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3W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 篇1

什麼是優秀共產黨員?李夏同志用自己的青春年華做出了最好的詮釋。20xx年,李夏同志被調到最偏遠的荊州鄉工作,下到基層,一干就是八年,八年間,他撲下身子,滿腔熱忱,與人羣傾心交談,把人民羣衆當成自己的家人;八年間,他不畏艱苦,勇挑重擔;八年間,他敢於擔當,認真負責;“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這就是李夏,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爲了讓全體教師向李夏同志學習,合肥市慶平希望學校黨支部於10月16日下午組織全體黨員觀看《生如夏花——紀念優秀共產黨員李夏》先進事蹟教育短片,號召全體教師不改初心,向李夏同志學習。

全體黨員認真觀看,通過李夏的同事敘述,他的妻子和孩子的深情表白,李夏同志舍小家顧大家、勇於奉獻自己的高大形象立刻涌現在黨員面前,黨員們被李夏那種事事爲民、甘於奉獻的精神所打動,熱淚盈眶。所有黨員深深意識到:在時代洪流中,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一刻也不能忘!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李夏,爲新時代基層黨幹部樹立起了一座精神豐碑,也是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的學習楷模。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 篇2

8月10日凌晨,9號颱風“利奇馬”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隨後一路攜風帶雨,給300公里外的安徽省績溪縣東北部帶來強降雨。其中,降雨量最多的荊州鄉,3小時內降雨量就達到了96.5毫米。

這場暴雨導致荊州鄉多處山體塌方、道路中斷,33歲的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李夏在抗臺搶險中突遇山體塌方,不幸遇難。

8月9日15時

荊州是績溪縣最偏遠的一個鄉,這裏工作的幹部沒有上下班的概念,通常一待就是5天。以往週末會回縣城和妻子團聚的李夏這周沒有回家,從5號接到颱風預警,他就一直密切關注“利奇馬”的動向。

在山區,比暴雨更可怕的是它所導致的山體塌方。荊州鄉全體鄉鎮幹部都整裝待發,堅持值班值守。

“9號下午3點,李夏書記打電話給我說他這周留下來加班,讓我召開村兩委會,通報颱風情況。”下胡家村黨支部書記胡嚮明認識李夏半年,是朝夕相處的同事,也是陪着他最後時刻的人。

8月10日15時40分

雨越下越猛。

“敬老院進水了!”得知消息時,李夏剛剛和荊州鄉人大主席王全勝在下胡家五組看過,幾個人馬上往下胡家村敬老院奔去。

“不過5分鐘的功夫,水就從門外漫了進來,門口小道上的水已經沒過小腿了。”一起的胡嚮明覺得這次的水勢漲得太快了。把18位五保老人安排在二樓後,大門已經走不通了,李夏三人只能從敬老院背後的山上繞出去,繼續幫助其他受災村民,組織大家轉移。

在幫一戶村民轉移時,李夏他們接到了一個電話:下胡家村口發生塌方險情。三人隨即趕到,徒手搬移路上的碎石,恢復道路暢通,讓救援車輛通過。

小塌方點邊有一棵大樹從山坡上滑下,將路旁電線壓倒在道路上。擔心水中的電線會導電傷人,三人決定去找工具和人手來處理。

行進途中,九華村的胡日紅母子正要往塌方地段去。“擔心我們觸電,書記他們就折回來把我們送了過去。”護送完兩人後,李夏想了想還是不放心,他拍了路況照片,將險情發在了荊州黨政領導幹部微信羣,“下胡家村土地廟這裏塌方,樹倒下來把路攔了,電線疑似被打斷……”此時,他聽到頭頂上方傳來“轟隆隆”的響聲。

8月10日16時00分

“那個聲音很響,有樹枝壓斷的聲音,還有石頭滾動的聲音……”胡嚮明和王全勝本能地意識到:塌方了!

山高坡陡,泥石流瞬間向下滑落。

跑在前面的胡嚮明跑出十幾米回頭看,只見王全勝被泥石流產生的氣流彈到了一邊,而李夏卻被裹挾着樹幹的山石推出了小道,“黑壓壓的一片一直往下壓。我感覺李夏在我後面一兩步樣子。我被氣流一把打倒,向前滑行了一兩米。爬了兩三步站起來之後,我一看,李夏不在了。”

兩分鐘後,第二次泥石流再次傾覆。這一次,路邊亭、大樹全都攔腰折斷,樹木、泥土、砂石、雨水全都倒下來。胡嚮明的腦子“嗡”的一下,他掏出手機趕快按響鄉黨委書記舒添魏的電話,“李夏被泥石流埋了!”

5分鐘後,第三股泥石流再次爆發,李夏的身影徹底消失在王全勝和胡嚮明的眼前。

8月10日23時40分

大雨下了一整天,直到夜裏11點半才停止。此時,危險還沒有解除,塌方處還陸續有小石頭滑落。

大面積停電、道路被毀壞,現場混合着泥土、石塊還有斷裂樹幹的堆積物,給搜救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會開挖掘機的人過不來,我們只能用手推車一點點清理堆積物。”

搜救持續了13個半小時,村裏很多人都跑來幫忙。由於擔心李夏人還被埋在土裏,大家的動作都很小心。

8月11日6時

“李夏找到了。”

這並不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結果。整整一夜已經過去,所有的人都猜到了結局。

11日6時左右,李夏遺體在下游約2公里的王仙莊村被找到。鄉里幹部前去爲他做了簡單的衣容整理。遺體運往縣城時,在大水中曾被他幫助轉移的村民胡古今的妻子情緒十分激動,一邊哭一邊扶着車子跑出很遠。在她“好人有好報”的淳樸念頭裏,實在難以理解,這麼一位好乾部怎麼說沒就沒了。

記者手記

悲情發生後,我去到了績溪縣荊州鄉下胡家村,從那些和他朝夕相處的同事口中,瞭解了更多臺風最後時刻之外的李夏。

時間倒回到去年12月,1986年的李夏調任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20xx年7月開始,擔任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縣監委派駐荊州鄉監察專員。

“工作踏實勤懇,對羣衆耐心細緻”是李夏生前共事過的同事對他的一致評價。

“村民有任何事情找他,他都是笑臉相迎。”村民胡六平從外打工回來只有2個月,但關於李夏,她聽鄉親們說了太多。”

75歲的汪雲安是李夏5個幫扶對象之一。每個月,李夏都會去探望他,幫着制定幫扶計劃,“他很照顧我的生活,對我很好。”

荊州鄉偏遠,妻子心疼他到艱苦鄉鎮工作時,他說了一句“工作總要有人幹。”

胡嚮明和我站在河對岸,塌方的山體看上去依舊觸目驚心。那天塌方堵塞的道路上,堆積物如今已被清理乾淨。胡嚮明看着李夏最後消失的地方喃喃道,“可惜了,就在塌方前幾秒鐘,他還在叮囑我們注意安全。”

“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這是李夏寫在微信朋友圈的個性簽名,如今卻成了他短暫但光彩一生的寫照。

李夏:不忘初心 · 牢記使命

李夏,男,漢族,安徽黃山人,1986年7月出生,大學學歷,20xx年9月參加工作,20xx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系績溪縣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縣監委派出荊州鄉監察專員。今年8月10日,受9號強颱風“利奇馬”影響,宣城市績溪縣東北部普降大到暴雨,受災最嚴重的荊州鄉3小時降雨量達96.5毫米,山洪爆發、道路沖毀。在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遭遇重大威脅的關鍵時刻,李夏同志臨危受命、搶險救援,在轉移羣衆途中,突遇山體塌方,英勇犧牲,年僅33歲。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主題教育中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激勵廣大黨員幹部牢記初心使命、勇於闖出新路,省委決定,追授李夏同志“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追授李夏同志“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這個“無比寒冷”的冬天,“新冠病毒”疾風漫卷;這個“無比獨特”的春節,全民一起共克時艱……。面對洶涌而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麟遊縣中醫醫院全體醫務人員在這場特殊的戰役中不等不靠,用實際行動詮釋着“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披堅執銳,衆志成城,全 力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中。

疫情就是命令,一切爲抗“疫”讓行 。臘月二十九,縣上安排將傳染病區設在縣中醫醫院,醫院職工迅速行動,當天下午遷移設備、調劑病牀、佈置病房,不到四個小時,病區設置到位。接到縣上要把醫技綜合樓設置爲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時,疫情如火,刻不容緩,醫院再次克服交通不暢、企業未復工等困難,想法設法採購物資,加班奮戰,僅僅三天時間,5層樓、96張病牀全部安置到位。 按規範要求,從大年七年級起,醫院先後在院子搭建預檢分診處、外地發熱患者就診處、防護用品回收處三頂帳篷,建立了患者就診“三通道”, 重新優化發熱門診佈局,添置設備,改善硬件設施。

守土有責、奮起抗疫勇擔當。接到疫情命令,中醫醫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靠前指揮,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明確分工、壓實責任、層層落實,要求全體職工令行禁止、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戰“疫”中。 黨支部書記姚宗虎主動請纓到監測卡點“前哨”值班, 他號召黨員幹部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投身到抗疫的最前線,在他的倡議和帶動下,全體黨員、科主任紛紛簽署請戰書,爭先申請去疫情防控第一線。院長王慧明發揮“頭雁效應”,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爲讓醫務人員做好自身防護,他通過各種渠道,聯繫防護物資,親自對防控物資進行管控。當有疑難病例時,他作爲專家組成員第一時間趕赴一線,參與會診,不分晝夜,排查可疑病人,從大年三十起,他就吃住在醫院,一直奮戰在防疫一線。副院長許超 指導醫務科制定實施方案、安排培訓、組織演練。對集中隔離觀察區的工作統籌協調,深入病區查房、指導治療,在他的精心管理下,集中隔離觀察區的工作很短時間就進入規範化軌道。爲了保證發熱病人能夠及時準確診斷和對症治療,每個發熱病人做CT時他都要親自過目,細心研判,診斷不清楚、治療方案不明確不罷休 。在陝西省啓動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後, 副院長楊美娟就被抽調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工作,她忙完手頭的工作後,每天都抽空回醫院掌握防護物資儲備和使用情況,參加醫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會議,對她分管的工作絲毫沒有放鬆。醫院全體科主任(護士長)發揮各自管理協調能力,做到政令暢通,隨時出發。

預檢分診處——發現病人的第一道關口 。在中醫醫院門口臨時搭建的預檢分診板房裏,隨時都會看到身穿厚重防護服、全程站立的“白衣天使”,她們對進院的病人不厭其煩的重複着, “最近有沒有發熱”、“身邊有沒有人發熱”、“最近一直住在本縣嗎”、“有沒有接觸過湖北過來的人”,手臂舉起來、放下去。由於天氣寒冷,人們額頭太涼,測溫不準,她們一有空就把測溫儀揣在懷裏,手臂痠痛的時侯、就甩幾下胳膊,繼續工作。測完體溫,她們會引導患者走各自的通道,陪發熱患者檢查。 在醫院門口,人們看不清他們的臉,只有口罩上露出的一雙溫柔而堅定的眼神在寒風中堅守。

發熱門診——抗疫戰線的前沿陣地。 疫情初起,發熱門診實行兩班倒,這就意味着10多小時不能脫防護服,在明知要承擔高負荷、高強度任務的情況下,醫務科主任吳永科和醫生宋鳴遠不怕危險、迎難而上,主動要求上發熱門診。疫情暴發後, 抽調高年資、工作經驗豐富的9 名醫護人員分成三組,24小時值班 。他們都知道,發熱門診接收的大多是出現可疑症狀的發熱患者,隨時可能確診,接診病患的醫務人員面臨極大的感染風險,但他們沒有猶豫,沒有膽怯,穿上不透氣的防護服,近距離與發熱病人面對面詢問病史、嚴謹分析,準確診治,每天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強忍着捨不得浪費防護物資,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儘快分診及時救治。臨時抽調的縣婦計中心副主任郭國琴,她來院第一天就安排到發熱門診負責辦理健康證明,爲了避免人員聚集,她把辦公場所挪到室外,一坐就是四個小時,麟遊的室外常常是零下10度, 寒氣逼人,手腳凍的發麻,但她仍然仔細詢問、詳細檢查、認真填寫,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勞模的風範。

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區——醫者仁心戰“疫魔”。 醫院設置集中隔離觀察病區的第一時間,黨員、科主任紛紛報名。內一科主任王滿平說“建立隔離病區,對我們基層中醫醫院醫務人員來說是一次考驗,更是一次學習鍛鍊的機會”。2月11日,副主任醫師王滿平、護士長牛雪萍、正在外進修學習的醫師楊曉龍和高年資護士張瑞芳四人逆風而行,進入醫學隔離觀察病區。她們既要負責集中隔離觀察人員和呼吸道疾病隔離治療病人的體溫檢測、生活管理、垃圾收集轉運,又要對呼吸道疾病的病人進行專業治療,還要給他們宣傳防控知識、進行健康指導和心理疏導。病房裏, 他們穿着厚厚的防護服,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七八個小時下來,被悶得滿頭大汗,且面部皮膚因爲長時間壓迫而發青,摘下口罩臉上留下深深的壓痕,眼罩里布滿了一層水蒸氣,但是他們依然微笑着爲患者送去最貼心的服務和關愛。在入住人數上升、工作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醫生宋鳴遠、護士常慧主動要求進入隔離病區。第三批人員正在進行緊張有序的培訓,將於2月25日入駐。

輸助檢查——抗“疫”一線的幕後英雄 。放射檢查對於新冠肺炎初診尤爲重要,醫院開通了發熱病人檢查綠色通道,規劃了發熱病人檢查就診線路和消殺規範。放射科人員在防護物資相對匱乏的情況下積極應對,無人畏縮不前。縣內交通停運後,病人來的很晚,有多少個夜晚20時、23時 、凌晨都在接診,他們爲了節省防護服,班外16:30接班穿上防護服至24時才能脫,期間儘量不喝水 、不上廁所,特別是科主任楊安軍,爲了保證給臨牀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只要是發熱病人檢查,無論班內班外都親自跟蹤,作爲縣級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成員還要隨時參加縣上會診,“生命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鬆”,這是放射科楊主任的口頭禪。疫情關鍵時刻,CT機子出現故障,多家工程師不願上門維修,放射科和醫院修理工通過手機視頻,在工程師指導下,經過6個多小時維修,終於於當晚12時排除故障,CT在這次新冠肺炎的診斷和排除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檢驗科全體人員無俱風險,堅守“以我所學、盡我全力”信念,保證最快的速度出結果,因爲他們知道,早一點檢出結果,就有可能減少其他人員感染的機會,患者就能及時對症治療。

院感防控組——防控疫情,控感先行。 在醫院有這樣一個人,她雖然沒有救治患者,卻每天與病毒面對面的奮力“交戰”,雖然不在臨牀一線,卻始終奔波在戰疫的最前沿,默默守護着每一位醫務人員和患者,她的名字是“感控人”。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醫院把以前從事過控感工作的辦公室主任呂靜從指揮部辦公室抽調回院,與控感科主任李妙虹負責全院控感工作。她們根據醫院具體情況分區域、分部門、分人羣制定了有針對性的、符合實際的4個相關制度和13個操作流程。反覆對醫務人員進行全覆蓋無死角的防護知識培訓,規劃發熱門診和“三通道”設置,指導不同科室醫務人員選擇適當防護用品,每天督導全院公共場所、公共設施、物體表面及轉運車輛的消殺工作,對隔離人員產生的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轉動交接等處置進行鍼對性的指導。

公路卡口——嚴防輸入。 醫院承擔着城關、南坊、慄川、永安4個公路卡口醫學篩查工作。醫院組建以黨支部書記姚宗虎爲組長,以行政職能科室和城區村衛生室人員爲主要成員的26人團隊,分三組24小時輪崗值守,對入城人員測量體溫、詢問健康狀況,進行健康評價、宣傳疫情防控政策,叮囑羣衆做好防護措施,嚴把疫情防控關口。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得知卡點人手緊張,永安、慄川、南坊、九成宮四個村的村醫請纓加入路點值班,特別是永安村村醫王錄善,年過六旬,老當益壯,緊守卡點夜班十餘天,不叫苦不叫累,受到卡點同志的一致稱讚。爲了節省防護服,他們不敢喝水,加之站點離村莊太遠,上廁所對他們來說更是一種奢望,餓了就吃口方便麪,困了就在路邊椅子上稍息一會,12個小時下來腿硬了、腳腫了,但他們絲毫沒有抱怨過。特別是晚上值班的男同志,每到凌晨時分,室外氣溫零度以下,寒風刺骨,他們依然堅守在各自崗位上。“剛在寶雞取血回來的路上,看到卡點值班的同志很辛苦,我想去卡點值守幾天”,早在設立公路卡點的第四天,黨員王輝同志就在黨員羣裏提議要去值夜班。在每個公路卡點,你能看到一面面鮮紅的黨旗和耀眼的白大褂,紅白相襯,他們在“家門口”構築起一道道阻擊新冠病毒的屏障。

社區健康檢查——內防擴散。 醫院抽調8名醫務人員,組建 健康檢查防控小分隊,分成4個小組,身着防護服,規範防護,協同鎮、村、公安、民政、疾控人員深入居家隔離羣衆家中,他們顧不上吃飯,沒法上廁所,爲了提高工作效率,節省防護用品,中午取消休息,連續作戰,直至結束已下午5點,又累又餓,繼續進入辦公室,進行嚴格評判,填寫解除告知書,個個累的筋疲力盡,但毫無怨言。

齊心協力,做好抗“疫”的隱形戰士。 在抗“疫”阻擊戰中有這樣一支特殊的羣體,他們雖然沒有衝鋒在抗“疫”一線,但同樣爲抗“疫”日夜奮戰,猶如一羣“隱形戰士”。 疫情暴發後,在全國上下防護和消殺用品奇缺的情況下,院長王慧明和藥械科排除萬難,想方設法組織貨源,發動一切力量和渠道,籌備防護物資。很多單位和市民都來調劑預防用藥,從幾十付到幾百付調配同一張處方的情況很多,中藥房、煎藥房出現了井噴式的處方量,工作量比平時增加了許多倍,但沒有一個人抱怨。截止2月20日共調劑預防病毒感染處方1636 張,煎中藥6682付。 春節期間日常物資採購同樣困難,總務科想方設法“開源”,高效保障一線物資供應,做到24小時送貨到點,科主任陳寶軍主動承擔隔離病區醫療廢物收集轉運。救護車司機王國強既接送病人,又拉運防疫物資,整天處在隨時出車待命狀態,放在平時可能不算什麼,但“全副武裝”起來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他渾身的汗水就沒幹過。環境消殺是阻斷疫情傳播的關鍵,按規範,每來一個發熱病人都要對病人走過的路線進行消殺,病人一天24小時來無定時,消殺員趙晨光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隨叫隨到,病人從進院到做完檢查進入病房最少需要半個多小時,無論白天晚上他都揹着沉重的噴霧器默默地在一旁等候,直到把病人“護送”進病房。正如很多後勤人常說的那樣:“我們雖不在一線,但一線的需要在哪裏,我們的工作就在哪裏”這個世界哪有從天而降的英雄,不過都是挺身而出的凡人,微光成炬,向光而行!

貼心關愛聚一線,真情溫暖天使心。醫院落實“暖心”服務,對一線醫務人員進行重點關懷。 在防護用品緊缺的情況下,優先保障一線醫務人員供應。安排專車接送一線人員上下班,給一線人員統一安排住宿、定時送餐、免費發放預防中藥,醫院班子成員給一線人員送去水果、奶等慰問品,爲一線醫務人員和家屬送去慰問信,隨着一線工作量增大,逐步增加人員,減輕工作量,保證一線人員正常休息,全方位關心醫務人員身心健康。

齊心協力抗疫情,愛心捐贈暖人心。連日來,社會愛心團體、愛心人士紛紛捐獻防護物資和生活用品,譜寫了一曲全民參與,共防疫情的讚歌。醫院對捐贈的防護物資專人管理,建立臺賬,嚴格出入庫,確保用於疫情防控工作,把生活用品發到一線人員。

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每個人留下的每一道微小痕跡都不可磨滅。這場戰役中,還有很多人默默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從臨牀醫護到行政後勤,從送盒飯的師傅到接送醫護上下班的司機,乃至保潔員,還有婦計中心臨時抽調的人員等等,每一份堅持都值得歌頌,每一份奉獻都值得讚美。苦難成就輝煌,風雨鑄成彩虹。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和衷共濟,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爲保障全縣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貢獻我們中醫人的力量。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十一書》記載了十一位革命先烈,用生命書寫的十一例對黨忠誠、爲黨奉獻、以身許黨的感人故事。這十一個英雄人物,是在艱苦卓絕的革命征途中無數革命先烈的傑出代表,他們爲了人民幸福,爲了民族復興,爲了國家富強,在流血犧牲留下英名的同時,更是爲我們留下了震憾人心的生動教材。感人肺腑、令人潸然淚下!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 篇5

雖然沒有趕上爲新中國建立拋頭顱、灑熱血的艱苦歲月,雖然沒有親歷“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的輝煌時刻,作爲六十年代生人的我伴隨祖國發展走過五十多年。在新中國即將迎來70華誕之際,再次來到黨校參加學習,重溫入黨誓詞,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且聆聽了王清憲書記對**市發展的戰略謀劃……心中有太多的感悟、體會和激動。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己印象深刻的是通過“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衝破“兩個凡是”思想禁錮,開啓了改革開放新徵程。自己在建國30週年之際進入大學、成爲“新三屆”的一員。四年學習之後的1983年走進社會、來到**市委黨校工作至今。

四十多年來,自己有幸親歷改革開放過程,成爲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見證者。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經過農村聯產責任制改革後,“包字進城”、各領域進行了改革……隨着改革不斷推進,開放不斷擴大,祖國面貌發生鉅變,國民經濟從瀕臨崩潰的邊緣躍升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五位一體建設縱深推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我們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此時此刻,自己要更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要加強黨性鍛鍊。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明確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復興付出了巨大犧牲,創造了無數奇蹟。加強黨性鍛鍊,牢記黨的宗旨,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以此指導各項工作。

要堅持解放思想。要按照“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的要求,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打破慣性思維,克服守成心態,堅決衝破一切陳規陋俗的制度束縛,堅決打破一切不合時宜的條條框框,以制度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打開發展的新境界。

要不斷提高本領。要自覺提高學習能力、調查研究能力、決策能力、落實能力,加強實踐鍛鍊,擔當作爲抓落實。圍繞善學、善謀、善作、善成,從“想透、說清、幹實

”提升能力素質,提高幹事創業本領,爲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進而爲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