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通用1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2K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 篇1

這天擠出中午的時刻看了《十月圍城》覺得很好。最喜愛謝霆鋒扮演的阿四,阿四的天空比任何一名主角都小,小卻赤誠純真,簡單的執着,不管是爲了多偉大的目標,他只是忠誠的想老爺和少爺安全,他們不光是收養僱傭他的主子,更是他的家人,他的家人最重要,還有他對瘸瘸的阿純那種不計較的愛,對她寵溺的笑時讓人真的很溫暖。一向喜愛謝霆鋒,可能正因喜愛那種玩世不恭的氣質,不管他有什麼負面正面的消息,都挺喜愛,大概主要還是正因他長的帥啊,呵呵。李宇春的主角很討巧,出場很一般,但結局設計的很好,但是她戴的那個女扮男裝的帽子真是怎樣也不如畫皮裏的孫儷可人,怎樣看也是十足的男生相。甄子丹扮演的沈重陽是一個只有輸贏的賭徒,他的人生全在賭桌上,但是在爲了女兒長成能夠認可他這個父親,他不管革命、國家,用自己的命迎接最後一場賭局。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通用13篇)

看完電影眼睛哭的有些腫,明明知道革命題材總是要犧牲,讓人動容,還是正因每位義士的慘烈而難以自持,最讓我難受的是阿四知道少爺是替身時的痛苦,還有陳少白目睹亦徒亦子李重光被殺時的無奈和心痛!這部電影真的不錯,情節和視效,陳可辛的電影還真是部部值得看。

革命必然有犧牲,只是不知道革命的結果是什麼。

影片中所有的人都爲了保護孫中山前仆後繼,不惜犧牲生命,他們維護的不是孫中山這個人,而是民主,他們把革命的期望寄託在孫中山身上。感動的同時,又覺得悲傷,這樣的犧牲,換來的卻不是民主的國家。

胡軍飾演的閻孝國無疑是劇中第一大壞蛋,但是他卻不打他老師,只能說他是個可悲的愚忠的人。甄子丹飾演的沈重陽連自己的妻兒都照顧不了,只知道賭錢,他拼死保護李玉堂,是爲了保護他女兒的爹。真是太可悲了。黎明飾演的乞丐劉鬱白,爲了一個女生,家破人亡,爲革命犧牲這個結局倒叫他的存在有了一點好處。謝霆鋒飾演的阿四,甚至能夠說有點傻,卻是十分的衷心,拼死也要保護少爺,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隻要主人高興。梁家輝飾演的陳少白,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一心想要革命,但是還真的是無錢也無力。王學圻飾演的商人李玉堂,起七年級向申明只出錢不出力,幫忙陳少白革命,卻想要自己和家人置身事外。直到,他誤以爲陳少白被人害死,纔出頭去組織保護孫中山的活動。李玉堂一向不允許兒子參加革命。可惜,王柏傑飾演的少爺李重光一心想要參加革命,願做孫中山的替身,最後更慘被閻孝國殺死。可憐李玉堂中年得子,卻老年喪子。李宇春飾演的方紅是任達華飾演的方天將軍之女,在父親及戲班被閻孝國手下殺害之後,她決定做父親想做的事情,故加入保護孫中山的行列。巴特爾飾演賣臭豆腐的王復明,正因目睹李玉堂與探長史密夫對峙,而佩服李玉堂,故參加保護活動。曾志偉飾演的史密夫開始是外國人的走狗,最後卻暗中幫忙李玉堂等人。他也是個明哲保身的人,但仍未泯滅的愛國心促使他暗中幫忙李玉堂。這些革命黨爲了保證孫中山能夠順利來港開會,安排李重光做孫中山的替身,前去探望孫老夫人,最終一一犧牲,僅留陳少白和李玉堂。過了明天,阿四就要娶阿純了,方紅就會帶了方將軍回老家,王復明就要回少林寺,過了明天,只要過了明天,但是,他們都沒有明天了。結尾的時候,李玉堂抱着李重光的屍體,埋怨他不老實待在家裏,令人唏噓不已。或許爲了孫中山來港開會,就要犧牲這麼多人的性命不值得,但是爲了他們的夢想民主,他們全都心甘情願。爲了實現夢想,革命前輩前仆後繼,明天也許是光明的。就爲了這個期望,去發奮吧。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 篇2

《十月圍城》這個電影,羣星薈萃。影片中演員們以精湛的演技吸引了衆多人的眼球。但是我覺得這部影片最精彩的地方是影片中來自四面八方的愛國人士通過他們最最樸實的行爲所表現愛國精神的情節,

影片中描寫的是在清朝末年,政府比較弱勢和膽小,外強入侵,導致民不聊生,一批愛國之士希望能夠推翻封建落後的制度,建立明主的法度而發起的一場改革。

在影片中,孫先生將於1920__年10月15號抵達香港,和來着中國各地的革命人士召開一次祕密會議。這次的會議的目的是要將全國各地的革命人士聚集在一起,將全國分散的力量擰成一股繩。而商人、乞丐、車伕、學生、賭徒、戲班主等這些社會上最普通的人自願的參加保護孫中山先生的故事。這次的影片跟以往的影片有所不同,並沒有刻意的去描述偉大的人物,而是以看似最簡單最樸實的方法去描寫普通的人。

整部戲以“家國情懷”做文章,最好的篇幅都在孫文到港的前三天,一方是清廷鷹犬磨刀霍霍,一方是革命黨人緊張應對,各路人馬交替登場,營造出緊張的氣氛,可謂劇力萬鈞,爲隨後的“六十分鐘”連場惡戰做足鋪墊。在這過程中大家都“捨生取義”,演的絲絲入扣,極具層次感。其中的十位壯士讓人感慨,讓人印象深刻,讓人爲之動容,爲之鼓掌。

李玉堂商人;李玉堂之子李重光(接受過西方教育,三民主義);李玉堂之友陳少白,同盟會會員,革命黨人;王復明,少林寺和尚,流落以炸臭豆腐串爲生;沈重陽,賭徒,李玉堂小妾之前夫。阿四李玉堂車伕,對主人忠心耿耿;劉鬱白,爲情所困,愛錯了人,由堂堂公子哥淪落爲乞丐,李玉堂友人;等。

這些人只是最樸實的普通人,他們跟政治並沒有什麼聯繫,但是卻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我的印象中,臭豆腐在被人連捅幾十刀後,仍然站起來,拼儘自己的最後一口氣,保護阿四他們前進。方紅與李重光本身都是弱者,十六七歲的孩子,本在父親保護之下一邊慪氣一邊天真地生活着,弱者去做自己力所不達的事情時,是很容易讓人感動的。他們是讓人敬佩的。劉鬱白最後的打鬥場面衣衫飄然,別有一番美感。

這部戲提及了各種感情,阿四與阿純的純真的愛情,還有沈太太與沈重陽有恩有愛的壓抑過往,劉鬱白對父親的女人的苦戀不得,李玉堂對陳少白的友情,對愛子的保護心切,陳少白寧舍“人生而平等”論也不捨李重光送死的矛盾,每個人都有自己軟肋,在情義不能兩全的情況下做出了最艱難的選擇。編劇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可能,人物的生命悉數展現,淋漓盡致。

這影片讓我感受到了大家對革命的期待,對明主的嚮往。爲了國家的大義,可以犧牲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 篇3

十月圍城,殺機重重。可是欲得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歷文明之痛苦。革命於現在就是痛苦。

但是在那個生與死的較量中,真正是明明白白爲革命去奮戰的恐怕也只是那些文人墨客、青年學生。而那些具有關鍵意義的人物甚至連他們要保護的對象都不知道,不清不楚的去充當革命的炮灰,他們爲的是純粹一個“情”字。

李玉堂作爲一位商人,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裏算德高望重,兒子也是學業有成,可謂是生活美滿。但在好朋友陳少白的影響下,不斷的爲革命捐錢,不知不覺在歷史車輪的滾動中被席捲成爲了革命的力量。正如他所說:“你不要忘記你是一箇中國人。”因此他爲了革命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但是卻捨不得自己的兒子也被捲入其中。當他看到充當孫文替身的就是自己的兒子時,他在拼命的追,但也爲時已晚,追上時也只能抱着兒子的屍體無奈的痛哭。在他與黎明的對話中,他說:“李玉堂你是一個大騙子。”這句話一點都不假,無論那些義士們是爲了什麼,他們總應該知道所做事情的 重要性和危險性。可是他們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懷着滿腔的熱情,結果一個個死的都是那麼的悽慘,那麼的糾心。

阿四與阿純雖說只是市井中的小人物,但他們上演的唯美愛情,輕輕一點就撩人心絃,感動就是這戰火紛飛中舉重若輕的一絲溫暖。當李玉堂答應替他提親時,阿四的喜悅讓人頓時感到了難過、可惜、憐憫、同情……可能他還沒有意識到第二天自己所要付出的代價吧。在他與閻孝國的搏鬥中,完全沒有攻擊力的他一再的放棄生的機會,爲的只是讓李重光有多一點時間逃離。剎那間一個平凡的小人物讓大家看到了不平凡的忠誠的力量。

甄子丹原本一個小小的賭徒,他說:“只要有錢,我什麼都可以做”。但當得知自己還有一個女兒時,他變了。在與女兒相見的場面中,他淚流滿面,一個血氣方剛的男子漢這時是在後悔,還是無奈……血濃於水的被親情演繹得淋漓盡致。當他抱着女兒的布娃娃,浴血奮戰,是在發泄,還是得到了安慰,最終是他走得很安詳。

影片以歷史爲背景,穿插親情、友情、愛情,生生死死,每個人都是那麼的悲壯。剛開始一直想不通,爲了一個孫文值嗎?後來理解孫文只是革命的一個象徵,那個年代無國何談家,就算手無寸鐵,也要竭盡全力,這種精神讓人不得不爲之動容。但是對那些不瞭解大局的小人物來說,他們不懂革命,讓他們義無反顧的正是這舉手投足間的絲絲真情。革命的先驅是踩着這些無名人士的鮮血發展革命的,所以說沒有小人物何來大歷史,沒有那真誠的感情,何來這些甘心爲革命充當炮灰的義士。

最後不由得感嘆:“這種感情很真誠” !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 篇4

十月圍城描述的是孫中山到香港聯合十三省代表策劃起義的前後4天多時間裏所發生的事,裏面有大商人,有文人,有工人,有警司,所有人都爲了革命而努力,給了我極大的感動,更多的是震撼,無論何人,不計後果,爲了一個目標而奮鬥,乃至犧牲性命。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孫中山先生的一句話:何爲革命“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文明之痛苦,這痛苦就叫做革命”覺得很是有理,那些人拼命的保護,犧牲了性命換來了起義的成功,換來了革命的成功。這就是所謂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吧。

影片中的李玉堂使我很是欽佩,他本可以不參與其中,可他爲了朋友,爲了救國,他從最初的捐款到最後的親身犯險,他的愛國精神是值得讚揚的,連他的兒子最終也在這場營救行動中犧牲了,雖然他幸運的存活了,可喪子之痛對於他來說或許更加令他痛苦吧。不僅他一個,許多小人物也使我動容。如甄子丹演的警察,一個好賭成性的廢人,可以爲了女兒毅然決然的放下仇恨去救李玉堂。他死地好不猶豫,體現了一個父親的偉大。或許他不懂革命,但他知道他這樣做可以換來女兒的幸福生活,他就肯去做。其實,想想爲什麼要革命,就是爲了後代的幸福生活,使後代可以不用受到戰爭的痛苦,使後代可以不用被封建主義束縛,使後代可以不用受列強侵略。所以纔會有那麼多的人加入革命的隊伍,爲了後代,爲了明天的中國而奮鬥而犧牲!

不僅如此,謝霆鋒飾演的阿四,李宇春飾演的戲班遺孤,還有那個大個子,都爲了拖延時間,最終被害,阿四可能根本不知道救孫中山先生的意義有多重大,可他爲了報答老闆的恩,救少爺的命,他奄奄一息時仍不放手,直到被胡軍飾演的清朝走狗扭斷脖子,他第二天就可以和心愛的照相館館主的女兒結婚了,可他去等不到那天了。而周韻飾演的館主的女兒,恰似陰霾天空中的一絲陽光,她甜甜地微笑象徵了希望,她是識字有文化的,可能她已經瞭解了行動的危險性,可她並沒有爲了一己私慾而阻止阿四,而是對他微微一笑,給他鼓勵。曾志偉飾演的警司也在暗中幫助他們。隊伍也由一開始的龐大逐漸縮小,很多人都被害。但陳少白說了一句:“革命就是需要犧牲的。”看着一個個的夥伴倒地,沒人心中好受得,但爲了完成使命,倖存的人們必須咬緊牙關的抵抗下去。

革命的過程是殘酷的,欲求文明的過程是痛苦的,這影片的深刻意義不在於打鬥有多精彩,演員有多大牌,其本意是爲了向那些默默無名爲了革命奉獻的革命者致敬,也讓我們這種生於和平年代的人瞭解當時的歷史,瞭解先輩們的努力和犧牲,也瞭解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正是有着這些人的無私的努力和犧牲才換來了中國的未來,他們推翻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是一大壯舉,我們不管之後的袁世凱竊國,不管革命沒有反帝的不徹底,起碼他們現在的努力是個好的開頭,暫時挽救了中國,他們的努力和犧牲是沒有白費的,想想若我處於當時動盪局勢,會不會挺身救國呢,會不會有他們的勇氣呢,他們可能只是個平凡的小人物,攤販,戲子甚至是更卑微的工作,可他們的靈魂是偉大的,他們的卑微和偉大相同!

這是一部精彩的電影,給了我們感動和敬佩,感動之餘開始思考現在的生活是否太過安逸,不用爲生存奮鬥是否就意味着無所事事。這部片子在給人帶來深深的感動、震撼時也同時留給了我們深沉的思考,一個人到底是爲了什麼而活,人生是否就是圖個長命百歲。答案絕對不是,那人生的真諦或許還需要我們自己去思考和探索。而且我們也應思考如何去守護前人拼死創造的這個和諧社會!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 篇5

《十月圍城》講述的是清朝末年,一九零六年時,清政府羸弱,外牆侵略,民不聊生的國情。在水生火熱中,國父孫中山先生率領着一批仁人志士,誓以鮮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該片以時間爲線索,拍攝了孫中山先生到香港前七天至達港之日發生的刻骨銘心的事件。

影片用飽含深情的鏡頭,描繪了那個時代的中國風貌,刻畫了一羣僞走向共和到死不顧,引頸就戮的英雄人物。他們以自己強大的人格魅力喚醒了民衆沉睡的意識--商人、學生、老闆、腳伕、苦力、賭徒甚至乞丐,這些人蔘與舅父孫中山先生的目的多種多樣--爲了老闆,爲了兄弟,爲了愛情,爲了救贖,但當一切塵埃落定之後,那些安靜的靈魂已浸染了一份革命的崇高,值得所有的人仰望和銘記。

《十月圍城》中所暗含的情感是無法簡簡單單用言語來表達的。電影中的父子情、夫妻情、兄弟情和兒女情在導演的拍攝下勾勒出一個個俠骨柔情的熱血男兒。一向演正派的胡軍,此次在電影中十足的演了一個大惡人。這個暴躁但忠烈的清軍官閻孝國被胡軍演活了。那份報效朝廷的愚忠、頑固和病態都融在他的舉手投足之間,可謂入木三分。也揭示了再那個年代裏,那些腐朽的制度和思想,那些與歷史潮流作對的人,必將爲自己的愚昧行爲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十月圍城》的商業性也暴露無疑。作爲一部愛國片,它的明星陣容巨大,青春偶像李宇春也加盟其中,雖然演員陣容仍敵不上《建國大業》,但它的商業性仍帶給它無限的商機。

華麗的武打動作,在熟悉甄子丹的影迷爲之尖叫。每一場打鬥戲都場面恢弘,氣勢磅礴。不愧爲武打之星,影片畫面感衝擊力強,有一貫香港片的影子。但它所特有的愛國情感,又是先前的香港片所沒有的,也是無法比擬的。

影片中,我喜歡那個李重光。他和我們一樣是學生。差不多的年紀卻有如此偉大的目標。爲了國家名族的前途,不貪戀富貴之家,他目光炯炯地宣揚革命,他堅定着革命的理想,但也懼怕死亡的真實。他說:“我閉上眼,看到的是中國的明天。”他用鮮血染紅了最後一秒。

同樣的年紀的我們,在那個年代裏會怎樣選擇。我們是做亡國奴,還是順應歷史的潮流去推動革命的進程。或許我們彷徨,我們無助,但我們能否像李重光一樣,爲哦了新中國的明天,而挺身而出。

辛亥革命勝利了,它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而我們可知道,在勝利之前,有多少烈士犧牲了。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去換來新的世界。他們肩上所扛着的是民族的責任,他們看到的是希望和曙光。

我們身處在和平的年代裏,或許我們不需要像他們一樣去犧牲自己的生命去報效祖國,但是我們仍要有一顆奉獻的心,有一顆愛國的心。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好好學習,現代的中國史發展的中國,我們國家正需要一批又素質有能力的人才。所以我們更是要努力學習知識。

沒有鮮血,沒有戰爭,我們要用知識的力量去建設我們的國家,讓她繁榮而昌盛!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 篇6

香港著名導演陳可辛拍攝的電影《十月圍城》,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優秀的作品。首先,就電影本身來講,剪輯配樂及演員的表演功力都相當不錯。

從配樂方面講,這部電影的配樂採用的事既悲壯又悽美的旋律,旋律多變,但又很恰好地配合上了畫面上的故事情節,讓觀衆隨着影片悲傷歡喜,如身臨其境般地感受那驚心動魄緊張悽美悲壯的“護孫”行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甄子丹扮演的沈重陽在精疲力竭即將喪命的時候,影片沒有采用任何配樂,只是有那凝重困難斷斷續續的呼吸聲來烘托故事情節、人物狀況。這種處理效果能夠打動觀衆,再好的配樂也終是比不得那垂死時的呼吸喘氣聲來的感人、打動人心。

從剪輯方面講,這部影片的剪輯也很成功,武打場面和追蹤場面都很扣人心絃,最精彩的兩場莫過於由黎明扮演的劉鬱白大戰數十名清兵及由甄子丹扮演的沈重陽大戰清廷高手的打戲。黎明扮演的劉鬱白在大戰數十名清兵的時候,我們不是看武打場面得知戰鬥慘烈的,而是由屋內李少白等人的糾結擔心傷痛,屋外劉鬱白叫聲慘烈,衣服被拉扯地七零八落、東鱗西爪這正側兩方面的拍攝手法得知的,這種手法將劉鬱白這位小人物的英勇頑強淋漓盡致呈現在了觀衆的面前;而沈重陽大戰清廷高手則更多地是從正面拍攝,武術的一招一式都展現在觀衆的面前,讓觀衆身臨其境般地爲沈重陽捏了把汗、揪了一次心。

從演員的表演上看,我不得不對老演員生出佩服之情,我很喜歡白學析和梁家輝他們二人的表演,白學析扮演的李玉堂和梁家輝扮演的李少白形象豐滿、表演生動,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是那麼地恰如其分。同時我佩服吳軍和謝霆鋒的表演,吳軍扮演的是分不清是非只知愚忠清廷的聞孝國,即把他的兇狠表現出來了,同時也把這個人物愚忠的可悲表現出來了,看後是對他既恨有同情。而謝霆鋒扮演的阿四,既有小人物身上的不足,但更多地史閃着熠熠發光的優點,他心裏想着地史娶阿純,報答主人李玉堂的恩情,也對少爺李重光有着兄弟般地照顧,他爲少爺李重光擋下那一煙桿,後腦勺留下的是鮮血,那何嘗不是鐵證如山的兄弟情啊!但我對李宇春的表演就不那麼認同了,說不是爲什麼,總感覺她的表演欠缺點什麼,也許是她第一部作品的緣故,難免有些生澀稚嫩。

其次,我想談談我對影片名字的解讀。我認爲這部影片“十月圍城”有兩層含義,一層是由千千萬萬普通老百姓組成的阻擋清廷刺殺孫中山的安全圍城,他們甚至不知革命爲何物,但依舊願意以血肉之軀當圍城的牆磚,將孫中山隔離在危險之外。法國拿破崙的凱旋門早已揚名全球,但“圍城”可曾被人記得?勝利的將士可以享受來之不易的名利,可誰曾記得那些在炮火中失去生命的普通人民大衆呢!他們是圍城,身先士卒的是他們啊。他們最先被敵人的炮火擊倒,只爲了守着城內人的安全與城內即將升起的希望和曙光。那些不知名的士兵還有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他們,可有什麼來紀念那些在茫茫人海中難覓蹤跡的壯士英豪,爲王復明、方紅、劉鬱白、沈重陽、李重光、阿四等一大羣的壯士奏一曲讚歌呢!《十月圍城》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普通大衆的奉獻犧牲,並把普通大衆當成影片的主角,我們應該會對孫中山幾乎沒露臉感到奇怪,但我們應該說這正是導演的良苦用心所致,這樣處理更能讓觀衆體會到“人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真理吧!第二層則是頌揚那些普通大衆衝出心裏的圍城。王復明、方紅、劉鬱白、沈重陽、阿四等都不是完人,他們有着囿於他們生活狀況的種.種缺點。王復明是從少林寺出逃的和尚,方紅一心只想着過安定的日子,劉鬱白爲了一個父親的女人氣死自己的老父,也逼得他愛的女人自盡,沈重陽是一個賭徒,最後也把妻女賠了進去,阿四是一個帶着傳統色彩的男人,他的心中只有娶妻生兒、報答主人的觀念。但最後他們都爲“護孫”行動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保全了孫中山,這是一種衝出圍城的高尚的行爲啊!而另外一種人則是很可悲,他們囚禁在自己的狹小固有的圍城裏,如聞孝國,他不是一個貪求榮華富貴的人,他想報國,但由於他思想的侷限,他只懂如“義和團”般地誓死效忠清廷,他不相信革命,極力扼殺革命,當他自以爲殺死孫中山卻要斃命的時候,他最後的一句話是“學生我以報國恩了”,令人可恨又可憫!

最後,我對一個場面特別印象深刻,那就是當李玉堂抱着李重光的屍體時,他說的那句話“重光,我說了這兩天不安全,你怎麼還不聽話呢!”,然後是李玉堂那悲涼的哭泣聲,看到這一幕,我很心酸,一位老來得子的父親,面對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情況,千言萬語,匯成一句看似不相干卻又讓人心酸的話,言者無意,聽者卻是真真正正地感動了。李重光十七歲前都是害怕父親的,但爲了革命,他反抗父親,跟父親對着幹,革命的火焰把他心中的那堵怯懦之牆焚燬了。也許他的父親之所以有這麼一句話,一是爲他的死傷心,但更重要的是他爲他兒子的大義勇敢驕傲啊!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 篇7

“爲了明天的事,值嗎?”電影裏黎明問了這麼個問題,可是王學圻沒有回答。這部電影的製作本意應該回答“值”吧?不過高調歸高調,若要看行動,我看答案未必。

無巧不成觀後感,就在該片上映的時候,哥本哈根那兒正有一羣人在討論“爲明天的事值不值”這個問題。在那個會議上,咱中國人用振聾發聵的聲音告訴全世界:“不值。”

說來好笑,192個國家(這回怎麼沒有“和地區”三個字?)代表聚在一起,本來是討論“爲明天的事”。可中國代表非要糾纏着“昨天的事”。當然理由也冠冕堂皇得很:明天要不要共圖發展?你先把昨天欠我的錢還清了再討論。這就像一艘大船正在漏水,眼看就要沉入海底,船上所有人都要肩並肩合力排水纔可以渡過難關,其中卻有一個人說:“你先把昨天的錢還給我,不然我再拆一塊木板當柴燒。”

這就是中國人在“明天的事”上的答案!就好像192個演員共演一部戲,中國這位演員演了一回小丑。

看過了聯合國,再來看看國內:20__年以“警民衝突年”爲別名永遠被記下來了,剛剛過去的20__年則是“野蠻拆遷”年。中國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骯髒一氣,製造了自焚、製造了上吊,也製造了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你去問問政府官員和房產商們,社會矛盾和拆房蓋樓哪個是“今天的事”、哪個是“明天的事”,再問問他們:“爲了明天的事,值嗎?”

儘管野蠻拆遷造成激烈的社會矛盾,可是野蠻的腳步卻依然沒有減緩。有沒有人想過是誰在縱容這幫無恥之徒?其實是那些今天還沒有輪到被拆的百姓!中國人有着特有的冷漠,當別人痛苦時最多冷冷地看一眼,就像看到路邊蜷縮的乞丐一樣。人心不齊、人情冷漠,於是被拆遷就成爲“少數人”,爲合法權益而抗爭的就是“極少數人”。那些看別人的熱鬧回家當下酒菜的人們,你有沒有想過?明天相同的命運會降到你的頭上?你將會成爲新的一批“極小數人”?

當然了,人並不都能看到“明天”。就像《十月圍城》裏講的一樣,同樣是保護孫中山,有的人是因爲李玉堂給了他尊嚴並幫他贖回了傳家之寶、有的人是爲了報殺父之仇、還有的人只是爲了讓主子開心……之於四萬萬同胞的“明天”,只有陳少白和幾個學生懂得。

從故事到今天整整100年過去了,這100年來,其實中國沒有變。不同的是原來只有四萬萬同胞在受苦,現在有十四萬萬了。當年中國被腐朽不堪的清庭奴役,現在奴役着我們的政府同樣腐朽不堪,還更加野蠻與專致。當年還有極少數人願意“用這代人的犧牲換重光那代人的幸福”,現在連這極少數都沒有了。

其實電影裏的反派人物閻孝國也說了一句值得思考的話:“見血就暈是吧?瞧你那點膽量,你若成功,國家必亡。”這句臺詞一直在我的腦海裏迴盪,久久沒有消散。是的,知道舊秩序必死的人未必有推番(錯別字防過濾)它的能力、能夠推番舊秩序的人未必有建立新秩序的能力、能夠建立一個秩序的人未必有經營下去的能力。在這方面,美國有個成功的經驗:我打江山,打完了你們去治理。可惜的是,在中國我們聽到的是另一個聲音:“_打下的江山,_不坐誰坐?”

這就是中國的邏輯,這麼狗屁不通的邏輯可以大聲向十幾億人說,一點都不用覺得芒刺在背。我又想起電影裏的一場戲:警察砸《中國日報》社的時候,李玉堂說:“機器壞了,刻蠟板、手寫也要印報紙。”這句臺詞就像炸雷一樣炸着我腦袋嗡嗡作響:原來經過這100年,今天的中國社會還不如晚清。100年前的晚清還可以印報紙,最多就是機器被砸而已。

電影裏的孫中山說:“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經文明之痛苦。”可惜的是,在孫中山生後,革命被一羣拋棄三民主義的人竊取,中國人民經歷了文明之痛苦,卻沒有迎來文明之幸福。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 篇8

影視《十月圍城》背景:故事的背景發生在清朝末年,孫中山先生要來香港與13省的革命代表開會商討武裝起義大計,組織一場全國性的反清運動,苟延殘喘的滿清政府派出暗殺部隊,要刺殺孫中山先生,而一羣由社會小人物組成的仁人義士,爲了不曾某面的中山先生,奮不顧身,不惜犧牲自己竭盡全力保護中山先生,浴血拼搏的故事。

演員表演:《十月圍城》除了名字起的有點不相符外,總體來說可圈可點,尤其是演員的表演!甄子丹,王學圻,梁家輝不用說了,都是老戲骨!謝霆峯演戲真是越來越好了,表演相當到位!贊一個!超乎我想像的是巴特爾和李宇春。相信陳可辛當初找他們只是看中了他們的商業價值,恐怕陳導自己也沒想到這兩個人如此出彩!李宇春相當適合這個角色,只是表演稍顯青澀,但作爲第一次演戲的人,且非科班出身,那是相當難得了。巴特爾就不用說了,居然連青澀也沒有,活脫脫一個老演員的架式了!遺憾的是范冰冰一如既往的做花瓶,她的角色,任何人都可以扮演吧。而且個人覺得她還是太妖了,實在不適合扮演一個有情有義的女子。還有我居然沒認出孫中山的扮演者是張涵予,汗。。。。

讓我落淚的情節:作爲一位母親,每當看到影視情節中有孩子哭泣或者母子悲歡離合的時候我都會不禁掉下眼淚。以往的武打片,打的是嗓子眼。《十月圍城》,打的`是心口窩。讓我很痛,不禁想到了現實中的我,如果我現在處於無飯可吃,無衣可穿的境地,也許我也會造反。清末人的生命太不值錢了,這一點在影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人可餓死、可凍死、可被惡霸強盜無緣無故地打死。歷史的進步都有人流血犧牲,學會尊重歷史、瞭解歷史。感嘆一句,好好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穩定的家庭、老公對我的愛、孩子對我的依戀。生活是多少的美好。。。。

沈重陽和女兒依依不捨的情節,讓我哭的一踏糊塗,沈重陽爲了讓自已的女兒知道他是他的爸爸,而答應媽媽保護她的繼父李玉堂(這個名字讓我想起了我高中的同學,他叫劉玉堂),小女孩是多麼地乖巧,可愛,讓人憐愛。在這動盪年代,這孩子又將何去何從呢?小演員演的不錯,不知道叫啥名字?女兒離開的時候布娃娃掉到了路上,而在後期與反清派的打鬥中,布娃娃支撐着他,直到最後找到了李玉堂留下了最後的遺言”把這個交給念慈”。沈重陽做了一件尊嚴的事情,阻止了閻孝國的前行,而救了李玉堂一命。

李重光,他還是死了,當父親抱着已逝的17歲的年輕兒子的時候,我的精神底線徹底被打垮了。之前李玉堂曾對兒子說:“這兩天沒事,就別出去了”,他不希望自已的兒子被捲進來。但革命和親情是矛盾的結合體,電影表現的很到位。李玉堂這時候是多麼希望死的不是自已的兒子呀,這是作爲父母的私心。可惜他的兒子太年輕了,才17歲。有一點讓我很想不明白,爲什麼他手裏握着槍,不開槍呀?

總之影片《十月圍城》拍的不錯,國產片裏算是出彩的了,推薦看。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 篇9

“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經文明之痛苦,而這痛苦就叫做革命。”

中國的近代是屬於紅色的,而這紅由淺而深。

清朝末年,孫中山先生來香港與13省的革命代表開商討武裝起義的大計,組織一場全國性反清不能運動。清政府派暗殺部隊刺殺先生,社會小人物組成的仁人義士浴血奮鬥,竭盡一己之能保護孫先生,由此腥風血雨染紅了1920__年的10月天。(實際是8月)

“先生我們會等到這一天嗎?這一天何時到來。”“你們會看到這一天的……我是看不到了。”他堅定的目光彷彿還未敘述完自己對革命的信心,身體卻應槍聲倒下,鮮血暈開了微紅的十月。《十月圍城》將那段深埋的歷史呈現在我的眼前,觸人心魂。

重光。孫先生到港前四天收到耶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李玉堂堅定地說:“我兒子只能是個商人。”李玉堂明白在這個動盪的年代,沒有人生,只有命運,他寧願用自己的一切換取重光的那怕一點所謂的人生。他說自己只出錢不出力,但當他爲革命黨捐第一分錢的時候,他就已經是革命黨人了。其實他自己是明白的。李玉堂拉着重光,而重光用堅定的目光看着父親失措的神情,說:“我不做亡國奴!我不做亡國奴!”那力量彷彿是他十七年積蓄下的,無可抗拒。懷錶“哐當”一聲掉落在了冰涼的石板上,如同炙熱的理想突兀卻有必然地撞在了現實冷酷的身軀上。最終,重光躺在父親的懷裏身體漸漸冰冷,李玉堂只能在這次行動成功的喜悅中痛苦。

“我不做亡國奴!我不做亡國奴!”

“我活了十七年,原來就是在等着一刻……”

他毅然用自己十七歲年輕的生命渲染了革命。

阿四。“過了明天我就娶你。”一張單薄的卡片上,滿載着阿四羞澀的幸福。而,今天,誰又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呢?這樣的電影中本來就很難承受這樣的愛情,但這也是影片中唯一的一處溫暖。阿四和阿純的愛情沒有華麗的諾言,僅有的是他們的純真和質樸,他們是冰冷中溫暖的存在,也都因爲身處革命的十月而不得不過早地夭折了。如果說阿四對阿純的愛是寄居在心靈深處那麼他對重光少爺的愛則是蟄伏在表面的。有人說阿四是奴性的,無我的,但這早已在他抱住閻孝國的腿不放的時候被全盤否定了,他無私的愛,他的感恩之心早已是他人格中的那最爲亮麗的一抹。他不是那個時代奴隸的縮——彷彿看到他穿着髒兮兮白卦子,破舊的布鞋,傻傻的笑着拉着黃包車奔跑着,而他追逐的方向即是幸福。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 篇10

十月圍城是於20__年上映的一部愛國影片。主要講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羣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伕,學生,賭徒等人,在清政府和英國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拼搏,保護領袖孫中山的故事。

這部電影上映時我就與家人去影院看過,直到現在都記憶猶新。在寒假,我又重溫了一遍這部令人感動並且振奮的愛國影片。

爲了拯救被欺壓的中國,各行各業的勇士們都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與很多電影不同,影片爲我們展示了許許多多感人的鏡頭畫面,這部影片刻畫了那個時代有血有肉敢於獻身的平凡百姓。他們對善惡的區分侷限於自己生活的圈子,他們身上有各自的脾氣秉性,也有讓人厭惡的地方,但他們卻體現了中國人的道義。他們中有戲班,有賭徒有乞丐車伕,爲了保護一個素未謀面的領袖而一個個倒下。使人熱血振奮,看到了中國人爲了正義爲了拯救中國而勇於獻身。影片爲我們展示了許許多多感人的鏡頭畫面,雖然我們身處和平年代,但是我們更要居安思危,銘記我們的歷史。

要崇敬更要感激那些爲我們美好今天所付出的,不論是偉大的領袖還是普普通通的將士百姓們。勿忘國恥。作爲現代的青年,思想要向黨組織不斷靠攏,要有青年人應該有的精神風貌,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爲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強則中國少年強。國家讓我們有了發言權有了自豪感,我們更要讓國家更加強大,不辜負爲祖國建設所犧牲的英雄烈士們,更不能辜負了國家對我們新一代年輕人的期望。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 篇11

“我一閉上眼睛,夢裏全是中國的明天!”看完電影《十月圍城》,我茫然地閉上眼睛,心被這句話塞得滿滿的。

真的被感動了!

爲了推翻腐敗的清政府,爲了保護孫文安全離開,那些社會最底層、卻有着強烈愛國心的人們,毫不猶豫地爲之付出,爲之犧牲。感動於他們的壯舉,感動於他們的那份信念!

每部成功的電影都有一個或多個優秀的人物形象,《十月圍城》也不例外。在所有的角色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重光和阿四。

先來說重光吧!

這個大商人李玉堂的十七歲兒子,善良,堅定。雖然年紀尚小,卻早已立志要拯救四萬萬中國人民!他“幸運”地被抽中作爲孫文的替身,以轉移敵人的注意力,使得其能安全離開。面對年邁的父親和親如兄弟的車伕阿四的苦苦哀求,他都沒有退縮。他說:我十七年的人生,原來就是爲了這(代替孫先生的)一個小時啊!他無悔地上路了,無悔地忍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暗殺行動。表面上他很勇敢,但是請不要挖昂機,他不過只有十七歲啊!他還是一個孩子呢!他也害怕,他亦恐懼。那雙不停顫抖着的雙手和那雙滿含淚水的眼睛說明了一切。可是,他不後悔,這是他所熱愛的事業,這是他所熱愛的中國!爲之犧牲,何等光榮!

重光的信念與勇氣,令我動容!

再來說阿四吧!

這個連字都不識幾個的“卑賤”的車伕,渾身上下卻有着無窮的魅力。他不聰明,卻淳樸無比。他喜歡照相館老闆的女兒阿純,真心實意地想要娶她。在護送重光(孫文)的前一天,他送了阿純一張賀卡,上面說:明天后,我娶你。這是阿四在報紙上找了很久才尋得了六個字!看了這個畫面,我當場就忍不住要哭。沒有明天了,阿四!你沒有明天了!可是,中國有!阿四曾經說過:我只要一閉上眼睛,夢裏全是阿純!當他永遠地睡過去的時候,我看見他在微笑。他永遠都和阿純在一起了吧……也許他並不知道革命是怎麼一回事,可是他覺得,少爺重光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他緊緊地追隨着他,追隨着這個從小教他寫字,陪他說話的兄弟。他思想單純,卻長存於歷史!

看完電影,我一直在想,他們真的,什麼都不怕麼?

當重光拉着阿四的手,對他說離出發還有一分鐘,還有30秒,還有15秒……57,58,59……的時候,他在想什麼呢?想他年邁的父親?想他早逝的母親?還是想着中國美好的未來?可是,他有想過他自己麼?他有想過他的生命已是在倒記時麼?沒有!這個帥氣而勇敢的男人,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當阿四拼命地抱住壞人的腿,不讓他追趕重光(孫文)的時候,他又在想什麼呢?想阿純麼?想她的笑?想她的聲音?想他們美好的明天麼?他想要娶她啊!爲了她,也是爲了中國,他無所畏懼!

還有那個捕快,臨死前想的全是與妻兒曾經共度的歡樂時光;臭豆腐,臨死前大喊:我叫“王復明”!我叫“王復明”!是的,我記住了,永遠會記得你!

還有很多人,很多很多人,都無悔地在這1小時裏相繼獻出生命。小則17,大則30。乞丐、少爺、商人、捕快、路邊小販……他們都是卑微的、也許是互不相識的小人物,但是,他們卻都有着一顆崇高的心!他們的年齡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但是卻被緊緊聯繫在一起!爲了中國,爲了明天,他們在同一天獻出生命!

謝謝你,孫文!謝謝你,重光!謝謝你,阿四!謝謝你,臭豆腐!謝謝你,乞丐!謝謝你,捕快!謝謝你們,爲了中國的明天不懈努力、爲之獻身的人們!

謝謝你們!讓我們擁有如此美好的未來!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 篇12

十月圍城描述的是孫中山到香港聯合十三省代表策劃起義的前後4天多時間裏所發生的事,裏面有大商人,有文人,有工人,有警司,所有人都爲了革命而努力,給了我極大的感動,更多的是震撼,無論何人,不計後果,爲了一個目標而奮鬥,乃至犧牲性命。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孫中山先生的一句話:何爲革命“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文明之痛苦,這痛苦就叫做革命”覺得很是有理,那些人拼命的保護,犧牲了性命換來了起義的成功,換來了革命的成功。這就是所謂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吧。

影片中的李玉堂使我很是欽佩,他本可以不參與其中,可他爲了朋友,爲了救國,他從最初的捐款到最後的親身犯險,他的愛國精神是值得讚揚的,連他的兒子最終也在這場營救行動中犧牲了,雖然他幸運的存活了,可喪子之痛對於他來說或許更加令他痛苦吧。不僅他一個,許多小人物也使我動容。如甄子丹演的警察,一個好賭成性的廢人,可以爲了女兒毅然決然的放下仇恨去救李玉堂。他死地好不猶豫,體現了一個父親的偉大。或許他不懂革命,但他知道他這樣做可以換來女兒的幸福生活,他就肯去做。其實,想想爲什麼要革命,就是爲了後代的幸福生活,使後代可以不用受到戰爭的痛苦,使後代可以不用被封建主義束縛,使後代可以不用受列強侵略。所以纔會有那麼多的人加入革命的隊伍,爲了後代,爲了明天的中國而奮鬥而犧牲!

革命的過程是殘酷的,欲求文明的過程是痛苦的,這影片的深刻意義不在於打鬥有多精彩,演員有多大牌,其本意是爲了向那些默默無名爲了革命奉獻的革命者致敬,也讓我們這種生於和平年代的人瞭解當時的歷史,瞭解先輩們的努力和犧牲,也瞭解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正是有着這些人的無私的努力和犧牲才換來了中國的未來,他們推翻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是一大壯舉,我們不管之後的袁世凱竊國,不管革命沒有反帝的不徹底,起碼他們現在的努力是個好的開頭,暫時挽救了中國,他們的努力和犧牲是沒有白費的,想想若我處於當時動盪局勢,會不會挺身救國呢,會不會有他們的勇氣呢,他們可能只是個平凡的小人物,攤販,戲子甚至是更卑微的工作,可他們的靈魂是偉大的,他們的卑微和偉大相同!

這是一部精彩的電影,給了我們感動和敬佩,感動之餘開始思考現在的生活是否太過安逸,不用爲生存奮鬥是否就意味着無所事事。這部片子在給人帶來深深的感動、震撼時也同時留給了我們深沉的思考,一個人到底是爲了什麼而活,人生是否就是圖個長命百歲。答案絕對不是,那人生的真諦或許還需要我們自己去思考和探索。而且我們也應思考如何去守護前人拼死創造的這個和諧社會!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心得感想 篇13

今天觀看了《十月圍城》,電影講述了1920__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羣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伕、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拼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電影看,本人其實亦是電影俗人,一般情況下,先選擇由羣星大腕加盟的影片,於是,我無意遇到十月圍城這部由衆內陸、港臺明星加盟演出的佳作,看後,感慨頗多,特向黨組織彙報。

談電影,首先要從劇情上着手,本劇前七十分鐘都是文戲,其中大部分時間,用在刻畫他們參與保衛孫中山的動機上:有的嗜賭成性,只要有錢什麼都肯做;有的耽於兒女私情,淪爲鴉片煙鬼;其餘幾位雖無惡癖,然而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升斗小民,並沒有什麼遠大的志向。而由於各自的原因,他們均心甘情願的加入了這場“二十四小時八壯士對抗五百殺手”的慘烈戰爭。而從全劇來看,它的高潮無疑是在它六十分鐘的武戲部分。片中的奇人異士個個身懷絕技,每一場打鬥都設計得各有特色。孫文初登岸的那一場最有奇趣,影片安排以一人墜樓爲先聲,清廷刺客動用弓弩、洋槍和炸藥狙擊孫文,而義士們則將人力車改裝成“裝甲車”,以米包掩護,以西瓜、花盆等武器還擊,巴特爾用大摜籃的手法拔掉沿街二樓的一個個崗哨。可謂設計新穎,別出心裁。而當一個個義士因寡不敵衆而相繼拋頭顱灑熱血之時,更是撼動人心。

然而,真正令我感動的卻不僅僅是它的感人劇情,更在於此部影片透射出的一絲不苟打造精品的誠意。首先在我們觀看電影時,當八位烈士相繼死去之時,屏幕上均會顯示此角色的真實背景資料,這在衆多華語影片中實爲不多見。其次,我通過上網瞭解到,此影片在美工、服裝以及道具等細節方面都有上佳表現。此外,據說,佔地五個足球場之大的舊香港街區全是實景搭成,導演陳德森從各地蒐羅了1000多張舊照片,才復原了上個世紀初的香港市容,其中的一桌一椅,攤販店鋪都真實可信,加上電腦特技做出的全景,爲全片營造出了一個幾可亂真的歷史氛圍。

總之,這部“二十四小時八壯士對抗五百殺手”的影片無論從劇情還是拍攝細節都可謂一流,讓我在激烈澎湃的愛國情海中暢遊的同時,又讓我深切的感受到中國電影事業在不斷前進不斷突破不斷創新。彙報完畢,望黨組織給予批評與指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