築師大魂”主題教育活動,舉辦“感動師大”新聞人物評選,在榜樣人物身上,集中體現了“學爲人師、行爲世範”的校訓精神,體現了崇高的價值追求和厚重的責任擔當,通過榜樣人物的示範引領,彙集起了實現中國夢的涓涓細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