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關於口才的故事(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2W

古代關於口才的故事 篇1

相傳某布政使請按察使喝酒。席間,布政使因自己兒子太多而表示憂慮。按察使只有一個兒子,正爲兒子太少而發愁。布政司的一個案吏就在旁邊說:“子好不須多。”布政使聽了這話,於是說:“我兒子多,你又怎麼說呢?”那位案吏回答說:“子好不愁多。”說得二人皆大歡喜,大加讚賞,一起舉杯痛飲。

古代關於口才的故事(通用5篇)

古代關於口才的故事 篇2

在羣雄會盟之時,秦國、趙國相互訂約,說:“從今以後,對於秦國想做的事,趙國要幫助它;對於趙國想做的事,秦國要幫助它。”過了不長時間,秦國發兵攻打魏國,趙國想援助魏國。秦王不高興,派人責備趙國說:“盟約上說:‘秦國想做的事,趙國要幫助它,趙國想做的事,秦國要幫助它。’現在,秦國想要攻打魏國,趙國卻想援救它,這不符合盟約。”趙王把這件事告訴了平原君,平原君把這件事告訴了公孫龍。公孫龍說:“趙國也可以派使者責備秦國,說:‘趙國想要援救魏國,秦國卻偏偏不幫助趙國,這不符臺盟約。’” 宋徽宗政和初年,宋汝霖出知萊州掖縣。當時,戶部命提舉司購買牛黃以製藥用。使者們催逼得急如星火,州縣的老百姓競相殺牛,尋找牛黃,但一時根本無法滿足。宋汝霖向提舉司上疏說:“牛要遇到疫年,纔多病(膽結石)生出牛黃。如今長期過太平日子,融和之氣充塞天地之間,本縣境內的牛一個個膘肥體壯,沒有牛黃可以提取。”提舉司的使者無法反詰,掖縣因此免繳牛黃,全縣百姓無不感恩戴德。

古代關於口才的故事 篇3

三國著名書法家鍾繇的兒子鍾毓、鍾會,人漂亮,才學也出衆,在當時很有名。魏文帝(曹丕)聽說此事,下令召見他們。召見時,鍾毓十分緊張,臉上出汗,文帝問他:“你的臉上爲什麼出汗呢?”鍾毓仍然不失機智,隨口應道:“天子威嚴,心中緊張,所以汗如水出。”而鍾會鎮定自若,臉上一點汗也沒有。文帝問他:“你爲什麼沒有流汗呢?”鍾會的回答更巧妙,說:“天子威嚴,心中緊張,汗流不出來。”

晉武帝剛剛登基的時候,就去卜筮,想問晉朝能傳多少世代,結果,卜筮的結果是“一”,武帝很不高興,覺得很不吉利,臣子們也大驚失色,不知該說什麼好。侍中裴楷有急才,隨口說道:“我聽說,古人有這麼一句話:‘天得到一就清,地得到一就寧,諸侯、帝王得到一,天下就安定。’”武帝很高興,臣子們歎爲觀止。

古代關於口才的故事 篇4

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古代關於口才的故事 篇5

秋聲賦(宋 歐陽修)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融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予曰: [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爲而來哉?蓋夫秋之爲壯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廖;故其爲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籠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夫秋,刑官也,於時爲陰;又兵象也,於行爲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爲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爲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爲動物,惟物之靈。百猶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爲槁木,黟然黑者爲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於草木而爭榮?念誰爲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餘之嘆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