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精選2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9W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1

爲盲人造光:讓他們活得有尊嚴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精選29篇)

經歷過痛苦和絕望,才知黑暗中的那一絲光亮何其珍貴。

上午9點左右,位於嘉興市區和興北路353號的麗華推拿診所內,已經忙碌起來了。診所有13位推拿師,全都是盲人。

“因爲我自己就是一個盲人,我懂得在黑暗中四處求索、四處碰壁的艱辛。”朱麗華說,隨着推拿診所的名氣日增,讓自己好好活着對她來說已不成問題,但她明白:“僅僅滿足個體的謀生,絕不是生命的意義。一個被社會需要的人,生命纔有意義。”於是,她希望用診所“造光”,爲更多盲人照亮前行的方向。

“如果當年沒有碰到朱醫師,我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會是啥模樣。”在福利院相識後,盲人吳阿姨與朱麗華已相伴28年了。“從斜西街‘征戰’到吉水路、磚橋弄、禾興北路,朱醫師走到哪裏就把我帶到哪裏,比自己親姐妹還親。”

吳阿姨說,診所的工作不僅讓她生活上有了穩定的依靠,還擁有了正常人活着的那份尊嚴,“真正體會到一個人只有自己足夠強大,纔不會被生活踐踏。”

1991年,朱麗華開始收徒弟,而“盲人”是她收徒的唯一條件。一旦接收,不但包吃住,還免學費。如今,100多人在她手把手傳授下走上了就業崗位。

“朱醫師,就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嗎?”每當有人不解發問時,朱麗華總會淡然答道:“賬,不能這樣算。安置一個人,解放一家人,影響一大片。人活着,有的東西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再說,我無兒無女,能走到今天,是黨和政府培養了我、成就了我,我不能光想着自己。”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2

11月14日下午,嘉興麗華推拿診所所長朱麗華帶領全體按摩師,與新嘉街道黨員志願者一起,在月河歷史街區小廣場“組團”爲羣衆送服務,一如既往發揮她的光與熱。

服務現場,麗華推拿診所志願服務攤位前羣衆絡繹不絕,近10張紅色塑料凳一字排開,朱麗華和按摩師們穿着白大褂站在凳子旁,每一次推、按、揉都一絲不苟。“聽說朱阿姨在這裏義診,我特地趕過來的。”有的市民慕名而來,“她很專業也很熱心,這麼按一按脖子肩頸都舒服了。”

10月10日,中共嘉興市委印發《中共嘉興市委關於開展向朱麗華同志學習的決定》,在全市廣泛開展向朱麗華同志學習的活動。作爲全市的初心榜樣,30多年來,朱麗華一直樂於奉獻愛心,資助貧困學生480人次,捐款達333萬元,帶動100多名殘疾人就業......傳遞人間大愛的同時,她也不忘踐行身邊好事,“我們一直以來積極參加這樣的義診活動,這也是回報社會的方式。”朱麗華邊按摩邊對記者說。

作爲朱麗華現在工作生活的轄區,新嘉街道積極響應市委號召,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積極開展各類學習活動,在黨員羣衆中掀起“學習身邊人、勵志踐初心”的熱潮。

“朱麗華同志30多年傳播大愛的事蹟感染和激勵着街道轄區每一位黨員羣衆,今天我們街道廣大黨員志願者很榮幸能與身邊典型一起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向初心榜樣學習,共同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新嘉街道黨工委委員蔣亞峯說。

據悉,10月以來,新嘉街道在全體機關幹部、黨員志願者和愛心企業中發起“我爲朱阿姨做件事”“我跟着朱阿姨做好事”等活動,已組織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16場次,惠及羣衆數百人。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3

“既然進了黨的門,就要做好黨的人,愛崗敬業在診所,樂於奉獻在社會,活着從醫幾十年,死後器官捐醫學,我願骨灰撒大海,將把此生獻祖國。”10月31日下午,朱麗華同志先進事蹟巡迴報告會在同濟大學浙江學院舉行,同濟浙院校長、黨委副書記董琦,副校長、黨委委員周亞夫,黨委副書記林冶出席報告會,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新民主持報告會,市委宣傳部、市民政局領導到會指導,全體教職工參與了此次學習。

浙江省盲協副主席、嘉興市政協委員、嘉興市盲協主席、全國自強模範、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鋒”、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最美浙江人、浙江省第六屆道德模範、嘉興市“十大紅船先鋒”、嘉興市麗華推拿診所所長朱麗華同志以“我的初心,我的夢”爲主題展開演講。她的情懷之偉大,談到,“一個人可以沒有視力,但不可以沒有事業”,“自己少花一元錢,就能多捐出一元錢”。333萬元捐贈款、救治22萬多人次,雙目失明的她在33年中將愛心與決心發揮到了極致。嘉興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醫師的她心有大愛、一心向黨、勇於擔當,讓人們相信心中有光的人,永遠擁有光明。全體參會人員仔細聆聽了朱麗華同志的先進事蹟,都認爲傷痕背後振翅飛翔的故事感人至深,經歷挫折後迸發出的頑強力量震撼人心、催人奮進。

朱麗華曾經的同事、嘉興市社會福利院護理部主任胡慧娟同志讚美她:“朱麗華同志把關懷當成恩情銘刻於心,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入黨誓言,把自己獻給了黨的事業。以大愛之心做事,以感恩之心做人,以自己的模範行爲生動詮釋着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先進事蹟報告團成員、朱麗華資助的學生葉慧敏也來到現場,她說,朱阿姨對她們的愛和關心都是毫無保留的,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業績。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4

不平凡的人生

朱麗華生於1957年10月,1994年10月入黨,現任浙江省盲協副主席、嘉興市政協委員、嘉興市盲協主席,嘉興麗華推拿診所所長。四十多年前,兩次意外事故讓她的雙眼徹底失明,但她用奮鬥來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雙手推出了璀璨人生。

她刻苦鑽研中醫推拿技術,成爲嘉興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醫師,爲22萬多人次患者緩解病痛,並帶動了100多名殘疾人就業;她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累計資助貧困學生480人次,捐款金額高達333萬元。近年來,朱麗華同志榮獲全國“自強模範”、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道德模範”等諸多殊榮。

9月22日,嘉興市委書記張兵對朱麗華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批示:“朱麗華的事蹟十分感人。她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心有大愛、樂於奉獻,自己失去了光明,卻給許多人帶去了光明,她以自己的模範行爲,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勤善和美、勇猛精進’的嘉興人文精神,值得全市共產黨員和各級幹部認真學習。”

10月10日,中共嘉興市委印發《中共嘉興市委關於開展向朱麗華同志學習的決定》,在嘉興市廣泛開展向朱麗華同志學習活動。《決定》指出,朱麗華是嘉興市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優秀代表,值得嘉興市黨員和有關幹部認真學習:學習朱麗華同志堅守初心,一心向黨的政治品格;學習朱麗華同志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頑強品質;學習朱麗華同志心有大愛,樂於奉獻的高尚情懷;學習朱麗華同志勇於擔當,奮發有爲的崇高追求。

9月7日起,“南湖初心講堂——紅船旁的空中黨校”百堂融媒體黨課震撼展播,每天播出一期。百堂融媒體黨課將在“紅船領航”微信公衆號、浙江新聞客戶端、“禾點點”新聞客戶端、“讀嘉”新聞客戶端以及紅船網、嘉興在線新聞網站、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等我市主要融媒體平臺進行展播,並向省級和中央級融媒體平臺推薦播出。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5

“幸福的生活從哪裏來,要靠勞動來創造……”當聽到這首歌時,我思緒萬千,心情無比激動。

以前,我不愛勞動,現在,我愛勞動了。爲什麼呢?這還得從一件小事說起。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跟朋友丹丹出去玩。玩了一會兒,覺得有些渴,便去附近的便利店買水喝。到了便利店,丹丹進店買水,我站在門口等她。突然,我看見一位老奶奶在馬路旁撿垃圾。她穿的衣服很舊,衣服上還破了幾個小洞,連用來裝垃圾的袋子也是補了又補的。我猜這位老婆婆應該是年逾花甲了吧。這時,有人拍了我的肩膀,我被嚇了一大跳,回頭一看,原來是丹丹。丹丹好奇地問:“想什麼呢?想得這麼入神。”“沒,沒什麼,只是覺得那位老奶奶到了這個年紀了應該是呆在家裏安度晚年了,怎麼還出來撿垃圾呢?真是不可思議。”“琳琳,你這麼想就錯了,那位老奶奶是住在我家隔壁的王奶奶,她沒兒沒女,每個月就只靠幾百塊的退休金來維持生活,儘管錢不多,她還是堅持每月捐出一部分給山區裏的貧困孩子。她希望在她的有生之年能爲社會多做一點貢獻。每天,她天一亮就起來掃馬路,無論颳風下雨或是烈日當頭。掃完後,就撿垃圾……”丹丹說。“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走,我們去幫幫她。”

是啊,那些默默勞動、默默付出的人們,他們爲的是什麼?不就是爲了能讓大家在一個健康、快樂、美麗的環境裏生活嗎?所以,我要像老奶奶那樣,獻出自己的一份力。我暗暗地下定決心。從那以後,我愛上了勞動。

生活是如此美好,世界是如此繽紛,人類是如此文明……一切的一切都來源於人們艱辛的勞動。勞動是神奇的,勞動是偉大的,勞動是光榮的。勞動者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創造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創造了美好的生活環境,我們怎能不感恩呢?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6

一堂45分鐘的課,老師僅主講5分鐘,剩下的時間全部交給學生進行辯論這樣的課堂,難以想象,甚至令不少家長擔憂。然而,正是從這裏走出一批競賽尖子和學科苗子。在北京十一學校,有這樣一位老師叫王春易,她教的生物課,令全年級的學生趨之若鶩,獲得100%的滿意度;她把課上大量的時間交給學生,自己只用很少的時間串講疑難問題,學生的表現卻比跟老師作筆記的傳統課堂更加優異;她已是多項榮譽集於一身的模範教師,卻從未自滿,始終通過教學改革突破自我、實現超越……

王春易教過的學生都說,王老師的講解總是用“同學們,你們體會”作開頭。每當發現同學的課堂筆記和學習心得中的亮點,她就激動不已地展示給大家說:“你看!你看!真好!真好!”從不太理解到默契配合,從被動學習到享受學習,每一個從王春易的課堂中走出的學生都最終體會到,由自己主導的學習是多麼快樂!而這種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對於他們的未來人生又是怎樣的一筆財富!

這就是北京十一學校王春易老師的生物課,也是當今很多學校爭相效仿的課堂改革。王春易——北京市十一學校的一位生物教師。第一次瞭解他的事蹟是校長組織全校的教師共同學習有關她教育改革的先進事蹟,探路學習之後,我又在網上找了幾篇有關對她的報道的文章繼續認真學習、深入思考,對於她的做法和理念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 紮實的教師基本功

要想成爲一代名師,就要有紮實的教師基本功。當今社會,隨着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很多教師備課、上課用的教案和課件幾乎都能在網上搜索到,這就使得很多教師在上公開課前,不僅要對所上的課精挑細選,而且教案也大多是通過網絡搜索打印出來對其進行效仿,對於自己上的課很少經過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結果,課堂上生搬硬套的現象比比皆是。而王春義則不然,她專門講那些別人認爲不出彩的課,對於她來說,一節公開課寫百頁手稿是常事,經過一遍又一遍的磨課,一輪又一輪的創新,王春易練就了一身好功夫,隨便抽出其中一節課,她都可以講出彩。雖然,精彩的背後是王春易花了比別人多幾倍的時間,但是經過自己的反覆磨鍊卻練就了一身紮實、過硬的教師基本功。

二.敢於否定自我的勇氣和魄力

“講課,沒有人能超過王春易。”師生和教研員都這麼認爲。但20xx年和自己學生的一次聚會,卻讓王春易動了改變自己的念頭。因爲已經上了大學的幾個學生來看她,抱怨大學老師的課講得不好,老師不標明重點,自己記一摞筆記也沒用。學生的抱怨引起了王春易的反思“教學到底是爲了什麼?”。同時,十一學校也將20xx年確定爲課堂成長年。校長李希貴提出一句口號:“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不是教師展示的地方。”這句話也更堅定了王春易改變的信心。

從此,王春易悄然地改變了原來反響極好的課堂教學風格。她提出,教師要從自我表演的“獨角戲”戲臺上悄悄隱退,轉而讓學生在課堂上當主角。在她的課堂上,曾經有過的滔滔不絕的精彩講解沒有了,華麗的板書也不見了。只是在學生討論結束後,王春易纔會不露痕跡地點撥一下。曾經,精彩的語言、形象的表達是她最得意之處,

但在這場教學改革中,她卻放棄了自己最擅長的講課,改變了多少年來既定的教育教學模式,這對於一個名師來說需要多大的勇氣和魄力啊!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質疑和困難,學生最初找不到自學的方法,難以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而現在,課堂真的成了學生展示自己的地方。天平的兩邊,王春易最終還是偏向了學生,因爲她相信能夠學會獨立學習的學生終將贏得未來。雖然,否定自己是痛苦的,但是看到學生的成長她是幸福的。我想王春義老師這種敢於否定自我,勇於挑戰自己,顛覆自己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學習。

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歷史的時針走到了20xx年,對於王春易來說,這是個特別的一年。這一年,學校提出改變課堂教學方式,並將這一年定爲“課堂成長年”。這次改革的大背景就是提倡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新課程改革,它希望學生們能夠像綠色植物一樣,主動地吸收陽光和水分。

這次改革使王春易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教育的價值究竟在哪裏?”她忽然意識到,自己需要停下來聆聽自己的聲音。也許,我們真的需要一場革命,對課堂教學永恆問題進行重新思考,對習以爲常的教學進行徹底反思。這一變革,使滔滔不絕的講解、填鴨式的灌輸、機械重複的訓練徹底告別了課堂。對於她來說,這是一個大膽的突破。

“從我自己的經驗和實踐來看,不是學生不愛聽的課要改,不是成績不好的老師要改,而是每一個以自我爲中心的教師都要改革自己的課堂,特別是那些愛講、會講的老師更要改。”王春易說。

其實,真正擋住我們腳步的是我們自身的習慣、每個人內心深處多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觀念、習以爲常的工作模式,它們幾乎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沒有人願意否定它,改變它。而今天,爲了學生的發展,我們必須做出改變。

這樣,學生的學習發生了變化,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書本知識,也不是簡單地從書中找到現成的答案,更不是記憶老師強調的內容。而是通過閱讀,有了感知、認識、發現和好奇,一邊讀,一邊思考,一邊提煉核心內容,然後有了重新認識,重新發現,重新獲得,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和認識。

這種變革突破了原有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把學生置於一種動態、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它改變的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給學生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渠道,使他們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索中獲得一種新的學習體驗。讓他們真正從課本和教室的狹小天地裏解放出來,如同魚入大海、鳥歸山林,廣泛而自由地攝取自己需要的營養。

因爲熱愛,所以充實。因爲付出,所以收穫。因爲奉獻,所以幸福。“課堂永遠是我無悔的追求,我的生活因它而精彩,我的生命因它而美麗。”王春易老師已經足夠豐滿了,卻還像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

這種趨於一般意義的“愛”成爲穿越現代教育和當代教育的一種嶄新的符號,爲當代中國教師提供了一種範式。從這個意義未說,王春易老師的探索具有十分深刻和深遠的價值。

“你看看吧,哪個孩子沒有創造性呢?爲了考大學翻來覆去地做題,這不是折磨人嗎?本來是好苗子,能成爲人材,可是,如果通過我們的教育,反而把學生的才氣磨沒了,興趣磨沒了,創造力磨沒了,怎麼能是真正的教育呢?”

“教育的終極目標,永遠都不是學生的成績,而是他們快樂的成長,全面的發展!”

新境界:不能只憑知識來教書,要用整個的“人”去當老師

“我不希望學生心態浮躁,相反,我告訴學生,一定要從容學習,享受人生。”

要是每天匆匆忙忙,就注意不到生命的美好了,“校園裏花開了,枝條上鑽出小芽兒來了,小葉子一天一個顏色發生着變化,多美的一件事兒啊,爲什麼不去感知它呢?”

“我覺得學習是一種心如止水、需要靜下來的事兒。不能那麼急功近利,唸了書就要有分數,用了功就得馬上看到結果。這樣的話,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感受不到生活中的美,該是一件多遺憾的事。”

“浮躁的心態,讓學生缺失了一種對生命的擁抱,對人性的熱愛,對夢想的嚮往以及對一切未知不屈不撓的激情。”

“教育的本質,就是將學生內心深處的向美、愛善、求真等最美好的因子激發出來,加以培養和昇華。”王春易的理想是,讓學生如坐春風,如沾化雨,不知不覺受到薰陶,從少年時起,就和優美、善意融爲一體。

做老師,就不能只憑知識來教書,而要用整個的“人”去當老師。

有人說,教育的藝術在於最大限度地激勵和喚醒。學校教育有陽光,才能照亮學生的精神家園;學生心靈有色彩,才能幫助他們去發現世界的美麗。北京十一學校正在努力實施着這樣的教育理念。

李希貴曾說,在校長眼裏,教師第一。而在王春易眼中,學生永遠是第一。作爲一名教師我要學習名師王春易好的先進的教學方法,先進的理念、高超的教學技巧,讓我的學生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7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作出決定,追授湖北省武漢市委原常委、組織部長楊漢軍同志“全國優秀組織工作幹部”稱號,並在組織系統廣泛開展向楊漢軍同志學習活動。楊漢軍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他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是新時代組工幹部的優秀代表,我們要以楊漢軍同志爲榜樣,敢擔當、勇作爲、樂奉獻、嚴律己,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修養,做新時代的好乾部。

敢於擔當,做勇往直前的好乾部。楊漢軍同志在就任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見面會上曾說“如果過去是作爲武漢市民的自豪,從現在起,作爲武漢市的幹部,我更多思考的是如何爲大武漢發展作出應有貢獻。”當職務更上一層樓時,他始終不忘初心,帶着坐不住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拼搏趕超。在20__年7月28日到8月7日短短的11天裏,他曾輾轉18000公里,率武漢人才代表團赴波蘭、以色列、俄羅斯推介“資智聚漢工程”。作爲新時代的幹部我們要學習楊漢軍同志的這份擔當精神,時刻牢記心中的責任,始終做到“任其職、盡其責”,以高度的責任感推動組織工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勇於作爲,做敢想敢幹的好乾部。楊漢軍同志拼搏進取、充滿激情,牽頭負責的基層黨建“紅色引擎工程”“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等工作贏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作爲新時代的幹部,我們要勇於實踐,攻堅克難,迎難而上。面對新工作,新任務,新挑戰,要善於運用新思維,新方法,新理念,不要墨守成規、不要四平八穩,做一個“獅子型”幹部,大膽作爲,勇於創新,以飽滿的激情推動工作高效運轉。

樂於奉獻,做爲民服務的好乾部。楊漢軍同志在爲民之心的指引下,真真正正從細處出發,解決羣衆疾苦。“紅色物業”,被稱“乾兒子”,暗訪人才公寓,開辦人才“貼心服務”等,這是楊漢軍同志爲民的真實寫照,他用真心換來羣衆的愛戴。羣衆的口碑就是對幹部最好的檢驗。作爲新時代的幹部,我們要時刻記住,人民羣衆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要把羣衆放在心裏的,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樂於奉獻,做人民的好公僕。

嚴於律己,做清正廉潔的好乾部。楊漢軍同志在長期的工作中正確對待人民給予的權力,時刻秉持敬畏之道。兒子沒工作、愛人生病,他從未向組織開口,也從未動用手中的權力,爲親人謀私利。他以“公事到辦公室談,家門是敲不開的”自律,這個“自律”警句告訴我們,公私分明是廉潔的祕訣。作爲新時代的幹部,我們唯有嚴於律己,廉潔從業,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才能腳下站得穩、腰桿挺得直、說話有底氣,纔可以讓人生灑滿陽光,讓事業不斷進步。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8

今年2月18日,正月九年級,當人們沉浸在春節團聚的喜悅中時,一則警情通報在短時間內迅速刷屏了朋友圈:重慶交巡民警楊雪峯大年九年級因公殉職,聽到這個消息的瞬間我先是不敢相信,確認後再是震驚和憤怒。楊學峯同志是新時期優秀共產黨員代表,他用自己短暫的一生譜寫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他詮釋了一名基層民警的人生價值。

楊雪峯同志雖然離開我們兩個多月了,但他紮根基層的嚴警、好警、暖警事蹟卻讓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我一直在想,同樣做爲紮根基層的社區幹部,應當用什麼辦法來紀念和緬懷警楊雪峯同志呢?我的回答的是:以楊學峯同志爲榜樣,爭做優秀的黨員幹部。

首先要提高思想水平,多學習多總結。社區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衆的“橋樑”和“紐帶”,社區在某種意義上代表着黨和政府的形象。社區幹部要隨時提高思想水平,和黨的意識保持高度一致,在基層傳達黨的思想,要站在黨和人民的利益高度,爲創造社區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作貢獻。

其次要有責任意識。楊雪峯同志自從1997年入警以來一直兢兢業業的履行着一名民警最基本的責任,20xx年來,儘管輾轉多個區縣、不同鎮街,但他始終秉公執法,不徇私情,以大無畏的精神捍衛公安民警的一身正氣。同樣,做爲一名社區幹部也要樹立幹一行、愛一行、樂意吃苦、樂意爲人、率先垂範、廉潔勤政、無私奉獻精神,要有崇高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始終不能忘記忘記自己的職責,始終不能忘記黨對我們的培養,只有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才能把凝聚黨心,民心的工作做好。

最後要提高工作作風。楊雪峯同志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暖心愛民的爲民情懷和埋頭苦幹的務實作風,也是我今後工作中需要學習的。以後我一定會向楊雪峯同志一樣,做一名對黨忠誠、服務人民、踏實肯幹、紀律嚴明的社區幹部。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9

楊雪峯從警二十一年以來,始終紮根基層、愛崗敬業、勇於擔當、忘我奉獻,用責任擔當贏得領導和同事稱讚,用熱情服務寄託親民和愛民情懷,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過硬政治本色。

楊雪峯同志就是一個奉獻在基層、奮鬥在一線的普通交巡警,一個溫情履職、心繫羣衆的人民公僕,一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優秀共產黨員,他用平凡而短暫的一生,生動踐行了人民公安爲人民的錚錚誓言。楊雪峯同志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我們將學習他心繫羣衆,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立足本職,努力工作,繼承他未盡的事業。

而作爲公職人員的我們,工作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事業。通過對楊雪峯同志的先進事蹟,被這位“心繫羣衆、捨己爲人”的基礎工作人員所感動、感染,要以楊雪峯同志爲榜樣,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對人民羣衆的無限深情無怨無悔地做好本職工作,不忘粗心爭當羣衆的貼心人。作爲青龍鄉政府的一員,我要追求高遠工作境界。把楊雪峯同志“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過硬政治本色融入到工作中,認真做好財政工作和武裝部的工作,要錘鍊嚴謹細緻、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勤勉務實踏實地做好黨委政府安排的各項工作,當好基層組織的螺絲釘。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10

今天的文章送給所有在疫情裏奮戰的白衣天使,感謝他們爲了祖國和人民所付出的努力。

20__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本新年的喜慶氣氛,疫情的快速蔓延是我們始料未及的,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後,疫情初步得到控制。

在這場疫情中許多人選擇遠離疫情高發區或者是待在家裏,但是有那麼一羣人,在疫情發生後義無反顧的衝向了第一線,這些人被我們親切的稱爲“白衣天使”,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也正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就是——張定宇。

這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男人就是張定宇,正是這名普通的男人在疫情來臨之時捨棄小家勇敢的在病毒面前爲人民築起了一道堅實的防護牆,也正是有了這樣千千萬萬的白衣天使,中國的疫情才得以這麼快速的走向穩定,他們當之無愧那一聲——“白衣天使”。

我們都知道,這場疫情給中國帶來了不少的經濟支出,而轉眼間,耳旁吹過的微風開始燥熱,地表的溫度也開始升高,如今已是夏季,而中國這場疫情也終於在這入夏時節開始慢慢消失,有人說中國是一個凝聚的國家,每一個國民都做好了爲國犧牲的準備,這一點在此次疫情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隨着各地奔赴武漢的醫生搭上回家的班車,我們終於可以說我們初步贏得了這場疫情的勝利,而我們也相信中國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迅速的恢復以往的繁華。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11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6月4日6時20分,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長、四級高級法官滕啓剛,在家中因病突發腦出血搶救無效去世,終年57歲。而滕啓剛同志就是那一位重於泰山的燃燈者,法治路上的一棵小草,他得精神品質,需要發揚傳承下去,用他的精神孕育出更多新時代優秀的政法幹警,這也是對他最好的留念。

滕啓剛在法院31年間,先後從事刑事審判、民事審判、信息化管理、行政審判等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的奉獻着,他像是一面旗幟,更是一種力量,心中裝有自己的信念,唯有信念,才能夠讓一個人奮勇爭先、矢志不渝,忠於人民,忠於祖國,忠於黨,盡職盡責,將羣衆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激勵着自己砥礪前行,堅定理想信仰,始終不忘初心。

學習滕啓剛同志先進事蹟,使我明白瞭如何堅守信仰,如何將其化爲自身的一種力量,是我們永遠的課題。我們要不斷強化理論學習,夯實自己的黨性根基,進一步堅定信仰,也要學會釋放信仰的力量,忠誠於黨,忠誠於黨的事業,懷揣一顆愛民之心,朝着中國夢的方向不斷努力前行。同時,勇於擔當要體現在行動上,不光要守好自身本分,堅守思想道德底線,更要追求偉大理想,爲黨爲民開創一番美好的事業。我們學習榜樣,學習他們的本領與精神,找到一條適合自己施展才華的道路,並進一步增強自身專業能力,我們還要學習他們敢於拼搏、敢於人先、不畏艱險、刻苦鑽研的精神。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將滕啓剛同志視爲學習榜樣,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奮起,凸顯出更多可貴光輝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蹟。學習滕啓剛同志,就要向他看齊,要通過學習實踐,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牢固樹立以人民爲中心的理念,把奉獻社會、服務人民作爲人生價值座標;以“努力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爲工作指南,用同理心去接待當事人,用專業

的知識答疑解惑,用奉獻的精神爲民服務,堅持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努力鑽研專業,把滕啓剛同志的精神和思想傳承下來,指導工作,爲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奮鬥。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12

人的一生會面臨很多次選擇,選擇決定人生方向,選擇決定人生道路。我們在面臨選擇時的一念之差往往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結果。錯誤選擇看到的是眼前的苟且,享受的是短暫的安逸舒適,而正確選擇則能看到詩和遠方,同時能讓人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無怨無悔。中科院“布衣院士”盧永根在人生關鍵時期面臨了四次選擇,正是由於他在選擇的十路口作出了正確選擇,也才造就了他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生的意義,踐行了他的初心和使命。對盧永根而言,“最美奮鬥者”“全國模範教師”的榮譽實至名歸。11月15日,中央宣傳部又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盧永根的先進事蹟告訴我們,一個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深思熟慮、着眼長遠,要從利國利民、愛黨愛國的角度去作出正確選擇,方能更好地踐行初心使命,方可爲推動社會發展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選擇一種信仰堅定正確方向。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信仰難免空虛或迷失方向。共產黨人作爲無神論者,信仰的是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1949年,年僅19歲的盧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信念堅定、忠誠如山,入黨70年來,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矢志奮鬥,與共和國同成長、共奮進,是一名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每位黨員幹部要不忘入黨誓言和入黨初心,堅定政治信仰,堅定“四個自信”,立足崗位有作爲,牢記宗旨爲人民。

選擇一份事業作爲服務平臺。事業是我們爲民服務、爲黨分憂、爲國奉獻的平臺,也是我們立足社會的根基。我們一定要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事業去奮鬥,去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價值。盧永根選擇了水稻事業併爲之奮鬥一生,他用畢生精力,始終與他所熱愛的農業、水稻遺傳“較勁”,爲國家農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盧永根研究團隊近些年共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3個,其中水稻25個,大豆5個,甜玉米3個;培育水稻不育系3個。這些品種在華南地區累計推廣面積達1000萬畝以上,新增產值15億多元,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只要你有一顆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作貢獻的初心,無論你從事的什麼事業,都能綻開出最漂亮的生命之花。

選擇一種告別抒寫赤子襟懷。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人在生命的盡頭都會有自己的選擇。有的人選擇將骨灰灑在自己熱愛的那片土地,有的人把一生的積蓄留給子孫,有的人則堅定地做了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盧永根就是後者。一生積蓄880多萬元,全部捐贈給華南農大設立教育基金;個人後事如他所願,沒有告別儀式,遺體捐給國家醫學研究和醫學教育事業;最後一筆黨費有1萬元之多,老伴幫他代交給組織……盧永根悄悄地走了,走得乾淨徹底,走得了無牽掛。他選擇的這種不同常人的告別方式抒寫的則是赤子襟懷。他心裏始終裝着的是自己爲之奮鬥了一生的祖國,裝着的是他奉獻了一生的教育事業。從盧永根院士身上,我們要學習他忘我拼搏、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和守初心、踐行使命的赤子襟懷。

20__年8月12日4時41分廣州,我們又永遠失去了一位科學家,盧永根院士,享年89歲。他是我國著名作物遺傳學家,1930年12月2日生於香港,廣東花都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

由於不在領域內,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盧永根院士,是啊,我們每天都知道某些明星的消息,某些爛七八糟網紅的消息,可是科學家,我們太少知道他們的消息了。我們兒時,有多少人的夢想是成爲科學家啊,成爲了科學家就更好地回報社會,報效祖國,現在我們都長大了,這份理想早已離我們遠去,科學家,聽起來多麼光榮的稱號,漸漸被我們這瑣碎的生活給徹底淹沒了。

還記得小時候最喜歡數學,那時候的想法就是要想成爲科學家,必須學好數理化,後來漸漸地,分數就成了我們追逐的目標,大學聯考成了我們必須逾越的龍門。爲了分數而學習,爲了大學聯考而學習,完全取代了爲了理想而學習。很多時候,我們不再愛學習了,考試就是痛苦,分數就是折磨,總是考第一的人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大多數人的努力,都被名次壓垮了。

後來加入了社會,工作了,科學家的夢想就徹底遠離我們了,爲了枯燥乏味的瑣碎生活有那麼一點色彩,我們拼命掙錢,似乎掙錢就是生命的全部意義,科學,那是別人的生活,那是另一個世界,另一個離我們很遠很遠的世界。

甚至連我們能接觸的所有媒體,都充斥了各種明星、網紅的消息,是啊,他們更具談資,他們表面上的光鮮似乎更值得我們追捧,他們是這個社會浮於表面的美,他們可以使我們暫時忘卻生活的艱辛,以爲嘻嘻哈哈地可以這樣走完一輩子,但事實上呢?

真正讓我們這個世界更進步的還是科學家,是他們通過一點一滴的努力,讓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更深刻,讓我們懂得更多的真理,讓技術更先進,讓我們這些普通人的生活更美好。他們仍然是最偉大的,不會因爲甚少有人關注就會失去光彩。我們最敬愛的科學家們,他們中的很多人也許一輩子都不會被人知道,他們只是在自己的崗位上,爲這個社會,爲你我,默默地奉獻了一生,他們是最值得我們銘記的。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13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先進模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

她沒有生兒育女,卻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學生和華坪兒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黨的xx大代表,集“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女傑”等榮譽於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縣表彰,但是她沒有驕傲自滿,始終視自己爲一個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價值追求銘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崗位和繁瑣的工作中。孤兒的“校園媽媽”、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平凡事業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堅守三尺講臺。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盡職盡責的精神,鑽研學校教學和管理,身體力行,教學成績突出。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

張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體現了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體現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具體落實到了自己的事業和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和執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樸實、真實、感人的事蹟贏得了人們對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幾個方面所彰顯的精神內涵,深刻地感動了我。

用她的話說就是“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她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她熱愛黨,熱愛人民,更熱愛貧困山區的人民,爲了辦好女子高中,她鍥而不捨,歷盡艱辛,但始終堅信,依靠共產黨就能辦成事,就能成就她的夢,辦一所女子高中的夢,讓無數個貧窮的女孩子圓大學的夢,她要通過培養女大學生來促進我們貧困山區脫貧,促進現代文明建設,讓孩子們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改變人生。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14

火車站社區組織黨員、工作人員觀看程永革同志先進事蹟的電視專題片《梨園男兒耀邊疆》後,我們看到了生前作爲石河子市豫劇團黨支部書記、副團長的程永革同志,他多次榮獲國家文化部、自治區、兵團和八師石河子市優秀表演獎、優秀演員獎等。20xx年10月25日,程永革積勞成疾,因患肺癌導致英年早逝 。在他身患癌症的兩年期間,仍然堅持工作到最後一刻,把生命獻給了他最喜愛的舞臺藝術事業,在平凡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忠誠黨的事業、心繫職工羣衆、執着敬業和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他的事蹟可歌可泣,他對藝術的演繹總是追求完美,用生命詮釋了“戲比天大” 程永革同志用一生演好戲做好人,爲我們樹立了榜樣。

通過學習模範事蹟,我深切感到程永革同志作爲我們身邊的榜樣,事蹟是那樣的真實、生動、感人,給我們具有很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我們要要主動學習程永革同志的“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別人”的精神;做人做事,要牢記自己使命,心中裝着羣衆;只有心繫羣衆,全心爲民,纔是一名真正合格的暑期工作人員;學習程永革同志表裏如一的高尚品德,學習他爭先創優的進取精神,學習他“戲比天大”的責任擔當;學習他一心爲公的優良作風。所有黨員工作人員無不爲之動容,被程永革同志愛崗敬業的態度,戲比天大的責任擔當打動,被程永革同志公而忘私、清正廉潔的作風,能吃苦肯吃虧的奉獻精神折服。

作爲社區工作人員我們學習程永革愛崗敬業、銳意進取、忘我工作、勇於奉獻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要把程永革的精神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在工作和生活中對照先進找差距,學習典型見行動。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勤於學習,增強實幹精神。要認真履行職責,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不斷努力推動社區工作發展, 立足崗位做貢獻,增強爲居民服務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做好社區各項服務工作。爲維護轄區羣衆安居樂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15

向張貴斌同志學習,就要學習他甘於奉獻、不計名利的精神品質。張貴斌同志始終保持樸實純粹,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動作爲,不務虛功、奮發進取。張貴斌作爲戰鬥英雄,轉業時不要求組織照顧,把去大城市的機會留給了戰友,主動申請回到了老家農村,在平凡崗位上一干就是幾十年。一直以來,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以往的功勳榮譽從不提及,連家人都不曾知曉。20__年,國網鞍山供電公司製作建軍90週年退役軍人專題節目時,張貴斌在節目中說:“我們趴在戰友的屍體後面戰鬥,我這個新兵活了下來,火線入了黨。”仍然對戰功隻字未提。向張貴斌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到最艱苦的地方工作,切實站在改革發展主戰場、重點工作第一線、服務羣衆最前沿,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壯筋骨,以只爭朝夕、夙夜在公的精神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責任。

向張貴斌同志學習,就要學習他恪盡職守、敢於擔當的務實作風。張貴斌同志無論崗位如何變化,始終秉持着幹一行愛一行的勁頭,履職盡責、擔當作爲,體現出樸實純粹的優良作風。回鄉第一年,他被推選爲鄉生產社委員,生產社沒條件生產,他就拿出全部復員費100元,買了3匹馬和一輛大車爲生產社增收。他任職村書記期間,事事做在先,一切爲村民考量,處處爲國家着想。他在信用社工作時,有困難戶還不上貸款,就自己掏錢給還。到縣農電局工作後,起早貪黑、頂着酷暑嚴寒立杆架線,點亮了鄉里的萬家燈火;工作的最後幾年,他負責建設電力物資庫,物資存放全靠他一個人記賬,他始終認真負責、細緻踏實,堅決把這個良心活幹好。向張貴斌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保持和發揚求真務實工作作風,不管在哪個地方、哪個單位,都要把崗位當成事業幹,兢兢業業、親力親爲,時時處處貢獻出個人的全部力量。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16

xx銀行對他20xx年的培養,讓他已經紮根與這片沃土,他願用自己全部的身心繪製最絢麗的藍圖。他就是,男,漢族,中共黨員、經濟師,1996年畢業分配後參加建行工作,現在綜合部工作。

求知若渴、勤練業務

1996年,滿懷憧憬,以優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通過嚴格的考試,他幸運的成爲了一員,這份嚮往已久的職業讓他充滿了熱情和信心。爲了迅速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購置了大量的業務書籍,求知若渴,撰寫讀書筆記20多萬字。並積極參加建行組織的各項業務學習,虛心向領導和同事請教,多年來,他堅持不懈自學《貸款通則》、《信貸人員手冊》、《票據法》等相關書籍,還認真學習國家最新的金融工作方針政策、銀行的相關規章制度等。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先後取得了經濟師、企業法律顧問資格和中級計算機技能操作證書。他在省市分、行媒體上發表經濟、法律類文章百餘篇,徵文多次獲獎。撰寫的《銀行應充分估計訴訟風險》、《淺談採取法律手段催收個人不良貸款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等一系列文章,引起了上級行的高度重視。 嚴於律己,率先垂範,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了黨員的優秀品格。

該同志能夠按照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加強道德修養,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優秀本色,在任務面前總是衝在最前,在榮譽面前總是讓給同志們。在工作中注意方法技巧,顧全大局,善於調動同志們的積極性,形成合力。在生活中,與人爲善,坦誠相待,經常和同志們交流思想、暢談感受,努力營造團結向上的工作氛圍,和同志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誼,確保了科室工作的不斷進步。此外,對領導安排的工作任務,不管是份內的、還是份外的,都樂意接收,認真完成,表現出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員應有的政治覺悟和優秀品格,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吃苦耐勞、愛崗敬業

優質文明服務是金融行業永恆的話題,但如何落實行動上,徹底改變我行社會形象,確實動了一番腦筋。一是擺正位置,更新觀念,以客戶滿意爲標準,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爲,認真落實我行各項服務措施。二是把業務技術和熟練程度作爲衡量服務水平尺度,苦練基本功,加快業務辦理的速度,避免失誤,把握質量。三是努力學習新業務知識大力拓展綜合部的服務領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對於我本人來講,盡力做到了“三個服務”。一是給本部門的員工服好務,不論員工出現了什麼問題,他都能主動解決,。二是給各部門服好務,因綜合部是全部業務的後勤保障部門,我和各部門的業務聯繫也較爲頻繁,工作中不論哪個部門找到他,他都能積極爲他們辦理或者親自上門想方設法的幫助他們解決。

能力突出、成效顯著

多年來,對工作積極進取的態度和高度負責的事業心也爲他贏得了榮譽,他負責的多項重要工作都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肯定,展現了其突出的工作能力,在多年的工作中,多次被評爲先進工作者,同時更是一位全面發展的銀行職員,在分行組織的各項文體競賽中,他以高度的集體榮譽感積極參加,並都獲得了很好的名次。

積極參加 “科學發展觀學習”活動。

20xx年,“科學發展觀學習”開展以來,認真參加行裏組織的“科學發展觀學習”學習,做好筆記,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階段的學習任務,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找出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努力改正,不斷完善自己;除此之外,還創辦了《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工作簡報》,承擔全市“科學發展觀學習”活動的宣傳報道工作,共編髮《簡報》共23期,收錄稿件71篇,採用35篇;省行專欄選登55篇,其中有6篇刊登在省行《簡報》上。通過學習中我爲自己今後的工作提出了四個目標,一是加強學習,堅持在理想信念上下功夫;二是在牢記黨的宗旨,在服務人民羣衆上下功夫;三是立足崗位,在發揮模範作用上下功夫;四是無私奉獻,在弘揚職業道德發揚黨員風範上下功夫。通過多半年來的學習,使我更加深刻理解到“科學發展觀學習”重要思想的內涵,堅定了我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雖然一直從事辦公室工作,但他對工作卻有着永無止境的追求。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17

堅韌執着、勵精圖治。丈夫去世後,張桂梅隻身去了祖國西南邊陲的貧困山區從事教育工作,並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在任教期間,她全身心投入教學,爲貧困的學生和簡陋的學校出錢出力,又當老師又當母親,不留餘力的細心照顧着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生活起居,爲了學生們能夠走出大山,她勵精圖治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免費女子高中,她主動帶頭免費爲學生們補課,因操勞過度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長期拖着病體就算腹部長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講臺上,只爲孩子們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除此之外,她還義務擔任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爲了54名孤兒的母親。她十年如一日,從未退縮,從不言棄。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斷努力和堅持下,孩子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來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一生。

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張桂梅在貧困山區任教期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和慈善事業中。在學校裏,學生沒有錢吃飯,她拿自己的錢給學生;學生沒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給學生;學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帶學生看病並自己掏醫藥費。總之,只要學生們缺什麼只要她有,她都能解決。在兒童之家,她義務成了衆多孩子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晝夜的照顧着幾個月大的孩子,爲了維持兒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來給孩子們用,並利用空餘時間到處籌措資金。然而她不是萬能的,她自己並不富裕,她只捨得吃饅頭、青菜、麪條,衣服也是好心人給的,她省下來的錢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業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獻身扶貧。張桂梅作爲一名基層黨員,她深知教育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說:“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並積極響應國家扶貧號召,扶貧先扶智,爲了貧困山區的教育,她心繫羣衆,勤儉節約,幫助困難學生,帶學生看病,給學生添置衣物,對貧困家庭進行家訪,爲孩子們爭取學習機會。她前前後後爲山區的孩子們、爲慈善和教育事業投入了100多萬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給她治病的錢,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並無怨無悔。

張桂梅巾幗不讓鬚眉,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盡顯巾幗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她這種堅韌執着、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的英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在此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真正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獻一生的實際行動。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18

吳亞琴,女,漢族,1960年7月生,中共黨員。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團山街道長山花園社區黨委書記、社區主任、綜治委主任。 20xx年5月29日,在吉林省第十一次黨代表大會選舉選舉爲吉林省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

她是長春市寬城區的優秀基層黨務工作者。團山街道長山社區黨委書記、社區委員會主任,她在社區工作的這些年裏,把羣衆當親人、把羣衆的事當家事,幫助羣衆解決大量實際困難,在羣衆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

吳亞琴的先進事蹟告訴我們,社區窗口事雖雖小,卻關係到千家萬戶切切身利益。“勿以惡小而爲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從從本職工作做起,從點點滴滴滴做起,關注注民生,服務居民,用平等互助、誠務實守信,

今後要在本職崗位位上踐行黨的宗旨,更加努力工作,爲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我們一方面立足本職、紮實工方作、服務發展、服務民生,、另一方面積極推動三滿意機關建機設。作爲我們每一名社區工作者,都應該向吳吳亞琴同志那樣,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不斷的增強服務意識,提提高服務能力,全心全意爲高人民服務。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19

大家都很喜歡她

1984年,陳薇考入浙江大學化工系就讀本科,從此離開了家鄉蘭溪。走上科研崗位後,儘管一直很忙很忙,但她的家鄉情結卻濃得化也化不開。

“我們找她商量事情,亮出蘭溪口音,她就熱情得不得了。”李益民說,“其實只要是浙江人,她都熱情呢。”

李益民以前跟陳薇並不熟悉。20__年夏天,蘭溪一中80週年校慶前夕,時任蘭一中校長的李益民去了趟北京。彼時,陳薇已升任少將。此行,他的任務就是“遊說”陳薇在母校校慶時作一個專題講座。“她的時間多麼寶貴!一路上,我都在想怎麼去說服她,心裏那個忐忑啊。結果在北京一見面,她不僅熱情地請我們吃了飯,還一口答應一定在母校校慶的日子裏回一趟蘭溪。”至今說起這件事,李益民還很開心,“當然,嘉賓講座的事情她也滿口答應。10月1日校慶那天,她在講座中以自己的成長史不斷鼓勵學弟學妹,至今讓我們記憶猶新。”

在蘭溪人的記憶裏,陳薇言語不多,穿着樸素,一點也沒有“將軍架子”。“她溫文爾雅,完全就是一個學者呢!”李益民說。

“陳薇是60多萬蘭溪人民的驕傲。我們一幫同學中,現在她的名氣最大,但她卻是最沒架子、最平和樸實的那個。”一直跟她保持聯繫的童增良說,“聚會時看到我們,她會主動過來跟老同學握個手、拉拉家常,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她。”

陳薇的重情重義,也讓童增良敬佩不已。9年前,由童增良牽頭,組織了一次國中同學會,陳薇聽說後特意從青島趕過來參加。“當時,她悄悄地把我拉到一邊,拿出3000元硬塞給我。我說:‘大家已經商議好AA制,用不了這麼多哪!’結果她說:‘我們同學會總要給一起參會的老師們買點禮物,我想着平時也沒法回報老師們,所以禮物費用就由我出吧。’”

童增良還告訴記者:兩年前有次偶然聽說了國中班主任謝老師去世的消息,陳薇又拿出錢來委託同學們代爲慰問,並讓同學們轉告她對謝老師的敬意。“後來又有一次,我們高中時的數學老師張老師寫信問她要幾張照片,陳薇很快就寄給張老師了。在她心目中,始終對恩師們充滿感恩之心哪!”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20

鞍山是雷鋒的“第二故鄉”,滕啓剛在這片熱土上成長和奮鬥。少年時代,他最喜歡的作品是《紅巖》,最大的夢想是成爲“特殊材料煉成”的共產黨員。成爲法官後,他把雷鋒精神融入血液靈魂,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公正司法、司法爲民的英雄讚歌,新華社撰文稱其爲“馬錫五式好法官”。

20__年5月,滕啓剛最後一次與支部同志進行黨史學習教育交流時深情地說:“我生於上世紀60年代,經歷並見證了偉大祖國的開放和發展,愛黨於我而言,是一種鐫刻進生命裏的情感。新中國的發展壯大來之不易,黨史學習讓我從中不斷汲取奮進的力量,激勵我要永遠做一名堅韌不拔、永不生鏽的共產黨員”。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30年的司法生涯,滕啓剛就是一顆緊緊鉚在基層崗位上的螺絲釘,哪裏需要,就在哪裏,舍小家爲大家,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在千山法庭9年,他接地氣、連民心,把法庭建成了便民利民、溫馨和諧的百姓之家。擔任行政審判庭庭長的10年間,他帶領行政審判庭多次立功獲獎,不畏艱辛挑大樑,牽頭行政爭議調處中心工作,努力爲行政爭議多元化解探索新路子。

他的身上有股子鑽勁。多年來他幹一行、愛一行,在幹中學、學中幹,千山法院現在仍然使用的信息化系統,就是他在技術室工作不到2年的時間裏搭建完成的。他始終不間斷地學習,電腦中保存了他撰寫的總結、論文、心得等文字材料近50萬字,非科班出身的“門外漢”一步步成長爲同事眼中“行走的法律辭典”。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21

連日來,振安區法院持續學習和宣傳滕啓剛同志先進事蹟,大力弘揚滕啓剛同志對黨忠誠、對司法事業無私奉獻、對人民羣衆擔當負責的敬業精神和司法爲民的情懷。現在全院開展“選樹學習身邊的英模典型,爭當‘滕啓剛’式好法官”活動,形成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將學習滕啓剛同志的精神力量轉化爲拼搏奮鬥的生動實踐。

紮根基層

爲鄉村羣衆照亮司法之路

他是青年幹警的代表,也是紮根派出法庭,服務基層羣衆的優秀法院幹警代表。八年時間裏,他以青春踐行司法使命,爲公平正義勇於拼搏,高質量完成各類審判任務。提起他,同事們都只有一個印象:性格沉穩、善於鑽研、踏實肯幹。他就是五龍背法庭法官助理李中翔。

堅守初心 盡職履責

五龍背法庭地處偏遠,轄區面積大,出行辦案多有不便,但李中翔卻無怨無悔。他常說:“我作爲青年幹警,有責任義務做好派出法庭工作,讓偏遠地區的羣衆也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義和溫度。”李中翔也是一位共產黨員,這兩年五龍背法庭的審判任務日漸加重,他堅持舍小家顧大家,爲了司法審判事業,他已經很長時間沒回過河南老家探望父母,愛人懷孕生育,他也沒有耽誤過工作,手中的案件和庭室交辦的工作,他總是儘可能的第一時間完成,他把對黨和司法事業的忠誠,融入到工作的每一個細節當中。八載光陰紮根司法基層,李中翔同志始終堅持初心無悔,忠誠履職,勇於擔當,以人民羣衆的訴求激勵自己不斷前行。

主動擔當攻堅克難李中翔有着年輕人不服輸的幹勁,面對庭室裏的各項工作任務,他總是衝鋒在前。每次協助員額法官處理難案、繁案、涉訴涉訪案件時,他反覆分析案情,客觀公正說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他對待每一起案件、每一個細節都能做到認真負責,保護着羣衆的合法權益。即使在大雪封路、山路崎嶇的情況下,他也會爲便捷當事人出行、爭取案件審理時間而親自去村裏送達溝通。他敏而好學,將平時工作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加以總結,並在此基礎上結合實踐加以創新。對於新頒佈的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他總是能夠第一時間進行學習,及時掌握。在幹警們的眼裏,他始終是有擔當、讓人放心的好同志,工作上有他在,心裏總是很踏實,他的身上永遠都充滿激情和正能量。

嚴守底線 廉潔自律

李中翔所在的五龍背法庭接觸的大都是農村當事人,法治觀念和紀律意識相對較淡薄,有時會有當事人主動討好、“打關係”的情況,但他始終一身正氣、廉潔奉公,嚴格按照黨的原則和規矩辦事,無論在八小時內還是八小時外都能夠嚴格做到自我約束,在案件審理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自覺接受人民羣衆的監督。

八年的成長與付出,讓李中翔先後獲得振安區法院先進個人、辦案能手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被上級法院評定爲丹東市優秀合議庭成員。談起今後,李中翔說:“我願意繼續紮根基層,爲鄉村羣衆照亮司法之路。”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22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__中學黨員__同志在最關鍵的時刻,衝鋒在前,不怕危險,無私奉獻,展現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風貌。

既是指揮員,更是戰鬥員

__是__中學副校長。疫情來臨之時,他一面協助學校制定預案、全面部署,一面深入學校具體工作、衝鋒在前。

農曆臘月三十,接到上級通知,各校必須製作疫情防控宣傳橫幅。學校裏早就放假了,廣告公司也都歇業了。怎麼辦呢?他不是簡單的發號施令,把工作移交給相關人員,而是到處打聽,終於聯繫到廣告公司,大年七年級就親自到校把橫幅掛上了。

大年七年級之後,防控形勢更嚴峻。他敏銳地發現,學校門衛管理是個關鍵,必須把外來人員審覈好,纔能有效地把病毒擋在學校大門外。於是,他第一時間組織帶領老師自己製作標語,設立門衛體溫檢測點,嚴控人員出入,極大降低了傳染風險。

“黨員幹部,不能只當指揮員,更要當好戰鬥員”是他的口頭禪。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校就是家,家就是校

__同志就住在學校教師公寓。工作在學校,生活在學校。放假了,校園裏空空蕩蕩,他卻依然穿梭在校園裏。

疫情來了之後,他的活動軌跡就是校園——辦公室——值班室。帶領值班老師對校園關鍵部位進行消毒防疫;查看門衛履職盡責情況,切實做到外來人員嚴禁入校;組織衛生死角打掃,確保校園整潔有序……

“學校就是家,家就是學校。”他是真正融入了學校,愛校如家,以校爲家,把學校裏的工作當自家的活兒幹。

生活,不是獨自前行

__同志分管後勤、電教等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服務全體師生。服務工作不好做,很難讓大家都滿意。但他總是激情燃燒,把“一地雞毛”過成熱情的詩。

這幾天,全市教育系統網絡 升級。爲了讓老師迅速用上,方便老師聯繫家長,可把他給忙壞了,他一邊自己學習新技術,一邊給老師解疑答惑。一天下來,微信羣里老師的問題鋪天蓋地,他不厭其煩地一一跟進指導說明。

平時也是這樣,要是哪裏的鎖壞了,飲水平臺不上水了,班裏的電子白板出問題了……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他也總能不讓大家失望。

“生活,不是獨自前行,大家一起走,才能走得遠。”我們在__同志身上看到了一名中共黨員的平凡和偉大!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23

2019年8月13日,甕x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龍增剛同志因忘我工作,積勞成疾,不幸病逝。他把自己年僅47歲的生命留在了甕x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他用自己的一生展示了共產黨人的執着堅守和不變本色。

龍增剛同志1968年5月出生,布依族,貴州貴陽人, 1989年1月參加工作,199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1月任甕x縣草塘區青池鄉政府祕書;1991年11月撤區並鄉後調入鬆坪鄉工作,先後任鄉團委書記、黨政辦主任、組織幹事、黨委委員、組織委員、紀委書記、黨委副書記;2019年12月調入木老坪鄉工作,任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政法委書記;2019年6月調入中坪鎮工作,任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19年3月調入建中鎮工作,先後任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黨委書記、人大主席,2019年7月調入中共甕x縣委組織部工作,任組織部副部長、縣直機關工作委員會書記、縣委基層組織局局長,2019年2月任中共甕x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龍增剛同志從事組織工作近二十年,他始終堅持走羣衆路線,紮根基層服務羣衆,始終保持組織部門的優良傳統,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他是踐行“安、專、迷”組工精神的優秀楷模,他是用生命踐行“三嚴三實”的優秀基層黨務幹部。

堅守信念 紮根基層無怨無悔

“組織上給了我這個機會,我一定把它幹好”。 26年前,20歲的龍增剛,通過省公開招考,懷揣理想,從貴陽來到甕x縣這個一類貧困的青池鄉,從此,他就安家落戶,紮根在這片紅色革命老區的沃土,貧困的山鄉多了一個“小秀才”。

在鄉鎮,他一干就是24年,從來沒有想過調回貴陽的問題,家人曾經叫他去“找路子”,他總說:家都在這裏了,還走哪裏!他長期奮戰在基層一線,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他從工作員一步一步走向領導崗位,深知羣衆的疾苦和基層的困難,但他堅信:辦法總比問題多。

在工作中,他謙虛好學,善於吸取經驗教訓,喜歡和老百姓交朋友,練就了一身調解本領,贏得了當地羣衆的信任,很多工作中的難事,經他出面,就會很快解決,因此,鄉親們都親切地叫他 “小金剛”。

從事組織工作,他善於發現羣衆中的鄉土人才,他考覈推薦的村幹部基本都穩定工作2019年以上,有的至今還在崗位,他推薦啓用的大金星村黨總支的書記田述均,是2019年甕x縣唯一被省委表彰的 “文朝榮式好支書”。

主政建中鎮後,他通過調研走訪羣衆,瞭解到羣衆行路難、飲水難、發展難的“三難”問題,他抓住省公路局幫扶建中之機,申請建設了建中到果水連接省久銅線的通鄉油路項目;跑遍全鎮45口水井和5座水庫,申報水利項目5個,一年後就改變了建中鎮靠人挑馬駝飲水的歷史,他與當時分管水利的副鎮長龍海燕一起被羣衆親切地稱爲“二龍治水”;他發動幹部、引進客商種植“白茶”、綠茶2萬多畝,發動羣衆種植烤煙8000多畝,成爲羣衆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龍增剛務實拼搏的精神感染着身邊的每一個人,省公路局駐村幹部贈送龍增剛同志的一幅對聯---“增產增收立黨爲公,剛柔相濟執政爲民”就是最好的印證。

2019年7月調入甕x縣委組織部負責全縣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後,他深知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保壘強不強,關鍵看幹部”的道理,於是,他從村支“兩委”班子換屆着手,實施“領頭雁工程”,選好配強村級班子,並提請縣委研究同意,對村幹部進行職業化管理,先後兩次對村幹部報酬進行了提標,在原基礎上每月增加工資800元,實行了工齡工資補助政策,並全部納入社會養老保險,解決了村幹部的後顧之憂。

在他主抓黨建工作的三年裏,甕x縣黨建工作連續兩年獲“全州第一”;機關黨建工作先後得到了貴州省直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的高度肯定;2019 年,駐企特派員工作在全省工商聯推廣學習;2019年,創新開展的“1+3”機關黨建服務模式,被評爲全國建設服務型機關最佳案例和全省機關黨建創新成果二等獎。

生命會燃盡,精神的火種卻越燒越旺。龍增剛在甕x這片紅色土地上的辛勤開拓和耕耘,讓黨建之火在革命老區愈燒愈旺……

爲民情懷 始終踐行服務宗旨

“鄉鎮幹部的工作地點不是在辦公室,是在老百姓的家裏,在田間地頭”。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在鄉鎮,他走遍了家家戶戶;在機關,他走遍了全縣99個村(居),他有一垛工作筆記本,專門記錄着所到地方幹部羣衆反映的點點滴滴。

在建中鎮任黨委書記期間,格頸水庫的抗洪搶險、病險加固,他兩天兩夜堅守庫區指揮,建中治水,他是“跟着水管所長屁股後面跑的書記”。

今年1月,他帶領同事堅守永和鎮紅巖村轎頂山村民組的水利建設工地,只爲了幫助羣衆能趕在過年時用上自來水,外出務工的農民回家能過上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

今年6月,永和鎮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災,洪水造成63戶居民房屋不同程度受災,上千畝莊稼被毀。洪災發生的第二天,他便帶領部裏的幹部趕赴受災嚴重的觀溏村,現場查看災情,給受災羣衆解決生產生活困難。

“最近天氣多雨,你們要多到村、組,把遍訪工作落實好,部裏最近工作較多,還有一個偏遠村民組我還未走訪,過幾天我就去,8月上旬要完成所有偏遠村民組的走訪工作”。這是龍增剛副部長在今年開展的貧困戶遍訪工作時,向永和鎮黨委副書記李永羣交待的事,這也是他臨終未了的心願。

深情幫扶憶母恩。他經常說:“看到那些困難的羣衆,我就想起自己的母親,母親近80高齡了,沒有在牀前好好盡過孝,我離開家鄉來到這裏,這裏的鄉親也是我的親人呀!”去觀溏村看望貧困戶,得知村民屈家發因患間隙精神病,無法照料臥病的母親時,他難過地掉下了眼淚。

老百姓都是他的親戚。在猴場青池,他是蔣華富、李德全等羣衆子女的“老師”,是他用思想影響父母、帶動子女,紛紛考上學校外出就業;在鬆坪場村,蔣全華有一個孫女叫蔣思憶,在出生時其父親已過世,龍增剛同志10多年來堅持不間斷關心照顧,給她送衣服、學習用品和慰問金,鼓勵她好好學習,小女孩幸福地說,我有兩個親爺爺!

在他任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委基層組織局局長期間,他大力夯實基層黨組織服務陣地,借行政區劃調整契機,組織新建農村社區服務中心24個,其中“村社一體化”模式11個,實現了服務羣衆零距離。

“不求生命輝煌,但求無悔人生”。他通過實際行動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人民的心裏。他想得最多的,始終是服務羣衆的問題。

永葆本色 清正廉潔人淡如竹

“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這是他剛參加工作時一位老領導送給他自勉一生的座右銘。

有的人認爲,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應該很風光,更不會差錢。而龍增剛卻始終堅守清廉的底線,與家人一道,共同承擔起生活的沉重壓力。

在縣城文峯花園不足100平米的住所中,除了一臺舊彩電,幾乎沒有像樣的傢俱,屋裏隨處可見的擺設就是各種書籍,清潔辦公桌上,除了處理的文件、稿子、材料外,最多的就是他記錄的筆記。

在和老百姓、同事打交道時,都知道他是一個很隨和、很親切的人,但在家,“他性格很犟、不講人情”,這是不少親友對龍增剛的看法。

他從來沒有用手中的權力爲親友辦過私事。當初愛人趙益芬放棄貴陽牛奶廠工作,來到鄉下陪伴他,他在鬆坪鄉任黨政辦主任,分管食堂,怕別人背後“戳脊梁骨”,說自己公權私用開“夫妻店”,中飽私囊,怎麼也不願讓妻子到食堂幹活,掙一份辛苦錢。趙益芬先後做過代課教師,賣過牛奶、米粉,直到今天,也只是一物業公司臨聘人員。

有一次,妻子告訴他說,現在你工作在縣城穩定了,兄弟一直找不到事做,家庭比較困難,能不能你給安排一下,幫兄弟謀一個相對穩定的職業。龍增剛對她說:“兄弟找不到事做,我也曉得,但如果需要動用我手中的這點權力,那肯定是不行的”。就這樣,妻子沒有辦法,只好把他的弟弟叫來跟着他們一家住,在縣城擺個臨時攤點烤蛋餅養家餬口。

龍增剛同志光明磊落,一塵不染。一位在偏遠山區工作的幹部,想進城,藉口向龍增剛彙報工作,到他家拜訪,提着禮物,希望“照顧”。“禮物請你提回去!”龍增剛嚴詞拒絕, “只要你確實優秀,現在進縣城可以參加遴選,機會是很多的!” 這位幹部不甘心,走時將禮物留下,結果,他硬是讓妻子當場給他還了回去。

權爲民用,甘守貧寒。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屈芳說:“龍增剛同志在鄉鎮工作了20多年,不管在哪個崗位,總是能把所有工作都做得很好,從來沒有向組織提出過任何困難和要求。”

患腎病半年來,他始終堅持一邊治療一邊上班,從未在同事面前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說過一聲痛。7月26日,他高燒至40度,醫生堅持叫他住院治療,他卻仍然放不下工作,上午輸液,下午上班,同事們都叫他休息,他只說“沒事,沒事”。直到7月29日下午在列席縣委常委會時,實在扛不住了,他才正式住進縣中醫院,還堅持一邊輸液一邊處理工作。由於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龍增剛同志先後轉院到都勻、貴陽,也沒能控制住病情,8月13日,因呼吸衰竭、腎衰竭,再也沒有回來。

他走了,生命定格在了47歲。一位邊遠鄉下的村民放下手中的農活主動趕來“超度亡靈”;一位小區業主主動擔當辦理喪事的“總管”;數位白髮蒼蒼的鄉下老人趕來日夜“守靈”,寸步不離……,一位中坪鎮卸任多年的老支書揮毫爲龍增剛送別:“革命一生爲國爲民鞠躬盡瘁,從政廉潔於公於私光明磊落”。

他走了,帶着未兌現的承諾。他曾跟家人說,有時間的話帶他們去上海看打工的妹妹,順便帶他們看上海的東方明珠塔……,可終究,他爲事業傾盡所有,卻還沒來得及帶家人看到許久未見的妹妹。這個承諾,永遠無法再實現了。

他走了,同事、妻兒、羣衆淚灑千行。一生精神歸華表,滿堂珠淚灑雲天,山無語,水凝噎,熟悉他的人無不扼腕嘆息,痛哭流涕……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24

“我的肉體生命在其(去)哪一天,就幹其(去)哪一天。不驕傲,不自滿,再多的困難我都不怕。只要人民能得到好處,我願意用命來換……”

《榜樣6》錄製現場,一個並不算高大的的身影,在初心臺前宣讀着自己的《入黨志願書》,聲如洪鐘,鏗鏘有力。

即便操着一口不易懂的貴州話,現場的每一個人還是被他的情緒所感染。

他便是用36年時間,在懸崖峭壁上鑿出9400米“救命渠”的黃大發。

他是“七一勳章”獲得者,是“時代楷模”,是“感動中國人物”,是“最美奮鬥者”……

而在這些閃耀的榮譽之下,他也是——

團結村的老支書,永遠的共產黨員,以及,一位可愛的“80後”。

走路兩步並作一步、上臺階小跑着……如果無人告知,很難相信眼前這位精神抖擻、步伐穩健的老人家已經86歲。

“老支書修渠這麼多年,上上下下,已經習慣了。”同行的團結村村民說——他們都是黃大發看着長大的,兩位稍年長一些的村民還曾跟着黃大發一起參與修渠工作。

即便已經卸任村支書近17年,大家也依然親切地稱呼他爲“老支書”,因爲他帶領着村民們一步步走出了曾經貧窮、困頓的生活,讓村民們過上了有白米飯吃、有水喝的日子。

現在的團結村,彼時的草王壩,曾是遠近聞名的窮村子。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過年纔有點米湯喝。’那時候的草王壩,沒水、沒電、沒路,羣衆一年到頭吃苞谷飯。”黃大發這樣說道。

草王壩屬於喀斯特地貌,海拔1250米,山高巖陡。雨水剛一落地,就順着空洞和石頭縫流走,很難留存。村民經常要走兩三公里才能找到一個河溝,來回走兩個小時挑水吃。

“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臉洗腳,第三遍餵豬喂牛,一盆水,村民要用三遍。”

水,是草王壩人的窮根,也是他們日日夜夜的期盼。

1995年,一條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水渠竣工。

這條由黃大發帶頭開鑿的、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爲“大發渠”的天塹之渠,跨過了3個村、10餘個村民組,不僅解決了數百戶村民人畜飲水難的問題,還滿足了田地灌溉用水等,徹底結束了草王壩滴水貴如油的歷史。

渠修好後,黃大發又帶着村民們改造了400多畝梯田,種上了水稻。此後,即便遭遇旱情,有“大發渠”的滋潤,村裏的水稻也能保證豐收,徹底實現了“旱澇保收”。近些年,隨着產業發展,更是形成當地特色品牌——“天渠大米”。

“1996年通電,20__年通路,現在我們家鄉正在修高速路,明年就完成了!”黃大發驕傲地說道,言語之間滿是欣慰——那個他爲之奮鬥了一輩子的村落,已經脫貧摘帽,正大踏步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25

提起鍾南山院士,很多60後、70後可能比較熟悉,他是我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爲我國度過非典疫情做出了突出貢獻。在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中,84歲高齡的鐘院士依然衝在一線,在疫情面前臨危不亂,讓人們提到他的名字彷彿就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安心。

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期間,鍾南山院士早在1月18日就給了“出門戴口罩,不要到處跑”的忠誠告誡,當晚趕赴武漢考察情況,之後針對人們關心的疫情問題加以解答,給處於慌亂中的人們以一副定心劑,以至於坊間廣爲流傳“鍾南山不讓動,誰都不要動”的段子,可見鍾南山話語的重量。

鍾院士曾經說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病人的生命。”希望在以鍾南山院士爲首的醫護人員努力和全國人民的配合下,這次疫情早點被控制住,拐點早些出現,更少人感染,更多人康復。謝謝你,鍾南山!謝謝你,所有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26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河南龍山集團平安公司押運大隊接到集團的防控命令後,立即行動起來,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安全護押工作中。在防控工作中,共產黨員和押運骨幹是衝在一線的排頭兵。面對肆虐的疫情,他們沒有退縮,毅然請戰,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押運人的實幹擔當。

張四軍同志,他不僅是一位共產黨員,更是一位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駕駛員”。家中有兩個孩子,父親的年邁身體狀況也一直不好,在聽說他除夕就要步入工作崗位時,家裏人更多的是不理解。但他說:“我的崗位在押運工作一線,時刻戰鬥就是我的職責。”他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日子,大年三十毅然奔赴押運第一線,組織協調轄區疫情期間的押運工作,發揮了一名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李戰峯同志是押運大隊的普通一員,疫情期間,他表現突出,爲了大家的安全,他積極承擔了對全體守押人員摸排、電話覈實、版面宣傳等工作,別人休息,而他卻每天都在一線奔波。他爲押運大隊建立微信疫情防控工作羣,隊裏所有人員每日都要在微信羣上報在崗與否及體溫狀況等情況,並負責做好大隊疫情防控宣傳教育、隊員信息統計上報等疫情相關工作。

降超峯,承擔着押運大隊疫情防控後勤保障工作。從疫情爆發至今,他每天都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加班加點只爲能多盡一份力,爲給押運人員購買酒精、醫用口罩、肥皂等疫情防控物品,他幾乎跑遍了轄區所有的藥店。同時,還積極爲值班押運人員安排炊具、調料、掛麪、蔬菜、方便麪等食物,解決值班人員的就餐問題,解除大家的後顧之憂。他說:“爲解決上崗人員疫情防控期間的生活,我個人辛苦一點是應該的”。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小的孩子只有1歲。面對孩子殷切的目光,他也只能微笑地說“抱歉,爸爸要去打怪獸了,你要乖乖在家聽媽媽的話哦。”孩子的媽媽說:“你放心的工作去吧,家裏你就別管了。”

像張四軍、李戰峯、降超峯這樣爲抗擊疫情默默奉獻的一線工作人員還有很多,正是有他們的無私奉獻,我們才能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27

20xx年12月30日我省公安戰線的一名在平凡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業績的優秀人民警察吳一心同志帶着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信念離開了我們.通過學習吳一心同志的先進事蹟,本人深深的體會到:

作爲一名人民警察應始終堅守共產主義信仰和堅持一個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保持着對黨和人民的無比忠誠、保持對公安事業的無比熱愛,將理想信念轉化爲爲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無論在哪個崗位,都應帶着旺盛的工作激情和昂揚的思想鬥志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應學習他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忠於使命、堅韌不拔、矢志不渝地爲黨和人民事業而奮鬥的崇高品質。併發揚吳一心同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講奉獻、特別守紀律”的工作精神。學習他不圖虛名,不怕困難挫折,把工作崗位作爲施展才能、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以驕人的業績贏得人民羣衆的信任與愛戴,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學習吳一心同志始終把人民利益至上作爲自己的自覺追求,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諾言銘刻於心;按照“忠誠、爲民、公正、廉潔”的人民警察覈心價值觀要求,始終把羣衆呼聲作爲第一信號、把羣衆需求作爲第一選擇、把羣衆滿意作爲第一標準;在平凡的崗位上,滿腔熱忱地爲人民羣衆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用關愛溫暖羣衆,用真誠感動羣衆,努力提高人民羣衆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滿意度。

吳一心同志兢兢業業、積極作爲、甘於奉獻、勇於創新的精神實質,更加激發自己在今後的崗位上,要始終保持立足好本職崗位。在工作實踐中,要不斷轉變思想觀念。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去主動作爲、積極創先爭優、勇於開拓創新。使自己更加適應新形勢公安工作的發展需要。

學習吳一心同志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胸懷坦蕩和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以吳一心同志爲榜樣,進一步堅定自已的理想信念、強化自身宗旨意識、不斷提高執法能力水平。

英雄已逝,精神長存。吳一心同志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身爲一名人民警察,在今後的執法工作實踐中,要以吳一心同志爲榜樣,將“忠誠、爲民、公正、廉潔”的人民警察覈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踐於行。在平凡的崗位上切實做到自身正、自身淨、自身硬,自覺維護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永葆人民警察的忠誠本色。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28

在這次疫情之中,有一個名字,每一次聽到都會覺得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我們之所以會這樣相信他,是因爲在17年前的那場SARS戰役中,他就是中流砥柱!

17年後,已經84歲高齡的鐘老又一次站在了全國人民的面前,很多人都說鍾南山是個英雄,但是作爲英雄鍾老這一輩子都做了什麼?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這樣的英雄人物呢?

老一輩中國的科研英雄,從之前的鄧稼先到現在的的袁隆平、鍾南山,年輕一輩的科研人員他們是怎麼樣的呢?是不是也具備這樣的能力和品質,在新的時代他們能不能成爲這樣名留青史的英雄呢?

鍾老這一輩子很有傳奇性,像網上流傳很廣的那些鍾老年輕時候的事蹟,他曾是個體育健將,曾經榮獲過全運會400米欄冠軍,雖然這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足以拿來自豪一輩子的成就了,但是對於鍾老來說,這只是他人生的一個小小的插曲!

鍾老的絕大部分成就都在醫學領域的,鍾老首次證實並完善了隱藏性哮喘這個概念,這個觀點後來被聯合國衛生組織編寫到哮喘全球防治戰略採用;另外鍾老還系統的分析了我國慢性咳嗽病因,他闡述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食道神經炎症機制,再就是證實了早中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中有60%存在着蛋白營養不良問題,然後他又提出並補充了基礎耗能的校正公式等等,我知道大家一定對這些一頭霧水,不過沒關係,這些都是很專業的問題,咱們外行也沒有必要了解,其實我們從其他角度可以非常直觀的瞭解鍾老的貢獻,他主持完成了國家973計劃,即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而且他還是項目的首席科學家,還有就是863計劃、xx科技攻關等等這類水平的10來項重大科研項目!

所謂的973計劃呢,就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這個項目的定位就是解決國家戰略需求中重大科學問題以及對人類認識世界將會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學前沿問題,你看這個定位,就知道這個項目的分量了!

另外呢,還有863計劃;863計劃呢,其實就是80年代的時候,美國正在跟蘇聯打冷戰,然後提出了一個星球大戰計劃,可能很多朋友也聽說過,咱們國內的幾位老科學家也向國家提出建議,要追趕世界高新技術,然後當時是小平同志親自批示,然後就批准了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也就是863計劃,不過無論是973計劃還是863計劃,在16年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新的計劃取代這些,那就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的時期就要有新的要求啊。

所以鍾老承擔的課題項目都是這個級別的,另外鍾老還主持了xx科技攻關,這個是屬於國家的5年規劃項目,說起這個5年規劃的歷史還挺悠久的,從1953年開始第1個5年規劃到現在,16年到20年屬於第十三五規劃,馬上咱們要開始十四五了,咱們這個5年規劃當年也是學那個蘇聯老大哥的,當年學習這個5年規劃的國家還挺多,但是現在呢,據我所知好像也只有咱們,我覺得這也是咱們國家的一大優勢,因爲可以制定長期國家戰略。

那什麼樣的家庭能培養出鍾南山這樣的人呢?答案就是父親也是英雄,終老的父親是誰呢?他的父親叫做鍾世藩,是中國最早的那一批兒科醫學專家,在1930年的時候畢業於北京的協和醫學院,後來又在美國的紐約州立大學取得了博士學位,1949年的時候受聘於世界衛生組織的醫學顧問,你看在當時那個時代他就是中國最頂尖的醫學家了!

但是鍾南山的父親也就是這位鍾世藩不僅僅是一位醫學泰斗,1949年建國前期的鐘世藩是當時廣州中央醫院的院長,國民黨敗退中國臺灣的時候,要求鍾世藩把廣州中央醫院的錢全都帶走,全家一起去中國臺灣,鍾世藩當時斷然的拒絕,所以你看,鍾南山鍾老今天的所作所爲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家門的家風就在這兒呢,咱們中國不是有一句話嘛,老子英雄兒好漢!

在鍾南山身後,咱們中國的年輕一代的科研人員,他們怎麼樣了?

我覺得這個要分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是能力,另一方面呢是品格;

先說能力吧,教育部在年前發出的數據顯示今年應屆畢業生的總數是874萬,而且研究生的比例也在提高,很多一線人員都是有留學背景的,具備了更多的國際視野,再加上了國家的科研支出比例在不斷增大,也有很多針對年輕人的基金項目,對於年輕人的成長整體是有一個整體激勵政策的,所以說呢,從能力上講,年輕一代的整體科研水平肯定是要比之前高的,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呢,我們下一代的科研人員水平肯定還會更好!

那品格方面咱們就拿這次的疫情來說,你隨便打開手機,醫護人員讓人感動的瞬間簡直多到數不過來,就像我之前說的,那種根植在中華民族骨子裏的“義”字,總會在最危難的時刻彰顯出來,還記得那句詩嗎?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所以,在我看來,鍾南山鍾老絕對當得起“國士無雙”這4個字,而且鍾老同時也是一種象徵,在他背後,還有一大羣拋家舍業默默付出的人,在這次疫情戰役當中,他們頂在了最前線!

向英雄們致敬!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29

滕啓剛同志對黨忠誠、對司法事業無私奉獻、對人民擔當負責的敬業精神和司法爲民的情懷十分值得我學習,他的生命定格在57歲,成爲遼寧政法英模榜上一顆耀眼的星,溫暖着每一個人。在滕啓剛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人民法官無私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格,也看到了共產黨員忠誠信仰、堅守初心,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先鋒本質。他以生命踐行使命,將公平正義寫進了自己的人生。

英模是一個民族的脊樑,一個時代的座標,一支隊伍的象徵。弘揚英模精神,既是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重要一環,也是新時代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我要以英模爲鏡,深刻感悟英模精神,築牢思想之基,汲取奮進力量。滕啓剛同志的先進事蹟,樸實無華、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我們既爲失去這樣一位好法官而痛惜,也爲遼寧政法隊伍中涌現出這樣一位先進典型而自豪。

學習滕啓剛同志先進事蹟,就要學習他初心如磐、意志似鐵的忠誠本色。不管崗位怎麼變換,他始終堅守初心、忠誠履職、秉公辦案。他把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絕對忠誠融入到每一份公正判決、每一次矛盾化解中。要學習他牢記宗旨、甘於奉獻的愛民情懷。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斷提高羣衆工作本領,始終與人民羣衆想在一起、幹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通過優質高效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羣衆對政法工作的滿意度。也要學習他勤勉敬業、守土盡責的擔當精神。把職業當成事業來幹,以實幹書寫人生,用奮鬥鐫刻榮光,用實際行動踐行崇高理想信念,把維護公平正義作爲永恆價值追求。更要學習他清正廉潔、嚴於律己的道德情操。始終牢記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自覺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真正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我們要堅守初心,履行好新時代政法工作職責使命,努力提升工作本領,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爲推動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實現新突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我要厚植爲民情懷,堅持把每一件事關人民羣衆的小事當成大事,把實事辦到羣衆心坎上,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羣衆的幸福指數。我要堅守法治精神,捍衛司法權威,努力讓人民羣衆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件事情處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我要把英模精神轉化爲實際行動,把教育整頓成效轉化爲解民憂、辦實事的能力,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爲。

時代造就英雄,偉大出自平凡。堅守平凡便是不凡。作爲一名共產黨員,作爲一名法官助理,百姓懇切的訴求和期待,就是激勵我不斷前進的初心和動力,百姓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繼續努力的深厚底氣。我要牢記“無論何時,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一切服從組織需要,黨叫幹啥就幹啥。”舍小家顧大家,不計較個人得失,把對黨和事業的忠誠融入到每一份的公正判決之中,融入到每一次的矛盾化解之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