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聽課心得體會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5.34K

教學就是教與學的階段,教師聽課就是教師學的階段,通過聽課來彌補自身的不足,提高教學技巧和數學質量,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高效課堂聽課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高效課堂聽課心得體會範文

高效課堂聽課心得體會範文

11 月7日,一個美好日子。 我們岸堤國小語文組六人,在劉校長和田主任的帶領下,6點多就起牀,七點鐘出發,8點就趕到了上高裏國小。很多別的學校教師精英們也同時聚集在那裏。課型有“如何構建高效課堂主題閱讀”等。還有一場別開生面,深深吸引了我…… 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個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而且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無疑也是醍醐灌頂,收穫頗多。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基礎。聽完幾位老師的彙報課後,我認爲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  田老師講授的《釣魚的啓示》一課中,她抓住經動作、語言、形態的寫作手法進行部分精講,進行示範閱讀,田老師的課不僅讓學生學到知識,心理上也得到愉悅。最後,她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以文帶文的形式,對人物的拓展品讀,即可文品讀,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優美生動的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第二、把主動權還給孩子們。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張老師《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通過課件的設計,精彩的品讀,體會了祖國的中華不振,以及以後的我們怎麼去爲祖國做貢獻。

第三、深入文本,與文本進行情感對話。並且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 陳老師在上《稱讚》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體會那掌聲熱烈而持久的情感讀課文;再讀課文,通過多種優秀進行生字的檢查;表演,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作者的感情昇華。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分組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楊老師就要求在正文學習前進行交流,便於在學習課文時迅速找到所講的內容。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 老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批註,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通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是還有一絲遺憾:由於時間關係和活動的大型性,有些好課,特別是網絡作文的讀寫聯動課沒聽到。

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於發現、善於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我想我是應該閱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鑽研教學這門學問了,還要從心底愛上這門課。

第六、今後努力方向

1 、必須不斷地學習。

俗話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裏,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後,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特別是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們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要走理論加實踐的道路,要讓新課程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要把新的理念滲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實踐中去,做一名新課程理念的忠實踐行者。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閱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閱讀名著、閱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啓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

2 、要轉變教學觀念,做新課程忠實的實踐者。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師在講臺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纔是課堂的主人。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關於高效課堂聽課心得

我非常有幸於20xx年5月15日,聽了胡婕、劉姮錦、鍾菁三位優秀教師的優質課,我覺得,在課堂教學中,爲了讓課堂更加高效,我們要從傳統的教學方式向高效的教學方式轉變,那麼轉變的根本就是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如何讓課堂更加高效呢?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

理念的轉變,是適應新課改的根本前提。新課改不僅僅只是單一的教材改革,還有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評價方式的改革等等。實施新課程改革,教師要儘快轉變傳統教學理念,確立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結合自己的工作展開並實施新課程的探索與研究。傳統教學中,教師處於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學生無條件地接受教師的一切灌輸,師生之間顯然是不平等的。新課程體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教師只是師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

二、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改什麼,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近一年的教學實踐,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很大的轉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不斷增強,合作學習也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在教學中我們還要注意幾個問題。

1、不要讓“自主”變成了放任。只要走進課堂,就會發現:老師把一節課的問題引領呈現出來後,學習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以及組內、全班展示後,大多問題都可以學習明白,教師再重點進行點撥。這種學習方式,確實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特別是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張揚學生的個性,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個自主性學習的理念在轉化成教學行爲的過程中出現了異化,認爲學生自主了,教師似乎就可以退避三舍了。引導是一種真誠的幫助,引導是一種精當的啓迪,引導還是一種熱情的激勵。讓學生的自主與教師的引導合而爲一,高度統一,相互促進。關鍵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尋找到“導”與“放”的切入點與平衡點,做到“導”“放”有度。

2、不要讓“合作”停留於形式。我們經常看到課堂上在學生沒有充分獨立閱讀、思考的情況下就進行合作學習的情況,由於學生對教材的理解還不深入,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也不深刻,這樣的合作只能流於形式,只能是爲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是否採用要根據學習內容而定,關鍵是要看實施的效果。指導合作學習時要注意三點:一是做好合作準備。這裏有兩層意思,對七年級的學生要教給他們學習方法,特別是對學生進行培訓。另外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一定要留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必須對所需要研究的問題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然後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二是明確合作目標。在小組合作之前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小組合作的目的是什麼通過合作要達到什麼目標,各小組在合作中擔任什麼角色、需要完成什麼任務,從而有的放矢的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三、教學中怎麼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

爲了培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主動學習意識,也爲了學生能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爲將來終身發展打下基礎,我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來自主預習課文。但是通過地理課堂的預習,我發現學生的預習效率並不高。雖然我們的這種教學模式中只要學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60%—80%的任務即可,但是還有很多同學預習時進度過慢,或是沒有預習。預習對學生學習新知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爲學生更好的交流以及展示能提供很大的幫助,同時也能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概括總結能力等等,但是現在有的學生預習流於形式,預習的效率非常低。所以在預習時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精心設計預習的引領問題。打無準備的仗必輸,所以在備課時要把問題設置得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髮自內心地想學,而不是老師逼着學生學;根據課程的總體進度來合理安排預習時間,預習的時間可以自由調節,讓那些學困生也能有信心來完成,讓他們積極參與,而不是看客;問題的設置不能過於籠統,讓學生有明確的預習目標,就如校長說的,把問題分解開,設置成若干小問題,讓學生能找到答案,或是通過思考和交流能總結出答案,問題不要設置得過難,否則學困生就更沒信心了。

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加強對學生預習的指導和培訓。地理課堂中,發現很多同學在預習時只是填空,而不是像有的同學那樣在書中圈點教材,或是在圖中找答案,我們教學中要讓學生知道良好預習習慣不是天生具備的,預習要持之以恆,逐步提高。有的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預習後。感到學習成績並沒有明顯的提高,就想放棄預習,這是不可取的。在教學中我們不光強調學生在知識上的幫扶,應該更重視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幫扶。 我們的教育是爲了學生的將來的發展,爲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通過讓學生的展示,可以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等等。

高效課堂聽課心得體會

這次聽課活動對於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這次聽課學習,我受益匪淺,收穫頗豐。雖然這幾位老師的課風格各異,但是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去學習借鑑的地方。我開始認真地思考我們課堂的現狀,在新課改的大趨勢下,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的學生應該怎麼做。下面談一下我對高效課堂的一些感受:

我認爲,新課改的突破口在“課堂”。“自主、合作、探究”的課改理念要求我們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把“教室”變爲“學室”,學生纔是學習的真正主體。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課改之前,傳統的課堂一直是以教師爲中心,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只是充當聽衆的角色。高效課堂在於學生真正學到了多少知識,把課堂時間更多地傾向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問題和發表見解。這對學生的思維習慣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有極大幫助的。

高效課堂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對老師的要求更高了:

第一、教師要有充分的課前準備,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通觀全局,提綱挈領,爲學生準備既精細又簡單可行的導學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和任務。王校長也一直強調製定的教學目標一定要詳細具體,切實可行,難易適中。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其次,還要明確每節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讓學生心中有數。

所以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對照執行。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們要讓學生先學,讓學生按照老師揭示的教學目標,在導學提綱的指導下進行看書、自學。然後老師再根據學生自學的情況進行下一步的“教”,讓學生在自學中發現問題,並且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老師要針對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 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參與合作探究。讓老師的“教”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完全融入到一起。畢老師的語文課就是這樣。他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閱讀,尋找答案。同時鼓勵學生自己根據註釋翻譯課文,出現問題先請學生解答,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我們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爲“會學”,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在組織課堂教學的各環節中,教師要時刻牢記學生纔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要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纔是最佳學習途徑。因此,教學過程中,要改變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傳統教學模式和觀念。教師要創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於樂中學的情景,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謝老師的數學課就讓學生在積極思考中玩了一節課,讓人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而自己還想再多琢磨幾種做題的方法,似乎意猶未盡。左老師的物理課上,她給出一個問題,然後學生提出猜想,接下來讓學生通過實驗自己動手來驗證剛纔的猜想,這時候學生是充滿了求知慾望的,他在操作的過程中一定充滿了熱情和證實猜想的迫切心理,一堂課下來學生收穫很大。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處於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並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爲能力,我認爲,這就是一節高效的課,成功的課。

第三、要及時檢查目標的落實情況,使學生對每一學段的目標有所瞭解,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做到心中有數。

第四、課堂上要有適當的激勵機制。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言、認真地練習,及時完成作業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我們適當的激勵,正是爲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課堂更大面積高效作準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