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93K

幼兒教師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範文 篇1

最近幾天我抽空認真地翻閱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使我影響深刻的就是《指南》中的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在後面的教育建議部分針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目標,列舉了一些能夠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教育途徑與方法。在從前學習《綱要》時,讓我對幼兒在五大領域的發展總目標有了深刻清楚的認識,現在通過《指南》的閱讀,讓我更加明確了在不同時期我所教授的不同年齡段孩子一般應該具體達到怎樣的目標,而爲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可以根據教育建議採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這些內容對於我今後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並且可以較好地防止對幼兒產生一些滯後或者超前的教育行爲,違背幼兒的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

幼兒教師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在初淺的翻看了《指南》的內容以後,根據《指南》的內容和精神,我不由自主地開始反思幼兒的一日活動,其實要求各個環節都應該是有教無痕的,從晨間活動、晨間談話、教學活動、生活活動、戶內外遊戲活動、離園活動等每一個活動環節的設計與組織都應該以幼兒學習和發展目標爲依據,在合理的期望下進行適宜引導,這樣才能使幼兒得到良好的發展。還讓我更加清楚了一點: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有了《指南》中更詳細的標準劃分,教師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達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詳細的瞭解,對教師的工作有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也讓教師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斷成長。

近年來,依據《綱要》制定幼兒園的各項活動,讓我體會到《綱要》是多麼貼近幼兒,從《綱要》中我懂得了幼兒每個年齡段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適合他們的教育活動、生活活動……而今天讓我重新認識幼兒教育的靈活化。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讓我知道了原來隨性的教育時時都在,它根據幼兒的特點提出了很多更細緻的方面,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到更細緻更全面。《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制定能有助於我們教師與家長澄清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期望,在教育實踐中更全面瞭解兒童,因而,有利於更好地貫徹《綱要》精神。兒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兒童早期學習標準的積極價值:對兒童“知道什麼”和“能做什麼”形成基本共識;有利於早期教育課程的設計,使教師能夠有的放矢地開展活動,從而改善兒童的學習效果;建立了可靠的內容體系,並與基礎教育階段的標準相聯繫,爲有效銜接和兒童的入學準備提供了基礎和依據;有利於規範機構教育活動,從而保證了高質量的學前教育;關注教育弱勢羣體,有利於促進教育公平。

以上是翻閱《指南》以後的一點心得,當然《指南》的深刻內涵和精髓所在還有待在邊實踐邊鑽研的過程中不斷體會。我會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不斷反思、實踐,將《指南》的精神和經驗落實到未來的工作中,爲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鼓勵、引導和支持,和孩子共同成。

幼兒教師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範文 篇2

通過假期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讓我受益匪淺,感觸頻多。讓我重新對幼兒教育有了一個更全面的瞭解,更清晰的認識,也讓我在實施的過程中有指標可以依照,心中更加有數,同時也爲我們幼兒教師點亮了盞盞明燈,照耀了彼此的成長之路。

翻開《指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說明”中的一句話,呈現的是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在我看來就是要做到關注細節、尊重個體差異、豐富的保教經驗。邊看着邊在思考:孩子不就像階梯嗎?一層層地往上,再優秀的孩子若要到達頂端不都是要先走在最低最矮的臺階上嗎?只是有些孩子起步比較慢,作爲教師應該給予他們越來越多的鼓勵和表揚,“蝸牛”也會走上階梯到達最高的頂點。

科學是什麼?是知識、是過程、是世界觀。兒童的科學是什麼?兒童科學不同於成人科學,是一種經驗層次的科學知識,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過程,是對世界的獨特理解。學習了科學領域《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後,我發現在《指南》中,“激發好奇心、求知慾和興趣”“觀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思考”、“交流”這些關鍵詞是多次出現的,在教師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其中的關鍵。

一、要爲幼兒創設良好的科學教育環境,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指南》中指出“爲幼兒的探究活動創設寬鬆的環境”,在環境的創設上應該以幼兒爲主,讓幼兒能動手進行操作試驗,觀察試驗結果,記錄、表達、交流試驗的過程,讓幼兒體驗到科學活動的樂趣。另外,我們還應該創設平等、民主的環境和教育氛圍,也就是良好的精神環境。比如:在班級種植區域中,應該讓幼兒充分的參與進來,孩子們通過自己帶來的瓶瓶罐罐,種子等,和老師一起體驗種植的樂趣,種植結束後孩子們會關注到自己種的小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探討,也能關心自己的種植結果,與同伴交流,和老師一起發現其中的祕密等,如果是老師代替幼兒進行種植活動,那麼幼兒就失去了體驗種植的樂趣,沒有親自進行種植怎麼能對自己的小植物關注和關心呢。記得王禕真小朋友,他就幾乎每天都去觀察自己的小植物,長高了沒有,葉子長得是什麼樣子,同時也關注其他小朋友的植物,與自己的植物進行比較,還做了記錄,他的行爲也帶動了其他的小朋友;施澤也是對自己種植的小植物很傷心,他看着自己的芸豆發芽了,慢慢的長高了,而且在求助老師的幫忙下,讓小植物可以沿着一個“路線”往上爬,施澤也是很興奮的。而且在活動中,教師應該經常給予幼兒“試試看”“你能行”等鼓勵,鼓勵幼兒自信、大膽,敢於提出各種問題、敢於嘗試不同探究、敢於發表自己見解,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得以呵護和培植,使孩子永遠保持探究和學習的熱情,獲得積極主動學習的動力。

在一些科學探索活動中,有的孩子總是不願意自己主動去探究問題的答案,依賴老師情況嚴重,每次到實際操作時總是說老師我不會。《指南》中也提到了該如何去解決,應該支持和鼓勵幼兒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動手動腦尋找答案或解決問題。在孩子在尋找的道路上遇到困難或者方向錯誤時,教師應該進行適量的引導,而不是急於將答案告訴幼兒,自己尋找出來的答案會遠比你告訴他來的有意義的多。

二、活動的過程設計是幼兒科學探究的關鍵。

要讓孩子在“做”中產生思考和真正的探索,關鍵是活動的設計。只有活動過程設計得當,才能支持幼兒持續探究的過程,深入地探究某個問題,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真正實現“一英寸寬,一英里深”的科學探究。

三、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開展適宜的科學探究活動。

內容是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載體,幼兒探究學習的能力、方法正是在與一定的內容相互作用中逐漸形成的,探索內容的適宜性是幼兒有效探究的保障。因此,在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應貼近“幼兒最近發展區”,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當前的發展水平,是能引發幼兒探究興趣、能成爲幼兒需要的、能爲幼兒直觀地感知和操作的。

在《指南》中,我發現小班最簡單,對感興趣的事物能仔細觀察,發現其明顯特徵;中班進行觀察比較,發現其相同與不同;大班能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發現並描述不同種類物體的特徵或某個事物前後的變化。目標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目標層次逐漸遞進,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階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標,突出各年齡班的培養重點,使我們教師在準備活動時,目的更明確,同時也更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教育。

四、材料是幼兒科學探究的基石

皮亞傑的相互作用論告訴我們:兒童的認知發展是在其不斷地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獲得的。任何的科學活動都需要相應的材料來支持,對於幼兒來說,材料既是引發他們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們實現主動建構對周圍事物認識的中介和橋樑。要實現幼兒主動探究,就必須爲幼兒探究活動準備物化着教育目標的材料,使幼兒在操作這些材料的過程中獲得教育所期望的經驗。在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中,教師應不斷思考:如何將科學活動的教育目標和具體內容物化爲幼兒可操作、可探究的活動?活動材料準備要注意什麼?要達成該活動教育目標需要哪些材料?什麼樣的材料能引發幼兒的探究?爲什麼要提供這些材料?材料的形狀、大小不同是否阻礙幼兒的探究,有何影響?

通過這次的翻閱與學習,幼兒園的活動就是課程,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次課程的教育理念。爲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科學交往環境,鼓勵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間的交流。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突破傳統的師問、幼答方式,要鼓勵幼兒提問,開展幼問、師答式的互動、動手操作、體驗操作的成就感與樂趣。總之既是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教師要創設一個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的迴應,善於發現數學問題,能用自己所學解答和幫助自己所碰到的問題。

《指南》讓我清楚地認識到我所教育的每個年齡段孩子應該具體達到怎樣的目標,而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可以根據教育建議採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這些細緻的內容對於我這樣的年輕教師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經驗資源。對於我今後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對幼兒產生一些滯後或者超前的教育行爲,從而順應幼兒自然發展的規律。

《指南》是指導教師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的,但不能把它當成標尺去測量幼兒,傷害幼兒,不能把變成束縛幼兒和自己的繩索。它提倡我們做一個研究型的老師,要善於觀察幼兒,勇於反思自己。“老師應該是大樹,一邊是果實累累,一邊是根深葉茂。”我想,我願做這樣的一棵大樹,培育出一棵棵茁壯成長的小苗苗。

幼兒教師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範文 篇3

第一次接觸《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參加20xx年浙江省級重點培訓項目幼兒園園長培訓班的學習內容上,浙江省幼教教研員虞莉莉老師給了我們一節精彩的《指南》解讀課堂;後來在幼兒園全體教師學習交流會上,每個人對《指南》全面的學習後的所思所想大匯聚,是我對《指南》的第二次接觸;再後來,在“瑞安市幼兒園教師專題培訓會”上、幼兒園邀請專家專題講座學習會上……我知道,要想理解透徹全部內容、要想完全領悟貫徹全部思想,單靠一兩次閱讀、聆聽是不夠的。作爲一個有着幼教工作10多年的教齡的我,多次細細的閱讀,慢慢的品味,讀出《指南》字裏行間那透出的是猶如一夜忽來的春風的感覺,清新而又親切;品到的是《指南》彷彿是星海中那道最亮的光,吹開了我幼教工作中碰到的許多困難與困惑。

一、 讀《指南》,內容價值不一般

1、讀背景意義。《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一批幼教專家經歷多年時間,對全國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狀況進行深入調查後,吸取國內外先進理念,依據我國幼兒特點起草擬定的;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20xx—20xx年)》和《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重要舉措,旨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狠抓內涵,確保基本,提高教師,指引家庭”。

2、讀內容價值。《指南》和《綱要》相結合,都分爲5個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在每個領域中又細化,從三個年齡階段進行劃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提出學習與發展目標,各年齡段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二是教育建議:根據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目標,針對當前學前教育存在的困惑和誤區,列舉了一些能夠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教育途徑與方法。同時也指出了錯誤的做法對幼兒終身發展的危害。每個年齡段的目標明確,主要的價值取向清晰。所有領域的目標比較集中地體現了該領域特有的價值,在目標表述上較多地使用了突出了情感、興趣、態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

二、 品《指南》,教育之路有導向

1、 品出“以人爲本”的教育觀念。

《指南》在說明中第二條提出“以爲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爲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爲核心,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表達的就是“以人爲本”的價值訴求,相對於《綱要》的五大領域的發展總目標相比,《指南》,更詳細的從五個領域描述了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我們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每個年齡段孩子應該具體達到怎樣的目標;並提出了具體的教育建議,讓一線老師在環境創設、活動內容、幼兒養成習慣、情緒情感的表達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給我們今後在結合學習與發展目標、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引領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教師的一些滯後或者理念落後的教育行爲,從而促使幼兒更好地得以發展,同時爲教師更清楚地瞭解對各年齡段幼兒大致的發展水平提供了參考,這不僅彰顯了“以人爲本”的教育觀念,還指明瞭科學育人的實施路徑。

2、 品到“尊重孩子”的教育理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曾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教育活動目標的確定要以對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和原有經驗的瞭解爲基礎。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貼近幼兒的生活、注重幼兒學習的必要性、妥當性。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在《指南》中,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更細緻地描述了幼兒的學習與發展,並提出了具有極強實操性的教育建議。

如“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論幼兒做得好壞都給與適當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他發展自理能力的機會”、“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的特徵,感受和欣賞美”、 .“營造溫暖、輕鬆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如: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以積極、愉快的情緒影響幼兒。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幼兒。注意發現幼兒的優點,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不簡單與同伴做橫向比較。“ 創設溫馨的人際環境,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形成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等等,這些教育建議每一個都有“鼓勵、支持、引導、一起、共同參與、感受”等詞語,充分體現了“尊重孩子”的教育理念。

這些“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那一條條教育建議,都是那麼詳實有效,關注細節,卻一點也不顯得多餘或雜亂,每一條都是工作中着實切實可行的,可操作性非常強,指導着我們老師、家長的教育方向,使教育者始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實施教育計劃,爲我們如何更好地在工作中落實實踐行爲,做更詳細的指引和導向。

三、 用《指南》,老師孩子共成長

1、孩子“用”到了自主學習。

現在的孩子多數都生活在教育的條條框框之中,他們需要自主,因爲只有自己動手動腦得來的直接經驗纔是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在《指南》中,很容易就能夠找到答案:劃分的幾個領域中,並沒有刻意強調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更關注幼兒健康、心理、社會性交往、生活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的綜合培養,同時也更強調“自主”二字。

如“支持幼兒自發的觀察活動,對其發現表示讚賞”、“支持、引導幼兒學習用適宜的方法探究和解決問題,或爲自己的想法收集證據,如想知道院子裏有多少種植物,可以進行實地調查”、“幼兒園和班級裏的重大事情和計劃,請幼兒集體討論決定”、“鼓勵幼兒嘗試自己設計有規律的花邊圖案,創編有一定規律的動作,或者按某種規律進行搭建活動”等等,不僅將幼兒生活與學習上的活動鎖定在自主能力的發展上。

還根據不同的領域給出了有效的引導方法:在語言方面,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應爲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科學方面,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還要密切聯繫實際生活,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藝術方面,要能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的創造的快樂,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樂趣。這些,都是爲幼兒自主學習創造良好條件而所描述的。

2、 教師“用”在了有效引導。

《指南》更強調幼兒自主學習。如果要讓幼兒自主學習,那麼,老師的有效引導就顯得尤爲重要。《指南》中那麼詳細的標準劃分,讓教師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達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詳細的瞭解,。如在幼兒的能力發展水平的確定上,在數字或言語上的界定:3~4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2米左右;4~5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5米左右;5~6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8米左右。

這些非常詳細規範的標準規定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層層遞進的,正體現了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水平能力發展差異,我們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參考數值制定教學計劃;如《指南》在健康“幫助幼兒學會恰當表達和調控情緒”這一條裏面還明確提出:“成人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爲幼兒做出榜樣。如生氣時不亂髮脾氣,不遷怒於人。成人和幼兒一起談論自己高興或生氣的事,鼓勵幼兒與人分享自己的情緒。允許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並給予適當的引導。如幼兒發脾氣時不硬性壓制,等其平靜後告訴他什麼行爲是可以接受的。發現幼兒不高興時,主動詢問情況,幫助他們化解消極情緒”。詳細的界定了老師該怎樣有效引導孩子健康的心理髮展。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有了《指南》中更詳細的標準劃分,教師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達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詳細的瞭解,對教師的工作有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理論轉爲實踐,用心聆聽幼兒的心聲;做細心的觀察者,及時捕捉幼兒的興趣熱點,;要關注孩子的已有經驗,分析幼兒的探索需要,讓教師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斷成長,也讓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成長。

再讀《指南》那一條條詳細的描述,哦!它不是一把丈量幼兒的標尺,它是一本指導教師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的“成長手冊”。它的頒佈,是一夜忽來的春風,吹開了我們的工作中許多困惑,“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要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不斷反思、實踐,將《指南》的精神和經驗落實到未來的工作中,爲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鼓勵、引導和支持,讓這陣“忽來的春風”在山區幼教的土地上吹開更燦爛的花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