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3K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1

4月1日,當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和大多數網友的感覺是一樣的:希望這只是愚人節的一個玩笑。在沉痛地接受這個事實的同時,我不禁在想,這30個家庭要怎麼樣才能接受這個事實?哽咽、心酸、淚水,心中的感想五味雜陳。想起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回顧歷史,革命先烈們用他們的身軀和熱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換來了我們的新生活。在當今社會,誰又能說敢忘記先烈,誰又不由衷地去崇敬先烈,而誰,又在用實際行動去效仿先烈,用他們的行動來譜寫新時代華麗而又讓人尊敬的篇章。每逢清明,總是會雨水紛紛,這大概是也在緬懷英烈們。我們不能將他們遺忘在歷史的長河裏,我們怎麼能忘記呢?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英雄,而英烈們,更是英雄中的英雄。我們平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意識到,當消防員還在午憩的時候,一聲警報就能立馬讓他不穿鞋地往外衝;當人民警察還在陪着家人吃飯的時候,一個電話就能讓他步履匆忙地趕往報警地;當軍人們正在享受假期,一聲號令就能讓他肩負責任衝在第一線……等等。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精選17篇)

每一年,我們總是會聽到有英雄離去的消息,又有那個承繼人也跟着他的步伐,爲人民服務,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少有人談論英烈,而在朋友圈大抵曬的都是吃喝玩樂,然而,英烈們並沒有被我們忘記。曾經看過一個網友發表的感想:每年都會看到關於一些戰士犧牲而被追授爲烈士的消息,我們致敬烈士,但是我希望這樣的烈士越來越少。我想,對英烈最好的紀念,就是捍衛他們用生命所保護的那些東西,愛祖國,愛身邊的人,不當冷漠的看客,不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用我們自己的行動去捍衛這個社會的英雄基因。“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向英烈致敬!英烈們,一路走好!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2

3月30日17時,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境內發生森林火災,四川森林消防總隊涼山州支隊指戰員和地方撲火隊員共689人在原始森林展開撲救,期間突發林火爆燃,造成30名撲火隊員不幸殉職。其中27人是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的消防員,1個80後,24個90後,2個00後。

這個重大、震驚、悲痛的消息觸及了全國人民的心靈,一時間“向英雄致敬!”這句話烙印在了每個人的心底。那是整整30個崇高的生命,更有27名優秀的消防英雄。深深記得,當妻子告訴自己通過“學習強國”看了幾名消防英雄的故事不禁流淚時,筆者問到“有什麼其他收穫嗎”,她久久不語。筆者由衷的想到,請不要只記住傷痛,不能只有感動,傷痛之餘,要學會深刻思考、認真自我反思、繼續砥礪前行,用自己的方式“向英雄致敬!”。

請不要只記住傷痛,還要學會深刻思考。要思考如何避免火災、如何減少突發事件、如何保護公共安全、如何優化應急處理...,人人有責,更是全面參與,只有攜手把這些工作做得更好,帶給我們的傷痛纔會最少。要思考消防英雄爲什麼總是戰鬥在第一線,爲什麼總是把國家財產、民族利益、人民安全放在首位而不怕犧牲,那正是消防英雄用實際行動履行職責、踐行承諾、堅守信仰,是他們捨己爲人的付出換來我們的幸福安康,“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消防隊員就是負重那羣人。

請不要只記住傷痛,還要認真自我反思。作爲一名工作人員,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履行好了工作職責,比如教師教書育人、醫生救死扶傷、警察除暴安良、服務人民羣衆等許多職責,是否一一做到了最好。作爲一名黨員,是否記得入黨誓言,是否能做到“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是否做到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也許很多人都還沒做到或者正在做沒做好,但筆者更多的是想說,要從消防英雄的事蹟反思自己,發掘正能量,鞭策自己慢慢進步,讓每個今天的我都比昨天更優秀。請不要只記住傷痛,還要繼續砥礪前行。傷痛的故事無法忘懷,但可以把傷痛的心情留給昨天,因爲我們今天前進的腳步永遠不能停滯。也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還有一些崎嶇坎坷,但一定要堅信我們有能力、有信心、必定會完成這個夢想,因爲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從來都不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向英雄們致敬,要把傷痛留在背後,要自覺擔當工作職責,要真正有所作爲,要團結奮進迎接下個挑戰、戰勝下個災難、創造下個奇蹟,共同開創美好明天。請不要只記住傷痛!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3

又一場酣暢淋漓的3比0。在本屆女排世界盃的第十輪比賽中,中國女排戰勝了塞爾維亞女排,以10連勝的驕人戰績,提前一輪衛冕。這是中國女排贏得的第十個世界大賽冠軍,也是她們爲新中國70華誕送上的最美生日禮物。

作爲唯一一個在世界上拿過集體項目冠軍,而且曾經實現過世界大賽五連冠霸業的運動隊,中國女排不只是中國體育的驕傲,是其他運動隊學習的對象,更是一個激勵國人自強的精神符號。在“中國人玩不來大球”“中國人集體意識差”等觀點直到現在還甚囂塵上的大背景下,重新審視中國女排站上世界之巔的成功之路,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集體體育項目的勝利原因,主觀上包括個體的能力、整體的實力、求勝的慾望、教練的水平,客觀上包括其他球隊的水平、場內場外的干擾因素甚至運氣的成分。但這隻足以解釋一場比賽頂多一屆大賽上的表現,但若用來解釋一支球隊幾十年處於世界前列,即便低潮期也沒有哪支球隊可以低估,就顯得牽強了。

技戰術層面的東西只適合技術性的分析,戰略層面的東西則需要以戰略眼光來分析。中國女排勝在戰術,但更勝在戰略,這個戰略,就是走自己的路。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真正的強者之路無不是走自己的路。幾十年來,中國女排教練隊員輪番更迭,世界排球的發展趨勢也幾經變幻,然而中國女排沒有被他人帶亂節奏,更沒有喪失以我爲主的自信和自覺,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女子排球發展的道路。

走自己的路,絕不是守着老東西驕傲自滿、因襲不變,更不是關起門來向壁虛構、閉門造車。恰恰相反,在中國女排的起步階段,我們就虛心向其他國家的主教練和隊員請教技戰術、體能訓練等各個方面的先進經驗。直到現在,學習意識和學習精神仍是中國女排賴以不斷進步的源源動力,中國隊的教練和隊員經常說的“向對手學習”,絕非面子上的客套話,也不是故意釋放“煙幕彈”,因爲就算是手下敗將依然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只是我們沒有把先進經驗看做僵死的教條,沒有陷入對先進經驗的盲目崇拜,所以不是什麼都學,沒有今天學歐洲明天學美洲,更絕非照抄照搬。真理再往前邁出一步,就有可能變成謬誤,別人的成功經驗硬生生地套在自己身上就可能是枷鎖。沒有人家的身體,也沒有人家的技術,卻非要打人家的戰術;要成爲另一個誰,卻忘了自己是誰,如此削足適履,焉有成功可期?中國女排在幾代人的努力下,結合中國人獨特的歷史文化基因、獨特的身體條件以及一支隊伍人員構成上的長處和短板,磨合打造出中國女排自己的強者之路。

中國女排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衝出亞洲到到站在世界之巔,雖然每個時代、每一屆大賽、每一場比賽的特點都各不相同,但有一點相同卻自始至終,那就是鮮明的中國特色。去年,郎平榮膺改革開放40週年傑出貢獻人物,這是對郎平也是對中國女排的高度褒獎。從改革開放之國中國女排的擎天柱,到現在中國女排的主教練,郎平和中國女排一起闊步走在改革開放的大路上,女排精神已超越了體育本身,對各行各業起到激勵、感召和促進作用,讓中國人感受到自尊、自強、自豪,讓大家看到了希望。

魯迅先生說過:“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辦,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要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中國女排的強者之路走得並不容易,越是這樣,越要堅定自信地走下去,在自己開闢的路上繼續演繹強者恆強的道理。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4

1928年,葉連平出生于山東青島。青少年時代的葉連平在南京當了一名勤雜工,聰明好學的葉連平有幸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後經人介紹,他來到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一個叫“卜陳”的小村,成了村裏的“豬倌”。因爲村裏一位代課老師考上大學,他被鄉里舉薦爲該村國小語文代課教師,每個月36元錢,這一干就是幾十年。因爲工作成績突出,葉連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入黨宣誓的那天晚上,這個連大山也壓不垮的老人第一次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我終於如願以償加入了黨組織,我要把自己剩下的日子全部交給黨,交給講臺,交給鄉村的孩子們!”葉連平暗自發誓。

退休後的10年間,學校哪位老師有事情請假了,葉連平都主動代課,充當“替補”教師。那10年,和縣哪所學校缺少老師,他都樂此不疲上門爲孩子們上課,短的幾個月,長的幾年。

辛苦的付出,讓葉連平榮獲了“全國中國小德育先進工作者”“省道德模範”“省優秀共產黨員”“中國好人”等多項榮譽和獎勵。他把組織上獎勵給自己的獎金,要麼用於學校栽植樹苗、修築旗杆、購置二手風琴、安裝電燈、添置運動器械,要麼爲老師們購買保溫桶、毛巾、肥皂、臉盆等日常生活用品,葉連平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他的助人爲樂精神贏得了大家的無比尊敬。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5

7月26日上午,中隊組織參加了英雄機長劉傳健先進事蹟報告會。我們早早的來到了會場。不久劉機長進入了會場,他先給在場的觀衆鞠了一躬,我被他這樣謙遜的姿態所打動。接着劉機長用樸素的語言從五個方面做了報告,詳細敘述了他當日所面臨緊急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他當時的心路歷程。我全神貫注地聽完了整場報告會,深深地被劉機長臨危不亂的精神所打動。

20xx年感動中國劉傳健先進事蹟觀後感(5篇)

作爲飛行學員,聽完整場報告會我感到深受鼓舞,我們這份工作是無比光榮的,我們理應對旅客的生命財產安全負責。首先我們要努力打好理論實踐基礎,試想如果沒有平時一次次的模擬訓練,劉機長怎會如此完美的完成此次備降,飛行員的工作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累積經驗。都說同一項工作重複一萬次,你就會是這方面的專家。但這同樣也是枯燥的,如何在重複枯燥的工作中堅持下去,做出不平凡的成績,我想劉機長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作爲飛行員應該怎麼做。另一方面,整個航班生產任務也不是飛行員一個人能夠完成的,正如劉機長所說沒有空管,軍方,機組的協作配合,是不可能完成此次備降的。

航班生產是一項協作性很強的工作,需要一個團隊的緊密協作才能完成,作爲飛行學員我們在努力學習理論實踐知識的同時,也應明白,我們需要重視團隊的協作與配合。從一名飛行學員成長爲一名成熟機長的過程是漫長的,這需要我們保持耐心,認真對待每一次航班任務,認真反思每一次不足。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在未來的工作中我會以劉機長爲榜樣,早日成爲一名合格的民航飛行員。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6

爸爸情不自禁地讚歎着:“王者歸來,勢不可擋,真給力啊!”在廚房裏揀菜的媽媽笑着衝我們喊道:“扳回兩局了吧?”“嗯,媽媽你怎麼知道的?”我好奇地問,“聽你們在房裏喊的,‘好球’,‘傳……扣!’‘給力,太給力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終於,女排姑娘們搶先拿到了賽點,可此時卻遭到塞爾維亞人的“負隅頑抗”,僅領先一分。我強忍着心中的波瀾起伏,攥緊拳頭,多想先跳進屏幕裏,去爲女排姑娘掛上一塊金牌。她們很棒,打得很精彩,表現很給力。

決勝關鍵在此一球。是向亞軍屈服,還是向冠軍發起衝擊……對方發球勢大而力沉,可我方丁霞早已做好準備,她雙拳合抱,大拇指並排收在腹前,雙腿屈蹲在地,緩解接球時的巨大沖擊。球重重地砸了過來,丁霞伸出雙手,嫺熟地把球傳到了前排,楊方旭會意,把球輕吊到了上空。惠若琪臉上閃過一絲笑意,因爲塞爾維亞隊後方出現了一絲空缺,什麼都逃不出她的眼睛的。剎那間,惠若琪雙腿蹬地,快速而不失敏捷,高高躍起。左手勾形緊收腰邊,右手筆直地升高,準備扣球。整個動作一氣呵成,看得人很是帶勁。不等塞爾維亞人露出驚恐萬狀的神情,惠若琪的右手順着慣性以泰山壓頂之勢向下,完成了一記重扣,只見她的嘴角一揚,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球重重地砸了出去,直奔目的地而去。它似乎也知道自己身上揹負的重任,背後有多少日夜的艱苦練習……只聽“嗵”的一聲,排球在空缺處落地了,姑娘們癱倒在地上,眼裏噙着淚水……中國人站起來了,拼命揮舞着五星紅旗,高唱着國歌……

女排太給力了,比賽太精彩了,結果太震撼了!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7

前不久,周秀芳牽線,由我市愛心人士捐建的鳳來石浦岑玉希望國小落成,周秀芳和部分師生合影。右一爲周秀芳。

她非湘人,卻一心行善,舍家離子,千里馳援湘西南;她年已古稀,二次奉獻,支教扶貧,三年募款建九校……日前,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評選揭曉,我市李惠利國小70歲的退休教師周秀芳入選“感動湖南人物”前三甲,並將代表湖南參評央視“感動中國”,組委會寫給她的頒獎詞也隨即火遍湖南漵浦縣。

20__年9月,67歲的周秀芳前往貴州省惠水縣蠻納村小支教。20__年3月,周秀芳又前往湖南漵浦縣支教。記者去年5月前往漵浦採訪周秀芳,瞭解到周秀芳的很多感人故事。

周秀芳初到漵浦時,住在一所廢棄的房子裏。白天,她或在借來的教室給孩子們上課,或頂着烈日去監督新學校施工;晚上,她常和村幹部一起,或與村民商量,解決建校中遇到的問題。施工車輛進出的地方需要平整,周秀芳自己動手;給施工人員做飯,也是周秀芳自己來。

爲了省下錢用於助學,周秀芳在漵浦縣過着清貧的生活。一張木板牀,一個電磁爐,一隻行李箱,就是她在漵浦縣九溪江中心國小宿舍的全部家當,常常一碗米飯一個菜就是她的一餐。但周秀芳爲孩子們花錢卻很大方,走訪貧困學生時,她常送上幾百元錢;留守兒童過生日,她常買來生日蛋糕。周秀芳特別關心留守兒童,她募集資金給當地學校買來電腦,使留守兒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視頻通話。

在周秀芳的感染下,寧波數千人助學漵浦。用這些錢,周秀芳已經在漵浦建起5所希望國小。

“一個好漢三個幫,我一個人幹不了這麼大的事,是寧波人太有愛心了,使我有物資可以搬運到貧困山區。”周秀芳謙虛地說,她搬運過去的物資,是3000多名寧波愛心人士“衆籌”來的,有的人捐出一所學校,有的人捐出一件衣服,有的人捐出5元壓歲錢,不管多少,都是一分心意。

周秀芳目前已經籌款近300萬元,爲山裏的孩子建成5所希望國小,還送去價值上百萬元的物資。昨天,記者聯繫上了周秀芳,她說,最近,她又聯繫到了大筆寧波愛心資金,準備在漵浦縣再建4所希望國小,她希望通過本報,向助學漵浦的寧波愛心人士道聲謝。(寧波晚報記者 楊靜雅)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8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是他們中的典型和代表,他們的故事感人至深。身患絕症卻同疫情賽跑的張定宇,將很多的重症患者從死亡邊緣拉回,領獎臺上步履蹣跚;面對洪水洶涌卻選擇逆流而上的陳陸,爲危難的鄉親奉上了的年華,頒獎臺上只見一張照片;堅信“讓一個女孩讀書能救三代人”的公益高中校長張桂梅,改變了衆多山區女童的命運,頒獎臺上她雙手佈滿膏藥……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沒有什麼豐厚回報,沒有什麼躊躇不前,更多的是困難時刻挺身而出,無懼艱險與挑戰,爲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安寧。

回顧整個20__年,我們要向這些感動人物表達敬佩之情,也要給各行各業的奮鬥者點贊。數不清的白衣天使從四面八方匯聚武漢抗擊疫情,數十萬鐵路職工堅守在運輸一線,衆多解放軍和武警官兵衝在抗洪前沿,爲數衆多的扶貧人員奔波在貧困地區,鮮爲人知的科技工作者們研發新的技術裝備……他們中的很多人並不爲外界所知曉,在他們看來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拼搏奉獻是一輩子,得過且過也是一輩子,他們的選擇讓自己人生擁有更多色彩,無愧於國家和人民的期待。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9

周秀芳一邊在支教,一邊想着怎樣改變這裏的現狀,爲孩子們爭取支援,她將桐林國小的圖片配上文字發到了微信朋友圈。她早年在寧波教過的學生、企業家張剛看到後,親自趕到桐林國小考察,當場決定出資40萬元,委託周秀芳重建學校。

在桐林村一所廢棄的房子裏,周秀芳住了下來。白天,她在借來的教室爲孩子們上課,課餘頂着烈日去監督新學校施工;晚上,她和村幹部一起,與村民商量着解決一些建校中遇到的問題。在建設桐林國小期間,周秀芳和孫紹富還抽空走訪了九溪江另外九所村小和一所中心國小。一次次的微信溝通、現場接待,周秀芳和孫紹富爲4所村小找到了援建人。周秀芳目前已經籌款近300萬,爲山裏的孩子籌建9所希望國小。

校服、被子、文具、滑梯、圖書……除了籌建希望國小,周秀芳和孫紹富還通過各種途徑,爲當地孩子籌集了大批物資。“這些東西來自一個叫寧波的愛心城市,我只是個‘愛心搬運工’。”周秀芳說。

愛心接力,一個人影響一羣人

周秀芳膝蓋不好,有恐高症,血壓也高,但說起山區孩子的事情她滔滔不絕,卻很少和別人說自己的苦。九江溪鎮政府考慮在山區生活條件差,主動提出讓周秀芳住到新落成的鎮政府裏,被她婉言謝絕。她說,“要是享福,我還不如直接回寧波去。”

爲了省下錢用於助學,周秀芳老師過着清貧的生活。一張木板牀,一個電磁爐,一隻行李箱,就是她在漵浦縣九溪江中心國小宿舍的全部家當。但周秀芳爲孩子們花錢卻很大方,走訪貧困學生時,她常送上幾百元錢;留守兒童過生日,她常買來生日蛋糕。爲了使留守兒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視頻通話,她募集資金給當地學校買來電腦。

腳步不止,爲了孩子們,願意幹到80歲

去年12月,周秀芳爲改造校舍的事回到漵浦。記者見到她時,她眉頭緊皺。“我給自己定的任務還沒完成。”周老師說,她計劃在漵浦縣興建的9所希望國小雖然目前已經完成了5所,但入駐的老師還沒有着落。“我想一個學校最少要一個老師,最好是兩個。因爲又要上課又要給孩子們做飯,一個人忙不過來。而且這些學校都在高山上,兩個人能相互照應。”

今年快70歲的她,一個人教着3個年級的課,還要管二三十個孩子的吃飯問題。“老實說,身體確實有點吃不消。如果有人願意來幫忙,哪怕是愛心接力,一個人一次一個月也行。”周秀芳說,她希望更多有能力的人來加入支教扶貧隊伍。

她發愁的第二件事是建設資金。她發起援建的希望國小——漵浦縣兩丫坪鎮黃金村希望國小已經開建,目前她已經從寧波教育系統爭取到了15萬元,從漵浦縣當地財政爭取到了一部分支持,還有一部分資金尚無着落。計劃中,還有三所希望國小也在籌建。

此外,周秀芳和孫紹富還一直在爲建設支教基地的事奔波。他們準備動員愛心人士在漵浦縣九溪江建造一所幼兒園和一個支教基地。 今年已經69歲的她,還沒有停下來的打算。“只要我的身體條件允許,我還想再爲孩子們幹上十年。”

這就是周秀芳,一個普通的退休教師,一個讓人欽佩的老阿姨,爲了讓山區的孩子們能夠有書讀、有學上,她早將個人生活置之度外,只留下一個純潔完整的支教夢,和一顆忘我付出的赤子心。她以大愛無私的奉獻精神,踐行着公益夢想,播灑着愛心希望,這樣的精神難能可貴,讓我們感動。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10

周秀芳,鄞州區李惠利國小退休教師。爲圓支教夢想,她放棄安逸舒適的生活,隻身遠赴湖南、貴州偏遠山區,展開艱辛的扶貧支教歷程。她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在湖南籌款建造九所希望國小。如今兩年多過去了,5所希望國小已建成,學生們搬進了新校舍,這個月15日又有3所希望國小舉行落成典禮。同時,她又將自己的理想再次放大,愛心再延續,從最初的計劃造“9所”增加到了“13所”。她還通過自己的“朋友圈”,爲山區貧困學生送去百萬元的物資,爲100多位孩子找到結對資助人,用大愛情懷爲山區孩子點燃了希望與夢想之燈。今年10月26日,“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頒獎典禮上給周老師的頒獎詞中寫道:她非湘人,一心行善舍家棄子,千里馳援湘西南。年本古稀,二次奉獻支教扶貧,三年募捐建九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寧波退休教師周秀芳,1700名湖南學童的周奶奶。周秀芳老師榮獲“寧波好人”、“最美寧波人”、“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響力人物”、“寧波市道德模範”、“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等榮譽。她的生動事蹟先後被光明日報、鳳凰網、湖南在線、浙江在線、浙江文明網、寧波日報、寧波電視臺等20餘家媒體報道。

支教報恩,少年困苦受助,老來支教扶貧報恩

國小四年級時,周秀芳因家庭貧困沒法上學。“後來老師來到我家,說我不讀書可惜了,他願意幫我交學費。”周秀芳說,正是因爲這段困苦的少年時期經歷,她希望有生之年能爲和她有着相同經歷的孩子做點什麼。

20__年,周秀芳已退休10年,她從一位曾在貴州支教過的大學生口中聽說那裏很需要教師,毅然放棄了清閒的退休生活,踏上了支教之路。20__年秋天,周秀芳來到貴州黔南州惠水縣蠻納村國小支教,一待就是一年多。支教期間,周秀芳走訪了班級裏所有學生的家庭。20__年春節周秀芳回家過年,聽好友說起湖南省漵浦縣北斗溪鎮的教學條件十分艱苦。過完年後,周秀芳和好友孫紹富一起前往湖南漵浦,從此踏上了千里助學路。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11

在20__年底退役軍人信息採集中,張富清的事蹟被發現。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爲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張富清同志他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的奉獻。

基層幹部,我們要以張富清同志爲榜樣,學習他保家衛國、堅守崗位的英勇作爲;學習他吃苦耐勞、紮根基層的奉獻精神;學習他嚴於律己、淡泊名利的精神。

“犧牲的戰友沒機會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我有什麼資格顯擺戰功。”這是張富清同志在採訪中說的話,他的話值得我們反思,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不是存在過多的的追求名和利,而一時遺忘了初心和使命,丟失了公僕情。心繫羣衆、服務人民,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宗旨貫徹一生,在工作中親民愛民,爲羣衆解決眼前的問題,把人民羣衆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心繫國家,把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敢爲同危害國家事業的敵對勢力鬥爭,爲國家事業無限奮鬥。心繫工作,發揚銳意改革、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端正紮根基層、勤奮敬業的務實作風,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切實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力量,確保擔當作爲。

以張富清同志爲榜樣,做奉獻有爲的幹部;以張富清同志爲榜樣,守住初心、牢記使命。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12

20__年,王婭偶然看到清華大學教授趙家和成立基金會,捐助甘肅貧苦學子的報道,深受感動。她馬上搜索網絡瞭解到,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主要捐助甘肅貧困學生完成高中學習,一次性捐款額爲6000元,正好是高中三年的學費。至今已經資助4300多名學生完成學業。

王婭立即給基金會發去電子郵件,詢問賬務公開情況。不久,她就收到了基金會理事長陳章武教授的回信。信中,陳章武的一句話堅定了王婭通過基金會捐資助學的信心。“他說‘我們沒有專職人員’,就這一句話,我就告訴陳教授,我終於找着了,我要早知道,早給捐了。”

隨後,王婭很快將6000元助學金打入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賬戶。這樣的舉動讓陳章武記住了這個普通的天津退休女工,因爲基金會的捐贈者大多數都是陳教授熟識的朋友和同事,像王婭這樣沒見面就直接捐錢的並不多。

甘肅靈臺一中的高一學生白雲成爲了王婭的捐助對象。20__年3月,央視《朗讀者》節目紀念趙家和教授的錄製現場,陳章武第一次見到了王婭,王婭也第一次見到她資助的學生白雲。陳章武回憶說:“那天在拍攝現場,我想請王婭女士作爲愛心人士的代表上臺出鏡,可她堅決不同意。王婭女士跟我講,見到那些孩子我就心滿意足了,不要讓孩子們有什麼負擔。”

現場沒能跟白雲說上一句話,王婭就返回了天津,這也成爲她當時心裏的遺憾。不過,這次錄製節目的經歷也讓王婭深受感動和震撼。今年年初,王婭又計劃着再拿出一筆錢,多捐助幾個孩子。同時她還計劃着,暑期要隨基金會到甘肅家訪,與白雲見上一面。然而,命運卻跟她開了個大大的玩笑。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13

“共產黨處處都是爲人民辦事的,爲國家昌盛辦事的。只有跟着共產黨,進一步受黨的教育,使自己爲黨、爲人民做點工作。”

今年95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老幹部張富清,這樣講述着自己的入黨初心。

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捨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牆、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擊不穿他爲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麼都不說,祖國知道我。

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張富清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脫下軍裝,收起獎章,直奔當時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恩施來鳳,一干就是三十年。

時局艱難時,他以身垂範,動員妻子下崗;忠孝兩難全時,他堅守崗位,沒奔母喪成爲畢生遺憾;改革開放時,他殫精竭慮,破除陳規桎梏……在同事眼裏,他勤勞肯幹,任勞任怨,不矜不伐。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爲國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幹部,應該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離休了的張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沒有離休。他時刻銘記着自己老黨員的身份。

當他認爲自己不能再爲國家貢獻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條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來;白內障手術期間,明明可以給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最便宜的一款;明明沒人會動他的藥,但他每次都將藥瓶鎖上,生怕別人挪用他全額報銷的一粒藥。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的偉岸,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功,也在中年轉業後恪盡職守,還在晚年離休間奮進不息。

張富清曾說,戰場上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

的確,在人生的征途上,因爲信仰,他也一往無前。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14

深秋,清晨。丹東市光榮院裏,孫景坤坐在牀前,打量着掛在牆上的一件掛滿軍功章的舊軍裝。陽光照進屋裏,軍功章上泛起金光。

“這是在遼瀋戰役中立的三等功,這是在平津戰役、海南島戰役中分別立的二等功,這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立的一等功……”不久前剛做過一次手術,老人身體有些虛弱,但談到戰場上的過往,卻歷歷如昨。

1924年,孫景坤出生在安東(現丹東市)山城村。1948年1月,結婚後不到一週,他就參軍入伍,成爲東北人民解放軍的一名戰士。臨走前,他留給妻子一句話:“只有打了勝仗,咱老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長沙、解放海南島戰役……在一次次浴血奮戰中,孫景坤快速成長起來,併火線入黨。

“最險的一次,子彈貼着我後腦勺過去了,用手一摸,全是血。”正是一次次和敵人的生死較量,讓他養成了膽大心細、機智靈活的作戰風格。

1950年,爲抗美援朝、保家衛國,40軍119師357團3營7連戰士孫景坤隨部隊從海南戰場撤回後集結在安東,待命過江。老家山城村就在眼前,戰友們勸他回家看看,他卻總是拒絕:“在外邊打了三年仗,咋能不想家?但別人都不回家,就我特殊?”

戰場上,對敵人的勇猛痛擊,就是對家人、對祖國最大的愛與告慰。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孫景坤印象最深的是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中守衛161高地的戰鬥。

10月27日,已擔任副排長的孫景坤接到命令,帶領9名戰士增援已連續駐守161高地12個小時的戰友。彼時,161高地三面處於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天上飛機轟炸,地上衆炮齊發,增援部隊很難登上高地。

“當戰士的哪能討價還價?讓上咱就必須得上!”以敵軍飛機轟炸升騰起的煙霧做掩護,孫景坤帶領戰士們扛起彈藥箱衝上161高地。當時,高地上只剩幾名戰士活着。

副連長支全勝在爆破筒裏裝滿炸藥,準備與敵人同歸於盡。孫景坤等人到來,令他精神爲之一振:“一定要守住陣地!”孫景坤帶領戰士們立即投入戰鬥,從中午到深夜,他們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

陣地守住了,但傷亡慘重。“陣地上算上我,只剩下4個戰士,其他人都犧牲了。”老人回憶着,兩行清淚無聲滑落。

這次戰役中,孫景坤斃敵多人,榮立一等功。後來,他被朝鮮授予一級戰士榮譽勳章,隨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報告團回國,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

連年征戰,孫景坤身上留下20多處傷疤,“現在腿上還有一顆子彈沒取出來。”他指着腿上一塊已經變黑的皮膚說,“有一次戰鬥,我中了兩槍,一槍打在手上,一槍打在腿上。子彈有毒,後來腿上、連帶腳上的肉都爛了。”

這些傷疤,成爲刻在老人身體裏永遠的軍功章。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15

爲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勵和引導廣大黨員和青年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黃文秀同志爲榜樣,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社區開展了一系列向黃文秀同志學習活動。

黃文秀同北京師範大學法學碩士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社區黨委組織廣大黨員像黃文秀同志學習,以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學習她始終把黨的事業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畢業時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革命老區百色工作,並報名到條件艱苦的邊遠貧困山區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默默奉獻,奮鬥至生命最後一刻。她把扶貧之路作爲“心中的新長征”,全身心撲在工作上,遍訪建檔立卡貧困戶,手繪“民情地圖”,往來奔波於崎嶇的山路,跑項目、找資金、請專家,組織貧困戶成立互助組,建立電商服務站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帶動了全村整體脫貧。她對羣衆滿懷深情、真誠質樸,虛心向老村支書請教羣衆工作方法,關愛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發揮自身法學專業優勢,積極爲村民化解矛盾,贏得了羣衆普遍信任。她性格堅毅、自強自立、克己奉公,儘管父母長期患病,家境困難,卻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尊敬孝順父母,熱心幫助他人,用人格力量感染和溫暖身邊每一個人。黃文秀同志把青春和熱血都獻給了脫貧攻堅事業,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短暫而精彩的人生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奉獻之歌。

黃文秀同志是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涌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和先鋒模範,是用生命堅守初心使命的優秀青年共產黨員。社區要組織廣大黨員和青年,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廣泛開展向黃文秀同志學習活動,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偉大事業,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16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

這句風靡上世紀80年代的口號重新迴歸大衆視野,一時間刷屏網絡。微博上網友紛紛爲女排點zan的盛況,也勾起了人們對於80年代那支成就“五冠王”偉業的隊伍的回憶。郎平、孫晉芳、袁偉民……一個個熟悉的名字瞬間浮現眼前。

“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女排精神從那時起,昇華爲民族面貌,成爲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徵符號。

可是,鮮有人想到,如果脫離開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在整體國力與國民體質方面的種.種變化,女排和她們的精神會在一個普通的時間節點上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麼?

正如郎平在奪冠後接受採訪時所說,“隊伍的打磨,不是講故事和心靈雞湯就能解決的”。

當這幫如今平均年齡24歲的姑娘們20__年應徵參加國家隊集訓時,她們的身體條件和意志品質都遠達不到奧運冠軍的水準。正是三年備戰期,隊員們的身體與意志在經過一堂堂訓練,一場場比賽的磨練之後,雙雙取得長足的進步。

“身體素質 意志品質”,身體是科學基礎,意志是動力保障。這便是女排精神的最核心。

感動中國2022四川森林消防員人物事蹟觀後感 篇17

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爲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20__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採集中,張富清的事蹟被發現,這段英雄往事重現在人們面前。

心有信仰,行有力量

這位90多歲的老人,歷經風雨,遭受困厄,仍舊甘守清苦,深藏功名,不矜不伐。

“共產黨處處都是爲人民辦事的,爲國家昌盛辦事的。只有跟着共產黨,進一步受黨的教育,使自己爲黨、爲人民做點工作。”

今年95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老幹部張富清,這樣講述着自己的入黨初心。

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捨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牆、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擊不穿他爲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張富清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脫下軍裝,收起獎章,直奔當時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恩施來鳳,一干就是三十年。

時局艱難時,他以身垂範,動員妻子下崗;忠孝兩難全時,他堅守崗位,沒奔母喪成爲畢生遺憾;改革開放時,他殫精竭慮,破除陳規桎梏……在同事眼裏,他勤勞肯幹,任勞任怨,不矜不伐。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爲國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幹部,應該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離休了的張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沒有離休。他時刻銘記着自己老黨員的身份。

當他認爲自己不能再爲國家貢獻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條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來;白內障手術期間,明明可以給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最便宜的一款。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的偉岸,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功,也在中年轉業後恪盡職守,還在晚年離休間奮進不息。

張富清曾說,戰場上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

的確,在人生的征途上,因爲信仰,他也一往無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