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科學家弘揚科學精神的演講稿(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5.35K

致敬科學家弘揚科學精神的演講稿 篇1

許多同學都有自己崇拜的科學家,如:創造電話的諾貝爾;創造原子彈的愛因斯坦;創造孔燈的諸葛亮和創造固定連續攝影機的馬萊……

致敬科學家弘揚科學精神的演講稿(精選3篇)

我崇拜的科學家而是創造了電燈的愛迪生。

在愛迪生小時候,別人都叫他阿爾。小時候的阿爾很愛發問,經常問一些驚奇的問題讓人覺得很煩,家人也好,路上的行人也好,都是他發問題的對象,假如他對於大人的答覆感到不滿時就會親自去試驗,例如有一次阿爾看到了一隻母雞在孵蛋,他就問媽媽爲什麼母雞總是成天坐在那裏呢?媽媽就告知他母雞在孵蛋,阿爾便想假如母雞可以那我也肯定可以,過了幾天爸爸媽媽發覺阿爾始終蹲在木料房裏,不知道在做什麼,當家人發覺阿爾在孵蛋的時候每個人都捧腹大笑了起來……

八歲的時候阿爾就去上國小了,可是他只上三個月的課就退學了,阿爾在上課的時候,媽媽常被叫到學校去跟教師說話,這是由於阿爾經常提出一些教師認爲很驚奇的問題,教師認爲他是一個低能兒童,於是媽媽就打算自己來教育阿爾,並決心把阿爾教成一位宏大的天才,就這樣阿爾便開頭了他的自學課程,阿爾被媽媽教的很好,後來阿爾也得到了允許,可以在地下室裏設置一個試驗室,爲了不讓別人亂動他的`試驗品,阿爾還想出妙計,就是在每一個試驗品的瓶子上貼上毒藥標籤。

愛迪生從小就喜愛用他那與衆不同的大腦袋思索一連串的問題。他看到鐵匠將鐵在熊熊的烈火中燒紅,然後錘打成各式各樣的工具時,就晃着大腦袋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火是什麼東西?火爲什麼會燃燒?火爲什麼是紅的?火爲什麼這麼熱?鐵在火中被燒之後爲什麼會發紅?鐵紅了爲什麼就軟了?回到家,小愛迪生在自家的木棚裏開頭了他最初的試驗。他抱來乾草,並將其點燃,他想弄明白火畢竟是什麼。然而,小愛迪生的第一次試驗就引來了一場火災,將家中的木棚燒掉了。

看到這裏,我感到特別慚愧。由於我做事情沒有像愛迪生這樣堅持不懈:每次,我做數學作業時遇到了一點點難處,心裏就會想:管他呢,這題我回家再做!就這樣,很多難題都是媽媽親自幫我解決的,我根本沒有去做。現在,我感到特別的懊悔。

這幾件愛迪生小時候的故事告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纔可以勝利。同學們,你們肯定要記住哦!

致敬科學家弘揚科學精神的演講稿 篇2

在這些科學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宏大的女科學家,她曾獲得過數次諾貝爾獎,得到許多國家高級學術機構頒發的獎章。她刻苦鑽研,永不滿意,經過很多次試驗,發覺了放射元素鐳。鐳,是她一生中轟動世界的發覺。

雖然我不懂元素是什麼,什麼叫放射性,但通過閱讀這本書,卻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爲了從9000千克瀝青、鈾礦渣中提煉出鐳,居里夫人要將礦渣一鍋一鍋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攪拌;一瓶瓶地倒進倒出、一丁點一丁點地結晶。她每天穿着沾滿灰塵和酸液染漬的工作服,站在大鍋旁,煙熏火燎,眼睛流淚,喉嚨刺癢……就這樣,她整整奮鬥了45個月,1300多天,這是多麼繁重的勞動,需要何等堅韌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著名的'學者,又是名副其實的工人,還是家庭主婦、孩子的母親!

居里夫人辛勤地開墾了一片未曾開發的園地,最終最終取得了近代科學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發覺放射性元素鐳。我是多麼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樣,在學問的海洋中游覽,到科學的世界裏去探究,去揭開自然界中一個又一個隱祕。

由於她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在女科學家裏,她是獨一無二的。她之所以能有這麼大的成就,與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開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800噸水、100噸化學試劑才發覺了1克鐳,人們都叫她“鐳的母親”。由於居里夫人忙於試驗沒時間看孩子,她都抱着孩子啃着乾麪包做試驗,她這種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學習。要取得好成績,是不簡單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需付出艱難的勞動。古語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因此,從平常開頭,就要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獨立思索,仔細鑽研,不怕困難。今後我肯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堅韌進取精神,刻苦學習,勇於實踐,努力攀登科學頂峯。盼望自己長大了做一個像居里夫人那樣的科學院家,爲祖國的富強富強,爲祖國的科學事業奮鬥終身!

俗話說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學的將來,只能屬於勤奮而又虛心的一代”。

我肯定要仔細學習,刻苦鑽研,成爲一個有用的人!

致敬科學家弘揚科學精神的演講稿 篇3

愛迪至12歲時開頭他艱難的闖蕩生涯,他作過火車上的報童,學會了發報技術,到過波士頓、紐約,始終到24歲時纔有了自己的工廠和美滿幸福的家庭,愛迪生在1878年時宣佈要創造一種光線嚴厲、價格廉價的安全電燈。爲了找到適宜的燈絲,愛迪生試驗過硼、釕、鉻、碳精以及各種金屬合金,共1600多種材料,歷時13個月,但是都沒有勝利。一些人吹起了冷風,說愛迪生這次是“吃進了自己啃不動的東西”。

一個曾經在愛迪生那裏工作過的物理學家稱這個試驗是“大海撈針”。但是,愛迪生不怕失敗,堅持試驗,下決心要從大海中撈起針來。功夫不負有心人。1879年10月10日星期天下午5時,愛迪生點亮了用碳化棉絲作燈絲的燈泡,他親自觀看和做記錄。

這一次,燈泡光明、穩定,1小時、2小時、3小時、……燈泡始終亮着。從19日、20日到21日,沒有一個人去休息。直到21日下午2時,當點燃到第45個鐘頭的時候,愛迪生叫助手把電壓加高一點,燈泡更亮了。又過了幾分鐘,燈絲最終燒斷了。12月21日,紐約先驅論壇報用整版篇幅具體報道了燈泡試驗勝利的消息。愛迪生獲得了全部專利,人們公認白熾燈是由他創造的。1879年除夕,愛迪生把60個燈泡點亮了掛在門羅公園裏,當時下着大雪,竟有3000多人頂着大雪來參觀。

愛迪生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他的座右銘是:“我探求人類需要什麼,然後我就邁步向前,努力去把它創造出來。”有人說,創造是命運的產物,愛迪生是天才。愛迪生卻感慨地說:“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當有人問他在創造燈泡的`1萬次失敗期間是怎樣堅持下去的時候,他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從未失敗過;相反,他找到了1萬種無效的方法。他一生中寫下的3400本具體記錄創造設想、試驗狀況的筆記,就是這段話的有力佐證。愛迪生77歲那年有人問他:“您什麼時候退休?”

他脫口而出說:“在我出殯前的那一天!”有一次,有人半開玩笑地問愛迪生:“您是否同意給科學十年休假?”愛迪生嚴厲地答覆說:“科學是一天也不會休息的,在已經過去的億萬年間,它每分鐘都在工作,並且還要這樣連續工作下去。”確實,愛迪生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他已經80多歲了,爲了“做出更多的創造”,仍在勤奮地工作,致力於從本國的雜草中提取膠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