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者必須要具備的儀表風度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1W

一、儀表和風度

演講者必須要具備的儀表風度

1、儀表的含義

儀表是指人的外在美,同時也是內在美的體現。具體來說,儀表是一個人的容貌、表情、神態、姿式,舉止以及服飾、髮型等給人留下的綜合印象。美好的儀表能產生一種強大的吸引力,能向世人展示主人的形象和風度,而且還可以增強個人的自尊心,提高自信力。

2、風度的含義

風度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一種風格和氣度,是通過人的言談舉止、儀表體態、裝束打扮等給他人留下的綜合印象。因而它不是單指一招一勢,也不是一顰一笑,而是人的精神狀態,個性氣質,品德情趣,文化素養,生活習慣等外在表現的綜合反映。

3、儀表、風度在演講中的作用和關係

良好的儀表和風度,能產生很強的吸引力,牢牢地吸引聽衆的注意力。演講者不僅應該是真理的宣傳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應該美的體現者。在演講現場,演講者事實上是聽衆的審美對象,聽衆不僅通過演講者生動活潑、含義深刻的演講獲得美感享受,而且也是通過對演講者的儀表、風度的欣賞,受到美的薰陶。

演講者在開口演講之前,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儀表風度。演講者的儀表風度,是給聽衆留下最佳的“第一印象”。心理學理論“暈輪效應”認爲,一個人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成爲人們對其作出判斷的依據。比如你見到一個人衣着整潔,彬彬有禮,就會認爲此人做事細心,有條有理。進而會想,這個人一定有責任心,你就會在心裏產生中意的感覺。相反的,倘若一個人給你的最初印象是衣冠不整,邋邋遢遢,吊兒郎當,滿口髒話,你一定會作出這個人缺乏道德、缺乏責任心的結論。因此,每個演講者從一上場起,就應該重視自己的一舉一動。

有一位青年演講者談體會時說::“演講就和談對象一樣,第一眼是非常重要的。”孫中山先生曾經深刻地指出:“身登演說臺,其所具風度姿態應該是衣着整潔,舉止大方,還沒開口就使會場有肅穆起敬之心。”演講“最忌輕佻作態”,要“處處出於自然,有時詞旨嚴重,喚起聽衆注意,切不可故作驚人模樣”。可見孫中山先生在演講時對儀表風度是非常重視的。

風度和禮儀的關係十分密切,風度必然從儀表中表現出來,但儀表絕不同等於風度,它們二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一般來說,儀表側重於演講者的外表形象,風度側重於演講者的精神風貌;但是二者之間又是相輔相成的,不能截然分開,儀表並不完全排除精神方面的因素,風度也要通過人的容貌、姿態體現出來。優美動人的舉止常常是符合禮儀要求的,比如:演講者英姿煥發、舉止瀟灑、熱情謙和,便顯得彬彬有禮;如果敞胸露懷,一步三晃,放蕩不羈,不僅沒有風度,也是不懂禮儀的表現,往往令人反感。

二、怎樣培養優美的風度

風度是一個人的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一個人內在美的自然流露,風度的美醜關鍵是靈魂的美醜,所以要具有優美的風度,首先要塑造美好的心靈。

俄國文學批評家、美學家別林斯基說:“講究風度,這種必要性不是來自社會身份或等級地位的虛假觀念,而是來自崇高的人類稱號;不是來自禮儀體面的虛假觀念,而是來自人類尊嚴的永恆觀念。”在這裏,美學家別林斯基告訴我們:一個人不是爲了追求社會地位,講究身份、體面纔來追求風度美,而是因爲任何一個人都得具備這種必備的品行。在我們提倡精神文明和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時代,每個人更應該努力培養自己良好的風度。

在社交場合,一個人的舉止、談吐、儀表、體態、服飾、打扮會給別人留下一個與他人不同的印象。這就是一個人的獨特風度。演講者的風度美是其內在素質和外在表現的統一。其風度美的獲得,一般有以下途徑:

第一、要堅持在實踐中刻苦磨練。演講者的風度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現實生活中受家庭、社會以及個人經歷和修養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薰陶,經過自己長期不懈的奮鬥追求,自己磨練而成的。周恩來1913年在天津南開中學讀書,初學演講時,由於蘇北口音較重,加上沒有經驗,所以初次登臺心情緊張,演講效果不佳。爲了提高演講能力,他針對初次登臺暴露的弱點,堅持從內容到聲音,從儀表到姿態進行訓練。以後不論是在多麼複雜的情況下,他的演講,都立論精闢,生動感人,他的氣質和形體都給人以美感,具有政治家、活動家、外交家的大雅風度。

第二,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人們在衡量一個人有沒有美的風度時,主要看內在的氣質,講究“內秀外美”。演講者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充實內在氣質,使外在美趨向於內在美。

第三,虛心接受他人的教育和指導,借鑑成功者的經驗。現在國外有許多的儀表禮儀諮詢公司,他們的廣告詞是:“優雅的舉止,優美的談吐,堂堂的儀表,翩翩的風度是職務晉升的條件。”由此可見,培養優美的風度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每個人的社交場合必備的良好素質,因此我們要注意糾正那些不良的言行舉止,改正不講衛生、不講禮貌、不修邊幅的壞習慣,使自己成爲一個心靈美好,外表端莊,舉止文雅,風度翩翩的人。

總之,在現實生活中,風度、儀表是人與人交際活動中的第一印象。倘若你朝氣蓬勃,就會使人感受到你身上散發清新的時代氣息;假如你落落大方,就會顯現你是誠信而開朗;要是你喜歡故弄玄虛,別人就會覺得你輕浮而不可信,縱然你口吐蓮花,舌綻春蕾,人們也不會對你產生欽佩之感。俄國作家契訶夫說過:“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好的,心靈、面貌、衣裳。”只有塑造美的形象,用儀表這種無聲語言才能佔有別人的尊重和信任,顯現自己的風度和氣質。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對這一點說得很具體,很精深,他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這裏的“質”是指內在素質,“文”是指外在表現。這意思是說,只注重內在素質而忽視外在表現,就會顯得粗俗、野蠻;只注重外在表現而忽視內在素質,就會導致浮華、迂闊。只有文質兼備,即內在美與外在美,精神充實與外貌風采完美統一,才稱得上是君子風度。風度是不能裝的,裝也是裝不出來的,這是需要很深的“內功”,而“內功”是需要長期的“修煉”的;風度也不是虛幻的、不可琢磨的,它總是從具體的言談、舉止、儀表中表現出來。演講者的風度,直接影響演講的效果。作爲一名優秀的演講者,只要堅持在“內在”和“外在”兩方面下功夫,就一定能培養出優美的風度。

熱門標籤