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智慧學習與探討(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6K

中庸智慧學習與探討 篇1

南宋大儒朱熹曾如此高度讚譽《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意思是說,只要按照《中庸》的精義治國、修身,必定能達到天地萬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可見,在古人的社會和政治生活中,《中庸》有着多麼巨大的作用。

中庸智慧學習與探討(精選5篇)

可是,這部治國經典,對於早已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我們,還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現在的人們一談起《中庸》,總覺得它要麼高深莫測,要麼不合時宜。

其實,《中庸》所談的道理,既是樸素的,也是永恆的,就是人們日常吃穿住行用之中最基本的規矩和道理。

翻開這部兩千多年前的經典,一句句的妙語連珠映入眼簾。它實際就是孔子及其高徒日常教學生活點點滴滴的記錄。

因此,《中庸》並非什麼有着“嚴格邏輯體系”的論著。它就像一位年老的賢人,斷斷續續地向學生嘮叨那麼一些人生的道理,教他們如何獲得快樂、幸福的生活。

所以,今天我們再去重溫這部經典,便要像聽長者嘮家常一樣,去體會其中樸素、溫暖而不乏睿智的生活態度。

那麼,蘊涵在《中庸》裏的這種生活態度究竟是什麼呢?

一言以蔽之,就是“中”。所謂中庸之道,持中而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可是,什麼纔是“中”?又如何才能做到“持中而立”呢?

回答了這兩個問題,也就能明白《中庸》這部經典,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我們,有着何等重要的意義了。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人們的喜悅、憤怒、哀愁和快樂情感還沒有表現出來,就是“中”;而表現出來但都合乎時宜和禮節,就是“和”。“中”是天下人的根本;“和”是天下人遵從的原則。達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也就各在其位了,萬物也就生長髮育了。

由此可見,《中庸》所謂的“中”,就是教人如何處理好內心的各種情感,讓內心保持一種平靜和平衡。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寧靜、幸福的生活。

這種內心的平靜和平衡最好的體現,便是孔子對《詩經·關雎》的評價。

在《論語·八佾》中有這樣一句話:“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意思是說,《關雎》這首詩,快樂而不淫穢,哀愁而不傷懷。這可以說是對“中”的境界絕佳的闡釋。

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是難免喜怒哀樂的。然而,倘若想要活得平靜、幸福,最重要的便是人的情感控制能力。不然,一旦樂而忘我、悲而忘形,就不僅容易傷身,更容易損情。

因而,要做到《中庸》所謂的“中”,簡單地說,就是“喜怒不行於色”,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安詳。

由此,我們便可以見到《中庸》的“中”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是意義非凡的了。

現代社會的我們,生活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氛圍裏,急功近利使得期望滿足後狂喜、自滿、虛驕,目的落空後沮喪、恐懼、空虛,都在損害着我們的身心。在這種心態下,成功者難以守成,位低者欲速不達。此時,我們缺乏的正是《中庸》持中而立的智慧。

現代社會的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愈發遙遠,猜疑、不信任、沒安全感,讓人際關係更加難以處理。面對不公平待遇,面對親近的人,我們需要的也是《中庸》的持中而立,把握過與不及的度,讓自己內心平和、安寧。

曾有一則寓言說,有一羣渾身長滿銳刺的豪豬,在天寒地凍時想要擠在一起取暖。可是,它們那一身尖利的刺,讓這個美好願景無法實現。它們要不就是湊得太近,彼此相互傷害;要不就是離得太遠,感覺異常冰冷。

最終,它們在很多次的磨合下,才找到了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溫暖了自己,也暖和了他人。

其實,這個不遠不近的距離,就是《中庸》的“中”。

記得孔子的高徒子游曾經說過:“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里仁》)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倘若有事沒事總愛跟領導套近乎,那麼他就離羞辱不遠了;倘若有事沒事總跟朋友親密無間,那麼他就離與朋友疏遠不遠了。

之所以有這樣的結局,就是這個人太不懂得《中庸》“中”的智慧。

實際上,《中庸》持中而立,就是教人在處理人際關係時,把握好距離和分寸,既不過分疏離,也不過分親近。

這就很像禪宗所欣賞的一種人生境界,即所謂的“花未全開月未圓”。

什麼是“花未全開月未圓”的境界?說簡單點,其實就是“中”的境界。

你想,一朵美麗的鮮花,一旦全部開放,那就意味着很快就要凋謝;而一輪皎潔的月亮,一旦全圓,那就離缺損不遠了。

因此,最美麗的瞬間,便是那花未全開、月未全圓的時刻,因爲在那時,我們還能夠有所期待和夢想。這也就是“中”的境界,人間最好的境界。

因此,當我們與人交往怒火中燒時、狂喜不已時、極度悲傷時、樂而忘形時,不妨想一想這個“中”字,想一想生活的幸福其實更多是在於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如此一來,自然便能“心遠地自偏”,遠離了人世的嘈雜和喧囂。在鋼鐵城市,同樣能獲得倦鳥歸林的自在和逍遙。這便是《中庸》這部經典亙古彌新的永恆魅力所在!

中庸智慧學習與探討 篇2

《中庸》是一篇重要的儒家哲學經典文獻,它從本體論、主體論、倫理政治論、宇宙論四個向度展開了儒家哲學思想體系,經道德本體作爲始基,以道德主體作爲核心,闡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會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則和行爲規範,最終將天人、內外之道歸結爲一“誠”。

我是個對傳統文化,國學經典非常感興趣的同學,自小到大對傳統文化的接觸也比較多。上個學期憑着對國學的熱情而選了王文凱老師的傳統文化與協同力培養,感觸良多,並自覺受益匪淺。本學期又再一次選擇了國學經典之一——《中庸》 記得第一次課上,蔣老師就花10分鐘左右的時間背完了整篇將近四千字的《中庸》,背誦時猶如行雲流水,口齒清晰,幾乎沒有打斷的地方,令我十分敬佩。由此更加深了我對這門課的興趣。蔣老師多次提到的一個概念就是——尊賢,說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時代,那些有知識有文化即所謂賢能的人都應該是被尊重的,因爲這部分人是一個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是動力,一個國家的成敗取決於此,中國古代許多朝代都是因爲尊賢而興,整個宋代甚至做到了不殺一士。而明代以明初開始,朱元璋殺功臣,朱棣誅方孝孺十族,清代更是盛行文字獄,因此,從明代開始,中國就逐漸衰弱了。說的近一點,文革十年,中國社會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大肆批判,把孔子,老子,釋迦摩尼從神壇上請下來,讓我們這個民族沒有信仰,行事處世沒有了準則,再來看看今天中國人的道德素養,當時的做法是多麼的無知不言而喻。我們今天一再強調復興民族文化,卻也只能感嘆:“非一日之功。”再來說說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即謂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我所理解的“中”就是和諧,不一定是不偏不倚,但必須保證在一定範圍內的平衡。在這裏蔣老師還提到了一個“方圓之說”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內方外圓。我們對外處事要圓,圓了才能滑,才能行得更遠,爲人處世若是過方,那必將與他人產生許多碰撞與摩擦,人生也必將產生更多的挫折。“內方”又要求我們內心要正直,我們在圓滑處世的同時又要保持自身的原則,傷天害理,泯滅人性的事情堅決不能做。內圓外圓不行,這將是對社會的一種危害,內方外方亦不行,這樣將很難實現自身的發展。

蔣老師在課堂上提到了領導力的內容,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了上學期王老師之講的《傳統文化與協同力培養》兩者切入點不同,但都是爲了同一個目的的不同途徑。其中,蔣老師提到的一點就是,要想管理好一個團隊,首先應該管理好自己,自己都管不好何談管理好一個團隊。這讓我不禁想到我自己,我是否管理好了自己,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上課認真聽講是否做到了,寫作業時保證不玩手機是否做到了,打鈴前五分鐘進教室是否做到了,爲自己制定的計劃是否認真貫徹執行了,對待工作是否認真負責了,和別人交往時是否真心對待他人的……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說的就是每天都應該自我反省找不足,管理好自己。又有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要想有一番作爲,首要任務就是管理自己,部長,班長,主席,都不例外,若是之後進入了社會,這是需要着重學習的。爲此,蔣老師還提到了坐在教室裏一名特別的學生,他是一個公司的老總,身價過億,事業有成。可就是這樣一個成功人士,依舊沒有忘記學習知識,學習中國文化經典,先進的思想。要管理好一個公司是需要智慧的,而這些智慧,經驗,古人們早已幫我們總結得比較精練,簡短的文字,蘊含着無窮的智慧。現在很多領導人,學者,都在反覆強調文化經典的重要意義不是沒有根據的,那個老總每次都堅持上課就是個活生生的實例。蔣老師的還有一點做法令我十分欣賞,即從來不點名,平時分白給大家。我想這並不是不負責任,這恰恰是種自信的表現,不強求學生都喜歡聽自己的課,課上得好自然有人主動過來聽,自己上課的風格與魅力自然會吸引大家每次都提前半小時來背書。最後,這門課也已經快要結束了,我的確從這門課收穫可不少,對我這一生來說都將是個不小的精神財富。

中庸智慧學習與探討 篇3

通過讀這本書,讓我瞭解了《中庸》是我國儒家的經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原屬《禮記》的一篇,宋代把它和《禮記》中的《大學》獨立出來,同《論語》、《孟子》配合稱《四書》。《中庸》裏面闡述了有關做人、修身、齊家、治國的道理,它所敘述的就是一個人爲人處世的方法,那麼何爲中庸呢?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悲樂時心中是平淡的,所以是“中”。但若表現出來而有節制的,叫做“和”。中庸的根本即爲中和。我想如果人人都做到“中和”,社會則井然有序,處處和諧了。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兩兄弟倆在爭一個蘋果。母親犯難了,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自己兒子,給誰?不給誰?——一人一半吧!

這是大衆所普遍接受和贊成的最妥帖最自然的解決辦法。可大多數只知道這樣做公平,使兩人不至於打起來。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會吃完自己的半個蘋果就拍拍屁股走人,很少有人想到,有人願意去從兩個半拉的蘋果核中悟道——中庸之道。

“中庸”的“庸”說的是“適中”的道理雖然平凡無奇,卻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的確,“中立而不倚”,“過猶不及”這樣的生活態度曾是千百年前的大學鴻儒所追求和堅守的行爲準則和人生信條。時至今日,人們還在求索中庸之道之中蘊藏的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崇尚的均衡美與對稱美。

“中庸之道”是中國儒家文化的經典,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至今還在發揮着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說,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標準。因此很少能夠有人實現它。如果能得到,一定要牢牢的抓住,做到孔子說的: “吾道一貫之”的境界。

《中庸》卷尾引用《詩經》說:“德行輕如毫毛。”輕如毫毛還是有物可比擬的,而上天所承載的,既沒有聲音也沒有氣味,那這纔是最高的境界啊!如此說來,人性的最高境界就是像空氣一樣看不見、摸不着地存在着,其實不然。人們常說,“小隱於野,中隱於市,大隱於朝”,這裏的“隱”是一種純粹的品格與心境的修爲,一種最完美的、最優雅的自我控制力。當然,這非常地難,甚至可說無法抵達,即使是《中庸》作者子思也望塵莫及。讓我們看一看《中庸》的創作背景:子思以說道傳教爲宗旨,周遊列國。曾爲魯繆公之師。後困於宋,不得志,遂憤而作《中庸》。因此可以看出《中庸》本身就是一部在不中和的狀態下創作的作品,故而說明“中庸之道”更多時候是一種理想的道德境界,是人類難以突破的極限。作爲一個平凡人,我們需要理解的是“天”或者世界、人類是有法則、有定律的,所以只要嚴謹、率真地做自己就可以了,千萬不要違背規律行事,否則就是背叛和諧、自取災難。恰巧,這正是巔峯對峙了數千年的孔孟、莊老兩大國學屋脊最奇妙、最中和的一次共識。

回顧自己的教學經歷,我感覺教師確實應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學生的錯誤。在課堂上,當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擺在我們面前,他們有的活潑,有的調皮,有的誠實、率真,有的不愛寫作業,有的上課調皮搗蛋,他們的性格特點多種多樣,所以有時所犯的錯誤也是各種各樣的。當我們面對這些錯誤時,有時會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傷害學生的學習創造性;如果我們換一種教育方法,採取一種平和的心態,冷靜地分析一下學生出錯的原因,幫助學生找到出錯的根源,我們也就不難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法。所以,我認爲教師保持平和的心態是正確對待學生犯錯誤,引導學生走正確的道路,幫助學生有效改正所犯錯誤的關鍵所在

讀完《中庸》,令我感觸較深的就是要懂得“人類世界最重要的是人與人間的和諧共處”,而實現這種和諧之本就在於心靈之間的真誠交流。我們有句座右銘:一切爲了孩子!現在聽起來忽然感覺有些激烈,缺乏中和。斗膽胡言一句,可不可從心開始,說成:一切爲了孩子的感受!

中庸思想作爲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從個人的角度來講,對於我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具有積極重要的價值。借鑑中庸思想的精華,能夠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我們學會做人與處世,從而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

所以,中庸之道是中國的傳統優秀文化,是值得當今社會提倡和學習的,是寶貴的精神遺產,值得所有中國人學習,值得我們深研。

中庸智慧學習與探討 篇4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它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修,修道之謂教”的性、道、教三者爲根本,深入闡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生成敗的智慧根本”、“誠於中,信於外”、“君子當慎獨中立”、“仁者愛人,仁者無敵”、“誠則明,明則誠”、“和爲貴,不自棄”六個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論。

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爲字難認,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難理解。而以前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晨讀,並查閱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現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穫還是不小的。

關於“中庸”,程頤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爲基本概念,敘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燭照通篇。那是一種瞬間綻現的文采。是一個自天之命、由微之顯、從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過程。

忠恕寬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之一。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並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誠無息”、“內省慎獨”、“隱惡揚善”、“執其兩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對於現代社會的人們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確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着非同尋常的現實意義, 書中說“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

全書體例清晰,點評得當,寓意深刻,除了摘錄原文之外,還附有白話註解,並在“細讀慢品”這一板塊中擷取大量與現代社會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聯繫緊密的故事、寓言、實例等內容,結合本節所闡述的思想,帶領我們細細品味《中庸》中所蘊含的人生智慧、處世之道。

可是,要達到“至誠”的境界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我們今天的經濟化市場化的社會,達到“至誠”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歸根結底一個“貪”字。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

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於爲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中庸智慧學習與探討 篇5

讀了《中庸》,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寫的經典文本,或者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被收錄在《小戴禮記》中,後來獨立成一書,南宋朱熹又將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義,意思很難理解。雖然不盡理解,卻也能從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

《中庸》的解釋是不偏不倚之謂中,不易不更之謂庸。中庸即中和。

中庸說來簡單,實際上我們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的言行舉止往往失之偏頗。過於追求物質,或者過於理想主義,都一樣,過猶不及。特別是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爲了達到一定的分數,有時會犧牲掉學生的休息時間,或者讓他們被動地接受一些所謂的知識,打擊了學生學習興趣。中庸就可以幫我們克服急功近利的做法,從而使我們做到知足常樂,慢慢學習,對待每一個細枝末節都能全心全意。有一句話很流行;細節決定成敗。許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質,往往不能做到處處小心謹慎,不能從頭到尾保持一顆平常心,他們常常在事情的最後關頭因爲某一個細節沒有注意到而功虧一簣。

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我對於爲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一定能受用終身。《中庸》的核心之一是“則”,則即是標準。這個標準,其實是對己對人統一的標準。“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句話是說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別人也得站得住,自己做到通達事理首先要使別人也通達事理。這是孔子的一個重要思想,也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的境界,將心比心,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就會避免很多矛盾,處世也會更加簡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