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我家演講稿(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2W

社區是我家演講稿 篇1

大家知道,研究室、研究中心的工作很不好乾。不論是文字綜合、調查研究,還是部刊、網站、黨建宣傳,不論是人才研究,還是黨建辦、專家辦的服務,“務虛”是一大特點,也是我們的工作性質,這就需要我們甘於寂寞,甘於坐“冷板凳”。正是由於這種艱苦和清苦,長期以來,研究室出現職位空缺時,競爭上崗沒人報,輪崗交流不願來,選調幹部不想進。這反映出外部對我們的看法。但支部的同志都清楚:艱苦的工作很重要,艱苦的工作得有人做。同時,大家也體會到“艱苦的工作很難做,但難做的工作鍛鍊人”。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按照部裏“團隊式建設、人才式管理、專業化發展”的要求,緊緊圍繞承擔的職責任務爲幹部成長搭建舞臺,創造條件,營造氛圍,整個支部呈現出人心齊、幹勁足、成果多的良好局面。我們在工作中主要是做到了“三個堅持”:

社區是我家演講稿(精選5篇)

第一,堅持用事業留人,爲幹部搭建幹事創業的舞臺

今年1月23日,我們接受了這樣一個緊急任務。中組部要求五天之內起草一個研討材料,第五天就是大年三十,我們與調配處張儀濤同志迅速組成起草組,連夜加班加點,在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如期完成任務,黨員常德志、喬文魁、齊景朝等同志爲此推遲或改變了回老家過年的計劃。黨員許偉同志愛人長期在國外工作,兒子小,老人重病,家庭負擔很重,但很少因爲家事耽誤工作。黨員朱洲同志在首都人才發展戰略課題研究項目中,具體協調六個子課題和500×××多份調查問卷的發放與回收,他對工作嚴謹細緻、高度負責的精神,硬是讓人民大學教授們因爲他改變了對機關幹部的看法。黨員尹新強同志到研究室後,一人承擔了兩個人繁重的部刊編輯任務,憑着勤奮與刻苦,很快進入了工作角色。大家爲什麼有如此高的熱情與幹勁?爲什麼他們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甘於奉獻?靠的是他們對本職工作的深度認識,是大家都能自覺地把本職工作當作事業來憧憬,來追求,來嚮往。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緊緊圍繞事業發展來統一意志、凝聚力量,提高工作認同感,增強幹事創業的使命感,培育貢獻事業的成就感。正是有了這種認同感,樑家鵬、趙立軍、於海蛟同志在主動放棄了

與黨同心、與民貼心,建和諧社區,是我們社區工作者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學習的重要課題,也是我們社區工作者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更是社區工作永遠的主題。正如所指出的那樣,要從建設和諧社區入手,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上發揮服務作用,在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羣衆的關係上發揮橋樑作用,在維護社會穩定、爲羣衆創造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上發揮促進作用。

同志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礎上,爲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社區是社會的細胞,社區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社區是居民羣衆生產、生活的場所,處在黨和政府瞭解社情民意的最前沿,是體現羣衆利益最直接、聯繫羣衆最密切、反映羣衆呼聲最集中的工作領域。要實現社區的和諧,作爲社區工作者,就必須加強與羣衆的溝通和聯繫,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把羣衆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凝聚人心,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

隨着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大量涌現,迫切需要依託街道、社區黨組織加強這些組織中的黨建工作;隨着大量退休人員、下崗待業人員和流動人口進入社區,迫切需要街道、社區轉變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做好新形勢下的羣衆工作;隨着社區羣衆的物質文化需求多層次、多樣化趨勢的出現,迫切需要街道、社區增強領導、協調、服務等功能。作爲社區工作者,就必須高度重視黨在城市工作中社區建設這個基礎環節,在近民、親民、爲民上多下功夫,全面推進社區建設。

近年來,龍井街黨委堅持以鄧小平理論、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帶領社區工作者,以實現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爲出發點,以提高居民羣衆生活質量、綜合素質爲重點,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爲方向,全面推進社區各項工作,爲構建和諧社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堅信,在龍井街黨委的領導下,在全體社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改善社區服務基礎設施,探索社區服務新思路,健全社區自治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區文化水平、強化社區穩定機制,就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涌現出一個又一個文明、平安、和諧的新型社區。

各位社區工作者: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掀起開展與黨同心、與民貼心,建和諧社區主題實踐活動的熱潮,踊躍爭當與黨同心、與民貼心,建和諧社區模範,爲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奉獻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熱。

社區是我家演講稿 篇2

各位評委:

要說“法在我心中”,先得說說“我心中的法”。人們是怎樣認識法的呢?有人引用了《現代漢語詞典》上對法的解釋是這樣的:“法”是“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爲的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

難道人們的心中就是這樣去理解法的嗎?恐怕不是。

不愛學習的人往往以爲只要不打人、不偷盜就等於心中有了法,這當然是在太膚淺了!但這只是膚淺,未必能說他是壞人!

還有一些人,開始接觸了一些法律條文的人,漸漸地知道了學法、守法的重要性,更知道遵紀守法要從點滴做起。這自然是好事。

然而,當我發現社會上有的人,常喜歡高喊着“拿起法律的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這句話聽得多了好像沒錯吧?但是在和諧的社會裏人人都只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益”這社會還會很和諧嗎?

《朱子家訓》上面說:“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意思是平時在家,別吵架,別老愛打官司,這是沒有好結果的。我想,大家和睦相處,不吵架,不常打官司,這更加有利於和諧社會吧?還有,更有甚者,有人一面打着這面旗號,一面卻在幹這損人利己的事情,還同時拿出了他的“法律依據”。我開始疑惑了!我開始問自己:“法到底是什麼?”“建設和諧社會,法有用嗎?”

偶然,我看到這樣的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爲之”,這是三國時劉備告勉自己兒子劉禪的一句話。這位古代政治家的至理名言雖然歷經1700多年,但它的哲理光芒永存。然而現行的法律上也沒有這句話呀!“惡小而爲之”可能是不犯法,但是“小惡不制,必然發展”,看看社會中那些犯罪分子哪個不是從“小惡”開始一步一步走向犯罪道路的呢?就如一隻小白蟻在船板上咬一個小洞是很不起眼的,但如果任其發展起來,船就會沉沒。人們所以而意識到:我們的所作所爲,不能停留在“不犯法”的水平上。

“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這不是法律,但卻是我們做人的標準。

“惡小而爲之”發展下去,終有一天發展到被法律制裁。如果你“偶爾爲之”小惡,就沒事啦?回答是否定的!

第一,小惡偶爾爲之,想要不成大惡,實際上就像偶爾吸毒,又想戒掉毒癮一樣,是不可能的。

第二,偶爾爲之小惡,雖然法律可能不會懲罰你,但周圍的人們都必然會譴責你,即使別人沒看見,你也會受到你自己良心的譴責。你說,“我纔不會呢!只要實惠,我心安理得!”那你就是一個沒有道德的人、一個虛僞的人、一個沒有良心的人、一個沒有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低賤的人、一個被人民羣衆唾棄的人。

目前常聽到有小孩會這麼說:“爸爸媽媽告訴我,人在社會上要厲害一些,不能受窩囊氣。”

這是小事情嗎?再看看社會上的種種現象吧。有的執法者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

有的企業家爲謀取暴利將法拋於腦後,違法生產經營,大肆造假售假,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有的人爲不勞而獲,怨恨報復,把法置之度外,殺人放火、搶劫、橫行霸市等等......

雖然,這些違法行爲必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但是這些行爲卻對社會、對孩子們遺害無窮。試想,假若人人都自以爲是,那麼那些由於缺少知識而心靈受污染的孩子們又怎能做到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護法呢?

我們多麼希望我們的社區、每個家庭都能爲人們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護法,爲依法治國,爲和諧社會提供良好的環境啊!

每個人心中的“法”是怎樣的就不太重要了,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過“守法精神比法律本身重要得多”。所以,將“法”根植於我們的內心,成爲一個理性的守法公民。然而我們中國人的思維就更深一個層次了!僅僅是“守法”還不夠,我們每個人對法要有正確地認識,爭取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努力去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人,立志爲人民作貢獻,爲祖國作貢獻,爲人類作貢獻”的人。只有這樣,“法在我心中”的討論纔會給和諧社會的建設,帶來積極的意義!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社區是我家演講稿 篇3

家,是溫馨的避風港,是在風雨中的一處乾燥的麥秸,供我依靠,給我希望,激我奮進。我一直以爲,家就是和親人一起的幸福生活,後來我發現,當我爲他人的健康而努力時,當我看到周圍洋溢的笑臉時,我正幸福的處在社區的大家庭中。

我叫孫育華,是環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xx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一名工作人員。來社區四年了,工作中我嚐遍了各種酸甜苦辣。

XX年我來到了剛剛建立不久的xx社區衛生服務站,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面孔,陌生的工作程序和一堆雜亂無章的檔案,我無從下手。但憑着股認真和不服輸的勁,我暗暗下定決心再怎麼困難我都要把這項工作幹好。

回訪是社區醫生一項重要的工作,和社區居民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及時發現並解決居民存在健康的問題,也使我們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在回訪過程中大多數居民能理解和支持我們的工作,但也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居民持懷疑和牴觸態度,拒絕配合回訪工作。電話一打通,有的把我們當做保健品推銷員,還沒等你開口就說“俺不買你的藥。”並掛掉電話。有的乾脆就不接電話,更可氣的是有的把電話聽筒放在一邊,任憑我們怎麼說,他們該幹啥幹啥,甚至說“不用聽,反正是花他們的電話費。”每逢這時我的眼淚就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真想狠狠把電話摔了,可轉念一想還是我們的宣傳工作做得不到位,不能怨居民,於是擦乾了眼淚穩定一下情緒繼續回訪。

通過幾次回訪,我深深體會到做社區工作光有熱情是不夠的,你必須把居民當做你的朋友和親人,他們才能相信你,理解你。有一次我電話回訪一位高血壓的居民時,她告訴我她腦出血四年了,從來沒出過門,也沒到醫院量過血壓。懷着擔憂的心情,我馬上帶着血壓計來到她家,打開門的一剎那,一股濃濃的異味撲鼻而來,我下意識地倒退了一步,眼前的情景更是讓我驚呆了:地上堆滿了雜物,一個女人蜷縮在一堆黑黑的棉絮裏,明明不到五十歲的年紀,因疾病的折磨而蒼老的就像七十歲的老太太。我一量她的血壓180/110mmhg,嚴重超出正常值,再看看她吃的降壓藥早已過期,家屬竟然說從來不知道藥還有過期這一說,我深深感到爲社區居民普及健康知識任重而道遠。回來後,我給這個高血壓居民配好了藥送到她家裏,並連續一週上門量血壓,講解高血壓一般護理和飲食護理知識,一週後病人血壓穩定,情緒也好了許多。再次回訪時,病人拉着我的手說,大姐多虧了你,我真不知道怎麼感謝你纔好,我說你的健康就是對我最好的感謝,病人感動地流下眼淚。這件事讓我深深體會到社區醫生的責任重大,也堅定了我做好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信念。

社區衛生服務站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們就是這個大家庭裏的健康總管,要讓每個居民都相信你這個主管,就要盡力做好每一件事,用真心對待每一位居民。剛來社區時,好多高血壓糖尿病病人聽信保健品的宣傳,拒絕服用正規藥物。一次查體中,一位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病人不相信我們查體的結果,說“你們查的不對,我昨天才查了,血糖根本不高。”我問她在哪查的,她就是不說,一口咬定就是我們給查錯了,我怎麼解釋都沒用,最後我說“這樣吧大姐,你如果不嫌疼的話,明天我再給你抽一次血,親自給你送到我們中心去,看着他們給你查,好不好?”她同意了,結果第二天覆查的結果和第一天一樣。她這才告訴我說她一直吃保健品,血糖也是他們給查的。我給她詳細講解了服用保健品的危害和有關糖尿病用藥的知識,她聽了以後很受感動,接受了我的治療建議,開始服用正規藥物,身體狀況逐步好轉,我還是會經常到她家看看,現在我們成了好朋友。

社區醫生是社區居民的健康衛士,守衛社區居民的健康是社區醫生的職責。每年一度的健康查體是一項繁重而繁瑣的工作,剛開始有些居民不理解,認爲我們的查體就是糊弄人,連續打好幾次電話都不來查體。爲了讓每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國家優惠政策帶來的福利,我會不厭其煩地挨家挨戶打電話,保證通知到每位居民,認真對待每一位來查體的老人,從登記,量血壓,到抽血都做到一絲不苟,遇到血管特殊的居民我會首先詢問他以前抽哪個血管順利,儘量做到一針見血。查體結果出來後,我認真整理,不明白的問題積極查找資料,居民來看結果時,耐心的和他們解釋病症,指導他們正確用藥。有特殊情況的我會建議他到上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今年查體時一位老年人說,“孫大夫,我今天早上起牀後,怎麼感覺左腿沒有勁了。”我說“大叔你今天先到市裏醫院做個ct看看,腦血管有沒有事,沒有事的話,你明天再來查血好嗎。”

大爺說應該沒什麼問題,不用急吧。我一聽急了,給他講做檢查的重要性,催促他馬上去檢查,後來大爺到醫院檢查發現是腦出血,需要立即住院治療,晚一點後果將不堪設想。出院後大爺給我送來了他親自種的花生和青菜,反覆說“孫大夫,沒有你的提醒,我現在還不知道是什麼樣了。”通過三年多的努力,社區居民查體人數由第一年查體的一百多人,上升到今年的六百多人。

現在每年到了五六月份,小區的老年人都會主動的前來查體。我們小區老年人多,慢性病人多,好多老年人需要上門服務,今年查體時有位老年人血壓很高,我建議他到醫院檢查,半月後我再次回訪時子女告訴我老人住院了,老人出院後我第一次回訪時,正趕上老人病情比較危急的時候,家屬緊張地抓着我的手告訴我老人出院時神志還是清醒的,今天早上突然就不清醒了,還伴有大汗,我問了一下用藥情況後一查血糖3.1mmol/l,考慮低血糖反應,馬上讓家屬給病人喂服了葡萄糖,跟蹤了幾天血糖恢復正常。我去回訪時病人的老伴拉着我的手說,“謝謝你閨女,要是沒有你老婆子早就沒了。”聽到這些,一種幸福與滿足感自心底油然而生,那一刻真實得爲自己的職業感到自豪。

通過四年多的努力,社區大部分居民都把我當成了朋友,有病到我這來諮詢,沒病也常到我這裏來坐坐拉拉家常。走在這個工作崗位上,我的內心充滿了幸福與滿足,有的居民說“社區服務站真好,就是開在咱家門口的醫院,孫大夫就是咱們的家庭醫生。”

社區是我家演講稿 篇4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們在這裏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創新社區治理 共建美好家園”——社區“減負增效”成果展示暨項目推進會有關籌備工作。首先,我代表市城鄉社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位媒體朋友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城鄉社區建設工作的全市各級新聞媒體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活動相關情況。

一、舉辦背景

黨的xx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改進社會治理方式”的重大命題,五中全會更進一步明確了“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戰略部署,以“減負增效”爲抓手,加快推進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去年7月,市委、市政府召開千人大會,專題部署社區建設工作,同時出臺“1+7”文件,在制約社區發展的體制機制、管理模式、資金保障、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重點突破。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涉及城鄉社區的“八大類”負擔已集中清理到位,有力推動了社區迴歸自治本位。各級各部門主動適應社區“減負增效”的新常態,在服務羣衆方面推出了多項創新舉措,廣大城鄉社區呈現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新氣象。社區黨組織建設不斷加強,戰鬥堡壘作用進一步發揮;“政社互動”全面覆蓋,政府和基層自治組織的權責邊界更加明晰;“三社聯動”深入推進,政府、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的跨界合作全方位開展;專業化社工隊伍建設有力突破,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通過率連續兩年位列全省第一,等等。這些都有效激發了社區的整合融合效應,打通了聯繫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

爲了進一步理清思路,準確把握社區建設工作的方向和重點,在“減負”基礎上加快推進“增效”,實現各類資源在社區層面的有效集聚,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參與社區建設的濃厚氛圍,市城鄉社區建設領導小組經請示市委、市政府同意,決定於本月底舉辦社區“減負增效”成果展示暨項目推進活動。爲辦好這次活動,市城鄉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前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拍攝了社區“減負增效”工作紀實專題片,評出了一批“三社聯動”先進典型,遴選了一批“社工實訓基地”和“社會工作助理督導員”,對接了一批政府購買和社會力量支持社會組織服務進社區項目,並完成了“四級聯動”公務服務平臺開通的相關基礎工作。應該說,截至目前,活動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到位,已滿足舉辦條件。

二、具體安排

本次活動定於12月30日下午2:00,在常州奧體中心新城體育館乒羽中心舉行。活動主要有八項議程:一是播放常州市城鄉社區“減負增效”工作紀實專題片;二是請市委閻立書記和省民政廳侯學元廳長講話;三是表彰10個“和諧(平安、文明)社區(村)創建示範單位”、“十佳社會組織公益服務品牌”以及15名“優秀社會工作者”;四是命名首批“社工實訓基地”,聘請首批社會工作助理督導員;五是分批進行政府購買和社會力量支持社會組織服務進社區項目簽約;六是啓動“四級聯動”公共服務平臺;七是觀看“四級聯動”公共服務平臺宣傳片;八是開展社區需求對接洽談。

活動出席對象包括市城鄉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各轄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城鄉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各鎮、街道主要負責人;市各部委辦局、公司、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全市社區、村主要負責人;部分社會組織和社會公益力量代表;項目簽約單位、受表彰單位和個人代表,共20xx餘人。屆時,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分管領導以及省民政廳的領導均將出席本次活動。

三、主要特點

此次社區“減負增效”成果展示暨項目推進會,以深化“三社聯動”機制、提升服務羣衆效能爲目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點:

一是堅持爲民導向。此次活動是繼去年全市社區“減負增效”千人大會之後,市委、市政府舉辦的又一次社區建設大型活動,目的還是要鞏固和提升社區“減負增效”成果,更高水平建設城鄉和諧社區,爲廣大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社區服務。因此,活動中推出的政府部門購買和社會力量支持的社會組織服務項目,均是緊緊圍繞社區需求,以及居民羣衆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設計和安排的,涵蓋了養老、助殘、心理關愛等民生領域的各個方面,且直接進入社區爲居民服務。同時,即將在活動中宣佈全面啓用的“四級聯動”公共服務平臺,也是我們迴應基層關切,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時受理和處置社區居民的公共服務訴求,確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音”的一個創新載體。

二是突出“增效”主題。我們始終認爲,“減負”不是最終目的,“增效”纔是根本追求。本次活動圍繞服務增效,推出了很多創新舉措,有的在我市均屬“首次”。如,首次向社會發布各級政府部門購買和社會力量支持社會組織服務進社區項目清單,首次命名社工實訓基地,首次聘請社會工作助理督導員,首次組織社區需求對接洽談,首次全面啓用公共服務信息化聯動平臺,等等,這些都是各級各部門緊扣“增效”主題,切實轉變思維理念,主動推出的務實、創新之舉。

三是體現“社區+”理念。社區的建設發展,除了要依靠社區幹部任勞任怨、辛勤付出外,還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離不開駐區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因此,本次活動我們積極引入“社區+”的理念,一方面通過購買服務、建立“四級聯動”平臺等方式,推動政府公共資源向社區延伸;另一方面充分調動社會和市場的力量,主動融入社區治理和服務之中,從而實現各類資源在社區層面的有效集聚,真正發揮資源的疊加效應。應該說,這種組織形式契合社會治理創新的要求,將發揮重要的導向作用。

本次活動將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以及改進作風、會務的相關要求,以節儉辦會爲原則,在活動組織安排上避免鋪張浪費,避免形式主義,力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最後,再次感謝並真誠希望各位記者朋友一如繼往地關心、支持城鄉社區建設工作。謝謝大家!

記者提問環節問題:

一、剛纔,您提到將分批組織政府部門、社會力量與社會組織簽約。請問,本次活動共計有多少個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項目,累計投入經費是多少?

答:首先要申明,這次公佈的政府購買社會組織項目,均是直接延伸到社區的項目,不涵蓋所有跟政府職能轉移有關的購買服務項目,目的是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公共服務供給中的獨特功能和積極作用,爲基層和社區居民提供最直接的服務。市城鄉社區建設領導小組經過前期對接,組織和落實了將在明年全面實施的308個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進社區項目,涉及市、轄市(區)、街道(鎮)三級,總金額達5600餘萬元。同時,還落實了71個社會力量支持社會組織進社區項目,金額達620餘萬元。活動中將選取30個具有代表性的項目上臺簽約,其餘項目通過項目彙編等形式進行公佈。

二、您好,剛纔講到將全面啓動“四級聯動”公共服務平臺,能詳細介紹一下“四級聯動”公共服務平臺的基本情況嗎?

答:建立“四級聯動”公共服務平臺是社區“減負”之後,運用信息化手段,推動“增效”的創新舉措。該平臺依託現有的常州市城鄉社區綜合管理和服務信息化系統,開發新增相關功能模塊,並藉助於電子政務服務網絡和系統大數據庫,高效受理和處置社區居民提出的公共服務訴求。爲保障平臺順利運轉,市、轄市(區)、街道(鎮)、社區(村)均設立了本級派單中心,各級業務部門均明確了具體責任人員。城鄉居民可以通過網上社區、電話、社工走訪現場反映等渠道提出公共服務訴求,其中網上社區提出訴求由居民自己操作,電話或現場提出訴求由社工通過手機APP、“四級聯動”後臺等方式錄入信息。信息進入平臺後,由各級派單中心按照權限進行派單操作,各職能部門接單處理並反饋結果。我們已制定了完整的接收、流轉和辦理流程,實現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覆蓋,並完成了相關技術培訓。平臺詳細情況請參閱活動當天播放的“四級聯動”公共服務平臺宣傳片。

三、本次活動上,我市將命名一批社會工作實訓基地和社會工作助理督導員。請您介紹一下,今後我們將如何發揮實訓基地和助理督導員的作用,推動我市社工隊伍建設?

答:本次活動上,我們將爲常州福利院等10家社工實訓基地授牌,併爲10名社會工作助理督導員發放聘書。下一步,我們將依託基地的硬件設備和教學設施,廣泛開展社工實務培訓,切實提升各級社工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組織助理督導員進行現場指導和能力培訓,傳授項目運作、活動組織、課題研究等專業技能,助推社工快速成長。

四、您剛纔講到,此次活動還要舉行社區需求對接洽談。請問,目前收集到的社區需求多嗎?主要由誰進行對接洽談?

答:通過前期工作,我們共收集到700餘項社區服務需求,主要集中在養老、助殘、青少年關愛、心理健康等多個民生領域。由於場地有限,我們這次以街道(鎮)爲單位進行擺臺,統一由街道(鎮)代表社區進行對接洽談。目前,各街道(鎮)均印製了所轄區域內的社區需求彙編,各級黨政部門、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代表等,均可以現場索取並進行深入交流。受邀參加對接洽談的政府部門負責人將達300餘人,社會組織預計達400餘家,企業代表、愛心人士等近200人。同時,現場還將有80餘家社會組織,通過擺臺展板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組織品牌和重點項目,聽取基層社區的意見、建議,並尋求各級部門和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

社區是我家演講稿 篇5

尊敬的領導、尊敬的評委,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

用愛心撐起別樣的天空

有一種平凡可以書寫雋永,有一種平凡可以創造輝煌。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社區勞動保障協管員,就在這平凡的崗位上,用對失業人員的深切愛心點燃着生活的希望之光,用對事業的滿腔熱情爲困難羣衆撐起一片別樣的天空。

我曾經也是一名下崗失業人員,飽嘗過失去工作的苦澀,體會過尋找工作的艱辛,更親眼目睹過一些家庭因爲下崗、失業而導致夫妻吵架、分居甚至離婚。幸運的是,我成爲了胥江街道社保協管員隊伍中的一員,由受助者向助人者角色的轉變,讓我激動萬分。走上工作崗位後,發現社區有很多和我一樣的失業人員,但他們中的多數沒有我這般幸運,依舊生活在下崗失業的陰霾之下,不堪重負。“我要竭盡所能幫助他們”,這個念頭不斷在我腦海中涌現,想要幫助人的心情從未如此急迫,我要幫助他們就業、重拾自信,做生活的強者。

爲了爲失業人員提供再就業機會,我必須全面掌握轄區內的下崗、失業、協保、低保四類人員的情況,儘快掌握第一手資料。入戶走訪的過程中,開始受到很多冷遇與不理解,一些人用異樣的目光來看我,甚至採取不合作的態度。一次,我在轄區內走訪一名失業人員,瞭解基本情況,剛一說明來意,就被一句“你能給我安排工作嗎?你瞭解了情況又能怎麼樣”的話拒之門外。說實話,我從來沒有受過這種不明不白的委屈和羞辱,晚上躺在牀上,怎麼也睡不着,白天的情形浮現在眼前,真覺得心灰意冷。可是,想到各級領導和身邊同事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關心,想到社區裏還有很多就業困難對象需要幫助,無論如何我都割捨不下。同時,我也在反省:爲什麼社區的就業援助工作這麼難?是不是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不對?工作還沒做到家?想着想着,心裏的怨氣沒有了,委屈也逐漸淡化了,但自己要繼續做好就業援助工作的決心卻更加堅定。我沒有氣餒,更沒有放棄,幾次登門進行耐心溝通,充分利用我學到的知識,講解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和再就業優惠政策,同時我也把自己失業和再就業的經歷告訴了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於他相信了我,並對我的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持。心靈溝通了,心態放平了,我與失業人員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工作也就比較容易開展了,我瞭解情況的速度越來越快,失業人員與我合作的態度也越來越好。記得一天晚上走訪失業人員時,有戶家庭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當我從她家出來準備上樓時,聽到她家9歲的小男孩稚嫩的聲音“媽媽,我們的門和燈都不要關,等阿姨下來能看得見路”,就這樣,孩子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語卻讓我在這個寒夜裏倍感溫暖。憑着一顆真摯熱忱的心,我很快走進了每一個下崗職工、困難羣衆的心裏。每每看到失業人員感激與期待的目光,我深感自己責任重大,同時也爲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而自豪。

爲了給下崗職工開創更多的就業機會,我經常風裏來雨裏去,跑企業、尋崗位,熱心爲下崗失業人員牽線搭橋,實現再就業。我們轄區裏有一名叫朱建民的刑釋解教人員,年齡五十多歲,沒有生活來源,找工作又多次被拒,生活態度非常消極。爲了幫他儘快走出陰影,我到處跑單位,找崗位,終於打聽到無線電廠需要招聘幾名保安,我急忙把朱建民推薦了過去,可得到的卻是斷然拒絕的答覆,畢竟一個有前科的人是不容易被接納的。不忍心看到無依無靠的老朱再受打擊,我一次又一次與無線電廠人事科長聯繫,表明了這份工作對朱建民的重要性,並將他在小區的良好表現和他願意改過的決心告訴了對方,我的真誠與執着終於爲他爭取到了這個崗位。當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朱建民時,他當場就哭了,說多少年來都沒有人這麼關心過他。記得做保安後第一次發工資,他作特意趕到居委會表示感謝,臨出門又拿出20元錢說要捐給社區的貧困學生,當時,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竟然改變了一個人。在這一刻,我覺得一切的付出,任何的艱辛都是值得的。

在幫助失業人員重新就業的過程中,我始終認爲最重要的是要幫助困難羣衆學會生存的本領和技能,要授人以漁,而不是簡單地把他們推上工作崗位。針對求職人員大多“年齡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單一”的情況,爲了提高他們的就業成功率,我總是耐心地對他們進行就業指導,幫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教他們參加面試的技巧。每週三、五我會把一些失業人員召集到社區,利用社區的電腦對他們進行培訓。社區居民傅玉香是國中畢業,從未接觸過電腦,我就手把手的從最基本的知識開始教她,讓她初步掌握了開機、關機、打字等基礎步驟。之後,在我的鼓勵下她參加了市再就業培訓中心舉辦的辦公自動化免費培訓班,並取得了市統考合格證書,有了這一技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