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3W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

讀了《高效課堂》一書後,我深有感觸,高效課堂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寬鬆的展示平臺,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遊戲中學習。但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一直沒有真正領會到它的內涵。我曾試過給學生創設一個相對寬鬆愉快的環境,讓他們快樂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裏,但終因擔心學生的成績和不好把握而不了了之。因此在教學中,大部分時間還是以教師講授爲主,生怕學生聽不明白,講了又講,有時學生聽煩了,也不一定達到預想的效果,我也一直爲此而苦悶。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8篇)

通過學習我深知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出頭、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一節課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使學生高效發展。對教師而言具體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對學生而言是指學生在認識上,從少知到多知,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的過程。

“高效課堂”是師生通過心靈的對接、意見的溝通、思維的碰撞,追求教學的協調、和諧,實現學生高效學習,自主發展。提出高效課堂主要是針對原有課堂教學的低效性而言的。回頭看看我們的課堂:“自主、合作、探究”爲核心的課堂教學備受青睞。曾經一味追求課堂氣氛上的“熱鬧”;一味追求課堂教學手段的花哨等教學過程表面上的“唯物主義”。“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學生綜歸是學生,有些問題,只在同一個淺層面上討論,亂糟糟地無味重複淺顯的表面問題。教師不加以引導,不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這樣的課堂能談得上高效嗎?顯然,只要我們把自己真正的放在引導者和“旁觀者”的位置上,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因爲反覆的磨練,造就了自信的學生。在今後的教學中,只有立足於自己的課堂實踐,把理論應用於實踐,多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進一步練好教學的基本功,學會反思和創新,纔會有真正的進步。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2

王勤教授說過:“無論課程改革怎樣改,鑽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們教師永遠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師在教學中才能遊刃有餘。所以,高效課堂教師深入研讀教材,整體把握教材佈局尤其重要。

一、高效課堂要在備課上下功夫。

要想把握教材佈局,在備課前教師一定要經過大量的閱讀和準備,不單是寫寫教案那麼簡單,自己必須獨立深入認真鑽研,第一次備課可以不參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參考書,第二次對準自己背的課參照別人的備課,看看哪些是別人想到而自己沒有思考到的,想想別人爲什麼要這樣設計,吸納別人的智慧補充自己的教學設計;最後在上課後,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寫出課後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這樣的備課能促進我們教師獨立思考,使能力不斷提高。

另外,備課要立足兩角度,緊扣兩條線。

① 兩角度備課。對同一教材的內容,師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都有巨大的差異,必然對教材內容的實際解讀相差巨大。因此備課時,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準確理解編者意圖,不但要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備課,同時還要設身處地站在國小生的角度去讀教材,並提出疑問。首先站在學生認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體的高度,體察學生閱讀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需要具備的方法,分析應該落實的知識、訓練重點,找到三維目標的交匯點,在心裏和學生先期對話,徹底吃透教材,能夠對教材內容舉一反三,變式練習層層遞進。然後再統籌安排在教學中應教什麼、怎麼教?學生學什麼、怎樣學?

②兩條線教學。教材的編排有兩條貫穿始終的主線:一條是明線,即知識的聯繫;另一條是暗線,即掩藏在知識背後的數學思想方法。如:在教學《分數加減法》時,明線是: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暗線是:在本節課教學中蘊藏着遷移類推等數學思想方法。在教學時在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問題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先嚐試解決提出的問題。(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根據題中的信息,第①題和第②題該怎樣列式呢?讓學生動筆寫一寫。根據學生彙報,板書: 1/16+7/16=,7/16-1/16=。讓學生說出算式的意思,引導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2)利用分數的意義,理解同分母分數的算理,並其算法。學生嘗試動筆算一算1/16+7/16,通過交流得出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這樣學生就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遷移運用於分數加減法的問題解決中了。教學中有意不呈現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而是刻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分數加減法這一新知中。緊扣兩條線索,幫助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來嘗試計算分數加減法。學生經歷了計算的全過程,就會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還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例如:教學相遇問題時,在鞏固練習中設計工程問題、工效問題、還有相背而行,因爲它們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相遇問題完全一樣。最後在變式聯繫中設計一道追擊問題,拿它和本節知識做比較,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安排學生能對本節課的知識牢固掌握、靈活掌握,也就是能夠舉一反三。

二、高效課堂要改變教師觀念,關注教與學的過程。

新課程背景下,老師的角色變了,教與學的方式變了,我們對高效課堂關注的重點也要改變。新課程要求學生全員、全程和全身心地參與教與學活動,學生的情緒狀態要關注,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學生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之中,並能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對學習能保持較長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另外,課堂上要善於換位思考、轉變老師與學生的角色,例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讓學生自己閱讀畫角的方法,然後告訴老師畫角的步驟,學生一邊說老師一邊畫,共同完成。這樣做的目的是學生以後在閱讀教材時能夠讀中有思,思中有讀。在課堂上還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爲“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例如:教學認識四邊形一課,老師讓學生觀察所有的四邊形,問對於這些圖形還有什麼疑問,一個學生就問到:爲什麼都是四邊形而形狀不一樣,學生能提出這樣有價值的問題,說明這個學生已經積極思維並養成了勤于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三、規範作業書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

教師需要做的是精心設計作業、創新作業批改方式、減少學生重複、機械、無效的作業。教師精心地設計具有針對性、層次性、選擇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作業,創新作業批改形式,發揮作業批改中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師生心靈交流的激勵性作用,作業及時評價,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和發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加強教師作業佈置和批改情況的檢查和講評,組織作業設計研討,開展優秀班級作業展評、學生家長評教等措施,推進作業設計的優化,使教師形成自主設計高質量作業並及時批改評價的良好習慣。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言、認真地練習,及時完成作業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我們適當的激勵,正是爲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課堂更大面積高效作準備。

我心目中的高效課堂

一、要“清”。知識清、方法清、思路清、環節清、滲透點清。“清清楚楚一條線體現數學味”。二、要“新”。內容新穎,方法創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討的價值。三、要“活”。方法靈活,學生思維活躍,師生靈動,課堂開放。四、要“實”。又活又實,活而不亂,該落實的知識、方法、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能落實。五、要“奇”。出其不意,與衆不同,設計奇特環節,探討有價值的教法。讓我們共同努力:將我們的數學課堂變成真正人文的,靈動的,現實的,煥發生命活力的舞臺。在這裏,只有智慧與智慧的碰撞,心靈與心靈的交融;在這裏,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尊嚴,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長。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3

看完後最深的體會是它以最簡潔的語言,概括講述了我們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指明瞭方向。

首先,它給了我們明確了什麼樣的課堂是高效課堂,我們的教學纔有方向,我們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高效課堂強調一切以學生爲中心、以快樂爲根本。從這個意義上講,課堂教學是否高效要從其效率和效益兩個層面來體現、評估。因此,高效課堂應是努力通過課堂教學活動這一手段,高水平地達成培養人的目的,高效課堂應是教學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結合。再者,它給出了高效課堂的策略、模式以及課堂要求。也就給我們教師提出了要求,我們上課不但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時間備空間等等。其中強調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學習及課堂要有小結和鞏固練習。第三它給出了高效課堂的評價形式。

通過學習我才真正懂得什麼樣的課堂纔是高效課堂,以及如何做才能讓自己的課堂高效。“高效課堂”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短語——“高效”和“課堂”,關鍵詞在於“高效”。“高效”應該包含學生的高效和教師的高效。學生的高效是能在課堂上通過學習獲得高效地發展,教師的高效是能通過課堂的教學來高質量、高收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和略有提高。理所當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課堂內通過學習獲得高效的發展是高效課堂的根本。真正的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願學、善學、樂學,學生能從學習中體驗到一種成長的喜悅和幸福!而學生這種理想的學習狀態的出現,則關鍵在於教師的引導,在於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對教學材料的精心取捨與提煉、對鞏固練習與提高練習的精心編制。爲此教師必須努力扎

高效課堂讀書心得(2) 實的抓好學生的課前預習,並設計出能激發學生興趣,能讓學生高效自主、合作學習的活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果,這樣教師自然而然在學生提高的同時,自身素質也能得到極大的提升。我還覺得高效課堂在某種程度上對師生關係作了一些改變,而這種改變的,是由傳統課堂中教師反覆枯燥的講、學生無奈被動聽的單向灌輸關係轉變爲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師點撥提升,引導學生多方位的交流討論。高效課堂是對傳統課堂的批判式的吸收與改進,拋棄糟粕吸收精華,或者說是一種變革與昇華。這種課堂下的師生關係,是一種師生真正平等融洽、交流零障礙、和諧溫暖的新型師生關係。當然在高效課堂的學習中,學生的思維是開放式的,這對我們教師的專業知識水準和要求比傳統課堂下的要求更高、標準更高!

學習了《高校課堂22條》後,我認爲要想創造真正的“高效課堂”,我們必須要努力成爲符合“高效課堂”的優秀教師。一個合格教師的標準是“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但要成爲一個符合“高效課堂”的優秀教師,我覺得不僅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即高標準的“學高”,而且要做到高標準的“身正”,在校內校外的言談舉止、衣着打扮、行爲道德等各方面都能成爲學生、家長的榜樣與楷模,對學生起到模範示範的作用。此外還必須對學生有着愛心,是發自內心的愛心,但不是熱情而短促的,而是如涓涓細流般長久的,能讓學生髮自內心地崇敬、關注並影響學生行爲。對教育有着強烈的事業心,能從教學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和感到發自內心的幸福感!

一位優秀的教師,除了具備以上條件外,課堂教學還要能做到精心設計與詳盡準備,這纔會上出一節節的高效課,有了這樣一節節、一天天、一週周、一月月、一年年的高效課,學生自然就願學、善學、樂學。爲了這些目標,我要努力奮鬥,讓自己首先成爲一個擁有高效課堂的老師。

高效課堂的主體是學生,然而我們如何才能在課堂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呢?這就看老師在課堂如何操作。可見老師的因素也尤爲重要。

高效課堂喻爲“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可謂妙筆生花。高效課堂影響着當代學生自身的成長,有助於有效的實現做學問與做人、理論思想與社會實踐、寬廣知識和較強能力、技術素養與人文素養、健康身體與心理等有機結合,實現自身和諧健康的成長。將“高效課堂”的作用與學生的自身發展聯繫起來,我們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把握高效課堂的精髓。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4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認爲“高效課堂”其實就是 “高效”和“課堂”,真正的高效課堂最有價值的指向便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使其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真正的高效課堂一定是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做。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強調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是時髦的理念,而是保證課堂的需要。應該是學生想學、願學、善學、樂學,力爭課堂上6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學生上課像逛超市,讓學生預習有目標、有方法,他們也不用一節課端坐在座位上只聽老師講課;在高校課堂上他們可以站着可以坐着也可以是走着,也可以圍在一起討論;可以上臺展示,學生變成了課堂的主角,張揚了自己的個性。一個同學講完,其他同學可以給予補充,進行評價,並且提出不同的見解。老師要成爲課堂的促進者、學習者、決定着、幸福者。因而高效課堂主張不僅要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而且要把學習的能力還給學生。明確了素質教育的“主要素質”及學習能力之後,制約課堂教學的諸多問題看似無解卻能輕鬆地解決。課堂教學唯有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並且尊重學生的無知、錯誤、疑問,尊重他們的遭遇、命運、生活負擔,尊重他們之間的交往、行爲、語言,尊重他們的要求、需求、方式,他們就會成爲學習的“天使”。課堂才能真正成爲“知識的超市”,形成“生命的狂歡”。

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認真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經常發現自己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這樣的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也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今後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啓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就閱讀課來說,教學環節的設計基本採用“四步導讀”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師誘導下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第二步,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第三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第四步,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啓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裏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時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時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時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幹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幹,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因此,我們必須立足於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這一最終目標。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10

王勤教授說過:“無論課程改革怎樣改,鑽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們教師永遠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師在教學中才能遊刃有餘。所以,高效課堂教師深入研讀教材,整體把握教材佈局尤其重要。

一、高效課堂要在備課上下功夫。

要想把握教材佈局,在備課前教師一定要經過大量的閱讀和準備,不單是寫寫教案那麼簡單,自己必須獨立深入認真鑽研,第一次備課可以不參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參考書,第二次對準自己背的課參照別人的備課,看看哪些是別人想到而自己沒有思考到的,想想別人爲什麼要這樣設計,吸納別人的智慧補充自己的教學設計;最後在上課後,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寫出課後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這樣的備課能促進我們教師獨立思考,使能力不斷提高。

另外,備課要立足兩角度,緊扣兩條線。

① 兩角度備課。對同一教材的內容,師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都有巨大的差異,必然對教材內容的實際解讀相差巨大。因此備課時,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準確理解編者意圖,不但要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備課,同時還要設身處地站在國小生的角度去讀教材,並提出疑問。首先站在學生認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體的高度,體察學生閱讀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需要具備的方法,分析應該落實的知識、訓練重點,找到三維目標的交匯點,在心裏和學生先期對話,徹底吃透教材,能夠對教材內容舉一反三,變式練習層層遞進。然後再統籌安排在教學中應教什麼、怎麼教?學生學什麼、怎樣學?

②兩條線教學。教材的編排有兩條貫穿始終的主線:一條是明線,即知識的聯繫;另一條是暗線,即掩藏在知識背後的數學思想方法。

二、高效課堂要改變教師觀念,關注教與學的過程。

新課程背景下,老師的角色變了,教與學的方式變了,我們對高效課堂關注的重點也要改變。新課程要求學生全員、全程和全身心地參與教與學活動,學生的情緒狀態要關注,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學生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之中,並能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對學習能保持較長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另外,課堂上要善於換位思考、轉變老師與學生的角色,例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讓學生自己閱讀畫角的方法,然後告訴老師畫角的步驟,學生一邊說老師一邊畫,共同完成。這樣做的目的是學生以後在閱讀教材時能夠讀中有思,思中有讀。在課堂上還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爲“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三、規範作業書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

教師需要做的是精心設計作業、創新作業批改方式、減少學生重複、機械、無效的作業。教師精心地設計具有針對性、層次性、選擇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作業,創新作業批改形式,發揮作業批改中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師生心靈交流的激勵性作用,作業及時評價,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和發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加強教師作業佈置和批改情況的檢查和講評,組織作業設計研討,開展優秀班級作業展評、學生家長評教等措施,推進作業設計的優化,使教師形成自主設計高質量作業並及時批改評價的良好習慣。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言、認真地練習,及時完成作業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我們適當的激勵,正是爲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課堂更大面積高效作準備。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5

通過這段時間以來對高效課堂的研讀,我懂得了高效課堂就是對應於傳統課堂教學而言的。高效課堂立足於課堂,通過教學改革,實現低耗高效,從而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統一。對比我校“先學後導,當堂達標”的教學模式,就是要教會學生主動學習,創新知識;加強個性化教育,尊重學生個性差異;以小組組織爲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爲本質,以發展學生爲方向的一種教育思想體系。

第一,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即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的協調發展。通俗的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通過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穫,有提高,有進步。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深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我們進行課改的主要目的。我們教師要重視和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課堂中與教師產生平等、民主、和諧、融洽的關係,使學生養成主動學習,主動探討的習慣,並且使全體學生學有所獲,每個學生的各個方面都能得到發展,決不能讓學生處於被動地位。

第二,好課與好老師。高效課堂解讀的好課是,讓學生學會的課才叫好課;讓學生學會的老師纔是好老師。學生學得怎樣才應該是評價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標準。知識的教學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任務,但能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衡量我們教學工作的標準。抹煞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或者片面誇大教師主導作用,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疑難問題包辦代替,這種課堂就不是高效課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提出啓發問題,鼓勵學生變換思維角度,讓他們積極參與,充分開展課堂討論,增加多向交流機會,讓學生的思維火花互相碰撞,以培養學生接受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慾望,並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學會。

第三,思維力、生成力、表達力。思維力是培養學生解決“是什麼”、“爲什麼”的能力。生成力是理性思維與感性思考相結合而生成的知識結論,情感態度和思想品質。表達力即首先外顯爲具有自身屬性的聽說讀寫能力,當然還包括團隊的協作組織能力以及與外界的溝通接受能力。

總之,高效課堂一切要以學生爲中心、以快樂爲根本。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得學生在靈動與鮮活的課堂上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分享成果,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6

地理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灌輸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使學生在學習時保證必要的時間投入,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地理思維能力。在高效課堂的教學中,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

一、優化課前準備

第一,指導學生預習。地理是一門十分注重與生活相結合的學科,指導學生對新課進行整體預習。例如,在講人口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在假期調查自己家族人口增長和遷移的狀況,瞭解自己家族人口變化的特點,並試着分析產生變化的原因。爲學習人口的發展、分佈做充分的準備。而且還要做好課前預習,每次上課前將相關的預習題留給學生,指導他們有針對性的自學,找出疑難問題。

第二,加強上課前的備課。要求教師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教師要鑽研教材、定好目標,背誦學生該背的內容,典型例題自己先要做,及時補充專業知識。和同學科其他教師集體備課,探討教學方法。上課時,根據各班學生實際情況和自己獨有的思考充實教學的各個環節,確保上課不打無準備之仗。

二、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採用“小組學習”、“分組討論”、“一幫一結對子”等的授課方式,這樣可以使每一節課的活動設計更加的切實可行。例如在講述《水資源》這一節知識的時候,我要學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觀察,幾個人一組,開放式的課堂學習,對“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句話進行分組討論。學生便能通過觀察和日常生活把水循環的意義概括出來。

三、轉化教師角色

高效課堂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學生是主體,教師應成爲學生學習的激發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行爲是否發生變化,教師應針對這種變化提供相應的服務。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教師也在成長,在新課改推進過程中,教師要用心去

呵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要通過優化教學細節來營造一種足以潤澤學生心靈的民主關係,要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教學的過程變爲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和提升的過程,使學生成爲學習活動的主人。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在課堂上可以多用一些“你認爲呢”“誰還有不同的意見”“我們一起來探索”“我們開始活動”“非常好”“太棒了”“請坐”的話語,以此來鼓勵和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創設平等、民主、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

四、認真反思教學過程

教師的反思大多是針對教學過程進行的,反思尤其重要。要對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否提高等情況進行反思,然後再回到實踐中去探索,使教學與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高效課堂要求很多知識讓學生討論互相學習,在討論的過程中,可能有些學生所談內容大多是完全脫離了教材的內容,有些學生甚至在活動過程中趁機打逗,表面看上去很熱鬧,似乎每個學生都在參與活動,但實際上,教師對課堂的駕馭到底怎麼樣?當整個活動結束後,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掌握是不是很好?活動在教學過程中不是流於形式,在活動中通過學生的討論、探索、實踐得出結論這纔是高效課堂的要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活動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嚴謹,對於活動的每一步都應該給予學生清晰地描述和指導,然後再要求學生進行實踐。新課改的這一要求實際上是對老師能否掌握整體課堂教學過程、能否駕馭課堂的一個重要挑戰。

總之,通過“高效課堂”的教學實踐與反思,讓我深刻的感悟到地理教師身上的責任和重擔。領會到節約、高效不僅僅是經濟領域的概念,教學同樣需要。在實踐中我們要總結教訓,積累經驗,不斷改進,切實改變現狀,構建低耗高效的課堂,長足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7

20_年8月10號至13號,我參加了鞏義市教育局與鄭州市新世紀課程研究院聯合舉辦的高效課堂培訓活動,感受頗深,收穫頗多。

本次高效課堂通識性培訓使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改革是機遇也是挑戰”這句話的含義。這次的學習從根本上_我們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看法,今後的實踐工作也將_們的課堂行爲。我們將褪去師道尊嚴的,我們將逝去課堂霸主的地位,成爲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而學生纔是課堂的主人。田保華局長的“課改有道”點明瞭課改就是改善生活,課改的關鍵在於悟道,循道。辦一所學生喜歡的學校,構建學生喜歡的課堂勢在必行。他揭示了課改實際上是一種迴歸,迴歸本真---培育和諧生長的教育生態。杜金山校長的心靈解碼使我心潮澎湃—教育變革我的責任。他談到學習是一種主體性行爲,而教師的第一任務是喚醒主體。認知,理念,觀念,信念,行爲,習慣,性格,命運---人生八步不僅指導學習,工作,還指導生活,是我思考頗多。他的報告詼諧,深刻,是我激情萬丈,高效課堂—生命的狂歡,知識的超市。這就是我的動力。王紅順校長的報告更爲我們在今後教學工作中做出了具體的指導,爲我們解惑同時提出了很多實用的金點子,這些都讓我們受益匪淺。

小組建設是我在實際工作中一直以來的困惑,王校長和富校長的報告無疑是雪中送炭。它分爲學習小組劃分,小組文化建設,小組綜合性培訓和學習小組評價。下面我就學習小組的劃分及培訓談一下看法。

小組劃分應遵循“同質結對,異質編組,組間平行”的基本編組原則,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學業成績、心理特徵、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家庭情況等方面組成學習能力相當的學習小組,一般以異質爲主,使小組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和個性化。同時保持組與組之間的同質,以便促進組內合作與組間競爭。男女比例分配要適中,學生性格搭配要互補,優勢學科與弱勢學科要結合好,座位的安排要合理,階段性隨機調整。小組內成員固定好後,並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評比,也許會因爲當初小組初建時無法預設的情況,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小組之間的實力出現一些問題,這時老師就考慮對座位進行調整。決不能怕麻煩,任其自由發展下去。應該及時的進行調整。

在合作學習中,明確了小組長的職責,開展系統有效的培訓,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小組合作學習才能真正產生實效。學習成績要優秀、性格應外向、責任心、組織管理能力要強、自身標準要高。選拔方式要多樣。可自薦、可老師指定、也可組員評選;每個小組都是一個固定的學習組織,組長要充分揮其組織管理的作用,帶領學生遵守班規和組規,按規定完成各項學習任務,課前組織好導學案和課本的預習,課中組織好各個環節的學習和活動管理,課後跟蹤各項作業的完成情況。

(1)、課前準備:要起到提醒、督促作用。提醒組員及時就位、擺放好學習用品、清理好桌面、等待上課。

(2)、管理好本組的學科代表、學習對子、師徒關係。要組織、督促他們各施其職。

(3)、理解、熟悉課堂各個環節的要求,並切實組織好課堂上的各個環節。

(4)、關注組員狀態、落實對組員的過關檢測和幫扶措施。

作爲小組長,應對組員的學習過程及時進行檢查評價,課堂中組內同學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學習的效果如何、配合程度如何、參與性如何……課堂中學習效果要發動小組長去檢查,這樣同一時間內,有小組長的幫助對組內所有成員進行檢測,單位時間內效果落實的效率會提高很多。小組長每天都與組內同學交流,共同評議在課堂中誰最積極主動,誰的學習效果好,誰能主動的進行點評、質疑,誰不太投入,誰的積極性差,並且共同約定下一節課的改進計劃,不達標的,不發言的同學有時也會做出保證,作爲小組長應該及時的和組員進行溝通,特別是組內特殊的同學,從而讓小組內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非常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

小組長的培訓:

培訓方式:班主任定期培訓科任老師定期培訓科任老師課前簡短培訓

培訓內容:課堂的流程、組織管理的方式方法、導學案的檢查批改等

定期召開小組長座談會——每班每週至少組織一次小組長會議

在開學之初、在新組建班級之初,班主任每天都要對小組長的管理工作進行關注,抽時間與小組長進行座談,瞭解他們在管理小組中的困惑,給他們指導管理小組的方式、方法,幫助他們增強小組的榮辱感,交給他們如何對組內特殊同學進行幫扶,爲他們在管理中遇到的困難掃清道路。給小組長創設交流經驗的平臺,及時將自己遇到的困惑說出來,發揮集體的優勢共同想辦法去解決,增加小組長的管理經驗。比如說,在交流時,有的同學就曾提出作爲小組長應多對小組成員進行鼓勵、賞識,少進行批評指責,並且當組內同學遇到不懂的問題時,組長應該有耐心的進行講解,決不能因問題簡單而露出不屑的神情,否則會影響組員學習的熱情。通過召開小組長座談會,小組長的能力提升很快,過一段時間,老師可以組織得不用這麼頻繁了,而讓小組長根據情況不定時來自發主動地的進行交流。每週班主任應結合任課老師的意見,結合同學們的評價,結合平時的各項工作選出優秀的小組長進行表彰,可以從物質精神兩方面進行獎勵,讓小組長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收穫、得到認可,從而都能對自己分擔的管理工作保持高度的熱情。作爲班主任,要想培養好小組長,不但要有方式方法上的指導,也要採取各種措施不斷地進行激勵,讓同學們都能很快的得到提升。小組長對組員管理選出榜樣,及時在小組評價欄內進行表揚。發現不足,及時將建議寫在小組的評價欄內。進行評價,可以圍繞組員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可以結合學生課堂點評的價值性,可以是業餘時間的投入度,也可以是課堂學習效果的抽查排名。協助任課老師做好學習效果的抽查。學生管理組員時一定要注意管理的方式方法,以促進小組團結、友誼和學習爲重要原則,千萬避免產生不愉快,構成矛盾。搞好學習小組中的結對幫扶工作,建立幫扶對子以學科互補、自願的原則。在組中,根據同學們的學習狀況,在某一學科的優勢科目與劣勢科目的同學結成幫扶對子。利用好幫扶對子。在課堂中,對建立的幫扶對子在每天的每節課中進行督促、賞識。發現幫扶對子互幫效果好的及時進行表揚,指導學生幫扶的方法。幫扶並不是“包辦”,要求幫扶的同學要把好脈。在哪個地方實施幫扶,怎麼幫。也就是說,被幫扶的同學必須是在學生獨立思考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了纔要進行。

四天的學習讓我細細品味了專家們的理論,我不再認爲這是空話大話,而是能指導我們前進的準則和碰觸心靈的箴言。我在這個環境中被衝擊被點燃,培訓給了我信心給了我力量,我已做好準備在高效課堂的浪潮中拼搏奮進。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8

9月19日20日兩天,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課堂改革和高效課堂的現場報告,通過培訓,聽取各位老師和專家的講課和報告,我深知我平時教學中的不足,決心在以後的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學生式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教學效果就是最終通過學生體現出來的,教師的教也是爲了讓學生學會學。只有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了,課堂纔會有效,才能談高效。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首先讓學生覺得學習的內容有用。其次,要對學生的參與給以及時的評價。及時評價,適當的鼓勵,是學生積極參與的不懈動力。只有學生都積極參與了,課堂活起來了,課堂教學纔會有效,纔可能高效。

2、堅持貫徹“三講三不講”原則。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刪除無效教學環節,向效益出發,構建道德課堂,不浪費學生的分分秒秒。讓學生感覺課堂上時時刻刻的內容都很重要,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3、明確任務,運用“合作”重學習小組。學習小組經過合理、優化的組合,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表達能力好的同學擔任小組長。另外,各組內還設有不同的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在學生的共同參與下,通過組內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4、重視提高課前預習質量。預習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課堂效果,而預習是否主動也影響預習的質量。但是一些同學缺乏預習的目的性和自學性,課前不預習,到課堂上疑點重重,感到吃力。教師對學生預習要加強指導,使學生重視預習,掌握預習要領。

這次系統深刻的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高效課堂帶給孩子們的益處,今後的教學道路上,我將與學生一起走在高效課堂的路上,我相信,高效課堂,會帶領我們開闢荊棘,迎來前面的繁花似錦……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9

通過學習高效課堂學習材料,我深深地明確了高效課堂的真諦,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高效課堂的理解:

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並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基於高效教學。

課堂高效有個基本的要點,即:以儘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儘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體現: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現在課堂容量,課內外學業負擔等。二是效益的最優化:也就是學生受教育教學影響的積極程度。主要表現在興趣培養、習慣養成、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與品質等諸多方面。

高效課堂的意義: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優化的課堂,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只有二者的和諧統一,“高效課堂”才能形成。簡言之,“高效課堂”至少在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等三個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爲:輕負擔,低消耗,全維度,高質量。

課堂教學的組成要素:課堂教學效率至少包含以下三個要素,即: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可以從三個方向和三個層面進行定義分析:

教師層面,教學效率是指在單位教學時間內,在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的前提下所完成的教學任務量。

學生層面教學效率=教學對所有學生的一切影響的總和/學生所用的時間總和。

這裏強調“所有學生”,旨在倡導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人數,即全體性。

所謂“一切影響”,是指“學生學到的有用知識+學生形成的有用能力+學生養成的良好非智力因素+負面的影響”。

時間方面,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教學時間/實際教學時間×100%。

所以,高效課堂源於有效課堂,基於有效課堂,有效課堂的教學效率就有高有低、有正有負。教學的成果是“人的發展”而非工業產品,教學效率的量化或許永遠是一種奢望。提出“教學效率”的概念,不是爲了“計算”,只是爲教學實踐和教學評價提供比較正確的導向,理想的方向。當時間被用到極限時,教學必然從有效走向高效。

具體措施:在課堂教學中,我決定採取以下模式:20+20

我可支配時間爲20分鐘,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爲20分鐘。

三大板塊:預習——展示——反饋

預習——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題的重、難點並初步達成目標。

展示——展示、交流預習板塊的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

反饋——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迴歸性的檢測,突出“弱勢羣體”,讓他們說、談、演、寫。

六個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預習交流——學生交流預習情況;

明確目標——強調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分組合作——教師口述將任務平均分配到小組,一般每組完成一項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組根據組內討論情況,對本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

穿插鞏固——各小組結合組別展示情況,對本組未能展現的學習任務進行鞏固練習;

達標測評——教師以試卷、紙條等形式檢查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

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20xx年5月9日—13日,教育局楊愛軍常務副局長帶領我們到江西省新餘市渝水三小爲期4天的高效課堂模式培訓學習。4天時間裏,從一場場精彩的講座和一節節全新的三十七度二教學模式展示中,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要想課改成功,小組建設是至關重要的。

從我觀摩的三節數學課例來看,小組成員進行了科學合理的分工,充分調動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利用小組來開展工作,使小組文化更好地融入課堂中,通過組際間的競爭,實現班級個性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小主持人組織課堂井然有序,老師真正的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成了課堂的組織者、導演者。

二、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爲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果。

那麼,怎樣調動學生的“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呢?專家認爲,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渝水三小三十七度二課堂,就是倡導“四學”(自學,對學,羣學,展示);“四環”(預習,交流,展示,達標),既要求每位教師在課堂上做到“三點”(點撥,點燃,點評),又要求學生“三動”(身動,心動,行動),從而實現課堂“三聲”(笑聲,掌聲,辯論聲)。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給學生時間和權利,讓學生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學生說。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地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得難以駕馭教學行爲,課堂教學中表現爲過多的焦慮和不安。原因是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生精彩紛呈的學習活動,還不習慣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觀察和探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及時瞭解他們的認知情況,學生的需要沒有真正地被關注。

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課開始,教師可通過新課導入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設,教材所蘊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意願和動力。然後,教給學生探索、發現的方法,讓學生會探索、會發現。教師除了必須把學生自學作爲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外,還需精心設計對學、羣學、展示的目標和內容,同時加強巡視指導。

回顧以往的課堂,感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

1、小組建設有待加強,特別是小組長的培訓。

2、激勵性評價做得不夠好。有時沒有及時評價和鼓勵學生。

3、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處理好一些細節問題。

4、課堂上練習偏難、偏多。

學生很少有機會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獲得知識與發展,學生追求的是唯一的正確答案。學生對書本知識關注比較多,而對情感、態度關注比較少。

5、有時課堂內的討論與交流,流於形式。

由於教學進度的要求有些討論時間過少,學生在嘰嘰喳喳地說,誰也聽不清楚,課堂討論效果有限。

6、課堂討論積極,但是廣度和深度不夠,沒有達到所有人都參與的效果,並且學生還沒有深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總之,經過這次培訓學習,作爲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我應積極投身於新課改的發展之中,努力改變自己,營造課堂,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與全體教師共同致力於新課標的研究與探索中,共同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讓我們與課改一起成長,爲孩子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着,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碰撞與展現,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自高效課堂教學達標活動開始以後,我認真聆聽了與數學課堂有關的課,深深體會到:

1、快樂是前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興趣是高效課堂的前提,學生有興趣學習,纔可能提高學習效率。試想一堂讓學生索然寡味的課堂,一門讓學生毫無期待的學科,怎麼能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求呢?

2、人文是內涵:數學課和其他學科有着不同的特點,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還具備“對全體人民的科學思維與文化素質的哺育” ,應該通過數學課堂讓學生學習數學時不僅僅是爲了獲取數學知識,更要通過數學的學習來接受數學精神,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薰陶,提高思維能力、鍛鍊意志品質。

3、高效是方法:只有高效、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感,學有所悟。脫離“高效”,一切教學都是徒勞的,一切口號都是蒼白的。所以,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應該是語文教師永遠放在首位的指導方針,永遠堅定不移的教學宗旨。

反思自己過去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預習流於形式目標不明確。學生“課上”除了聽講還是聽講,“課下”除了做作業還是做作業。學生課堂上“精力流失率”較高, “題海戰術”學生成了“做題機器”,教書和與育人衝突,學生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衝突,素質教育與及格率衝突……遇到了很困惑,課堂怎樣才能高效?怎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上週六在聽完課堂教學標兵的引路課後,李志民老師在點評課中說的一個觀點,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學會”與“會學”,“學會”與“會學”是數學課的基本要求。所以我覺得處理好“學會”與“會學”的關係,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靈魂.。課堂教學的每個行爲都應以學生學會什麼爲目標,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感知、理解、運用、深化,指導學生圍繞學習重點,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相互交換信息,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策略的指導下,教師安排一系列教學事項,提供學習目標,引起注意和興趣,呈現各種刺激、各種音頻、視頻,激勵回憶,討論總結、練習作業、反饋信息、遷移應用、實驗操作等,學生應積極主動地參與,配合協調,在長期的自我實踐和鍛鍊中,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應用,如此長期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會逐步提高,會逐步掌握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最終由“學會”變成“會學”。

並且我還覺得在數學課堂上要處理好以學生活動爲主,教師要做到適時調控,師生共同研究、共同發展的新型師生關係。學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動和實踐中得到鍛鍊和發展的,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師也無法代替。爲此,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的學情,精心設計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啓迪學生智慧,啓發學生思維,給以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閱讀、查資料、動腦思考、動手操作、集體討論、自我展示、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控,使師生、生生合作和諧、默契,以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

其次,給學生創造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是數學課堂高效的切入點。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識的灌輸,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倉庫,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讓他們自動地去開發知識的寶庫,自我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改造社會的能力。爲此,在教學設計中我深入鑽研教材,從教材、教學條件和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過程,構建一個優良的、有利於激發學生積極情感的教學環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動”起來,創造一個愉快的歡悅的氣氛,提供一切可能誘發興趣的條件,使學生提高興奮度,增強求知慾,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實驗研究、競賽、提問、討論、交流談話、音樂動畫、網上查尋、問題答辯等,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審美的快感,從而興趣盎然的學,汲取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其次,要不時地創造條件,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嚐到學習“甜頭”,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逐步養成自覺主動學習的習慣,發展學生的創造力。一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設置一個個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我實驗探討,生生相互討論交流,分析形成結論,學生學習興趣濃,自主空間大,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廣開思路,大膽創新,把學習的壓力變爲動力,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使學生的學習完全成了自我鍛鍊,互助研究的過程。

總之,高效課堂中師生和諧對話,一堂課結束,給學生留下思維、留下數學意識、留下數學思想、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變被動爲主動,變學會爲會學,既傳授知識,又培養能力,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先學後教”是生本理念下的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對傳統的“先教後學”教學模式的顛覆性改革。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又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既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有利於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

一、什麼是“先學後教”?

所謂“先學”,就是在教師未開講、未引導、未明確相關知識之前,學生就主動、自覺地進行相關問題的自我實踐、自我探究、自我學習,力爭通過個人的力量獨立地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形成自己個性化的學習成果,從而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發展情感。

再看“後教”,不是教師漫無目的地教,而是在學生充分自學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式的學習。教師應該在學生自學後,或自學過程中,通過巡視、批閱學生自學練習作業,準確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在學生自學結束之後,發動學生通過小組交流、質疑、討論等方式自行解決自學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讓已會的學生來教不會的學生,促使學生相互合作、互相幫助,達到“兵”教“兵”的目的。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或疑難問題進行精煉的引導、講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先學後教”的好處。

1.“先學後教”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先學後教”正體現了這一主體原則。傳統的教學是以“教”爲主,“學”爲次。“先學後教”把“學”放在開頭,即以“學”爲首,以“學”爲主,也就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而“教”爲次。“先學後教”擺正了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真正發揮了主體作用。

2.“先教後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傳統的教學,課堂的“主角”是老師,課堂的時間也歸老師掌控,學生處於被動、消極狀態。“先學後教”把課堂的“主角”讓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開展學習活動,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新知,就會有一種愉悅的心理;同時,“先學後教”把課堂的時間還給了學生,學生就有了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得到了提高。

3.“先學後教”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傳統的教學,課堂上以教師講解、傳授知識爲主,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先教後學”注重學生自學,老師必須授學生以“漁”,讓學生掌握自學的方法,讓學生懂得如何讀書、思考,如何圍繞導學問題圈畫、批註,如何開展小組合作、討論,如何進行反饋、交流……這樣,學生在潛心會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習的能力。

4.“先學後教”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傳統的教學,受應試教育的束縛,教學模式單一,照本宣科。“先學後教”注重自學,注重讓學生潛心會文、獨立思考,學生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必然會有自己的獨特思維和想象,必然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5.“先學後教”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

傳統的教學,小組合作流於形式,課堂教學成了老師和一些優生的舞臺。“先學後教”注重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實實在在的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互相質疑、互相幫助,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先學後教”注重小組的評價,將同一小組的幾個同學進行“捆綁”,一榮俱榮,培養了學生的團結精神。

三、“先學後教”的實施。

1.實施“先學後教”,需教師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

實施“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養,這就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扔掉原來的不好的方法和經驗。“先學後教”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爲主。平時教學中總認爲“自已不講,學生不會;不自己講、學生不會講或講不好”這些觀念,是錯誤的。如果學生講得不好、講的深度不夠或者講得不全面,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講得更好。

“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設計導學題還是作業批改,都要真正按照“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來進行,工作量是特別繁重的,這就需要老師付出更加艱辛的勞動,需要老師貢獻更多的時間、精力,需要老師更多的奉獻精神。

2.實施“先學後教”,需精心設計“導學案”。

“先學後教”,重在學生的“學”。爲了使學生自學時不偏離學習的目標、教材的意圖,教師必須在課前精心設計好導學問題,而導學問題的設計也自然是“先學後教”這一教學模式在課堂中應用成功的關鍵。因此,在教學中老師必須轉變思想觀念,將備課的側重點放在導學問題的設計上來。

導學問題的設計要依據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內容。必須源於教材又不落俗套,既注意紮紮實實打好基礎又注意加強知識的拓展與聯繫,真正做到有效地把學生帶入教材,潛心會文,深入思考。

導學問題的設計要詳細具體,操作性強,利於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養。

導學問題的設計要體現三個結合:結合課標,結合教材,結合學情。爲了讓每一個導學案都成爲精品,我們可以要求教師要在做好個人備課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備課。首先由主備教師精心設計出導學案,然後備課組進行集體備課時,進行充分地商討、研究,最後達成共識,形成集體備課。教師在使用前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和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行個性化的調整和加減。

3. 實施“先學後教”,需抓好學生自主學習。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先學後教”這一教學模式的重點。自主學習的質量決定着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抓好學生的自主學習。

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教師應着力培養學生自主進行預習的習慣,培養學生根據導學問題進行自學的習慣,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學生是否形成這種習慣,決定了“先學後教”教學模式實施的成敗,至關重要。學生能否形成這種習慣,取決於老師是否堅持要求,取決於老師有無加強檢查督促,取決於教師、家長是否經常聯繫溝通。因此,教師實施“先學後教”,必須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這項工作做細、做實,並持之以恆,讓學生將自主學習當作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不做不行的、理所當然的事情。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當今的教學需要高效,而高效課堂就是要達到一個讓老師和學生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有效的完成教與學的過程。然而,高效課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他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傳統意義上的課堂只要備好課就可以了,講好可以了。而現在必須從學生的自主和積極意識出發,不僅要學會而且要高效講究方法。對此我有以下的體會:

打造高效的課堂不單要用心去對待學生,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吃課本。這是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前提,在構建有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鑽研教材和把握教材,要靠教師鑽研教材,也就是解決教學內容的問題。把握教材不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個知識點,更是對教材的整體把握,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刻的把握本課程的課程標準,內容,目標。和對整一冊書結構的整合。要對結構做良好的整合就必須建立好知識樹,因爲他是知識結構的一種形態,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藉助知識結構圖理清教材的思路和個部分知識內在的邏輯關係。知識樹是整體建構和諧教學的一種重要的憑藉。個年級的教師相互之間不瞭解教材,降低了課堂效率。在數學課上,教師帶着學生做遊戲,雖然數學知識沒有學多少,但學生很開心,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所以我們只要肯下功夫讀課本並吃透課本,做到心中有課本,目標在心中,自然會在課堂上收到得心應手的高效效果。

要開放課堂,自主學習。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動起來——身動、心動、神動。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才能,展開小組學習、獨學、對學、羣學;讓學生養成獨自思考、合作探究、對抗質疑的學習能力。讓課堂和諧、民主,學生敢問、敢說、敢動,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後,緊張活潑的學習氛圍。

教學要面向全體。以往教學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後教學中,利用學生合作學習機會,讓學生承擔一部分教學任務,使之成爲小老師,形成“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好生帶動中等生,中等生帶動差生,生生動起來的濃厚學習氛圍。

高效課堂的成功啓示我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就要把課堂讓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慾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打造高效的課堂就要有一種獨特的教學境界,可以不帶課本,沒有書面教案,這種境界對教師本身而言,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是抽象的,沒有一個學生是天生的後進生,老師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並持之以恆,就能在最大可能上使他們取得進步,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用心去對待和了解我們的每一位學生,瞭解他們的智商;瞭解他們的情商;瞭解他們的性格;瞭解他們的家庭......只有充分的瞭解了這些我們纔可以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各個同學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輔導。必要可以作家訪。從學生入手,而不是單單的從知識入手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語文課程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中,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新型學習方式的形成”;我們要與傳統課堂區分開:

一 、不佈置預習

教學一般都有“預習”環節。預習,從本質上講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但從現實層面看,卻存在着以下幾個嚴重的問題:一是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二是缺乏實效的預習使學生養成了浪費時間、缺乏責任意識等不良學習品質;三是使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失去了新奇感,課堂學習缺少興趣與動力。

怎麼解決這一問題呢?我們可以嘗試取消“預習”,將“預習”移至課堂,讓學生在上課之始,緊緊圍繞着學習目標,按照教師的自學指導進行探究、實踐、自主學習。這時,學生的學習既是教師指導下的統一行動,又是獨立自主的學習,有利於暴露學生學習的真問題,有利於教師真正瞭解學情、發現真問題,從而在讓學生“先學”,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高度信任,相信學生能學、會學,學生就會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學習自覺性就會提高,從而更加刻苦,學習效果也會相應得到提高。

二、不課始複習

傳統的教學環節包括課始複習,其用意就在於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全面的回顧,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但課堂同時也要考慮效率的問題,要儘量在既定時間內合理地完成教學目標。事實上,一般而言,每一節課末都有複習環節,是新授課的最後環節,如果在這個環節對新授課內容的提升與發展,再輔以適當的課後作業,足以使學生掌握與鞏固知識。

於是,我們嘗試取消課始複習,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積極完成新的學習任務,達成新的學習目標。這樣既減少了不必要的教學環節,又能爲本節課提供更多的學習時間,爲全面達成本課時的學習目標提供保證。

三、不課始解題

許多語文教師,一上課就從題目,尤其是大學聯考考題入手,講題目的結構,講題目的表面意義與深層意義,講題目與教學內容的關係,等等。我們認爲,這樣的做法只是教師自己的解讀,並不是學生的解讀,不能從根本上培養學生析題、解題的能力。因此,我們嘗試在課堂上採用直接導入法上課,將解題的機會留給學生,而不是一開始就解題。不解題,即不介紹文章內容,不介紹作者生平、時代背景、題目含義,採用這種方法,教師導入的時間變少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就變多了,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自由地看書、思考,就不會被教師牽着鼻子走,從而形成自己的見解與認識,這是學生學習的權利。不解題,並不是說教師不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而是在學生確實需要講解時纔講,即所講內容是教師非講不可時纔講。這種講解,講什麼、怎樣講、何時講,都要有所選擇,因需要而定,因學情而定,因內容而定,決不可由教師隨心所欲地講。

四、不輕意範讀

傳統教學非常重視教師的範讀,以給學生影響,給學生薰陶。教師的範讀確實有上述作用,但反過來想想,教師的範讀多了,學生自主品讀的實踐時間就會相應地減少。而新課程標準強調,要把讀書權還給學生。“讀書從學生讀書開始”,而不是從教師讀書開始。學生出現錯誤,教師才引導學生去正確解讀文本。教師的範讀要像琵琶女——“千呼萬喚始出來”,這樣纔會給學生留下更爲深刻的印象,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培養。另外,讓學生自己去朗讀課文,通過輪讀、比讀、表演讀等方式,在讀中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問題——如錯誤的生字詞、句讀、情感表達,由學生間相互討論解決,最終把字音弄清,把句讀弄明,使感情到位。教師不範讀課文,實際上就是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學生有效地相互解決問題,是把讀書權真正還給學生。

五、不允許查閱

有些課堂教師一拋出問題,學生就開始忙起來,忙什麼?忙着查閱資料。如學習文言文,學生似乎在比誰翻資料翻得快、翻得多。而教師則認爲這是在擴大學習資源,讓學生自由自主地學習,更好地培養學生搜尋、檢索信息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認爲,教師這樣的做法與理解是錯誤的。課堂上這樣的翻閱,其實不是學習,不是研究,是移字,是“抄襲”。教師在課堂上主要作用是什麼?是引導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從而使學生由淺而深、由粗而細、由表及裏地理解知識、形成能力。課堂上,放手讓學生查閱資料解答問題,很多學生做了,並且做對了,但學生真正懂了嗎?儘管所答全對,但這是資料上的,不是學生自己的解讀,以資料解答豈能代替學生自己獨立的思考?再者,放手讓學生翻查資料,就不能準確地暴露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利於教師在課堂上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利於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教學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六、不輕意開講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只有真正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其語文素養才能真正得以培養。但在現實中,許多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成了講演者、表演者、賣弄者。只要學生一有問題,就迫不及待地講、說、寫、演,以爲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

我們認爲,知識不是教師講出來的,是學生在實踐中得到的。教師在課上不要輕易講解,而是要還權給學生。不講解,是對學生的信任,是對學生的期待,學生就會竭盡全力解決問題。但在課堂上,教師不是完全不講解,而要看時機、看火候,在什麼時候講解、講什麼,決定權不在教師而在學生。在學生需要講解時講,在學生無法理解時講,在學生學習達到“憤”、“悱”時講。講學生不會的,學生會的不講。這種講解,不是教師代替學生去思考問題,而是教師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教師一定要在“導”字上做文章,導出方法、導出規律、導出內涵,從而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文、把握實質、形成能力、薰陶思想。一句話,教師要做到“無事不出場”,“非出場時纔出場”。

七、不佈置課後機械作業

現在,一些學生存在着嚴重的厭學問題。爲什麼厭學?因爲課後有大量的機械作業,學生非常不感興趣。由於課堂效率低下,只好“課內損失課外補”。所以,語文課堂教學一定要設立基本目標,不拔高,不降低。這樣,課堂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從而爲課後解放學生提供有力的保障。

我們認爲,課後不應在知識的識記上糾纏,而應着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能力與水平,讓學生讀書、觀察、實踐、活動;課後時間應是學生的,一定要把課後的活動權還給學生。爲了使課後時間更有效的運用,我們還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的特點。學生畢竟是學生,自制力、學習方法、學習能力都有限,教師要引導、組織學生投身到有益的事情中去,提升認識,提高水平,讓學生想做、能做、做好,在做中求樂、求趣。這就從根本上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學生不再感到學習是一個苦差事,從而實現樂學、愛學、好學,充滿興趣、高效地學。

從以上分析可見,教學策略的實質應是:全過程讓學生學,全過程讓學生思,全過程讓學生去實踐,把學生學習的自主權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擁有讀書權、選擇權、活動權、思考權、實踐權,真正視學生爲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最大限度地暴露問題的過程中,達到能最有效地解決問題的目的。高效課堂的成功啓示我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就要把課堂讓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慾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就是課堂教學。學生的激情是無限的,只是隱藏在內心深處。只要我們用熱情去激發,課堂上的孩子們總是熱情奔放,活力四射的。尤其是國中生們。他們的好奇心大,求知慾強。如何在英語教學上幫忙學生突破困難,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果,以下是我的課堂心得體會:

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以學生爲主體

高效課堂改變了老師的教法和孩子的學法。傳統課堂上老師是絕對的,老師的主導地位不可動搖,老師的言語不可置疑,而孩子卻是有問題不敢問,也不敢提,更加不用說上臺去展示了,老師滿堂灌,孩子卻是昏昏然。

但高效課堂卻打破了這一現象,孩子的主導地位得到體現,老師的輔導地位得以明確,孩子改變觀念以後,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我認爲:組織英語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應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着手。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的老師”。若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參與學習,課堂效率就能提高。

二、組織豐富活動,體驗學習快樂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對國小和國中的孩子們。因此,針對這一點,我把我的英語課堂教學遊戲化,作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主渠道,成爲學生創新學習全過程,讓學生自始至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遊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遊戲是學生最樂於理解的形式,也是學生用心參與教學活動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學中,我結合教學資料並根據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開展“看誰答得又對又快“、“男女對抗賽“、“小組對抗賽“,等競賽活動。這樣的活動,激發了學生參與的興趣,使他們多種感官處於一種用心活動狀態,不僅僅鞏固了所學知識,而且培養了他們的思維潛力、語言表達潛力、競爭潛力和團結合作精神,把遊戲結合到課堂之中,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更讓學生在遊戲中體驗到快樂,使大多數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以此帶給孩子們無比的自信。以前許多同學在人家面前說話都不敢大聲,但此刻卻能站在黑板前面,應對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和作題思路大膽表達出來,透過同學們和老師對自己的肯定,來不斷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由此可見,評價課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高效地實現預期教學的目的。它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而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在於教師,在於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在於教師研讀教材的功夫,在於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在於教師對教學的科學規劃,在於教師對教學材料的精心取捨與提煉,在於針對學生實際設計出學生能高效自主學習的活動抓手,在於讓學生既能進行長時間的充分實踐活動,又有超多的知識積累,老師又能不失時機的引導和提升,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的教學效率。

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用心探索新課程標準下的高效實用的方法,努力讓學習英語成爲學生生命存在的重要方式,讓英語知識成爲學生體驗生命快樂的重要資料。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當今的教學需要高效,而高效課堂就是要達到一個讓老師和學生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有效的完成教與學的過程。然而,高效課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他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傳統意義上的課堂只要備好課就可以了,講好可以了。而現在必須從學生的自主和積極意識出發,不僅要學會而且要高效講究方法。

打造高效的課堂不單要用心去對待學生,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吃課本。這是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前提,在構建有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鑽研教材和把握教材,要靠教師鑽研教材,也就是解決教學內容的問題。把握教材不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個知識點,更是對教材的整體把握,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刻的把握本課程的課程標準,內容,目標。和對整一冊書結構的整合。要對結構做良好的整合就必須建立好知識樹,因爲他是知識結構的一種形態,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藉助知識結構圖理清教材的思路和個部分知識內在的邏輯關係。知識樹是整體建構和諧教學的一種重要的憑藉。個年級的教師相互之間不瞭解教材,降低了課堂效率。在數學課上,教師帶着學生做遊戲,雖然數學知識沒有學多少,但學生很開心,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所以我們只要肯下功夫讀課本並吃透課本,做到心中有課本,目標在心中,自然會在課堂上收到得心應手的高效效果。

要開放課堂,自主學習。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動起來——身動、心動、神動。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才能,展開小組學習、獨學、對學、羣學;讓學生養成獨自思考、合作探究、對抗質疑的學習能力。讓課堂和諧、民主,學生敢問、敢說、敢動,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後,緊張活潑的學習氛圍。

教學要面向全體。以往教學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後教學中,利用學生合作學習機會,讓學生承擔一部分教學任務,使之成爲小老師,形成“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好生帶動中等生,中等生帶動差生,生生動起來的濃厚學習氛圍。

高效課堂的成功啓示我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就要把課堂讓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慾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打造高效的課堂就要有一種獨特的教學境界,可以不帶課本,沒有書面教案,這種境界對教師本身而言,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是抽象的,沒有一個學生是天生的後進生,老師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並持之以恆,就能在最大可能上使他們取得進步,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用心去對待和了解我們的每一位學生,瞭解他們的智商;瞭解他們的情商;瞭解他們的性格;瞭解他們的家庭......只有充分的瞭解了這些我們纔可以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各個同學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輔導。必要可以作家訪。從學生入手,而不是單單的從知識入手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幾天來的高效課堂培訓學習,感受頗深。我認爲作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應不斷積累有效組合的經驗,形成一定的課堂教學模式,並在反思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在所有的課堂教學資源中,教師與學生是最爲關鍵的,在課堂教學中正確處理“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爲主體”的關係,是使這兩種資源發揮最大效益的中心環節,也是獲得課堂教學高效率的突破口。“先學後教”,看起來主要是學生自學,但教師的引導也很重要,教師要給學生及時的引導、指正。如果教師指導自學不得法,精講中抓不着要領,“先學後教”的效果就成問題。

“先學後教”的教學方式,要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道路,一定能夠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輕鬆,真正實現愉快教學爲此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首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營造民主開放的學習氛圍,鼓勵自己要善於不斷學習,終身學習,將學習與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併爲自己提供交流的平臺,引導每位教師成爲終身學習者。

二、要加強學科知識同學生生活實際和身心發展狀況實際的聯繫,增強實用性和趣味性,讓學生有興趣,學得盡興愉快。

三、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一定要用多種形式來呈現,並且要儘可能直觀,貼近學生的 實際和社會生活。

四、新課堂改革呼喚着學習方式的轉變,也就是說學生再也不是單一的被動的接受學習了,而是讓學生自立探索、動手動腦,讓學生去探索、去創新。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能自由的善始善終的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獲得真實的感受。

總之,在學習了高校課堂教學的相關知識後,深深到教師教學的方式要大大的改進,教師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導作用,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既要有明確的目標,因材施教,又要有靈活的方法,收效顯著的教學措施,同時還要注重學生互助、合作交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用心與學生溝通,用愛去和學生交流,贏得學生的信任和熱愛,只有真正關注了學生,關注了學生在什麼情況下學得更好,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_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8

通過對高效課堂有關內容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爲一名語文教師,在語文課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課堂的發展是迅速,複雜多樣的。不過,我認爲,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一、教學目標把握要準確。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教學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語文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爲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二、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就閱讀課來說,教學環節的設計基本採用“四步導讀”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師誘導下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第二步,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第三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第四步,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始終處於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啓發引導都是爲訓練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提供服務。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讀”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四步導讀”模式符合《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流程的設計是合理的。

三、課堂教學提問要精當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啓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裏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教師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二

王教授說過:“無論課程改革怎樣改,鑽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們教師永遠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師在教學中才能遊刃有餘。所以,高效課堂教師深入研讀教材,整體把握教材佈局尤其重要。

一、高效課堂要在備課上下功夫。

要想把握教材佈局,在備課前教師一定要經過大量的閱讀和準備,不單是寫寫教案那麼簡單,自己必須獨立深入認真鑽研,第一次備課可以不參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參考書,第二次對準自己背的課參照別人的備課,看看哪些是別人想到而自己沒有思考到的,想想別人爲什麼要這樣設計,吸納別人的智慧補充自己的教學設計;最後在上課後,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寫出課後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這樣的備課能促進我們教師獨立思考,使能力不斷提高。

另外,備課要立足兩角度,緊扣兩條線。

① 兩角度備課。對同一教材的內容,師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都有巨大的差異,必然對教材內容的實際解讀相差巨大。因此備課時,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準確理解編者意圖,不但要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備課,同時還要設身處地站在國小生的角度去讀教材,並提出疑問。首先站在學生認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體的高度,體察學生閱讀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需要具備的方法,分析應該落實的知識、訓練重點,找到三維目標的交匯點,在心裏和學生先期對話,徹底吃透教材,能夠對教材內容舉一反三,變式練習層層遞進。然後再統籌安排在教學中應教什麼、怎麼教?學生學什麼、怎樣學?

②兩條線教學。教材的編排有兩條貫穿始終的主線:一條是明線,即知識的聯繫;另一條是暗線,即掩藏在知識背後的數學思想方法。

二、高效課堂要改變教師觀念,關注教與學的過程。

新課程背景下,老師的角色變了,教與學的方式變了,我們對高效課堂關注的重點也要改變。新課程要求學生全員、全程和全身心地參與教與學活動,學生的情緒狀態要關注,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學生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之中,並能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對學習能保持較長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另外,課堂上要善於換位思考、轉變老師與學生的角色,例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讓學生自己閱讀畫角的方法,然後告訴老師畫角的步驟,學生一邊說老師一邊畫,共同完成。這樣做的目的是學生以後在閱讀教材時能夠讀中有思,思中有讀。在課堂上還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爲“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三、規範作業書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

教師需要做的是精心設計作業、創新作業批改方式、減少學生重複、機械、無效的作業。教師精心地設計具有針對性、層次性、選擇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作業,創新作業批改形式,發揮作業批改中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師生心靈交流的激勵性作用,作業及時評價,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和發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加強教師作業佈置和批改情況的檢查和講評,組織作業設計研討,開展優秀班級作業展評、學生家長評教等措施,推進作業設計的優化,使教師形成自主設計高質量作業並及時批改評價的良好習慣。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言、認真地練習,及時完成作業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我們適當的激勵,正是爲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課堂更大面積高效作準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