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3W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

20__年,一場疫情在全國傳播,他們不顧自身安危,主動請戰逆流而上。而在這羣“最可愛的人”中,女性又佔據“半壁江山”。她們在疫情的面前變成了力量和溫暖的源泉,變成了一種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護佑着生命。陽春三月,萬物復甦,在三八“女神”節到來之際,萬家熱線推出系列策劃“致敬巾幗天使”,感謝她們的付出與努力。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精選16篇)

1月27日晚,由50名重症監護護士、135名醫務人員以及2名工作人員組成的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安醫大一附院心臟外科ICU副主任護師、護士長陳紅臨危受命擔任隊長,駐紮在金銀潭醫院。挺身戰疫、救死扶傷,陳紅讓那一抹“天使白”在“紅區”熠熠生輝。

臨危受命,率隊出征援鄂

“真是臨危受命,但我們也是毫不猶豫接下了重任。”3月4日,回憶起當初的情景,陳紅說道。

她清楚地記得,那是1月26日深夜,醫院領導打來電話,讓她帶隊援鄂,抗擊疫情。這個消息讓她既緊張又激動,待反應過來後,她連聲應允。“我時刻做好準備奔赴疫區,無懼無畏,勇往直前!”在當天日記中,陳紅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1月27日,陳紅率隊出征,在誓師大會上,她留下了“一定牢記使命、不負重託”的誓言。抵達武漢後,陳紅帶隊進駐最早接診新冠肺炎患者,且主要收治重症患者的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

陳紅介紹,來之前,她也曾想象過情況的複雜程度,但是當到達目的地後,她發現,實際情況比她想象的更要嚴重,任務也更爲艱鉅。

“那時候我們既當護士,又當保潔員,每天工作將近十一二個小時。”陳紅介紹,儘管條件艱苦,但醫療隊的隊員們沒人叫苦叫累,都是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工作狀態,眼神堅定,毅然“逆行”,直奔被稱爲“紅區”的重症隔離區。

肩負重託,挺身抗疫

疫情無情人有情,在疫情陰霾下的“紅區”,醫護人員的義無反顧,患者自身的堅強勇敢,讓陳紅這個有着26年重症護理工作經驗的醫療隊隊長感受到了別樣的生機。

身處抗疫一線,陳紅和隊友們每天要面對不同的重症患者,也要經歷各種悲歡離合,隊員們都深知每一位患者背後都有着一個家庭的期盼,她們的肩上也擔負着這些家庭的重託,爲此,每個人都不敢馬虎,都是一頭扎進護理工作中,一絲不苟。

陳紅介紹,雖然工作時間長、任務重,但隊員們都很認真,衝在一線加班加點,互相照顧,互相加油打氣。

“在這段日子裏,在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攜手抗疫,苦過累過笑過也哭過,一切都充滿人生的意義……厚重的防護服讓你們行動受礙,汗流浹背,但那認真、勇敢的眼神,讓我覺得你們是最可愛的人!”2月26日,陳紅在《致戰友的一封信》中這般評價她的隊友們。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2

昨日,昆明市延安醫院、昆明市兒童醫院、昆明市婦幼保健院、雲南昆鋼醫院(昆明市第四人民醫院)4家醫院舉行援助湖北醫療隊出征儀式,共有40餘名醫護人員將赴湖北咸寧進行支援。

昆明市延安醫院有5名醫生、7名護士,共12人蔘加援鄂抗疫醫療隊。其中7人是共產黨員,3人是高級職稱專家,學歷方面,5人是博士、碩士學歷。涵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心血管專科、感染性疾病科。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心內科黨支部書記周旭是此次昆明市延安醫院出征醫療隊的隊長,也是醫院第一個提交請戰書的人。“我參加過20__年非典醫療隊,積累了相對完整的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經驗。這次疫情有部分確診患者有心血管疾病,我去到當地能更好地爲這部分患者提供診療服務。”周旭說。

“昆明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昆明市兒童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啓程儀式上,12名隊員喊出口號。擔任醫療隊醫師組組長的高瑾說:“我們將在湖北疫情一線,發揮自己的專業醫療特長,全力抗擊疫情。”1月29日,昆明市兒童醫院經過認真篩選,從幾百名自願報名醫護人員中精挑細選出17名醫護人員,組成援助湖北醫療隊,並對17名隊員進行疫情防控方面的專業培訓。最終,確定了12名醫護人員援鄂名單,其中有4名呼吸科、感染科主任或副主任醫師,還有8名護士。

“爸爸加油,注意安全。”一句簡單的話語、一個深情的擁抱,是孩子送給張廣斌的離別祝福。2月12日,昆明市婦幼保健院婦一科副主任醫師張廣斌將和9名同事赴湖北進行醫療援助。在出徵儀式上,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李震介紹,疫情當前,院裏的醫務人員和護理人員紛紛主動請戰支援湖北。最終經過遴選,在符合條件的200多名護理人員和100多名醫務人員中,挑選了2名醫生和8名護士。

2月11日晚7點,安寧市醫共體舉行援助湖北醫療隊出征儀式。來自雲南昆鋼醫院(昆明市第四人民醫院)的10名醫護人員將作爲醫共體派出的首批醫療隊馳援湖北咸寧。這支醫療隊包括2名醫生、8名護理人員,其中黨員2人,隊員們分別來自重症醫學科、呼吸內科、感染性疾病科、腎內科等科室。同時,安寧市醫共體緊急召開會議,醫共體內的雲南昆鋼醫院、安寧市人民醫院、安寧市中醫醫院通力協作組建隊伍並籌集物資。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3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批示,追授她“時代楷模”稱號。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在我縣引起了強烈反響,掀起一股向“時代楷模”黃文秀學習的熱潮。

**年3月,黃文秀一個漂亮的陽光女孩,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裏,學成歸來毅然的放棄了城市的繁華,捨棄了待遇優厚的生活條件,而毫無反顧選擇了回到家鄉,那個需要她的地方,幫助當地開路挖渠,帶領百姓大力發展種植業,開始了她扶貧路上的職業生涯。她用實際行動將不忘初心的精神演繹得淋漓盡致。

20__年6月16日,是一個普通的父親節,黃文秀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回家探望大病初癒的父親。當天大雨滂沱,手術後沒多久的父親勸告她不要回去了,等第二天再趕回去。可是,作爲一個女兒他沒有聽從父親的勸告,因爲她還有一個身份是第一書記,心繫村民,擔心遭遇暴雨的村民遇到危險,儘快解決被山洪沖斷的灌溉水渠問題,另外還有17日早上的扶貧工作會議要召開,身爲書記以身作則的觀念在她心中縈繞,黃文秀沒有選擇聽從父親的勸告,而是深夜冒雨驅車趕路,在途中不幸被山洪連人帶車都捲走了,將自己年輕的生命永遠的定格在扶貧路上。

這樣一個堅守初心、甘於奉獻的人是時代的楷模,更是我們作爲新時代青年需要學習的榜樣。當別人利用朋友圈秀自己的美照時,而黃文秀卻在秀她“貧困”的美,一個由貧變富的美,一個讓人心生敬畏的美。黃文秀用不忘初心的信念,勇於擔當的奉獻精神,在新時代的長征中做出了更大的貢獻。今後,我們也將以她爲標杆,學習她的先進事蹟,在工作中不計較得失,在生活中懂得擔當。學習她紮根基層一心爲民的價值追求,在基層的一線做出自己應該做的努力。在今後的人生路上爲了使命和初心,勤勉的發發揮自己的餘熱,用黃文秀的精神去詮釋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完成一個革命人的使命,堅持初心服務羣衆,以人民和百姓的利益爲重,以國家的榮耀爲榮,爲百姓做實事做好事。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4

“劉永坦院士心懷‘國之大者’,數十年如一日進行科技探索與攻關,爲祖國海防事業保駕護航,他的事蹟和精神值得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學習、傳承!”東北石油大學非常規油氣研究院副院長趙萬春說。

趙萬春所在的非常規油氣研究院地質工程一體化科研團隊是一支成員平均年齡僅有35歲的年輕團隊。成員們雖然年輕,卻都是敢啃硬骨頭、敢於創新和突破的“闖將”。目前,他們正在全力進行黑龍江省第一批“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的深入研究。團隊用“非常規”的科研思想和學術思維積極解決“卡脖子”難題,助力大慶古龍頁岩油勘探開發。

前不久,大慶油田古龍頁岩油勘探實現重大戰略突破,團隊上下爲之振奮,更加快了對頁岩油科研攻關的腳步。大家希望以劉永坦院士爲榜樣,與大慶油田一道共同推動我國頁岩油氣開發技術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劉永坦院士長達40年的潛心研究之路告訴我們,要完成技術突破絕不能淺嘗輒止,要聚焦問題難點,專注、純粹、深入、堅持不懈地鑽研,纔有可能取得成功;面對從零起步的科研難題和國內外重重質疑,劉永坦院士仍堅定信心、矢志不渝,這啓發科研工作者應堅定科研信念,自主創新,敢於擺脫對國外技術、儀器的依賴,勇於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劉永坦院士矢志報國、擔當有爲的家國情懷激勵着我們要志存高遠,心中有國家人民,勇擔重任,面向國家重要需求,深耕細作,把成果寫在祖國大地上。”遲慶國感慨不已。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5

申紀蘭,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西溝村人,今年89歲。她很平凡,是中國千千萬萬婦女中的普通一員,也是黃土地上生養的億萬農民之一;她也很不平凡,作爲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在從1954年至今超過60年的時光裏,她一直在努力地爲自己代表的婦女和農民爭取權益。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她,不僅是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見證者,更是唯一一位出席從第一屆到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人大代表,一位了不起的平民代表。

在申紀蘭家裏,有兩面照片牆,在那些照片裏,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展的偉大曆程和宏偉圖景徐徐展開。看着定格在照片中的歷史,我們可以感受到人民當家作主那震撼人心的澎湃力量,那是源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屬於中國人民的民主的力量。

20__年2月11日,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西溝村,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

在窗明几淨的房間裏,一位老大姐坐在沙發靠窗的地方,手裏捧着一份《人民日報》,眯着眼睛,仔細地讀着。老大姐的穿着很樸素,灰布做的外套袖口已經磨損了,暗灰色的光感顯示出衣服的年代久遠,雖然舊了,卻很乾淨。在一片灰得有點發白的胸前那一抹鮮豔的紅色格外醒目。那是一枚黨章,在照入窗內的陽光下熠熠生輝。

滴答、滴答……老杭州鐘錶的秒針一下一下地走着。屋內很安靜,靜得彷彿能聽見時間的流逝。放眼看去,無論是過時的老鐘錶、上世紀90年代的電視機,還是山西農村常見的老木頭箱子,件件散發出歲月的味道。屋內最醒目的,還是老人身後和右側牆面懸掛的那些巨幅照片,在那一幅幅黑白和彩色交匯的影像中,數十年的時光在上面留了影。太陽光透窗而入,空氣中微微浮起山西農村特有的黃土味。在這些影像的簇擁下,這所時間小屋的主人就那樣靜靜地坐在沙發上,認真地讀報。

老人名叫申紀蘭,今年89歲。此時此刻,在她耳邊的白髮間、在那鐫刻歲月的滿牆照片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展的偉大曆程定格在這間小屋中。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6

司馬義·依沙克:我是黨員,理應衝在一線

司馬義·依沙克,中共黨員,生前系新疆克州烏恰縣烏魯克恰提鄉庫爾幹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1月31日,他在疫情宣講途中不幸墜馬,經搶救無效去世。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司馬義·依沙克一直衝鋒在前,安排路口巡邏值守、詢問勸阻戶外流動人員、檢查進出車輛、保障醫療和生活物資,處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我是村幹部,更是黨員,危難時刻理應衝在一線”,他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作爲村防疫宣傳小組組長,他積極組織村幹部、“四老”人員等組成5個小組,到村民中開展宣傳;爲了提高知曉率,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防疫知識翻譯、編製成宣傳手冊,挨家挨戶發放。 1月31日,正準備吃午飯的司馬義·依沙克接到通知,立即帶領宣傳小組投入工作。平時更多是開車沿主幹道慢行用喇叭宣講,但考慮到大路周邊的村民動員比較充分,他專門挑了條小路,想騎馬走得更遠一些,讓更多的牧民瞭解疫情防控要求。來到一戶牧民家門口,當他打開喇叭時,馬兒突然受驚躍起,他被重重摔落在地、昏迷不醒,雖然立即被送醫院搶救,但他41歲的生命卻定格在爲抗疫奔忙的那一刻。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7

盛夏時節,夕陽西下,晚霞映照下的海面波光粼粼。一羣海鳥自由地飛翔,叫聲卻透着憂傷。晚飯後,官兵們靜坐在海邊,望着遠方,只爲悼念他們以身殉職的“飛鯊”英雄——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張超。20xx年4月27日,年僅29歲的張超在執行飛行訓練任務時,因飛機突發故障,不幸壯烈犧牲。

張超是爲我國航母艦載機事業獻身的第一位烈士,他的青春之歌嘹亮海天之間,他的血染風采永遠激勵後人前行。

夢想——“到飛行一線去”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20xx年8月的一天,江南名勝岳陽樓內,剛剛拿到軍校錄取通知書的張超重溫千古名篇,體會古人憂國憂民的情懷。一想到即將穿上軍裝,爲國效力,他就有種“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豪邁。

張超家在湖南省岳陽市,從小聽着三湘大地英雄兒女的故事長大,有20多年軍齡的老兵舅舅是他的偶像,他立志長大後像舅舅一樣去當兵。20xx年秋,正在岳陽七中讀高三的張超,聽到空軍招飛的消息,激動不已,立刻報名。經過大學聯考和層層嚴苛的選拔,張超終於來到夢寐以求的空軍航空大學,成爲一名光榮的飛行員。

空軍航空大學是一所有着紅色基因、英模輩出的飛行員培養高等學府。著名戰鬥英雄王海、航天英雄楊利偉都是從這裏走出來的。

爲了早日像英雄前輩那樣飛翔,張超不知疲倦地學習、訓練,兩年下來,理論功課門門優秀,訓練成績項項滿分。20xx年5月,他畢業分配到海軍航空兵某訓練基地。

第一個飛行日,教員楊龍泉驚訝地發現張超“手一點都不生”——座艙各項操控得心應手,空中注意力分配合理自如。

張超的拔尖表現,引起訓練基地的關注,想讓他留校任教。張超雖然也喜歡這裏,但他對師傅趙健說:“我不想守着古長城過日子,想到飛行一線去。”知徒莫若師,趙健拳頭一揮說:“你小子有種,是雄鷹終歸要上藍天。”

來到“海空衛士”王偉生前曾經戰鬥過的南航某團,張超有種使命傳承的責任感。在一線火熱和緊張的戰鬥生活中,張超迅速成長爲一名優秀的三代機飛行員。

20xx年11月23日,中國艦載戰鬥機在航母遼寧艦上成功着艦。這“驚天一着”,讓張超心裏陡然升騰起一股衝動,也記住了一個英雄的名字——戴明盟。從那時起,他無數次夢見自己駕着“飛鯊”戰機降落在航母上。

機會終於來了。20xx年初,海軍到團裏選拔艦載機飛行員。張超聽到消息後,第一個報了名。妻子張亞得知此事感覺太突然了。一向支持丈夫事業的她,這次爲難了:我爲了你,空姐都不幹了,特招入伍來到海南,女兒不滿1歲,纔會叫爸爸……張超勸說妻子道:“你知道我喜歡挑戰,就想飛最頂尖的飛機。現在機會來了,忍心讓我錯過?”張亞自己也是一名軍人,她含着淚說:“那你放心去吧,我會照顧好自己和女兒。”

遼東灣,天高海闊。20xx年3月15日,對張超來說,是軍旅生涯中最爲激動、最爲榮耀的一天。這一天,他通過飛行技術、心理素質等多項考覈,如願加入朝思暮想的艦載機部隊。

智慧——“真正的猛士有勇有謀”

跑位、運球、突破、投籃……張超愛打球是出了名的,他也特別愛看球。與衆不同的是,張超看球喜歡拿個小本子,隨看隨記,用心琢磨戰術套路。“真正的猛士,絕不是橫衝直撞,而應有勇有謀。”張超說,“和打球同理,一場戰鬥下來,最累的不應是身子,而是腦子。”

空中抵達某一個點,大綱對時間誤差有嚴格的要求。以前接到任務,飛行員都事先作大量準備,但往往還會誤差超標。“有沒有既省力又準確的方法?”張超琢磨了兩個星期,很巧妙地把這個問題解決了。“現在,全團飛行員一直在用‘張超算法’,確保準確無誤到達任意一點。”張超同班同學黃燦說。

一次,團裏組織戰機進行對地攻擊訓練。一架架戰機帶彈呼嘯升空,又帶着彈飛回機場。飛行員們一臉無奈:“構不成發射條件,彈投不下去。”“爲什麼構不成條件?”張超忙開了。他和戰友們一道,採集大量數據,進行系列推算,成功地找到突破口,解決了難題。“自那以後,團裏對地攻擊的命中率,一直高高在上。”張超的老領導王聯紅說起來滿臉自豪。

張超常說:“海空對決,戰場態勢瞬息萬變,飛行員的大腦要像高速運轉的計算機。”用腦子去飛行的張超,四處收集經典戰例、海戰資料、敵情信息、外軍視頻等。某新型戰機非制導武器對地攻擊訓練按計劃即將上馬,而該項訓練教學法卻是空白。張超主動請纓,在飛行間隙,利用業餘時間完成了編寫任務,爲新質戰鬥力形成,鋪設了一條通道。

20xx年3月,意氣風發的張超來到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作爲“插班生”,張超必須跟上前一批次的訓練。這意味着,他只能用他人一半的時間,完成所有的任務。

艦載機着艦,與其他型號戰機着陸不同,可以說,從“着陸”到“着艦”,一字之變的背後,是一次操縱習慣的顛覆,更是一場飛行理念的革命。爲了徹底改掉老習慣,建立新的“肌肉”記憶,張超開始“閉關”,節假日不外出,有時間就泡在模擬器上,困了就抱着模擬器睡一會兒。模擬着艦訓練初期,時任團長張葉發現張超在油門使用上過於細膩。讓張葉沒想到的是,給張超點出這個問題後,他敢於打破平衡,建立新的動態平衡,經過兩個月的反覆練習,養成了既大膽又細膩的操作習慣。

勇敢——“珍惜有限的飛行生命”

“每個人都會珍惜生命,但飛行員首先要珍惜有限的飛行生命,不能一遇危險就收起飛翔的翅膀。”經歷過多次的生死考驗,張超如是說。

這是一次沒有任何徵兆的險情。那年,一場跨晝夜飛行訓練在南海某海空域展開。19時41分,迎着朦朧的夜色,張超駕機輕盈地飛上天空。7分鐘後,張超瞥了一眼液壓表,發現液壓指數突然降至最低正常限度以下,並仍在快速下降。“是液壓泄漏。”張超判明飛機狀態,立即向塔臺報告。液壓一旦失靈,相關部位就不能正常工作,極端狀態下,甚至會導致飛機失控。飛行遇險,生死之界,往往只有一秒之差。張超格外淡定,接到返航指令後,他迅速關閉一臺發動機,規劃好航線,應急放下起落架。時間一秒一秒流逝,液壓表指針已經指向“0”,飛機越來越難操控。張超憑着過硬的操縱本領,在塔臺的指揮引導下,最終把飛機穩穩地停在了跑道上。

20xx年7月的一天,夜間跨區域轉場訓練拉開戰幕,張超和其他6名新飛行員成功實現“空中連環三級跳”,駕機在漆黑的夜幕中飛抵空軍佛山某機場。這時,團參謀打來電話:“海南機場均被濃積雲覆蓋,只有陵水機場有30分鐘的窗口期可供降落。”坐鎮指揮的團長邱伯川心裏打鼓:“這樣的天氣,新飛行員能行嗎?”張超回答說:“複雜氣象這個關,我們遲早是要過的。團長你就讓我們趁這個機會練練手。”引擎轟鳴,張超和戰友沉穩駕駛、精心操作,抓住半小時窗口期,成功降落陵水機場。

第一次擔負戰備值班,張超就圓滿完成任務。20xx年初春的一天,剛吃過早餐,尖利的戰鬥警報突然響起。張超一躍而起,拎起頭盔,閃電般衝了出去。加力、滑跑、飛翔……警報聲中,張超駕駛滿載彈藥的戰機直撲任務空域。在那裏,一架外軍偵察機正企圖抵近我島礁實施偵察。飛抵目標空域,發現外軍偵察機後,張超迅速佔據有利位置,嚴密跟蹤監視。外軍偵察機飛行員仗着大飛機的低速優勢,故意把時速降低,妄圖給張超的跟飛造成困難。洞察外軍偵察機的小伎倆,張超不動聲色,積極應對。從高速降到低速,再從低速拉到高速……一番激烈對抗之後,外軍偵察機只得調轉航向,灰溜溜地飛走了。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8

學習了“當代愚公”黃大發的先進事蹟,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作爲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對標先進,學習先進,爭做新時期艱苦奮鬥的楷模。

做艱苦奮鬥的楷模,首先要將艱苦奮鬥的要求體現在思想上。歷史和現實證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科學發展觀這些科學理論,它們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是指導革命和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有了這個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武裝頭腦,才能確定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纔可以防止和排除種種錯誤思想、錯誤傾向和干擾,少走彎路並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

做艱苦奮鬥的楷模,要將艱苦奮鬥的要求落實在工作上。共產黨員要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堅持胸懷大局、立足本職、銳意進取、勇於開拓、樂於奉獻。要認真履行《黨章》規定的義務,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熱情,融會貫通在具體工作和實踐之中。要通過身邊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投身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活動,來加深對黨和共產主義事業的認識。要堅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事事處處表露先進性,聚精會神謀發展,一心一意幹事業。做到“平常時刻看得出、關鍵時刻衝得出、危機時刻豁得出”,各項工作跑在前、幹在先,自覺爲羣衆作好表率。

繼承和弘揚艱苦奮鬥精神,是新世紀偉大實踐的需要。今天艱苦奮鬥,明天的事業就會更美好;世世代代艱苦奮鬥不斷前進!作爲一名共產黨員,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保持艱苦奮鬥精神,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並且堅持不懈的用艱苦奮鬥精神教育、激勵、鼓舞廣大人民羣衆克服困難、振奮精神,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全面推向前進。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9

學校裏的每一位教師都有值得頌揚的感人之事。他們樸素的思想、正直的言行、平凡中彰顯人性光輝的事蹟都是激勵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__年12月3日下午,我校組織織教師觀看了遠程“視頻教育”《師德報告會》,認真聽取幾位來自一線的教師,真實生動、感人肺腑的個人先進事蹟,我受益匪淺,感觸很多。下面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第一、對每一個學生充滿愛心,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只有愛孩子的教師,才能教好學生,教師的愛會使學生受到感動,更能使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互相信賴的橋樑。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要時時刻刻關愛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決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對學困生要“愛”字當頭,格外偏愛,偏愛能更好地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實際出發,有目的地進行教育。

第二、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作爲教師,我們不能選擇受教育者,必須面對現實,我們所有教育的基礎是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真誠地熱愛每一個生命,以尊重與愛去構築學生健康的人格,爲他們一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生命基石。作爲教師,我們還應當懂得欣賞,欣賞每一個不同的個性,欣賞豐富多彩的生活,善於發現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與成功,爲他們真誠喝彩,激發他們的生活熱情,支持他們充滿信心地走向下一個人生驛站。

學生怎樣纔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呢?聽了四位教師的師德報告後,我深有感觸,並深受啓發,更是深受教育。四位老師年齡各異,經歷有別,但有一個共同的情感——愛心——使他們走到了一起。愛心,成爲他們塑造崇高師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楊維澤和呂宜民兩位老師不遠千里,克服種種困難,在條件艱苦、餘震不斷的災區支教。承載着組織的信任,同事的關心,家人的支持,這是一種大愛,是一種真愛;李雪梅老師每天面對不同的學生滿含微笑,幫殘扶弱,盡心竭力,吳順峯老師十幾年如一日任勞任怨,超負荷工作,展現給學生的是摯情,是真情。不可否認,如果說名師的造就離不開一定的機遇和條件的話,即使有,也只會垂青於那些一貫勤奮與努力的人身上。

我決心以這次報告爲契機,強化主人翁責任感,深入紮實、有創造性地落實好教育教學的各項工作,也引發了幾點思考。

一、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不管是師德標兵還是優秀教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教學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因此在今後教學工作中,加強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進一步研究《新課程標準》,用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更新自己的觀念,提高教學效率。

二、要加強師德學習,提高思想政治素質。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有學術上的影響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師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受益終生的。

三、要進一步加強自己的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及時更新自己的觀念。用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工作,更加高效。對自己教育教學中所存在問題要勇於承認,勤於創新。通過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教師首先提高素質。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教育無小事,事事見真理,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0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時此刻戰鬥在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的醫護工作者就是偉大的英雄。她們的臉頰被口罩勒得過敏紅腫,她們的雙手終日被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浸泡侵蝕着,在我們眼中卻仍是最美的白衣天使。即使感染病毒,他們也溫柔地告訴世界,“我們ok,加油,一定可以的”“我們只是穿上白大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一張按滿紅色手印的請戰書,一條告知朋友取消假期的朋友圈,一句“打怪獸”和孩子惜別,一年家務被丈夫許下承諾,答應他們最愛的人平安回家,背上行囊,抹着眼淚前往前線。

當他們累的時候,兩個椅子一拼,趴在桌子上,甚至地上擠着睡都可以。他們也是爸爸媽媽,也是爲人子女,也想要打扮的美美的,但當他們披上白色的大褂,就會奮不顧身地奮戰在一線,與病魔作鬥爭。向白衣天使致敬!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1月31日10點53分,山東日照的一位頭戴環衛帽子的大爺,來到派出所,放下裝有1萬2千元錢紙包和一張寫着:“急轉武漢,爲白衣天使加油,我的一點心意,東港環衛”的紙條就轉身離開。爲前線做貢獻的不僅僅只是他,還有更多的人都在貢獻自己的力量,明星粉絲捐款,志願者奔赴前線,出租車司機送醫護人員回家,工人在晝夜建設武漢雷神山醫院,把15天的工期縮短到三天完成,各個心理專線等等,都在與病毒鬥爭。

而遠在小城的我們,也要爲了我們最愛的人和我們愛的人,做好安全防護,出門戴好口罩,勤洗手,減少集會活動,在家陪自己最愛的人,安全地度過這個假期。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1

根據《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辦公廳、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20__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評選工作的通知》(藏委廳明發電[20__]3號)精神及市委領導批示,山南市推薦評選20__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工作根據通知中評選範圍、評選條件和名額分配等工作要求,採取自下而上、層層把關、逐級審覈的程序,擬推薦加律、拉珍2名候選人爲20__年全國勞動模範,現將推薦對象公示如下:

加律: 男,藏族,1978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西藏山南桑日縣白堆鄉白堆村人,現爲山南桑日縣發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曾獲山南市優秀黨員致富帶頭人、“西藏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在西藏阿里武警邊防支隊服兵役期間曾多次受到團、營兩級嘉獎。回到家鄉後,他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心繫羣衆的高尚情操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踐行着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教授村裏閒散青年學習裝載機、挖掘機駕駛技術,吸收村裏閒散青年及貧困戶到合作社務工,帶動他們走上了致富道路。並自費爲村民修建道路,多次爲貧困家庭學生解決上學的學雜費和生活費。擬作爲農民推薦爲20__年全國勞動模範。

拉珍: 女,藏族,1975年4月出生,西藏山南貢嘎縣江塘鎮江塘村四組農民。曾榮獲自治區脫貧攻堅奮進獎、西藏自治區第五屆勞動模範、山南貢嘎縣“四講四愛”最美人物等榮譽稱號。她作爲一名地道的農民,骨子裏滲透着真、善、美的良好品格和堅韌不拔的性格。她人貧志不短,在丈夫癱瘓,母親年邁,兩個子女上學的艱難條件下,依靠黨的好政策和自己勤勞的雙手貸款開茶館,逐漸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在自己經濟條件改善後,她懷着對黨和人民的感激之情,自願提出從貧困戶中脫貧,並對家人及身邊人以身說法,宣講黨的各項富民、利民、強民政策,傳播正能量,激勵廣大貧困羣衆自主脫貧。擬作爲農民工推薦爲20__年全國勞動模範。

爲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自20__年3月6日至3月11日予以公示,請社會各界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候選人進行嚴格監督,如有異議或意見請及時與山南市推薦評選20__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繫。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2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生活的崗位?”這是雷鋒戰士在日記中的一段話,告訴我們無論在哪個崗位,無論做着什麼樣的工作,都要發揮的能力,做出的貢獻。

在聯絡處,愛崗敬業精神是無處不在的,先進個人、優秀模範—他們都是愛崗敬業的典範,他們用辛勤的勞動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讚譽和尊重。正是他們身上這種愛崗位敬業的奉獻精神,更加堅定了我要用實際行動,堅持立足本職崗位、創先爭優、勇當青年先鋒的決心。

首先,結合崗位實際,加強學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是我們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只有通過勤奮學習,才能使我們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習也是一種能夠將一切變爲己用的能力。好的想法?可以借鑑。好的人才?自己來用。只要留心學習,我們就找到了成功的加速器。

其次,堅持愛崗敬業,努力作爲。

什麼是愛崗敬業?孔子稱之爲“執事敬”,朱熹解釋爲“專心致志,以事其業”。我想,一是指責任。我們要用一種嚴肅、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忠於職守,盡職盡責。二是要精業,就是要“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成爲本專業精通業務的行家裏手。

要帶着問題用心工作,邊幹邊學,邊學邊幹,以幹促學,以學促幹,才能越來越勝任自己的崗位。三是要講奉獻。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纔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將個人的價值與單位的利益結合起來,生命價值才能得以完美展現。所以,講大氣、講奉獻,應該成爲我們的精神追求!

第三,立足本職工作,關注細節。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老子這段論語恰到好處的揭示了“細節決定成敗”的精神內涵。作爲一名辦公室工作者,我深刻地體會到細節的重要性:一個別字可以讓一篇文章離題萬里,一個主觀主義的“本以爲”無形中就埋下了失誤的隱患,而人生緊要關頭一步踏錯,可能使你一生的命運徹底改變。只有用心思考,精雕細琢,聚精會神的把身邊每一樁小事做好、做細、做實,才能創造出卓越的工作業績。

我們羨慕那些光鮮亮麗的企業家,卻沒有看到那是他們艱辛付出、歲月礪煉後的遠見卓識、勇氣魄力和堅持毅力;我們往往更關注名字後面的頭銜,殊不知那是一種素質,而非一個職務,是一種能力,而非要等到被提升爲總監、老闆時才能實現的抱負——這樣想想就找到了差距後的動力。小事雖小,而極爲關鍵;小我雖小,但千千萬萬個你我共同發出的聲音足以響徹雲霄。

讓我們立足崗位,創先爭優,把無私的精神刻在人生奮鬥的旗幟上,化作一片雲彩,只爲這湛藍的天空,添上一道新的色彩;讓我們把忠誠的誓言寫在人生奮鬥的旗幟上,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價值,爲聯絡處的長效機制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3

1930年12月2日生於香港,廣東花都人。中科院院士、作物遺傳學家。 1997年他榮獲“南粵傑出教師”特等獎;1998年獲國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和全國模範教師”稱號;20__年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

他以“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的愛國情懷獻身於農業教育和科研事業,爲我國農業的教育和發展做出了貢獻。20__年3月,盧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攙扶下來到銀行,將十多個存摺的存款轉入華南農業大學的賬戶,盧永根夫婦一共捐出8809446元,這是她們畢生的積蓄,學校用這筆款設立了教育基金,用於獎勵貧困學生與優秀青年教師。

盧永根沒有將財產留給唯一的女兒,他說:“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後的貢獻。”盧永根的祕書趙杏娟說:“錢都是老兩口一點一點省下來的,對扶貧和教育,兩位老人卻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錢。”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4

能吃虧,敢吃虧,想吃虧,吃虧精神就是李連成的價值觀。當幹部就要帶頭,帶吃苦的頭、帶吃虧的頭”、“當幹部就是能吃虧”。李連成書記作爲全國優秀農村黨支部書記的代表,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任西辛莊村黨委書記近30年,懷着對黨的無限忠誠,對羣衆的無比熱愛,對黨和人民事業無私奉獻的情懷,帶頭吃苦,帶頭吃虧,帶頭奉獻,帶領全村走出了一條靠發展股份合作制企業和招商引資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將昔日只產鹽鹼不產糧、貧窮落後的西辛莊村,建成富裕開放和諧美麗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在“與連成面對面”授課中,李連成書記用樸實的鄉村語言、豐富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帶領落後村莊一步步走向富裕,最終實現小康社會的追夢歷程,爲全體學員上了一場以“吃虧”爲主題的黨課。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5

“治癒患者給醫者帶來的心靈慰藉,是任何酬勞都不能取代的”

20世紀70年代,李桓英來到蘇北農村,第一次見到麻風病人。當時的醫務人員頭戴防護巾,身穿隔離衣,手戴膠皮手套,場景令人恐懼……然而,看到病人被疾病折磨的樣子,李桓英產生了深深的同情。她暗下決心:一定要讓麻風病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我們不能怕病人,而要愛病人。”在日常診療中,她總是用微笑告訴人們:麻風病人不可怕。每當遇到窮困家庭的患者,李桓英總是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照顧,捐錢捐物,從不吝惜。

20__年3月,一名來自河南的麻風病患者前來就診。經瞭解,這家人中竟有5名新發麻風病患者,平時以撿拾垃圾爲生。李桓英看到患者的腳部感染,又着急又心疼。她當即拿出隨身攜帶的1000元錢,作爲患者的生活補助。

20__年5月,一名年僅24歲的男性患者前來就診,當時他手部已感染,發生了隱匿骨髓炎,需要手術。李桓英說:“患者這麼年輕,一定要爲他的將來着想。”隨後,她聯繫了醫院骨科主任會診。由於患者有綠膿桿菌,李桓英又親自幫忙聯繫,找到了能做手術的機構和醫生。很快,患者接受了擴創及死骨摘除術,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

1993年,雲南省文山縣有一名高三女學生,臨近大學聯考前被診斷爲麻風病。此時,李桓英正好來到文山,立即仔細爲她檢查,並耐心地開導:“現在得了麻風,就像得了一塊皮膚癬,只要聯合化療一週,就失去傳染性了,你可以邊學習邊治療,最多兩年就能治好!”後來,這名女學生考上了大學,併成爲一名教師。

李桓英說:“治癒患者給醫者帶來的心靈慰藉,是任何酬勞都不能取代的。能治好患者的病,是我這一生最大的幸福。”

2022援鄂醫療隊員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6

那是大約20年前的一天。山路邊坐着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她手裏拿着鐮刀,身邊放着一個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頭。張桂梅看見了,走過去問她:“你怎麼了?”女孩回答:“我想讀書,但是家裏沒錢,給我訂婚了,收了彩禮要讓我嫁人。”張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試着勸返,說:“你們只要把孩子交給我就行,學費生活費都不用你們管了。”可即使這樣,女孩的母親仍堅決不同意孩子回校讀書,甚至以死相逼。張桂梅無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來。

怎麼樣才能救救這樣的女孩子呢?這個難題久久縈繞在張桂梅心頭。

當時的張桂梅,已經是華坪縣出了名的“好老師”,還兼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的院長,是數十名孤兒的“媽媽”。

當老師,張桂梅發現“女學生讀着讀着就不見了”。她們不讀書的理由多種多樣:爲了給弟弟交學費,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學回家幹農活或外出打工;因爲收了彩禮,十幾歲的小姑娘也要準備嫁人了。當“媽媽”後,張桂梅又瞭解到兒童之家孩子們的身世,他們的母親有的因殺死家暴的丈夫而獲刑,有的因落後錯誤的分娩觀念而死亡,留下孤苦無助的孩子。

“培養一個女孩,最少可以影響三代人。如果能培養有文化有責任的母親,大山裏的孩子就不會輟學,更不會成爲孤兒。”一個現在看來依然有些“瘋狂”的想法在張桂梅心中越來越清晰:“我想爲這些大山裏的女孩建一所免費的高中!”

爲了這個“瘋狂”的夢想,她開始四處奔走籌款,風吹雨淋,被冷落,被唾罵,卻只籌得一兩萬元。直到20__年,張桂梅當選黨的xx大代表,赴京參會期間,一篇題爲《“我有一個夢想”》的採訪報道讓更多人理解了張桂梅的女高夢。

20__年,在中央和各級政府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持下,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

華坪女高首屆共招生100人。她們大都來自山區,多數沒有達到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還有一些孤兒殘疾學生單親家庭學生父母殘疾的學生和下崗職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還想上學,華坪女高都向她們敞開懷抱。三年後,她們中有96人堅持到最後參加大學聯考,全部考上了大學。自20__年有首屆畢業生以來,學校綜合排名連續10年位列麗江市一區四縣榜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