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演講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7W

子曰:爲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論語的演講稿

仁者,有仁德的人

好,四聲 hao,喜好;惡,四聲,wu 厭惡

唯有仁德人能喜愛好人,憎惡壞人。

在一般人看來,人皆有好惡,都能好惡。爲何偏要說只有“仁者”才能夠“好惡”呢?這不是跟我們的常識矛盾嗎?顯然,孔子這裏講的“好惡”有別於我們日常理解的好惡。

只有仁者能公正無私地去喜愛人、憎惡人。也不會因爲什麼事情都要做到恰到好處,這是孔子立身處世的信條。人如果不能公正地去愛人,善惡不分,不能算仁者。“仁”在孔子心中,不僅包括“愛人”,而且還包括“恨人”。在別人看來,仁者應該平等看待一切衆生,即無分別心。既然沒有了分別心,能以一種平等的心面對一切,那愛與恨之間就沒有界限了。然而孔子的着眼點並不在此。如果仁者無愛無憎,那麼世界上也就不會存在正道與邪道的區別了,這樣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忠奸不辨的現象將必然會無處不在。孔子認爲,人若僅有愛而無恨,不算是仁者。但是從宋儒到現在的人們,幾乎都把孔子的愛憎理解錯了,認爲愛與恨必然是涇渭分明的,可以說是水火不容的。事實上,孔子並沒有這個意思,只是後人的誤讀而已。

而如何判斷一個人的好壞呢?

《論語-子路》中有這樣一篇,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就是說,假如有人,鄉黨們都喜歡他,不可以絕對認可;大家都說他壞,也不可以隨聲附和。只有鄉黨中品質好的人喜歡他,品質不良的人人討厭他,才能斷定他的好壞。

。人世間永遠充滿了誤解誤會誤傳誤信,好友至親之間也難避免。有一則故事:與曾參同名同姓者殺了人,第一次有人告訴曾母,曾母仍然平心靜氣織布;第二次有人告知,曾母仍不相信;當第三個人來告訴她曾參殺人時,曾母終於變了臉色,飛奔而出(《史記》)。雖然曾參品德良好,母子信賴,但是,讒言三及慈母驚,何況其他人?可見傳言、流言、衆人之言是多麼靠不住。只有從現實去觀察,客觀的去評判,才能真正的發現什麼樣的人是值得我們去喜好,去接近,去學習的。

而爲什麼只有仁者才能好人惡人呢?

因爲仁者不會因一些迎合什麼人去喜好或厭惡一個人,從而爲自己謀取利益,那是仁德的人所不恥的。而不仁之人,心多私慾,因多謀求顧慮,遂使心之所好,不能真好。心之所惡.亦不能真惡 好惡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或爲情緒所化,或爲私慾所蔽,或缺知人之明,或乏待人之誠,或抱嫉妒之心,或由於其它種種原因,大多數人往往好惡失當,愛憎失常,喜歡了不值得喜歡的人,厭惡了不應該厭惡的人。小人表達喜好的方式,無非是聲色犬馬,追求的不過是功名利祿之類,千百年來概莫能外。所以一個人,尤其是手裏有點權力的人,如果你和朋友之間維繫感情的就是這些東西的話,可得千萬小心了。賴昌星曾經有一句廣爲人知的話:“不怕幹部,就怕幹部沒愛好。”這裏所說的愛好,當然不是朋友之間共通的信念追求、道德文章,而是那些沒有節制的私利和私慾,當然也包括那些幹部所愛或所惡的人了。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時自然有那些奴骨媚顏的小人,爲了迎合上級,去違心的評價一個人,這種人能算是人這麼?當然不是。所以這種人也有好惡,但他們的評論是功利的而非公正的。

還有一種人,表面上與你是知己好友,爲你出謀劃策,爲你傾囊相助,但背後也許會惡語相譏,甚至落井下石,這種人更不能算仁者,他們的喜好更加的不真實。

所以,只有真人格、真性情的人,才能喜歡人,憎惡人,君子的中庸,不是僞善的,八面玲瓏的,整天去做人際關係的

其實我們都可以去自問,我之於人,果能有真好真惡嗎?我所表現出來的好惡,是否真如我心中之所想?自己是否是個有仁德的人?

後記:在演講和練習的過程中我快瘋了,我患上了辯論後遺症,病情如下:

1 念東西語速非常快

2 無論念什麼,都很有氣勢,包括抒情散文

3 唸錯了就搖頭

4 聲音有點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