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頌的演講稿(精選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6W

中華頌的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中華頌的演講稿(精選6篇)

大家好!

這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美德,發揚美德》。

中華美德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的立身之本,是中華禮貌的精華。對於我們每個人乃至中華民族都是至關重要的。

中華美德傳承着無私奉獻。最美女孩虞秀芝因身患重症,自願將自己的眼角膜進行捐獻,使他人得以重見,而虞秀芝則走完了她生命的旅程。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不忘奉獻他人,她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她展現了中華的美德,華夏的靈魂。

中華美德傳承着捨己救人。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爲救學生奮不顧身的撲到車前。車輪從她大腿上碾壓過去,肉都翻卷起來,路面滿是鮮血,慘不忍賭,經過搶救,張麗莉被迫高位截肢。從此她的學生奔跑在充滿陽光雨露光明的大路上,而陪伴老師的卻是永久的輪椅啊!她是冰雪爲榮玉做胎,中華的美德,華夏的靈魂。

人生是一本書,歲月是一條河,時間是一臺戲,高山流水談不完陰晴圓缺,唱不盡春風秋雨。何不讓我們用這談不完的人生,唱不盡的歲月,用時間做紐帶,來傳承中華美德。

中華美德傳承着愛國主義情懷。中國的每一寸土地都不容許半點侵犯,更不容許一點丟失。數不盡的華夏兒女,自願離開家鄉,去南沙執行艱苦的守礁任務。例如守礁英雄李文波,20多年來他一向堅守在南海,執行守礁任務。儘管生活條件惡劣,但他還是堅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自古忠孝兩難全,爲了守礁,他虧欠家裏太多太多,當他第一次回到老家時,才明白母親已經臥牀三年。當母親病危時,他回家僅僅幾天,就接到南沙守礁的任務。在前往南沙的艦艇上,他接到了母親病逝的消息。一個人長跪在甲板上,聲嘶力竭地哭喊着:“母親啊”

有人問他後悔嗎他卻說:“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榮耀,就算失去生命也沒什麼後悔的。”在李文波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看到了中華的美德,華夏的靈魂。

中華美德已傳承了數千年,是我們的根,永遠都不能丟棄的根。時間如水,生命如歌,二十一世紀的朝陽已冉冉升起,歷史的車輪譜寫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與輝煌。中華美德是歷史的瑰寶,是中國的財富,是華夏兒女的靈魂。作爲一名21世紀的國小生,有職責有義務把這些美德傳遞下去,讓這些美德世代相傳,要讓它永存人間。讓我們一齊高呼,一齊展現,一齊傳承中華美德,華夏的靈魂!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中華頌的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華美德頌》。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個人修養的民族。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文明古城”之稱。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認爲有這樣的傳統而感到自豪和驕傲。作爲一名學生,我們應該繼續發揚這一美德。一直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樣感染着我們,打動我們純潔幼小的心靈。

當你向老師,客人彬彬有禮的問好時;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時;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一片孝心時;當你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時。你所做的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中華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我們不僅要學會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的學生的責任。

前方的路已經爲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爲,我們首先要具備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發出文明的火花,所以,同學們,讓我們擁抱文明吧!讓我們和美德手拉手,結伴而行吧!

中華頌的演講稿 篇3

中華古詩文,是我國曆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中華民族的自豪和象徵,是傳統文化中的綺麗瑰寶。閱,則賞心悅目;讀,則琅琅上口;誦,則心領神會;吟,則意氣飛揚。

誦讀經典,不僅是對自己,同時對學生的道德、品行、性情、氣質都會產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極見功效的人格薰陶教育。當然,我們也在用實際行動踐行着中華經典《弟子規》中“感恩”的旋律。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一位教師也說:“要反覆誦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讀出感情,讀出氣勢,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可見,誦讀經典是多麼的重要。

當我們誦讀着《弟子規》中的“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朗誦着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朗誦着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朗誦着李坤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朗讀着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在琅琅的誦讀中,學生猶如與歷代聖賢平等對話,感受到先輩們先進的思想。不知不覺地體驗到人對自然生命的關心,體驗到登高望遠的心胸舒展,體驗到要尊重勞動,體驗到朋友之間深厚的友情,一切美妙的修養和哲學會毫無痕跡地從他們的口中滲入血液,滲入生命感受的深處,成爲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誦讀千古美文是樹人之根本。在誦讀中,中華民族的精神激勵着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滋養着我們。書聲琅琅,開卷有益。一代新人的成長,將受益於千古美文的文學滋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的準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高潔這一切,都將成爲我們道德的根基。

中華頌的演講稿 篇4

中國社會的改造只有通過“根本解決”的途徑才能實現,這是李大釗在形成馬克思主義信仰後對中國社會革命的基本看法。在那場著名的關於“問題與主義”的論爭中,馬克思主義與實驗主義發生了第一次衝突。

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來看,“問題與主義”之爭表達了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所持的科學態度,包含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初意識,這主要表現爲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李大釗明確提出“主義”與“問題”有不能分離的關係,強調了“主義”所具有的“工具”性質,在思想方法上儘量避免教條主義與經驗主義。李大釗認爲“主義”都有理想與實用兩個方面,“我們只要把這個那個的主義,拿來作工具,用以爲實際的運動,他會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生一種適應環境的變化”。

李大釗堅信,“主義”與實際的社會運動相結合,可以使理想成爲現實。在這樣的思想意識中,任何理論都具有“工具”性質,其目的在於造成社會的實際運動,實現社會的改造。

因此,他認爲:“我們惟有一面認定我們的主義,用他作材料、作工具,以爲實際的運動;一面宣傳我們的主義,使社會上多數人都能用他作材料、作工具,以解決具體的社會問題”。在這裏,李大釗所關注的重心在於實現社會的改造,因此,只有將“主義”引向實際的社會運動才能達到目的。

李大釗這種務求實際的思想,在1922年他與鄧中夏等人向“少年中國學會”的一個提案中,表現得更加明顯和突出。他表示:“爲革命的民主主義,我們全體動員了。

我們不要躲在戰線後,空談高深的主義與真理,我們要加入前線,與軍閥及軍閥所代表的黑暗勢力搏戰”。李大釗一生思想的發展和變化,都是和中國社會改造和革命的實際進程相關聯的。

這樣的思想意識使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採取了科學的理性態度,即不把它當作教條,而是當作行動的指南,這就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奠定了思想基礎。

第二,李大釗初步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思想。他指出,社會主義者“必須要研究怎麼可以把他的理想盡量應用於環繞着他的實境”,尋找到把“精神變作實際的形式使合於現在需要的企圖”。

當他還是一個民主主義者的時候,就提出了認識中國國情的重要性,中國的國情要靠中國人來研究、中國的問題要靠中國解決的思想。他認爲,考慮中國的問題是不能“置吾國情於不顧”的。

這裏的“國情”既包括“近今之國情”,也包括“往昔之國情”,而且“近今之國情,較往昔之國情爲尤要”。在他成爲馬克思主義者之後,重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條件下的實際運用。

他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我們接受某一學者的學說時,“不要忘了他的時代環境和我們的時代環境”。作爲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應當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怎樣應用於中國今日的政治經濟情形”。

李大釗認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這樣落後的國家,有着與西方先進國家根本不同的歷史任務。他指出:“在別的資本主義盛行的國家,他們可以用社會主義作工具去打倒資本階級。

在我們這不事生產的官僚強盜橫行的國家,我們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驅除這一班不勞而生的官僚強盜”。1923年10月,李大釗對日本記者談道:“由於俄國與中國的國情完全不同,不管外國怎樣宣傳,我國的改造惟有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來完成”。

中華頌的演講稿 篇5

中國社會的改造只有通過“根本解決”的途徑才能實現,這是李大釗在形成馬克思主義信仰後對中國社會革命的基本看法。在那場的關於“問題與主義”的論爭中,馬克思主義與實驗主義發生了第一次衝突。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來看,“問題與主義”之爭表達了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所持的科學態度,包含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初意識,這主要表現爲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李大釗明確提出“主義”與“問題”有不能分離的關係,強調了“主義”所具有的“工具”性質,在思想方法上儘量避免教條主義與經驗主義。李大釗認爲“主義”都有理想與實用兩個方面,“我們只要把這個那個的主義,拿來作工具,用以爲實際的運動,他會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生一種適應環境的變化”。李大釗堅信,“主義”與實際的社會運動相結合,可以使理想成爲現實。在這樣的思想意識中,任何理論都具有“工具”性質,其目的在於造成社會的實際運動,實現社會的改造。因此,他認爲:“我們惟有一面認定我們的主義,用他作材料、作工具,以爲實際的運動;一面宣傳我們的主義,使社會上多數人都能用他作材料、作工具,以解決具體的社會問題”。在這裏,李大釗所關注的重心在於實現社會的改造,因此,只有將“主義”引向實際的社會運動才能達到目的。李大釗這種務求實際的思想,在1922年他與鄧中夏等人向“少年中國學會”的一個提案中,表現得更加明顯和突出。他表示:“爲革命的民主主義,我們全體動員了。我們不要躲在戰線後,空談高深的主義與真理,我們要加入前線,與軍閥及軍閥所代表的黑暗勢力搏戰”。李大釗一生思想的發展和變化,都是和中國社會改造和革命的實際進程相關聯的。這樣的思想意識使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採取了科學的理性態度,即不把它當作教條,而是當作行動的指南,這就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奠定了思想基礎。

第二,李大釗初步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思想。他指出,社會主義者“必須要研究怎麼可以把他的理想盡量應用於環繞着他的實境”,尋找到把“精神變作實際的形式使合於現在需要的企圖”。當他還是一個民主主義者的時候,就提出了認識中國國情的重要性,中國的國情要靠中國人來研究、中國的問題要靠中國解決的思想。他認爲,考慮中國的問題是不能“置吾國情於不顧”的。這裏的“國情”既包括“近今之國情”,也包括“往昔之國情”,而且“近今之國情,較往昔之國情爲尤要”。在他成爲馬克思主義者之後,重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條件下的實際運用。他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我們接受某一學者的學說時,“不要忘了他的時代環境和我們的時代環境”。作爲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應當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怎樣應用於中國今日的政治經濟情形”。李大釗認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這樣落後的國家,有着與西方先進國家根本不同的歷史任務。他指出:“在別的資本主義盛行的國家,他們可以用社會主義作工具去*資本階級。在我們這不事生產的官僚強盜橫行的國家,我們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驅除這一班不勞而生的官僚強盜”。1923年10月,李大釗對日本記者談道:“由於俄國與中國的國情完全不同,不管外國怎樣宣傳,我國的改造惟有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來完成”。

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來運用馬克思主義,走中國自己的解放之路,雖然這只是對中國革命特殊性的初步認識,但對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奠基的意義:

首先,李大釗思想中的靈活性原則,其核心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認識與實踐相結合的辯證法,沒有這一原則,也就不會形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任何理論成果與實踐成就。在李大釗的“根本解決”思想之中,他特別強調了“階級鬥爭”的地位和作用,他把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競爭”理論視爲達到“根本解決”目標的重要手段或“工具”。實際上他是把階級之間的對立與共存視爲達到社會進步和改造的重要政治手段。在一定意義上說,他對“階級競爭”的理解更具有哲學意味和客觀性,這樣的認識使他在革命與改良之間保持了必要的張力。如前所述,在李大釗接受馬克思主義之時,已經與他自身的政治改良主義立場相脫離,但他在選擇“階級競爭”爲“根本解決”的政治手段時,又對社會上諸種政治改良思潮表達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改良只是達到*舊制度這個大目標的某種方法,並非目標本身,最終目標是實現社會主義。這也是李大釗與胡適在“問題與主義”論爭中的深刻分歧所在。李大釗認爲:“我們應該承認:遇着時機,因着情形,或須取一個根本解決的方法,而在根本解決以前,還須有相當的準備活動纔是。”李大釗的“根本解決”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也是充滿了五四時代智慧的。他以社會革命論容納了社會進化說的不少合理的地方,他並不認爲“根本解決”之前,就不需要以新的理想尺度研究具體的社會問題,就可以隨意嘲笑真誠的“教育救國”、“科學救國”、“實業救國”的人們的徒勞無功;他的“交互爲用,並行不悖”的說法,以其豐富而深刻的內涵,表述了他對馬克思主義如何在中國特殊國情條件下運用的理解。正是在這一點上,先後轉變爲馬克思主義者的李大釗比陳獨秀在理論上更加深刻和成熟。

其次,李大釗保持了理論上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即用自己對中國國情的深刻認識去理解馬克思主義,並儘量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吸收其他理論的合理成份,不固守成見,保持了理論思維的開放性。李大釗的“根本解決”這一思想包含了這樣幾個成分:有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階級鬥爭的把握,有對“互助論”主張的吸收,有對人道主義的認同及倡導人類的“物心兩面改造”。在中國進行社會革命必須以階級鬥爭爲政治手段,這一點在李大釗那裏是十分明確的,但他又不把階級鬥爭視爲目的。在這裏,他對“互助論”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啓發性。我們應該看到,在對“階級競爭”的理解上,他與馬克思主義並無衝突,但在人類生存的未來和本質上,他強調“互助”的意義,使他把手段與目的嚴格區分開來。他認爲“人類應該相愛互助,可能依互助而生存,而進化;不可依戰爭而生存,不能依戰爭而進化。這是我們確信不移的道理。依人類的努力,從物心兩方面改造世界、改造人類,必能創造出來一個互助生存的世界”。他的結論是:以階級競爭爲手段改造社會組織,以互助原理爲信條改造人類精神,實行“物心兩面的改造,靈肉一致的改造”。李大釗的這一主張具有雙重含義:它與中國傳統的道德主義思想相區別,強調對社會組織進行改造的重要意義;它包含有對偏重物質進步而忽視人類倫理進步意義思想的批判和匡正。這是一個唯物史觀的命題,並非是一種二元論的主張,而且從現實性來看,它依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和指導意義。

我們看到,在李大釗的整個理論構架中,既規定了中國社會改造的最終目標,即實現“經濟問題的解決”,同時也看到了達到這一目標的長期性與艱鉅性。他不僅寄希望於通過“階級競爭”來實現社會組織的改造,而且也肯定了人類精神進步的巨大作用。中國社會改造任務呈現出層次性和階段性,這樣的認識使他保持了策略上的靈活性、理論上的開放性,也使他對知識分子在社會改造中所擔負的角色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和肯定,他強調指出:“知識階級的意義,就是一部分忠於民衆作民衆運動的先驅者”。正如馬克思所言:社會進步這個概念決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義上去理解,而李大釗恰恰是根據中國的特殊環境賦予了它豐富的內涵。他並沒有恩格斯晚年所批評的把經濟因素當做歷史進程中決定性因素的機械論的傾向,雖然在理論上,李大釗並沒有達到恩格斯提出的歷史發展“合力論”思想的高度去認識問題,但在實踐中、在心態上,李大釗卻與歷史發展的“合力論”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共鳴。

中華頌的演講稿 篇6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隆重舉行20xx年羅田縣青少年“中華美德頌”主題讀書活動總結表彰大會。我非常高興參加這樣的有意義的活動,這樣的活動對我也是生動的教育。剛纔看到那麼多獲獎的青少年,讓我們深受鼓舞,我對他們的獲獎表示衷心的祝賀。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發展史的古老國家,中華文明淵源之長,文化底蘊之深厚,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遺產,至今仍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積極的現實作用。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中華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的成果。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鑄造了我們的靈魂,成爲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源泉。它積澱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蘊涵着豐富的人類道德精華,它體現了人類對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淨化我們的靈魂。這樣的讀書活動要大力提倡,要面向全體青少年,各個學校,各位老師要從落後的應試教育裏走出來,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我更希望,大家不要讀死書,要通過讀書明理,更要在行動中提高道德實踐能力。踐行道德規範,維護道德秩序,崇德明德,向上向善,從日常的點滴小事做起,努力踐行中華美德,從而成爲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頑強的新一代,視野開闊、知識豐富的新一代,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的新一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