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師讀書活動演講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9W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正是這座階梯,成就了多少思想的偉人與智慧的領袖。讓我們一起響應學校的號召,好讀書,讀好書,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書籍的天空中自由馳騁吧!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有關於教師讀書活動演講稿3篇,希望你喜歡。

關於教師讀書活動演講稿
關於教師讀書活動演講稿篇1

大家好,在演講之前,我先給大家講個名人小故事: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爲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葬身於火海。而事後他卻說:“書籍一面啓示着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裏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裏,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Yes,Knowledge is the mind’s eye!知識是心靈的眼睛,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我爲人師,情在書香!我是來自財經與管理科的一名普通的專業課代課教師,我叫聶春嬌,能夠成爲一名教師,整日與書籍相伴,時刻感受知識的氣息,我感到十分的榮幸與自豪。說到讀書這個話題,記得我們敬愛的溫在與網友的一次交流中曾這樣說過:“知識不僅給人力量,還給人安全,給人幸福。多讀書吧,這就是我的希望。”這是多麼語重心長而富有哲理的一段話啊!是的,讀書能給人予力量、讀書能給人予安全、讀書能給人予幸福,讀書更能給我們當今年輕一代人予希望。身爲一名教師,只有讀書才能讓自己乘上時代的風帆,只有讀書才能夠讓自己的職業生輝,只有讀書才能給學生更好的指導。我的專業是電子商務,我熱愛我的專業,更榮幸的是我成爲了一名電子商務專業課教師。代電子商務專業課已經三年了,記得在剛剛從教的第一年,爲了提高專業課水平、豐富專業理論知識、提高授課質量,我決定將有關於電子商務的核心基礎課和專業課全部重新溫習一遍。憑藉對電子商務專業的熱愛和對教育的執着追求,我利用課餘時間讀了很多與電子商務專業相關的書籍,讀了這些書後我總結了一些自己的讀書小方法,現與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讀書要樹立一個良好的心態

以我個人爲例,在剛開始讀書的時候,我採取的是精讀的方式,書讀的很慢,也有很多讀不懂的地方,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便顯浮躁起來,書讀到這裏此時如同錄音機乎卡了帶而進行不下去。然而幸好爲了完成學習目標,我下意識的鼓勵自己:“這個地方不懂沒關係,先記下了,接着往下看,先完成數量上的目標。”就這樣我堅持的帶着疑問的讀了下去,然而讀到了後面的知識內容後,我奇蹟般的發現了以前前面不懂得地方竟然豁然開朗了,這或許就是知識學習的循序漸進性的奇妙之處。這時再回想,如果遇到難題那時我果真卡了帶而放棄閱讀,或許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就永遠都停止了,我也無法感受到學習知識的循序漸進的樂趣了。

第二、讀書要有祥有略

我們一生當中要讀的書很多,但我們卻沒有精力將每一本書都去仔細閱讀和反覆揣摩。所以我們在讀書過程中應當祥有略。在這些方面我總結了以下心得體會:重點詳讀、非重點略讀;難點詳讀、易點略讀;新點詳讀、舊點略讀;陌生點詳讀、熟悉點略讀;與自己研究方向相關詳讀、與自己研究方向無關略讀。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就與衆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着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佈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象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爲書的奴隸。

第三、讀書要有選擇的讀

在當今經濟迅速發展、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面對如此琳琅滿目的書籍,我們應該如何來選擇呢?尤其是我們學校的孩子們比較年輕,我們又應當如何指導他們來讀書呢?我想學生在校階段最重要的是牢固掌握專業課基礎知識,爲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於是我上的第一節課的內容就是向同學們介紹專業學科體系,羅列專業課程,以幫助同學們有選擇性的讀書。與此同時,我還向同學們推薦好書。爲了提高同學們的讀書興趣,在推薦哈佛大學曼昆教授的《經濟學》時,我先向同學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你能用經濟學的原理解釋爲什麼野生的大象會面臨滅絕,而私家養的豬卻繁養得很好嗎?”如果您想知道問題的答案,那麼請查看曼昆教授的《經濟學》這本書吧!

開卷有益,博覽羣書不但可以讓我們知識淵博,身心得到陶冶,還能讓生活充滿情趣。就拿社科類書籍《溝通的技巧》這本書來說吧,他教會了我們好多的溝通技巧,比方說如果一個人在回答你的問題時眼球向左轉代表着他說的是真話,如果眼球向右轉則他說的是假話,因爲眼球向左轉代表着回憶,而眼球向右轉則代表着想象;又比方說當客人與你談了一段時間話了,他口上說“你忙吧,我要走了!”,而這時如果你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要離開,那麼你可以觀察他的手勢,如果他的手心向下代表着他真的很忙,急於離開,這時你最好是起身送他,而如果你觀察到他的手心向上,則代表着他心口不一,其實他還想聊會兒,只是怕你忙,耽誤了你的時間,這時你便可以留他說:“我沒什麼事,再聊會兒吧!”這會讓對方與你溝通起來感到很舒服。溝通的技巧很多,又如男女同志在對話時眼睛應如何看對方最爲恰當?隨便移動眼珠不好,這樣會顯得太隨意,而如果死盯着對方的眼睛也不好,會出現談話很尷尬,那究竟怎樣看對方最合適呢?記住是看對方的左面的臉部位置最佳,這樣既不會顯得隨意,也不會顯得尷尬。聽到這裏,您感到很有趣吧?是的,書籍不但教給我們知識,更能給我們帶來歡笑和幸福!爲我們生活帶來無比的樂趣!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手裏捧着書籍猶如捧着開心果、猶如捧着幸福花,總是讓人樂於其中且享受其中!現階段,我們經常在年輕人的口中聽到這樣一個詞彙,那就是“迷茫”,我想對這些年輕人說如果你迷茫的話,那麼就請讀書吧,因爲敘利亞有一位哲人曾說過“知識能使你增加一雙眼睛”,那麼有了這雙眼睛你將越看越遠,不再迷茫。正所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讓我們抓緊一切時間,趕快讀書吧!而身爲人師的我,雖不可能成爲一個書庫,但我卻願做一把鑰匙,爲同學們打開知識的寶庫,引導同學們走向知識的海洋!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關於教師讀書活動演講稿篇2

有人說讀書是一種浸潤:洗去一身疲憊,留下滿腔書香; 也有人說讀書是一種享受:享受陽光明媚,享受空氣清新,享受歷練深邃。而我還要說,讀書更是一種情懷,一種幸福。在炎炎夏日,它能爲你送去清涼;在寒冬臘月,它能帶給你無限溫暖;快樂時,它與你一起歡舞;悲傷時,它撫平你心中的傷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師必須是閱讀愛好者。”他用一身的經歷和體驗告訴我們:“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爲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着思想的江河。”愛好讀書應該是教師的職業素養和習慣。

我愛讀書,讀書是我生命的泉水,使我單調孤寂的生活變得豐富生動,如我忠實有趣的朋友伴我成長。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讀書的興趣越來越大,工作之餘,開始有意識的讀一些世界名著和教育書籍,每讀到一本好書時,就像有一股股溫暖而滋潤心扉的氣流,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沐浴着我,牽動了我的心,讓我在不知不覺中陶醉,在悄然無聲中領略教育真諦。

美國詩人狄金森說過:“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讀書使我的生活斑斕,豐富多采;讀書使我感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情感,讀書使我明智,領悟到更深刻的道理。當我踏上講臺,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內心充滿抱怨時,是《優秀教師的成長案例》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明白對現實的抱怨是弱者的象徵,真正的強者是不抱怨的。命運把它扔到天空,他就做鷹;把他扔到草原,他就做狼;把他扔到山林,他就做虎;人生就是這樣,必須不斷地要把自己打回原形,打回起點,然後重新開始,還讓我明白了當今爲師之道,知曉了由合格到優秀,由優秀到卓越的教師成長途徑,深刻感觸到讀書對我們教師成長的重要作用,於是,我開始以自己實際教學爲基點,讀各種各樣的書,在書中讓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學的底氣,更讓我走出了工作初的失落與迷茫。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讓我明白了學生的成長過程,各個年齡階段學生在思維、情感、認知等方面的發展水平,在平時的教學中,可據此來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活動,運用能激發兒童興趣的教學語言等;《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中的課堂實錄和理論剖析,讓我領會到優秀教師的風采,深感教學的藝術性,從而明確了自己教學之路的方向,嘗試着爲孩子營造藝術和學術相結合的課堂教學;《給教師的建議》爲我解開了許多教學中的困惑,教會了我如何和孩子相處,在課堂上如何調控,如何爲孩子創造自由健康成長的空間;讀《如何走進新課堂》使我懂得課堂是生命成長的沃土。教與學的經歷對教師而言,將不再是教師在用生命點亮學生明天的同時,步入“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悲壯結局;教與學的過程對學生而言,也不再是簡單的靠學海無涯苦作舟”。而應反映出教師爲探索永無止境的課堂教學優化中,學習新知,發現規律,充實自身的軌跡;學生在知識儲備增長的喜悅與彼此發現與欣賞中。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由黃金屋”,那些大文學家、大教育家、大藝術家充滿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語,大哲學家、大思想家、大宗教家們超脫的情懷,甚至平民百姓、推車賣漿之流的可貴的品質和真誠的愛心,都會我們的生命變得特別開闊、靈動、開放、樂觀、曠達、鮮亮;使我們的感情特別豐富和細膩,特別飽滿和高貴;使我們永遠不滿現狀、不斷進取、大膽創造、革新自我,永遠追求那種令學生激情滿懷的生命境界;使我們的教學產生那種令人蕩氣迴腸的藝術魅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讀書,是教師專業底蘊得以厚實的路徑。吾生有涯,而知無涯。如果沒有書香滋潤,我們的生命將是何等乏味與孱弱,我們的教學將是何等的死板與無趣。人的靈魂,也許只有經過書香沐浴薰陶後,才能充實豐盈我們健康的生命和一顆恆抱希望的心,我感謝這麼多年書籍對我的滋養與磨鍊,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個不可多得的知己。在寧靜中,讓我從那字裏行間讀出一種無言的神聖與莊嚴,讓我有一種擺脫了世俗的喧鬧的踏實與坦然。給人生鋪砌了一條五彩斑讕的路途。那飄逸的夢想,時時溫暖着我的人生。

關於教師讀書活動演講稿篇3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與書共舞,體驗教育幸福》。

幸福,無疑是一種體驗,教師的幸福是什麼哪?是能夠體驗到教育的幸福。也許有老師疑惑了,今天演講的內容不是讀書嗎?你怎麼說到幸福上去呢?別急,請聽我慢慢說來。

孟子說:“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均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對於前面兩種快樂幸福,想必很多老師都能體驗到,但是第三種呢?像我們這類面上中學的老師,能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感受,想必少之又少。我們“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幹得比牛累”,從早上6點工作到晚上10點,天天不是備課,上課,改作業,就是坐班,開會,連沒有晚自習的晚上還得要早早到教室,安頓學生,找學生談話,天天得提起百分精神看着那些調皮搗蛋鬼,就怕他們搞出一件事情,讓你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而學生呢,面對你的教育,不以爲然,我行我素。辛苦的付出得到的竟然是“我們不喜歡你這個老師”。這樣的生活,我們能夠算“得天下英才”嗎?我們能夠體驗教育的幸福嗎?不,不能!

這樣的生活很累很累,這是我在做老師,做班主任後非常強烈的感受。面對你天天辛苦付出的學生,體會不到半點的幸福,感覺的只有無盡的疲憊,無盡的煩惱,這樣的感覺讓我覺得可怕!我還很年輕,我以後的教育教學道路還很長很長,體會不到教育的快樂幸福,我整個的人生幸福又何在?作爲教育者,我都是滿心疲憊,我怎麼能夠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學生?

我教書是爲了什麼?語文是什麼?教育是什麼?什麼樣的教學是理想的教學?什麼樣的教師是理想的教師?怎麼樣才能讓學生接受我的教育?我的幸福在哪裏?……對所有這些,我曾經痛苦地思索過,曾經力求尋找出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的模式。

困惑的我,把目光投向了書籍。我訂閱《語文教學參考》,《班主任之友》,我看李鎮西,於漪,魏書生,我讀葉聖陶,朱永新,蘇霍姆林斯基……我看大家們的教學快樂,我品大師們的教育幸福。看到別人是那麼快樂地教書,那麼幸福地去教育學生,我很是羨慕!從他們的幸福中,我明白了“教育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麼已經完成的和完善的東西”(第斯多惠),哪有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哪有適用於任何教學內容和任何班級的教育教學套路?所有的教育、教學,所有的課程,其本身就是一個過程,一種動態,一種求索、努力和掙扎。在這個過程,有得有失、有甜蜜與憂傷、有幸福與苦難、有憧憬與代價。而要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就要學會給自己減壓,學會捨棄,捨棄疲憊,捨棄煩惱,減去沉重。“一葉落,荒蕪不了整個春天”,擁有一種陽光的心態,才能在繁雜的工作中體驗到工作的快樂;擁有一種陽光的心態,才能在喧鬧的生活中體驗到生活的寧靜;擁有一種陽光的心態,才能享受到一個教師的幸福。

幸福是一種體驗。這種體驗就是需要多讀書,多積累,增加文化底蘊。就這樣,我和書籍跳起了舞。我看文學、哲學,我讀教育學、心理學,課後,我也寫起了教後記,教育札記。我不斷地讀,不斷地思考,從書籍中尋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慢慢的,我發覺自己工作起來順多了,教育學生的方法也多了,生活變得快樂了。

曾經聽說這麼一句話:我們社會的前進不在於忙忙碌碌,而是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我想,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在漫長的教育教學生涯中,體驗教師的幸福,不僅要埋頭苦教,更要擡頭看路。我們需要與書共舞。與書共舞,能矯正我們因忙碌工作而迷失的方向;與書共舞,能喚醒我們因忙碌工作而懶散的性情;與書共舞,能夠滋潤因忙碌工作而麻木的心靈。與書共舞,我們會一天天變得充實,與書共舞,我們能夠一天天懂得了人生的快樂,享受到了教師的幸福。

老師們,你們想享受這種幸福嗎?那麼,就跟我來吧,與書共舞,體驗教育幸福!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每當我讀一本新書,獲一份知識的時候,我心中的那種快樂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正如培根所說;“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教師,要想能夠適應新的教育形勢,就必須讀書加以補足,況且,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沒有一個淵博的大腦是不行的。讀書讓我們能夠很好的乘上時代的風帆,才能夠讓自己的職業生輝。

博斯威爾有這樣的一句話:“每天讀上五小時書,人很快就會淵博起來。”我們的教師每天很多時間都用在教育教學中,或許不可能這樣的投入,但是隻要書籍在我的心中,我每天抽出一點點的時間,我就可以補足自己的不夠,因爲知識是來不得半點虛假,更不能是道聽途說。

我們可以從教育理論書籍中獲得理論的指導,爲我們的教育教學指引方向;我們可以從名家名着中或者精神的營養,爲我們的自身素質的提高獲得高品味的營養;我們可以從衆多的書籍中找到人生的意義,生命的詮釋,心靈的感動。

一句諺語這樣說:“生活中沒有書,就好像天地間沒有陽光;智慧中沒有書,就彷彿鳥兒沒有翅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是以禮儀大邦聞名於世,我們的民族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爲傳誦,就深刻反映了這一點。讀書才能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爲重,以社會爲重。能真誠待人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是內在優秀品質的外化。讀書是提高個人修養的必然途徑,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完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勤儉、廉介;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構建和諧社會,正是需要我們廣大的人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知書達禮。作爲人師的教師,也唯有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夠更好的爲社會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讓我們堅信自己的信念不會改變,讓我們在讀書中感受人生的哲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