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踐行強軍夢心得體會(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5W

學習踐行強軍夢心得體會 篇1

近日來,總政印發先後印發了《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學習教育提綱》和《關於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強軍目標的意見》,強軍目標是着眼軍隊建設發展全局和新的時代條件提出的重要思想,體現了我們黨新形勢下建軍治軍的總方略,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繼承發展,是我軍堅持正確前進方向的重要保證,是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行動綱領。作爲一名戰士,必須要把學習強定罪目標作爲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來學習,認真貫徹和軍委重要指示精神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體會:

學習踐行強軍夢心得體會(通用5篇)

一、要充分認識強軍目標的重要意義。

強軍目標體現了我們黨對新形勢下軍隊建設特點規律的深刻把握。軍隊建設發展必須與黨的歷史任務相一致、與國家發展戰略相協調、與國家地位相適應,是推進軍隊建設必須遵循的規律,也是我們黨建軍治軍的一貫主張。黨的強調,我們黨擔負着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隨着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我國正在由社會主義大國向社會主義強國邁進。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反映了實現黨的執政使命對軍隊的新要求,反映了軍隊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維護大國地位的重大責任,彰顯了推進軍隊現代化建設的自覺自信。

二、要堅定實現強軍目標的信心信念。

強軍目標是對我軍建軍治軍經驗的科學總結,是新形勢下強軍興軍的科學謀劃,指明瞭加快軍隊建設發展的科學路徑。實現強軍目標,有着堅強的政治保證和深厚的現實基礎。黨中央、和的堅強領導,爲實現強軍目標提供了根本保證;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快速發展形成的強大綜合實力,爲實現強軍目標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我軍建設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積累了豐富經驗,國防和軍隊建設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強軍目標面臨着難得的歷史機遇。可以說,我們的信心信念,來自對強軍目標的高度認同,來自對黨的領導的堅定信賴,來自對發展基礎的清晰認知。我們要堅定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自覺自信,堅定不移地朝着實現強軍目標奮勇前進。

三、把個人夢與強軍夢充分地結合起來。

強軍夢是國家的夢、軍隊的夢,也是每個官兵的夢。我們必須把個人理想抱負融入強軍夢的實踐,把個人成長與實現強軍夢緊密結合起來,自覺爲實現強軍夢努力奮鬥,真正匯聚起強軍興軍的磅礴力量。把強軍目標作爲學習成才的動力,首先必須熱愛本職工作。本職工作是士官建功立業的平臺,離開本職工作談夢想,無異於癡人說夢。其次要勤學肯幹。信息化建設的需求正在“倒逼”士官隊伍不斷學習新知識,提升與未來戰場相適應的能力素質,誰趕不上趟,誰就要被淘汰。再次要具備相當的決心和氣魄。一塊好鋼要經過錘鍊和淬火才能變成利劍,成長成才也是這個道理。許多原本素質比較好的士官,因爲經不起艱苦的錘鍊和考驗,最終與理想失之交臂。究其原因,很重要的是缺乏一股敢於挑戰、敢於拼搏、敢於較真的勇氣。我們相信,只要勇於擔當、善於擔當,每名士官都將在實現強軍夢的征途上,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夢想。

學習踐行強軍夢心得體會 篇2

召開以來,主席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的高度,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闡明瞭當前軍隊建設最爲緊要的奮鬥目標——強軍,打仗。爲此,一場關於軍隊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又如火如荼地展開着,這是一場關於政治標準的討論,更是軍隊建設該如何取捨的一個關鍵時期。作爲我黨我軍的一份子,人人均有義務與責任爲強軍目標不懈奮鬥。

一、堅定戰鬥力標準下的政治性要求,明確我軍建設的前進方向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聽黨指揮的隊伍,我軍的所有建設任務都將是圍繞黨和國家的戰略目標而進行的,在國際戰略形勢和國家環境發展變化的當今時代,國有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全民翹首企盼的百年之夢,作爲我黨的武裝集團,黨的目標就是我們前進的方向,黨的召喚就是我們奮鬥的動力。唯有將自身鍛造成能打仗、打勝仗的英勇之師,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才能爲黨和國家的命運保駕護航。新時期,黨和國家爲國防和軍隊建設賦予了更爲神聖的使命,透過這些,可以看到我黨在承擔執政使命的同時對軍隊的迫切要求,這是一項服務於國家戰略部署的利益性需求,是一個服務於黨、服務於人民的政治任務。可見,戰鬥力標準下的強軍勢在必得,戰鬥力標準下的政治要求更是關係全局、關係我黨、關係人民的方向性指導,爲誰而戰、戰之爲誰,只有明確了目標,才能“靜下心來”,才能“卯足勁來”,才能“少走彎路”,也只有堅定不移的執行好每一個政治任務,軍隊建設的步伐纔會無往不利、風正帆懸!

二、堅定戰鬥力標準下的唯一性要求,確立部隊工作的指導方針

戰鬥力標準“唯一化”,這是在提出強軍目標之後,極度重視戰鬥力的成果。強軍目標的提出,從側面爲軍隊敲響了警鐘,和平年代的軍隊工作到底意義何在?遠離戰火的軍人又該作何姿態?有人說,軍人是爲戰爭而生,那失去了戰爭,軍人是不是就應該享受舒適安逸的生活呢?答案卻是相反的,失去戰爭的軍人,更應該枕戈待旦、厲兵秣馬,備戰更是軍人職業的一部分。軍隊建設的任務也是同一個道理,外界的變化只會讓我們的工作慎之又慎,和平“泡沫”往往是斷送軍隊命運的潛在殺手。古語講: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篇而萬篇明。紛繁複雜的國際環境給了我們平靜的表象,紅燈綠酒的外界給了我們難以抵抗的誘惑,不良的社會風氣更是滲透進部隊的世界,種種惡劣條件直接影響到了軍隊各類業務工作的正常開展,但只要抓住要領,識破障眼乾擾,我們的隊伍依然會拾起優良傳統,延續歷史輝煌。切實認識戰鬥力標準的“唯一化”,是部隊工作需要長期堅持的指導方針,練爲戰,練得是打得贏、過得硬好隊伍,而非安全第一的花架子;訓爲戰,訓出有素質,有水平的作戰力量,並非領導滿意、成績優良的表演家;預爲戰,放眼實戰,着眼未來,演習演得出輸贏,演不出經驗教訓,演不出一支能打仗的戰鬥力部隊,也都是無濟於事的徒勞無功。部隊建設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都值得每一位軍人深思,嬌生慣養,鑽空子的軍人隊伍最終是無法在戰爭面前經受住考驗的。

三、堅定戰鬥力標準下的根本性要求,在強軍召喚之下銳意向前

軍人的首要任務還是打仗,是一個武裝力量。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解放軍承擔着不同的任務使命,但這都無法掩飾我們作爲戰鬥隊伍的根本。樹立好戰鬥力標準,軍隊才能站得穩,軍隊的根本才能扎得深,時刻培養“打贏一切”的高標準意識,明確“打不贏就爲零”的思想根子,纔會從內在高度重視戰鬥力標準的軍隊建設,才能在外在表現出有血性、有能力的現實需求。一支時刻以提高戰鬥力爲己任的軍隊是經久不衰的,他不會因爲外界的因素變化而放棄對自身的要求,著名戰爭學家克勞塞維茨曾說過,戰爭的決定因素最終還是人的精神力量,也就是我們堅持培養的戰鬥精神,堅韌的戰鬥精神則是戰鬥力標準的靈魂。堅定根本,矢志不渝,或許我們的科技力量不是最發達的,我們的方法戰術不是最先進的,我們的國力不是最具優勢的,但這些都不能動搖我們敢打必勝的信心,不得成爲阻礙我們提高戰鬥力的絆腳石。以來,戰略性的提出了強軍目標,也深刻指出了實現強軍目標需要回答和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戰鬥力標準下的軍隊建設已然成爲時代洪流下不可猶豫的邁步。立足根本,才能站穩腳步,本末倒置,視根爲枝,只會貽笑大方,將國之大事淪爲悲痛。

強軍號令,如在耳旁。作爲新時代的革命軍人,身爲這場歷史大舞臺上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投身其中,緊隨黨中央的步伐,深刻學習習關於戰鬥力標準下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領悟我黨實現強軍目標的方針政策,做到深入淺出,學于思想深處,落於崗位實處,真正將戰鬥力標準作爲部隊各項工作的根本要求,切勿做表面文章,喊強軍卻又無所爲,唯有根子扎得深,纔可在細枝末節中堅定向前,銳意進取。

學習踐行強軍夢心得體會 篇3

穿越血與火的歷史煙雲,歷經建設與改革的風雨洗禮.憶往昔崢嶸歲月,百年曆史浸滿了多少屈辱的淚水,數十年抗爭又流盡了多少中華兒女的熱血。九十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紅船從黎明中駛來,中國革命放射出第一縷絢麗的曙光。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正確的航向。黨以七月的名義,呼喚八月的南昌風暴,點燃秋天的井岡星火,喚起了長矛、大刀和紅纓槍。九十年風雨兼程,說不盡的坎坷滄桑;九十年風雲鉅變,道不完的豐功偉績!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凱歌嘹亮。在無數先烈們用鮮血染紅的黨旗上,翻卷着的是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怒濤,流淌着的是爲保家衛國而澎湃的血浪。 滄海桑田,神州鉅變。如今,南極上空飄揚着我們鮮豔的五星紅旗,太平洋馳騁着我們強大的海軍艦隊,神舟系列飛船實現了我們期盼已久的“太空夢”。那些曾蔑視我們爲東業病夫的列強,一個個低下了高貴的頭顱,一個個驚詫又嫉妒我們的“中國崛起”。我們這個曾經飢寒交迫的民族,已經可以驕傲的告訴世界:一個偉大的黨正帶領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實現小康,走向富裕。請問:世界上還有哪一個政黨能夠創造出這樣的奇蹟?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歌詞。但那時我年紀還小,並不能領會當中的深刻含義,只是覺得歌曲朗朗上口。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能理解其中深刻的內涵。因爲,我是生在紅旗下,沐浴着黨的雨露,度過幸福的童年; 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駛進知識的海洋,直至加入人民解放軍這

個鋼鐵集體,是黨把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鄉村孩童,培養成爲了一名鐵骨錚錚的中國軍人。俗話說,“滴水之恩,應當涌泉相報”,何況黨對我的恩情比山重,比海深,我將始終堅定信念忠誠於黨,併爲之奮鬥終身。 當時間沉澱,歲月逝去,當九十年如彈指一揮間,當那些滄海桑田的誓言淪爲最美好回憶的時候,還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用幾代人的時間來追隨,還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用一生的信念去銘記,去堅守?九十年的時間已經給了我們一個答案,只有共產黨纔是我們心中永遠不滅的信念,只有共產黨纔是我們一生所追尋的陽光,只有對共產黨的忠誠纔是對國家、對人民最真摯的熱愛。請問,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感恩黨、聽黨話、跟黨走,忠誠於黨呢?我們的黨,自建立以來始終與時俱進,保持着黨的先進性。當前,黨中央根據國內外形勢,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提出了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即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作爲黨員,同時也是革命軍人,我們必須牢記強軍目標,獻身強軍實踐,圓我們的強軍夢,強國夢。 實現強軍目標是一項偉大而艱鉅的事業,或許我們的工作只是站崗、飲食保障,有時甚至只是擦擦車、掃掃地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着看似平凡的工作,但是強軍目標的實現就是依靠像我們在座各位一樣的,能夠履職盡責,把本職工作做好的人,用毛主席評價白求恩同志的的話說就是“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用學院三個“敢於”就是, “敢於勇挑重擔”、“敢於承擔責任”、“敢於較真碰硬”,用三個字概括那就是——敢擔當

矢志強軍敢擔當,就是要敢於勇挑重擔,是將面臨的挑戰和困難聯繫起來,將不負重託和不辱使命聯繫起來,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精神,敢於迎難而上,敢於豁得出來、衝得上去,不畏艱險,自覺挑起強軍興軍的重擔,在工作上不拈輕怕重,在個人得失進退上不斤斤計較,挑三揀四,在遇有棘手問題或出現失誤時,不慣於推脫和撇清自己。 矢志強軍敢擔當,就是要敢於承擔責任,是當責任來臨時有一種期盼和激動,在承擔過程中有一種充實和愉快,在完成任務後有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丘吉爾有句名言是這麼說的:“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一個人只有承擔了一定的責任,纔有可能被賦予更大的責任。我們穿的一身軍裝不只是挺拔,挺拔之外更代表着一種軍人的責任,一種甘於奉獻、隨時準備用生命保家衛國的責任。

矢志強軍敢擔當,就是要敢於較真碰硬,是敢硬碰硬,是敢堅持原則,敢抓敢管,發現問題,處理問題不手軟,做到揭短不怕痛、亮短不怕醜、治短不猶豫,這同時也是黨檢驗我們是否忠誠的試金石。歷史經驗反覆證明,迴避問題只會加劇矛盾,遷就照顧只能埋下禍患,那種做和事佬、當老好人的思想和作風,帶不出過硬的隊伍,最終只能是害人、害己、害我們的部隊。 在我們身邊做到“敢擔當”的鮮活例子有很多。有隻要能站立就要走上講臺,只要能說話就要傳授知識的王昊然教員;有用忠誠和責任鋪就戰鷹起飛之路的任和平;有站着就做柱子,倒下就當橋板的楊小平 回眸歷史,我們走過了千山萬水,放眼未來,我們還要迎戰暴風驟雨。我們國家傲然

矗立在世界的東方,是西方敵對勢力的眼中盯、肉中刺。敵人亡我之心不死,不願意看到我們祖國發展壯大,加緊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戰略圖謀不會改變。我們與西方敵對勢力在滲透與反滲透、顛覆與反顛覆方面的鬥爭將是長期複雜的,有時甚至會是十分尖銳的。強軍興軍,時不我待,形勢逼人,不進則退。我們作爲軍人,要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始終牢記忠誠於黨的軍魂,時刻保持警惕絕不能讓和平安寧遮蔽了我們敏銳的目光,絕不能讓歌舞昇平掩蓋了潛藏的生存危機,更不能讓暫時成功的喜悅衝昏了頭腦!

我們應該時刻記得,肩上扛着的是軍銜,頭上頂着的是軍徽,我們有種義務叫承擔,有種責任叫奉獻。我們要用忠誠守望和平、用熱血和擔當保家衛國,用有限的生命捍衛我們永恆的誓言——忠誠於黨! 號角已吹響,壯志在心頭,在你的指領下,我們將獻身強軍實踐,豪情滿懷敢擔當。

學習踐行強軍夢心得體會 篇4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那天,我部組織開展了以“讀書鑄就強軍夢”爲主題的“讀書圓夢”成果彙報會。我坐在臺下認真聆聽着每一名官兵的發言。其中,某倉庫保管分隊分隊長羅振能的發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小羅在讀書彙報中講了他的一段經歷:當兵臨走那一天,母親叮囑他:“書沒讀好,但要當個好兵。”帶着“再也不用讀書”的一絲竊喜,小羅來到部隊,沒想到整天與深山竹海爲伴,與洞庫彈藥爲伍。起初,他和一些新戰友因忍受不住連隊艱苦的生活而想着調離。不久後,分部開展了“讀書圓夢”活動。小羅本來不太愛看書,可每天看大家都忙着利用空餘時間“充電”,他想找個人聊天都找不到。終於,倉庫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小羅也捧起了書本。結果幾年下來,他入黨立功,轉了士官,當了班長、代理分隊長。小羅說,讀書讓他感到守山就是守心,守住了心,就能耐得住寂寞,深化轉化讀書成果,催生戰鬥力保障力,在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夢想。

小羅的一番讀書感悟,讓我的思緒暢遊千里,又回到了對知識如飢似渴的上世紀80年代。回顧34年的軍旅生涯,自己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爲一名正師職領導幹部,我深切感到,每一點進步、每一次成長、每一分收穫,都離不開組織的關心培養,離不開對知識的渴求。堅持讀書學習,才讓我有機會施展拳腳,實現自己的抱負,爲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1981年11月,我參軍來到舟山某海防部隊服役。說句心裏話,當時我所在的連隊比起小羅現在的倉庫條件要艱苦得多。連隊四面環山臨海,不僅居住環境惡劣,生活條件也十分艱苦,遇到大風大浪天氣,補給船靠不了岸,連隊官兵只能每天靠存儲的鹹菜就着饅頭過日子。起初,我也有打“退堂鼓”的念頭,但連隊濃厚的文化學習氛圍打消了我的顧慮。因爲從小我就養成了每天花上一個小時讀書的習慣,所以新兵下連後,只要有空餘時間我就鑽進連隊圖書室,如飢似渴地學習。一天,營裏要物色一名報道員,也許是教導員覺得我愛讀書,是個能培養的好苗子,沒過幾天我就被調到營部從事新聞報道工作。1983年2月,我在連隊採寫的不過百字的消息,第一次變成了鉛字發表,此後便接二連三地在《解放軍報》、《人民前線》等報刊上發表稿件,半年後就被調到師部擔任報道組組長。1984年9月我考入南京政治學院,作爲全軍首批新聞班的一名戰士學員,實現了有朝一日能夠坐在院校的知識殿堂裏靜心讀書的心願。

畢業後我輾轉於多個單位,無論是在機關還是在基層工作,唯一沒變的是始終以讀書立志要求自己,至今還保持着“白天走幹講、晚上讀寫想”的習慣,力推的“好讀書、讀好書、書讀好”活動,已在我現在的部隊蔚然成風,讓官兵切身感受到“每天都是讀書日”。34年來,我始終堅持自己動手寫稿,過去是剪貼本、筆記本隨身帶,現在是電腦、移動硬盤跟身走,特別是在基層任主官以後,每每開會我都力求做到講短話、講自己的話、講官兵愛聽的話,注重寫短文、寫實文、寫有感而發的文,以此推動部隊各項工作的開展。

春風柳上歸,正是讀書時。今天,身處思想多元發展、科技飛速進步、文化激烈碰撞、信息海量增長的時代,我越發感到,唯有通過讀書學習來增長知識、增加智慧、增強本領,才能在新軍事變革的疾風驟雨中闊步前行。要求領導幹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讀書意在探索未知,重在追求真知,貴在學以致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只有通過把從書中得來的新思維、新觀念、新知識、新辦法,運用到工作實踐中,才能凝聚起強軍興軍的力量,真正擔負起我們這一代革命軍人的歷史責任。

學習踐行強軍夢心得體會 篇5

古人云:“君子之爲學,以明道也。”部隊官兵讀書學習,明的是強軍之道理。在強軍夢的牽引下,讀書熱潮滿軍營。在第19個“世界讀書日”前夕,記者來到武警北京市總隊十七支隊,在與官兵的座談中感悟軍營讀書的新情況新景觀。

紅色書籍理應成爲軍營閱讀的主流

楊偉峯(支隊長):我軍的歷史就是能打仗、打勝仗的歷史。一部軍史,萬千風流。那些鐵骨錚錚的英雄好漢,那些鐵血硝煙的生死廝殺,是今天我們實現強軍目標的最好教材。據我們調查,前輩們的功勳壯舉、光榮傳奇,今天的年輕一代官兵們最崇拜。所以《苦難輝煌》《長征長征》等紅色書籍和其他軍事題材的作品,一直是軍營閱讀量最大的書籍。

毋庸諱言,在少數戰士的牀頭櫃裏,所謂“抓眼球”的書刊時有所見。我們並不反對官兵們廣泛閱讀,擴大知識面,業餘讀書也不必強求一律。但是,紅色書籍理應成爲軍營閱讀的主流。我們既要春風化雨般地引導,也要理直氣壯地講清道理—要想當好兵,先要讀好書。

讀書不會成爲政績,卻能形成風氣

徐波(支隊政委):讀書不會成爲個人政績,卻能形成單位風氣。一個人的閱讀習慣,體現着他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隨着官兵整體文化水平的提高,上世紀60年代初,我軍取消基層文化教員的編制。時至今日,部隊官兵文化程度越來越高,但隨之而來的是讀書的需求和引導。

執干戈以衛社稷,頌詩書以滌心靈。支隊黨委把開展讀書學習活動寫入政治工作指示,特別要求領導幹部要當讀書學習的帶頭人,不能把讀書少作爲“光榮的缺點”。向全體官兵做出鄭重承諾,保證“月讀一書”,並寫出讀書心得體會曬在政工網上請大家監督。領導幹部書卷氣多了,庸俗風氣自然會減少,既開闊胸懷又減少應酬,一舉多得,何樂不爲?

今日“惠兵”在心靈

陳杰(教導員):我們常說“育人惠兵”,而以往“惠兵”總偏重於解決衣食住行。這些問題當然要解決,但是,百年樹人、長遠帶兵,豐富官兵的精神世界應成爲今天“惠兵”的重點。

現在面臨的新情況是,部隊工作、訓練任務重,讀書時間常常得不到保證。我們由此入手,讓讀書成爲各級組織的“惠兵”之舉。比如,給團支部、軍人委員會等羣衆組織賦予引領讀書活動的新職能;各級經常組織讀書知識比賽、演講和詩歌競賽等活動;通過下撥專項經費,定期爲基層讀書室更換圖書,明確指定每週的讀書時間等形式,確保官兵有書可讀、有時間讀書。

讀書不能“泛娛樂化”

彭文彬(副中隊長):我們在基層官兵消費調查中發現,過去戰士們的消費支出主要是購買肥皂牙膏、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如今學習開支佔了一定比例,每月少則三五十元,多則數百元。

年輕人的廣泛興趣必然形成閱讀的多元化選擇。如何引導官兵在種類繁多、良莠不齊的圖書市場選擇適合自己的好書,無疑成爲新時期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新課題。在士兵購書清單中,雖然勵志類的佔73%,但個別士兵入伍前就喜歡看玄幻、穿越類網絡小說,入伍後依然首選此類書籍。讀書屬於個人興趣愛好,不宜簡單粗暴地批評制止,但卻不能放任“泛娛樂化”,這對於培育戰鬥精神和淨化警營環境十分重要。

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

王建烈(指導員):指出,“讀書的原則和範圍要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這是提高官兵讀書學習積極性的一個重要方法。基層讀書應該重視功能性學習,避免盲目跟風,每個人都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選擇自己的讀書內容,做到學有所用、學有所成。比如,我們支隊擔負着幾十個國家使館的警衛任務,爲了更好地完成執勤任務,官兵們都根據實際選學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的日常用語,上級編印的《執勤口語100句》成爲基層的熱門書。

這就形成了一個讀書的良性循環—既是第一需要,又是第一愛好,同時還成爲個人成長進步的階梯。支隊還設立了“學習成才標兵”專項獎勵制度。近3年來,支隊共有46人考上軍校,拿到本科、大專文憑的達20xx多人。

讀書收穫的附加值

胡逸羣(大隊長):忠厚培元氣,詩書繼世長。我的體會是,讀書學習能夠收穫更多的附加值。我入伍前僅有國小文化,是軍事過硬、文化“瘸腿”的幹部。爲此,在工作之餘,我紮紮實實地讀《史記》《資治通鑑》等國學經典。讀這些書需要屏氣凝神有靜氣,幾年下來,除了學到豐富的知識外,還讓我養成了一種從容不迫、不急功近利的心態。

我們有一個“士兵大講堂”讀書活動,戰士們學習有什麼體會,讀了什麼好書都可以上臺去講。這是非常好的學習方式,大家的心理素質、語言表達都能得到很好的鍛鍊。同時,通過這樣的交流,集體榮譽感、官兵關係、戰友感情等都得到提高。十五中隊先後有49名士兵走上“士兵大講堂”。許多人在家是“宅男”,不善與人交流,如今在待人接物等方面都變得落落大方了。

不求學得熱鬧,只求入心入腦

劉鵬軍(上士):作爲一個基層戰士,我熱愛讀書,但只圖熱鬧的形式主義我視之爲負擔。我現在是代理排長,在我們排我是這樣做的:第一,電視、網絡、移動通信等電子媒體雖然會帶來一些副作用,但不能一概而論。其實不論書的載體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書、是用眼睛看還是用耳朵聽,只要書的內容健康向上,就能達到讀書的目的;第二,讀書筆記的篇幅多少、筆畫是否整齊等並不重要。心得筆記,心有得而記之,不搞形式主義的檢查評比;第三,業餘時間提倡個性化讀書,每個人的興趣特點不同,你愛古典我喜現代,你讀傳記我看散文,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不必像搞內務一樣統一。

總之,不求學得熱鬧,只求入心入腦,讀書就能成爲官兵們的自覺,並且樂此不疲。

讀書時間靠的是科學安排

李光振(上等兵):我曾在“士兵大講堂”上與大家分享一課—《規劃每一天,把握每一秒》。說實話,作爲一個基層士兵,可供讀書的時間並不多,但是,這不應該成爲忽視讀書的藉口。

人之差異在於學習,學習差異在於如何利用業餘時間。我很享受微不足道的點滴時光,飯前5分鐘讀一張報,操課後10分鐘背幾個單詞,熄燈前20分鐘讀一章書。如此,在合理安排中,我每天能節約出45分鐘,保證每月可讀完一本書。同時還要學會科學安排時間,比如大部頭的書我留待整塊時間看,而常備一些“口袋書”,見縫插針找時間讀。

這裏同樣是大學

吳堅江(列兵):我是大學生士兵,從前總以爲部隊的讀書水平不高,沒想到戰友們不僅愛讀書,而且還自己編寫書報。比如我們中隊,除了人手一本讀書筆記和剪貼本外,每個班還辦起士兵小報,編寫出《我在使館區當兵》《我們激情燃燒的歲月》等10餘本書,創作出《母親與哨位》等歌曲。士官曹金良擔任連隊新聞報道員期間,發表新聞作品上百篇,退伍後被聘爲《中國教育報》編輯。

這些都激勵着我獻身警營,因爲這裏同樣是我的大學。

良好的讀書環境能讓人脫俗

張浩(排長):良好的讀書環境能讓人脫俗。如今在支隊,最流行的禮物是書,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書。每年年初,上級機關給基層官兵贈書;新兵下連,幹部給新兵贈書;一茬茬老兵退伍,帶走軍營記憶的同時,也留下一本本“愛心書”;就連警民共建,地方政府送的也是書……讀書成爲軍營的時尚,讀書人得到官兵的“點贊”,這已經成爲軍營的新景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