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愛護環境演說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5W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樹立環保意識,愛護環境,其實就是愛護自己。今天本站小編向你推薦怎樣愛護環境演說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怎樣愛護環境演說稿

怎樣愛護環境演說稿 篇【1】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她是人類生命的搖籃,她是人類共有的家園。

法國有個古老的謎語說:有個水池,池中的睡蓮開始只有一片葉子,但葉子的數目每天翻一番,即第2天變成兩片,第3天爲4片,第4天爲8片……依次類推,問:“如果第30天的葉子佈滿全池,那麼何時葉子佈滿半個池子 ”答曰:“29天。”

當地球也進入第29天的時候,我們站在地球這個睡蓮池邊,看着環境問題遍佈全球,人們爲了生存拼命爭奪土地和資源。作爲危機的受害者,我們深爲明天擔憂,不禁會問:“這‘睡蓮’爲何增長得如此之快 能不能在今天傍晚之前想出辦法,不讓睡蓮‘明天鋪滿全球 ”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她歷經無數風霜血雨的洗禮,黃土成綠洲,高峽出平湖,我們的祖先就是在這裏生衍,綠洲就成了我們的家園。

我們因家園而生,家園因我們而建。環境創造了人類,人類卻可以改變環境。爲了生存,我們的先輩們先後把舊石器換成新石器,新石器換成青銅器……直到今天的現代化工具。從捕獲獵物,採摘野果到墾荒種田,興建工廠。從作草窩,搭茅廬到建瓦房,起大廈。昔日的原野被征服了,高山低了頭,深海變了色,河谷改了容。一座座繁華的鬧市冒了出來,商廈鱗次櫛比,車輛穿梭往來,工廠林立,行人如鯽。

經過無數代人前仆後繼的努力,人類生活得到空前的繁榮。可是,隨着現代工業的發展,人類付出了健康和生命的代價。我們正處於世界危機叢生的時代,人口爆炸,糧食短缺,資源枯竭,生態破壞,空氣污染……每一項都對人類有着致命的危害,而且互相緊密聯繫,此增彼長。人類不會忘記:1930年馬斯河谷煙霧事件死亡60人,數千人患呼吸系統疾病;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死亡120xx人;1953年日本水誤事件死亡60多人;1955年富山痛病事件死亡128人……而近日裏,香港鳳凰衛視臺播出大型環保宣傳片——《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更是將一個個慘不忍睹的事件真實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發現,我們的家園不再是藍天白雲,楊柳依依,綠草芊芊,紅花紅勝火,江水綠如藍的天上人間,而是一個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的人間地獄。

我們哀嘆:人類生於愚昧,死於文明。現在,我們人類受到自然界的懲罰,因爲我們的許多成果都是以犧牲環境爲代價獲得的。我們震撼:我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沉默,隨着環境危機死亡;要麼行動起來,走出困境,捍衛我們的家園。

值得欣慰的是,慘痛的代價教育了人們,人類恍然大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對於現階段的人類和萬物生靈來說,地球是茫茫宇宙中唯一的家園。大自然哺育了一切生命,爲人類的生存、進化和發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證。如果環境被污染,生態被破壞,就等於人類在親手毀滅自己的家園。因此,全人類必須行動起來,保護環境,拯救地球,維護生態平衡,爲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爲此,1992年6月,聯合國召開了“環境與發展會議”,通過了享譽全球的《21世紀議程》,明確提出了促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國政府更是熱烈響應,積極採取措施,迅速制定了中國的“環境與發展”十大戰略,並頒佈一系列環保的法律法規,號召人們植樹造林,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建立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業,促進綠色消費和綠色投資的良性循環,推行清潔生產把污染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這一系列措施的貫徹落實,已在中華大地上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1978年全國只建有34個自然保護區,到1999年已有799個,所佔比例由原來的0.13%上升到6%;森林覆蓋率也由原來的12.3%上升到23.5%;水土流失下降了30%。事實證明,只要我們付出努力,我們依舊可以擁有一個生機勃勃的家園。

我們要牢記xx同志的教導:“必須切實保護資源環境,不僅要安排好當前的發展,還要爲子孫後代着想,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用愛心去保護地球,用行動去拯救地球!讓我們的家園永遠溫馨美麗!讓我們的星球永遠生機盎然!

怎樣愛護環境演說稿 篇【2】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恩格斯說過:“我們連同我們的血、肉、頭腦一起都屬於自然界,存在於自然界。“自然,人類自我的本真。自然界作爲一種客觀存在,它爲人類提供了各種物質和能量,是人類存在和延續的基礎。雨果曾說:”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來,人類由於對環境不夠珍惜,隨心所欲,濫伐林木,生存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各種環境問題接踵而至。有關環境方面各類驚人的數字令人毛骨悚然,這其實已向我們發出了嚴正的警告:如果只顧盲目地吮吸自然的乳汁,而不立即行動起來,投入保護環境、拯救家園的戰鬥,最終毀滅的將是我們人類自己。爲了保護地球母親,我們需要攜起手來,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課餘時間,同學們又可以在校道上走走,看看周圍的景物,不是有置身花園之感嗎?由此校園的美好可見一斑。所以,我們就應該讓校園中的綠色永存。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必然爲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的樂趣。“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讓我們感受清幽;“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我們觸摸壯麗;“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讓我們聆聽喧鬧;“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讓我們親近悠閒;“棠梨葉落胭脂色,薺麥花開白雪香”,讓我們體味斑斕。雨天,讓雨點親吻面頰;雪天,讓雪花棲掛眉梢;喂螞蟻美餐,澆花草甘露;問候晨曦“你好”,道別月色“晚安”。

大家好!想必大家還記得著名作家歐·亨利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中的這句話:“當最後一片葉子落下時,生命就都結束了,我也得離開這個世界而去了。……酷愛生活的女畫家約翰西,患了肺炎瀕臨大限時,“害怕在她輕輕抓着這個世界的手越來越乏力的時候,她會真的像一片輕輕的、纖弱的葉子那樣,隨深秋的寒鳳飄逝而去”。初讀這篇小說時,少年不識愁滋味,對主人公那彷彿病態的癡語我並不以爲然,而正是在人類對綠色頂禮膜拜,綠色食品,綠色能源、綠色電腦、綠色冰箱,綠色建築被人們廣爲崇尚的今天,重讀小說《最後一片葉子》,才感悟到,這分明是一個寓言故事,約翰西的心語,分明是谷世之言,大籟希聲。綠色環境是健康自然的一種象徵。綠色能帶給我們生機、帶給我們活力,而綠色校園中的“綠色”也就不只是一種顏色那麼簡單。走進我們如今洋溢着書香味的校園,你會被那迷人的風景所吸引。高大現代化的教學樓,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鮮豔奪目、爭奇鬥豔的花卉。漫步在校園裏這一派綠景下,會使你感到精神振奮、心情舒暢。校園中的綠色風景,對我們同學是極其有益的。不是嗎?一節課後,站在走廊上看看校園中的綠,讓我們大飽眼福,也使精神達到更高、更好的狀態!

綠色是大自然贈與我們人類的寶貴財富,綠色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人人都渴望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明環境裏。近年來相應“創建衛生城市”的號召,我們的校園環境也正在發生着全面的變化,校園環境建設是我們必須直面的問題,校園綠化程度直接作用於我們的生活環境,決定着校園生活的幾多色彩,當然,綠色校園不只是環境綠化與垃圾處理問題,其涵義應更廣更深,指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比如,嚴肅活潑的學習氛圍,積極進取的班級精神風貌等。創建綠色校園,不僅只是要有優美的硬件環境,更應該提高我們自身的修養和素質,這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人人都是護綠天使,我們要用綠色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周圍的人。我們更應該保護校園環境,共建綠色校。爲了共創綠色校園,我們同要攜起手來。讓我們共同做到如下幾點: 1、立即行動起來,關心、支持和愛護綠化,積極參與校園綠化建設和管理,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做起; 2、愛護花草樹木設施,對破壞綠化設施的行爲要敢於制止並舉報。 3、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隨意亂扔瓜皮果殼、菸頭,不隨地吐痰。 4、不使用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產品,特別是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和少使用塑料袋; 5、樹立和倡導綠色文明意識,積極參加校園愛綠護綠行動; 6、勤儉節約,節約校園內的各種資源,隨手關好水龍頭和電燈電扇,節約每度電,節約每滴水; 7、師生和諧,同學之間友好相處,語言文明,行爲規範。 8、一切都以更高的目標束縛要求自己,將自己培養爲有文明素質,全面發展的優秀中學生。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環保意識是現代人的重要標誌。我們應當切實地樹立起時代責任感。“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共建綠色校園,同護地球母親,讓我們行動起來,將綠色作爲我們校園生活的主旋律,用愛心去關注環境的變化,用熱情去傳播環保的理念,用行動肩負起環保的重任。

怎樣愛護環境演說稿 篇【3】

“天下之事,常成於勤儉而敗於奢靡。”這是大詩人陸游的金玉良言。所謂“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勤儉更是一切美德之源。清末中興之臣曾國藩曾經說過:“勤儉自持,可以處樂,可以儉約”,“無論是大家還是小家,士農工商,勤儉節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翻開厚重的華夏曆史,由勤儉而成的事例可謂不勝枚舉,文王成了聖人還親自上朝,日影偏西還顧不上吃飯。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常坐以待旦。仲山甫晝夜從不懈怠,事無鉅細,勤到這種程度。陶侃綜理密微,就是竹頭木屑都儲於有用之物。范仲淹劃粥爲食發奮攻讀,粗茶淡飯礪大志,始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唱。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窮奢極欲導致身死國滅的教訓亦是數見不鮮。夏桀、商紂亡於奢靡無度,荒淫暴虐;秦始皇興建阿房宮豪華蓋世,終爲楚人一炬;隋煬帝沉迷於燈紅酒綠,不理朝政,落的個身首異地;唐明皇沉醉於享受美色,而至安史之亂,是盛唐趨衰。

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當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許多人就逐漸拋棄了勤儉的秉性。由節儉到揮金如土,從粗茶淡飯到山珍海味,有的人甚至爲了顯示自己的氣派,在菜餚裏點綴金箔,以增加其含金量,另人咋舌。更有甚者,他們拿俸祿、吃皇糧,卻不爲人們辦事。

今天,我們站在鮮豔的五星紅旗下,仰望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不知道大家是否由衷的感到過自豪,因爲我們國家日漸強大,我們處在這樣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下學習成長。可是,我們又曾思考過,這相對優越性的生活由何而來。舊中國水深火熱,人民民不聊生,在那樣動盪不堪的年代,是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秉承艱苦奮鬥的精神,用智慧和血肉才換來我們今天的這一片欣欣向榮,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我們怎麼敢忘記,革命先烈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又豈能拋棄?

可是,舉手投足之間,浪費卻又是我們的慣常之舉,面對食堂裏面我們一碗又一碗倒去的白米飯,我們可曾有過一絲的憐惜,面對寢室裏流過的自來水,我們可曾有過一絲自責。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火紛飛的歲月,沒有經歷過飢寒交迫的苦楚,因而不知道珍惜和節約的可貴,隨即把浪費當作無所謂。可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卻還有許多人正在飽受飢餓的煎熬、在死亡線上掙扎啊。

我們學習勤儉節約,是在學習一種道德品質,學習一種人格力量,也是爲失敗做保險,因爲任何一個人,一旦奢侈浪費,必然敗家或自取滅亡。作爲當代中學生,我們應該學習儉樸,用冷靜的眼光,着眼於我們的一生。深刻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