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脫貧攻堅戰爲主題的黨員學習心得感悟(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5W

2022脫貧攻堅戰爲主題的黨員學習心得感悟 篇1

按照中央組織部的要求,各級黨組織要抓好黨建促進脫貧攻堅成效鞏固提升工作,組織系統派出的督戰隊督戰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成效鞏固工作要“實打實”。各級黨組織要做好“脫貧標準”這篇大文章,堅決推動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

2022脫貧攻堅戰爲主題的黨員學習心得感悟(精選5篇)

對照臺賬銷號出列。對照省、市的標準和要求,全面查缺補漏,持續細化完善和對照建檔立卡貧困戶臺賬,建強攻堅堡壘,加強業務指導,發揮攻堅力量作用,強化攻堅打法,改進工作措施,紮實抓好各項工作,推進脫貧攻堅臺賬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出列。

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各級黨組織要及時提煉脫貧攻堅戰中取得的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講好扶貧幹部的典型事蹟和人民羣衆艱苦奮鬥的感人故事,進一步凝聚力量,激發羣衆奮鬥致富的精氣神,堅定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

紮實推進產業革命。突出以“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等爲發展模式,進一步優化農村產業組織形式,因地制宜,培育發展優勢特色產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和激發羣衆內生動力,穩定提高貧困羣衆收入,鞏固脫貧成果。

2022脫貧攻堅戰爲主題的黨員學習心得感悟 篇2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曙光在前、重任在肩,組織部門作爲黨的重要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涵養“四種情懷”,在決戰脫貧攻堅中譜寫新篇章。

要涵養“鬥士”情懷,築牢“橋頭堡”。立下愚公志,搬走貧困山。幫錢幫物,不如用心用情幫助建個好支部。組織部門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應注重以提升組織力爲重點,持續增強組織功能和組織力量,建強築牢黨在貧困村的戰鬥堡壘。果斷按下增收脫貧“加速鍵”,不鬆勁、不畏險、不懈怠,真做真爲、善作善成。拿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鬥志,瞄準最突出的短板、最明顯的弱項、最棘手的難題,完善並強化幫扶舉措,集中火力、盡銳出戰,推動打贏脫貧攻堅的硬仗。

要涵養“工匠”情懷,下足“繡花功”。行百里者半九十,脫貧攻堅是靠幹出來的,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解決的。扶貧貴在精準,關鍵在於精準施策、精準到戶、精準幫扶。針對脫貧攻堅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和節點問題,要下足“繡花功”,紮實幫助貧困羣衆樹信心、立鬥志、摘窮帽。引導帶動貧困羣衆發展特色農業,積極參加就業,實現由“輸血”到“造血”的質的飛躍。在吃透上情與摸準下情上做文章,綿綿用力、久久爲功,着力解決貧困羣衆最關心、最現實、最迫切的利益問題。

要涵養“醫生”情懷,提振“精氣神”。近年來,雖然脫貧攻堅連續捷報頻傳、戰果輝煌,但目前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面對最後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要涵養“醫生”情懷,把剩餘的老大難問題逐一“過篩子”。運用好望聞問切,科學把脈問診,找出致貧的癥結所在,逐戶開出針對性的“藥方”,對症下藥、靶向攻克。同時做好分類指導,對缺乏創業路子、發展資金不足、因病因殘致貧等情況,實行“一戶一策”,銷號“清零”。

要涵養“伯樂”情懷,激發“動力源”。脫貧攻堅既是磨礪幹部的“大熔爐”,亦是考察幹部的“試金石”。作爲幹部之家的組織部門要涵養“伯樂”情懷,擴大選人用人視野,以精準扶貧能力選人才,以脫貧攻堅成績論英雄。主動出擊,在脫貧一線賽馬識馬,把脫貧攻堅作爲考察幹部的“大平臺”、識別幹部的“三棱鏡”、選拔幹部的“主渠道”。樹立重擔當實幹的選人用人導向,把準“刻度尺”,及時將表現突出的扶貧幹部用起來,激勵他們精神飽滿地去攻堅克難,堅決啃掉剩下的“硬骨頭”。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決勝脫貧攻堅戰,需要搶抓時間、不負韶華;團結奮進、一鼓作氣,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滿懷豪情向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2022脫貧攻堅戰爲主題的黨員學習心得感悟 篇3

“村裏因爲種白茶致富,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願意捐贈茶苗幫助貧困地區。”20__年4月,浙江省安吉縣20位農民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道。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這句話講得很好。增強飲水思源、不忘黨恩的意識,弘揚爲黨分憂、先富幫後富的精神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很有意義。”總書記回信說。

近日,央視綜合頻道播放了這則總書記和農民黨員間書信交流的新聞,其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挖井人”一詞。“挖井人”出自國小語文課本《吃水不忘挖井人》,原意指的是毛主席給鄉親們挖井,鄉親們很感激毛主席,所以在井的旁邊立了一塊石碑,石碑上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簡言之,“挖井人”就是給別人帶來幸福或利益的人。那麼,在決勝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又當如何與時代同頻共振,戰“貧中貧”,當好羣衆的“挖井人”呢?

對脫貧攻堅而言,“挖井人”就是要“挖掉貧根”,讓羣衆脫貧致富。20__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剩下的脫貧任務看似很“輕”,可這“貧中貧、困中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站在關鍵之年的重要節點,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廣大扶貧幹部戰“貧中貧”,做羣衆的“挖井人”貴在發揚雷鋒同志的“釘子精神”,端正思想迎難而上,轉變作風咬緊牙關往前“擠”,鍥而不捨往裏“鑽”,直至讓羣衆擺脫貧困,喝上“幸福泉水”。

發揚釘子善於“擠”的精神,掀起戰“貧中貧”做羣衆“挖井人”的新高潮。衆所周知,釘釘子先要想好往哪裏“釘”,即確定好一個點,這個點就是“目標點”。決勝脫貧攻堅同樣如此,需要像釘釘子一樣先找準“窮根”和攻克的“目標點”,做到心中有數,決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更不能爲了完成脫貧摘帽任務,盲目地拿起“釘子鐵錘”東一榔頭西一棒地敲,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搞變通、打折扣、做選擇應付了事。“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衝刺關頭,越要沉着冷靜,警惕出現不良心態,如拔苗助長急於求成的急躁心態,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的疲勞厭戰心態,索性放之任之撤攤子的心態等都必須力戒克服。在脫貧攻堅中,每位扶貧幹部要把自己當成是一顆小小的“釘子”,咬定目標不放鬆,自覺參與,積極主動把自己融入到攻堅戰中去,用韌勁和力度一點一滴使勁兒地往前“擠”,掀起決勝決戰脫貧攻堅做羣衆“挖井人”的新高潮,讓“釘釘子精神”融入到鄉村振興戰略,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發揚釘子善於“鑽”的精神,實現戰“貧中貧”做羣衆“挖井人”圓滿收官。想讓釘子輕易“鑽”進木板,一要看釘子本身是否有鏽,二要看釘尖是否鋒利。倘若釘子鏽跡斑斑,釘尖愚鈍,就不容易釘進木板。另外,要把釘子釘牢釘實,還離不開持續發力用勁,一錘接着一錘地敲。同理,基層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中要成爲羣衆的“挖井人”同樣需要靜得下心、沉得住氣、耐得了煩,尤其是找差距時也要像檢查釘子生鏽一樣先檢視個人問題。若發現思想上有“鏽”則必先清除乾淨,作風上“愚鈍”則必先磨其鋒利,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戰“貧中貧”準備工作雖然重要,但紙上談兵絕不行。決勝脫貧攻堅最關鍵是求真務實見行動,需要擼起袖子加油“挖”,鍥而不捨地往裏“鑽”,才能挖到甘甜的泉水。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我們黨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無不突出黨員幹部要勇於擔當實踐。大道至簡,實幹爲要,當前的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更需要廣大扶貧幹部講實效、出實招、辦實事,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一茬接着一茬幹。只要我們大力發揚釘子善於“鑽”的精神,就能奪取戰疫脫貧雙勝利,喜獲戰“貧中貧”做羣衆“挖井人”雙豐收。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當前向最後貧困堡壘發起總攻時,格外需要扶貧幹部發揚“釘釘子”精神,始終以飽滿的精氣神昂揚上陣,以不懈衝鋒的姿態增強戰鬥力,方能在戰“貧中貧”中成爲羣衆出色的“挖井人”!新“長征”路上我們雖然只是一顆顆平凡的“釘子”,但只要我們一起發揚不平凡的“釘釘子”精神,與新時代同頻共振,做羣衆最需要的“挖井人”,我們無限幸福!

2022脫貧攻堅戰爲主題的黨員學習心得感悟 篇4

扶貧工作就是一項解決民生實際問題,聯繫羣衆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開展扶貧工作,實現貧困地區脫貧奔小康,離不開黨的關心與支持,更離不開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奮鬥。做好扶貧工作,最需要走羣衆路線,最應持之以恆踐行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羣衆路線。

一是加強動態管理。廣大農村基層,是扶貧工作的基礎,扶貧檔案的管理,科學的統計,精準的識別。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動態管理的具體體現。所以,有一個好的統計管理體系,是我們扶貧攻堅的重要資料。

二是加強扶貧工作隊員的管理。現目前,扶貧工作開展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駐村工作隊員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農村缺少的是發展的意識和路徑,農村不是沒有好的東西,可是因爲缺少對外溝通的橋樑,導致越來越落後,所以,僅有加強對扶貧工作隊員的動態管理,讓他們發揮出橋樑作用,那麼扶貧才能更成功。

三是加強督促貧困戶動起來。經過近幾年的扶貧,各項優惠政策涌入基層農村,農戶受益頗豐,但也產生了負面性,貧困戶越來越懶了,針對此類問題,我們僅有加強排查,加強督促,讓貧困戶動起來,真正做到貧困戶有事可幹,“逼”着他們幹,最終實現自我也能幹,這樣我們才能把扶貧做好,做成功。

四是讓主體貧困對象動起來,做得再好的工作,如果貧困戶不參與,不行動,都只能成爲表面現象,僅有讓貧困戶參與進來纔是重中之重,所以關於扶貧我們是牽線人,主體是貧困主體,讓他們真的參與了,動起來了,那麼我們就成功了。

2022脫貧攻堅戰爲主題的黨員學習心得感悟 篇5

扶貧攻堅,更需要我們黨員幹部多一些擔當,多一些辦法,多一些接地氣的思路,用換位思考的方法,來解決羣衆遇到的實際困難。

一是走訪困難戶方面

要帶着細心去走訪,做到有的放矢。走訪戶前,要認真瞭解全村的基本情景以及走訪的羣衆類型(五保,低保,扶貧戶,勞動力情景等)。羣衆對政策的知曉瞭解情景。

要帶着誠心去走訪,做到將心比心。在走訪過程中,儘可能地到羣衆家中看一看,聽一聽,採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請教的語氣,重點了解羣衆家庭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對羣衆要實話實說。對於有些羣衆當面不情願說的話,可留下公示的電話,期望能聽到他們的真實聲音和期盼。在走訪過程中,看到部分羣衆生活相當艱苦,異常是一些因病殘導致家庭貧困的現實(羣衆年老、身邊無人照料、房屋破舊、生活貧苦),要在走訪時一一進行了解記錄。

要調整好心態。在走訪困難羣衆時候,要將羣衆當自我的親人,朋友,以誠相待。要改變工作作風。在處理困難羣衆問題時候,要結合有關政策的基礎下,要有耐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講兩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兩次,三次,來調處解決問題。走訪羣衆時,很多羣衆都進取配合,他們對我們的工作都十分理解和支持,又是倒茶,又是拿凳子讓坐。感激羣衆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今後應認真將工作做好。也許有時候走訪了不必須能解決什麼問題,但我們來了。經常走訪是拉近羣衆的距離,打好羣衆基礎,無形中爲社會和諧穩定作出貢獻。

二是制定幫扶措施方面

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充分研究實際情景,因地制宜,合理進行調整。

1.持之以恆開展幫扶。精準扶貧是一長期系統工程,需要長期的努力。應根據實際,制定長期計劃,給予扶貧對象長期、持續跟蹤的幫忙。

2.結合被幫扶對象的實際特點開展幫扶。在幫扶對象中,因病致貧,因貧返病現象相當普遍。應立足實際,創新幫扶措施,增強其脫貧本事,使之早日脫貧致富。

3.加強與村、鎮、縣溝通聯繫,給予困難羣衆創造適宜的就業機會,致富途徑,使其增強造血本事。進一步採取措施,克服困難,切實解決其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力求從根本上改善困難羣衆的生活水平。

在走訪羣衆時,家中大部分是與老人交談,見到年輕人不多,根據瞭解,大部分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做雜活),老人一般在家裏都以種田爲主,而一般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是年老體弱,無經濟來源,很多老人都有認爲自我給家庭帶來負擔。在走訪時除了要多體諒他們的心境之外,還要多鼓勵他們要樹立信心、振奮精神、自力更生、爭取早日脫貧。

我相信,任何困難都是暫時的,雖然此刻經濟生活條件較差,但大家首先要有脫貧致富的勇氣和決心,要認真學習致富技能,拓寬增收渠道,提高家庭收入。要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經過自我的勤勞雙手必須會創造出完美幸福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