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發言稿(精選1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42K

人才發言稿 篇1

同志們:

人才發言稿(精選14篇)

2月5日,市委召開了全市組織工作和人才工作會議,市委書記林雄同志和市委、組織部長郭鋒同志作了重要講話,對組織工作和人才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對於我們認清形勢,把握大局,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組織工作和人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爲更好地傳達貫徹市委組織工作和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經區委同意決定召開全區組織工作和人才工作會議。

下面,我先簡要傳達全國、全省、全市組織工作和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然後對去年我區的組織工作作總結。接下來,區委黃勁鬆副書記將對今年組織工作和人才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任務進行部署,最後,龍書記作重要講話。

一、去年組織工作的主要成效

去年的組織工作是在區委的直接領導下,緊緊圍繞推進我區經濟建設這一中心進行的,我部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xx大及xx屆三中全會精神爲指導,按照省、市委組織部的部署和區委要求,紮實工作,與時俱進,突出抓好領導班子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固本強基工程,爲全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1、全面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面提高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去年,我們把強化培訓作爲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整體提高幹部隊伍的理論水平的重要手段來抓,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xx大精神、加強黨的建設和領導班子作風建設爲主要內容,通過級級抓培訓,形成思想統一、上下聯動的大培訓格局。全年共抽調了五分之四的在職幹部參加各類培訓,共舉辦局級領導、經濟領導、建黨對象、青年、婦女,企業、社區各類型幹部培訓班10個培訓班,全區近3000多名黨員幹部受到輪訓。全區16個黨委也制定了詳細的黨員培訓教育工作計劃,全年共舉辦各類黨員培訓班214期,培訓黨員5840名。通過加強對黨員幹部的培訓教育,把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區黨代會提出的奮鬥目標上來。爲我區經濟騰飛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此外,我們配合市選派50名幹部到省市委黨校培訓,選派1人蔘加高層次管理人才出國進修班學習。組織開展了學習衛生系統黨組織、共產黨員抗非鬥爭先進事蹟,及時總結表彰了抗非鬥爭的優秀黨組織和先進個人。

2、認真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條例》,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年初,我們認真做好區級的換屆選舉工作。一是精心做好換屆人事安排工作。堅持幹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按照市委意圖,把羣衆公認的優秀幹部選拔到區領導崗位上來。二是認真做好市、區兩級黨代表、人大代表的醞釀選舉和政協委員的協商提名工作。三是切實加強對大會選舉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做好大會選舉的組織工作,保證了選舉工作圓滿成功。換屆後,我們注意選配各類領導人才,進一步優化區二級領導班子結構,針對區級新領導班子新要求,我們對兩鎮、四辦事處領導班子及時進行屆會考察和充實調配,對財政局、審計局、區委辦、公安分局、法院、團委等班子進行交流輪崗和調整充實、換屆選舉工作。以大會推薦、個人談話等形式,組織了687人蔘加民主測評、民主推薦,並聯合紀委、人事等相關部門,對上述各領導班子及66名領導班子成員和後備人選進行了較全面的組織考察。今年,我們共進行了161名幹部的調整任免,其中:股級幹部任免44人,提拔21人,調整23人;局級幹部89人,提拔28人,調整61人,公選2人,行政處分免職1人;轉發市委對處級幹部任免11人,調研員2人,助理調研員5人,調整4人。

3、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幹部選拔任用工作逐步走向規範化和制度化。積極開展公開選拔領導幹部工作,去年組織我區4位年輕幹部參加省聯合公選副縣級幹部,營選“公選”氛圍,同時,根據我區實際,將司法局副局長和統計局副局長兩個職位拿出來參加省聯合公選(第二批職位)的選拔,18名報名者經資格審查、筆試、面試、公示、組織考察、會研究決定等環節,2名同志脫穎而出。我們認真貫徹《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加強幹部監督工作的制度化,對我區已實施的公示、票決及任免程序等制度進行完善,對幹部管理權限、非領導職務任用等工作進行了研究和探索,總結經驗,查找問題,建立健全了幹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幹部考察工作責任制度任前談話和誡免談話制度,幹部管理聯席會議制度、領導幹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較全面規範了我區幹部監督工作,共發出考察預告10人,對32名擬提拔的幹部進行了任前公示,其中1名擬提拔的幹部因羣衆舉報違紀而停止任用,共接到羣衆來信32封,來電來訪13人次,對來信來訪反映的問題我們全面進行調查瞭解,其中對18件來訪件提出了處理意見。

4、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積極探索人才工作的新思路。去年我們與人事部門共同開展了我區人才隊伍建設政策平臺、信息交流平臺和服務平臺等工作的調查研究,聯合人事科技衛生教育等部門就我區知識分子隊伍進行調查摸底工作。積極爲民營企業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支持區人事局採取有效措施,協助市自動化儀表二廠到西安招聘本科以上大學生13名。

5、大力實施固本強基工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一是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全面鋪開,制定出《區直部門掛點聯繫社區黨建的方案》並付諸實施。全區60個社區全部落實了辦事處(鎮)領導掛點;47個黨建工作相對薄弱社區落實了區直部門掛點;20個重點社區落實了區四套領導班子成員掛點。社區結對共建活動出動400多人次,幫助解決問題20多個,爲基層居委提供財物及資金10萬多元。60個社區居委會全部建立黨組織,“一居一支”率達100%,四個街道黨委全部改建爲街道黨工委,圓滿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二是非公黨建工作有新突破。我區在非公企業中新建黨組織10家,實現應建必建非公黨組織組建率100%,無組織管理的64名黨員也100%納入了黨組織的管理,提前實現了上級要求的兩個100%的工作目標。三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鞏固。開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主要內容的農村黨員幹部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全區共培訓1200多人次;開展農村黨員聯繫村務工作,有826名農村黨員參與了聯繫工作,共聯繫農戶2798戶;抓好示範點的黨組織建設和“三級聯創”活動,鞏固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成果,提高政治素質和領導水平。四是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全年共舉辦17期入黨和積極分子培訓班,632名入黨積極分子參加學習,一年來全區共發展黨員279名。五是加強黨務管理信息化基礎建設,全區共投入資金50多萬元,新添加vcd機、電視機、電腦等電教設備30多套;自制拍攝《人民好檢察官——歐陽子碧》、《非公黨建花爛漫》兩個專題片,起到較好的宣傳教育作用。同時,還建立健全乾部人事信息系統,完善硬件配置,現已初步完成信息錄入,預期今年可投入運行。

6、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全面完成各項組織工作任務。按照省市委組織部的部署,我們認真開展以公道正派爲主要內容的“樹組工幹部形象”集中學習教育活動。專門成立了“學教”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通過學習教育活動,全體組工幹部進一步增強了黨性原則,轉變了工作作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一是創新學習方式方法,結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活動,採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重在自我提高,內強素質;二是加強制度建設,規範內部管理,制訂了區委組織部內部管理六項制度,通過廣泛徵求意見,查找存在問題,落實整改措施,年底,重新建立完善《**區委組織部工作管理暫行規定》十一項制度和《**區委組織部工作程序和辦事制度》八項規定;三是開展以“團結、創新、規範、高效”爲主題的文明單位創建活動,通過參加區組織的系列文體活動和深入基層開展專題調研,外出參觀學習等活動,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強化自我教育;四是廣泛開展“送溫暖”活動,撥出專款5萬元,爲老黨員、特困黨員、患病幹部、優秀拔尖人才排憂解難,多次到結對共建光明社區黨支部座談、家訪、助學扶貧,傾聽老黨員的心聲。

二、主要體會

通過一年來的工作,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要做好我區的組織工作,就必須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組織工作全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一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爲首要政治任務來抓,力求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在組織工作的各個方面,有力地保證了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20xx年,我區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主要內容的黨員培訓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各級黨校和電教網絡的作用,在全區興起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大大提高了全體黨員的黨性觀念和思想素質,收到顯著效果。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組織工作全局,做到謀劃和部署組織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根本依據,推進組織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強大動力,檢驗組織工作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實際成效爲根本標準,組織工作才能抓住根本,把握方向,取得成效。

第二,要做好我區的組織工作,就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爲我區“三個文明”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一年來,我們始終把服務和服從於黨委各時期的中心工作作爲制定和實施組織工作的前提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組織工作的正確方向,才能把組織工作的着力點用在實處。貫徹落實xx大精神,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是新世紀新階段我區的大局,因此我們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在抓社區黨建和非公黨建的過程中都是堅持了黨的建設促經濟促發展的原則。去年上半年,在抗擊非典鬥爭中,我區各級黨組織堅決貫徹中央和上級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積極投入到抗非典鬥爭中去,奪取了抗非典鬥爭的勝利,取得了明顯成效。實踐證明,只有把組織工作放到全區工作的大局下來認識、來把握、來部署,並善於根據大局的需要來推動工作,才能找準位置、履行職責、發揮作用,增強組織工作的主動性和實效性。

第三,要做好我區的組織工作,就必須與時俱進,創新思路,切實加強和改善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在全面加強和改善黨的建設,實施固本強基工程的進程中,黨的基層組織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做好新形勢下的組織工作,必須在繼承和發揚組織部門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推進思想觀念、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的創新。去年,根據社區黨建和非公黨建工作任務重、難度大的實際,我區採取抓點帶面的辦法,着重抓好黃崗鎮黨委、城西街道黨委、中鑫集團黨支部等七個市級的固本強基示範單位,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的作用,實現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整體推進,此外,還結合各類黨組織的特點,通過實施基層黨組織目標量化管理來強化基層黨組織規範化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實踐證明,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進組織工作,我們才能站得高一些,看得遠一些,想得深一些,使組織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不斷開拓新境界。

第四,要做好我區組織工作,就必須把“公道正派”作爲加強自身建設的核心內容來抓。做好新形勢下的組織工作,必須建一支高素質的組工幹部隊伍。組織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組工幹部的工作性質和職責特點,決定了加強組織部自身建設具有特殊重要性。公道正派是組織部門作風建設的核心。組工幹部必須自覺地把公道正派作爲一種思想作風、一種人格力量、一種政治品質來追求,作爲立身之本、爲人之道、處事之基來堅持。去年,區委組織部結合樹組工幹部公道正派形象活動,廣泛徵求意見,認真查擺存在問題,對照檢查,狠抓整改措施的落實,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內部管理的規章制度,並提出了服務基層、公開辦事制度一系列措施,爲加強和改善今後的組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實踐證明,抓好以“公道正派”爲核心的樹組工形象活動是組織部門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載體,是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加強組工幹部職業道德建設、提高隊伍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抵制和防止用人上不正之風的有效措施。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區組織工作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如領導幹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的學習實踐活動有待進一步深化;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後備幹部培養工作也要着力加強;幹部培訓的效果和質量有待提高;幹部考覈辦法和幹部監督工作的配套措施還有待完善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措施,抓緊研究解決。

同志們,今年的組織工作和人才工作面臨着更爲繁重的工作任務,我們要按照省、市委組織工作和人才工作會議的部署,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奮工作,用實際行動確保各項工作任務順利完成,爲實現我區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人才發言稿 篇2

在集團公司工作會議結束之際,我們緊接着召開人才工作會議,充分體現了人才工作在公司發展中的重要性。剛纔,春光同志做了一個很好的報告,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大會對集團公司科技創新功勳獎獲得者、中國高技能人才楷模、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等11名優秀人才進行了隆重表彰。他們是集團公司人才隊伍的傑出代表。在這裏,我代表集團公司黨組,代表集團公司和股份公司,向受到表彰的優秀人才表示熱烈的祝賀!

下面,我就人才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績

中國石化成立以來,歷屆黨組對人才工作非常重視,針對不同時期公司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及時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措施,爲公司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證。特別是近年來,各級組織人事、教育培訓等部門和單位,緊密結合公司發展實際,積極推進經營管理、專業技術和技能操作三支人才隊伍建設,在選才、育才、用才、聚才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考覈評價工作更加科學。不論是完善人才評價標準、改革職稱評審制度,還是開展全員績效考覈、選樹各類優秀人才,都更加註重能力、業績和貢獻,樹立了正確的用人導向,爲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了良好環境和條件。二是培訓開發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統一部署、分級管理、分層實施的培訓管理體系逐步健全,培訓內容、方式和手段更加豐富,各類人才培訓工程實施效果良好。崗位練兵、業務競賽、職業技能鑑定工作不斷加強,重點工程建設、重大科研開發、關鍵生產經營任務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三是統籌優化配置力度不斷加大。各部門、各單位堅持講政治、顧大局,爲集團公司重點工程建設、國際化業務發展和區外市場開拓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促進了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有效保障了公司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四是薪酬分配的激勵約束作用明顯增強。內部分配製度改革不斷深化,薪酬體系與業績、貢獻掛鉤更加緊密,各類獎勵制度有效實施,海外工作人員薪酬福利待遇逐步提高,企業年金順利啓動,極大地調動了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五是人才成長通道體系初步形成。經過不斷探索和試點,基本形成了規範統一的三支人才隊伍四個層次若干職級的職位序列,爲推動人才發展模式從“管理晉升”爲主向“職業發展”爲主轉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六是人才引進工作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各類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力度明顯加大,中央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千人計劃”得到積極落實。畢業生引進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重點院校畢業生引進比例顯著提高。同時,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在幹部隊伍建設、規範用工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績。

總的看,整個人才隊伍結構更加優化、素質更加優良,人才發展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形成了人人都做貢獻、人人都能成才的良好氛圍,有力地支撐了公司又好又快發展。這些成績來之不易,凝聚了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等部委長期以來的關心和支持,凝聚了公司各級組織人事、教育培訓戰線幹部職工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代表集團公司黨組,代表集團公司和股份公司,向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向人才工作戰線上的同志們、向爲公司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各類人才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努力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

剛剛召開的集團公司工作會議,以科學發展爲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爲主線,描繪了公司“”發展的美好藍圖,令人鼓舞,催人奮進。在實現“”發展目標所需的所有資源中,人才資源是最具活力的發展要素。無論是知識、技術還是資金,只有爲人所掌握、所運用,才能充分發揮作用。這次提交大會討論的《中國石化“”及未來十年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人才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方針和目標任務,部署了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具體措施。貫徹落實好這個綱要,對於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爲實現公司發展戰略目標提供有力人才保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爲做好新形勢下的人才工作,再強調幾點具體要求:

(一)樹立科學人才觀,加快更新人才工作理念。

人才問題,首先是觀念問題。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克服在人才問題上的各種不合時宜的觀念,是做好新形勢下人才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從人事部在這次會議前調研的情況看,大家反映比較多的是人才緊缺和人才流失問題,說明我們的人才工作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特別是我們的人才工作理念迫切需要更新。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人才優先發展等理念,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結合我們的實際,做好新形勢下的人才工作,必須牢固樹立“人才支撐發展,發展造就人才”的人才工作理念。一方面,實現公司“”發展目標,加快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能源化工公司,迫切需要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優化、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作支撐。另一方面,公司發展站到了新的起點上,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前景,爲各類人才施展才華、實現抱負提供了廣闊舞臺和難得機遇。只要我們堅持圍繞發展抓人才、抓好人才促發展,把人力資本作爲核心資產來經營,把人才資源開發作爲動態的系統工程來組織,就一定能夠形成人才與企業同發展、共進步的生動局面。

具體來講,更新人才工作理念關鍵要把握好:選才“三並重”、育才“四個三”、用才“五講”、聚才“三靠”。在選才上,要堅持德才並重的選才標準,重學歷不唯學歷,重才更要重德;要堅持內外並重的選才視野,注重人才來源多元化;要堅持相馬與賽馬並重的選才方法,注重公平競爭,擇優錄用。在育才上,要注重面向市場、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育才戰略;要堅持當前與長遠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育才與育德相結合的育才原則;要注重因材施教、職業生涯設計、自學成才的育才途徑;要有不怕“跑”、不怕“閒”、不怕“賠”的育才膽識。在用才上,要講政治,堅持任用一名幹部就是樹立一面旗幟;講胸懷,不怕用外人,不怕外人用;講時效,尊重和運用人才成長規律,做到用當其時;講優化,注重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及性格特點的優化配置;講藝術,做到用活人才、活用人才。在聚才上,要堅持靠政策、靠真情、靠事業凝聚人才。這些理念是從實踐中來的,要在今後的實踐中繼續堅持並不斷完善。

(二)暢通人才成長通道,積極創新人才發展模式。

暢通人才成長通道,實現各類人才“成長有通道、發展有空間”,既是尊重人才個性特點和人才成長規律的重要舉措,也是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現實需要。當前,通道不暢的問題,集中反映爲專業技術和技能操作人才的成長路徑“窄、短、堵”,基本上是千軍萬馬“擠”經營管理職務晉升這個“獨木橋”。有的人“擠”上去了,但經營管理工作卻不一定是他的最佳職業取向。有的人沒能“擠”上去,個人成長可能就會受到影響。所以,暢通人才成長通道,關鍵是理順專業技術和技能操作人才的職位序列,重點是增設專業技術和技能操作序列的高層級職位,並相應做好選聘工作。

從根本上講,我們推進人才成長通道建設,就是要衝破“官本位”思想的束縛,鼓勵各類人才立足崗位實現自身價值。在我們國家,“官本位”、“學而優則仕”、“技而優則仕”等思想由來已久,可以說是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我們要破除這種思想觀念,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此,我們在設計三類人才的職位序列時,不僅注意了縱向暢通,也注意了橫向貫通,使各層級職位在名譽地位、事業平臺、薪酬待遇等方面大體相當,以便這項工作得以順利推進。人才成長通道建設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工程,儘管方案經過試點和模擬試點,我們還是要堅持積極穩妥的原則,成熟一家、審批一家、實施一家,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確保取得積極的成效。

(三)堅持突出重點,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

高層次人才在公司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中有着引領帶動作用。目前,中國石化已進入“做大做強兼顧、更加註重做強做優”的發展階段,儘快在各領域培養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領軍人才,適應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需要,是一項非常緊迫的任務。春光同志在報告中對加強國際化經營人才、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拔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進行了重點部署,抓住了當前公司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的主要矛盾,大家要認真抓好落實。

發展國際化經營是我們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能源化工公司的必由之路。國際化經營人才不足的問題,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要加強國際化業務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分析,在積極開展引進工作的同時,立足於系統內現有的業務骨幹,以提高跨文化溝通能力爲重點,採取參加培訓和實戰鍛鍊相結合,儘快爲國際化業務發展輸送和準備一大批合格人才。即將實施的派駐海外工作員工薪酬福利管理辦法,目的是進一步加大吸引、穩定和激勵國際化經營人才的力度,引導更多人才投身到國際化業務中去。境內各企業要顧全大局,積極支持海外業務的發展,特別是油田企業要積極向國勘、國工輸送人才。

培養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技管理專家、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緊密結合打造上游“長板”、鞏固擴大煉油化工競爭優勢的戰略需要,緊密跟蹤各業務領域科技前沿,加快勘探開發和石油工程新技術、能源新技術、合成材料新技術等重點領域科技人才的培養。要依託重大科研項目、重點工程建設等實踐平臺,吸引集聚和培養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

關於人才培養,這裏強調兩點。一是要在提高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首先,要對組織人事幹部進行培訓,使他們能夠轉變觀念,建立起一套好的培訓機制和辦法。其次,要對培訓機構的幹部和教職員工進行培訓,使他們能夠更新培訓理念、創新培訓方式、豐富培訓內容,切實改進培訓的效果。中國石化要成爲國際化大公司,我們的管理幹部學院就要率先達到國際水平。第三,要根據每個人的特點,把人、事、訓結合起來,對各類人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努力避免“幹”與“訓”脫節。要把學習深造作爲一種榮譽、一種激勵、一種待遇,獎勵給業績突出的人員,讓他們在邊幹邊學中儘快成長起來。二是要在加強實踐鍛鍊上下功夫。要注重從科研、生產、經營和工程建設一線中發現拔尖人才,採取輪崗、交流、指派任務等多種方式,把他們放到“急、難、險、重”的崗位和工作中去歷練,使他們能夠在實踐中幹事創業、增長才幹。

(四)堅持以用爲本,充分發揮各類人才作用。

人才重在使用,在使用中體現價值,在使用中不斷成長。中國石化的事業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各種各樣的人才在中國石化都有用武之地。我們要立足用好用活人才,加快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爲各類人才充分發揮作用創造條件、營造環境。尤其重要的是,要在選人用人和優化配置機制建設上取得更大突破。一方面,要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不斷完善各類崗位特別是高端崗位的公開選聘制度,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選用人才與選拔幹部的道理是一樣的,選用一個人也是樹立一面旗幟。這面旗幟是舉賢任能,還是論資排輩,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加大公開選聘力度,爲人才成長提供公平的機會,就能樹立起正確的用人導向,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優秀人才也就能夠不斷涌現出來。另一方面,要堅持集團公司統籌配置的原則,圍繞公司發展的需要,推進內部人才有序流動,積極爲各類人才成長搭建平臺。在這方面,我們一定要解放思想。“人往高處走”,這個“高處”就是幹事創業的更大平臺。如果我們自己不能克服人才內部流動的障礙,不能爲優秀人才提供合適的平臺,就有可能失去優秀人才,因爲人才往外部流動在當今社會是沒有障礙的。

(五)拓寬選才視野,加大人才引進力度。

人才引進是加快人才結構調整、佔領人才競爭制高點的有效途徑。隨着中國石化的規模實力不斷增強、人才發展環境不斷改善,我們的事業對人才的吸引力正在增強。要抓住機遇,進一步加大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一要拓寬視野。要堅持全球視野,不論是國內人才還是國外人才,不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只要符合事業發展的需要,就要積極引進。不但國際化業務要立足全球選用人才,國內業務也要拓寬視野,在適當崗位上聘用一些優秀的外國人,這樣不但可以帶來新的理念和工作方式,還能促進跨文化融合。二要拓寬渠道。要進一步改進人才招聘工作,積極採取網上招聘等方式,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的人才需求信息。要做好中央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千人計劃”的工作,發揮好博士後工作站、人才工作室和科技創新團隊的引才作用,規範技能人才引進渠道。三要堅持標準。既要看學歷、資歷,更要看能力、水平,確保引進人才的質量。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強畢業生引進管理,把好畢業生引進這個“關口”,大幅提高重點院校、急需專業畢業生的引進比例。對引進的人才,要充分尊重、積極支持、放手使用,使他們能夠充分施展才幹。

三、加強對人才工作的組織領導

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爲做好人才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證。

一是要落實好人才工作責任。各級領導班子要把人才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學制定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佈局,研究解決人才工作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努力實現以人才優勢促進發展優勢、以發展優勢造就人才優勢。要進一步完善黨委統一領導,組織人事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和單位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推動人才工作的強大合力。各部門、各單位主要領導要擔負起抓“第一資源”的第一責任,積極支持組織人事部門的工作,帶頭做好培養、發現和使用人才的工作。

二是要更加關心和愛護人才。要針對各類人才成長特點,積極提供發揮作用的平臺,使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不斷增強本領才幹,更好實現自身價值。要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鼓勵獨立思考、大膽創新。要格外關心各類人才的學習和生活,千方百計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使他們能夠安心工作。要加大選樹優秀人才的力度,廣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蹟,推動形成見賢思齊、奮發進取的良好風尚。

三是要加強組織人事部門自身建設。組織人事、教育培訓等部門和單位在人才隊伍建設中肩負着重要的責任,要堅持從嚴律己、從嚴帶隊伍,努力成爲一支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過硬隊伍。要本着對事業發展和個人成長高度負責的精神,自覺做到公道正派、心地善良,悉心發現人才,正確識別人才,積極培養人才。只有自己正派、心地善良,才能對別人公道。培養一個幹部很不容易,但要斷送一個幹部的前程是很容易的。我們的幹部不是完人,不可能一點毛病都沒有。有了毛病,就要本着“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及時提醒、教育和糾正。組織人事幹部還要做到心態平和,甘當“鋪路石”,看到別人晉升和進步,自己心裏不“發毛”。要努力把握人才工作規律,更新工作理念,改進工作方法,加快提高人才工作整體水平。要採取培訓、交流、掛職等多種方式,努力造就一批從事人才工作的高素質人才。

事業發展需要人才,人才成長離不開事業平臺。我們處在事業和人才快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希望大家按照公司“”及未來十年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和這次會議的部署,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統一思想,真抓實幹,努力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爲推進中國石化科學發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人才發言稿 篇3

今年以來,市科技局緊緊圍繞創新型城市建設和“三創”活動的開展,立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優化政策,搭建平臺,創新方式,突出抓好創新型人才和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爲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一、優化政策環境,完善科技人才創新激勵機制

一是完善《萊蕪市科學技術獎勵暫行辦法》,設立科技進步最高獎項,每人獎勵10萬元,目前已有兩人獲得該獎勵。今年授予科技進步獎55項,總獎金20萬元。二是規範《萊蕪市專利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萊蕪市優秀專利發明人獎勵辦法》,每年設立70萬元專利發展補助資金,對專利授權人、優秀專利發明人每人給予600-元補助或獎勵。今年以來已補助授權專利466項,發放補助資金45萬元,並拿出2萬元專利補助資金,用於獎勵優秀專利發明人。三是完善了《萊蕪市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項目管理辦法》,通過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吸引培養了一批創新型科技人才。今年以來,共組織實施2個國家支撐計劃、2個“863”計劃、4個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等一批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吸引了4名院士、16名行業領軍專家參與項目實施,培養了20名企業技術骨幹。

二、深化產學研合作,拓寬高層次人才引進渠道

一是利用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等金字招牌,積極推進市政府與高校院所的全面科技合作。先後與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中南大學、西安牆材院、山東農業大學等12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全面科技合作關係,並舉辦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萊蕪行、山東農業大學專家萊蕪行等各類科技活動。今年以來先後舉辦兩次全國粉末冶金學術及應用技術座談會,邀請24位專家,深入12家企業考察指導產業發展。圍繞粉末冶金、高分子材料、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月份,我們邀請中科院、省科學院17名知名專家到我市對產業科技需求進行把脈會診、出謀劃策,先後深入21家企業詳細瞭解企業技術需求和生產經營情況,並提出了多項建設性意見。

二是積極引導高新技術企業與國內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今年來,先後引導愛地高分子、生態潔等家高新技術企業與中科院化學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12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長期科技合作關係。目前,全市已有60家高新技術企業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等100餘家高校院所建立了技術協作關係,聘請130餘名專家教授擔任企業常年技術顧問,爲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是立足我市優勢產業,瞄準國際前沿技術,積極推進國際科技合作。今年來,先後促成了泰鋼集團與烏克蘭鈦研究院、新藝製品與白俄羅斯國家科學研究院、力創公司與美國鏗騰公司等8個國際合作項目,吸引了20餘名國外一流專家參與項目研發。其中,泰鋼集團合作的不鏽鋼項目被列入科技部國際合作計劃,獲得了430萬元的無償資金扶持;新藝製品出資300萬元共同研發的高強度粉末冶金結構件項目被列爲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

四是建立各類產學研合作平臺。先後引導企業建立3家院士工作站、8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10家中試基地,引進120餘名高科技人才參與平臺建設和項目研發,大大提升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今年在中興汽車、固德化工和生態潔公司建立的家院士工作站,引進了北京科技大學胡正寰、中石化撫順研究院胡永康等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0名博士進站工作,積極開展高新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

三、創新培訓方式,提高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意識

一是開展優秀企業家創業培訓活動,培養造就一批創新型企業家隊伍。面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我們重點針對企業家隊伍發展境界不高、創新意識不夠、創大業慾望不足、駕馭複雜局勢能力不強等問題,啓動實施了全市規模以上企業負責人赴浙江健峯企管集團參加培訓計劃。培訓活動從今年3月份開始,8月份結束,共組織7期,373人蔘加了培訓。通過培訓,對企業家在新的管理思維模式、戰略規劃、發展方向等方面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目前所有參訓企業都對所學知識進行了消化提煉,正在對員工進行分期培訓,有80%的企業正在研究制定企業管理新模式方案,50%的企業正與健峯公司洽談後續的輔導培訓。

二是舉辦各類專題報告會,增強科技人員自主創新意識。先後邀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省科技廳廳長翟魯寧、省企業專利協會會長董以浦等領導,到我市就知識產權、自主創新等作專題報告,共組織60家高新技術企業、92家民營科技企業負責人、技術骨幹80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使企業科技人員開拓了視野、提升了境界,增強了幹大事、創大業的信心和決心。

三是積極引導企業選派骨幹人員到國內知名高校院所、企業進行充電深造。今年以來,先後引導汶河化工、愛地高分子等13家高新技術企業170餘人分別到16家高校院所和企業進行知識更新和技術培訓。力創公司選派12名技術骨幹參加了山東科技大學工程碩士培訓班;愛地高分子選派15名技術管理人員到海爾集團參加業務培訓。

儘管我們在人才引進、培養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當前複雜多變的嚴峻形勢,對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完善體制機制、健全政策措施,力求在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引進培養上取得新突破,重點做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繼續抓好科技獎勵、專利補助等各項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政策的落實。嚴格履行兌現市科技局支持全民創業的服務承諾,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儘快出臺《關於加快引進海內外高科技人才的意見》,並按照意見要求,認真做好信息發佈、人員考覈認定和政策兌現落實等工作。積極爭取更多高新技術項目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等重大科技計劃,吸引培養一批創新型科技人才。

二是圍繞我市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搭建各類合作交流平臺,爲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有力支撐。突出抓好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科研平臺建設,力爭年內,新建家院士工作站、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家中試基地。以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爲依託,加快推進功能完善、設施完備、服務高效的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建設,吸引一批高科技人才到中心創新創業。深入推進市政府與中科院、工程院等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舉辦院士行、專家研討會等各類學術交流活動,爲我市企業發展建言獻策。設立國際科技合作專項資金,支持引導我市企業與國外一流高校院所和企業開展技術攻關、產品開發、成果轉化等方面合作,吸引一批國外優秀人才和海外華人智力資源,不斷提高企業影響力和產業競爭力。

三是抓好各類科技人才創業培訓。做好優秀企業家創業培訓後續輔導,將培訓進一步延伸到研發、管理、生產、銷售等不同層面,一方面指導企業採取不同方式,將培訓知識回味消化,分期輔導,搞好內部培訓;一方面針對企業需求,分期請健峯公司專家到企業諮詢論證、現場診斷,拿出解決方案。11月份將組織部分高新技術企業的優秀企業家到中國臺灣接受高層後續輔導培訓。同時,圍繞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積極開展科普宣傳、農村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專利知識培訓等各種培訓活動,培養一批實用型人才。

人才發言稿 篇4

同志們:

今天,我們隆重召開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工作會議,向評選出的名890優秀技術技能人才頒發榮譽證書和聘書,充分體現了集團公司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會上,宣讀了集團公司《關於授予等890人爲優秀技術技能人才的通知》,優秀技術技能人才代表作了表態發言,下發了有關文件。各單位要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認清集團公司人才工作面臨的形勢,增強做好人才的緊迫感、責任感人才問題事關企業興衰成敗。多年來,集團公司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各級組織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對推動集團公司改革發展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能夠研製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靠的是優秀煤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單位用24個月建成5年才能建成的項目,並一次試車成功,關鍵是擁有一直技術過硬的煤化工人才隊伍。目前,集團公司大學以上學歷人員5274人,佔管理人員的30%;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000人,佔職工總數的13.32%,人才隊伍規模逐年壯大,整體素質明顯提高。但是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集團公司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與集團公司加快大項目建設和戰略資源開發的新形勢要求還有很大差距,與集團公司建設國際化企業集團的需要還有很大差距,與國內外先進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一是各級組織科學的人才觀還沒有真正形成,抓好人才工作的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還不夠強。二是隨着一批大項目建成投產和戰略資源開發深入推進,集團公司人力資源、後備幹部特別是能夠支撐一方的管理人才不足問題較爲突出。人力資源整體素質偏低,高層次、高技能、複合型、國際型人才十分短缺。截至*年底,集團公司具有高級職稱人員1408人,僅佔員工總數的1.6%;大學以上學歷人員5054人,僅佔員工總數的5.8%。三是人才結構和分佈不盡合理,總體過剩與局部短缺矛盾十分突出。傳統專業人才相對集中,新興產業專業管理、技術和技能人才缺乏。“”期間,集團公司確立了規劃目標,制定了振奮人心的目標規劃,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和戰略資源開發,人才短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四是人才流失和浪費現象比較嚴重。—方面是相關專業人才總量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另一方面是學非所用、用非所長,非專業人員擠佔專業崗位,低層次人才擠佔高層次崗位現象比較普遍,使有限的人才得不到合理利用,挫傷了人才積極性,造成部分人才外流。五是人才管理體制和機制還比較落後,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人才工作機制尚未形成。六是人才隊伍學習力、創新力和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集團公司深刻認識到加強人才工作的緊迫性、重要性,從去年以來,進一步加大了人才工作力度。在廣泛調研學習基礎上,出臺一系列文件意見,從去年9月份開始,在集團公司上下廣泛了優秀技術技能人才評選工作。這次評選歷時兩個半月,領導重視,發動廣泛,標準科學,組織嚴密,是集團公司有史以來參評工種最多、組織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的一次人才評選活動,共評出20xx年度優秀技術技能人才770名,全部通過了公示,充分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評出了水平、評出了幹勁。在今天命名的770名優秀技術技能人才中,有不畏艱難、刻苦鑽研、大膽創新、勇於實踐,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技術工作人才;有愛崗敬業、勤奮好學、埋頭苦練、技術精湛,在同行業、同領域出類拔萃的高技能人才。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新時期各類人才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精神風貌,具有鮮明時代特徵。他們是集團公司各行各業的行家裏手和技術技能標兵,是各類人才的優秀代表,是廣大幹部職工學習榜樣和楷模。在此,我代表集團公司領導班子向優秀技術技能人才表示熱烈祝賀和崇高的敬意!

這次優秀技術技能人才評選工作,爲集團公司加強人才開發管理探索出一條新路子,使我們在人才隊伍建設上有了好的起步。但如何用好、用活這些人才,合理優化配置,更好地發揮人才作用,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各級組織和領導幹部一定要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從集團公司做強做大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人才工作、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大局意識和憂患意識,切實把人才工作作爲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抓緊抓好。

二、全面落實科學人才觀,抓好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三個環節,形成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人才工作體制和機制

人才工作有沒有生機活力,關鍵在人才體制機制。要全面落實科學人才觀,更新人才觀念,健全人才制度,創新管理模式,努力形成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人才工作新體制、新機制。集團公司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人才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是: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集團公司改革發展中心,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樹牢“三個觀念”,抓好“三個環節”,建立“三個機制”,造就“三支人才隊伍”,爲建設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國際化企業集團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一)堅持科學人才觀,牢固樹立“三個觀念”。一要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越來越突出。誰擁有一流人才,誰更注重人才的開發與管理,誰就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21世紀是人力資源的世紀,21世紀的競爭是核心人才的競爭。我們必須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自覺地改變見物不見人的舊觀念,牢固確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二要樹立“人人都可以成爲人才”的觀念。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堅持德才兼備原則,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爲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三要樹立以人爲本的觀念。要把促進人才的健康成長和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擺到首要位置來抓,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抓好人才的教育培養、引進使用和關心激勵。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切實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當其時,創造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

(二)切實抓好人才引進、培養、使用三個環節。一要抓好人才引進工作。要根據集團公司發展規劃,及時制定人才引進規劃,建立人才准入制度,通過校園招聘、社會招聘、人力資源租賃和項目合作等方式,抓好相關人才的引進工作,重點引進高級和緊缺人才。對集團公司發展急需的高級專業人才,採取直接從社會上招聘。開展借腦引智活動,加強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對高素質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過諮詢、兼職、短期聘用、技術合作等方式靈活引進國內外智力,借腦發展。二要分層次抓好人才培養工作。要把企業人才工作的重點放到現有人才的培養上,運用學歷培訓、員工技能培訓和定期崗位輪換等方法,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培訓力度,提高各類人才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要進一步完善繼續教育和培養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加強集團公司內部教育培訓體系建設,增強師資力量,提高培訓質量,擴大教育能力。要開展羣衆性的“學、練、比”活動,抓好職工崗位技能練兵和比武活動,培養各類崗位能手,在集團公司掀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立足崗位做貢獻的高潮。要進一步深化創建學習型企業活動,形成全員學習、持續學習、終生學習的濃厚氛圍,提高學習力、創新力和競爭力。要注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各類人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在實踐中完善自我、在競爭中提高自我、在奮鬥中充實自我。三要留住和用好人才。要建立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業留人、以實現自身價值留人的機制,爲人才施展才能提供用武之地。要從政治上、生活上多關心人才,爲他們排憂解難,消除後顧之憂。要把培養人才、引進人才和用好人才結合起來,既要重視高學歷和較高理論水平的人才,又有重視實踐經驗豐富、有真才實學的“土專家”;既要重視引進外來人才,又有重視內部人才潛能的開發,防止“燈下黑”;既要重視培養各類緊缺人才,也要重視職工整體素質的提高,使各類人才在兗礦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創新有條件,成功受尊重,貢獻有回報。

(三)建立健全科學的人才評價、選用、激勵機制。實施人才興企戰略,最根本的是建立和完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人才工作體制和機制。要把有利於促進人才成長,有利於促進人才創新活動,有利於發揮人才對改革發展的推動作用,作爲深化人才工作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決破除那些不合時宜、束縛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觀念、做法和體制,推動人才工作機制的全面創新,做到吸引人才廣開門路,選拔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放手大膽,對待人才不求全責備。一要建立健全以能力和業績爲重點的人才評價機制。根據德才兼備的要求,從建立健全崗位目標責任制入手,建立以業績爲依據,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各類人才評價指標體系,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職務。要完善人才評價手段,大力推廣應用現代人才測評技術,努力提高人才評價的科學水平。對於經營管理人才的評價,要突出經營業績和綜合素質,完善反映經營業績的財務指標和反映綜合管理能力等非財務指標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對專業技術人才的評價,以打破專業技術職務終身製爲重點,積極探索資格考試、考覈和同行評議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對高技能人才的評價以崗位技能和崗位效益爲重點。二要建立健全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充分施展才能的選人用人機制。堅持公開、公正、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打破論資排輩的觀念和做法,任人唯賢、唯纔是舉,不拘常規、不拘一格,無論年齡大小、學歷高低、資歷深淺,只要有才能、有水平,爲企業做出貢獻的,都應培養、提拔和重用,都應給予應有的物質和精神待遇。要以工人能進能出、幹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爲目標,積極實施“三項制度”改革,打破幹部工人身份界限,淡化官本位,實行公開競聘上崗,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創造一個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三要建立健全調動人才積極性、創造性的分配激勵機制。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探索建立鼓勵人才創新創造的分配製度。要定期組織優秀人才外出療養、學習,對職工個人發明以名字命名推廣,有突出貢獻的要大張旗鼓地表彰獎勵,真正讓人才“亮”起來、“香”起來、“火”起來。要認真執行集團公司《高校畢業生招聘及管理辦法》,落實相關政策,切實創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環境。

(四)加強“三支人才隊伍”建設。根據集團公司可持續發展需要,以培養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爲重點,加快推進“三支人才隊伍”建設。一是着眼增強創業能力,加強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按照“爲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強化“四好”領導班子建設,加強學習培訓和實踐鍛鍊,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六種能力”。要把懂經營、善管理、業務精、重實幹的人才及時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形成一支具有世界眼光和現代經營理念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隊伍。二是着眼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繼續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方針,健全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和機制,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利用科研機構的平臺優勢,加強產學研聯合,形成高新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完善研發項目和資金合同管理制、首席科學家負責制和適應科技創新的薪酬制度,充分調動專業技術人才積極性。三是着眼提高職工崗位操作技能,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高技能人才是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在發達國家,高級技工佔技工總數的30%-40%,我國高級技工僅佔技工總數的4%。近年來,由於存在重學歷、輕技能的偏見,集團公司部分職工學技術、鑽業務積極性下降,高級技工緊缺問題比較突出。各級組織要加大投入,強化培訓,切實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要探索實施“首席員工制”,精心培育企業的“尖子工人”、“金牌工人”和“名流工人”。要廣泛開展創建學習型企業、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通過技術比武、崗位練兵、勞動競賽等多種形式,發揮好高技能人才在生產經營中的骨幹作用,努力造就一批業務精湛、技術過硬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三、加強優秀技術技能人才管理,發揮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在改革發展中的骨幹帶頭作用

在今天會議上,集團公司下發了《優秀技術技能人才聘任、考覈及管理暫行辦法》。各級組織要嚴格按照《暫行辦法》要求,切實抓好各類優秀技術技能人才的教育管理工作,每一位被授予優秀技術技能人才的同志,一定要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增強責任意識、團隊意識,發揮好在改革發展中的骨幹帶頭作用。

(一)加強優秀技術技能人才管理工作。技術技能人才是企業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評選優秀技術技能人才,並給予月度每人500-3000元特殊津貼,體現了集團公司對技術技能人才及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這在全省、全國煤炭系統都是一次重大的人才舉措。由於是首次評選,沒有成熟經驗,評選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後逐步加以改進提高。有關部門要抓緊修訂完善《優秀技術技能人才評選管理試行辦法》,進一步增強評選工作科學性和有效性。爲確保評出的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在本職崗位上更好地發揮作用,集團公司制定下發了《關於優秀技術技能人才聘任、考覈及管理暫行辦法》和不同層次人才目標管理責任書。一是對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實行聘任制,聘期兩年,期滿自行解聘。技術專家、學科帶頭人由集團公司行文聘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優秀技能人才由所在單位聘任。二是加強對優秀技術技能人才考覈。實行年度考覈與定期考覈相結合,技術專家由集團公司考覈,學科帶頭人由集團公司會同專業公司共同考覈,優秀技術技能人才由所在單位自行考覈、考覈結果報集團公司備案。三是對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實行動態化管理。集團公司根據生產經營和科研工作需要,有權對優秀技術技能人才統一調配和使用,有權就重要的技術管理課題組織各方面人才進行會診或攻關。這次會議之後,各單位都要建立人才管理檔案、臺帳和人才庫,與每一名優秀技術技能人才簽訂人才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聘期內的工作目標和責任。集團公司、專業公司、各單位要嚴格按照考覈權限和程序,嚴格考覈,及時瞭解、掌握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工作、學習、生活動態,聘期內考覈不合格的堅決予以解聘,並不得申報下一期的人才評選。

(二)建立健全科學的人才工作機制。各級組織要以這次優秀技術技能人才評選爲契機,總結經驗教訓,遵循人才資源開發規律,加快建設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人才工作機制。一要建立健全以能力、業績爲重點的人才評價機制。從健全崗位目標責任制入手,建立以業績爲依據,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各類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完善人才評價手段,改革人才評價方式,推廣應用現代人才測評技術,提高人才評價科學水平。二要建立健全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人用人機制。堅持公開、公正、平等、競爭、擇優原則,打破論資排輩觀念和做法,任人唯賢、唯纔是舉,不拘常規、不拘一格,無論年齡大小、學歷高低、資歷深淺,只要有才能、有水平,爲企業做出貢獻的,都應培養、提拔和重用,都應給予應有的物質和精神待遇。要以工人能進能出、幹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爲目標,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推進管理崗位與技術崗位分設,科級以上幹部實行競聘上崗,依法規範勞動用工管理。三要建立健全充分調動人才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激勵約束機制。

(三)加快“三支人才隊伍”建設。根據集團公司可持續發展需要,統籌各個層次人才需求,以能力建設爲重點,加快推進“三支人才隊伍”建設。一要着眼增強創業能力,加強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按照爲民、務實、清廉要求,強化“四好”領導班子建設,加強學習培訓和實踐鍛鍊,提高各級班子“六個能力”。要把懂經營、善管理、精業務、重實幹的人才及時充實到各級班子,加快培養一支具有現代經營理念的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隊伍。二要着眼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三要着眼提高職工崗位操作技能,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各級組織進一步明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刻認識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要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優秀技術技能人才的先進事蹟,大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要迅速掀起向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學習熱潮,引導廣大幹部職工以標兵爲榜樣,刻苦鑽研業務、學習技術,人人爭做優秀技術技能人才。要把人才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培育“核心職工”,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增強企業凝聚力和戰鬥力。

各級領導幹部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維,堅決破除那些不合時宜的舊觀念、舊做法,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重點強化“三個觀念”:一要強化“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觀念。切實增強“人才就是財富、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競爭力、人才就是發展後勁”意識,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人才,工作上大膽使用人才。二要強化“人人都可以成才”觀念。重實踐、重貢獻、重能力、重業績,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三要強化“以人爲本”觀念。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既抓人才教育、培養和引進,又抓人才使用、關心和激勵,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

各類人才要創新進取,乘勢而爲,切實做到思想境界有新提高,工作作風有新轉變,綜合素質有新增強。一要樹立“素質創造一切、學習成就未來”的思想。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信息網絡快速發展、知識更新急劇加快的當今時代,人才只是一個相對發展的概念。昨天、今天是人才,如果安於現狀、不求進取,不注重加強學習、提升能力,明天就不是什麼人才。優秀技術技能人才是一種榮譽和稱號,是對某一特定時期成績的肯定和認可,更是一種責任和壓力。希望大家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積極進取的良好精神狀態。要增強危機感、壓力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加奮發努力地幹好本職工作。二要大力弘揚 “四種精神”,團結奮鬥,協力攻關。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每個人都把掌握的新知識、新技術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我們的團隊纔會產生無窮的力量,纔會產生1+1>2的效果。希望大家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大力弘揚團隊精神,發揮個人優勢,影響帶動團隊形成羣體智能的集聚效應和工作合力。要建立“一接三”技術技能幫教機制,積極“傳幫帶”,以先進帶後進,促進共同提高,打造學習型、協作型、創新型一流團隊。三要在具體工作中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技術技能人才優秀不優秀、是不是真正的人才,最終要由實踐來檢驗,要靠工作來證明。各位技術專家、學科帶頭人和優秀技術、技能人才要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圍繞急難險重任務,時時處處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要針對制約三大主業加快發展的技術難題,影響安全生產的重大課題,生產建設中遇到的技術難題,開展科研攻關,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加快科技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以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集團公司又快又好發展。

四、加強領導,優化環境,開創集團公司人才工作新局面

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既是一項緊迫任務,也是一項長期複雜的系統工程。各級組織要加強領導,優化環境,以求真務實精神抓好人才工作,做到堅持“一個原則”,構建“一個平臺”,把握“三個環節”,不斷開創集團公司人才工作新局面。

堅持“一個原則”,就是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羣衆的優勢,形成黨委統一領導,人事組織部門牽頭總抓,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幹部職工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要結合集團公司“”規劃,制定“”人才工作規劃。組織人事部、人力資源部牽頭抓好落實。要像抓安全生產那樣,把人才工作納入各級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目標責任制,作爲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重要依據,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考覈、有獎懲。各專業公司、各單位主要領導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抓、負總責,全面深入分析本單位人才狀況,理清思路,找準重點難點,拿出具體措施,確保人才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構建“一個平臺”,就是要圍繞“讓想幹事業的有機會、能幹事業的有舞臺、幹成事業的有地位”這一目標,優化人才工作和生活環境,積極構建各類人才幹事創業的良好平臺。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認識到,不尊重人才就是觀念落後,不培養人才就是工作最大的被動,留不住人才就是失職,進一步增強抓好人才工作的責任感和主動性。要有愛才之心、識才之眼、納才之量、用才之法,對各類人才政治上關心、生活上熱心、感情上貼心,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要大力營造領導器重人才、羣衆羨慕人才、人人爭當人才濃厚氛圍,確保各類人才引得進、留得下、用得好,爲集團公司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把握“三個環節”,就是要切實把握好人才引進、培養、使用三個環節。一要多渠道抓好人才引進工作。根據產業發展實際,制定實施人才引進規劃,通過校園招聘、社會招聘等形式,重點引進一批專業急需人才。創新思路和觀念,對一些高層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過諮詢、兼職、短期聘用、技術合作等方式,借腦引智,促進發展。二要分層次抓好人才培養工作。把企業人才工作重點放到現有人才培養上,充分運用學歷培訓、員工技能培訓和定期崗位輪換等方法,加大培養力度,強化“造血”功能,提高各類人才學習實踐和創新能力。三要切實留住和用好人才。“使用是最好的培養”。各級組織和領導幹部要把引進、培養和用好人才結合起來,健全完善以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實現自身價值留人的機制,重用改革創新之人,敢用超過自己之人,善用有棱角之人,切實爲各類人才發揮聰明才智提供用武之地,使他們在集團公司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創新有條件,成功受尊重,貢獻有回報。

同志們,興企創業,人才爲本。讓我們以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全面落實科學人才觀,深入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不斷開創集團公司人才工作新局面,爲全面完成年度經濟奮鬥目標,加快建設國際化企業集團而努力奮鬥!

人才發言稿 篇5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全省農行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研究制定我行人才培養工程規劃,大力實施人才強行戰略,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組織人事工作,爲我行的改革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受牛行長委託,下面,我代表地分行黨委講幾點意見。

一、要充分認識實施人才強行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人才問題是農業銀行改革發展、興旺發達的關鍵所在。總分行黨委根據目前農業銀行面臨的嚴峻形勢,站在戰略的高度,作出了人才強行的重大決策,其目的就是要營造廣納羣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創造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環境,爲實現農業銀行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全行上下要從以下方面來認識。

實施人才強行戰略,是農業銀行與國際接軌的迫切需要。加入WTO後,農業銀行的業務經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隨着我國政府在金融領域承諾的逐步履行,國內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日益加大,更多的外資銀行搶佔中國金融市場。從國際現代銀行業發展趨勢看,全能化經營、國際化發展、多元化競爭、網絡化普及、規範化運作的經營特點越來越突出。從農業銀行的現狀看,不僅現代商業銀行的經營特點尚未完全顯現,而且在管理水平、管理手段、服務質量,特別是資產質量、資本充足率、盈利能力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着相當大的差距,要儘快建立適應國際銀行業發展趨勢的、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機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就必須實施人才強行戰略,抓緊培養造就一大批通曉現代商業銀行運行規則,具有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各類人才。

實施人才強行戰略,是農業銀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在未來幾年內,中外商業銀行之間將圍繞金融市場、優質客戶、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展開更高層次、更大範圍、更爲激烈的全面競爭。而中外銀行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外資銀行、股份制銀行憑藉其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優越的工作條件、優厚的薪酬待遇以及誘人的個人發展機會,將與我們爭奪業務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專業技術人才,以及具有高學歷或高附加值的優秀經營管理人才。誰擁有了更多的人才資源,誰就能在競爭中爭取主動、求得生存、有效發展、贏得未來。因此,必須抓緊實施人才強行戰略。

實施人才強行戰略,是農業銀行辦好現代商業銀行的迫切需要。農業銀行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形勢要求我們必須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力爭把農業銀行辦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商業銀行,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法人治理結構,需要一流的決策領導人才;推動農業銀行的管理創新、機制創新、制度創新,需要一流的專業管理人才;實現科技興行的戰略目標,實現各項業務的全面發展,需要一流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佔領市場、維護客戶、推介新產品,需要一流的市場營銷人才;完善網點功能、提供優質服務、提升農業銀行的社會美譽度,需要一流的崗位技能人才。總之,要實現把農業銀行辦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商業銀行的宏偉目標,就必須實施人才強行戰略。

近年來,在地分行黨委的領導下,我區農行人才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比如,初步建立了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人才選用機制,全面推行了科級以下幹部競爭上崗制度;加強了對年輕幹部的培養力度,向省分行“百名優秀年輕幹部人才庫”推薦了符合條件的人員,通過崗位輪換和多種形式的交流任職,促進了年輕幹部的成長;積極探索效益型分配機制,逐步樹立了“增資靠效益、收入憑貢獻”的分配理念,對專業人才落實特崗津貼;加大了對人才的培訓力度。

同時,也應該清醒地看到,面對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我行人才工作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在思想觀念方面,還沒有完全樹立以人爲本和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重貨幣資本,輕人力資本,對人才重使用、輕培養。在人才使用方面,過於強調高學歷、高資歷、低年齡,在一定的程度上埋沒了人才;在政策制度方面,“拴心留人”機制和措施還不到位;從人才隊伍現狀看,在總量上、質量上和結構上都存在着較大差距。20xx年底,全區農行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員僅佔3.2%;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結構不合理,還有相當一部分屬於“經驗型”;全行沒有一名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僅佔員工總數的8.9%。上述問題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並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人才發言稿 篇6

同志們:

這次全市人才工作會議,是在我市全面實施""規劃,推進經濟社會邁向新里程的重要時期召開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全區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分析我市人才工作形勢,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人才工作,全面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剛纔,表彰了**市十佳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十佳學科帶頭人、十佳自主創業大中專畢業生。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對受到表彰的同志表示熱烈的祝賀!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人才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切實增強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人才是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重要創造者和傳播者。當今世界已進入以人力資本爲依託的經濟發展期,經濟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物力資本轉向依靠人力資本,從主要依靠自然資源轉向依靠人才資源。西方發達國家不僅重視本國人才,而且還通過各種手段引進人才。國內各省區市也在紛紛加大人才資源開發力度,人才競爭已成爲影響全局的競爭。

(一)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是應對激烈的人才競爭的需要。當今世界經濟的競爭突出表現爲人才的競爭,人才資源已成爲第一位戰略資源。誰擁有人才,誰就擁有競爭力,誰就擁有發展的主動權。所有經濟強盛國家和發達地區的發展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從國外看,世界各國特別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十分重視人才,對人才的爭奪戰愈演愈烈。他們憑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優越的科研條件,千方百計吸引發展中國家的人才。美國之所以雄踞世界經濟領頭羊位置長達半個多世紀,與美國的人才引進戰略,廣泛網羅人才密切相關。20世紀80年代以後,每年有6000名以上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工程師進入美國。英國採取全球化的人才戰略聚集世界各地高科技人才,僅在英國劍橋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就有78位。日本通過移民法不惜"重金"大量招攬各界精英人才,建立接納留學生體制,提出了在21世紀初接納10萬名留學生的目標。新加坡在加強培養本地人才的同時,廣泛吸納世界各國人才,解決經濟擴展所帶來的人才不足問題。從國內看,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對人才的爭奪也同樣激烈,長三角地區各城市將人才開發工作列爲一號工程,爲實現跨越式發展積聚能量。以深圳爲代表的珠三角迅速崛起,起決定作用的是人才。深圳經濟特區創立20多年來,從國內外引進了80多萬高素質的各類專業人才、高新技術人才,創造了聞名的"深圳速度"。

(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是改善我市人才隊伍現狀的必然要求。近年來,特別是"十五"期間,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中央和自治區關於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人才工作不斷得到重視和加強,人才隊伍不斷髮展和提高。但從人才隊伍建設的總體情況來看,我市人才總量不多,整體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特別是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緊缺,新型農村實用人才偏少,人才機制不活,政策環境欠優,人才流失比較嚴重。據統計,全市人才總量爲80.22萬人,每萬人口擁有人才僅爲2156人;公有制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爲58700人,每萬人口擁有專業技術人才僅爲158人,比全國和全區平均水平分別少84人和7人,其中高職稱專業技術人才爲1100人,佔公有制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總數的2,比全國和全區平均水平分別低6個百分點和2個百分點。技能人才爲4.71萬人,僅佔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從業人數的6。高技能人才僅佔技能人才總數的26。農村實用人才爲54萬人,每萬農業人口擁有實用人才僅爲1662人。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是我市發展全局的戰略需要。當前,我市正抓住良好的發展機遇,全方位融入多區域開放合作,奮力向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目標邁進。要實現這一偉大目標,迫切需要大批建設人才。沒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就不可能實現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就無法促進優勢資源轉化爲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進而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當前,我市既面臨人才"瓶頸"制約,又面臨人才競爭挑戰,人才工作任務艱鉅,形勢逼人。如果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我們就難以加快發展,難以適應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難以應對來自發達地區在經濟科技上佔優勢的壓力。各級黨委政府務必對人才形勢有清醒的認識,增強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把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作爲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問題的關鍵環節抓緊抓好,造就一支創新型的人才隊伍,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二、突出重點,大力推進人才強市戰略

""時期,是我市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時期。實施好""人才發展規劃,做好人才工作,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人才發展全局,樹立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科學人才觀,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堅持把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爲根本出發點,以能力建設爲核心,以培養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爲重點,以體制創新爲動力,依託資源優勢吸引人才、圍繞優勢產業培養人才、藉助外來投資引進人才、建設良好平臺使用人才、創建優越環境留住人才,推進人才資源整體性開發,努力建設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20xx年,全市人才總量達到95萬人以上,每萬人口擁有人才提高到2480人以上。其中,公有制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達到6.07萬人,技能人才達到7萬人以上,農村實用人才達到64萬人以上,非公有制經濟人才達到16萬人以上。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非公有制經濟人才大專以上學歷比例顯著提高,人才在各領域分佈和人才專業結構、層次結構趨於合理,專業技術高級人才比例提高到2.5以上。

(一)以引進和培養"兩高一新"人才爲重點,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加強人才工作,必須統籌抓好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實現不同層次人才協調發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的公務員隊伍;培養大批有戰略眼光、會經營善管理、職業化的優秀經營管理人才隊伍;造就一批掌握核心和關鍵技術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進一步加快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農村實用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努力把各類優秀人才集聚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事業中來。

1、依託資源優勢吸引高層次"將才"。"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人才資源中,對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起關鍵作用的,往往是在工作上敢於突破、善於創新的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家和教授,他們能夠帶動起一支人才團隊,在一些關鍵的領域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種人才就是將才。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在競爭中並未佔據優勢地位,原因就在於我們資源開發起步晚,產業發展剛剛起步晚,資源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水平低,自主知識產權少,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較慢,加上長期經濟發展落後,人才環境較差,各類人才缺乏發揮作用的舞臺和平臺,原有的一些人才流向發達地區,創新型的高層次技能人才和科研人才引不來,資源開發缺乏領軍人物,造成我市高級技術人才嚴重缺乏。當前,我市已經進入資源開發轉化和大產業集羣全面建設的時期,引進和培養一支高技能、高層次人才隊伍,適應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需要,已經成爲我們非常緊迫的任務。隨着科技進步,一些擁有先進科研成果的人才都在尋找市場尋找舞臺,施展才華。我市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各類產業正在加快建設和發展,這無疑給高層次人才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我們要依託資源優勢,構築平臺,吸引高層次人才投資創業,以優勢資源和優勢產業聚集人才。一是做好資源深度開發和產業延伸發展的規劃,優化項目結構,確立一批利用高科技進行資源深度開發和產業精深加工項目,有效地吸引企業高層決策者、經營管理者和高層次科技人才,參與優勢資源的開發合作,成爲優勢產業的企業家、高級科技人才精英隊伍。二是要深化改革,鼓勵自主創新的科研成果以股份參與項目開發、經營,分享資源開發收益。三是堅持引資與引智、引技相結合,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開展技術攻關和新科技成果的應用,使高層次人才大力引進高新科技成果和高層次人才爲我所用。四是加強企業科研機構建設,加快配置企業科技領軍人才,形成一批能滿足重點領域自主創新所需要的專家隊伍。

2、以產業優勢培養高技能"幹才"。專業人才、高技能人才是各行各業產業大軍的優秀代表,是技術工人中的核心骨幹,在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技術創新和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圍繞打造以鋁工業爲主導,以冶煉、電力、石化、食品、糖紙、煤炭爲支柱,以特色農業、旅遊、商貿、物流、建材、中藥材、繭絲綢以及文化產業等爲增長極的發展格局,鼓勵各類企業與**學院、**職業學院開展企校合作,加快培養能夠創造性應用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的優秀專業人才、技能人才。抓緊實施"緊缺技能人才培訓行動"、"新技師培養帶動計劃"和"百萬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計劃",啓動重點產業和關鍵行業緊缺技能人才培訓項目,培養大批具有較高專業(工種)知識水平、有精湛技藝、能獨立解決複雜和關鍵技術操作難題、有創新能力的行業技能幹才。

3、加快培養新農村實用人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一大批新型農村實用人才。要大規模培訓大批種養能人、科技能人、經營能人。加大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培訓力度,幫助他們提高就業技能和創業本領。推廣"農家課堂"等行之有效的農民培訓模式,整合縣鄉黨校、職業學校、成人學校、廣播電視學校等各類培訓資源,形成新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體系,培養出大批新型農民。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通過聘任大學畢業生回鄉工作、選送優秀青年農民入學培養等多種形式,帶動新型農民的成長。鼓勵有一技之長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帶領廣大農民共同創業致富。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使他們成爲推進當地農業產業化和經濟發展的領頭雁。

(二)創新人才工作機制,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面對激烈的人才競爭,要建設一支強大的新型人才隊伍,必須進一步創新人才培養和人才引進機制,建立健全選才用才機制和激勵機制,堅持以人才小高地爲載體,多方式培養、多渠道引進,不斷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1、繼續抓好人才小高地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有關人才小高地建設文件精神,加大投入,加強指導,強化管理,人才小高地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先後建成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市人民醫院、礦務局、××強強碳素公司等人才小高地。我們要認真總結經驗,着眼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在高標準建設好現有人才小高地的同時,有效整合資源,選準各類載體,新建設一批人才小高地。各縣(區)可根據各自的實際,建設不同層次的人才小高地,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不同層次人才的需要。建設人才小高地,要始終堅持高層次、專業化、好環境、多樣性的標準和要求,使人才小高地真正成爲小而精、小而優、小而高、小而強的優秀平臺,成爲聚集高層次人才、提升科研水平、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圍繞建設以鋁爲主的新工業基地、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鋁工業基地、旅遊新一極、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優勢,集中人才,集中資金,研究開發一系列新產品、新技術,打造知名品牌。同時,還要盯住國際國內特別是東盟市場,加強科技與經濟結合,人才與項目合作,努力造就一批達到國內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創新人才。

強化服務,不斷改善管理。小高地建設,重在管理,成在服務。市、縣(區)各有關部門要針對人才小高地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調查研究,進一步落實完善政策和改善管理,充分發揮"人才特區"的功能和作用。特別要制定人才小高地引進高層次人才的"綠色通道"政策,對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報酬,根據其本人所任職務和專業水平,參照其在外地工資情況,由聘用單位和個人協商,從優確定;對人才的住房,由聘用單位結合報酬情況與本人協調解決;對人才的家屬安置、子女上學、醫療服務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提供優惠條件和便利。通過這些細緻入微、體現人性關懷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打造平臺,努力提升層次。要打破城鄉界限、企業院所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加強統籌、發揮特長,鼓勵合作、公平競爭,打造聚集高層次人才的平臺。要準確把握髮展趨勢,把握最新動態,使小高地的科研和推廣始終保持前沿性、前瞻性,充分發揮小高地的人才示範帶動作用。

2、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升人才隊伍素質

要着眼於人才素質的提高,樹立大教育、大培訓觀念,重點提高人才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要制定和完善人才教育培訓規劃。根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人才教育培訓規劃,以重點培訓帶動全員培訓。要突出抓好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農村實用人才教育、培養、培訓規劃的制訂與實施,繼續完善大規模培訓幹部規劃和人才培訓"十大工程"規劃,使全市人才培訓工作有計劃有步驟開展,滿足我市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進程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

二要建立健全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創新,充分挖掘和有效整合教育資源,推動基礎教育、職業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協調發展,形成合理的教育結構,充分發揮國民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基礎作用。要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面向我市加快發展二、三產業所急需的人才,大力推行"訂單"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就業競爭能力。要發揮大中專院校在人才教育培訓中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逐步建立以學校培養爲基礎、企業培訓爲主體、各類培訓基地爲依託的人才教育培訓體系。

三要加強人才教育培訓基地建設。市和縣區要把加強大中專院校、黨校特別是職業技術院校、職業高中的建設作爲人才教育培訓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支持。要深化縣鄉黨校教學和管理體制改革,在抓政治理論學習的同時,切實搞好實用技能培訓,使縣鄉黨校成爲農村黨員和實用技術人才培訓的基地。加強培訓基地的信息化建設,逐步配備完善現代化教學設施,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選聘政治素質強、業務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黨政領導幹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師,逐步建立市級人才教育培訓師資庫。

四要不斷創新人才教育培訓方式。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培訓對象的知識結構和學習特點,努力探索提高各類人才素質和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徑,爲人盡其才提供保障。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方式,委託名牌高校爲我市培養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的技能型人才和高層次人才。近年來,我市先後選送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在職幹部脫產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大學等院校深造,培養了一批急需的工業管理、城市規劃和旅遊產業人才。今後我們要在加強與高等院校的合作,根據發展所需,選送一批在職幹部到全國其他重點大學培訓學習。進一步加強與浙江、廣州、東莞、珠海等沿海省市合作,繼續選派基層幹部、科技人員、農村人才到廣州、江蘇等發達地區掛職培訓,藉助他們的師資、基地等力量培養人才。繼續辦好"講壇",邀請國內知名的專家和學者等到講學,傳授知識和技術。進一步實施"農家課堂"培訓工程,不斷深化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模式,培訓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鄉土人才。

3、創新選才用才觀念,建立任人唯賢、唯纔是舉的工作機制。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選才有才觀念。牢固樹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爲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堅決破除"唯學歷、唯職稱、唯資歷、唯身份"的狹隘人才觀,充分尊重人才的個性,用人之長、容人之短。堅持德才兼備,羣衆擁護原則,大膽提拔使用那些有事業心、有開拓精神的優秀人才。對主導產業、外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中高層次、高技能人才,要進一步轉變人才觀念,不拘一格,不求全責備,只要工作需要、能幹事、能幹好事,我們就應當積極爲他們創造條件,充分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積極性,使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

(三)進一步優化人才環境,不斷創新引才留才機制

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僅要有良好的人才環境,而且要有靈活的機制。因此,要在落實和完善人才政策、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上下功夫。

1、落實和完善人才政策。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先後出臺了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激勵、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市結合實際,相應制定了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等政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政策落實得都比較好,但是也有一些部門和單位對這些政策理解和落實不到位,影響了人才工作的發展。一部分政策還缺乏可操作的實施辦法,因此,要儘快出臺和完善符合我市實際的有關實施辦法及相關配套政策。採取有力措施,降低人才准入標準,實行"零門檻"制度,讓人才無阻礙進入,無障礙發展;完善保障性人才政策。要出臺引進人才家屬就業、子女就學等相關具體政策,特別是對於關鍵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引進,可採取靈活多樣的辦法和優厚待遇,保證重點人才得到重點引進,以良好的政策環境聚集人才。

2、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貫徹以人爲本思想,堅持市場認可、行業認同原則,引導各行各業進一步完善行業管理制度,科學評價人才,創造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各級黨委、政府以及行業主管部門、各人才小高地建設單位,要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做到工作到位,考覈到位。高層次人才要按照黨政領導人才重在羣衆認可,企業家重在市場認可,高級專家重在社會和業內認可的評價標準,構建羣衆評價、市場評價、成果評價有機結合的評價體系。技能人才評價要打破資歷、年齡、身份限制,建立以職業技能爲導向,以工作業績爲重點的評價辦法,完善技能人才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鼓勵和倡導企業在培訓、薪酬、福利等方面,向關鍵技術崗位的高技能人才傾斜,實行高技能人才津貼制度。建立切合各類人才實際、有利成長的評價手段,創造一個尊重創造、鼓勵創新、支持創業的人才成長和諧環境,進一步激發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展現人才工作的勃勃生機。

3、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建立以政府獎勵爲導向、用人單位爲主體的人才獎勵體系。鼓勵各級各類人才在加快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實現自身價值,形成創業光榮、創新可貴、創造無價的社會導向。對勇於探索、勇於創新,有突出貢獻的人才要給予重獎。認真研究制定有利於激發各類人才奮發向上的機制,制定有突出貢獻或重大創新人才評比和獎勵制度。

三、切實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

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各級黨委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進一步加強對人才工作的組織領導,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把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任務全面落到實處,不斷提高全市人才工作的水平。

(一)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新時期的人才工作,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事關未來可持續發展。各級黨委務必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在謀劃發展全局時,要科學統籌,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人才工作和經濟、社會工作有機地融合起來,以人才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要加強對人才工作的指導,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不斷創新人才工作思路。各級黨政"一把手",要把抓人才工作作爲抓好發展的"第一要務"和科技"第一生產力",又要抓好人才"第一資源",千方百計做好培養、吸引和使用人才的工作。

(二)善於組織和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和支持人才工作。各級黨委要按照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的要求,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強大合力。切實加強黨委、政府和部門的協調配合,認真組織動員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中介組織以及學會、協會等,積極參與人才開發建設,共同爲人才隊伍建設貢獻力量。

(三)積極營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牢固樹立科學人才觀,進一步加大人才工作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是集聚人才、造就人才、發揮人才作用的重要條件。要積極營造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的氛圍,使人才在寬鬆、寬容的環境中工作。以最好的服務集聚最好的人才,以最優的資源和產業、最佳的投資回報吸引最優秀的人才,以最大的誠意和良好的政策環境留住最需要的人才,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局面。

同志們,時代呼喚人才,人才造就時代。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已經成爲當前落在各級黨委政府肩上的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我們堅信,只要我們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緊密團結在以爲的黨中央周圍,堅持把人才作爲第一資源,以我們正在開創的偉大事業來凝聚人心、聚集人才,以我們正在培育的強大人才隊伍來支撐事業,我們就一定能夠爲實現富裕文明和諧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新的輝煌!

人才發言稿 篇7

今年以來,市科技局緊緊圍繞創新型城市建設和“三創”活動的開展,立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優化政策,搭建平臺,創新方式,突出抓好創新型人才和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爲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一、優化政策環境,完善科技人才創新激勵機制

一是完善《萊蕪市科學技術獎勵暫行辦法》,設立科技進步最高獎項,每人獎勵10萬元,目前已有兩人獲得該獎勵。今年授予科技進步獎55項,總獎金20萬元。二是規範《萊蕪市專利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萊蕪市優秀專利發明人獎勵辦法》,每年設立70萬元專利發展補助資金,對專利授權人、優秀專利發明人每人給予600-元補助或獎勵。今年以來已補助授權專利466項,發放補助資金45萬元,並拿出2萬元專利補助資金,用於獎勵優秀專利發明人。三是完善了《萊蕪市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項目管理辦法》,通過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吸引培養了一批創新型科技人才。今年以來,共組織實施2個國家支撐計劃、2個“863”計劃、4個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等一批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吸引了4名院士、16名行業領軍專家參與項目實施,培養了20名企業技術骨幹。

二、深化產學研合作,拓寬高層次人才引進渠道

一是利用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等金字招牌,積極推進市政府與高校院所的全面科技合作。先後與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中南大學、西安牆材院、山東農業大學等12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全面科技合作關係,並舉辦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萊蕪行、山東農業大學專家萊蕪行等各類科技活動。今年以來先後舉辦兩次全國粉末冶金學術及應用技術座談會,邀請24位專家,深入12家企業考察指導產業發展。圍繞粉末冶金、高分子材料、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月份,我們邀請中科院、省科學院17名知名專家到我市對產業科技需求進行把脈會診、出謀劃策,先後深入21家企業詳細瞭解企業技術需求和生產經營情況,並提出了多項建設性意見。

二是積極引導高新技術企業與國內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今年來,先後引導愛地高分子、生態潔等家高新技術企業與中科院化學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12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長期科技合作關係。目前,全市已有60家高新技術企業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等100餘家高校院所建立了技術協作關係,聘請130餘名專家教授擔任企業常年技術顧問,爲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是立足我市優勢產業,瞄準國際前沿技術,積極推進國際科技合作。今年來,先後促成了泰鋼集團與烏克蘭鈦研究院、新藝製品與白俄羅斯國家科學研究院、力創公司與美國鏗騰公司等8個國際合作項目,吸引了20餘名國外一流專家參與項目研發。其中,泰鋼集團合作的不鏽鋼項目被列入科技部國際合作計劃,獲得了430萬元的無償資金扶持;新藝製品出資300萬元共同研發的高強度粉末冶金結構件項目被列爲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

四是建立各類產學研合作平臺。先後引導企業建立3家院士工作站、8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10家中試基地,引進120餘名高科技人才參與平臺建設和項目研發,大大提升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今年在中興汽車、固德化工和生態潔公司建立的家院士工作站,引進了北京科技大學胡正寰、中石化撫順研究院胡永康等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0名博士進站工作,積極開展高新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

三、創新培訓方式,提高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意識

一是開展優秀企業家創業培訓活動,培養造就一批創新型企業家隊伍。面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我們重點針對企業家隊伍發展境界不高、創新意識不夠、創大業慾望不足、駕馭複雜局勢能力不強等問題,啓動實施了全市規模以上企業負責人赴浙江健峯企管集團參加培訓計劃。培訓活動從今年3月份開始,8月份結束,共組織7期,373人蔘加了培訓。通過培訓,對企業家在新的管理思維模式、戰略規劃、發展方向等方面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目前所有參訓企業都對所學知識進行了消化提煉,正在對員工進行分期培訓,有80%的企業正在研究制定企業管理新模式方案,50%的企業正與健峯公司洽談後續的輔導培訓。

二是舉辦各類專題報告會,增強科技人員自主創新意識。先後邀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省科技廳廳長翟魯寧、省企業專利協會會長董以浦等領導,到我市就知識產權、自主創新等作專題報告,共組織60家高新技術企業、92家民營科技企業負責人、技術骨幹80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使企業科技人員開拓了視野、提升了境界,增強了幹大事、創大業的信心和決心。

三是積極引導企業選派骨幹人員到國內知名高校院所、企業進行充電深造。今年以來,先後引導汶河化工、愛地高分子等13家高新技術企業170餘人分別到16家高校院所和企業進行知識更新和技術培訓。力創公司選派12名技術骨幹參加了山東科技大學工程碩士培訓班;愛地高分子選派15名技術管理人員到海爾集團參加業務培訓。

儘管我們在人才引進、培養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當前複雜多變的嚴峻形勢,對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完善體制機制、健全政策措施,力求在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引進培養上取得新突破,重點做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繼續抓好科技獎勵、專利補助等各項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政策的落實。嚴格履行兌現市科技局支持全民創業的服務承諾,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儘快出臺《關於加快引進海內外高科技人才的意見》,並按照意見要求,認真做好信息發佈、人員考覈認定和政策兌現落實等工作。積極爭取更多高新技術項目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等重大科技計劃,吸引培養一批創新型科技人才。

二是圍繞我市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搭建各類合作交流平臺,爲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有力支撐。突出抓好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科研平臺建設,力爭年內,新建家院士工作站、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家中試基地。以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爲依託,加快推進功能完善、設施完備、服務高效的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建設,吸引一批高科技人才到中心創新創業。深入推進市政府與中科院、工程院等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舉辦院士行、專家研討會等各類學術交流活動,爲我市企業發展建言獻策。設立國際科技合作專項資金,支持引導我市企業與國外一流高校院所和企業開展技術攻關、產品開發、成果轉化等方面合作,吸引一批國外優秀人才和海外華人智力資源,不斷提高企業影響力和產業競爭力。

三是抓好各類科技人才創業培訓。做好優秀企業家創業培訓後續輔導,將培訓進一步延伸到研發、管理、生產、銷售等不同層面,一方面指導企業採取不同方式,將培訓知識回味消化,分期輔導,搞好內部培訓;一方面針對企業需求,分期請健峯公司專家到企業諮詢論證、現場診斷,拿出解決方案。11月份將組織部分高新技術企業的優秀企業家到中國臺灣接受高層後續輔導培訓。同時,圍繞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積極開展科普宣傳、農村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專利知識培訓等各種培訓活動,培養一批實用型人才。

人才發言稿 篇8

各位領導,同志們:

“又是一年豐收時,依然含笑看糧倉”。在今年大學聯考喜獲豐收之際,縣委、政府秉承重視教育與重視人才的優良傳統,在這裏召開表彰大會,表彰我縣20_年大學聯考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和教師。我們衷心感謝縣委、政府對教育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高尚情懷。藉此機會,我作三點彙報。

一、回顧成績,共同勉勵

20_年我縣人才培養工作再次取得驕人成績,教育質量在高位運行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突破。

一是大學聯考綜合成績繼續領跑婁底。在連續9年奪得全市第一的基礎上,今年大學聯考又獲佳績。據市教育考試院統計的數據,今年全縣5055名純文化考生(不含藝體專業生、職高對口升學考生)參加大學聯考,一本上線737人,上線率14.58%;二本上線2162人,上線率42.77%;三本上線3039人,上線率60.12%。二本上線率連續20_年居全市第一。600分以上高分考生102人,也是全市第一名。今年大學聯考我縣人均文化成績分別爲:文科類406.4分,理科類426.82分。與全市平均比較,文科高19.5分,理科高15.3分;與全省平均比較,文科高8.21分,理科高11.02分,本科上線率高於全省平均數12.8個百分比,實現了我縣高中階段教育質量從高位運行到高位突破的華麗轉身。

二是優質生源培養效果顯著。今年,我縣多措並舉狠抓優質生源培養,取得理想效果。全縣共錄取清華、北大學生5名,錄取飛行員6名。其中,雙峯一中理科考生吳冶君,674分,獲全縣理科總分第一名,考取北京大學;雙峯一中理科考生江宇驕,總分674分,理科綜合成績300分,成爲該科全省唯一的滿分得主,考取清華大學;雙峯一中理科考生向思魯,674分,考取清華大學;雙峯一中理科考生羅蓉672分,蔡婷663分,考取北京大學。雙峯一中文科考生陽敏,607分,縣文科總分第一名,考取中國政法大學。此外,雙峯一中毛亞奇、陽星考取空軍航空大學;雙峯二中譚振宇考取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雙峯二中尹忠傑、歐陽超挺,雙峯七中曹興茂等3人考取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實現了我縣招飛工作新的突破。

三是高中學校辦學水平不斷提升。今年全縣各高中學校都腳踏實地、創新思路,不斷挖潛擴能,辦學水平普遍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提升。一中以“文化引領,教師當家,法治護航,建設至美一中”爲指針,堅持“嚴、實、細、親、暢”五字原則,構建了年級組宏觀管理、班主任具體管理、任課教師參與管理、學生自我管理的全員管理模式,營造了良好的複習氛圍,既保證了一般生源穩中有升,又確保了優質生源脫穎而出。二中以落實備考計劃爲前提,以提升應試成績爲目標,以督導備考環節爲手段,以凝聚合力爲支撐,精誠合作,成績突出。三中、四中着力落實培優、輔中、轉差的備考策略,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發展目標。五中所有行政人員率先垂範,到所蹲點的班級進行備考動員與指導,與幫扶對象進行思想交流,取得明顯效果。七中緊緊抓住“管理、課堂、信息”三個關鍵因素,早作謀劃,狠抓常規,着力構建高效課堂,效果顯著。八中圍繞“以人爲本,激發潛能”的備考理念,堅持文理並重、藝體並舉、全面備考、多元發展的策略,着重抓好藝術教育。在藝術類大學聯考多次榮獲婁底市第一、第二名的基礎上,今年又喜獲豐收。該校24名藝術類專業生參考,4人過重本線,19人過二本線,續寫了農村高中學校藝術類專業生大學聯考的新傳奇。國藩學校弘揚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奮發有爲的精神,努力挖掘學生潛能,實現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文正學校實行“目標到人、高效到位”的備考策略,凸顯人文關懷,以愛心感動和激勵學生,成效明顯。樹人學校潛研考綱,聚焦課堂,因材施教,關注全體,補習教育在婁底市聲名鵲起。職業中專狠抓職業技能教育,集中優秀教師負責大學聯考班的教學管理,大學聯考對口升學成績實現了新突破。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人大、政府、政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社會各界關心支持的結果,更是廣大教師奮力拼搏、廣大學子勤學苦練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教育局向在座的各位領導、校長、老師、家長,並通過你們向社會各界和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的全體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對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二、總結經驗,凝聚共識

連續20_年,我縣大學聯考成績一年一個臺階,名次在全市處於絕對優勢,在全省也處於領先位置,“雙峯教育”品牌已聲名遠播。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我認爲離不開以下三個因素。

一是縣委政府搭建了人才成長“好平臺”。歷年來,縣委、縣政府堅定不移實施“教育強縣”戰略,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不動搖,確保“教育經費優先投入,教育議題優先研究,教育問題優先解決”。多次召開縣委會、政府常務會和書記、縣長現場辦公會,研究解決辦學條件改善、城區大班額化解、校車安全管理、教育基金籌集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縣四大家領導多次深入基層學校調研指導,靠前指揮,有效解決教育改革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在全縣財力匱乏的情況下加大教育投入,一中新校區全面建成只待年底使用;每年列支500萬元用於落實偏遠學校教師特崗津貼,列支80萬元用於落實名師津貼;最近,每人200-500元的鄉鎮教師工作補貼也發放到位。這些舉措,有效優化了教育發展環境,構建了人才成長的搖籃。

二是部門聯動鋪就了人才成長“快車道”。多年來,我縣教育的發展,得到了各

相關職能部門與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縣組織部、人社局、編委辦等部門爲特崗教師招聘、教師公開考錄、教師隊伍清理整頓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財政局在教師工資、校舍改造建設及有關專項教育經費方面,盡最大努力多方籌集資金,確保了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師待遇逐年提高。國土局、住建局、規劃局等部門在教育用地、危房改造等方面科學規劃、認真審覈、嚴格標準,保證了新建校舍安全適用。縣綜治辦、公安局、文化局、信訪局在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及維護教育系統大局穩定方面爲教育排擾解難、積極作爲,營造了安定和諧的教育環境。在大學聯考、學考、會考期間,公安、交警、城管、電力等20多個部門全力以赴,營造了良好的考試環境,確保了考試萬無一失。與此同時,社會各界愛心團體和個人捐資助學助教,有力解教育發展資金瓶頸,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凝聚了助推教育發展的強大合力。

三是全體教育人勵精圖治按下了人才成長“快進鍵”。爲加快人才培養步伐,縣教育局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爲目標,全力構建“五個教育”,即“平安教育、法治教育、和諧教育、應時教育、優質教育”,全縣教育工作者圍繞目標,傾力付出,教育工作取得長足發展。

近期來,全縣各學校圍繞“平安、法治、和諧”下功夫,全力優化教育環境,讓教師能盡心育人,學生能安心學習,爲人才培養奠定了一個好基礎,營造了一個好氛圍。全體教育工作者,特別是高三教師緊扣“應時、優質”發力,精心鑽研大學聯考動態與規律,與時俱進科學備考,加上全體學子孜孜以求、頑強拼搏,確保了我縣“三考”取得重大勝利。

人才發言稿 篇9

近年來,__稅務分局爲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對稅務幹部的觀念、素質、能力、作風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制定了“4251”人才培養工程。力爭到_年,培養會計電算化、辦公自動化操作能手400名;培養精通財務會計及稅收的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200名;培養具有計算機中級以上水平、又懂得稅收知識專業人才50人;培養稅收專業高級人才10人;全員大專以上學歷達到90%,本科以上學歷達到25%。“4251”人才培養工程是我局人才培養的目標,同時也是強化幹部專業業務理論水平,提升稅務幹部隊伍素質的有效舉措。我局圍繞“4251”人才培養工程這個目標,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以提高幹部思想素質爲先導,全面開展“三觀”教育

我局把開展“三觀”教育,作爲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熟練、作風優良、執法公正、服務規範”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的重要內容。

1、開展學雷鋒樹典型活動。我們以分局雷鋒館爲載體,連續幾年發動稅務幹部尋找身邊“閃光點”,組織宣講團宣講“閃光點”,弘揚正氣。我們還將“閃光點”事蹟刊登在雷鋒館內,組織稅務幹部參觀學習,激勵幹部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雷鋒館已成爲一條星光走廊。

2、有針對性地在幹部中開展政治理論系列培訓。我們每年舉辦“幹部教育培訓系列講座”,請教授專家上課,不斷提高幹部理論修養以及幹部的領導藝術。

3、每年在三月份組織廉政建設教育月活動,學習廉政紀律,開展警示教育。_年三月份我們又開展了“五防”(紀律上防鬆弛、經濟上防貪慾、執法上防隨意、工作上防失誤、生活上防墮落)、“三慎”(慎權、慎行、慎微)教育,增強稅務幹部廉政意識、防範意識和執政爲民意識。

4、在幹部中開展各類大討論、演講賽、徵文、徵題等活動,創造條件把各類好的文章編纂成冊。目前,我局已經編撰了《wto與稅收大家談》、《在抗擊非典的日子裏》、《加強隊伍建設縱橫談》、《稅務稽查典型案例彙編》等9本讀物,有很強的可讀性、操作性和指導性。我們把這些書發給每位幹部,既拓寬了幹部職工的讀書渠道,又有效地提高了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二、以提高幹部文化素質爲突破口,全面開展幹部的學歷教育

五年前,我局幹部隊伍存在“三低”現象,一是學歷偏低,大專以上學歷僅佔34%;二是掌握信息化程度低,平均每個基層稅務所僅有

一、兩臺電腦,幹部基本不用電腦分析解決問題;三是業務水平專業化低,中級以上職稱人員少。

我們以學歷教育爲突破口,重點抓好_引導。一是抓好激勵引導。制定學歷達標、考覈暫行辦法,鼓勵稅務人員提高專業知識水平。二是引導在讀生正確處理好工學矛盾。前幾年每年在讀生達200餘人次,大部分同志都是利用雙休日或晚上讀書,力爭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三是引導稅務人員到教委認可的大學讀書,並要求專業對口。人教部門積極聯繫院校,開拓文化學習教育基地,落實招生計劃。目前,我局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比例已由五年前的34%提高到95%,幹部學歷水平的提高,促進了幹部隊伍素質的提高。

分期分批選送處級幹部、科級幹部、青年骨幹參加市局組織的各類輪訓班,開拓思路,擴大視野,至今有90名中層幹部參加過各種類型的培訓班;同時,積極選送年青有爲的業務骨幹到財政部碩士班、財稅系統研修班、法律知識進修班學習,已達25人次。

三、以提高幹部的信息應用水平爲重點,開展信息化和各類業務技能培訓

針對徵管中存在着的人手少、信息化水平低兩個突出矛盾,分局領導認識到必須探索“科技加管理”的徵管模式,向信息化要效益、要人手、要服務、要監督。

我們連續三年多次在幹部中開展“wto與信息化建設”、“科技加管理”大討論,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在區分局稅務幹部中開展計算機打達標活動,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制定不同的達標標準。經過每季一次的考覈測試,454人已經達標,佔50歲以下人數的90%,大大提高了區分局幹部計算機打能力和計算機運用能力。在公務員計算計信息技術應用學習培訓中,我局有502人通過市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考試,拿到了《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證書》。

_年下半年至_上半年,我們又在幹部中開展《會計電算化》學習培訓活動,我們採取組織學習培訓和自己找點培訓及自學等辦法,目前已有430餘人拿到《會計電算化》上崗證。

我局依託高校教育資源,與復旦大學聯合舉辦了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培訓班,每期培訓40人,分三批培訓,至今有122人培訓結業。依託名牌大學培訓,拓寬了幹部的視野,提高適應多種工作崗位的能力,大大推動了我局信息化建設。由於重視了計算機信息化的培訓,目前我局已建立和應用ctias系統、金稅系統和辦公自動化信息系統。

四、以提高稅務幹部綜合能力爲抓手,開展業務知識培訓

我們認爲,稅務幹部的學歷問題解決了,重點還要加大專業知識培訓。前幾年,我局稅務幹部中級以上職稱人員不到10%,註冊會計師只有

二、_人。爲了儘快提高他們的專業水準,我局制定了“4251”人才培養工程。我們對同時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中級以上職稱、計算機達標、且取得註冊會計師或註冊稅務師資格的稅務幹部,在機關人才走廊進行展示,我們稱之爲“專業人才走廊”。

業務學習培訓根據“缺什麼,補什麼”、“幹什麼,精什麼”的要求,重在突出業務技能培訓。我們根據各自職責及稅收業務需要,先後組織了《小企業會計制度》、《稅收徵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稅收政策法規》和《行政許可法》等培訓,每年培訓達1000多人次。通過實務操作知識培訓,提高了稅務人員業務水平,培養了學習習慣。

_年我們建立了網上學習系統,_年又擴充了網上學習題庫,進一步完善了網上學習內容。一方面倡導積極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爲稅務幹部提供便捷的學習方式,提升幹部的整體素質,增強稅務人員綜合能力和業務水平。

五、實施“4251”人才培養工程與育人機制相結合

爲實施“4251”人才培養工程,打造幹部隊伍素質,我局基本形成幹部學習教育培訓的長效管理機制,把幹部的教育培訓貫穿於稅收工作的全過程,營造勤奮讀書、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一是建立人才培養機制。“4251”人才培養工程大大促進了稅務幹部素質的提高,一大批能人、強人走上領導崗位。領導幹部實行競爭上崗,稅務專管員實行等級評定,爲讀書積極分子搭建了成才的平臺。目前,我局一級稅務人員41名,二級稅務人員181名,管理型、專業技術型(稽查稽覈、出口退稅、反避稅、外語)人才63人,絕大部分都是讀書活動中的積極分子。

二是建立教育培訓機制。這幾年,我們先後建立了新進人員上崗培訓、科所領導培訓、業務培訓、信息化培訓、掛職鍛鍊、專業人才深造等培訓制度,制定了人才培訓五年規劃,年度計劃,保證和促進了業務學習有序進行。

三是建立考覈激勵機制。爲了鼓勵和激勵稅務人員提高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我們在不同階段採取不同考覈激勵辦法。如在整體學歷較低的情況下,鼓勵稅務人員學習文化知識,實行學歷達標考覈;在推廣信息化時,適時推行計算機打達標考覈;在學歷普遍達標、計算機應用普遍達標的基礎上,_年分局提出了更高的考覈激勵要求,實行職稱達標考覈。不同階段的考覈,推動了稅務人員學文化、學技能,培養了讀書興趣,提高了專業素質。

實施“4251”人才培養工程,在全局形成了學業務、學文化的熱潮,幹部隊伍素質得到較快的提升。我們嚐到了開展讀書活動的甜頭,促進了稅收各項工作全面開展——稅收任務連年創高,政風行風明顯好轉,辦事效率大大提速,一大批年輕稅務幹部已成爲稅收工作中的中堅力量。

人才發言稿 篇10

同志們:

今天這次會議,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全國、全省組織部長會議精神,總結20__ 年人才工作,部署20__年度任務,進一步找準問題、強化措施,推動全市人才工作再上新臺階。剛纔,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市人才辦主任段名鈺同志通報了20__年度人才工作定量指標完成情況,尤其是對各項指標在全省的佔比、位次等進行了詳細通報,市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局、人社局作了發言,其他單位的書面交流材料,會前我也認真看了。總的感到,各部門總結20__年工作實事求是,查找問題客觀準確,謀劃今年工作清晰到位,下一步,要對照既定的工作目標,進一步突出重點,細化措施,卡實責任,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下面,按照會議的安排,我講五點意見。

一、關於20__ 年人才工作

過去的一年,我們緊緊圍繞市委“一個定位、三個着力”的總體要求,把做好人才工作作爲服務轉型發展的重要內容,以重點人才工程爲抓手,着力優化引才、育才、用才環境,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全市人才工作取得了新成績。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堅持把人才優先發展與部門業務工作結合起來,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概括起來說,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是工作統籌進一步加強。去年,市人才辦加強了統籌指導,各成員單位主動作爲,合力攻堅,一些重點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比如,市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局、人社局、服務業辦等部門,創造性地做好省級人才工程申報工作,20__年我市共27 人入選省級重點人才工程,其中泰山學者4 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6人,7 個項目入選急需緊缺人才引進項目,爲我市企業爭取省級財政無償扶持資金1.02億元。市財政局統籌整合資金,優先保障人才工作投入,20__ 年安排市本級人才工作資金3.09 億元,比上年增長33.3% ,兌現泰山系列人才工程配套資金1050萬元。

二是政策機制進一步完善。全面落實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市人才辦與各成員單位簽訂了責任書,量化目標任務,定期調度通報,保證了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對接泰山產業人才工程,做好首批淄博英才計劃申報評審工作,遴選支持了10名科技創新人才、9 名科技創業人才,很好地發揮了產業人才工程的引才聚才效應。市民政局、農業局分別出臺“淄博和諧使者” 、“淄博鄉村之星”選撥管理辦法,加快推進社會工作人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市人社局實施“高端外國專家引進計劃”,牽頭舉辦“外國專家組織項目洽談會”,郭樹清省長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淄博的引智工作提出表揚。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衛計委、文廣新局結合部門職能,在文化人才、教師隊伍、醫療衛生人才等培養引進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績。

三是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 市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局、人社局積極推進創新平臺建設,20__ 年全市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43家,其中,市科技局負責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市發改委負責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各1家,市經信委負責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7 家,市科技局負責的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市人社局負責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7 家,市發改委負責的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 家。全市院士工作站達到71家,居全省首位。首次舉辦了“___”專家淄博行,產學研對接活動邁出新步伐。

四是人才環境進一步優化。 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市委組織部、市經信委組織51 名“雙50強”企業負責人赴德國、以色列開展境外高端培訓,拓展國際視野。團市委牽頭建設創業夢工場,打造高層次創業創新平臺。市總工會深化技能競賽,我市在全省第五屆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團體總成績第一名。市商務局赴日本開展招才引智活動,進行人才需求對接和項目洽談。市委統戰部、外僑辦、中小企業局、科協從不同層面加強人才教育培訓,團結凝聚各類人才。市編辦、統計局結合自身職能,做好編制保障、人才統計等相關工作,爲全市人才工作順利推進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認清差距、明確方向

20__年我市人才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與市委、市政府“一個定位、三個着力”的要求相比,與先進地區相比,與服務轉型發展的要求相比,與廣大人才的期望渴求相比,我們的差距還比較大,還有許多亟需解決的問題。結合20__年抓人才工作的體會,我把主要問題點一點,供大家參考。

一是思想認識有差距,對人才工作重視程度不高。有的成員單位思想認識不到位,對人才工作不重視、不關心,束之高閣,放在一邊,不放在心上,不抓在手上,把人才工作當做無關緊要的事,更有甚者把人才工作當作是多餘的事、麻煩的事,是給別人乾的事。比如在人才工程申報中,有的部門認爲是給企業乾的事,工作中敷衍了事,被動應付,成效很不理想。有的不想作爲、不願作爲,“懶政思想”很重,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幾年下來,所負責的人才工作仍在原地打轉。

二是高端人才緊缺,對產業支撐引領不夠。主要體現在高層次領軍人才缺口比較大、引進比較難,特別是創新創業型人才匱乏,人才對淄博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還不夠明顯。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與人才發展水平是高度匹配的,這裏我們可以把淄博與濰坊作一個比較:近10年兩市的經濟發展情況是,20_ 年,淄博、濰坊的地區生產總值(GDP) 分別爲1230 億元、1246億元,兩者基本相當;到20__年,兩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爲4029 億元、4786 億元,10 年間濰坊比我們高出了750 多個億。通過GDP對比,再來看看兩市人才方面的差距:截至20__ 年底,我市外省創業“___”專家10 人,濰坊47 人;我市“泰山學者”18 人,濰坊79人;我市高級工以上的技能人才14.3 萬人,濰坊21.97 萬人。無論是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還是企業技能人才,與濰坊相比,我們都全面落後了。再比如,20__年人才工程申報我們自己與自己比突破很大,但與先進市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威海市地域面積、經濟規模在全省都不算靠前,但省級人才工程入選數量連續兩年全省第一,20__年威海市有28 人入選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是我市入選人數的近兩倍。藍色產業計劃是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中支持力度最大的一項人才工程,20__ 年全省入選15人,威海入選6 人,佔全省的近一半;20__ 年全省入選9 人,威海入選3 人,佔全省的1 /3。就我市而言,有些領域還沒有實現零的突破,比如,高效生態農業創新類全省入選15 人,海外留學人員科技創業類全省入選34人,泰山學者(醫療機構領域)全省入選20人,我市入選人數均爲零,這是我們的短板,也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是人才隊伍分佈不均,結構不夠合理。 我市人才總量爲80 餘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2萬人,佔到一半多,大多數集中在教育、衛生等領域,企業急需緊缺人才比較匱乏。比如,20__年以來,我市市級層面共全職引進博士117人,絕大多數都到了教育、衛生等市屬事業單位,到企業工作的只有4 人。

四是人才隊伍底數不清,掌握不夠精準。目前人才隊伍許多基礎數據還不能準確地統計,更談不上精準地分析研判,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工負責的領域,人才隊伍到底是什麼狀況,目前都很難準確掌握。比如,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等各支人才隊伍,目前基本現狀如何、優勢是什麼、短板在哪裏,雖然前段時間我們搞了人才資源統計調查,但是距離人才隊伍的精準分析,還有很大差距,這說明我們很多基礎工作做得還不到位。

五是人才工作市場化水平不高,企業的主體作用發揮不夠。從成員單位層面講,在市場化方面研究還不夠,政府購買人才服務手段不多,與國家級和區域性人才市場以及一線發達城市的人力資源公司、獵頭公司的聯繫合作不夠緊密。從企業層面講,各類企業用人主體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激發,企業引才的主動性不夠,還存在政府熱、企業冷的現象,成員單位與企業對接不夠,沒有形成互動。

六是改革創新力度不夠大,人才政策的競爭性和針對性還不夠強。一些長期困擾人才發展的瓶頸問題,如編制管理、職稱評定、股權期權激勵、科技成果轉化等,仍然沒有實質性突破。我市的人才政策與先進地區相比,在支持力度、資源整合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優勢,還有不小的差距。這方面,德州市市級設立了1億元的人才專項資金,對人才團隊最高資助達到5000 萬元,人才工作在科學發展千分制考覈中佔100分,成爲第一指標,人才政策創新的力度非常大。這些做法都值得我們學習。

產生以上問題,有歷史的、客觀的因素,但更多的還是主觀因素。從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這個層面來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事業心、責任感不強。我們常說,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最寶貴的財富,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但從去年工作調度的情況來看,有的單位沒有把人才工作當做一項事業來幹,工作不主動、擔當意識不強、承擔任務避重就輕;有的即便是看到了問題,找到了癥結,也是該抓不抓,該管不管;有的不敢啃“硬骨頭”,工作打不開局面就抱怨領導不重視、資金不充足,沒有真正地從主觀上找原因。 二是工作謀劃、推進不到位。人才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抓、抓長期。有的對本系統、本領域人才工作謀劃研究不夠,對政策缺乏瞭解,有些上級已部署的工作,落實起來慢慢騰騰,導致人才服務“最後一公里”沒有打通。有的不注重改進方式方法,習慣於行政推動,工作中顯得抓手不足、辦法不多。比如,在黨外人才、醫療衛生人才、金融人才、文化藝術人才等方面,我們目前探索還不夠,市級層面沒有指導性文件,沒有拿出行之有效的辦法。三是溝通協調不及時、整體合力不夠。人才工作涉及面廣,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參與、協同推進,但是工作中還存在政出多門、各自爲戰的情況,溝通協調不及時,沒有形成合力。比如,按照規定,各成員單位涉及人才工作的重要事項要主動向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報告,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單位出臺重要人才政策、組織重大人才活動,存在事先不報告、不溝通的現象。四是總結宣傳力度小、影響力不夠。一方面對重要人才政策宣傳力度還不夠大,企業的知曉率不夠高;另一方面,各主管部門對各自領域的一些好經驗、好做法總結提煉不夠,企業典型、優秀人才典型樹得比較少,典型引領作用發揮不夠,人才工作的氛圍還不夠濃厚。以上問題和原因分析,有共性的,也有個性的,希望各成員單位能夠對號入座,主動認領。對於這些問題,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三、充分認識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增強抓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第一,深刻把握中央、省委的新部署,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感。黨的以來,在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批示中,對人才工作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論斷,指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發出了“我們黨和國家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渴求人才”的強烈呼聲,提出“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特別強調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從省委的部署要求看,實現高點定位、走在前列的目標,首先是人才工作要走在前列。近年來,省委提出了人才工作轉型發展的思路,實施了“泰山”、“齊魯”兩大系列人才工程。從今年開始,省裏將進一步提高人才工作考覈權重,人才發展指數要成爲第一指標。作爲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可以說,做好人才工作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我們一定要貫徹落實好中央和省委關於人才工作的重大部署,強化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把人才工作抓到手上、放在心上,自覺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來推進人才工作。

第二,深刻把握國內外激烈競爭的新態勢,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緊迫感。人才是競爭之基,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最富價值、最具潛力、最可持續的戰略資源。當前,國內外人才競爭日趨白熱化,從國際看,以最典型的美國爲例,二戰後,美國通過各種手段、制度、政策,吸引、培育了全世界數量最多、最優秀的人才,美國人口占世界的1/22,卻擁有全球1/4 的高新技術人才,美國培養了40% 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並僱傭了70% 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近年來,美國又出臺了《美國競爭法》、 《移民改革法案》,日本也連續召開“引進外國高級人才推進會議” ,韓國啓動了“世界級研究機構”計劃,歐盟出臺“藍卡計劃” ,英國推出傑出人才簽證,以色列啓動“創造未來工程”,等等,世界各國紛紛對引進人才提出了更爲開放優惠的政策。從國內看,各地圍繞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着眼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吸引延攬人才的力度前所未有。上海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發佈人才新政20條,推出了一系列更具競爭力的人才集聚制度;福建出臺《加強引才工作行動計劃(20__ —20_ 年) 》 ,對世界排名前100大學的博士生,國有企事業單位引進的,可直接聘任高級職稱,編制、專業技術職數單列,集聚人才的政策措施非常靈活。省內兄弟地市都有各自的重點人才工程,如濟南的“5150”高層次人才計劃,青島的“青島英才211 計劃” ,煙臺的“雙百計劃”,濰坊的鳶都產業領軍人才工程,等等。隨着“十三五”規劃的啓動實施,人才需求將急劇擴張,地區間的人才競爭將愈演愈烈。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挑戰,我們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清醒地看到我們差距,必須拿出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超前謀劃、聚焦問題、精準發力,才能在未來國際競爭、區域競爭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先機。

第三,深刻把握淄博轉型發展的新要求,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責任感。實現轉型升級,關鍵靠創新,根本在人才。淄博是一個老工業城市,正處在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面臨的形勢複雜嚴峻,多重困難和挑戰相互交織疊加,在推動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制約因素,但最重要、最根本的還是人才。市委、市政府對人才工作一直高度重視,從20__年起就提出了人才強市戰略,王浩書記到淄博工作後,多次對人才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指出人才工作對推動淄博轉型發展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各級一定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抓人才就是抓發展”的理念,把人才優先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爲全市“一個定位、三個着力”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周連華市長在近期的市人代會、經濟工作會、招商引資會等多次會議上,反覆強調要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對實施重點人才工程、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強化企業家培訓等工作,提出很多具體的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方向。我們一定要主動跟進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更加主動、更加直接地爲產業轉型服務、爲各類人才服務,讓人才工作多出生產力。

人才發言稿 篇11

這次會議是集團公司成立以來的首次人才工作會議,是認真落實人才強企戰略的重要會議。在此,我代表集團公司黨組,向奮戰在人才工作戰線的同志們表示衷心感謝和誠摯問候。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的重大意義

_在全國人才工作會上指出: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問題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人才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集團公司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人才工作具有特殊的意義。

第一,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大勢,取得國際競爭優勢的必要條件。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人才優勢,誰就擁有競爭優勢;誰能把人才優勢轉化爲知識優勢、科技優勢、產業優勢,誰就能夠贏得競爭的主動權。特別是在經歷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後,企業對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爭奪更爲激烈,全球人才戰爭已經打響,誰搶佔了人才培養、吸引和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贏得了未來。集團公司要融入世界航空產業鏈、躋身世界航空工業強者之林,實現航空報國的理想,我們必須把自己打造成一部“人才收割機”,在這場世界性的人才爭奪戰中有所作爲,將更多的能夠參與國際化競爭的優質人才納入旗下,形成足夠的人才優勢。

第二,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是落實國家人才工作戰略,承擔建設人才強國責任的必然要求。前不久召開的全國人才工作會議,提出了建設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並要求把這一戰略變成人才強省、人才強市、人才強企的具體目標和任務,尤其強調中央企業要確立“人才強企”的發展方針,圍繞本單位近期發展和長遠需要,制定人才培養、引進、使用計劃,使人才強國戰略化爲全國所有單位的自覺行動。作爲高科技特大型中央企業,我們必須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建設人才強國的重大意義,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戰略部署上來,按照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人才規劃要求,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爲把我國建設成爲人才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三,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是推動航空事業科學發展,實現集團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保證。人才是科技創新、價值創造、改革發展的主體,人才興則企業興,人才衰則企業敗。集團公司“兩融、三新、五化、萬億”發展戰略,謀劃的也正是一條“科技創新、價值創造和改革發展”之路,歸根到底要以人才爲基礎、用人才來推動、靠人才來實現。我們必須聚焦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積極推進戰略性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把吸引人、發現人、培育人、使用人、成就人作爲一個系統工程來對待,打造規模宏大、結構優化、佈局合理、素質精良的人才隊伍,努力推進各類人才的大繁榮大發展,爲實現戰略目標提供強大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是集團公司人才發展和人才工作的黃金機遇期。這個判斷的依據可以概括爲“三有”。

一是有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黨和國家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近年來連續召開一系列會議,密集出臺的一系列重要文件,譬如,20_年3月正式實施“___”;同年12月,中央印發了《20_-20_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規劃綱要》;今年4月,下發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_-20_年)》;今年5月又召開了全國人才工作會議。這些都使我們人才工作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

二是有十分寬廣的事業舞臺。集團公司“兩融、三新、五化、萬億”戰略的加速實施,提供了幹事創業的廣闊舞臺。集團公司連續兩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今年上升到第330位,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偉大的事業、寬廣的舞臺形成了對人才巨大的影響力、號召力和吸引力,爲我們凝聚優秀人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三是有相對充裕的人才供給。首先是國內外人才的流動性加速。國內人才的流動率迅速上升,目前的流動率已達到10%;同時國外人才回國工作的意願和比例不斷增大,教育部數據顯示,20_年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爲10.83萬人,較20_年增長了56.2%。其次是我國高校畢業生越來越多,可供選擇的餘地越來越大。從20_年起,我國每年至少有700萬高校畢業生需要就業,出現了供過於求的現象,爲我們招賢納士提供了更多空間、範圍和選擇。

二、抓好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任務的落實

集團公司“_”和20_年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主要有兩個核心目標:一是確立人才競爭比較優勢,就是要堅定不移走人才強企之路,在控制人員總量的基礎上提升人才規模,在優化人才結構的同時提高人才素質,在增強人才使用效能的同時提高人力資本投入產出比例,逐步實現由人力資源大企業向人才資源強企業轉變。二是建立戰略性人力資源開發管理體系,就是要以集團公司戰略目標需求爲核心,構建以產業發展爲引領的人才規劃系統,以勝任特徵模型爲基礎的人才評價系統,以綜合平衡計分卡和EVA管理爲核心的績效管理系統,以業績與能力爲導向的多元化薪酬分配系統和以職業生涯發展爲重點的培訓開發系統。

這兩個目標是根據集團公司發展戰略提出來的,既考慮了集團公司實際發展的需要,又考慮了集團公司人才和人才工作的現狀,我們要圍繞這兩個目標,科學規劃,深化改革,重點突破,整體推進,抓好落實,重點要抓好以下六項任務。

(一)不斷創新人才工作觀念

當今世界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資源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更是觀念的競爭。觀念是行爲的先導。觀念的先進與落後,決定了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集團公司的人才觀念,與那些市場化、國際化的優秀企業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講人才工作要與國際接軌、與市場接軌,首先就是要在觀念上接軌。

深化第一資源的觀念。“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深化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要堅持四個“優先”。一是堅持人才資源優先開發,確立人才資源相對於物質資源、技術資源、資金資源以及其他資源開發的優先地位,推進人才資源持續開發。二是堅持人才結構優先調整,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及早謀劃和率先調控人才專業素質結構、層級結構、分佈結構。三是堅持人才投資優先保證,就是要樹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觀念,推動集團公司、直屬單位、成員單位共同投資人才資源開發,加大人才發展投入力度,提高投資效益,促進人才優先發展。四是堅持人才制度優先創新,高度重視並優先進行人才制度創新,完善人才管理體制機制,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活力。

樹立人力資本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奧多·舒爾茨指出:人的知識、能力、健康等人力資本的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物質資本、勞動力數量的增加重要得多。當前,人類已經進入了廣義虛擬經濟時代,廣義虛擬經濟是人本經濟,人對經濟發展貢獻的能動性、非線性特徵日益顯著,使其在衆多資源中脫穎而出,躍升成爲企業“資本”。把人力資本納入企業總資本運營,是當今一流企業保持強大人才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法寶。我們要加快轉變重物質資本、輕人力資本的經營理念,完善人力資本積累工程,提高人力資本的有效配置程度,實現從人力資源管理向人力資本經營的轉變。

堅持人才以用爲本理念。人才是用來創造價值,而不是用來做擺設、撐門面的。我們必須深刻認識、自覺遵循人才成長規律,用好用活人才,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一是要用當適任,就是把每個人才都放到最合適的崗位。漢高祖劉邦是著名用人高手,韓信善用兵,張良善謀略,蕭何善內政,他們都在劉邦的班子中從事最擅長的工作,共同開創了漢朝的基業。二是要用當其時,就是及時發現、大膽起用各類優秀人才,努力讓人才在黃金時期充分施展才幹,既盡力避免“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遺憾和“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感慨,又盡力避免“拔苗助長”、過猶不及的現象。三是要堅持用當盡才,努力使人才在儘可能廣闊的舞臺上施展才華,這首先要求我們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論他是什麼身份、資格、教育背景,只要素質好、有能力,都要一視同仁。

人才發言稿 篇12

人才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動力,是轉型之要、競爭之本、活力之源。就經濟尚欠發達但極具優勢和潛力的__來說,抓好人才工作,尤爲重要。當前,我們要以貫徹實施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爲契機,推動人才工作科學發展,爲__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統一思想,強化認識,切實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自覺性

面對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新一屆縣委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提出了構建綠色發展示範區的發展戰略。要順利實現縣委確定的奮鬥目標,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強化人才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爲吸納資本、引進項目、激發活力,實現科學發展、統籌發展、跨越發展的基礎環節來抓。我們要深化對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以更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吸納人才、集聚人才,以更務實的作風管理人才、使用人才,努力營造尊重人才、厚待人才的濃厚氛圍,創造人才活力競相迸發、建設事業快速推進的生動局面。

第一,在落實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上,牢固樹立人才是科學發展第一資源的理念。確立人才資源開發相對於物質、環境、資金以及其他資源開發的優先地位,要把服務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特別是事關全縣發展大局的重點產業,重大項目作爲人才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揮各類人才作用作爲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務,使人才第一資源的理念成爲各級各部門的自覺行動,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視、謀劃和加強人才工作,努力營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勞動的濃厚氛圍,在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奮發努力的良好風尚。

第二,在人才培育導向上,牢固樹立以用爲本、量質並舉的理念。有了人才,最重要的是要用好人才,把人才用到合適的位置上,讓他們充分發揮作用。評價人才不能只看他說得怎麼樣,更要看他幹得怎麼樣。要積極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和縣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既重視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儘量擴大我縣人才的總量,又要注重突出重點、因時而異,着力提升人才的質量。要敢於打破條條框框,打破身份壁壘和體制侷限,特人特用,促進優秀人才發揮更大作用。只要是優秀人才,只要想幹事、能幹事、能幹成事,不論來自哪裏,不論是什麼身份,都要放到重點部門,關鍵崗位。

第三,在人才選拔使用上,牢固樹立德才兼備、以德爲先的惜才、識才、用才理念。堅持在項目建設一線、化解矛盾一線、維護穩定一線發現、培養、考察和使用幹部,讓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人民羣衆信得過的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讓幹事、老實、正派的人不吃虧,讓投機鑽營的人不得利;堅持民主、公開、透明的原則選用人才,避免用“論資排輩”觀念和“求全責備”思維限制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努力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才輩出的良好氛圍。

第四,在人才結構優化上,牢固樹立充分調動兩個方面人才積極性的理念。堅持一手抓現有人才隊伍素質提升,立足縣域內現有人才隊伍,以盤活爲目的,以激勵爲手段,最大限度調動工作積極性,充分使各類人才在各自崗位上,全力發揮主力軍的作用;一手抓外來人才吸收引進,圍繞全縣重點產業發展,重點項目推進,想千方、設百計引進各類急須人才,彌補我縣人才的“短板”和薄弱環節,通過兩手齊抓,實現人才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二、肯定成績,正視問題,切實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緊迫感

近年來,我縣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取得了較爲明顯的成效。全縣人才工作思路進一步深化,人才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人才服務環境進一步優化,人才創新創造創業能力進一步提高。一是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完善。縣委堅持把人才工作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建立和完善了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人才隊伍規模不斷壯大。通過實施引才計劃、育才工程,全縣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截至目前,全縣人才隊伍總量達到20863名,佔全縣人口的4.6%。其中黨政人才2067名,專業技術人才6092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1028名,農村實用技術人才7833人,高技能人才3736人,社會工作人才107名。三是人才隊伍素質明顯提高。通過實施黨政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專業技術人才培育工程、農村實用人才“1511”培養計劃、企業人才振興計劃等一批重點人才工程,人才隊伍素質明顯提高。黨政人才隊伍中取得大專以上學歷的有1358人,佔幹部總數的65.7%;專業技術人才人才中取得大專以上學歷的有4181人,較20_年相比有明顯提升。四是人才工作環境得到改善。制定出臺了《關於實施人才強縣戰略的決定》、《__縣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高層次人才引進暫行辦法》等一系列發展規劃、工作制度,積極創造條件,搭建平臺,鼓勵支持各類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人才培養引進、創新創業、發揮潛能的環境明顯改善。五是人才支撐作用顯著增強。全縣各類人才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大批技術含量高、帶動性強、產業化前景廣闊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爲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進科學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同先進地區相比,我縣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才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是人才總量仍不足。截止20_年12月,我縣共有各類人才20863人,萬人擁有量僅爲443人,雖有一定的增長,但人才總量不足。二是人才層次還不高。高層次人才和重點產業、重點領域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複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領軍人才嚴重不足,全縣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僅有1人,全日制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以上高層次人才僅有10餘人。三是人才結構不夠合理。人才結構性問題仍然突出,人才的專業結構、年齡結構、行業分佈等不夠合理。社科類、基礎學科類人才多,理工類、應用學科類人才少,特別是懂經營、會管理、有技術、能創業的實用型人才嚴重不足;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人才集中,經濟建設一線人才不足,民營企業人才稀缺,人才的潛性閒置與顯性短缺並存。四是人才發展環境還不夠寬鬆。仍有一些地方和單位對人才工作認識不夠到位,存在重物質投入輕智力投入、重資源開發輕人才開發、重項目引進輕人才引進等現象。爲此,我們既要肯定成績,又要正視問題,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機意識,切實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

三、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切實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針對性

要按照服務科學發展的要求,根據我縣“_”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堅持自主培養與開發引才相結合,以培養引進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爲重點,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開發建設。

第一,圍繞發展大力引進“六類”人才。發展產業、壯大產業,沒有高層次專業人才作支撐,就無從談起。對於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的人才,引進是最直接、最現實、最有效的途徑。有些人才非常急需,可現在我們沒有,短期內又培養不出來,只能搞“拿來主義”,積極從外面引進。一是要突出重點。當前要緊緊圍繞推動__跨越發展的需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推進重大項目,培育優勢產業的需求,大力引進“六類”人才(工業經濟的創業人才、生態農業的高層次人才、城市規劃的高端人才、綠色發展的領軍人才、文化創意產業的高級人才、社會公共事業的複合型人才),爲全縣的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是要解放思想。要以海納百川、兼容幷蓄的寬廣胸懷選人用人,不能“武大郎開店”,比自己個子高的都不要;也不能怕丟位置,擔心好不容易空出的位置讓別人佔了。三是要堅持五湖四海。要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開放理念,以包容的心態、寬闊的視野,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凡是事業需要、發展需要的人才,要大膽選拔任用,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當其時。全縣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像抓招商引資一樣抓招才引智,要像招商引資重點招大商、富商一樣,重點引進高端人才、領軍人才,從而更好的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

第二,立足實際統籌抓好“六支”隊伍。一是黨政人才。要繼續開展大規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注重以一線實踐鍛鍊等方式強化教育培訓實效,進一步加大競爭性選拔黨政領導幹部力度,加強中青年後備幹部、女幹部、非黨幹部的培養,不斷提升幹部隊伍整體素質和引領發展的能力。二是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加大對全縣規模以上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以及重點發展領域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訓,積極開展與大專院校的合作培訓,努力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的現代化水平。三是專業技術人才。繼續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和創新人才培訓工程,加強優秀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使用,努力打造一支覆蓋教育、衛生、文化、體育、藝術、社會工作等各個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四是高技能人才。整合職業教育資源,深化縣管拔尖人才選拔制度,加強重點產業、重點行業高技能人才的培訓工作,爲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撐。五是農村實用人才。致力培養生產型、經營型、技能帶動型、科技服務型和社會服務型人才,積極引導縣城人才、技術向農村流動,深入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加強示範實訓基地建設,鼓勵農村實用人才創辦經濟實體,不斷擴大農村實用人才總量,提升整體素質。六是社會工作人才。探索建立聘用制、派遣制、項目制、委託制等多種用人機制,不斷吸引和聚集社會工作人才,提高職業能力和專業素質。總之,要通過這六支人才隊伍的開發,進一步擴大人才總量、提高人才質量、盤活人才存量,使不同專業特長、不同職業崗位、不同成長經歷、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都能各得其所、各展其才、建功立業。

第三,着眼長遠深入實施“六大”工程。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工作實際,縣委制定下發了《__縣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_—20_年)》,這是我縣制定的第一個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也是今後一個時期全縣人才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各單位要組織抓好《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學習貫徹活動,深刻理解《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的新思想、新理念,準確把握人才發展的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重要舉措。要把《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目標和措施具體化,及時制定《__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任務分工方案》,並結合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中提出的重大政策、重點工程和重要任務,研究制定具體的配套實施辦法,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實處。圍繞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縣委確定了人才工作“六大”工程(即引才聚智工程、黨政領導幹部培養工程、企業家培育工程、技能人才開發工程、農村實用人才“1511培養工程”和素質提升工程、社會事業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內容涵蓋了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村基層等領域和範疇。各有關部門要儘快啓動實施,要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和實施步驟,有達到的目標任務和實施的效果,真正把規劃變成計劃,把計劃變成項目,把項目變成成果,確保人才發展規劃落到實處,確保人才工程真正發揮效用。

人才發言稿 篇13

各位專家、學者,同志們:

近年來,我市科技和人才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爲增強城市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推廣轉化、服務經濟建設主戰場、推動宜賓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人才支撐。其中去年的科技和人才工作尤其突出了“工業強市”戰略和 “現代農業”構建兩個重點。去年,全市共完成技改投資52.9億元,有17個技改項目列入全省重點,有5個項目獲全省科技進步獎,部分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申請專利520件,同比增長38%,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相繼推出,新增實施轉化專利技術成果313件,新增銷售收入62.2億元,新增利稅4.57億元。領軍型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有3人獲中國釀酒大師稱號、2人獲第四屆四川傑出創新人才獎,培養了享受國家津貼專家1名、省優專家6名、市級優秀人才67名。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科技和人才工作也還存在一些不足。如:科技創新能力不足、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不突出,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不夠健全、服務功能還不夠強大,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具有特殊技能的專業人才還很缺乏,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效果不明顯等等,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進和提高。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創新工作年”。我們要以科技和人才工作的創新爲龍頭,繼續實施“科技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進一步增強社會和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努力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會議接下來將對去年的科學技術進步進行獎勵,對優秀人才進行表彰。冬生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先講幾點意見,供同志們參考:

一是要努力營造全民創新的濃厚氛圍。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方面,要制定鼓勵企業創新的相關政策,加大支持社會和企業創新的力度,扶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建立開放共享的自主創新基礎條件平臺。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和研發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普及力度,加強創新文化建設,培育全社會的創新精神,形成全民關注創新、支持創新、參與創新的良好氛圍。積極實施全民科技素質行動計劃,充分利用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市科技館,廣泛開展科技宣傳和科學普及,努力提升廣大市民的科技文化素質。

二是要加快推進以產業爲核心的自主創新。創新要以產業爲核心。要始終立足宜賓的產業基礎和產業優勢,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積極組織力量集中攻克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要在鼓勵原始創新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和消化吸收創新成果,加強再加工、再創新和集成創新。當前,尤其要加快啓動一批市級工業、農業、社會發展領域的重點科技項目,力爭在釀酒、能源、化工、化纖、機械、電子等產業技術上取得重點突破,儘快形成創新產品,努力振興優勢產業,加快產生經濟效益,迅速提高我市產業發展的自主創新能力。同時,要確保“把科技資金80%以上用於企業,集中支持影響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重大項目”的要求,重點支持創新型、高新技術、製造業信息化示範、農業產業化龍頭、產學研合作等企業發展;重點支持重大戰略產品和技術項目;重點支持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和公共科技創新平臺,企業技術中心、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企業創新平臺建設。

三是要切實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和保護。要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不斷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加大知識產權工作力度,開展好相關領域的知識產權戰略研究與應用。繼續加大專利申請力度,努力改善我市專利結構。促進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轉化實施,爲創名牌產品和弛名商標打下基礎,逐步形成一批對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自主知識產權。要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制度,加強專利執法工作,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和知識產權管理水平。

四是要不斷深化科技和人才體制改革。要以建立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爲中心,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學研結合的新機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合作與交流,深入開展“市校合作”和“校企合作”,逐步探索和建立科技合作需求對接機制、人才柔性引進等工作。要結合宜賓實際,着手集成高校、企業、技術協會等科技資源,逐步建成全市科技信息檢索、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網絡共享、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和技術市場4個平臺和綜合服務廳,積極爲社會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信息、交易、宣傳和知識產權方面的優質服務。繼續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加強企事業科技人員隊伍、農村科技特派員和專家服務隊培養,努力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科技人才隊伍。

五是要努力營造人才施展才華、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要進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政策。首先,要營造創業環境,以待遇吸引人才。提高引進博士高層次人才安家補助,實行博士每月800元、碩士和市級及以上優秀人才每月200元的“優秀人才政府激勵崗位獎”。本市通過繼續教育取得相應學位的人員享受同等獎勵。用100萬重金引進在全國範圍內帶項目的高級職稱尖端人才(其中60萬元以上用於項目“孵化”資金),從事科研開發、產業引導、農業項目等。其次,要搭建創業平臺,以事業留住人才。對引進到機關的碩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實行公務員聘用制,切實解決好身份限制等問題。對實行“虛位招聘”引進到市政府重要職能部門的高層次人才,可按程序錄用爲公務員。對實行“騰崗引才”引進到市屬中學和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的高層次複合型管理人才,可直接擔任副縣級領導職務。對企事業單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確定相應的專業技術職稱。再次,要完善獎勵機制,以榮譽激勵人才。對“宜賓市重大科技貢獻獎”獲得者實行特等獎20萬元、一等獎10萬元重獎。對獲得國家、省級獎勵以上優秀人才榮譽稱號的個人和集體,由市委、市政府給予雙倍或相應配套的資金獎勵。

六是要暢通人才成長的渠道。在總結今年公開選用博士研究生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完善相應的博士等高層次人才引進機制,積極規劃建築、資本運營、金融證券、交通橋樑等緊缺專業,逐步緩解關鍵崗位高層次人才緊短缺的現狀。積極實施“發展育才”工程,加快現有人才培養提高。充分發揮能源、酒類食品、化學工業等優勢產業的拉動作用,依託產業項目聚才,搭建創業平臺引才。切實依託優勢骨幹企業的產業和人才優勢,不斷深入推進創新團隊的隊伍建設。積極探索建立與市內外高校、研究機構、知名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途徑和方式,加大組織各類人才到國內外知名高校進行短期教育培訓。積極探索“體制外”人才培訓模式,加大組織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赴市內外學習培訓。

同志們,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大力推動科技進步與創新,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是實現宜賓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現代社會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我們必須搶抓先機。今年的時間已過去一半,做好下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要搶抓機遇,紮實工作,不斷開創我市科技和人才工作新局面,爲把宜賓建設成長江上游川滇黔結合部經濟強市做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

人才發言稿 篇14

人才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動力,是轉型之要、競爭之本、活力之源。就經濟尚欠發達但極具優勢和潛力的__來說,抓好人才工作,尤爲重要。當前,我們要以貫徹實施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爲契機,推動人才工作科學發展,爲__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統一思想,強化認識,切實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自覺性

面對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新一屆縣委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提出了構建綠色發展示範區的發展戰略。要順利實現縣委確定的奮鬥目標,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強化人才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爲吸納資本、引進項目、激發活力,實現科學發展、統籌發展、跨越發展的基礎環節來抓。我們要深化對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以更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吸納人才、集聚人才,以更務實的作風管理人才、使用人才,努力營造尊重人才、厚待人才的濃厚氛圍,創造人才活力競相迸發、建設事業快速推進的生動局面。

第一,在落實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上,牢固樹立人才是科學發展第一資源的理念。確立人才資源開發相對於物質、環境、資金以及其他資源開發的優先地位,要把服務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特別是事關全縣發展大局的重點產業,重大項目作爲人才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揮各類人才作用作爲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務,使人才第一資源的理念成爲各級各部門的自覺行動,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視、謀劃和加強人才工作,努力營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勞動的濃厚氛圍,在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奮發努力的良好風尚。

第二,在人才培育導向上,牢固樹立以用爲本、量質並舉的理念。有了人才,最重要的是要用好人才,把人才用到合適的位置上,讓他們充分發揮作用。評價人才不能只看他說得怎麼樣,更要看他幹得怎麼樣。要積極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和縣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既重視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儘量擴大我縣人才的總量,又要注重突出重點、因時而異,着力提升人才的質量。要敢於打破條條框框,打破身份壁壘和體制侷限,特人特用,促進優秀人才發揮更大作用。只要是優秀人才,只要想幹事、能幹事、能幹成事,不論來自哪裏,不論是什麼身份,都要放到重點部門,關鍵崗位。

第三,在人才選拔使用上,牢固樹立德才兼備、以德爲先的惜才、識才、用才理念。堅持在項目建設一線、化解矛盾一線、維護穩定一線發現、培養、考察和使用幹部,讓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人民羣衆信得過的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讓幹事、老實、正派的人不吃虧,讓投機鑽營的人不得利;堅持民主、公開、透明的原則選用人才,避免用“論資排輩”觀念和“求全責備”思維限制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努力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才輩出的良好氛圍。

第四,在人才結構優化上,牢固樹立充分調動兩個方面人才積極性的理念。堅持一手抓現有人才隊伍素質提升,立足縣域內現有人才隊伍,以盤活爲目的,以激勵爲手段,最大限度調動工作積極性,充分使各類人才在各自崗位上,全力發揮主力軍的作用;一手抓外來人才吸收引進,圍繞全縣重點產業發展,重點項目推進,想千方、設百計引進各類急須人才,彌補我縣人才的“短板”和薄弱環節,通過兩手齊抓,實現人才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二、肯定成績,正視問題,切實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緊迫感

近年來,我縣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取得了較爲明顯的成效。全縣人才工作思路進一步深化,人才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人才服務環境進一步優化,人才創新創造創業能力進一步提高。一是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完善。縣委堅持把人才工作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建立和完善了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人才隊伍規模不斷壯大。通過實施引才計劃、育才工程,全縣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截至目前,全縣人才隊伍總量達到20863名,佔全縣人口的4.6%。其中黨政人才2067名,專業技術人才6092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1028名,農村實用技術人才7833人,高技能人才3736人,社會工作人才107名。三是人才隊伍素質明顯提高。通過實施黨政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專業技術人才培育工程、農村實用人才“1511”培養計劃、企業人才振興計劃等一批重點人才工程,人才隊伍素質明顯提高。黨政人才隊伍中取得大專以上學歷的有1358人,佔幹部總數的65.7%;專業技術人才人才中取得大專以上學歷的有4181人,較20_年相比有明顯提升。四是人才工作環境得到改善。制定出臺了《關於實施人才強縣戰略的決定》、《__縣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高層次人才引進暫行辦法》等一系列發展規劃、工作制度,積極創造條件,搭建平臺,鼓勵支持各類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人才培養引進、創新創業、發揮潛能的環境明顯改善。五是人才支撐作用顯著增強。全縣各類人才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大批技術含量高、帶動性強、產業化前景廣闊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爲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進科學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同先進地區相比,我縣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才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是人才總量仍不足。截止20_年12月,我縣共有各類人才20863人,萬人擁有量僅爲443人,雖有一定的增長,但人才總量不足。二是人才層次還不高。高層次人才和重點產業、重點領域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複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領軍人才嚴重不足,全縣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僅有1人,全日制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以上高層次人才僅有10餘人。三是人才結構不夠合理。人才結構性問題仍然突出,人才的專業結構、年齡結構、行業分佈等不夠合理。社科類、基礎學科類人才多,理工類、應用學科類人才少,特別是懂經營、會管理、有技術、能創業的實用型人才嚴重不足;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人才集中,經濟建設一線人才不足,民營企業人才稀缺,人才的潛性閒置與顯性短缺並存。四是人才發展環境還不夠寬鬆。仍有一些地方和單位對人才工作認識不夠到位,存在重物質投入輕智力投入、重資源開發輕人才開發、重項目引進輕人才引進等現象。爲此,我們既要肯定成績,又要正視問題,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機意識,切實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

三、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切實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針對性

要按照服務科學發展的要求,根據我縣“_”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堅持自主培養與開發引才相結合,以培養引進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爲重點,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開發建設。

第一,圍繞發展大力引進“六類”人才。發展產業、壯大產業,沒有高層次專業人才作支撐,就無從談起。對於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的人才,引進是最直接、最現實、最有效的途徑。有些人才非常急需,可現在我們沒有,短期內又培養不出來,只能搞“拿來主義”,積極從外面引進。一是要突出重點。當前要緊緊圍繞推動__跨越發展的需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推進重大項目,培育優勢產業的需求,大力引進“六類”人才(工業經濟的創業人才、生態農業的高層次人才、城市規劃的高端人才、綠色發展的領軍人才、文化創意產業的高級人才、社會公共事業的複合型人才),爲全縣的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是要解放思想。要以海納百川、兼容幷蓄的寬廣胸懷選人用人,不能“武大郎開店”,比自己個子高的都不要;也不能怕丟位置,擔心好不容易空出的位置讓別人佔了。三是要堅持五湖四海。要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開放理念,以包容的心態、寬闊的視野,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凡是事業需要、發展需要的人才,要大膽選拔任用,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當其時。全縣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像抓招商引資一樣抓招才引智,要像招商引資重點招大商、富商一樣,重點引進高端人才、領軍人才,從而更好的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

第二,立足實際統籌抓好“六支”隊伍。一是黨政人才。要繼續開展大規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注重以一線實踐鍛鍊等方式強化教育培訓實效,進一步加大競爭性選拔黨政領導幹部力度,加強中青年後備幹部、女幹部、非黨幹部的培養,不斷提升幹部隊伍整體素質和引領發展的能力。二是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加大對全縣規模以上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以及重點發展領域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訓,積極開展與大專院校的合作培訓,努力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的現代化水平。三是專業技術人才。繼續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和創新人才培訓工程,加強優秀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使用,努力打造一支覆蓋教育、衛生、文化、體育、藝術、社會工作等各個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四是高技能人才。整合職業教育資源,深化縣管拔尖人才選拔制度,加強重點產業、重點行業高技能人才的培訓工作,爲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撐。五是農村實用人才。致力培養生產型、經營型、技能帶動型、科技服務型和社會服務型人才,積極引導縣城人才、技術向農村流動,深入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加強示範實訓基地建設,鼓勵農村實用人才創辦經濟實體,不斷擴大農村實用人才總量,提升整體素質。六是社會工作人才。探索建立聘用制、派遣制、項目制、委託制等多種用人機制,不斷吸引和聚集社會工作人才,提高職業能力和專業素質。總之,要通過這六支人才隊伍的開發,進一步擴大人才總量、提高人才質量、盤活人才存量,使不同專業特長、不同職業崗位、不同成長經歷、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都能各得其所、各展其才、建功立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