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依法治國學習心得體會_依法治國學習感悟與反思(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9W

淺談依法治國學習心得體會_依法治國學習感悟與反思 篇1

依法治國事關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依法治國喚起的制度力量,必將有力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

淺談依法治國學習心得體會_依法治國學習感悟與反思(精選3篇)

xx屆四中全會無疑將給整個中國社會帶來法治新風,對建設法治國家產生全局性、基礎性、長遠性影響。立法、執法、司法機關和公民共同努力形成全社會遵法、用法的法治風尚值得期盼。

20xx年,醉駕被列爲犯罪行爲,寫入刑法;執法與司法“無縫對接”“環環相扣”,讓醉駕相關人員說情無門;加大執法、處罰和宣傳普法力度……3年來,全國因酒駕、醉駕導致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大幅下降。

運用法律手段有效治理酒駕、醉駕,證明陋習可以通過法治有效破解。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李林說,嚴格依法辦事,違法行爲就能得到有效遏制。

法令行則國治。“喝酒不開車”成爲公衆的普遍行爲準則,這是立法、執法、司法機關共同努力將法治觀念深入人心的結果,也是全民普法取得成效的實證。

弘揚法治精神,是建設法治社會、法治國家深刻內涵。隨着法律條文逐漸變爲社會行動,對法治的信仰將融入公民的血液中。

信“訪”不信“法”,這是很多涉法涉訴信訪羣衆過去對待法律的一個態度。xx屆三中全會提出,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解決。中央政法機關多措並舉,一年來,涉法涉訴信訪羣衆到黨政信訪部門上訪數量明顯減少,政法機關信訪事項受理率、立案率明顯提高,信訪羣衆依法按程序反映問題的意識逐步增強。

“總體來看,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懂得法律是維護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運用法律解決身邊的問題,這本身就是普法效果的具體體現,也是巨大的社會進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湯維建說。

當前我國已進入“六五”普法階段。專家指出,弘揚法治精神,熔鑄法治社會,就必須通過全民普法的深入推進,使公衆逐漸由“知法、用法”向“守法、敬法、護法”轉變,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在整個社會培育法治文化、樹立法治信仰。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xx屆四中全會的強力推動下,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一定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一定能早日建成。

淺談依法治國學習心得體會_依法治國學習感悟與反思 篇2

近段時間,通過對《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的意見》等一系列精神的學習,讓我對依法治國的意義和基本要求有了更進一步地理解。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重要體現,是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把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治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和規範化,從而保障人民羣衆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事務,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目前,雖然通過“xx普法”、“xx普法”等多年來的普法工作,社會的普法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我們基層幹部對相關法律的掌握還是一知半解,更談不上熟練運用法律。近年來,基層巨大的維穩壓力更是折射出羣衆在維權方面的不知法、不懂法和對國家法律的藐視,依靠公然犯法等“辦蠻”行爲來吸引公衆眼球,藉以表達訴求,造成了極爲惡劣的影響。因此,“依法治國”首先是要對社會的普法水平進行本質性地提升。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在鹽渠鄉紅巖村發生的一件真實的故事。一個叫“黑漢”的村民,因與他人打架入獄刑滿釋放回家務農,同院壩村民黃成軍認爲“黑漢”是勞改犯,內心非常蔑視他,經常性對他進行言語欺侮,強行佔用“黑漢”清理打掃的多年不用的集體“紅苕窖”,“黑漢”提出適當補點工錢也不予理睬。黃成軍還到處揚言,“黑漢”就是勞改犯,沒人會幫他出頭。由於以前我們社會確實對勞改釋放犯存在着蔑視心理,“黑漢”認爲沒人會幫助自己,長期受黃成軍欺侮,終於有一天忍無可忍,趁黃成軍夫妻下地幹活,用鋤頭將黃成軍的獨子打昏死。後經過搶救,劉家孩子命雖然保住了,但也成了半個植物人,“黑漢”也因此重新被判刑進監。

這件事無疑對兩家人都是悲劇,但是我們通過現象看本質,對我們卻是有着重大的啓示。首先是在農村,羣衆的法律意識較低,認爲刑滿釋放人員就是低人一等,一些人公然橫行鄉里,私下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野蠻殘忍;其次是羣衆遇到困難了,第一時間是希望有人幫他出頭,姑且認爲這裏希望幫助自己出頭的人是我們的基層幹部,說明羣衆把解決問題的希望是放在某個人的身上,“人治”觀念根深蒂固;然後是當時缺乏不受個人意志左右的羣衆利益表達機制;再次就是當時法律體系,只注重打擊,缺乏對犯罪行爲預防干預性措施。所以說,如果還不加以改變,社會積累的問題會越來越多,管理難度更大。

直到現在,在基層,特別是農村地區,還是不同程度的存在“人治”現象,村幹部依靠着個人的權威和能力,干預指導當地各項工作和事業的開展。這樣就存在很大的風險,村幹部的素質高、能力強,地方發展就好,反之,當地就是一幅“萬馬齊喑”、“愁雲慘淡”的景象,羣衆的生活就可想而知。這些實例,都是我們基層政府執政經常遇到的問題,這都爲“人治”治理方式亮起了紅燈。從實際需要上講,我們也需要切實落實“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保證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的相對獨立特性,改變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人治”管理方式,將個人意志、決策失誤等對社會發展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同時,隨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民羣衆的民主意識的覺醒,“人治”的管理方式越來越不得人心,“人管人”是一條激化社會矛盾的死路,只有依靠建立健全的社會主義法制體系,實現制度化管理,纔是正確的解決之道,所以“法治”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社會管理和發展是我們黨和政府在新時期執政中面臨的兩大難題,也只有解決了這兩大難題,方能鞏固我黨的執政基礎,實現百年偉大復興的“中國夢”。xx屆四中全會爲我們提供了一條解決方法,那就是“依法治國”。隨着依法治國的深入推進,這個過程也是一條艱辛的探索過程,逐步走向成熟與完善,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

淺談依法治國學習心得體會_依法治國學習感悟與反思 篇3

黨的xx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全會提出了關於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舉措,繪就了“法治中國”的路線圖,這體現了中央對於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方面不可替代作用的深刻認識,必將推進依法治國邁上新徵途。

黨的xx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全會提出了關於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舉措,繪就了“法治中國”的路線圖,這體現了中央對於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方面不可替代作用的深刻認識,必將推進依法治國邁上新徵途。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領導幹部帶頭守法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關鍵。“帶頭”體現的是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作風。各級領導幹部是黨和國家政策法律的具體執行者,代表着黨和國家的形象,其一言一行對一般幹部和羣衆有着巨大的示範效應。因此,領導幹部要切實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知法、懂法從而帶頭守法,樹立對法律的敬畏意識,明白什麼可以爲、什麼不可爲,時刻保持清醒的“法治頭腦”。

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依法行政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線,行政權力必須在法治框架下運行,一切行政行爲都要接受監督。“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是對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內容即在於完善這種外部監督機制,如人大的預決算審查制度、質詢制度和法院的行政訴訟等制度。可見,政府部門要按照規定的職責權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職責,執行公務,依法辦事,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法規的尊嚴。

嚴格執法是法律實施的重中之重。在我國,有80%的法律法規是由行政機關執行的。嚴格執法是確保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的重要保障。執法者在履行職責時,不踐踏法律、不徇私枉法,堅持以事實爲根據、以法律爲準繩,嚴格依法辦事,嚴格執行程序,真正通過辦好每個案件來體現公平正義,讓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自己身邊。同時,還要加強對執法活動的監督,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非法干預,堅決防止和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堅決防止和克服執法工作中的利益驅動,堅決懲治腐敗現象,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

曾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增強主動公開、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司法腐敗無法藏身”。可見,讓司法機構在陽光下辦事,預防和減少腐敗,贏得民衆對司法公正的信任和支持。司法公開應在建設審判流程公開平臺、建設裁判文書公開平臺、建設執行信息公開平臺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人民羣衆是法治中國建設的主體,人民羣衆滿意是衡量法治中國建設的最終標準。建設良好的法治環境法治,不是政府的“獨角戲”,要讓羣衆真正參與進來,讓法治真正走進羣衆生活,讓羣衆親身感受到法治建設帶來的實惠。這樣不僅能夠讓羣衆知法、守法,還能夠用法律來監督政府、監督各級公務人員。只有將法律信仰的標識烙在每位國人心中,讓它深植於民衆的日常生活和心靈深處,那麼公民知法、守法,並更積極主動地投入法治社會的建設就不是一句空談。當遵紀守法成爲一種自覺,依法辦事成爲一種自然,才能源源不斷地釋放規則的正能量。

xx屆四中全會奏響了“法治中國”最強音。在新的征程中,法治會越來越被重視,依法治國的理念亦逐步深入人心,只要全面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在全社會範圍形成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法治氛圍,廣大羣衆就能享受到更幸福、更有尊嚴的美好生活,才能牢牢鑄就“中國夢”的基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