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會議講話(精選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7W

農業農村會議講話 篇1

歷時兩天的全縣春季農業農村工作觀摩會議,現在就要結束了。這次會議時間雖短,但很緊湊,開得非常成功。我認爲,這既是一次肯定成績、尋找差距的總結會,也是一次分析形勢、研究對策的推進會,更是一次再添措施、再鼓幹勁的動員會。剛纔,縣長通報了全縣春季農業農村工作進展情況,並就做好今後農業農村工作講了具體意見,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切實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農業農村會議講話(精選6篇)

一、對春季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評價

今年以來,在縣委的正確領導和縣人大、政協的鼎力支持下,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幹部羣衆按照縣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人大政協“兩會”和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的總體安排部署,集中一切力量,想盡一切辦法,排除一切困難,狠抓各項工作落實。特別是通過“千名幹部進萬家、扶農惠民抓落實”活動的開展,全縣上下擰成一股勁,掀起了上下聯動抓落實、大幹快上鬧春耕的工作熱潮,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進展順利、成效顯著,爲圓滿完成今年各項工作任務奠定了基礎,贏得了主動,開了好頭、起了好步,受到廣大幹羣的一致好評。

總結前一階段工作,可以概括六個特點:一是安排部署快。縣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和人大、政協“兩會”相繼結束後,各鄉鎮都及時召開了本鄉鎮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各項工作,把工作任務、政策措施全部落實到崗到人,宣傳到村到戶,達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二是工作開展早。各鄉鎮都能結合今年節令早的實際,搶抓有利墒情,抓早動快,積極組織動員羣衆開展造林補植、春耕春播、大棚建設、新型民居建設等各項工作,這與歷年和其他縣區相比,行動快、動工早。三是責任措施落得實。各鄉鎮都將工作任務逐項分解落實到了鄉村組三級幹部的肩上,夯實了責任。並在認真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具體的管理辦法和相應的獎罰措施,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針對性。四是標準要求高。各鄉鎮在謀劃好各項重點工作的同時,統籌農業農村工作,逐條逐項逐環節都提出了具體標準,可以說要求嚴、質量高。五是工作效果好。從檢查和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當前我縣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特別是林份結構調整、主導產業開發、新型民居建設、農村創衛等一些重點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各鄉鎮涌現出了一大批好的典型和示範點,起到了積極的示範推動作用,可以說各具特色,各領風騷,可圈可點。如鄉育苗和林份結構調整;鎮的大棚建設;鄉的大棚和鎮建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鄉村的農民,既發展弓棚,又養羊、養兔,走多元發展的路子;鄉的林份結構調整;鎮的小弓棚建設和林份結構調整;鄉的新型民居建設、育苗、弓棚種植;鄉的林份結構調整、果園建設和現代化農業綜合開發;鄉的林份結構調整和井場、墳院的綠化;長官廟鄉“四位一體”示範點建設、林份結構調整和果園建設;鎮的創衛、林份結構調整和新農村建設;縣城百平方公里森林公園建設,進度快、效果好,等等,由於我們措施具體、機制有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可以說,亮點頻頻、看點多多,深受感動,倍受鼓舞。六是幹部作風務實有效。各包鄉鎮和包抓創衛縣級領導都能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及時深入一線,指導落實各項工作。廣大幹部職工特別是鄉鎮和農業、林業、水利等涉農各部門的幹部職工,作風務實,收效明顯。在此,我謹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向奮戰在一線的廣大幹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正視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思想認識還不夠到位。今年是我縣大幹快上之年,任務重、時間緊,但仍有少數鄉鎮和部門的主要領導對這一形勢認識不到位,工作馬馬虎虎,思路不清,行動遲緩。二是工作進展還不平衡。觀摩會議就是現場比較,學習先進、鞭策後進、推動工作。通過近兩天的觀摩,我們可以看出鄉鎮與鄉鎮、村組與村組,在工作總體構想、安排部署、工作進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標準質量不夠高。少數領導幹部只有完成任務的想法,沒有幹好工作的決心,質量標準不高、工作要求不嚴。在退耕還林補植、新型民居和現代設施農業建設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質量較低的問題,與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和羣衆的期盼仍有一定的差距。四是工作機制有待創新。近幾年,我縣財政用於支持草畜、棚栽、地膜種植等種養業的資金很大,使少數羣衆形成了政府不給錢,就不種不養的惡習,產業投入成本過高,個別鄉鎮扶持農業成了包辦農業,龍頭企業是辦一個垮一個,最後政府買單,這樣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對此,我們必須三思。當前,如在產業開發上,少數鄉鎮的機制呆板、方法滯後,建設速度慢、田間管理差、質量效益低,未能充分調動農民羣衆的積極性和發揮高效農業應有的作用,工作缺乏主動性。五是重點工作不夠突出。如“創衛”工作,這是我縣今年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但部分鄉鎮領導重視不夠、抓得不緊,環境衛生整治基本沒動,髒、亂、差現象非常嚴重;如圍繞促進農民增收、開發產業思考少、思路窄、方法死。六是個別縣級領導包鄉鎮、部門包村工作不夠紮實。少數包鄉縣級領導和包村部門負責人深入基層少,工作措施不力,成效不明顯,基本流於形式,等等。這些問題必須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堅持不懈地推進農業農村工作快速健康發展

做好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我認爲,就是要 “明確一個理念、擴大兩項成果、突出三個重點、着力抓好五項工作”。

明確一個理念,就是要明確先安居後樂業的理念。一是要大力發展村圍經濟和庭院經濟,村圍經濟要以現有村莊爲中心,逐步向外拓展,重點抓好村容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堅持生態和產業同時推進;庭院經濟以自然生態型、田園農莊型模式爲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二是要抓住全省小型農機具補助政策的機遇,在川道村抓好水利化、機械化試點工作。三是實行“支部+協會”的模式,實施能人帶動戰略,加快主導產業開發。

擴大兩項成果,一是要擴大退耕還林成果。抓好退耕還林“回頭望”工作,嚴格落實“三禁三防”措施,確保全縣森林資源安全。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的原則,科學合理開發林草資源,充分調動農民羣衆植樹造林、擴盤撫育和強化管護的積極性。二是要擴大“一園兩線兩院四點四畔”綠化成果,逐塊排查、逐塊完善。

突出三個重點,一是加快新型民居工程建設。要嚴格按照規劃建設,多方籌集資金,嚴格工程質量,加快建設進度,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今年建設任務。這裏我明確一點,今年凡是哪個鄉鎮駐地村的新型民居完不成的,一律視爲該鄉鎮沒有完成新型民居建設任務,而且我認爲這是政令不暢的體現。二是要快速啓動以整治村容村貌爲重點的農村創衛工作。縣政府出臺了“1+1”補助政策,各鄉鎮要結合完善去年新型民居工程建設,切實抓好村莊綠化、美化、硬化、淨化工作,配套完善基礎設施,着力提高人居品位,改善人居環境。三是加快培育增收致富產業。要按照“穩牧興菜、凸顯林果、多元發展”的思路,做到“三配套”(草畜、畜沼、沼菜配套),創新工作機制,採取政策調動、利益驅動、市場拉動和龍頭帶動相結合的辦法,全力促進大農業良性發展。堅持穩步發展草畜產業,不斷提高草畜業的質量和效益;加快發展經濟林果和育苗產業,特別是要以沿川面爲重點,大力發展育苗產業,既能達到綠化、美化效果,又能調整產業結構和增加經濟收入。同時,要引導農民外出務工和發展新型產業,促進農民多元增收。

抓好五項工作,一是要抓好春播生產。要大力引進推行新品種,積極推廣旱作農業技術,重點抓好洋芋、瓜菜、雜糧的種植,強化田間管理,提高糧食單產。二是要着力抓好以沼氣爲主的能源工程建設,切實搞好建後服務,提高使用率。三是要着力抓好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切實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四是要着力抓好農民教育,積極開展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活動,加強農民培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和創業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快速發展的經濟形勢與落後羣衆素質之間的矛盾。五是要着力抓好農村安全工作,即防汛、農機安全、疫病防控、食品安全等工作,確保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統籌抓好當前其他各項工作

一是要着力維護社會穩定。要做好信訪工作,及時調處化解,儘量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要妥善處理信訪積案,及時收集信訪信息,落實穩控責任,切實維護好當前信訪形勢。要嚴格落實縣級領導信訪接待日製度和信訪“首問”負責制度,各位縣級領導和所有工作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切實解決各類信訪問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結合市上開展的“聖劍”活動,我們要積極開展“大打擊、大追逃、大逮捕”專項活動,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爲,切實維護社會治安秩序。要制定各類突發事件預案,一旦出現緊急情況,立即啓動實施,確保萬無一失。

二是要抓好重點項目建設。縣重點項目建設管理領導各工作組要按照分工安排,強化督查,密切配合,加大力度,快速推進,各包項目縣級領導和經發局及項目實施單位要加強協調,狠抓落實,快速啓動各項工程。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抓好施工每個環節,嚴格工程質量,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嚴厲打擊無理阻撓工程建設的人和事,重拳出擊,嚴懲不貸,不管是誰,絕不姑息遷就。

三是要推進“創衛”工作。“創衛”工作目標高、任務重、時間緊,各位縣級領導、各鄉鎮、各部門要按照全縣“創衛”工作的統一安排部署,堅持“缺啥補啥”的原則,明確任務,倒排日期,加強硬件建設,完善軟件配套,舉縣一致,不遺餘力,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全力推進“創衛”各項工作,確保順利達標。

四是要大力實施民生工程。要搶抓省上實施“民生八大工程”的機遇,結合我縣實際,圍繞推進教育、衛生、文化、計生、體育、社保等各項社會事業建設,切實做好項目調研、包裝論證、爭取申報等工作,努力爭取更多項目、更多資金,爲加快構建“和諧”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是要加強財務管理。各鄉鎮、各部門必須嚴格執行財政預算制度,嚴格財務支出,堅決杜絕鋪張浪費行爲。同時,各鄉鎮要加強村級財務管理,摸清底子,強化管理,逐步化解。近期,財政局要組織相關單位對各鄉鎮、各部門的財政資金運行情況進行一次大檢查,及時糾正鄉鎮、部門在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對查出的問題,必須按照財經紀律嚴肅處理。

四、全力抓好工作落實

爲政之要,貴在落實。抓落實是領導幹部的基本功。我們要倍加珍惜當前發展的大好形勢,正確把握方向,注意方法,講究藝術,着力在抓落實上下功夫、作表率、創實績。一是要夯實責任。今年重點工作已經落實到崗、到人,希望大家統籌做好各項工作,不得推諉扯皮,不得避重就輕,不得敷衍塞責,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心聚力抓落實,一心一意謀發展。二是要密切配合。全縣廣大幹部職工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時時、處處、事事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左右多溝通,上下多聯繫,積極主動落實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三是要嚴明紀律。廣大幹部職工特別是領導幹部,要認真遵守各項紀律規定,時時以工作爲先,處處以大局爲重,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說,不利於發展的事不做,倍加珍惜我們團結共事的大好局面。同時,要按照規定離返單位,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堅決杜絕隨意離崗,確保隨叫隨到,不誤工作。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鉅;做好全縣工作,責任更重大,任務更艱鉅,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爲圓滿完成年初既定的各項工作任務而努力奮鬥!

農業農村會議講話 篇2

同志們:

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中央、省委1號文件精神,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部署“十三五”特別是20xx年農業農村工作。

省委、省政府對會議高度重視,東明書記作出重要指示:

“”時期,我省“三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爲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打下了堅實基礎。四川是農業大省,“十三五”期間,必須堅持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深入貫徹、重要批示和汪洋副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目標,牢固樹立和切實貫徹“五大發展理念”,下更大力氣破解“三農”難題。要堅持農業農村改革主攻方向不動搖,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品結構、生產結構、產業結構和生產力佈局,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紮實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再上新臺階。

東明書記的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農業農村發展成就,對今後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認清形勢,充分發揮三農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

過去5年,我們採取強有力措施,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村面貌顯著改變,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取得可喜進展。

產業發展提檔升級。建成上千個現代農業示範區,一批優勢產業帶逐步形成。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整體躍升,建成高標準農田20xx萬畝,大批重點水利設施工程開工,新增有效灌面660萬畝。20xx年,糧食總產3443萬噸,比20xx年增長7.5%。

新村建設紮實推進。以“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爲目標,實施幸福美麗新村建設“五大行動”,藏區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烏蒙新村“四大板塊”盡顯區域特色,農村廉租房制度普遍建立,“小組生微”模式全面推廣,建成幸福美麗新村9000多個。

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把農民增收擺在重中之重位置,實行書記縣長負責制。在全國農民收入總體回落的態勢下,20xx年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47元,增長9.6%,是20xx年的1.9倍,在8個經濟大省中增幅第一,連續五年實現“兩個高於”;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84:1縮小到2.56:1。

5年來,農村生態環境建設進一步加強,森林覆蓋率達到36%。農業科技支撐能力進一步強化,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6%。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加快發展,社會保障水平持續提高。基層組織更加鞏固,農村社會穩定祥和。

20xx年,面對經濟持續下行的嚴峻形勢,我們改革創新、拼搏實幹、突破困局,農村工作亮點紛呈。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邁出堅實步伐。農業功能不斷拓展,優勢產業加快培育,產業結構逐步優化,綜合效益持續提高,休閒農業快速發展,鄉村旅遊效益居全國首位。全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現場會在川召開,中央領導對四川三農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突出主攻方向,着力重點領域,深化農村改革,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完成75%,承包地流轉面積1547萬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部分農村改革事項開始破題。

統籌推進脫貧攻堅開創嶄新局面。省委、省政府開展了3輪高規格大規模的大督查大調研,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專題部署脫貧攻堅,召開脫貧攻堅大會進行再動員再部署。構建“3+10”政策組合拳,強化“六個精準”,明確“五個一批”,落實“五個一”幫扶,建檔立卡對象實現“六有”。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實行“雙組長”負責制,層層簽訂責任書、逐級立下軍令狀。20xx年,全省農村減貧117萬人。

農業開放合作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成功舉辦第三屆四川農博會、第二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積極參與“萬企出國門”、“川貨全國行”活動。推介農業合作項目1229個、簽訂投資促進項目734個、合同金額1400多億元。

“”農村工作取得的成就,爲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貢獻,爲“十三五”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和涉農部門開拓進取的結果,是三農工作戰線廣大幹部羣衆奮力拼搏的結果。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謝!

“十三五”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衝刺階段。必須清醒地看到,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農村工作的外部環境和內在動力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既面臨諸多挑戰,也孕育難得機遇。

從挑戰看:一是農業現代化發展滯後。農業是四化同步的短板,農村是城鄉一體的短腿,與高速推進的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極不協調。二是農業面臨地板和天花板擠壓。擴大耕地面積和提高糧食單產的空間有限,農產品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已經引發價格倒掛,生產成本不斷增加,盈利空間越來越小。三是農業轉型發展任重道遠。生產經營分散化細碎化現象突出,規模效益和集羣效應還不明顯。科技支撐乏力,從業人員老化,職業農民短缺,“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問題依然突出。四是資源環境約束趨緊。戶均耕地面積僅爲全國的40%,中低產田土佔60%。耕地缺乏休養生息,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五是脫貧攻堅任務艱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貧困地區。380萬農村貧困人口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到20xx年,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任務異常艱鉅。此外,自然災害頻發、農產品市場和價格波動始終是捉摸不定又必須面對的問題。

從機遇看:一是宏觀政策有利。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加速推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產業佈局向西部傾斜,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加大,中央和省委出臺了脫貧攻堅系列政策措施,脫貧攻堅既是民生工程更是發展工程,是新常態下貧困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改革釋放紅利。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即將全面推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不斷完善,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和試點試驗成果在更大範圍推廣,必將爲農村開闢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改革着力點由投資、出口、消費的需求側,轉向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的供給側,減少過剩產能,加快結構調整,促使工商資本轉向農村尋求發展機遇,有助於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三是創新引領發展。在“雙創”和“互聯網+” 創新創業浪潮推動下,農業“創客”異軍突起,電子信息、現代設施和生態、文化、旅遊等要素與農業加速融合,“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成爲農業現代化新引擎。

總的看,機遇大於挑戰。我們要適應新形勢、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立足省情、吃透農情、體恤民情,緊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風雨無懼,激情滿懷,紮實做好三農工作,爲贏得全局工作主動發揮積極作用。

二、凝心聚力,紮實推進,確保“十三五”農業農村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20xx年,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着力抓好調結構、促轉型、挖潛力、強基礎、建新村、抓改革、惠民生,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一)調結構,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重點是降成本、補短板,充分發揮各類經營主體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引領作用,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機制。

降成本。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通過農業科技進步,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投資回報率、勞動生產率,逐步減少化肥農藥用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比較效益。

補短板。樹立大農業、大糧食、大食物觀,加強基礎設施等農業供給薄弱環節建設,增加綠色、有機、安全以及市場緊缺、更加契合消費者需求的農產品生產。改變過度消耗地力、濫用化肥農藥、單純追求產量的生產方式,適應消費升級的需要,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二)促轉型,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環境友好、資源節約、轉型升級的路子。恢復發展糧草輪作、果草間作、藕魚共生、稻鴨共育、稻菜輪作、豬—沼—菜—果等生產模式,大力推進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優化產業區域佈局。根據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林則林。開展新一輪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和示範縣建設,建設大基地,培育大產業,着力打造糧油、畜禽、茶葉、果蔬、中藥材、木竹產業等優勢產業帶和集中發展區。

促進產業升級發展。進行種植業、養殖業戰略性結構調整,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品種結構、品質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繼續培育農產品區域性品牌。推行畜禽標準化適度規模健康養殖,大力發展草食牲畜和小家禽畜,積極發展現代林業和林下經濟。

加快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產品產地加工和精深加工,培育一批農業產業化“排頭兵”企業。加快發展訂單直銷、連鎖配送、電子商務,着力提高農業附加值。農業既可以生產食物飽口福,也可以生產景物飽眼福。要通過農旅結合、文旅融合,不斷拓展農業功能形態,積極發展創意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體驗農業。

(三)挖潛力,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我省探索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做法得到了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我們要順勢而爲,乘勢而上,繼續挖掘新產業新業態增收潛力,確保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鄉村旅遊要開啓休閒康養度假模式,興辦農村經營性養老服務機構,開發農村特色工藝品,促進新業態千姿百態、競相發展,不斷豐富農民增收的產業形態。

支持各地引進大型電商、星級酒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參與新業態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鄉村酒店等新型經營主體,支持新業態人才培訓、認定和就業,把返鄉創業青年、大學生村官、農村致富能手培養成新業態帶頭人。

在鄉村旅遊和農村電商示範縣建設基礎上,對農村養老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農產品產地加工、農業服務業等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再扶持培育一批重點縣或示範縣。

(四)強基礎,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10個重大項目建設爲抓手,不斷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深入推進“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工程,全力推進武引二期、開工建設土溪口水庫等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堅持大中小微並舉,加快已成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小農水重點縣、五小水利工程、農建綜合示範區建設,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00萬畝。

加快實施《四川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整合國土、農業、水利、發改、財政等部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統一管理,統籌使用,新建高標準基本農田500萬畝。要將高標準農田劃爲永久基本農田,建設情況納入地方政府耕地保護目標責任考覈內容。

繼續推進通鄉通村公路硬化、縣鄉道改善提升和配套設施完善工程,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公共交通。堅持建管結合,切實把農村公路建設好、管理好、維護好、運營好。

(五)建新村,實現業興家富人和村美。把新村建設作爲脫貧攻堅的重要載體,建成幸福美麗新村6000個。

全面實施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和文化傳承行動,把舊村改造作爲重要舉措,處理好“建改保”的關係,推廣“小組生微”建設模式,提升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水平,推動由“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邁進。

與精準脫貧結合起來,抓好“四大板塊”新村建設,全面推進農村廉租房建設,着力解決無房戶、危房戶、住房困難戶的住房問題。以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帶動脫貧攻堅,重點向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傾斜。

積極開展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推進建制鎮、村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面整治農村面源污染,實施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開展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六)抓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繼續把農村改革作爲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堅持主攻方向不動搖,落實“七個更大突破”要求,繼續走在全國農村改革的前列。

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加快推進集體產權“多權同確”,擴大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加快林權流轉立法,抓好國有林場和林區改革、林權抵押貸款、金融支林改革試點。穩步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補償機制。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引導土地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創新適度規模經營形式。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家庭農場配套政策,推進農民合作組織規範化建設,推廣農業職業經理人制度,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優化農業公益性服務,發展多種形式的經營性服務組織。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推進農墾(農場)改革發展。

加大改革試驗探索力度。持續推進國家和省級層面的各類試點,將試點經驗上升爲制度成果。建立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圍繞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進行綜合試驗,發揮1+1>2的整體效應。試點試驗既要出成果、出經驗,也要防風險、不犯顛覆性錯誤。

(七)惠民生,着力實施精準脫貧。堅持“省負總責,市(州)、縣(市、區)、鄉鎮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全面落實扶貧目標、任務、資金、權責到縣制度,層層壓緊壓實責任。落實好貧困村“五個一”幫扶措施。完善退出機制,建立脫貧臺賬,嚴格考覈、嚴密督查、嚴厲問責,確保實現105萬貧困人口脫貧、2350個貧困村退出、5個貧困縣“摘帽”。

抓好脫貧對象精準識別,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擠幹水份實現“零差錯”。加強對接銜接,制定“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實施“五個一批”年度計劃,精心實施25萬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等項目。聚焦當年“摘帽”、退出和脫貧的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戶,實施10個扶貧專項方案年度計劃,制定土地整治、旅遊扶貧、科技扶貧等N個單項計劃。聚焦“四大片區”,深入推進藏區“六大民生工程”,繼續落實彝區“十項扶貧工程”和17條特殊政策,促進秦巴山區和烏蒙山區資源開發,支持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

(八)固根基,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要在鄉村組織換屆工作中選好配強領導班子,構建村黨組織領導,村民(代表)會議和村民議事會決策、村委會執行、集體經濟組織市場化運行、其他經濟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的村級治理機制,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推行強村帶弱村、富村幫窮村、建立聯合黨組織等辦法,切實把村級黨組織建成帶領羣衆脫貧致富的堅強堡壘。把支持新型集體經濟發展的措施落到實處。創新矛盾糾紛調處機制,深入開展農村平安建設,發揮村規民約和社會賢達的積極作用,推進法律顧問進鄉村,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三、精心謀劃,狠抓落實,把五大發展新理念貫穿農村工作全過程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決定發展成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是關係發展全局的總遵循。在四川這樣一個欠發達地區,要拉長農業這條“四化同步”的短腿、補齊農村這塊“全面小康”的短板,必須把五大發展理念貫穿於農村工作全過程,破解三農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厚植髮展優勢,不斷開創農村工作新局面。

(一)堅持創新發展,增添農業農村發展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農業生產力每次進步,都伴隨着技術創新;農村社會活力每次釋放,都伴隨着制度變革。當前農業發展面臨新舊動力轉換、資源環境透支、政策效應衰減等問題,農村改革要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必須加大創新力度,增強創新能力,形成創新紅利。

在體制機制上創新。着力破解規模過小的現代農業發展瓶頸,完善農村集體產權權能,優化配置土地等資源要素,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爲核心,充分挖掘規模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的潛力。

在農業科技上創新。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放活農業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健全激勵政策,推動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把農業發展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在支持保護上創新。建立農業農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保持總量只增不減。加大對農業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投入力度,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在農村優先佈局農民最急需的項目。強化財政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堅持協調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唱和如一,宮商協調”。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樹立協調發展理念,既要注重農業農村內部協調發展,又要注重城鄉工農之間協調發展,瞄準農業農村發展滯後領域和薄弱環節,拓寬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後勁,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

堅持城鄉協調發展。一方面發揮政府的作用,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在規劃佈局、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城鄉一體規劃,全域佈局,全程推進。另一方面發揮市場的作用,引導城市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流向農村。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把老少邊窮地區作爲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主戰場,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加快培育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後發優勢,不斷縮小區域間發展差距、區域內貧富差距。

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破除城鄉二元體制的內在要求。要切實維護進城落戶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其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實施好“三掛鉤”政策,讓農民放心進城、安心落戶。

(三)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綠色是生命的象徵,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農業才能永續發展,農村纔會更加美麗,鄉愁纔會更加美好。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形成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系統穩定、產地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

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大規模開展綠化全川行動,在用地規劃許可前提下,實行誰種、誰管、誰用,避免出現栽樹不見樹,或栽樹多見綠少的現象。深入推進天然林保護,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採伐。繼續實施川西北防沙治沙、藏區生態保護建設等重點工程。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注重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開發利用要與環境容量相匹配,實現農業農村均衡發展。堅持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大力發展農牧結合、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農業,趨利避害、變廢爲寶,提高秸稈、糞污、地膜等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水平。

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一手抓標準化生產,一手抓執法監管,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從農田到餐桌全程可控,推進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生產,增強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信心。

(四)堅持開放發展,提升農業質量效益

樹立開放發展理念,核心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目標是提高對外開放質量、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當前,農產品面臨的外部市場壓力越來越大。必須堅持開放發展理念,農業才能競合提升,農村才能多姿多彩,農民才能緊跟時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才能不斷提高。

把握經濟發展態勢。樹立戰略思維和全球眼光,密切關注農產品供給需求變化,增強預見性和可控性,在確保主要農產品供給安全的前提下,把握時機和節奏,積極促進農產品貿易健康發展。

發揮優勢“請進來”。立足農村資源優勢,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在引進資金、技術的同時,注重引進先進理念和管理方法,創新合作方式,積極引進、消化、吸收農業新技術、新經驗、新模式。

抓住機遇“走出去”。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主動參與“萬企出國門”、“川貨全國行”活動,推動四川農產品走出去。繼續辦好川臺農業合作論壇、四川農業博覽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開放合作平臺,擴大四川農業的美譽度、四川農產品的競爭力。

(五)堅持共享發展,實現農民羣衆共同富裕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取消農業稅,實施農業補貼政策,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和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惠及了億萬農民,使農民成爲改革發展的堅定支持者。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必須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有效的共享機制,讓廣大農民羣衆有更多獲得感。

大力提升公共服務。加快農村公路、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義務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公共文化、環境保護等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在制度上並軌、標準上統一。

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小康是全體人民的小康,絕不能“富者累鉅萬,貧者食糟糠”。要着力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產業鏈上的增值收益;要加大對農民轉移就業和創業的支持力度,穩定務工農民規模;要盤活農村資產資源,拓寬財產性增收途徑;要落實好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斷增進農民福祉。

同志們,告誡我們“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做好三農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實際工作中,我們的思想認識、能力水平、作風素養還有很多不適應、不勝任的地方。在指導農業時,沒有很好應用生態學、系統論的基本原理,沒有完全掌握大自然物質循環、能量轉換的基本規律,往往人爲割裂了生物世界的內在聯繫;在建設農村時,沒有很好應用社會歷史學、生物進化論的基本觀點,沒有自覺遵循村莊變遷演進的基本規律、鄉村文明進步的基本規律,常常漠視了鄉土文化,踐踏了耕讀文明;在服務農民時,沒有牢固樹立民本主義思想,喜歡以父母官自居,時時處處爲民作主,容易忽視衣食父母的心理感受和切身利益。

我們要顧大局、識大體,講政治、守紀律,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按照“重中之重”要求,切實擔負起領導農業農村發展的政治責任,統籌協調好各方面關係,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財力投入上,動真情、動真格,辦實事、求實效。各級黨委政府要用好三農工作、農民增收、脫貧攻堅考覈督查和績效評價結果,把知民情、接地氣,熟悉三農工作的幹部選配進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加強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建設,不斷提高做好三農工作的能力水平。把農村作爲踐行“三嚴三實”的第一課堂、實踐陣地,以嚴的要求、實的作風,推動各項部署落實到位。深入田間地頭,走進千家萬戶,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把農民滿不滿意、答不答應、高不高興作爲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標準。

同志們,思路已經謀定,目標已經明確,關鍵是落實落地、落細落小。我們要始終把農民裝在心中、把責任扛在肩上,“俯首甘爲孺子牛”,“敢叫日月換新天”,盡情揮灑熱情,再譜三農華章。

農業農村會議講話 篇3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中發〔20xx〕1號)和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以及縣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回顧總結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分析面臨形勢,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與時俱進,狠抓落實,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開創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深刻認識“三農”現狀,增強做好農業農村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全縣廣大幹部羣衆的艱苦奮鬥,頑強拼搏,我縣農村面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一是糧食產量穩定增長,20xx年全縣糧食生產總量達到9.99萬噸,比20xx年增長6.8%;農業總產值穩定增長,達到39770萬元,比20xx年增長18.5%;農民人均純收入穩定增長,達到1145元,比20xx年增長10.4%;畜牧業產值快速增長,達到18474萬元,比20xx年增長37.6%。二是貧困人口逐年下降,全縣貧困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比重從1994年的84%下降到27.6%;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全縣計劃生育率達到62.91%,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2‰以內;青壯年文盲率下降,“掃盲”通過省級驗收,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2.6%。三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突破,茶、桑、雞、倍、竹等優勢農產業鞏固發展,特色經濟格局初步形成,農村產業結構和佈局漸趨合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農村水利化程度提高到26.7%,實現了村村通電,農村電價有所降低,程控電話實現鄉鄉通,移動電話逐步向重點村組覆蓋;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取得突破,通過實施長防、天保、退耕還林和農村能源建設等工程,較好地遏制了水土流失惡化的趨勢,促進了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農村改革取得突破,成功進行了“村改”,順利完成了第二屆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農村稅費主體改革完成,農民負擔得到減輕。四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全縣共創建星級文明戶2萬餘戶,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率不斷提高,先進農業實用技術和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被大多數的羣衆所接受;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村民自治不斷完善,基層民主不斷擴大,羣衆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不斷提高,農村社會治安明顯好轉,廣大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護,全縣農村社會穩定;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以 “三學”和實施“雲嶺先鋒”工程爲契機,認真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使廣大農村黨員羣衆的黨性修養不斷加強,理想信念進一步堅定,以黨支部爲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不斷得到夯實。五是農村醫療衛生狀況發生變化,通過加強農村醫療網點建設,農村羣衆享受醫療衛生保健的覆蓋面不斷擴大,傳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遏制,人們的健康水平不斷得到提高;農村廣大人民羣衆的生活質量發生變化,隨着經濟的發展,大部分農民擺脫了貧困,生活環境不斷改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農村羣衆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發生變化,發展意識、科技意識不斷提高,商品觀念、開放觀念不斷增強,生產生活方式有了較大轉變,人心思進、人心思變、人心思富的良好氛圍日趨濃厚。

在充分肯定成績和發展變化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一些長期困擾我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一是農村經濟總量小,農業綜合素質低,比較效益不明顯,農民增收渠道狹窄,增收比較緩慢;二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靠天吃飯的狀況未能根本改變,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小康目標很不適應;三是農業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生產規模化程度低,特色不特,優勢不優,缺乏支柱產業,農村產業呈現散、小、亂的狀況,極少數產業呈下滑趨勢;四是農產品科技含量比較低,與市場的對接不好,應對市場變化、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差;五是勞動者素質不高,商品觀念、市場觀念、效益觀念仍然不強,生產上的盲目性、隨意性較爲突出;六是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小、數量少,科技含量低,龍頭企業沒有真正形成,帶動輻射力弱,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農業產業化進程緩慢;七是農產品銷售市場、農業信息網絡和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滯後,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較爲突出;八是農村貧困面較大,低水平、低標準的溫飽較多,相當數量的農村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較深,自我發展的能力弱,扶貧開發的任務還相當繁重;九是少數鄉村幹部的思想不夠解放,政治素質不高,工作能力和責任心不強,工作措施不力,工作成效不明顯;十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比較薄弱,人民羣衆對黨風社風不夠滿意;十一是縣鄉兩級黨委、政府領導農業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跟不上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期的領導方式和管理模式上,等等這些問題,務必引起全縣各級黨組織、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幹部羣衆高度重視,充分正視困難和問題,搶抓機遇,採取切實有效的戰略舉措,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不動搖,突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民增收兩個戰略重點,下決心、花大力氣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二、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增強全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縣農業農村工作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緊緊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業科技措施推廣力度,在規劃制定、體制改革、工作部署等方面進行調整,逐步形成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努力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特色農業、現代農業轉變,從小生產、溫飽型農業向市場化、小康型農業轉變。

(一)認真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用一號文件精神統領農業農村工作全局。最近,黨中央、國務院以“中央一號文件”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這是繼20xx年後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發出的第二個“一號文件”, 20xx年“一號文件”的核心是促進農民增收,20xx年“一號文件”的核心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兩份文件是一脈相承、相互依存的,都是爲了解決新的歷史發展階段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大舉措。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要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爲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這既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又是促進農民增收的必要條件;既是解決當前農業發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又是增強農業發展後勁的戰略選擇;既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又是實現農村社會進步的重要保障。各級各部門要迅速掀起學習高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把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文件”作爲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學習好、領會好、掌握好、貫徹好,切實轉變作風,狠抓工作落實,真正把“三農”問題當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求真務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中央的政策和我縣的實際結合起來,細化、實化、具體化,確保不折不扣落實到位,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尤其是縣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要結合實際,以市場爲主線,以優勢農產業爲重點,以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爲支撐,以深加工企業爲龍頭帶動,以優惠政策和保障措施爲動力,制定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增收的具體方案,周密安排,突出重點,區分層次,精心組織,切實抓好貫徹落實。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以實際行動真情關愛農民,真誠對待農民,真心幫助農民,努力營造支農護農的良好氛圍,儘快實現

農業農村會議講話 篇4

時兩天的全縣春季農業 農村工作觀摩會議,現在就要結束了。這次會議時間雖短,但很緊湊,開得非常成功。我認爲,這既是一次肯定成績、尋找差距的總結會,也是一次分析形勢、研究對策的推進會,更是一次再添措施、再鼓幹勁的動員會。剛纔,縣長通報了全縣春季農業農村工作進展情況,並就做好今後農業農村工作講了具體意見,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切實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對春季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評價

今年以來,在縣委 的正確領導和縣人大 、政協 的鼎力支持下,各級各部門 和廣大幹部羣衆按照縣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人大政協“兩會”和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的總體安排部署,集中一切力量,想盡一切辦法,排除一切困難,狠抓各項工作落實。特別是通過“千名幹部進萬家、扶農惠民抓落實”活動的開展,全縣上下擰成一股勁,掀起了上下聯動抓落實、大幹快上鬧春耕的工作熱潮,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進展順利、成效顯著,爲圓滿完成今年各項工作任務奠定了基礎,贏得了主動,開了好頭、起了好步,受到廣大幹羣的一致好評。

總結前一階段工作,可以概括六個特點:一是安排部署快。縣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和人大、政協“兩會”相繼結束後,各鄉鎮 都及時召開了本鄉鎮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各項工作,把工作任務、政策措施全部落實到崗到人,宣傳 到村到戶,達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二是工作開展早。各鄉鎮都能結合今年節令早的實際,搶抓有利墒情,抓早動快,積極組織 動員羣衆開展造林補植、春耕春播、大棚建設、新型民居建設等各項工作,這與歷年和其他 縣區相比,行動快、動工早。三是責任措施落得實。各鄉鎮都將工作任務逐項分解落實到了鄉村組三級幹部的肩上,夯實了責任。並在認真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具體的管理 辦法和相應的獎罰措施,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針對性。四是標準要求高。各鄉鎮在謀劃好各項重點工作的同時,統籌農業農村工作,逐條逐項逐環節都提出了具體標準,可以說要求嚴、質量高。五是工作效果好。從檢查和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當前我縣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特別是林份結構調整、主導產業開發、新型民居建設、農村創衛等一些重點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各鄉鎮涌現出了一大批好的典型和示範點,起到了積極的示範推動作用,可以說各具特色,各領風騷,可圈可點。如鄉育苗和林份結構調整;鎮的大棚建設;鄉的大棚和鎮建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鄉村的農民,既發展弓棚,又養羊、養兔,走多元發展的路子;鄉的林份結構調整;鎮的小弓棚建設和林份結構調整;鄉的新型民居建設、育苗、弓棚種植;鄉的林份結構調整、果園建設和現代化農業綜合開發;鄉的林份結構調整和井場、墳院的綠化;長官廟鄉“四位一體”示範點建設、林份結構調整和果園建設;鎮的創衛、林份結構調整和新農村 建設;縣城百平方公里森林公園建設,進度快、效果好,等等,由於我們措施具體、機制有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可以說,亮點頻頻、看點多多,深受感動,倍受鼓舞。六是幹部作風務實有效。各包鄉鎮和包抓創衛縣級領導都能按照縣委、縣政府 的要求,及時深入一線,指導落實各項工作。廣大幹部職工特別是鄉鎮和農業、林業 、水利 等涉農各部門的幹部職工,作風務實,收效明顯。在此,我謹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向奮戰在一線的廣大幹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正視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思想認識還不夠到位。今年是我縣大幹快上之年,任務重、時間緊,但仍有少數鄉鎮和部門的主要領導對這一形勢認識不到位,工作馬馬虎虎,思路不清,行動遲緩。二是工作進展還不平衡。觀摩會議就是現場比較,學習先進、鞭策後進、推動工作。通過近兩天的觀摩,我們可以看出鄉鎮與鄉鎮、村組與村組,在工作總體構想、安排部署、工作進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標準質量不夠高。少數領導幹部只有完成任務的想法,沒有幹好工作的決心,質量標準不高、工作要求不嚴。在退耕還林補植、新型民居和現代設施農業建設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質量較低的問題,與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和羣衆的期盼仍有一定的差距。四是工作機制有待創新。近幾年,我縣財政 用於支持草畜、棚栽、地膜種植等種養業的資金很大,使少數羣衆形成了政府不給錢,就不種不養的惡習,產業投入成本過高,個別鄉鎮扶持農業成了包辦農業,龍頭企業 是辦一個垮一個,最後政府買單,這樣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對此,我們必須三思。當前,如在產業開發上,少數鄉鎮的機制呆板、方法滯後,建設速度慢、田間管理差、質量效益低,未能充分調動農民羣衆的積極性和發揮高效農業應有的作用,工作缺乏主動性。五是重點工作不夠突出。如“創衛”工作,這是我縣今年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但部分鄉鎮領導重視不夠、抓得不緊,環境衛生 整治基本沒動,髒、亂、差現象非常嚴重;如圍繞促進農民增收、開發產業思考少、思路窄、方法死。六是個別縣級領導包鄉鎮、部門包村工作不夠紮實。少數包鄉縣級領導和包村部門負責人深入基層少,工作措施不力,成效不明顯,基本流於形式,等等。這些問題必須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堅持不懈地推進農業農村工作快速健康發展

做好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我認爲,就是要 “明確一個理念、擴大兩項成果、突出三個重點、着力抓好五項工作”。

明確一個理念,就是要明確先安居後樂業的理念。一是要大力發展村圍經濟和庭院經濟,村圍經濟要以現有村莊爲中心,逐步向外拓展,重點抓好村容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堅持生態和產業同時推進;庭院經濟以自然生態型、田園農莊型模式爲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二是要抓住全省小型農機具補助政策的機遇,在川道村抓好水利化、機械化試點工作。三是實行“支部+協會 ”的模式,實施能人帶動戰略,加快主導產業開發。

擴大兩項成果,一是要擴大退耕還林成果。抓好退耕還林“回頭望”工作,嚴格落實“三禁三防”措施,確保全縣森林資源安全。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的原則,科學合理開發林草資源,充分調動農民羣衆植樹造林、擴盤撫育和強化管護的積極性。二是要擴大“一園兩線兩院四點四畔”綠化成果,逐塊排查、逐塊完善。

突出三個重點,一是加快新型民居工程建設。要嚴格按照規劃建設,多方籌集資金,嚴格工程質量,加快建設進度,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今年建設任務。這裏我明確一點,今年凡是哪個鄉鎮駐地村的新型民居完不成的,一律視爲該鄉鎮沒有完成新型民居建設任務,而且我認爲這是政令不暢的體現。二是要快速啓動以整治村容村貌爲重點的農村創衛工作。縣政府出臺了“1+1”補助政策,各鄉鎮要結合完善去年新型民居工程建設,切實抓好村莊綠化、美化、硬化、淨化工作,配套完善基礎設施,着力提高人居品位,改善人居環境。三是加快培育增收致富產業。要按照“穩牧興菜、凸顯林果、多元發展”的思路,做到“三配套”(草畜、畜沼、沼菜配套),創新工作機制,採取政策調動、利益驅動、市場拉動和龍頭帶動相結合的辦法,全力促進大農業良性發展。堅持穩步發展草畜產業,不斷提高草畜業的質量和效益;加快發展經濟林果和育苗產業,特別是要以沿川面爲重點,大力發展育苗產業,既能達到綠化、美化效果,又能調整產業結構和增加經濟收入。同時,要引導農民外出務工和發展新型產業,促進農民多元增收。

抓好五項工作,一是要抓好春播生產。要大力引進推行新品種,積極推廣旱作農業技術,重點抓好洋芋、瓜菜、雜糧的種植,強化田間管理,提高糧食單產。二是要着力抓好以沼氣爲主的能源工程建設,切實搞好建後服務,提高使用率。三是要着力抓好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切實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四是要着力抓好農民教育,積極開展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活動,加強農民培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和創業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快速發展的經濟形勢與落後羣衆素質之間的矛盾。五是要着力抓好農村安全工作,即防汛、農機安全、疫病防控、食品安全等工作,確保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統籌抓好當前其他各項工作

一是要着力維護社會穩定。要做好信訪工作,及時調處化解,儘量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要妥善處理信訪積案,及時收集信訪信息,落實穩控責任,切實維護好當前信訪形勢。要嚴格落實縣級領導信訪接待日製度和信訪“首問”負責制度,各位縣級領導和所有工作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切實解決各類信訪問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結合市上開展的“聖劍”活動,我們要積極開展“大打擊、大追逃、大逮捕”專項活動,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爲,切實維護社會治安秩序。要制定各類突發事件預案,一旦出現緊急情況,立即啓動實施,確保萬無一失。

二是要抓好重點項目建設。縣重點項目建設管理領導各工作組要按照分工安排,強化督查,密切配合,加大力度,快速推進,各包項目縣級領導和經發局及項目實施單位要加強協調,狠抓落實,快速啓動各項工程。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抓好施工每個環節,嚴格工程質量,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嚴厲打擊無理阻撓工程建設的人和事,重拳出擊,嚴懲不貸,不管是誰,絕不姑息遷就。

三是要推進“創衛”工作。“創衛”工作目標高、任務重、時間緊,各位縣級領導、各鄉鎮、各部門要按照全縣“創衛”工作的統一安排部署,堅持“缺啥補啥”的原則,明確任務,倒排日期,加強硬件建設,完善軟件配套,舉縣一致,不遺餘力,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全力推進“創衛”各項工作,確保順利達標。

四是要大力實施民生工程。要搶抓省上實施“民生八大工程”的機遇,結合我縣實際,圍繞推進教育、衛生、文化、計生、體育、社保等各項社會事業建設,切實做好項目調研、包裝論證、爭取申報等工作,努力爭取更多項目、更多資金,爲加快構建“和諧”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是要加強財務管理。各鄉鎮、各部門必須嚴格執行財政預算制度,嚴格財務支出,堅決杜絕鋪張浪費行爲。同時,各鄉鎮要加強村級財務管理,摸清底子,強化管理,逐步化解。近期,財政局要組織相關單位對各鄉鎮、各部門的財政資金運行情況進行一次大檢查,及時糾正鄉鎮、部門在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對查出的問題,必須按照財經紀律嚴肅處理。

四、全力抓好工作落實

爲政之要,貴在落實。抓落實是領導幹部的基本功。我們要倍加珍惜當前發展的大好形勢,正確把握方向,注意方法,講究藝術,着力在抓落實上下功夫、作表率、創實績。一是要夯實責任。今年重點工作已經落實到崗、到人,希望大家統籌做好各項工作,不得推諉扯皮,不得避重就輕,不得敷衍塞責,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心聚力抓落實,一心一意謀發展。二是要密切配合。全縣廣大幹部職工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時時、處處、事事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左右多溝通,上下多聯繫,積極主動落實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三是要嚴明紀律。廣大幹部職工特別是領導幹部,要認真遵守各項紀律規定,時時以工作爲先,處處以大局爲重,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說,不利於發展的事不做,倍加珍惜我們團結共事的大好局面。同時,要按照規定離返單位,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堅決杜絕隨意離崗,確保隨叫隨到,不誤工作。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鉅;做好全縣工作,責任更重大,任務更艱鉅,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爲圓滿完成年初既定的各項工作任務而努力奮鬥!

農業農村會議講話 篇5

農業 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農業穩、社會穩,農業豐、農民富。今天,縣政府召開全縣農業農村 工作會議,旨在對全縣農業農村工作進行部署,爲農村全面小康奠定基礎。剛纔,明祥同志代表縣政府對年農業農村工作作了全面總結,對20xx年工作作了具體安排,內容詳盡、措施具體,希望大家抓好落實。下面,我再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正視農業農村工作面臨的突出困難

(一)旱情嚴重。去冬今春以來,氣候 異常,降水量極端偏少,全縣已達到嚴重冬幹標準。1月~3月上旬的2個多月時間,降水量僅爲0.5毫米,較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19.8毫米減少97.5%。尤其到了3月上旬,全縣以晴間多雲天氣爲主,降水量爲零,氣溫異常偏高,平均氣溫爲15.5℃,較多年同期偏高4.7℃,爲歷史 同期第2高位;旬內日最高氣溫爲28.3℃,爲同期歷史最高值;土壤墒情急劇下降,土壤耕作層已處於嚴重乾旱狀態。乾旱已造成全面19個鄉鎮大面積受災,據統計 ,截至3月中下旬,農業經濟損失合計1503.1萬元涉及19141戶70179人,其中馬鈴薯受災18826畝、油菜受災11121畝、大田蓄水受災6084畝;林木受災經濟損失達1460萬元;14199頭牲畜飲水困難;部分鄉鎮村民飲用水出現極端困難。嚴重旱情已經給我縣工農業生產亮起了“紅燈”,儘管我們採取了一些增雨措施,在3月25日晚上下了一點雨,但無異於杯水車薪,農業嚴重旱情未得到根本緩解,仍在加劇。緊急應對旱情已成了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

(二)耕地撂荒。當前,隨着農村勞動 力大量輸出、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在一些中高山地區,大量人口向低山地區或城區轉移,僅剩部分老年人留守。由於勞動力的缺失,許多耕地自然撂荒,退耕還林林木無人管護,中高山農業生產出現明顯衰退跡象,全縣耕地自然撂荒現象突出。“錯位”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林地資源本是我縣農業的兩大特點,現在,由於部分中高山地區耕地的閒置,使我們依靠“立體”發展特色產業的優勢有所削弱。從根本上解決耕地資源閒置浪費已經成爲我縣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課題。

(三)基礎薄弱。儘管近年來我們加大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的投入,但由於邊遠山區的落後區位條件和貧困區的客觀現實,基礎設施仍然是制約我縣農業發展的重要“瓶頸”。農田水利 設施薄弱,耕地水利條件較差,水資源 利用率不高,抗擊自然災害能力弱,農業生產仍未改變“靠天吃飯”的局面;農業產業化規模小、機械 化程度低、農產品科技 含量少、生產成本高、經濟效益差,增產不增效的現象仍較爲普遍。

二、吃透政策,搶抓農業農村工作面臨的良好機遇

農業農村工作既有當前困難也有長遠問題,必須高度重視、搶抓機遇,增添措施、強力推進。農業農村工作當前面臨的重大機遇就是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央一號文件歷來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風向標”和農業農村政策的“睛雨表”。解讀研判中央一號文件,敏銳發現、積極捕捉文件中的敏感點和文件中的政策機遇,把握自身特色,採取針對性措施,乘勢而上,是我縣農業農村工作取得突破和成效的關鍵。

(一)政策幫扶力度更大。中央一號文件釋放出兩個強烈的政策信號:一是國家對“三農”投入的“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將進一步加大,資源要素將更多地向農村配置,政府公共資源將更多地投向農村,工業 化、城鎮化成果也將更多地惠及農村和農民;二是明確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 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繼續增加農業補貼資金規模,新增補貼向主產區和優勢產區集中,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這些就是機遇,這些就是農業農村工作努力的方向,涉農部門要和上級主管部門緊密對接,把握政策動向,積極爭取上級政策、項目、資金支持,創新舉措,積極探索中央一號文件所倡導的新的工作實踐。實踐告訴我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得到的機會更多,得到的幫扶更多,得到的實惠更多,如果大家都幹起來了,機遇也就不成爲機遇了。

(二)改革驅動能量更強。中央一號文件傳遞出兩個強烈的改革信息 :一是鼓勵建設“家庭農場”。“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爲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爲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這一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這一新生事物實質上家庭經營方式的升級,將生產要素聚集起來,使分散生產的小農經營發展爲家庭農場的適度規模經營,有利於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實現專業化生產,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二是鼓勵建立農民合作社。農民合作社是帶動農戶進入市場的主體,是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新型實體,是創新農村社會管理 的有效載體。建立農民合作社實質就是構建農業綜合服務體系,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的引領帶動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無論是發展“家庭農場”,還是建立農民合作社,都是土地、人力等生產要素的適度集中,都是集約利用資源,在這方面,我們在發展山區特色產業中,已有了一定的實踐和探索,但力度太小、效果不明顯。雖然我們是大山區,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有一定侷限,但我們也更加容易出特色。實踐告訴我們,單打獨鬥的小農經濟無法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經濟,只有集中要素、集約發展、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纔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題中之義。

三、突出重點,推進農業農村工作縱深發展

(一)抓好大春生產。當前,乾旱已嚴重危及我縣農業生產,積極應對乾旱、確保大春生產是當務之急。縣農業、林業 、畜牧、水務等部門要及時抽調技術人員,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瞭解旱情,瞭解農民生產需求,指導幫助農民搞好大春備耕,幫助解決農民飲水難。農忙時節,組織指導羣衆通過引水澆灌、地膜覆蓋等方式科學 抗旱,確保玉米、水稻等大春作物及時下犁;各掛聯鄉鎮領導、各鄉鎮包村幹部要深入村組,千方百計動員羣衆應種盡種,保證大春作物播種面積;農業、畜牧等部門要及時指導農戶加強病蟲害防治,保證大春作物的生長、成熟、收成。今年的乾旱對小春作物造成了損失,馬鈴薯、油菜等小春作物產量下降已成定局,“小春損失大春補”,必須更加註重大春生產,抓好備耕物資保障,穩定播種面積,強化田間管理,多措並舉,確保全年糧食穩產增收。

(二)促進農民增收農業農村工作的核心是農民增收。爲抓好農民長效增收,縣委、縣政府組織縣委農工委牽頭,召集相關部門認真研究、精心規劃,制定了《促進農民增收三年倍增方案》,有關部門一定要對收入倍增方案進一步細化、完善,突出引導性、帶動性和實踐性,使之成爲我縣農民增收“三年翻番”的指導性文件。

1.抓好政策惠農。要認真落實中央、省、市出臺的各項扶持政策,爲農民增收提供政策支持,不斷加大財政 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減少中間環節,確保各項補助資金及時足額到位,使農民直接受益;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支農資金佔整個財政支出的比重,較大幅度增加農業生產投入,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要堅持完善農業補貼制度,繼續加大糧食、農機具購置等各種補貼力度,實施“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加快“萬村千鄉”市場和農家店建設,探索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 與財政補助相結合的農業風險防範與救助機制。縣財政、監察等部門要加大對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堅決杜絕擠佔、挪用、剋扣各項惠農補貼等問題的發生,確保中央各項惠農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讓廣大農民真正得實惠。

2.抓好產業強農。因地制宜,構築高山區重點種植蔬菜,中山區重點種植馬鈴薯,低山區重點發展水稻、特色養殖 的立體生態 特色農業模式,集中區域重點發展、零星區域補充發展。要進一步加大“院縣”聯手和“跨地”合作力度,深入實施“五彩”農業發展戰略。一是打造馬鈴薯示範基地。加強與省農科院合作,建成全省馬鈴薯種薯基地;引進內蒙古民豐薯業公司建設5萬噸馬鈴薯儲藏庫,建成萬畝馬鈴薯核心示範片;積極與荷蘭弗里斯蘭省合作,推進3萬噸高端馬鈴薯澱粉深加工 項目,豐富馬鈴薯產業鏈條,建成全國馬鈴薯產業重點基地縣。力爭到20xx年,馬鈴薯種植面積7.59萬畝,純收入32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269元。二是發展高端養殖業。加強與省畜科院合作,強化專家服務站建設,做強技術支撐,推進“川黑1號”黑豬、大恆肉雞等飼養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出欄“川黑1號”黑豬3000餘頭,出欄花牛1000餘頭,出欄大恆肉雞5000餘隻;圍繞“三品一標”畜牧業發展方向,加快發展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積極培育產業龍頭,狠抓品牌建設,推動現代畜牧業發展。力爭到“”末,農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增加612元,達到1222元,平均每年增加204元。三是培育亮點新產業。加強與縣內企業合作,引導黑竹溝生態開發公司,加大“黑色”水稻研發種植力度;鼓勵養殖大戶發展大鯢人工養殖產業;繼續抓好天然林保護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快實施“支柱產業增收”工程,支持農戶新建萬畝良種核桃基地,增強骨幹產業帶動作用,確保人均年增收150餘元。

3.抓好勞務富農。按照“一人就業 ,全家脫貧”就業扶貧工作目標,大力實施全市小涼山千名致富帶頭人和萬名“雙技能”人才培訓計劃,堅持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大力開展訂單、定向、定崗培訓,形成掌握一項技術,發展一種產業,致富一個家庭,帶動一片農戶的格局。進一步暢通就業渠道,擴大輸出轉移就業規模。到“”末,完成各類培訓7800人,轉移輸出4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3.61億元,勞務人均純收入3020元。人事勞動部門要在就業輸出上搞好服務,及時收集掌握勞務用工信息,以信息引導培訓;要隨時爲勞務人員提供法律 服務和援助,全力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4.抓好基礎助農。要結合民生工程的實施,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設步伐,爲農業農村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要切實加強水利設施和基本農田建設,加快農村通村公路硬化建設的步伐,爲農業生產提供良好條件;要加強農村能源和生態建設,大力推廣太陽能清潔能源,鼓勵扶持農民積極興建沼氣池、建立“養殖—沼氣—種植”生態模式,發展循環農業,促進農膜、秸杆等農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要加強農村市場、信息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實施“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大力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立以“農家店”爲骨幹和基礎的農村商品市場,推進“農超對接”、“農商對接”,構築“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平臺。

(三)加快新寨建設。20xx年,我縣家新寨建設涉及9個鄉鎮10個村,其中市級示範村1個、極度貧困村1個、一般村8個,新改建住房1500戶,惠及羣衆7500餘人。在新寨建設中,我們堅持早謀劃、早規劃、早設計、早發動“四早”,着力做好工匠培訓、羣衆發動、購料備料等工作,推進了家新寨建設各項建設工作有序開展。對於已建成家新寨,由組織部門牽頭,儘快完成部門幫戶工作方案,實施一幫到底。對於正在建設的家新寨,移民扶貧局配合縣委督查室、政府督辦室,加大督查力度,確保建設任務如期完成;同時,加強指導、搞好服務,確保家新寨建設按照規劃執行,建出風格、建出特色、建出亮點。財政部門、各鄉鎮政府要加強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及時到位。

(四)深化農村改革1.發展家庭農場。縣委農工委牽頭,結合我縣實際,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及時制定全縣家庭農場發展工作實施方案;縣委政研室牽頭,及時研究出臺財政、稅收 、用地、金融 、保險等優惠政策;農口各相關部門要認真組織學習解讀20xx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深入鄉鎮、村組,宣傳發展家庭農場的相關政策,要讓農戶熟悉政策、掌握政策、利用政策;掛聯鄉鎮領導、相關部門、各鄉鎮要充分利用發展家庭農場的政策優勢和良好前景,動員有條件的農戶起步投身到發展家庭農場工作中。要採取示範帶動的辦法,全縣上下合力培育1—2個典型,帶動更多農戶,通過各種合作方式,發展家庭農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推進土地流轉。發展家庭農場,土地是關鍵。要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建立規範的土地流轉機制。要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促進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向優勢產業、重點區域集中。要因地制宜地探索“集體轉包、大戶經營”、“帶地入社”、“以地入股”等路子。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促進土地流轉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這裏強調一點,國土、農業等部門在推進土地流轉過程中不能靠行政命令,搞一刀切、切一刀,一哄而起、一哄而上。

(五)強化農村保障。大力發展農村教育 事業,嚴格落實“兩免一補”等政策,加快農村中國小校舍改造,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方便羣衆就醫。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提高補助標準,不斷完善大病救助制度,有效解決羣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加快鄉鎮文化 站、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建設步伐,推進文化下鄉,繼續推進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豐富羣衆物質文化生活。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全面落實農村五保供養政策,逐步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落實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專項基金,加大農村弱勢羣體的救助力度,切實解決農村貧困羣衆最基本的生產生活問題。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做好農村信訪工作,完善農村矛盾調處機制,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妥善解決農村因土地徵用、環境 污染、集體資產處置等涉及農民羣衆利益而引發的矛盾和問題。注重基層組織建設,不斷規範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程序,切實保障村民權益。

同志們,抓好農業農村工作,貴在用心、重在落實。我們一定要增強責任意識、協作意識、創新意識、奮鬥意識,努力開創全縣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新局面,爲實現全縣經濟追趕跨越、美麗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爲農村全面小康奠定堅實基礎。

農業農村會議講話 篇6

一、 農業要在經濟轉型跨越中率先轉型

今年是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面對新的形勢,政府在本屆的任期中最大的考驗就是加快發展,實現縣域經濟發展的轉型。從整個經濟結構看,體現爲從農業主導型經濟向工業主導型經濟的轉型,這是餘慶有史以來經濟形態最大的變遷。從農業產業自身來講,也面臨轉型,就是推進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轉型。站在全省的角度,對餘慶農業發展的總要求是進入全省農業轉型發展的前列,努力在全省爭先突破,率先轉型。這一任務既是新一屆政府的使命,也是農業戰線上全體幹部職工、科技工作者的使命。

之所以提農業要努力率先向實現現代農業轉型,我認爲主要有 “兩大優勢一個機遇” 。“兩大優勢”一是 餘慶有非常好的農業基礎。從全省來看 ,餘慶雖然不是農業大縣,但一直是農業強縣。餘慶農業的耕作水平、科技推廣運用水平在省、市都是有口皆碑的,餘慶農業農村工作曾經創下了連續20xx年獲得 全省農業“三增”一等獎的傲人成績,這在全省的縣市中是極爲罕見的。可以說,餘慶城鄉收入差距並不大,並不僅僅是外出打工的人寄回來的錢多,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於農業。廣大農村羣衆不僅依靠農業解決了溫飽,而且很多人通過調整結構,發展產業實現了小康。我縣的“四在農家”創建能夠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一年一年的推進,最堅實的物質基礎就在於我們相對整體較高的農業水平。如果溫飽都沒解決,“四在農家”創建就不可能得到羣衆的廣泛接受。 二是 農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較高。農業從業人員既包括農民,也包括涉及農業的科技推廣服務人員,甚至包括農口的幹部職工。白泥大壩的蔬菜,餘慶的烤煙、油菜、玉米的種植水平,在周邊縣、省市都是一流的。我們擁有農業專業技術職稱的人數,相當於黔東南州的總和,這也是相當了不起的。應該說,餘慶從農民到幹部,對農業科技的重視程度、認同度都是較高的,這也是我們的優勢。農業基礎優勢、人才隊伍優勢,這兩大優勢是我們推進農業率先轉型發展的比較優勢。

“一個機遇” 就是政策機遇。概括起來就是三個文件,兩個規劃。三個文件就是中央1號、國發2號、黔黨發1號文件,兩個規劃就是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規劃和“三位一體規劃”。抓農業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四靠改革,這三個文件兩個規劃都全面涵蓋了。中央1號文件的主題是農業科技創新、國發2號文件中11個部分中有4個部分是談的是農業農村工作。兩個規劃也包含了大量的政策、項目機遇,只要我們認真研究、積極對接,變政策機遇爲一個個實實在在的項目落地,我縣的農業面貌必將迎來顯著的改變,農業水平必將邁上更高的臺階,我縣現代農業進程的步伐必將大大提速。

二、 加速 明確目標,理清思路,建設具有餘慶特色的現代農業

現代農業是高產、優質、高效、生態的農業。按照現代農業的標準衡量評估我縣的農業,無疑還有很大的差距: 第一 ,從農業的基礎看,我們的水利基礎設施雖有顯著改善,但仍有大量的病險水庫未治理。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去年一場大旱就檢驗出了我縣農業基礎的薄弱。對比以色列,這是一個現代農業在世界上都非常出名的國家,他們的“滴水灌溉”現代農業完全建立在沙漠之上。 第二 ,從市場的角度看,無論是“龍頭企業”帶動,還是公司加農戶模式,在現代農業比較成熟的國家或地區,都有一批具備很強實力的企業經濟主體,去帶動產業基地和農戶,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就我縣的情況看,只有烤煙相對成熟,精米、糧油加工有一些規模,龍頭不強、規模不大、效益不高、企業和農戶共同體的共存關係不緊密是我縣現代農業建設中的突出問題。 第三 ,從政府的角度看,政府的職能主要是規劃引導,通過政策、項目、財政、農技推廣等手段提供產業支持和服務。在這方面,我縣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支持現代農業的產業服務體系仍然薄弱。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上,劉興萬副市長談了六大服務體系建設。( 即現代農業科技與信息服務體系、農資與農產品物流供銷服務體系、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服務體系、農民培訓教育服務體系、防災減災服務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體系 ),我縣在這方面的差距很大,需要政府轉變職能。農口部門要多學習借鑑先進地區尤其是山區地區的經驗,強化政府在農業產業服務這塊的職能。 第四, 從農業產業的角度看,現代農業首先是生態農業,是無公害有機農業,其生產特徵是產前、產中、產後嚴格的標準化生產。前一段,瘦肉精事件、農作物化學藥品殘留超標、地溝油進超市等食品安全問題炒得紛紛揚揚,有的專家大聲疾呼,農業食品安全的危害程度勝於搶劫殺人。從世界各國的經驗看,美國、歐洲等國家也經歷了濫施農藥、化肥等影響農產品安全的過程,但通過嚴格的標準化體系,很好地解決了食品安全問題。從我縣看,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需要職能部門認真評估分析我縣農業標準化建設的現狀、問題,拿出有力的措施加快標準化體系建設。

上面談了我縣發展現代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那麼餘慶應該發展什麼樣的現代農業?我想,就是要以 爭創全省現代農業建設示範區爲目標,按照“政府引導、項目支持、龍頭帶動、穩優調特”的思路,突出資源精深加工、休閒觀光兩大特色,建設具有餘慶特色的現代農業。 這個目標定位有中央、省、市的政策支持,餘慶還是小葉苦丁茶之鄉,茶、藥、果、蔬等都是大有潛力的特色產業。同時,結合餘慶旅遊發展的目標定位,我縣也有充分的資源秉賦發展現代觀光休閒農業。

在措施上, 一是要用工業的理念抓農業。 戰書書記就說貴州農業的出路是“希望在山,關鍵在水、後勁在畜、出路在工”。最後一句“出路在工”,就是工業。農業產業化很大程度上就是農業工業化。我們至少要在兩個方面明確用工業理念抓農業的意識:(1)把農業產業理解成工業的車間,這就要推行標準化作業,以及提供標準化所需的一系列政策、科技、社會化服務支持。(2)高度重視農業招商引資。農業作爲弱質產業,除了市場風險外還有自然風險,因此招商引資的困難更大。澤福縣長在講話中要求成立項目籌備辦公室和督促推進辦公室,我都贊成,不僅要做好項目編制,還要儘可能地多爭取一批,招一批項目進來。

二是要以水利爲基石,破解現代農業建設瓶頸 。要堅定農業在縣域經濟的基礎地位不動搖、水利在農業的基礎地位不動搖兩個不動搖的意識。水利部門要充分利用“三位一體”規劃實施的機遇,努力爭取列入全國小農水建設重點縣,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全縣病險水庫治理,根本上緩解水利對農業的嚴重製約。

三是以園區爲抓手,示範輻射現代農業建設。 農口部門、白泥鎮、龍家鎮要把白泥大壩、龍家大壩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作爲今後幾年工作重點,通過招商引資,努力打造兩個高層次、高規格、高效益的現代農業觀光休閒園區。這兩大園區打造也是我縣爭創全省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的龍頭項目,只要做好了,檔次上去了,就能在農業理念、科技運用、人才培養等方面形成示範效應,帶動全縣農業的升級轉型。同時,東部地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實踐經驗也告訴我們,現代農業已不僅是農業的概念,而且與工業、旅遊業完全融合一起,園區既是農產品的生產基地,也是工業化生產的車間,還是吸引人們旅遊觀光的景點。

四是以產業化爲方向,加快推進農業的規模化、企業化。 我縣農業產業化始於上世紀末,在20xx年,縣委、政府提出了 “三個50%調整”( 即在全縣調整50%的耕地面積種植經濟作物,調整50%的農村勞動力抓非農產業,調整50%的幹部精力抓開發農業。)20xx年,縣委、縣政府又提出以“八大工程”爲載體,紮實推進“五個新突破”,確立了糧、油、煙、畜四大傳統產業和茶、中藥材、果、蔬四大新產業的發展目標和定位。20xx年,縣委、政府召開了全縣農業產業發展大會,出臺了《關於加快農業產業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打造優質 稻、油菜、烤煙、果蔬、茶葉、中藥材、畜禽 養殖 “八大產業”的目標。通過10多年的努力,我縣農業產業化建設成效明顯,主要體現: 其一 是產業基地建設完成佈局,並形成了規模; 其二 是政府引導作用日益彰顯,出臺的扶持產業化建設的一系列鼓勵優惠政策調動了農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 其三 是龍頭企業培育取得積極進展,涌現了一批省、市級龍頭企業。這些與10多年前比,是非常顯著的進步。在下步的工作中,要重點抓好三個方面: 第一 是繼續抓好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糧經比例。省要求到20xx年從現在的60:40調整到40:60。市要求到末調整爲3:7。我縣去年糧經比例是61.5:38.5,這個比例說明我縣的糧食種植面積比全省的平均水平還高1.5個百分點 (今年的工作目標是調整爲52:48,意味着糧食比例要下降7.5個百分點) 。請農口部門認真研究,加大調整的力度,加快調整的速度。 第二 是把龍頭企業的引進、培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要千方百計引進一批有實力、帶動強的龍頭企業,主要依靠市場的力量帶動結構調整,調整糧經比例。同時,也要更好地扶持縣內現有的龍頭企業擴規模,上臺階,加快更多的縣級龍頭企業提升爲市級,市級提升爲省級。 第三,要以企業和農民的需求爲核心,加強和改進農業產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比如鄉鎮農推站體制的問題、農村金融體制問題等,都需要涉農部門認真分析問題,以改革的精神克難攻堅。

五是以科技爲動力,加快農業科技推廣創新 。科技是經濟發展的倍增器,對農業產業來講,科技含量是現代農業區別傳統農業的重要標準,現代農業的優質、高產、高效都離不開科技。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中央1號文件精神,結合餘慶實際抓好落實,推進我縣 農業科技 進步和創新 。

六是以扶貧開發爲機遇,加快形成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優勢 。我縣已被列入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規劃,未來20xx年內,國家將有大量的項目資金支持,這是我縣以往所沒有的重大機遇。我們對接的重點一是要爭取省、市扶貧辦的支持,做到支持力度不減、變通享受國家政策。二是充分利用這一機遇,加快農業領域的基礎設施改善,做強做大一批特色優質產業。如中藥村、金銀花、速生林、刺梨等等。這些產業抓好做大了,就能成爲農業產業的新支柱、新優勢,而且對全縣的特色旅遊商品建設也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六個方面,是對我縣今後一段時期農業建設發展的一個目標定位和主要思路。要實現現代農業的目標,關鍵還得一步一個腳印抓好每年的工作,通過幾年的努力,最終創建全省現代農業示範區。對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以及扶貧開發工作,澤福縣長已經安排得非常具體,目標任務已下達。請農口的同志特別是鄉鎮和村裏的同志學習領會到位,抓好貫徹落實。這裏,對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只點下題,談下總體的要求,就是要“ 確保一個目標,抓好五個重點 ”。

確保一個目標: 就是確保全年農業農村工作考覈指標的完成,甚至超額完成。今年是農業產業在去年大旱後恢復性增長的一年,形勢和條件都有利。農村農村工作的核心指標是農民人均收入,我們的工作目標是實現6400元,增長17%以上。除了核心指標,還有其他分項的產業指標、分部門的指標,如林業、水利、畜牧、扶貧開發,請各職能部門一一對照,確保完成。

抓好五個重點:(1) 要抓好對中央、省市關於農業農村工作文件精神的學習。思路清晰,才能事半功倍,思路不清,事倍功半。農口部門、鄉鎮的負責人、分管領導,包括村支書、主任都要加強學習,既要埋頭拉車,也要擡頭看路。 (2) 要抓好項目的對接爭取。各鄉鎮、農牧、水利、林業、畜牧等部門都要充分利用當前政策有利的時機,加大項目爭取對接力度,結合項目的對接,高質量抓好農業結構調整、林業、畜牧業三個規劃的編制。主要領導要統籌兼顧,既要向上跑,又要向下跑,既要抓對接,又要抓招商,既要立足今年的工作,又要超前準備明年的項目。 (3) 要抓好項目的調度實施。嚴格對照縣委6號文件的要求,保時間、保進度、保質量、保安全、保投資任務。 (4) 推進 體制機制創新, 要在產業化服務這塊借鑑經驗,政府該做好什麼服務,哪些職能交給市場,要敢於思考創新,在農技推廣服務、 農村產權制度改革 等 農村綜合改革 領域量力而行,大膽開拓創新,力求取得突破。 (5) 着力改善民生保穩定。結合“四在農家”創建,以“全省四在農家”創建現場會和創新社會管理現場會在餘慶舉辦爲契機, 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特別要加快發展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公共文化、人口計生等社會事業 。各鄉鎮要守土有責, 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 做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對一些重大遺留問題,職能部門 要聯動研究,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法管人, 全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看過縣長農業農村會議講話的人還看了:

1.20xx年全縣農村工作會議總結時的講話

2.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講話稿

3.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的講話

4.在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

5.精準扶貧工作會議講話

6.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的講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